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合集下载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语文】考试说明“两处修改”不可忽视■说明解读:今年《考试说明》语文科与2012年相比,稳中有变。

变化的部分学生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是轻松应对“新增5篇”。

我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阅读积累与语言积累,2013年新增了5篇要求背诵的篇目,它们均选自初中所学,对同学们而言印象还较为深刻,背诵不会太困难。

二是灵活看待“参考题例”。

2013年把“参考试卷”改为“参考题例”,并增加了“说明”;而且,“参考题例”中,只标明了每一大题的赋分情况,而每一个小题之后却没有具体赋分,这些都说明“参考题例”仅仅是一种参考,而非样板,这就给高考出卷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

建议同学们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据此限定自己的复习范围,而是应当按照《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所规定的考点,逐一落实。

三是不能忽略“两处修改”。

第一处是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解说由原来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委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规范”改为“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规范”。

第二处是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部分中例3的“参考答案”中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出现斗争的一出作品”改成“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斗争的一出作品”。

这两处文字的修改,明显使句子表达更准确,这也可以表明一种导向: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所以,建议同学们千万不能忽略“语言运用”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复习建议:同学们应当根据自身不足,对薄弱知识点再次强化,习题贵在“精”而不是“多”,先保“质”再保“量”;但是,千万不能“顾此失彼”,其它知识点的复习也应当适当安排;同时跟进完卷训练,尽量按照高考时间限时完成,保证考试感觉;在最后阶段(高考前一个月)应当更注重记忆类的知识巩固。

【数学(文)】考试说明有三处微调■说明解读:今年数学(文科)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有三个地方做了微调。

2017《考试说明》的一篇研究

2017《考试说明》的一篇研究

201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探秘文/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梁圣东语文高考的全部秘密,隐藏在当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考试说明》题例中。

多年来,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体例结构保持了一致性,变动并不大。

近几年来,教育部门按照国家整体发展需求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选拨性考试上进行积极的探索。

去年10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新的考试大纲,取消了现代文阅读中的选考题,选考题改为必考题,并透露2017年将对试题的结构进行较大调整。

众望已久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近日正式发布,笔者对这份《考试说明》进行了探究,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考试说明》的最主要目的,是展示题型,对《考试大纲》制订的考点进行具体的阐述,阐明“怎么考”的问题。

对比去年的《考试说明》,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了结构,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放到最前面,首先让备考师生明确新的试卷结构;二是单列“考核目标与要求”,在“考核目标”里增加了13道具体的题例,明确了考核目标在试卷里的呈现方式;三是在“题型示例”里面增加了若干篇目,对部分原试题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本文主要分析题型示例。

一、对“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理解“考核目标与要求”,以往从属于“考试内容”,今年单列为《考试说明》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只是简单提出“考核目标”的概念,后面有一句“对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今年把这句话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13道典型试题,照应在概念后面的具体要求。

用试题来说话,的确可以更为具体地解释概念。

这与后面的“考试范围”中的考点能力层级是互为对应的。

每个考核目标下面有两道题,其中“B. 理解”下面有三道:A.识记例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3年课标卷乙卷)例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5年课标卷甲卷)B.理解例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大纲卷)例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14年课标卷乙卷)例5 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试题。

苏州中考语文科目考试详细说明课件

苏州中考语文科目考试详细说明课件

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的考查
• 难度 浅显的文言短文;与教材中的篇目难 度相当
• 题型 句子翻译;实词、虚词的理解;短文 内容的整体把握
• 句子翻译 要求直译,关键的实词、虚词、 句式都要落实
• 分值 约7分
课外现代文阅读
• 能读懂文章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 的信息
•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 • 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
• 文学作品的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人物,也可以 是抽象的情感、哲理或者是象征某种人物、 精神的景象或物象。形象都具有典型性。
• 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来 刻画了什么形象,或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形象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 要透过字面,整体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进 行深层次的挖掘,这种形象是否底蕴深厚, 是否形象丰满。
•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对其 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作用进行分析。
•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烘托(衬托)、对比、 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在了解这些表现手法 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具体情况进行分 析。
• 行文结构:线索、顺序、详略、以小见大、承上启下、 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呼应、开头与结尾的方式等。 要结合作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理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 要句子的含意等
现代文阅读:概括分析
•对文章记叙描写的事物,阐 述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 道理,以及抒发表达的思想 感情能有比较全面的概括、 认识、分析、判断。
现代文阅读
• 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揣摩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 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 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 (?)

