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竞赛班第二阶段培训第五课数组应用及字符串教案

合集下载

中职C语言(高教版)教案:数组的应用举例(全2课时)

中职C语言(高教版)教案:数组的应用举例(全2课时)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编号:a[i+1]=x;n++;for(i=0;i<n;i++) printf("%4d ",a[i]);}#include"stdio.h"main(){int a[20]={3,7,10,12,18,20};int x=15,i,n=6;i=n-1;while(i>=0&&a[i]>x){a[i+1]=a[i];i--;}a[i+1]=x;n++;for(i=0;i<n;i++) printf("%4d ",a[i]);}运行结果如图:例题5-6 已有一个排好序的序列,输入一个数插入到该序列中,使之仍然保持有序。

例如:将15插入到有序序列{3,7,10,12,18,20}中。

具体程序如下:#include"stdio.h"main(){int a[20]={3,7,10,12,18,20};int x=15,i,n=6;while(i>=0&&a[i]>x){a[i+1]=a[i];i--;}a[i+1]=x;n++;for(i=0;i<n;i++) printf("%4d ",a[i]);}例题5-7 编写一个程序,将字符串转置并输出。

例如:abcde----edcba程序一#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main(){ char s1[20],s2[20]; int n,i,j;printf("输入一串: \n"); gets(s1);n=strlen(s1);i=n-1;j=0;while(i>=0){ s2[j]=s1[i];j++; i--;}s2[j]='\0';printf("转置后的串: \n");puts(s2);}#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main(){ char s[20],tmp; int n,i,j; printf("输入一串: \n"); gets(s); n=strlen(s);i=0;j=n-1;while(i<j){ tmp=s[i];s[i]=s[j];s[j]=tmp;i++; j--;}printf("转置后的串: \n");puts(s); }三、小结四、作业板书设计数组的应用举例(一)1、数组举例2、转置数组程序分析教后札记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编号:scanf("%f",&x);if(x<3500) g=0;else if(x<5000) g=1;else if(x<8000) g=2;else if(x<125000) g=3;else if(x<38500) g=4;else if(x<58500) g=5;else if(x<83500) g=6;else g=7;printf("\n税率级数=%d\n",g);if(g>0)s=(x-3500)*RR[g-1][0]/100-RR[g-1][1];printf("个税=%2f\n,s");}程序二#include<stdio.h>main(){intRR[7][2]={{3},{10,105},{20,555},{25,1005,},{30,27 55},{35,5505},{45,13505}};intmax[7]={3500,5000,8000,12500,38500,58500,83500}; float x,s=0.0;int g;printf("输入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元):\n");scanf("%f,&x");for(g=0;g<7;g++)if(x<=max[g]) break;printf("\n税率级数=%d\n",g);if(g>0)s=(x-3500)*RR[g-1][0]/100-RR[g-1][1];printf("个税=%.2f元\n",s);}拓展练习一、下面程序的功能是给一维数组 a 任意输入 6 个整数,假设为 7 4 8 9 1 5 ,然后建立一个具有以下内容的方阵并打印。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教案(校本课程)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教案(校本课程)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教案(校本课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讲解计算机的分类(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等)1.2 操作系统基础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Windows、Linux、Mac OS等)讲解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内容1.3 计算机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讲解网络协议(TCP/IP、、FTP等)、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2.1 编程语言概述介绍常见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及其特点讲解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2.2 C/C++编程基础讲解C/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介绍函数、数组、指针、字符串等编程元素2.3 Python编程基础讲解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介绍函数、列表、元组、字典等编程元素第三章:算法与数据结构3.1 算法概述介绍算法的定义、特性、分类(贪心算法、动态规划等)讲解算法评价指标(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3.2 常见的算法思想讲解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等)、查找算法(二分查找等)介绍递归、分治、贪心等算法思想及其应用3.3 数据结构基础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讲解线性表、栈、队列、链表、树、图等数据结构及其应用第四章:编程实践与调试技巧4.1 编程规范与习惯强调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的重要性4.2 常见编程错误与调试技巧介绍常见编程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等)及其解决方法讲解调试工具的使用(如Visual Studio、GDB等)4.3 实际编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编程案例,讲解编程思路、算法实现、程序优化等第五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5.1 竞赛概述介绍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起源、发展、我国竞赛体系讲解竞赛的目的、意义、参赛要求等5.2 竞赛题目类型与解题策略讲解不同类型的竞赛题目(如计算题、算法题、应用题等)介绍解题策略、时间管理、心理调适等竞赛技巧5.3 竞赛训练与备战策略制定竞赛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分享竞赛备战经验、技巧,提高竞赛成绩第六章:算法设计与分析6.1 算法设计方法介绍算法设计的几种方法:暴力法、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法、回溯法等。

