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从五伦、三纲到现代职业伦理修正稿

合集下载

现代中国的法律职业伦理

现代中国的法律职业伦理

现代中国的法律职业伦理一、中外法律职业伦理的发展轨迹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一直由儒家思想引领着君王的统治。

人们更多的是遵循君王的号令,法律的颁布也是君王掌控的。

西方的文明,尤其是在法律方面的发展,是让人敬佩的。

很早的时候就奠定了现代法律体系架构的雏形。

其发展也远远早于中国。

中国的儒家学说以仁字当道,同时也修正和重构现代法律职业伦理。

但是,在西方世界的职业伦理观中,知识技术成分更胜一筹。

职业Professional在英文中指的是受过特殊的教育和培训之后才能从事的行当,必须具有相当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此种水平和技能必须和只有通过专门的教育才可获得。

(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法律道德的影响儒家学说确认、规范、调整和维护宗法伦理制度。

而儒家学说一直都是法的制定渊源,鲜明的表现就是以礼统法,以礼司法。

伦理凌驾于法律之上,是法律遵从于礼,礼指导法律。

法礼不分家,混合评价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德主刑辅,以德去刑;重人治,轻法治。

伦理价值代替法的价值,伦理评价统率法律评价,宗法伦理道德被直接赋予法的性质,具有法的效力,从而形成法律伦理化和伦理法律化的双向运动。

这些与现代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中国人的法律思维方式。

现代职业法律伦理的形成和构建依然受到这些传统文化伦理观念的影响。

(二)西方单维度的法律职业道德现实的生活是复杂多维的,人们的道德观更是重叠反复对立的。

但是律师的道德世界则可以是单维度的。

大众总是希望看到真相,但是法律的真相有时并不是现实中的真相。

因为在律师的职业道德观中,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他对委托人利益和目标的忠诚。

事实上,正因为律师所处的道德世界远比普通人更复杂,所以律师所要做的就是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将多维的伦理道德观单一到一维的行为准则。

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法律本身就是各种价值冲突和道德斗争的战场。

而律师更是这一战场上的主力,他们职业生涯中的许多决定都可能蕴藏着道德上的风险:比如律师可能明知对方证人证言为真,依然在庭上质疑其可靠性,案件胜诉,但却使该名证人在社区中荣誉受损。

探讨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演讲稿

探讨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演讲稿

探讨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演讲稿尊敬的听众们,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呈现一篇关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演讲稿。

伦理道德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现代社会中,伦理道德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探讨,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伦理道德的基本概念。

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它体现了人们对善恶、正邪、美丑等价值的判断和评价,是社会秩序和安宁的重要保障。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伦理观念不断变化。

在过去,人们更加注重传统的道德观念,如尊重长辈、忠诚友爱、勤奋等。

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一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隐私权的伦理道德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个人信息经常被泄露和滥用。

这种违反了个人隐私权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权益,而且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每个人的隐私权,同时也需要提高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其次,我想谈谈现代社会中的道德选择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伦理道德的抉择。

比如,当公司面临利益与道义之间的冲突时,我们要如何选择?当我们目睹他人遭受不公待遇时,我们又该作何反应?这些抉择既涉及到个体的行为准则,也关乎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我们需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同时发扬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意识。

最后,我想谈一谈现代社会中的环境伦理道德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不仅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原则,也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强调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总结起来,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涉及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个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讨,寻找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伦理准则。

从五伦向三纲五常演变的文明轨迹

从五伦向三纲五常演变的文明轨迹

·中国伦理思想·从五伦向三纲五常演变的文明轨迹唐代兴[摘要]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围绕三纲五常思想渊源的持久讨论,存在着既忽视其思想产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视野,也缺少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时代变迁的互动认知的问题。

从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社会变迁之互动史观来看,汉代以来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三纲五常,实是蕴含了被血缘五伦催生的社会变革进程和思想演化进程,在这一互动进程中,孟子的宗法五伦、荀子的“三本”五伦和韩非子的“三事”思想,先后为“三纲”铺垫起三块基石。

血缘五伦催生三纲五常的历史进程,解构了孔子的君臣“职业契约”准则,既绘制出先秦文明向汉代演进的方向,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轨迹并重建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改变和重建,才可真正理解“三纲五常”传统的坚执性。

[关键词]血缘五伦;宗法五伦;三纲五常;社会变局;文明轨迹[作者简介]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927年10月,陈寅恪为王国维投湖自尽作的挽词中写道:“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dos者。

”[1](12)1940年5月,贺麟在《战国策》第3期上发表《五伦观念的新检讨》,指出“五伦观念之最基本意义为三纲说,五伦观念之最高最后的发展,也是三纲说。

而且五伦观念在中国礼教中权威之大,影响之大,支配道德生活之普遍与深刻,亦以三纲说为最”[2](237)。

贺麟以不同话语方式表达了与陈寅恪相同的观念:三纲五常实质性地定义了中国文化。

但学界对此也存在异议,比如张岱年就指出,“三纲六纪之说不见于先秦儒家的典籍,乃是汉儒的观点”,并且,从文化发展观,“三纲否认了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独立人格,加强了君权、父权、夫权,实为专制主义时代束缚人民思想的三大绳索”[3](33)。