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地《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地语文科部分.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地改革,又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地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知识地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地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地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地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地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地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地课堂教学改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地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地考生参加地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地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地信度、效度,必要地区分度和适当地难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地能力层级..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地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地能力层级..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地能力层级..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地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地能力层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地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地能力层级..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地基础上发展了地能力层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地考查.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地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年颁布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地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地“语文”至“语文”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地考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地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地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地含意.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地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地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地古代诗文..识记默写常见地名句名篇.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地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地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地句式和用法不同地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地句子.分析综合()筛选文中地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地观点态度.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地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地思想内容和作者地观点态度(三)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识记()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地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表达应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用地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四)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运用作文考试地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字,重复地不计).发展等级()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地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及相应地能力层级如下:(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地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地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地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地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地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体会重要语句地丰富含意,品味精彩地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地形象,赏析作品地内涵,领悟作品地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地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探究()从不同地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地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地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地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地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地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地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本地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鉴赏评价()评价文本地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地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地某种特色作深度地思考和判断.探究()从不同地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地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地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地某些问题,提出自己地见解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闭卷,笔试.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选择题分值约为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试卷结构: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地;选考题分左右,约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全卷题左右,结构如下:Ⅰ卷阅读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则阅读材料.题左右,分左右.(二)古代诗文阅读分左右,题左右.分别为:.文言文阅读则,题左右;.诗歌阅读则,题左右;.名句名篇默写,题.乙选考题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则,题左右.分左右.(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则,题左右.分左右.Ⅱ卷表达(五)语言文字运用题左右.—分.(六)写作.题.分.。

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一)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充分发挥评价对我市初中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二)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试题要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力求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好地考查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的潜能。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试卷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和文言诗文的积累运用,满分30分,其中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约占18分,文言诗文的积累运用约占12分。

第二部分为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其中文言文阅读占16分(课内文言文约占8分,课外文言文约占8分),古代诗歌阅读占4分。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满分40分,其中文学作品阅读约占22分,议论文或说明文阅读约占18分。

第四部分为写作,满分60分。

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三种类型。

试卷中选择题的分数不超过总分20%。

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

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至0.7之间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

三种难度的试题按照7:2:1分布。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考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

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指定篇目见本考试说明附录一)。

文言文阅读两个选段,一段取材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中的散文部分(说明:“《孟子》富贵不能淫、《庄子》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高考语文命题说明

高考语文命题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
汉语拼音和汉字
2.常用字的测查。
(3)区分形近字
语文基础知识(29道)增加了一些题型, 如: 《说明》 P8(8)与中学接轨 ▲下列三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茏 绊脚石 怨天尤人 一如既往 ①常年累月 目不暇接 B迄今 名信片 提纲挈领 老成持重 ②原谅 拽住 C幅射 照相机 有恃无恐 竭泽而渔 ③洋溢 即然 D气概 座右铭 满腹经纶 世外桃园
考察的主要内容: ——能够背诵教材规定的课文或段落(限 第12册教材)。 ——能够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 古诗。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记诵、积累古代诗词 和理解诗文大意的情况。
(一)积累与运用
积累 [呈现形式] 1.注重语文素养的考察,了解课文涉及的 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了解课本中推荐 的文学名著。(以十二册小资料为主) 2.考查方式多样(记忆性默写、理解性默 写、主题式默写) 默写:区分名句、最能表达情感或中心的句 子 3.常见谚语、格言、警句、歇后语、成语
六、考试内容和目标。
比较新旧考试说明后发现,有四个变化:
①有些内容和要求更为具体。如: P1〖汉字〗第二条:能够正确区分常 见的同音字和多音字,能够辨析常见的形 近字。(2006: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P2〖阅读〗第二条:能够读懂程度适 合的文章,能够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 容。(2006: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P2〖习作〗最后一条:40分钟内能够 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重阅读能力
关注学习的过程 方法及习惯
科学性
思想性 灵活性
三 考试方式 (一)笔 试 闭卷考试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二)口 试、综合实践活动考查 (明确提出) 口语交际、朗读、背诵、综合 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探 索)可采用小组或单独测试。考查 方式、考查内容及考查时间由各学 校自行决定。