高中信息学奥赛C++ 第5章 数组(C++版)

高中信息学奥赛C++ 第5章  数组(C++版)

例5.3 宾馆里有一百个房间,从1100编了号。第一个服务员把所有的房 间门都打开了,第二个服务员把所有编 号是2的倍数的房间“相反处理”,第 三个服务员把所有编号是3的倍数的房 间作“相反处理”…,以后每个服务员 都是如此。当第100个服务员来过后, 哪几扇门是打开的。(所谓“相反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来开着的门关上,原来关上的门 打开。) 【分析】此题较简单,用 a[1],a[2],…,a[n]表示编号为1,2, 3,…,n的门是否开着。模拟这些操作 即可,参考程序如下: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define MAXN 100+10 int a[MAXN]; int main() { int n,k,first=1; memset(a,0,sizeof(a)); for (int i=1;i<=100;++i) for (int j=1;j<=100;++j) if (j%i==0) a[j]=!a[j];
for (int i=1;i<=100;++i) if (a[i]) { if(first) first=0; else printf(" "); printf("%d",i); } printf("\n"); return 0; } 运行结果: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说明】: memset(a,0,sizeof(a))的作用是把 数组a清零,它在cstring中定义。虽 然也能用for循环完成相同的任务,但 是用memset又方便又快捷。另一个 技巧在输出:为了避免输出多余空格, 设置了一个标志变量first,可以表示 当前要输出是否为第一个。第一个变 量前不应该有空格,但其他都有。

信息技术教案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教案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教案高中数学
课时安排:1课时
适用对象:高中数学课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2.掌握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
2.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
3.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数学问题的实例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作用。

2.介绍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和作用,并举例说明。

3.学生分组,配备计算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练习。

4.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合作学习。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
1.计算机或平板电脑
2.信息技术软件
3.教学投影仪
评价方法: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动手操作的能力等。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数学问题。

扩展阅读:
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

2.建议学生多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堂信息技术教学的大致架构,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教学工作中的需要。

全国信息学奥赛高中组入门基础讲解第六章数组(教学设计+源代码)

