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方案一).doc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知道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及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气球、塑料瓶、热水、冷水、针筒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现象,如夏天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裂,冬天轮胎容易漏气,引发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思考。

2. 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温度对空气体积有影响。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3)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其他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如水、铁器等,并记录下来。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观察现象的敏锐性。

2. 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的质量。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观察其他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情况。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探究活动,如制作一个简易的热胀冷缩装置,观察不同温度下空气体积的变化。

2. 邀请科学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40分钟)完成。

十、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气球、塑料瓶、热水、冷水、针筒等。

2. 教学课件: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动画演示、实验步骤等。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①、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②、通过模拟“微粒”运动的游戏明白:热膨胀、冷收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2、过程与方法:①、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②、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③、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④、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②、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③、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①、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②、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三、【教学难点】①、设计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③、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地操作实验,做好探究活动。

四、【教学准备】量杯、烧瓶、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气球皮、橡皮筋。

实验记录单一、实验记录单二;PPT课件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主题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红墨水和玻璃细管的装置~师:这个装置老师在研究什么问题中用过呢预——生:液体\水的热胀冷缩。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很简单,但却能够唤起学生的“热胀冷缩”知识,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也为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埋下伏笔。

】师:如果我把水倒掉,并擦干瓶子(教师演示),似乎这个瓶子是空的,其实里面还装着满满的一瓶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预——生:空气师:老师就知道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的确,这个瓶子里面还有空气。

请问,你觉得空气也像水之类的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板书——空气的热胀冷缩预——生:有!【设计意图: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过渡到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让学生能够自然迁移所习得的知识。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难点: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玻璃瓶、水、冰块、热水、记录表。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发一个气球、一个玻璃瓶、一杯热水和一杯冰块。

(2)实验步骤:a. 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记录气球体积。

b. 将热水倒入玻璃瓶,观察气球的变化,并记录气球体积。

c. 将冰块放入玻璃瓶,观察气球的变化,并记录气球体积。

(3)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规律。

3.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的热胀冷缩现象,如夏天汽车爆胎、冬天水管破裂等。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观察并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提高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知识拓展,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操作和观察日记,评价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察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释实际现象。

七、教学进度安排:1. 预习:学生在上课前预习空气热胀冷缩的相关知识,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授课:第1-2课时用于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并进行讨论。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2. 掌握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和应用;难点:热胀冷缩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空气球、热水、冷水、玻璃瓶、塑料瓶等;2. PPT或实物图片:展示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过程和结果;3. 知识资料:空气的热胀冷缩相关的科普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 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空气球、热水和冷水来观察热胀冷缩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亲身体验;3. 理论总结: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让学生理解气体分子在温度变化下的表现;4. 应用拓展:讨论空气的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如气球的充气、气瓶的设计等;5. 练习检测:设计针对热胀冷缩知识的小测验,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热胀冷缩实验,探索更多的气体在温度变化下的行为;2. 引导学生制作小小实验装置,观察其他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3. 带领学生参观有关气体的生产和应用的企业,加深对热胀冷缩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 气体的分子运动- 温度变化的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对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了直观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热胀冷缩”。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并掌握气体压强、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 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气体压强、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气体压强、体积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掌握。

难点:气体压强、体积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气球、温度计、气压计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格、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气球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讲解气体压强、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一系列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气球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以及气压计和温度计的读数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气体压强、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5. 知识巩固: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个气球充满空气后的体积为V1,温度为T1。

如果将气球放在一个温度为T2的环境中,气球的新体积为V2,求气球的体积变化百分比。

答案:气球的体积变化百分比= (V2 V1) / V1 × 100%。

2. 题目: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个气球充满空气后的体积为V1,温度为T1。

(完整word版)《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及反思

(完整word版)《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及反思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

一、复习引入师: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性质叫热胀冷缩。

许多液体也有这个性质,可用研究水的装置研究。

Q:水和许多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Q: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呢?用研究水的装置?A:不行,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的,师:看书上33页黑框部分,空气如果受热体积膨胀会往外跑,只要观察到空气往外跑就可证明。

Q:空气如果跑到大气里能不能观察到?跑到什么地方才能观察到?A:跑到气球里,跑进气球时气球会鼓起来。

(引导这里通常能想到空气)二、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实验:在一个空烧瓶口套上一只气球。

将烧瓶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学生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1、热水中:气球会膨胀,鼓起来。