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xx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纵观xx年考试说明中的语文局部内容,我们可以说,和xx年比照,除了背诵篇目和样题的微调,其内容变化不大。

详细变化如下:将古诗文默写篇目撤换三篇:原有的《烛之武退秦师》、《桃花源记》和《鸿门宴》被撤换,替换为:陆游《书愤》、《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

xx北京高考语文模块及分值分布如下:考试时间建议建议语文根底知识局部在保证正确率的根底下用时不要超过10分钟,余下的阅读版块可以粗略地根据"每1分钟得1分"的原那么来分配时间,剩下尽量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试题难度预测及新题型预测既然考试说明传达出的试卷构造、题型、知识点等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那么可想而知,xx年语文卷可变的也就仅剩下难度了。

在xx年语文卷平均分超过100分的背景之下,xx年的考题一定会变难,但就算有所提升,应该说总体的难度也仍然不会太高。

本次需要关注的方面是阅读延伸题出现的位置。

考试说明中说,此题会在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各出一道,而"古诗文阅读"这一表述其实很模糊。

xx年此题出在文言文阅读题《宋清传》之后,局部地给今年的考生造成了思维定势。

实际上,除了文言文阅读段之外,诗词鉴赏也属于"古诗文阅读"的范畴。

至今为止,各公立高中和区教研对于这一点还没有过多的专门准备。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刚刚完毕的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中,此题出现在诗歌鉴赏题之后,证明区教研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但很可惜,此题实在出得太像一道平常的阅读题而没有任何"延伸性"可言,要求的答题字数也并非标准的200字而是150字。

因此,此题的演练效果其实还很缺乏。

诗词鉴赏题之后的阅读延伸,需要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加以准备。

20XX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名师解读:语文

20XX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名师解读:语文

20XX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名师解读:语文
默写篇目和题型示例有变
合肥一中尹德余
考点变化
语文《考试说明》和去年比极其稳定,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没变化,只是要求默写的古诗文篇目和题型示例有变化。

默写篇目一是增加了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中的4篇古诗文,二是对20XX年《考试说明》中的默写篇目作了调整。

考点题型示例有变化,增补了20XX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更具新颖性,更能体现考试内容的能力要求。

备考攻略
1、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示例”题目要扎实地做一遍,对照题型示例认真领会考纲精神。

2、新增的默写篇目要切实背准确、记
牢固,特别是篇幅长、记诵难度较大的古诗文。

3、准确查漏,切实补漏。

考生要认真分析高三以来的模考试卷,对自己在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缺漏全面梳理,有针对性地制定二轮复习计划,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些工作。

4、构建完整的高考答题所需要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高考考点、考点所包容的知识、能印证相关知识的高考真题等几个部分。

5、要更加注重答题技术的细化,特别是主观性试题答题的规范性。

6、关注社会生活,积累新鲜的作文素材。

7、提高研究试卷的水平。

要选好题,精做题,研究试题。

应试技巧
对选择题要从两个层面研究:针对的考点是什么?错误选项是怎样设计陷阱的?
对主观题要从四个层面精心研究:针对
的考点是什么?题目是如何呈现的?标准答案是怎样生成的?自己的思维和答题套路有什么差距?。

职高语文考试说明

职高语文考试说明

职高语文考试说明语文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50分。

一、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正确认读和书写常用汉字(考查范围:基本课文·现代课文中的常用汉字,基础模块上册附录【容易认错写错读错的字】)2.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考查范围:基本课文·现代课文中的常见词语(包括成语))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查范围: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

以考查点号的正确使用为主。

)4.能修改常见语病(考查范围: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表达有歧义。

)5.能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

6.正确识记基本课文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唐诗宋词、现代诗歌、以及小说、剧本的文学常识。

7.默写基本课文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基本课文中的现代课文,达到如下要求:1.能够用明确、连贯的一段文字写出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内容要点,能够正确概括重要段落的大意,能够把握重要句子在文段中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能够根据要求正确筛选和整合信息,能够正确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基本课文中的文言课文,能够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全文,正确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正确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四)文学作品阅读阅读基本课文中的文学作品,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正确概括小说的主题和社会价值。