全国信息学奥赛高中组入门基础讲解第六章数组(教学设计+源代码)
其次,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数组的相关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难以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将数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但反思后发现,课堂上的互动更多地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环节,而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环节,互动相对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小组合作环节,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7. 作业布置(2分钟)
教师布置与数组相关的编程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难度要适中,旨在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环节紧凑,突出重难点,注重实际应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组知识。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for (int i = 0; i < n;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return 0;
}
```
这些题型涵盖了数组的基本概念、声明与初始化、访问与引用、遍历、操作和排序等方面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组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组知识应用于编程实践。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针对数组这一章节,学生可能对编程实践和问题解决具有较强的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编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来学习,因此需要提供丰富的编程实例和实际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5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5

组织多媒体信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多媒体作品脚本的设计方法,形成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脚本的类型,重点掌握多媒体信息的非线性组织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
多媒体信息组织是在多媒体信息规划基础上对多媒体素材进行整体的、有序的设计与组织编排,避免作品内容设计上的混乱。

设计脚本作为组织多媒体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及策略
通过电视与剧本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多媒体作品与脚本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脚本是组织多媒体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做实践题目体验多媒体作品脚本设计的过程教师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再根据问题逐步分析,解决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设计
1.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
2.媒体设计:网络教学、多媒体广播
3.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协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C语言学习计划高中

C语言学习计划高中

C语言学习计划高中第一部分:C语言基础知识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1.1 C语言的历史和作用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高级语言,它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网络通信等领域。

C语言是许多编程语言的基础,包括C++、Java、Python等。

学习C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高编程能力。

1.2 C语言的环境搭建在学习C语言之前,我们需要安装C语言开发环境,比如Dev C++、Code::Blocks等。

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编程并调试。

1.3 C语言的基本语法学习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控制语句、循环语句等基本语法。

1.4 C语言的函数学习如何定义和调用函数,了解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

1.5 C语言的数组学习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操作,掌握数组的使用方法。

1.6 C语言的指针学习指针的定义、初始化和操作,了解指针和数组的关系,掌握指针的使用方法。

1.7 C语言的字符串学习字符串的定义、初始化和操作,了解字符串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第二阶段:实践练习2.1 编程练习通过练习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加深对C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项目实践参与C语言项目的实践,比如编写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提高编程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第三阶段: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3.1 C语言的内存管理学习内存的分配和释放,掌握动态内存的使用方法。

3.2 C语言的文件操作学习文件的读写操作,了解文件的打开、关闭和定位方法。

3.3 C语言的结构体学习结构体的定义、初始化和操作,了解结构体的嵌套和指针使用。

3.4 C语言的位运算学习位运算的概念和操作,了解位运算的应用场景。

3.5 C语言的预处理指令学习预处理指令的定义和使用,掌握宏定义和条件编译等方法。

第四阶段:实践应用4.1 项目实践参与C语言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比如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等。

4.2 开源项目贡献参与开源项目的贡献,学习开源社区的工作方式和实践经验。

上海市高中信息技术课题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教案