2、冷水中:气球会扁下去。

Q:从实验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或者扁下去?结论: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受冷体积会缩小,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Q:同学们再仔细想下实验现象,空气的热胀冷缩与水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A:空气体积变化的更快,更明显。

三、怎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师:水和许多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是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它与什么因素有关?Q:空气有什么组成?水呢?A:空气微粒和水微粒,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几位同学站在中间代表空气微粒,另外请几位同学手拉手绕着微粒围成一圈,作为“气球”。

27、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27、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1、老师遇上一个难题:有一个兵乓球给凹了进去,丢之可惜,留着又没法使用,谁有办法给修复吗?
学生发表意见。按学生说的方法修复兵乒球,具体操作。
2、师:为什么用这种办法可以修复兵乒球呢?
学生发表意见,引入课题
2.讨论、展示教学目标:阅读课本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
2自学交流:
课题
27、空气的热胀冷缩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模型”、视频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3.运用空气的热胀冷缩解决生活中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2.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本节课通过空气热胀冷缩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3本节课注重学生,实验,视频,生活经验等多种资源的有效融合
4本节课教师对课堂学生的生成性教育机会把握不够,与学生互动的综合素养有所欠缺
2.运用空气的热胀冷缩解决生活中问题
三教学难点
1.设计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
2.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水、锥形瓶,气球、胶带
教师准备:热水、乒乓球、锥形瓶,气球、牛奶盒、矿泉水瓶,易拉罐瓶
五教学方法
三自一合作科学探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本节课实验需要哪些器材,设计实验
1.如何让空气受热受冷
2如何看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3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3.合作探究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
交流汇报: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教案: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1.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理。

2.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玻璃瓶、水、温度计。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气球,提问:你们发现气球有什么特点?3. 揭示课题:空气的热胀冷缩。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发一个气球、一个玻璃瓶、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

2. 实验步骤:a. 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记录气球的大小。

b. 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

c. 将气球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收缩情况。

d. 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实验现象:空气为什么会在温度变化时膨胀或收缩?三、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空气在受热时,分子运动加快,间隔变大,体积膨胀;在受冷时,分子运动减慢,间隔变小,体积收缩。

2. 讲解实验原理:热水使空气受热膨胀,冷水使空气受冷收缩。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点评,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延伸:1. 家庭实验: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气球或塑料瓶在温度变化时的现象。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合集五篇)第一篇:《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吴启立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了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气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2、过程和方法:尝试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认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设计能看到空气热胀冷缩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生:气球塑料袋皮筋师:瘪乒乓球两个(其中一个是破裂的)、试管6支,气球6个,能封闭的塑料袋,细管6个,大塑料管6支;红墨水,冷热水等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有一个瘪乒乓球,谁有办法帮老师把球回复如初?学生自由回答,有学生说可以用热水泡,可以挤等等。

(二)、老师演示用水泡的方法。

可以把瘪的地方朝上,让球慢慢鼓起来。

演示实验,验证同学想法。

(三)、为什么用热水可以使乒乓球鼓起来,说说你的猜想?预设一,有同学说是空气的热胀冷缩,请他说说热胀冷缩怎样使球鼓起来。

老师可以启发,球壳能否挤压,使球鼓起来。

预设二,如果同学说不上来,老师就启发。

可能使乒乓球鼓起来的因素。

(四)、研究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

1、既然要研究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首先要抓住空气,你有办法抓住空气吗?鼓励学生多想办法。

师总结;如扎口的塑料袋,气球,带盖子的瓶子,注射器……2、我们抓住了空气,那怎样给空气加热和遇冷呢,因为你要研究空气在冷和热里的变化呀?可以试管加热,但比较麻烦,可以有热水和冷水代替。

3、现在又什么办法可以让人们看见空气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呢?学生讨论。

这是一个难点。

所以老师要鼓励讨论。

老师也演示方法。

通过讨论,老师归纳如下方法:试管套气球塑料袋密封试管加细管,细管加红墨水等等。

4、学生小组决定方法,到老师拿器材,分组合作实验。

老师也去指导。

实验时老师提醒学生分好工,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空气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玻璃管、水槽、冰块、热水、秒表。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体积为什么会变化。

2. 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空气体积是否受温度影响。

(2)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3. 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空气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实验,讲解实验过程及结论。

(3)教师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4.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及结论。

2. 家庭小实验:观察家中气体(如天然气、空调制冷剂等)的热胀冷缩现象。

3. 思考题: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解释?六、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空气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 学生分享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小结,强调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八、课后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家庭小实验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程度。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⒉.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⒉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学生可以使用气球、烧瓶等简单工具进行实验。