2.正确概括古诗的意境,理解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解说重要诗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五)写作1.会写条据、启事、书信、通知、请示、计划、总结等应用文,会修改这些应用文写作中常犯的错误。

2.能够按要求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700字。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是指针对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要求和说明。

该考试说明详细规定了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度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考生备考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以下是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一些示例:
1.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说明中会详细列出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包
括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说明中会规定考试形式(笔试或口试),以及试卷
结构(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和各题型的分值分布。

3.难度要求:考试说明中会明确指出考试的难度要求,包括总体难度、知识
点难易程度等方面的要求。

以上示例只是其中一部分,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当年的考试说明进行详细了解。

总的来说,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是针对上海市高考语文科目的官方指导文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意义,对于考生备考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1年整理〗《福建省语文科考试说明》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福建省语文科考试说明》优秀教案

202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语文:新增5篇背诵默写篇目变化解读:今年增加5篇名句名篇默写背诵要求,由2021年规定背诵的13篇增加到18篇,具体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信可乐也”;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李密《陈情表》。

今后拟逐年增加一些考试篇目,以强调文学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新增诗文均从我省使用的两套教材人教版和语文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中选取,体现公平性。

今年语言文字运用由10分调为13分,其中时文评说题由7分调为10分,目的是体现新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理念,重视对学生论述能力的考查。

作文评分要求由2021年的“每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调整为“每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5分”,促进学生更加重视汉字书写规范。

考试范围: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列入今年考查范围的文学名著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难度: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调整过后,具体分值比例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阅读15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语言文字运用13分;写作70分。

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从题型比例来看,客观题占2021右,主观题占80%左右。

全卷难度值左右。

大学语文考纲解读

大学语文考纲解读
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 B. 召公通过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C. 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 翻,流放到彘。 D. 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参考答案:D、C
(二)能够辨识“之、其、于、以、而、则、乃、者、所、焉、且”等常见文 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三)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掌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等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等特殊句式的用法,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 (四)掌握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偶、排比、 夸张、象征、设问、反诘、层递、互文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 文学文化常识 (一)识记并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知识,如作者的姓名、 字号、生活年代、代表作与作品集名称、文学主张、文学成就及其他重要贡献, 重要作品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注释】 [16] 听政:处理政事。 [17] 列士:低级官吏。 [18] 诗:歌谣。 [19] 瞽:读gǔ,盲而有睛。 [20] 师箴:乐官献上格言。
箴,读zhēn,格言。 [21] 瞍赋:盲人吟诵诗篇。
瞍,读sǒu,盲而无睛。 赋,吟诵。 [22] 矇诵:盲人朗诵文章。 矇,读méng,看不清。 诵,朗诵。 [23] 百工:通“百官”。 [24] 传语:间接进谏。
【翻译】召公说:“这是在阻挡百姓啊!堵塞百 姓的的嘴,比堵塞河流的后果还严重。被堵塞的 河流溃堤之后,一定会伤害到很多人;百姓也是 这样的。因此,善于治理河流的人,总是疏浚河 道,使水流畅通;善于治理百姓的人,总是引导 百姓,使他们说话。

2019年 语文《考试说明》.doc

2019年 语文《考试说明》.doc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阅读约35分。

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题左右。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7题左右。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题左右;写作,1题。

全卷共22题左右。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年普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l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l)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官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邓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桂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

其中杜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湖南长沙语文中考考试大纲说明

湖南长沙语文中考考试大纲说明

湖南长沙语文中考考试大纲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方面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长沙市教育局制定的《长沙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制定本说明。

三、命题原则1. 导向性原则: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强调基础,突出能力,控制难度,着眼应用,引导语文教学健康有序发展。

2. 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又有利于选拔可塑人才。

3. 公平性原则: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应对所有考生保持公平性。

在题型设计、能力层级、难易程度等方面要尽量保持标准一致,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评价的公平性。

4. 创新性原则:试题设计力求立意新颖,注重创新,积极创设新情境,努力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

5. 规范性原则:试题的表述要规范、严密,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答案要明确、简洁,便于评判;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利于评卷。

四、考试范围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7-9年级的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以2011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为具体范围。

五、考试目标(一)知识及能力目标1. 语言积累:在优秀诗文积累的基础上,能准确识记、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50篇(段)优秀诗文和长沙地区规定的9篇(段)优秀诗文。