陈、贺二人对“三纲五常”的研判,属事实判断;张岱年对“三纲六纪”的研判,属价值判断。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教学文案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教学文案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浅析朱熹的“三纲五常”思想

浅析朱熹的“三纲五常”思想

三纲 五 常之 说 , 起 于董仲 舒 , 完 成于 朱熹 但是 董仲 舒没有 “ 饿死 事小 , 失节事 大” 正 是对这 种行 为规范 的体现 , 。他 极力 赞 将“ 三纲” 和“ 五常” 并提连称 , 首 次并提连称 的 是东汉后 期的经 学 赏 当地 的孝 子 、 孝孙 、 义夫 , 并贬斥 夫丧 改嫁 的做法 。
三纲 、 五 常两词 , 出 自于 西汉 董仲舒 的 《 春秋 繁露》 一 书。但 与悌是 人子 与兄 弟的 行为规 范 。 孝悌 是子 、 弟 的责任和 使命 。 朱 作为 一种 道德 原则 、 规 范 的内容 , 它渊源 于先 秦时 期的孔 子 。孔 熹把孝 悌 作为维 系“ 父 为子 纲” 的核心 和纽带 。
会规 范 的当然 的产物 , 是永恒 不 变的协 调社 会关 系 的妙药” , 至 中的基本角色, 尽到孝悌, 然后才是对上尽忠, 对他人尽责等。 这 此, 朱熹 的“ 理一分舒 ” 论便 成 为社会 生活秩 序 的规范 了 。
二、 “ 三纲 ” 与“ 五常 ” 的涵 义 关于 三纲 的涵义 , 朱 熹指 出 , “ 三纲者 , 君 为 臣纲 , 父为 子纲 ,
里贯彻 的 是儒家 “ 亲亲 ” 与“ 尊尊” 的原 则” 。 那 么仁 、 义、 理、 智、 信表 现于行 为又是什 么 ?朱 熹指 出, “ 仁” 是“ 爱人” “ 人道 ” 的意思 ; “ 义” 是承 担合理 的责 任的 意思 ; “ 礼 是
夫 为妻纲 ” 。 三 纲之 中 , “ 父 为 子纲” 是基础 , 而 它所要 求 的社会规 道德约 束 , 起 到为达 到“ 义” 而 预防 的作用 ; “ 智 是指 知识 , 尤其 是 范就 是孝敬 , 这里 的孝是指 子女对 父母 的绝对 服从 , 父母 有过错 , 现代知 识经 济 的时代 我们 更需要 ; “ 信” 是信任 、 诚信 的意 思。 “ 仁 做子 女的也 只能柔 声 以谏 , 不能触 怒父母 , “ 按照“ 父子相 隐, 直在 表现于恻隐之心; 礼表现为恭敬; 义表现为羞恶; 智是明辨之理, 其 中” 原则, 子 女隐 瞒父母 的罪 责和 过失 , 是符合 天理 人情 的 。 在 其心理表现为是非; 信表现为忠信。在朱熹看来, 如果人们能真

传统“五伦”和现代构建

传统“五伦”和现代构建

传统“五伦”的现代建构□ 杨铮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摘要:中国传统“五伦”确立了传统社会基本的人伦关系,“五伦”的构建,是血亲伦理发展的客观要求。

不过,当“五伦一发展到“三纲”时,便出现了义务单向性、绝对化的偏颇,构成了专制政治的意识形态。

五伦的解构,恰恰发端于对“三纲”的批判。

对“五伦”的重构,固然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亦有可商榷之处。

关键词:五伦;建构;解构;重构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3-0128-04“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它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人伦关系,是狭义的“人伦”。

然而,伴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五伦”遭受到了激烈的批判与质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恰当地看待“五伦”的重构,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兹就“五伦”的建构、解构与重构做一探讨。

一、建构:“五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人伦的出现,产生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确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

在原始社会后期,“乱婚’'造成了对人类物种的威胁,人们从生产和生活经验中逐渐形成了“乱伦禁忌”,限制父母与子女的性关系,产生了区分辈分、确定代际的需要,从而形成了萌芽状态的“人伦”意识。

有学者认为,人伦的分配出现在契以前,伏羲“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的婚配制度,确立了男女的名分;伏羲画八卦,以乾坤为父母,震(长男)、坎(中男)、艮(少男)、冀(长女)、离(中女)、兑(少女)作六子,实际上确立的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卦象;神农教民为市使朋友、乡党的交际发生;黄帝设置“六相”,产生了君臣名位。

人伦观念的出现则在稍晚的契所处时代,《尚书·舜典》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结合《左传》的说法:“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