上海市高中信息技术课题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教案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计算机教室;
- 安装有编程软件(如Python、Visual Basic等)的计算机;
- 投影仪或互动白板。
2. 课程平台:
-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平台;
- 教学管理系统。
3. 信息化资源:
- 课本配套电子资源;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数组知识点时,部分学生对数组索引的理解还存在困难。尤其是0索引的起始概念,有些学生容易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这一点,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图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组索引的原理。
另外,在组织课堂活动方面,小组讨论和编程实践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投入讨论和实践中。但我发现在解答疑问环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者担心问题过于简单而不敢提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问,营造一个轻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疑问。
- 数组的概念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 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
- 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遍历、访问、插入和删除;
- 数组在实际编程案例中的应用,如排序、查找等。
举例:重点讲解数组的索引机制,如何通过索引访问数组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循环结构实现对数组的遍历。
2. 教学难点:
- 数组索引的理解,尤其是0索引的起始概念;
- 数组越界问题的避免,即如何确保数组操作在合法范围内进行;
- 数组操作中的逻辑思维,如插入和删除元素时元素位置的移动。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组操作时如何正确处理索引,避免越界问题,以及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如何调整数组内其他元素的位置,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通过具体示例和图解,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

高中信息技术 竞赛班第二阶段培训 第五课 数组应用及字符串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竞赛班第二阶段培训 第五课 数组应用及字符串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5 数组【引例】输入20个数,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后输出。

讨论:如果按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我们应设20个变量来存储这20个数,如果要排序的数不是20个,而是100个,那我们就应设100个变量?没这么笨吧,我们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5.1 一维数组数组是由固定数量....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

....的相同类型只有一个下标类型的数组称为一维数组。

1.数组类型定义和说明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为:TYPE <类型标识符> = ARRAY [下标类型] OF <基类型>;数组说明:VAR <数组名> :<数组类型标识符>;数组名是由用户定义的标识符,下标类型可以是子界类型或枚举类型,下标规定了数组元素的个数和排列次序。

基类型表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类型,它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但同一数组中的元素类型必须相同。

如:typeA = array [1..20] of integer;B = array [0..50] of char;Varx , y : A;a : B;其中x、y被说明为A类型数据,即均为拥有20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1到20,元素类型为整型;a 被说明为B 类型数据,即拥有51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0到50,元素类型为字符型。

★ 数组也可以直接在说明部分说明数组的类型,如:var x , y : array [1..20] of integer;a : array [0..50] of char;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变量,每个元素在数组中有固定的位置,可以用数组名及方括号括起的下.标.来表示。

如a 数组中的第5个元素可表示为:a [4]数组元素的运算和变量相同,如:readln (a[4]); x[3]:=x[3]+y[1];2.数组元素的赋值和引用如为一个数组A[1..10] 赋值,可用下列语句实现:for i:=1 to 10 do read (A[i]);如果两个数组类型相同,如数组x 和y ,可用赋值语句: x:=y ;把y 的10个元素值赋给x 的相应元素,它等效于: for i:=1 to 20 do x[i]:=y[i];但要给数组元素赋同一个值,不能这样赋值:x:=0;而应该用如下语句:for i:=1 to 20 do x[i]:=0;【例1】求100以内的所有素数。

高二信息技术课程教案C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与应用

高二信息技术课程教案C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与应用

高二信息技术课程教案C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与应用高二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C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与应用一、引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中,C编程语言作为一种通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系统编程等领域。

本教案旨在介绍C编程语言的基础语法和应用,帮助高二学生掌握C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基础语法1.变量与数据类型在C语言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变量的概念和常用的数据类型。

变量是用于存储数据的一种抽象概念,可以是整数、浮点数、字符等。