3.讨论与总结: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然后由教师引导,全班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和现象。

4.应用与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计、气压计等。

同时,也可以拓展到其他气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讨论法: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讲授法:教师讲授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让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作业: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并记录下来。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验参与度、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实验器材:气球、烧瓶、热水、冷水等。

2.多媒体资源: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图书资源:提供相关科学图书供学生查阅。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教案: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内容:《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掌握热胀冷缩的原理与规律;3.知道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掌握热胀冷缩的原理与规律;2.知道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知道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有关温度和热量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现象与温度的关系。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讲解热胀冷缩的原理与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受温度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热胀冷缩现象。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个适合的容器,加入适量的水,然后通过火焰或其他方法加热容器,让学生观察容器的变化。

三、探究与实践(30分钟)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材料(如铝、塑料、玻璃等)制作容器,并测量不同温度下容器的体积变化。

并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小组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热胀冷缩现象的规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实验结果。

四、归纳与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规律,并让学生展示与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与收获。

五、应用与拓展(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铁轨的铺设、桥梁的构造等。

2.学生小组继续开展实验与研究,探究其他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六、讨论与交流(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分享他们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与应用的相关观点。

七、巩固与评价(10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和习题作答情况进行评价。

参考资料:1.人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材;2.肖泽明,科学的探究与思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以上就是《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的详细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通过导入、讲解、示范、探究、归纳、总结、应用、拓展、讨论、交流、巩固与评价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业中。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案

空气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的1、初步知道气态的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初步知道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4、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在已经探究水的热胀冷缩性质后,激发学生进一步去研究空气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而间接地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教学用具热水、冰水、饮料瓶、气球、烧杯、水槽、乒乓球、镊子。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1)师:同学们,你们好!真高兴,今天我们又可以在一起探讨问题了。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新的研究。

在研究新问题前,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吧!哪位小科学家能告诉大家?学生回答(在一般情况下,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引入新课师:那么,在这节课上你们想研究学习空气的性质吗?学生回答:想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空气的热胀冷缩。

板书:空气的热胀冷缩(二)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1)师: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2)学生讨论,推测2、提出思考题(电脑出示)师:关于这一问题我们用实验来解决,好吗?学生回答:好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完成几道思考题。

(1)师:空气是会流动的,必须把它装在一个容器中,你认为选择怎样的容器比较合适?(电脑出示)学生回答(瓶子、塑料袋、玻璃杯等)(2)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使空气受热或受冷?(电脑出示)学生回答(热水、冷水、冰水、放进冰箱等)师提示:如果用瓶子装空气,瓶内空气体积膨胀,那么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

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3)师: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在空气受热或受冷后,能明显观察到它的体积有变化?(电脑出示)3、设计实验方案(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师:就请你们围绕这3道思考题,以及老师为你们各小组准备的实验器材,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

教案:五年级科学《空气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知道温度对空气体积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原因。

2.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塑料瓶、水、温度计、灭火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魔术表演,引起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

2. 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a.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b.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c.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3. 分析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

4. 小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b. 学生思考空气热胀冷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PPT上的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家庭小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3. 写一篇关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科普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观察仔细程度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3. 作业完成评估: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练习题的正确率、家庭小实验的创新性和科普作文的写作水平。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是否合理运用了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

3. 反思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1)

