10:秦汉第二讲“西汉的建立和巩固”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比较: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统治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措施 政治 尉、御史大夫;推行郡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的不 县制
同点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民族 以战为主:修长城抵御 有战有和: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关系 匈奴、南征百越
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行全国
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
圆圆形形方方孔孔半两半钱两作钱为标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巩固
经济 准货币(教材最新表述: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措施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的
通;统一度度量量衡衡制度
措施
统 一 车 辆 和 道 路 的 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阶段特征】 中国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得到巩固(皇帝制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等) (2)经济: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 发展 (3)思想文化: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 扁鹊 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
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黄帝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 内经》 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 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司马马迁迁 历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2022课标
时空观念
公元前 221年 秦朝 建立
公元前 207年 秦朝 灭亡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
25年 东汉 建立
公元前 209年 陈胜吴 广起义
公元前 202年 刘邦 建汉
公元前 60年 西域都 护设置
184年 黄巾 起义
考点一 秦灭六国
北击匈奴
1.背景 (1)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日渐强大,不断袭扰中原地区。 (2)西汉初期,国力疲弱,被迫对匈奴实行“ 和亲 ”,并交纳贡品。 (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概况: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卫青、霍去病 出击匈奴,双方在 漠北 展开决战,匈奴大败, 从此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3.总括: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 时期。
“ 张楚 ”政权。
(6)结果: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
继被部下杀害。
3.延续——项羽和刘邦义军 (1)概况: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2)巨鹿之战 ①指挥者、地点:【 项羽、巨鹿 】 ②特点: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战果: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3)推翻秦朝: 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境地。
4.结果: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
5.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形成 西汉时期开通(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 路线 长安(起点)→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即古罗马)
陆上 经济 (1)西传: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丝绸 文化 (2)东来: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 之路 交流 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PPT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PPT

文 丝绸 明 之路 交

中国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到欧洲,佛教、伊 斯兰教、基督教由丝绸之路先后向东传入中国
丝 绸
历 史 意 义
(1)“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有力 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起了 积极的作用; (2)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促进了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推动了西方社会转型
之 路
现 实 意 义
(1)对发展连接亚太地区国家和欧洲国家在这一交通走 廊的过境运输具有战略意义,促进了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 (2)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 利于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贸往来; (3)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当今如何 开发利用 丝绸之路
(1)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在开发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景点时要重视对沿线文物古迹的保护; (3)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并落实“一带一路” 倡议
考点 7 华佗、张仲景(识记)
人物
华佗
张仲 景
朝代 东汉 东汉
成就
(1)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2)模仿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能强身健体的医学体 操“五禽戏”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 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称谓
外科鼻祖
“医圣” “坐堂医生”
结果: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失败。但是,其给东汉统治带 来了沉重打击,使其一蹶不振
考点 6 丝绸之路(理解)
西域
张骞出 使西域
西域 都护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 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汉武帝时期,张骞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前119年两次出 使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 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纵横】【阶段特征】政治上: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动荡,王朝走向衰败。

三国鼎立的形成,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措施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思想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秦汉时期史学、文学、科学技术、艺术都有突出成就。

【知识建构】【考点梳理】第9课秦统一中国(p44)一、秦灭六国——实现统一1.条件:①使秦国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②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

③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这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

2.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时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

4.意义:结束了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二、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目的:适应,加强(二)内容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2、中央政权机构:由、、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掌控3、地方行政制度:废除(制度),建立由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三)影响1、郡县制的实行,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三、秦代的统一措施(一)目的:适应(二)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使政令能够在;有利于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影响: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上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影响: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②开凿灵渠 ※影响: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4、民族关系上 ①对南方: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在越族地区设郡管理 ②对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三)影响1、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评价秦始皇:功绩:(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大事年表一、秦统一全国1.秦统一的原因:①战国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③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朝建立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方面: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影响: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里深渊的影响。

(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3)文化方面:统一文字,规定小篆是全国规范的文字。

影响:促进政令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可以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影响:焚书坑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统一人民思想,但是,摧残了文化,摧毁了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5)军事方面: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南疆。

影响:使秦朝疆域广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6)交通方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建驰道,开通灵渠。

影响: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交通便利了南北交流。

3.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4.强调与区分内容:(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是一个奴隶制王朝。

秦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1.统一(1)灭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灭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

(2)完成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在原有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2.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措施(1)主要表现: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等等。

(2)影响: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激化,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