常用的数据类型包括int、float、char等,在定义变量时需要指定其数据类型。

2.运算符与表达式C语言提供了一系列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用于进行各种运算操作。

通过使用运算符,我们可以创建复杂的表达式,并根据运算结果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3.流程控制语句在编程中,控制程序的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C语言提供了多种流程控制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跳转语句。

条件语句通过判断条件来决定程序的执行路径,循环语句可以重复执行某段代码,而跳转语句可以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

4.函数与数组函数是C语言中的一种代码模块,用于执行特定的任务。

通过函数,我们可以将程序拆分为多个模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重用性。

数组是一种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数据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为我们处理大量数据提供了便利。

三、应用案例1.计算圆的面积让学生编写一个C程序,通过输入圆的半径,计算并输出圆的面积。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运用之前学到的变量、数据类型和运算符,以及数学公式,来实现计算圆的面积的功能。

2.判断闰年让学生编写一个C程序,通过输入年份,判断该年份是否是闰年,并输出判断结果。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使用条件语句和逻辑运算符来实现判断闰年的功能。

3.查找最大值让学生编写一个C程序,通过输入一组数字,找到其中的最大值,并输出最大值。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组和循环语句,以及条件语句,来实现查找最大值的功能。

教案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编程与应用教学

教案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编程与应用教学

教案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编程与应用教学教案: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编程与应用教学第一节:导入与目标计算机编程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编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接触编程语言。

1. 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问问题或者展示一些有趣的编程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编程的意义和应用。

2. 目标-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初步了解编程语言。

第二节: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是一门涉及逻辑、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学科,学习计算机编程前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1. 逻辑逻辑是计算机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一些逻辑题目或者思维训练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 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或规则,它是计算机编程的核心。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应用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编程中用来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数据结构及其特点,如数组、链表等。

第三节:编程语言介绍编程语言是实现计算机程序的工具,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本节课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编程语言。

1. C语言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编程语言,它简洁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开发。

2. PythonPython是一种易于学习和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简洁、可读性强和功能强大的特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人工智能和Web开发等领域。

3. JavaJava是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它具有安全性和可移植性好的特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和Android应用的开发。

第四节:编程实践通过实际的编程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编程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程实践。

1. 编写Hello World程序学生可以从编写最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开始,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3.1.1字符串的概念、特性及基本操作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

3.1.1字符串的概念、特性及基本操作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
1.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本案例以学生熟悉的手机通讯录、短信等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出字符串的概念和应用。这种情境创设使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接受字符串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字符串的基本概念、特性和操作。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字符串操作的优化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字符串知识,包括字符串的概念、特性和基本操作。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对字符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强调字符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字符串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字符串操作的局限性,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字符串的欲望。