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1)
能服务于新研究任务的能
力,并让学生亲身经历设
计方案→改进方案→实验
验证→交流发现→获取结
论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培
养他们缜密的科学探究思
维,并 能通过多种方法来
验证空气的热胀冷缩,让
他们感受到实验成功后的
喜悦。
(三)模拟实验 揭示现象
1.提出问题:我们能够解释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吗?
2.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模型演示实验,和学生交流你有何看法。
3.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5页,初步了解气体热胀是因为空气受热“微粒”运动的结果。
4.让学生如何设计进行空气“微粒”运动游戏。
5.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以下问题:
①同学们紧挨着站在操场中间,和大家都在起劲儿活动时,哪种情况占据的空间更大?
②完成这个游戏后,你们能对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进行合理解释了吗?
教学难点
探索设计实验和互动交流,并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研究,已经具备了一些研究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对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已具备一定的生活感知经验,但对于如何揭示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以及如何合理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却缺乏深入研究和了解。
教学准备
1.思考
2.设计方案
3.交流方案
4.改进方案 (多种方案)
5.多种方法实验验证
1)烧瓶、胶塞、玻璃管、红墨水(高锰酸钾溶液)
2)烧瓶、红墨水、曲玻璃管
3)烧瓶、胶塞、玻璃管、肥皂液
4)气球、锥颈瓶、热水烧杯、常温水、冷水、
5)注射器、烧杯、热水、冰水
6.交流发现
7.形成结论
8.思考
9.交流、汇报
培养学生将已有方法和技
3.实验验证。(请一位学生上台用这一办法进行尝试,结果乒乓球很快鼓了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方案一)
天河区东圃小学吴文婷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气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2、过程和方法:
尝试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解
决问题;
能描述和解释在活动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从中概括某些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启发寻找探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生:泡泡水一杯、吸管一根、烧瓶两个、气球一个、热水、冷水(冰块)
师:瘪乒乓球两个(其中一个是破裂的)、热水;
四、教学过程:
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一、 1、师:同学们,课下有没有玩乒乓球呢?之一生来尝试(用热
内导之前老师不小心把乒乓球弄扁了,你能帮水烫)导入课题
容入忙想个办法,让它重新鼓起来吗?
出示两个瘪乒乓球(其中一个是破裂的)
2、问:明确是瘪乒乓
(1)为什么一个鼓起来,另外一个没有?生:乒乓球破裂了,球变鼓不是外
(2)为什么这个乒乓球能鼓起来?漏气了,壳受热膨胀,
(2)谁受热膨胀了?是乒乓球还是球内
生: 1、乒乓球里
的空气呢?
3、师:空气受热是不是会膨胀呢?今天面的空气受热膨胀
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乒乓球受热膨胀
二、 1、问:空气是透明流动的物质,既然要生:扎口的袋子、
设做实验,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空气,你有办气球,带盖子的瓶子
计法抓住空气吗?想办法使空气实(PPT:1、用什么办法抓住空气?)由“无形”变验师:同学们真棒!想到那么多方法,其实为“有形”,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重要就是要把有利于观察
空气密封起来。

2、出示材料,问:如果给你烧瓶、气球、生:把气球套在烧
泡泡水,你又能想出办法把空气抓住吗?瓶口上,
师:泡泡水可以怎么帮烧瓶抓住空气呢?完善实验方案
为了观察方便,待会儿同学们把泡泡吹在烧
瓶的瓶颈部分,行吗?
3、问:我们已经想到办法抓住空气了,
那又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空气受热?生:放热水中
(PPT:2、用什么办法使空气受热?)
4、问:如果空气会受热膨胀,把烧瓶放生:
进热水里,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5 、师:同学们想法很多,是不是这样?
我们还是来做做实验吧!实验前,希望通过实验验证大家注意:猜想
(1)先用气球的,再用泡泡的
(2)有发现请及时记录到实验表格中
(3)注意实验安全,小心使用热水
(4)因为泡泡水只配了一根吸管,考虑
到卫生清洁,请选一位同学来吹
(5)多做几次实验
三、 1、生实验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实2、组织汇报交流:
验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汇报、交流
3、问:实验过程中,烧瓶中的空气有没
有增加?生:没有从实验现象,问: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些生:受热尝试概括结论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空气受热胀大形成初步的概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念
4、小结:空气受热膨胀、
5、问:空气受热会膨胀,那么受冷呢?生猜测
又可能会怎样呢?
6、问:用什么办法使空气受冷?生:冷水继续了解受冷
7、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冰水,后的变化
待会儿同学们做这个实验时,还是用回你们
之前选择的实验材料,只是把它们从热水
放到冷水中,有发现的要及时记录到表格
相应的地方。