4.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知识点二两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汉初的统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3)西汉初年政治①“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②地方体制:郡国并行制,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为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汉景帝在位时平定七国叛乱。

2.西汉的强盛(汉武帝)3.(1)王莽改制①建立: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②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了社会矛盾。

③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光武中兴①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②内容③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秦汉西汉的建立和巩固

秦汉西汉的建立和巩固
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 贤相。 ——《史记· 曹相国世家》
四、黄老无为 老子 不让社会有任何发展,永远停留在小国寡民的原始 阶段。 尊重社会的自然发展,不评头品足,争论是非。

庄子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 者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 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 司马谈 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 《论六家要旨》 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 事少而功多。……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 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 以因循为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史记· 萧相国世家》
二、汉承秦制 九章律: • 萧何:益事律《兴》、《厩》、《户》 三篇,合为九篇。 • 保留《挟书律》、《妖言令》 • 田余庆:非承秦不能立汉。 • 承秦之制,使汉得以利用秦的军国主义 体制,有效地动员关中的人力和物力资 源。 《盗》 《贼》 《囚》
《捕》
《杂》 《具》 《兴》 《厩》
以刑名绳下
陈平为相,“治黄帝、老子之术”,“不治事,日饮醇酒,戏 妇人”。文帝问:“天下一岁决狱几何?钱谷一岁出入几何?” 答:“有主者。”又问:“主者为谁?”答:“问决狱,责廷 尉;问钱谷,则治粟内史。”文帝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 主何事也?”答:“主臣……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文帝 “称善”。
“善。君休矣!”
──《史记 ·曹相国世家》
五、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
减田租为三十税一,减算赋为每人每年40钱,减徭役为每人每 三年充更卒一月。 设臵三老、孝悌、力田等乡官,“率其意以道民”。 废除连坐法和黥、劓、斩趾等肉刑,减轻笞刑。
先德后刑
禁止官吏“以苛为察,以刻为明”,要求“治狱者务先宽”。 疑难案件和“文致于法”但人心不服的案件,要上报廷尉。 史称文景时期“有刑错之风”。

版块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202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版块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202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5、宗教:佛教在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道教东汉末年产生。
秦汉时期社会阶段特征
政治: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 奠定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铁犁牛耕普及全国,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
思想文化: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武帝 时尊崇儒术,儒学取得正统地位;科技文化迅速发展;佛教传入中国,道教 在东汉末年产生。
版块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 主干知识线索: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统一六国、定都咸阳、北固边疆、统一岭南、平定西南、建 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 基本格局
(1)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争鸣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深化拓展1: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重点
讨论现实问题
讨论神学问题
功能
特点 地位
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 的社会秩序。
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 精神色彩。 诸子百家之一。
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 理性(如皇权专制), 即从 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特点。
特点:强调“大一统”,以儒学为核心糅合各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体系。 强调以君主为中心,神化君主权力,具有神学色彩。 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维护现实政治。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讲解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讲解

2)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①分封制
原则 目的 对象 内容 诸侯权力 诸侯义务 作用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以蕃屏周”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 授民、授疆土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等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纳贡朝觐等 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消极:诸侯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割据埋下隐患
历史概念 黄老无为思想 黄老无为思想实为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 观点而成。黄老之学主张君主应“无为而治”,即顺其自然,尽量减少主 要行动和干预,而达到治世,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 财政支出。
知识拓展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 “兵皆罢归家”,从军者归农;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因饥荒沦为奴婢 的人回归本土,一律免为庶人;弱末强本,减免田租,十五税一;减免徭役及 兵役,废除肉刑,减轻刑罚;等。 3)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汉承秦制”与王国问题: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 “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景帝时爆发七 国之乱,王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四、两汉的文化 1.史学: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纪传体断代 史)。 2.科技:《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蔡伦改进造纸术;等。
易错辨析 东汉蔡伦是“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西汉时就已出现了纸。 3.文学: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的汉赋;乐府诗;语言朴实、生动的五言诗。
2.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国家治理 ①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启继)。 ②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聚族而居,对地方控制有限。 3)灭亡:夏桀暴政,商汤灭夏。 4)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二)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后盘庚迁都于殷,也称殷朝。