3.教授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如字符串的创建、连接、截取、比较等。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这些操作的原理和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字符串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字符串在数据库查询、文本处理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字符串操作,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3.1.1字符串的概念、特性及基本操作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的教学中,我们以“字符串的概念、特性及基本操作”为主题,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本案例旨在让学生掌握字符串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常见操作,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本案例采用了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结合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全面参与的过程中,深入掌握字符串知识。

3.1.2字符串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

3.1.2字符串的应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数据与数据结构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帮助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字符串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和成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小结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帮助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自我评价,鼓励他们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和成Biblioteka ,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字符串的积极性。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字符串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同感。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品质,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敢于挑战。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建立字符串知识体系。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在掌握字符串应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人性化的教学语言和关怀,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信息技术 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 串教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信息技术 竞赛班数据结构专项培训教程 串教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4串§串的匹配子串的定位操作称为串的形式匹配,是各种串处理中最重要的操作。

在主字符串S中查找形式字符串P,假设在主串中找到等于形式串的子串,称为匹配成功,返回与形式串第一个相等的字符在主串中的序号;假设匹配不成功,那么返回0。

§4.1.1串的简单匹配串的简单匹配,根本思想是:从主串的第一个字符起和形式串的第一个字符比较,假设相等,那么继续逐个比较后续的字符,否那么从主串的第二个字符起再重新和形式串的字符比较。

依此类推,直至形式串的每个字符依次和主串中的一个连续的字符序列相等,那么为匹配成功……【例4-1-1】:主串:ababcabcacbab匹配串:abcac↓i=3第一趟匹配:ababcabcacbababc↑j=3↓i=2第二趟匹配:ababcabcacbaba↑j=1↓i=7第三趟匹配:ababcabcacbababcac↑j=5↓i=4第四趟匹配:ababcabcacbaba↑j=1↓i=5第五趟匹配:ababcabcacbaba↑j=1↓i=11第六趟匹配:ababcabcacbababcac↑j=6这种算法易于理解,在某些场合效率也较高。

但当主串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形式串为‘00000001’时,由于形式串中前7各字符均为‘0’,主串中前50各字符均为‘0’,每趟比较都在形式串的最后一个字符出现不等,此时需将指针i回溯到i-6的位置上,并从形式的第一个字符开始重新比较。

直到匹配成功,指针i需回溯43次。

这经常出如今主串中存在多个子串和形式串“部分匹配〞的情况下,例如01串〔字符串由0、1组成〕。

§4.1.2串的KMP匹配算法这种改进的算法是由D.E.Knuth、V.R.Pratt和J.H.Morris三人同时发现的,所以称为KMP算法。

上海市高中信息技术 课题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教案

上海市高中信息技术 课题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教案

课题: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教学目的:了解数组的概念,学会如何在程序当中使用数组。

教学过程:一、认识数组λ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使用的各种数据都是通过一个命名的变量来存取的。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经常要处理同一性质的成批数据。

例如: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λ这时就必须使用数组二、数组的概念λ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的变量的集合。

它可以保存一组相关的数据。

λ数组是一种变量的类型。

三、数组的声明λDim 数组名(下标)[as 类型]λ下标:必须为常数,不可以为表达式或者变量λ下标的范围:最小-32768,最大32767,默认值为0λ例如λDim score(50) as integerλ声明了一个一维数组,有51个分量,score(0),score(1),score(2)……score(50) 四、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其中:下标可以是整型变量、常量或表达式。

