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空杆的七项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变空杆的七项技巧
1、钩:动作不干脆,鱼小,幅度力度小,常常是钩子过大,动作很清楚的空竿,可能是钩子小了。
钩条粗或者钩型不合适,也会导致空竿,或者半途跑鱼。
2、线:子线过粗,动作清楚却空竿;动作不清楚,幅度不足,主线过粗。
子线能细则细。
3、饵:饵硬,透钩性差,导致空竿;拉丝粉过多,鱼小,拉着饵跑,空竿;饵过大,鱼口小空竿难免。
钓得好的几次,饵总是很散,而且很大,丝很少。
饵对口是前提,不对口动作会很肉。
4、漂:过灵和过钝,都可能。
当动作弱,调目常常选少些,同时钓目同样减小,比如冬天,调0—3目钓1目、半目效果不错。
动作很干脆,幅度很大,可以调得多点,钓得多点,比如调5目,钓4目。
漂的大小要适应鱼口的大小,适合了,空竿也大幅度减少。
5、节奏:当鱼密度过高,饵溶散性好,鱼乱抢,导致动作多,空竿多,而且接连空竿,此时节奏变慢点,甚至停一下,饵拉得小点;当鱼不太开口,或者口小,或者鱼密度很低,降低节奏。
甚至拉住大线,让饵下降速度减慢,以适应慢口。
加上逗和引,减小饵直径,比重及雾化程度。
甚至等几分钟下一竿,傻等。
6、子线长度:有很好动作,钩饵都正常,子线也够细的情况下,子线长度短,很容易空竿,若加长子线,效果很显著。
有时候也采用大幅度拉高铅坠,打开太空豆。
7、钩距:一般情况下,钩距大,动作夸张,容易空竿,除非钓浮。
因为钩距一大,吃上下饵漂象完全不一样,容易造成判断失误,所以只要对拉饵过程没有大的影响,饵不粘连,钩距还是小点好。
自制野钓鱼饵的心得(摘录)
商品早已琳琅满目且铺天盖地,使钓鱼人眼花缭乱的都不知道到底是那种好了,所以,喜欢野钓者,大多都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几乎是完全凭经验来制做出得心应手的鱼饵,仅供自己。
方便、实用、实惠的自制鱼饵,已成为野钓者的主打。
而且,每人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制作程序和配伍绝招。
咋听之,颇感神秘兮兮的,实际上,也没什么神秘可言,只要具有比较丰富的垂钓经验与吃苦耐劳精神和孜孜以求的毅力,认真研究、讲求规范,不难做到。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自制的野钓鱼饵,虽然品种丰富、比较实用,也颇具特色,毕竟还存在着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等诸多问题。
那么,自制野钓鱼饵时,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自制野钓鱼饵,前提是切实把握“色、质、味、形”四个基本要点:
1、色:即鱼饵的色泽、颜色。
野钓鱼饵的色,要“天然”。
在大自然中,黄色、淡黄色、红色、粉红色、褐色、深绿色、嫩绿色等,是常见的主要色调,它来源于植物的花朵、种子、果实和草叶不同季节的永恒颜色。
所谓鲫鱼趋黄色、鲤鱼趋褐色、草鱼趋绿色者,生活习惯使然,并不奇怪。
颜色是鱼儿的第一视觉,鱼饵颜色之是否鲜明,对鱼儿是否觅食直接有关。
现实中,每种鱼类都有自己比较喜闻乐见的常规颜色。
要么是一种鱼喜欢颜色不同的几种鱼饵,要么是几种鱼喜欢颜色相同的一种鱼饵;或者是几种鱼喜欢颜色相同的多种鱼饵,或者是几种鱼喜欢颜色不同的一种鱼饵。
钓鲫、鲤、草、扁时,只黄色的就可以,而单钓鲤鱼时,使用黄色或者白色、褐色、红色的都行。
这就提醒我们,在制作野钓鱼饵时,必须考虑鱼饵颜色与所钓对象鱼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特点。
实践中,鱼儿对白色、黑色,却不是特别的喜欢。
所以,,在制作时,应尽量不去选择这两种颜色。
那种企图改变原材料的基色而乱加色素的做法更是不可取。
2、质:即鱼饵的质地、软硬度。
野钓鱼饵的质,一定要既不过软、又不过硬,软硬度适中,即要达到“柔然”的程度。
实践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鱼儿并不是马上就去吞食撒在钓点中的干玉米粒,而是当这些干玉米粒被水浸泡得有些变软、起码是表层变软后,才开始吞食。
原因就在于,刚刚撒下的干玉米粒太硬,鱼儿很难将其顺利消化,弄不好,还会因为过度胀胃而造成很大的损伤,甚至胀死。
看是智慧低下的鱼类,其实也一定清楚这个道理,有过这样的例子,野钓时在窝子里同时撒下干玉米粒和玉米茬子两种诱饵。
在收拾鱼的时候经常看到,先上钩的鱼,都是吃的玉米茬子,后上钩的鱼,胃里两种饵料都有,过一两天以后钓上来的鱼,胃里只有玉米粒。
两种诱饵都有的,虽然彼此只有或多或少之分,但玉米茬子被消化的程度,明显甚于玉米粒的消化程度。
可见,鱼儿在觅食时,并不是饥不择食。
其实,长期野钓者,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同时撒这样的两种诱饵,就是力求使小粒的玉米茬子先发、大粒的整粒玉米后发,从而达到既能够快速上鱼,又能够连续诱鱼、上鱼的最佳目的。
3、味:即鱼饵的气味、味道与口感。
野钓鱼饵的味,主要分为香、甜、酸三个部分。
总体而言,就是要极力突出一个“淡”字。