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②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有利于巩固统治 (积功劳为官、征辟是两汉官员选拔的重要补充)
2.考核制度:秦汉---上计制
每年县、侯国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的多少等汇集到郡,郡国汇总上报中央, 御史参与审计,上计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
3.监察制度
①中央:秦汉设置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②地方:监御史(监察) 汉武帝设置刺史
(五)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户籍制度: (1)百姓入籍,编户齐民 (2)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各级地方政府也有专门人员主管 (3)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2.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①秦汉基层组织--乡里制: 县下设乡(P100三老、啬夫、游徼)、里(里正),乡里外设置亭, 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②社会治理--什伍组织: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3.社会救济 汉朝: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大一统
中央:设立内外朝制度,内朝拥有
西
决策权,加强君主专制

地方:
强 盛 时
政治 大一统
①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②设刺史监察地方 ③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

豪强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选官制度:察举制,以德才为标准
秦汉官员考核制度:上计制
西
货币: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思 想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五经博士
内容: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

合一、三纲五常
西 汉
一 统
②加强中央集权,罢黜…儒术
影响: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儒学成为 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①北:击匈奴 ,设河西四郡

酒、武、张、敦

《历史(基础模块)》专题二 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建立与巩固

《历史(基础模块)》专题二 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建立与巩固
秦王嬴政称皇帝,为始皇帝。为确立皇权的至高无 上,秦始皇规定帝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 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确立 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 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全国划分为36郡, 郡下设县。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 控制在自己手里。
任务一 秦的统一
2. 统一度量衡
任务一 秦的统一
3.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 通令全国使用。接着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 体——隶书。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前213年,秦 始皇下令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 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 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 加以追查,最后活埋460人。这两件事在历史上称作“焚书 坑儒”。
任务二 汉朝的政治、经济概况
二、 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制度,主要措施 有:实行分封制度,奖励农耕、桑蚕, 减租减息,实行以农为先的政策。休养 生息政策使汉朝赢得了宝贵时间,增强 了国家实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开国盛 世,为汉武帝北驱匈奴奠定了强大的物 质基础。
任务二 汉朝的政治、经济概况
任务一 秦的统一
任务一 秦的统一
2. 巨鹿之战
在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 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了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 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 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 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章邯率领的20万秦军投降。经此一战, 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 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 2.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认识到维护和 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学习任务一
削弱地方势力
问题一:汉武帝为何要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图一 金缕玉衣
诸侯王势力强大
材料一 (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 党之地徒方,豪以强武势断力于强乡大曲。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政治:设刺史监视地方。
材料 (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汉书·武帝纪》
学习任务二
加强经济管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改进农具
经济
经济问题
汉武帝的政策
私人铸币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富人控制盐铁经营权 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富豪唯利是图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意义: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 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学习任务三
尊崇儒术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概括汉武帝调整治国理念的原因。
材料 汉代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无为之治, 并因之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这种治民之术,既不能解决化 民易俗、建立统一的封建伦常观念的问题,也不能使分散的小农经济与 政权凝聚为一体,更为有害的是这种放任政策,听凭富贾豪族掠夺民财, 兼并土地,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 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汉朝)课件 (共29张PPT)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汉朝)课件 (共29张PPT)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二、巩固大一统——西汉的强盛
领域
措施
影响
中央 中外朝制度(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地方 推恩令;任用酷吏,打击豪强;刺史制度
选官 察央集权;
上计制, 御史参与审核
黄老学说: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派别。“黄”指黄帝的学说,传说黄帝善于养生并得 道成仙(修身)。“老”指老子的学说(守道、无为),二者糅合为“黄老之学”。
(2)经济:“与民休息”政策 ①表现:轻徭薄赋
②结果:文、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一、重现大一统——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
的编纂;律令并行。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
为里,互相监督
汉对秦制的继承 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秦汉律令并行。


社会救济
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
优抚政策 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实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维护大一统局面
汉对秦制的革新 儒家知识分子 以经注律。
江苏·郡国并行制;汉代选官
【Ⅲ】25·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
北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手工业
2018 【Ⅱ】25·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
海南·汉承秦制 江苏·汉代选官制度;重农抑商
浙江·汉代的冶铁技术
【时空定位】
一条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四大内容:
重现大一统 ——西汉建立
巩固大一统 ——西汉强盛
西汉时期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两个时期、两种治国思想、两个治世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

第2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1.(2022·浙江宁波期末)学者论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处理庶政……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大事总汇于丞相,最后请皇帝裁决。

说明秦朝实行的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权力相互制衡B.丞相专权C.皇权至高无上D.集体决策解析:C 根据材料“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最后请皇帝裁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皇帝掌握国家事务的决定权,说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权力的制衡,排除A项;材料无从体现丞相专权、集体决策,排除B、D两项。