例如:设有下面的数组A(10),B(10) As Integer则下面的语句都是正确的。

A(1)=A(2)+B(1)+5 ' 取数组元素运算A(i)=B(i) ' 下标使用变量B(i+1)=A(i+2) ' 下标使用表达式注意:在程序中可通过循环给数组元素的初值For i = 1 To 10A(i)=1Next i五、思考λ斐波那契数列可否用数组来实现?λ1,1,2,3,5,8,13,……六、程序设计1、用数组来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运算。

(练习时间5分钟)程序代码:Dim a(100) As Double, n As Integern = Val(Text1.Text)a(1) = 1a(2) = 1For i = 3 To na(i) = a(i - 1) + a(i - 2)Next iLabel1.Caption = "第" & n & "项斐波纳契数列的值为" & a(n)2、评分系统:(练习时间15-20分钟)●程序界面介绍,功能演示●流程图演示,分析算法思路●提高部分:追加可以计算去掉最高分、最低分之后的平均分。

高中信息技术 pascal教程05 第五课 基本语句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pascal教程05 第五课 基本语句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五课 基本语句〔三〕§5.1 FOR 语句FOR 语句用于循环次数的情况,有两种形式:FOR <控制变量> := <初值> TO <终值> DO <语句>; FOR <控制变量> := <初值> DOWNTO <终值> DO <语句>; FOR 语句的两种形式的逻辑功能图:控制变量控制重复的次数,它从初值到终值自动顺序取值〔分递增和递减两种顺序〕,每取一次值就执行一次循环体,直到控制变量的值大于〔对于for -to -do 〕或小于〔对于for -downto -to 〕终值。

[例]计算1+2+3+4+……+100之和。

分析:设变量s 为累加和,初值为0,然后依次加上1,2,3,……,一直到100; 输出s 的值。

算法: ① s := 0; ② s := s+1; s := s+2;〔a 〕TO 情况〔a 〕DOWNTO 情况…… s := s+100; ③ 输出s步骤②中,要重复写上100个赋值语句,其变化只是加号后的数值。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for 语句来代替这100个语句: ② for i := 1 to 100 do s := s + i ; 程序:为累加和,初值为0;i 为控制变量,初值为1,终值为100;第一次执行循环体时,i 的值为1,s := s + i → s := 0 + 1 , 执行后s=1;第二次执行循环体时,i 的值变为2,s := s + i → s := 1 + 2 , 执行后第三次执行循环体时,i 的值变为3,s := s + i → s := 3 + 3 , 执行后s=6; 第四次 …………[例] 读入n个数,计算它们的和与积以及平均值。

分析:读入n ,n为整型变量;设每次读入的数放置在变量x中,和、积以及平均值分别用sum,mul,ave存放,它们都为实型变量。

高中信息竞赛字符数组与字符串

高中信息竞赛字符数组与字符串

cout<<s<<endl; 输出:abc
cout<<s1<<endl; 输出:abcdef
注意,二字符串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赋值等操 作, 这些操作必须通过字符串函数来实现。
结语
谢谢大家!
所有字符串处理函数的实参都是字符数组名
1、合并两个字符串的函数 strcat (str1, str2) 空间足够大
char str1[20]={“I am a ”};
char str2[ ]={“boy”};
strcat (str1, str2);
I
a m a '\0' '\0'
b o y ‘\0’
/* 长度10字节 */ 如果数组定义的长度大于字符串的长度,后面均为‘\0’。 char c[10]=“CHINA”;
c C H I N A ‘\0’ ‘\0’ ‘\0’ ‘\0’ ‘\0’
‘\0’的ASCII为0,而‘ ’(空格)的ASCII为32。
char w[ ]={‘T’, ‘u’, ‘r’, ‘b’, ‘o’, ‘\0’}; char w[ ]={“Turbo\0”}; char w[ ]=“Turbo\0”; char w[ ]=‘Turbo\0’;
{ word=1; 改变状态,防止继续对
num++;
下一字母计数
}
else if(s[i]==‘ ’)
word=0; i++; }
改变状态,碰到下一 个字母时开始计数
cout<<"num="<<num<<endl;
}
六、字符数组处理函数 C++中没有对字符串变量进行赋值、合并、比较 的运算符,但提供了许多字符串处理函数,用户可 以调用 #include <cstr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数组【引例】输入20个数,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后输出。

讨论:如果按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我们应设20个变量来存储这20个数,如果要排序的数不是20个,而是100个,那我们就应设100个变量?没这么笨吧,我们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5.1 一维数组数组是由固定数量....的相同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

只有一个下标类型的数组称为一维数组。

1.数组类型定义和说明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为:TYPE <类型标识符> = ARRAY [下标类型] OF <基类型>;数组说明:VAR <数组名> :<数组类型标识符>;数组名是由用户定义的标识符,下标类型可以是子界类型或枚举类型,下标规定了数组元素的个数和排列次序。

基类型表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类型,它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但同一数组中的元素类型必须相同。

如:typeA = array [1..20] of integer;B = array [0..50] of char;Varx , y : A;a : B;其中x、y被说明为A类型数据,即均为拥有20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1到20,元素类型为整型;a被说明为B类型数据,即拥有51个元素的数组,下标从0到50,元素类型为字符型。

★数组也可以直接在说明部分说明数组的类型,如:var x , y : array [1..20] of integer; a : array [0..50] of char;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变量,每个元素在数组中有固定的位置,可以用数组名及方括号括起的下标..来表示。

如a 数组中的第5个元素可表示为:a [4] 数组元素的运算和变量相同,如:readln (a[4]); x[3]:=x[3]+y[1];2.数组元素的赋值和引用如为一个数组A[1..10] 赋值,可用下列语句实现: for i:=1 to 10 do read (A[i]);如果两个数组类型相同,如数组x 和y ,可用赋值语句: x:=y ;把y 的10个元素值赋给x 的相应元素,它等效于: for i:=1 to 20 do x[i]:=y[i]; 但要给数组元素赋同一个值,不能这样赋值: x:=0; 而应该用如下语句:for i:=1 to 20 do x[i]:=0;【例1】求100以内的所有素数。