生实验
8、组织汇报交流:生汇报
问:( 1)看到了什么现象?
(2)实验过程中,瓶子、盒子里的空气
有没有减少?
(3)这些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9、小结:空气受冷收缩
10、师:由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
空气受热膨胀、受冷收缩,像这样,我们
称之为热胀冷缩
板书课题:空气的热胀冷缩
四、 1、师: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生活
生中,你发现到吗?生说说生活体会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活 eg:
中 1)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为什么会的
爆裂了?
应 2)冬天,打足气的篮球第二天为什么又用
瘪了呢?
3)冬天的时候用暖水瓶倒水来喝,塞子塞
回去以后,为什么有时候塞子会跳起来?
冬天装水的瓶子的瓶盖为什么很难打开?
2、师:请同学们回家继续观察、发现更多的
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可以拿我们今天学习到
到的知识考考家里人,答对了就要表扬,
答不上的,你来给他们解释解释,好吗?
五、板书
空气的热胀冷缩
空气——受热热胀
受冷收缩
(实验现象板书——
略)
空气实验表格
实验方法(可以用文字或图画来表示)____年____班第____小组
观察到的现象
空气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方案二)
天河区东圃小学吴文婷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气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2、过程和方法:
尝试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猜想)-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解
决问题;
能描述和解释在活动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从中概括某些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启发寻找探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生:泡泡水一杯、吸管一根、烧瓶两个、气球一个、热水、冷水(冰块)
师:瘪乒乓球两个(其中一个是破裂的)、热水;
四、教学过程:
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一、 1、师:同学们,课下有没有玩乒乓球呢?之一生来尝试(用热
内导之前老师不小心把乒乓球弄扁了,你能帮水烫)导入课题
容入忙想个办法,让它重新鼓起来吗?
出示两个瘪乒乓球(其中一个是破裂的)
2、问:明确是瘪乒乓
(1)为什么一个鼓起来,另外一个没有?生:乒乓球破裂了,球变鼓不是外
(2)为什么这个乒乓球能鼓起来?漏气了,壳受热膨胀,
(2)谁受热膨胀了?是乒乓球还是球内
的空气呢?生: 1、乒乓球里
3、师:空气受热是不是会膨胀呢?受冷面的空气受热膨胀
又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乒乓球受热膨胀
二、 1、问:空气是透明流动的物质,既然要生:扎口的袋子、
设做实验,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空气,你有办气球,带盖子的瓶子
计法抓住空气吗?想办法使空气实(PPT:1、用什么办法抓住空气?)由“无形”变验师:同学们真棒!想到那么多方法,其实为“有形”,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重要就是要把有利于观察空气密封起来。

2、出示材料,问:如果给你烧瓶、气球、生:把气球套在烧
泡泡水、,你又能想出办法把空气抓住吗?瓶口上,
师:泡泡水可以怎么帮烧瓶抓住空气呢?完善实验方案为了观察方便,待会儿同学们把泡泡吹在烧
瓶的瓶颈部分,行吗?
3、问:我们已经想到办法抓住空气了,生:放热水中
那又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空气受热?受冷呢生:放冷水中
(PPT:2、用什么办法使空气受热?
受冷?)
4、问:如果空气会受热膨胀,把烧瓶放生:
进热水里,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受冷
呢?通过实验验证
5 、师:同学们想法很多,是不是这样?猜想
我们还是来做做实验吧!实验前,希望
大家注意:
(1)因为吹泡泡容易把水弄到烧瓶里 , 所以
建议大家先做气球 , 再做泡泡的 .
(2)( 在的温度下 , 空气受热受冷会怎样 , 我
们来对比一下 ) 请同学们选择两个相同的实
验材料,一个放进热水中,一个放进冷水
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3)有发现请及时记录到实验表格中
(4)注意实验安全,小心使用热水
(5)因为泡泡水只配了一根吸管,考虑到卫
生清洁,请选组内一位同学来吹
(6)多做几次实验验证
三、 1、生实验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实 2、组织汇报交流:
验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汇报、交流
3、问:实验过程中,烧瓶中的空气有没
有增加?有没有减少?生:没有从实验现象,问: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些生:受热;受冷尝试概括结论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呢?空气受热胀大形成初步的概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受冷缩小念
4、小结:空气受热膨胀、受冷收缩
5、师:由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
空气受热膨胀、受冷收缩,像这样,我们
称之为热胀冷缩继续了解受冷
板书课题:空气的热胀冷缩
四、 1、师: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生活
生中,你发现到吗?生说说生活体会后的变化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活 eg:
中 1)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为什么会的
爆裂了?
应 2)冬天,打足气的篮球第二天为什么又用
瘪了呢?
3)冬天的时候用暖水瓶倒水来喝,塞子塞
回去以后,为什么有时候塞子会跳起来?
冬天装水的瓶子的瓶盖为什么很难打开?
2、师:请同学们回家继续观察、发现更多的
热胀冷缩的现象,也可以拿我们今天学习到
到的知识考考家里人,答对了就要表扬,
答不上的,你来给他们解释解释,好吗?
五、板书
空气的热胀冷缩
空气——受热膨胀
受冷收缩
(实验现象板书——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