2.(2022·浙江嘉兴期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始皇帝”征服的“陆梁地”中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鲜卑B.匈奴C.越族D.羌族解析:C 根据“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陆梁地”指的是今天的两广地区,当时当地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越族,C项正确;鲜卑、匈奴和羌族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排除A、B、D 三项。

3.(2022·浙江杭州期末)“秦把全国分为36个郡,它们又被分为更小的单位,下设上千个县和道。

通过这种方式,秦在整个中国实现了对所有新征服地区的直接统治。

”最能体现材料所述观点的选项是( )A.秦朝最早确立皇帝制度B.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后世所沿用C.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D.郡县制的推广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解析:D 材料反映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的信息,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排除B项。

4.(2022·浙江台州期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

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

时间:2分钟 任务: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本 “西汉的建 立”,然后思考:
1.西汉的建立者,建立的时间以及都城在哪?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都城: 长安
汉高祖刘邦
牛车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 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 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等史实. 2.论从史出,培养阅读古文材料能力,学会从 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分析材料。 3.学习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节俭的简朴 作风。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导与练》 预习案
经济发展 政治清明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
“文景之治”
秦的暴政
西汉建立 汉高祖
本课小结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拓展延伸-比较中得启示
1、秦始皇陵和汉文帝陵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秦始皇骊山陵
汉文帝霸陵
秦始皇骊山陵
汉文帝霸陵
据文字记载说,墓里面顶上用珍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
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
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
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降低了笞刑对犯罪者身
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的数量。
汉文帝、汉景帝的措施: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的
东 西 异 治
东部的诸侯国,在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有一定自主权, 在一定程度上从俗而治。
四、黄老无为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 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 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惠帝怪相国 不治事……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
董仲舒
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邑有人君之尊, 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或耕豪民之田, 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无聊,亡逃山林, 转为盗贼……
二、汉承秦制 九章律: • 萧何:益事律《兴》、《厩》、《户》 三篇,合为九篇。 • 保留《挟书律》、《妖言令》 • 田余庆:非承秦不能立汉。 • 承秦之制,使汉得以利用秦的军国主义 体制,有效地动员关中的人力和物力资 源。 《盗》 《贼》 《囚》
《捕》
《杂》 《具》 《兴》 《厩》
《户》
三、郡国并行
五、文景之治
文帝
下令王国二千石(御史大夫、内史、中尉、廷 尉等)由中央任免,要求王国“用汉法”。
贾谊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将大国分成若干小国,减 轻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晁错
提出削藩策,建议削减诸侯王的封地。
五、文景之治
五、文景之治
晁错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 不过百石。春秋耕夏耘,秋获冬臧,伐薪樵,治官 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 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价而卖, 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 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此商人所以兼 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之也。
三、郡国并行
三、郡国并行 1. 巩固刘氏家族的统治,避免“孤立之败”。与大臣相 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2. 缓解地区性文化冲突。韩信是楚人,“习楚风俗”, 故封楚王,以“存恤楚众”。齐王刘肥“食七十余 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 西部的中央直辖郡县,由中央派遣郡守、县令“奉汉法以 治”。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 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读 书报告
历史学系 蔡官涵
刘邦集团发展过程
• • • • 芒砀山群盗集团 楚国砀郡政权 汉王国 汉帝国
一、楚汉之争
一、楚汉之争
代 陈余 赵
(前202)十二月,垓下(今安徽固镇)会战, 项羽战败,退至乌江渡口,自杀。 汉五年二月,刘邦在定陶称帝。
萧 规 曹 随
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
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 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 “善。君休矣!”
五、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
减田租为三十税一,减算赋为每人每年40钱,减徭役为每人每 三年充更卒一月。
设臵三老、孝悌、力田等乡官,“率其意以道民”。
废除连坐法和黥、劓、斩趾等肉刑,减轻笞刑。
先德后刑
禁止官吏“以苛为察,以刻为明”,要求“治狱者务先宽”。
疑难案件和“文致于法”但人心不服的案件,要上报廷尉。
史称文景时期“有刑错之风”。
以刑名绳下
陈平为相,“治黄帝、老子之术”,“不治事,日饮醇酒,戏 妇人”。文帝问:“天下一岁决狱几何?钱谷一岁出入几何?” 答:“有主者。”又问:“主者为谁?”答:“问决狱,责廷 尉;问钱谷,则治粟内史。”文帝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 主何事也?”答:“主臣……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文帝 “称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