筛法:主要用于求一个区间上的质数表 • 去掉1• 从2开始,把凡是2的倍数的数去掉(2保留)• 从下一个未被去掉的数k 开始,把凡是k 的倍数的数去掉(k 保留) • 依此类推,直至100 筛选过程:1234567……50(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98 99 100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98 99 100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98 99 100 …… …… 算法分析:(1)设布尔类型数组A[2..100]以下标2~100代表整数2~100;数组元素的布尔值代表其是否为素数; 设A[i]=true 则i 为素数,A[i]=false 则i 为合数; A 中元素初始均赋为true ; (2)从数组中新找一个素数P ;(3)从P+1开始,把凡是P 的倍数的数筛去(赋为false ); (4)重复步骤2、3,直到P>100(5)打印数组中未被筛去的元素(元素值为true );参考程序:program prime; const n=100;2 3456789……1002 3456789……100vara : array [2..n] of boolean;i , p : integer;beginfor i:=2 to n do a[i]:=true; {a数组初始化,全部置true}for i:=2 to n div 2 doif a[i] then begin { a[i] 相当于 a[i]=true }p:=i*2;while p<=n do begin {将a中i的倍数去掉}a[p]:=false;p:=p+i;end; {while}end; {then}for i:=2 to n do {打印素数}if a[i]=true then write(i:4);end.【例2】输入n个数,将它们按从小到大排序后输出。

请先思考自己的算法,再看以下内容![方法一] 选择排序基本思想: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排序过程:在数组元素[1..n]中找出最小数,将数组第1位上的数与最小数交换;在剩下的数中[2..n]中找出最小数,与第2位上的数交换;依次类推,直到全部的数排完。

技巧:寻找最小数——借助哨兵变量x,存放的不是最小数的值,而是最小数的位置(下标),扫描一趟后,最小数即S[x]。

交换数组元素S[i]和最小数——即交换S[i]和S[x]例如:初始状态 [49 38 65 97 76 13 27 49]第一趟排序后 13 [38 65 97 76 49 27 49]第二趟排序后 13 27 [65 97 76 49 38 49]第三趟排序后 13 27 38 [97 76 49 65 49]第四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97 65 76]第五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97 97 76]第六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76 [76 97]第七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76 76 [97]最后排序结果 13 27 38 49 49 76 76 97 参考程序:program sort1;var s : array[1..1000] of real;i , j , n, x : integer;temp : real;beginreadln(n);for i:=1 to n do read(s[i]); {输入n个数}for i:=1 to n-1 do beginx:=i;for j:=i+1 to n do {在s[i+1] 至s[n] 中寻找最小值}if s[j]<s[x] then x:=j;if x<>i then begin {交换s[i]和s[x]}temp:=s[i]; s[i]:=s[x]; s[x]:=temp; end;end;for i:=1 to n do write(s[i]:5);end.[方法二] 冒泡排序基本思想:两两比较待排序数据元素的大小,发现两个数据元素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反序的数据元素为止。

算法设计:设想被排序的数组R[1..n]垂直竖立,将每个数据元素看作有重量的气泡,根据轻气泡不能在重气泡之下的原则,从下往上扫描数组R,凡扫描到违反本原则的轻气泡,就使其向上"漂浮",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最后任何两个气泡都是轻者在上,重者在下为止。

排序过程:首先,从底部R[n]和R[n-1]开始比较,小数上浮(R[n-1]),大数下沉(R[n]);然后比较R[n-1]和R[n-2],小数上浮……直到比较R[2]和R[1],小数上浮,此时第一趟结束,R[1]中的数必是最小数。

第二趟仍从底部R[n]和R[n-1]开始比较,直到比较R[3]和R[2],小数上浮,结束时R[2]中的数为次小数(本趟中的最小数);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将所有数排完。

例如: 49 13 13 13 13 13 13 13 (R[1])38 49 27 27 27 27 27 27 (R[2])65 38 49 38 38 38 38 38 (R[3])97 65 38 49 49 49 49 49 (R[4])76 97 65 49 49 49 49 49 (R[5])13 76 97 65 65 65 65 65 (R[6])27 27 76 97 76 76 76 76 (R[7])49 49 49 76 97 97 97 97 (R[8])参考程序:program sort2;var R : array[1..1000] of real;i , j , n : integer;temp : real;beginreadln(n);for i:=1 to n do read(R[i]); {输入n个数}for i:=1 to n-1 dofor j:=n-1 downto 1 doif s[j+1]<s[j] then begin {交换s[j+1]和s[j]}temp:=s[j+1]; s[j+1]:=s[j]; s[j]:=temp;end;for i:=1 to n do write(s[i]:5);end.§5.2 多维数组1.二维数组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为:TYPE <类型标识符> = ARRAY [下标类型1,下标类型2] OF <基类型>;数组说明:VAR <数组名> :<数组类型标识符>;也可以直接在说明部分说明数组的类型,如:VAR <数组名> :ARRAY [下标类型1,下标类型2] OF <基类型>;例如:var a : array [1..3 , 0..4] of integer;a数组是一个二维数组,有两个下标,一维下标的值从1到3,二维下标从0到4,数组元素的类型为integer。

它共有15个元素,可以看成3×5的矩阵。

2.多维数组如果下标个数有n个,则称为n维数组。

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为:TYPE <类型标识符> = ARRAY [下标类型1,……,下标类型n] OF <基类型>;数组说明:VAR <数组名> :<数组类型标识符>; 也可以直接在说明部分说明数组的类型,如:VAR <数组名> :ARRAY [下标类型1,……,下标类型n] OF <基类型>; 例如:金山中学全体在校生的期末成绩可以用以下的多维数组来表示S : array [1..3 , 1..12 , 1..70 , 1..10] of integer;其中第一维下标1..3表示3个年级,第二维下标1..12表示每年级12个班,第三维1..70表示各班同学的学号,第四维表示该同学各门课程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