同时能背诵《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课外古诗词曲40首(段)。

能掌握常见的名句名篇,能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

2. 阅读能力:(1)整体感知:能从文章的主要内容、行文思路等方面整体理解文章。

(2)文意把握:能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要点概括:能根据阅读的需要筛选提炼信息,分条概括文段的内容要点。

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是为高等院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也是检查和评价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标准参照性考试。

考试应具有必要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命题指导思想语文科命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以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素质教育。

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命题要遵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加强对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努力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使高考语文的命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语言表达技能。

主要包括:1.字形: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识记、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词语:掌握常见的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和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3.语句: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理解给定材料中词句的意义,并能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二)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了解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能够欣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古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包括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欣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意境,领会作品的内容、主旨和艺术特色;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四)现代文阅读能阅读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及文学作品;领会文章的内容主旨,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五)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

写作要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一、考试依据及内容范围(一)充分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二)本届学生所学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本次考试的范围为所学教材以及与所学教材同等水平的教材外内容。

二、各卷内容及要求第Ⅰ卷1、容易读错、写错的常用字的读音和书写。

2、常见形声字、同音字、形似字及多音多义字的辨析。

3、常见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4、常见词语的感情色彩。

5、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的含义与一般用法。

6、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

7、常见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

8、常见修辞格的一般用法。

9、常见的句法关系。

10、重点作家作品的有关常识。

11、一般的文学、文化常识。

12、文言文(含文言诗句)通假字及文言实词的含义与基本用法。

13、文言文(含文言诗句)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14、文言文(含文言诗句)的翻译。

15、现代文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16、现代文思想内容与情感。

17、现代文层次结构。

18、现代文写作特点。

第Ⅱ卷19、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句、段、篇的默写。

20、句段的扩写、缩写、补写、续写与仿写。

21、生活中常见的语文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22、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

23、现代文词句的理解。

24、现代文主题、情感的理解。

25、现代文语言特色。

26、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的写作。

27、材料、话题作文的写作。

28、文章的修改。

三、考试的形式及题型(一)今年命制一套语文试题。

(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三)分为Ⅰ卷和Ⅱ卷。

Ⅰ卷为选择题,计50分,Ⅱ卷为表述题,计70分。

写作引导学生说真话,强调文体的规范性、语言的准确性与文风的朴实。

试题文字的书写优劣情况及卷面的整洁度将在评分标准中有所体现。

四、有关注意事项(一)试题总量以绝大多数学生按时完成为原则。

(二)试题既注重考查语言知识、双基知识,也注意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3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解读

2023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解读

2023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解读一、总体评价2023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涉及了一些拓展性的题目。

试卷在结构上延续了往年的风格,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部分。

在题目设计上,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又检验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题目涉及到了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考查,这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关注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个部分。

1.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的是《论语·为政》,内容较为简单,适合初中生理解。

题目主要涉及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翻译以及文意理解和分析等。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对于平时认真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来说,这部分题目难度不大。

2.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选取了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说明文。

记叙文阅读材料讲述了一个温馨的故事,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说明文阅读则是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科普文章,题目涉及到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方法的辨析以及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考查。

这两篇阅读理解题目的设计都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写作本次中考语文写作题目为半命题作文:“这,就是我的舞台”。

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同时,这个题目也提醒学生们要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为自己的人生舞台不断努力。

五、总结与建议总体来说,2023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检验。

云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

云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

云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云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随着中考的到来,各地的学生们都在紧张备考中,而中考语文考试则是所有科目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对于云南省的中考考生而言,他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考试时间云南省的中考语文考试时间为6月21日上午,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而语文考试的考试时间也是120分钟。

因此,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达考场。

二、考试科目云南省中考采用本、选考相结合的方式,语文科目为必考科目,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言运用、作文等,考试总分为150分。

三、考试内容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由两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后面有5个问题需要回答,其中包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和评述鉴赏等类型的问题。

2.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部分是由一篇文章组成的,文章中缺少若干个单词,考生需要根据文章意思和语境填写正确单词,通过这个环节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语言运用语言运用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法、句子结构等语言知识,包括词语选择、短语搭配、句子改错等题型,通过这一部分来考察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4.作文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展开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需要注意文体的选择、词语的搭配等问题,通过这一部分来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四、备考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经常阅读一些语言文化类的文章,积累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增加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加强写作训练,尤其是对于各种文体和题材的写作技巧进行积累和提高。