就香而言,淡淡的清香、酵香、花香、草香,是其香型之常态。
就甜而言,淡淡的米甜、泉甜、果甜是天然甜态。
就酸而言,淡淡的酵酸、果酸是天然酸态。
总的要求是,鱼饵的味,一定要“怡然”。
顺口,就是我们最求的最高标准。
鱼类的嗅觉、味觉极其发达。
野钓鱼饵的“味”,针对的就是鱼类十分敏锐的嗅觉和味觉。
而在鱼类生活的环境里,几乎所有天然的气味都是微弱的、淡淡的,不可能存在着人类几乎天天都能遇到的各种浓烈的气味。
决不能把人类自身的好恶和极其发达的感官的适应程度,作为判断自制野钓鱼饵的质量好坏、高低的绝对标准。
为了制作出高效的野钓鱼饵,一些人把能想到的、听到道、看到的做法和所谓的“秘方”如获至宝,凡是手头上能够有的,也不管是中药的、食品的,还是鱼饵专用、鱼种专用的,都是一股脑地兑在鱼饵之中,唯恐少了那一种而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力求造出“放之四海而皆灵”的万能鱼饵。
结果是,气味混杂,不伦不类,效果不佳。
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我行我素、想当然。
4、形:即鱼饵的形状、形态、外观造型。
野钓鱼饵的形,一定要
“自然”。
在自然界里,鱼类食物的形状,基本上是以圆形、椭圆形、圆条形、扁圆形居多,这是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种子的基本形状。
千万年来,鱼类对这些形状早已司空见惯。
我们在制作野钓鱼饵时,必须遵循和仿真这些形状,或是造真如真,或是造假如真,顺其自然。
而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三角形等形状的食物,在自然界中几乎见不到,所以不能使用。
即使是为方便起见而在加工时必须把鱼饵切成块状、条状,如西瓜皮块、黄瓜
丁、生土豆块、切割而成的泡沫快等等,也要在使用前就用手指或小刀把他们的棱角和边沿儿突出的部分掐掉或者削掉。
不能刻意地去追求那些生僻的或稀奇古怪的形状,对奇形怪状的东西,鱼儿定然退避三舍。
“色、质、味、形”四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不可分割。
鲜明的色,会对鱼儿产生强列的诱惑;适度的质,可以简化鱼儿吞食的程序;鲜美的味,散发着不可抗拒的魅力;逼真的形,大大降低了鱼儿的警惕。
色、质、味、形俱备,钓获必定丰收,钓者必然快乐。
要制作出比较理想的野钓鱼饵,不仅要很好的把握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还必须善始善终地坚持以“六个必须”为重点的基本原则:
1、必须全面地了解并掌握你经常涉足的当地湖泊水库、江河溪流等主要野钓水域的全面情况和特点。
这是大前提。
野钓不同于池钓,条件比较复杂,环境千差万别,不仅不同的地域、水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就是同一个水系、水域的各个区域或者区段,有时也是差别很大。
龙井市朝阳川镇的吉成水库与铜佛寺乡的岐阳水库,相隔只有一道大山梁,但两库的水情、鱼情却大不相同。
在岐阳水库垂钓,使用玉米粒、彩球都行;但在吉成水库,鱼根本不认彩球,只有玉米粒可行。
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岐阳水库夜钓,鱼保证咬钩。
但是,在吉成水库夜钓,鱼却基本不咬钩。
仅一山之隔,差异就如此之大。
所以,必须要把钓场情况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因地制宜,因需制饵,区别对待。
2、必须制定自己始终如一的、恒定的配伍标准。
自制野钓鱼饵所遇到的最常见的老问题,就是标准难以持久把握,配比难以保证统一,以至每次制作的鱼饵都是“花样翻新”的,年年不一,回回不同,差别较大,导致垂钓实践中总是出现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变化”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必须建立并自己在制作鱼饵原始记录,记下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的真实的数字,包括各种材料使用的质量、数量、季节、标准,以及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越详细越好,建立档案,以备后查。
那种每次都是“大概吧”、“差不多”、“还可以”之类的马马虎虎行为,对垂钓活动肯定是不会有益的。
只有一丝不苟,才能做出理想的鱼饵。
你在制作时对付鱼饵,垂钓时,鱼饵当然对付你,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3、必须坚持垂钓实践活动,持续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各种方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不断创新。
虚心学习,真诚求教,明辨真伪,从善如流,厚积薄发,坚持不懈的野钓实践活动,可以大大丰富与强化已有的感性认识。