3.巩固语法知识语言运用部分需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进行语法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4.练习做题技巧做好复习计划,每日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通过做一些真题模拟训练、试卷分析等方法来提高做题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中考语文考试。

总之,中考语文考试对于考生而言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考试,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在备考过程中做好复习和训练,以获得好成绩。

四川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

四川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

四川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四川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详解XX年是四川高考语文单独命题的最后一年,料想语文的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会比较稳定。

不信,请看刚刚出笼的《XX年全国高考四川卷语文考试说明》.命题指导思想: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XX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XX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题。

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这一指导思想与XX年没有什么变化。

考试范围与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XX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本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本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与选修课程《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两个模块要求的语文能力,均属于XX年考查范围。

〞其表述与XX年没有什么变化。

现代文阅读: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和文学类文本。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表述增加了如下内容:“了解论述类、实用类文章〔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章,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语言特色,和主要表现手法。

评价文章产生的主要社会功用,探讨文章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在“分析综合〞部分增加了“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小说
考点对接一 考点对接二 考点对接三 情节、形象、主题思想 环境、语言、艺术手法 意蕴、个性、审美探究
专题六
考点对接一 考点对接二 考点对接三 考点对接四
考场作文提升指导
审题立意:准、新、深 文体特征:鲜明、个性 丰富与深刻 文采与创新
考点对接五
打造亮点,高效增分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1——3题)
2012年高考语文 第七题文言翻译考查: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2011年高考语文第七题文言翻译考查: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2013年安徽省语文科考试说明
和2012年相比几点变化:
1.相比较去年,2013年的语文科考试说明在文字表 述上变化不大,主要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范围由原来 的32篇减为28篇。背诵默写篇目撤下了《出师表》 《渔家傲》《己亥杂诗》《师说》《醉花阴》《蜀 相》六篇,增加了《使至塞上》《天净沙· 秋思》两 篇。 2.在考查方式上,保留了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的5道非 选择题形式样题,涵盖4个小考点,保留了文学类 文本阅读、诗歌鉴赏中的选择题形式样题;在题例 内容上,换去了部分老题,补充了2012年全国各省 市高考语文卷中的精题17题。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对接一 考点对接二 考点对接三 形象与思想感情 语言与表达技巧 鉴赏步骤与答题规范
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对接 正确理解,准确分析综合
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
Ⅰ散文
考点对接一 考点对接二 考点对接三 考点对接四 内涵、情感、语句含意 结构、思路、句段作用 语言艺术、表达技巧 意蕴、个性、审美探究
2011年考“画面、情感” 2012年考“文学作品形象”
2011年考诗句表达技巧赏析 2012年考“软、涌”的妙处 2011年考八选五 2012年考甲乙任选(6选6) 2011年考小说脉络 2012年考语句含义 2011年考人物形象分析 2012年考分析作品结构 2011年考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012年考欣赏作品形象、内涵、魅力 2011年考个性化阅读、创意解读 2012年考创作意图、创意解读
2012年高考语文 虚词考查:以、则、于、为 2011年高考语文虚词考查:之、因、以、乃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12年示例: 例1:2008年广东卷《晋 书· 周访传》 下列各句的“之”属于代词 做前置宾语的一项是(B) 例2:2009年浙江卷苏轼 《宝绘堂记》 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 同的一项(C) 悦、凶、薄、全 2013年示例: 例1: 2008年广东卷《晋
分别写出④⑤段”空间“的含义
(简答题)
2012年高考语文第一题:与“家族”有关的内 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2011年高考语文第一题: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 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12年示例:
2013年示例: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12年示例: 例1:2007年全国卷Ⅲ《新 唐书· 韦丹传》 例2:2011年广东卷《清代 名人轶事将略篇》 苦、纵、官、抵 2013年示例: 例1: 2012全国课标卷 《宋史·萧燧传》: 属、怀、易、阙 例2:2011年广东卷《清 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苦、纵、官、抵
例1: 09年安徽卷
关于“通俗历史热” 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 确的一项(A)
2013年示例: 例09年安徽卷 关于“通俗历史热” 出现的原因表述不 正确的一项(A)
2011年高考语文第二题: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C)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2012年示例:
2012年高考语文 实词考查:笃、度、委、向 2011年高考语文实词考查:豫、归、爽、援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12年示例: 例1:2010年山东卷汪琬 《申甫传》 例2:2008年山东卷《聊斋 志异· 张诚》 2013年示例: 例1: 2011年安徽卷《万贞 文先生传》 之、因、以、乃 2008年山东卷《聊斋志 异· 张诚》 焉、何、而、以
选择题
语言运用 填空题 语言应用
0.83
0.41 0.71 0.83 0.68
0.76
0.61 0.63 0.78 0.68
两年都考语言的简明得体5分
2011年考命题作文“时间在流逝” 2012年考材料作文、自拟题目
写作
二轮复习简易通复习资料使用说明
“对接高考”是主要复习内容,也是二轮复 习的基本线索,知识点和复习方法都在这 本书里。 “考前三级排查大提分”由学生自己阅读, 短期、定时训练。 “必考点强化训练卷”是平时训练时用。 另外适时补充综合训练内容。
2012年高考语文第三题: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 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2年示例: 例1:2010年广东卷 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 可无‘我’”?请从创 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 (简答题) 2013年示例: 例1: 2010年广东卷 艺术活动中为什么 “不可无‘我’”? 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 面回答 (简答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安徽省泗县第三中学 2013年3月 姚强瑞
2013年安徽省语文科考试说明
语文科考试说明是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 发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 称《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安 徽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定制的。对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 徽语文卷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作了具体说明,并选 编了题型示例,以有助于学生复习时对 《考试大纲》的理解。 考试说明具体内容
2013年安徽省语文科考试说明
和2012年相比几点变化:
3 、在考试范围和要求方面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词 语的表述上。 ⑴、考查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赏析作品的形象、评析作 品的内涵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综合在一起进行,其中新增了 “评析作品的内涵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⑵、“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在把握文学作品 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理解作 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其中新增了“理解作品所反 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⑶、“思想健康”要求文章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健康、 积极,新增了“法律规范”一词。
备注
2011年考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2012年考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011年考成语使用恰当的 2012年考词语使用恰当的 2011年考压缩语段 2012年考病句辨析 2011年考辨析修改病句4分 2012年考压缩语段(年画定义)5分 2011年考仿写句式6分 2012年考语言表达连贯5分
17
18 19 20 21
简答题 0.55 简答题 0.29
名句默写
0.66
问答题 0.50 问答题 0.51 问答题 0.54 探究题 0.34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与安徽 2012年、2011年高考真题比较
2011年和2012年各题难度系数比较
题 号 15 16
题型
选择题 选择题
2011年 2012年 0.60 0.50 0.45 0.69
书· 周访传》
下列各句的“之”属于代词 做前置宾语的一项是(B) 例2:2009年浙江卷苏轼 《宝绘堂记》 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 同的一项(C) 悦、凶、薄、全
2011、2012年高考语文 文言句式均未考查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四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2年示例: 例1:2010年安徽卷《明史 王袆传》 例2:2007年安徽卷《古砚 说》 2013年示例: 例1: 2012年辽宁卷《晋 书· 列传第三十九》 例2:2007年安徽卷《古 砚说》
2011年高考语文第三题: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D)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4——7题) 2011年考查了“实词(豫、归、爽、援)、 虚词(之、因、以、乃)、有关内容的分 析概括、文言句子翻译”,计19分。 2012年考查了“实词(笃、度、委、向)、 虚词(以、则、于、为)、有关内容的分 析概括、文言句子翻译”,计19分。
2013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考点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012年示例: 例1:11年全国卷 “意境”和”意象”的概念不符合原 文意思的一项。(A) 例2:11年上海卷201来自年示例:例1:12年天津卷
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 的一项(B) 例2:11年上海卷 分别写出④⑤段”空间“的含 义 (简答题)
资料目录
专题一 语言文字运用
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 句式与修辞 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图文转换与语言创新 考点对接一 考点对接二 考点对接三 考点对接四 考点对接五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考点对接一 推断并翻译重要实词
考点对接二
考点对接三
准确落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分析
考点对接四
翻译文言语句(包括断句)
题号 题型
1 2 3 4 5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2011年
0.85 0.63 0.78 0.63 0.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