处心积虑的思索与研究,必然增强理性思维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长期紧密的结合,一定会收获丰硕的物质成果。
制作野钓鱼饵与做好其他一切工作一样,不仅要冲破前人的窠臼,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用行动努力去使理论之花不断绽放出艳丽的色彩。
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适时扬弃。
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历程,对已有的经验或者定势,及时地加以整理、归纳、深化、调整,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最终,还要使自己制作的鱼饵在一定程度上尽力达到比较理论化、比较规范化、比较系统化的高度,逐步实现简约化、便捷化、实用化的目标。
4、必须亲自选择质优物美的上等原料。
原料是质量的基础。
不要为了省下几块钱而去购买那些质次价低的原料,更不要图省事儿而托人代买。
一定要亲自挑选,仔细观察,认真把关,慎重购进。
不仅要听其“说”,还要观其“色”,更要试其“质”。
白酒:要选择五十度以上,最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六十度的瓶装品牌高度酒。
玉米粒(或小麦、大麦、高粱米、大黄米):要选择棒粗且粒大、饱满的上等品。
彩球:要使用颗粒均匀、外表光洁、质地细密、不软不硬、毫无怪味的优质货。
香料:要取少数几种在当地出产的、毫无污染的绿色品种。
对各种中药材香料的选择与使用,要特别慎重。
香精:可以使用成品香精,但要选择知名厂商采用天然原料生产的对口产品。
使用时,不要凭想象而任意加量,造成过多过乱,更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地硬要去采纳其他地区经验中提到的效果很好的材料。
鱼与人一样,饭,
还是家乡的香。
喜欢吃米与喜欢吃面,是数千年来北方人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惯,早已深深地印在基因之中,如果硬是要试图去改变它,其结果肯定很糟糕。
当然,在眼花缭乱的市场上,千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稀里糊涂把料买。
一定要选购那些色泽明快、质地良好、形状最佳的原料,防止腐败变质的东西混进其中。
5、必须做到讲究卫生,保持清洁,尽力做到“一尘不染”。
制作鱼饵的每道工序,都要用净水清洁双手,不要使用肥皂之类的去污用品。
制作鱼饵的原材料,不能接近、更不能接触食油、汽油、机油、鞋油和农药、杀虫剂、去污剂、家用清洁剂及其他化学制剂等任何会对鱼饵造成污染的东西。
盛装鱼饵的最好是玻璃的,透明的聚酯乙烯材料的各种饮料也很好,轻便、结实,来源广阔。
但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能留下与制作鱼饵的原材料相逆的丁点异味。
6、必须认真做好所有鱼饵的储藏保管事宜。
制作好的鱼饵,在标上制作日期后,要集中单独存放,不要与其他杂物同放一处,更不要与具有明显异味的其他东西存放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
一是不要装的过满,防止胀瓶。
制作鱼饵的物质,大多具有相应的膨胀性。
如果容器里装的过满,就可能发生胀瓶的现象,所以,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
瓶子中留出空间的多少,要根据原料当时的含水量、膨胀程度与其应有的最大的膨胀系数而定。
一般是在瓶口处空出一二厘米高度的间隙,给膨胀留有充足的余地。
二是要存放阴凉干燥之处,防止变质。
我们制作的鱼饵,基本上都是以新鲜的农作物的种子为原料的颗粒状素饵,如玉米粒、小麦粒、高粱粒等,制作时,有的需要生的,有的需要熟的,但无论哪种,都不会达到完全灭菌的程度。
虽然泡制时都是使用高度的白酒作浸液,但由于原材料的不可绝对性,原材料对白酒一定程度的稀释作用,加上在制作过程红又不能进行后天灭菌,瓶中必然存有一定量的菌体。
一旦存放之处温度较高而且时间较长,就还会出现变味甚至变质的可能。
一般应存放在不高于20度的地方,长期存放的话,最好不要高于15度。
三是要避开阳光的照射,防止变色。
阳光具有极强的促使物质改变其理化指标和物理性能的能力,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就会改变鱼饵的颜色、味道,甚至造成腐败变质。
即使是散射光,也会造成鱼饵品质相应的改变。
所以,鱼饵应放置于光线较暗地方,条件允许的话,放在完全避光的地方最好。
四是要专瓶专用,防止混淆。
储藏鱼饵的瓶子与随时使用的鱼饵的瓶子必须分开,不能用储藏鱼饵的瓶子来临时代替使用的鱼饵的瓶子,更不能将用于使用的瓶子取代用于储藏的瓶子。
携带外出的瓶子,经常开启并暴露在阳光之下,难免会沾染上其他东西,在未加彻底清洗之前,已经不能作为储藏之用。
所以,必须把用于使用与用于储藏的瓶子分清楚,不仅做储藏之用的瓶子要分门别类,不能混用,做使用之用的瓶子也要标记清楚,专饵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