内外平成。

”,“五教”基本上还是调节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强调家庭凝聚力的塑造,而且,人伦的重点在于血缘关系的次序,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尊卑。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做人之纲领)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做人之纲领)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做人之纲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做人之纲领)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伦者,即人道也,亦谓之天理也。

此五伦乃是人之常道、常理,千载不变之道理。

若有人,定不能无伦,所以人与人之间,须遵守秩序,用正理合法行事,且为人道上,若不知人伦之理,致所作之行为,违背道德,亦可比走出人伦之外,即变成无人道资格,而为下贱之人,故不分男女老幼,须要依照人道规律实行,可顾伦常之道不败,又无半点缺陷,乃为人类,应该重视之事,因为伦常之道,关系有如此之贵重,故曰人伦道德也。

君臣有义:居上位者待众以礼,下位者待上以忠,君仁臣忠,自然君臣有义也。

父子有亲:父教化子弟要仁慈,子侍奉父母要孝顺,父慈子孝,自然父子有亲也。

夫妇有别:夫爱护贤妻,妻敬爱夫君,相敬如宾,各尽人伦之道,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议而行,自然乾坤合德,白头偕老。

所谓夫妇有别者,即非自己之夫,或非自己之妻,即不可犯淫乱,而破坏人伦道德,虽是自己之夫,或是自己之妻子,在夫妇之间,亦须遵守正理之秩序以行持,而为夫者,待其妻须如待友,且为妻者,事其夫如事宾客也。

长幼有序:敬老尊贤,年长者,须尽其责务,以教爱幼辈,年幼者,安其身份,以恭敬长辈,若能长幼各守其份,而不乱伦,则一团和气,自然长幼有序也。

朋友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若有过错,劝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论贫富,一视同仁。

君子之交,平时如水之淡,但逢有事,则能尽心竭力相顾相助,此即仁义道德之益友也。

朋友之交,以道德来往,自然朋友有信也。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又称为十义,意指为人所必须履行的十项义务。

五伦之道是人伦之根本,也是做人之基础,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纲者,纲领也。

何谓之纲领,即上领导下,而归向光明之善路,于遵奉道德,服从人伦也。

君为臣纲:居上位者,以身作则,不存偏私之心,指导关怀下位之人,若有错误过失,则虚心接受部下劝解。

职业伦理概括

职业伦理概括

(二)伦理:人伦之理
《说文解字》:伦,即辈也。 五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理:纹理、肌理。规律和规则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 人际关系事实如何的规律以及应该如何的规范。
甲 骨 文 “ 伦 ”
(三)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 体自身行为的应当 更多用于个人,主观, 心理认同。 伦理: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 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 更多用于社会规 则,客观社会交往。
(四)职业伦理的特点
• 职业伦理的核心是职业行为的正当,比较 强调某专业团体的成员彼此之间或社会其 他团体及其成员的互动时,遵守专业的行 为规范,藉以维持并发展彼此的关系。
• 职业伦理一般具有特殊性和适用性、多样 性和具体性、稳定性与连续性、继承性和 发展性、强制性和自觉性、成熟性和示范 性等诸多特点。
诸子百家皆出于王官之学:儒家者流,盖出于 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 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 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 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 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五、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1、诚实劳动 2、关心企业发展 3、遵守合同和契约,树立产品质量 意识 4、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5、信守承诺
六、中国社会归根结底是一个伦理社会
以孝和睦家业,以德负载乾坤,以仁统侯运政,以 善聚民处世,以礼教化民众,以义聚财济世。中国 人小到修身、为人大到齐家、治国,一切都以伦理 为出发点。在其看来,伦理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 平治天下的基础,《大学》修齐治平的格言就是明 证,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命题更是这一思想的完美诠 释。

《五伦十义人道》课件

《五伦十义人道》课件

长惠幼顺
指年长者要对年幼者慈爱,年幼者要对年长者恭敬。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幼之间的伦理关系也是重要的。年长者要关心、照顾年幼者,年幼者要尊敬、顺从年长者。这种长幼 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君仁臣忠
指君主要仁慈,臣子要忠诚。
在古代社会中,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伦理关系也是重要的。君 主应该表现出仁慈、公正的品质,关心国家和人民;臣子则 要忠诚于君主和国家,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君 臣关系的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五伦十义与五常的关系
五常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仁是指关 爱和同情,义是指公正和合理,礼是指规矩和礼貌, 智是指明理和辨别是非,信是指诚实和守信。这五常 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 其他方面的表现。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行为准则,是五伦 十义中的一部分。五常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被认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五伦十义人道》ppt课件
目录
• 五伦 • 十义 • 人道 • 五常 • 五伦十义与人道、五常的关系
01
五伦
父子
01
02
03
父慈子孝
父亲应该慈爱、关心子女 ,子女则应对父亲孝顺、 尊敬。
家庭和谐
父子的关系应当和谐,互 相尊重,共同维护家庭的 稳定和幸福。
教育责任
父亲有责任教育子女,培 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习惯。

义者宜也
义是指做人的原则和行为的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的必 要条件。
义的表现
在家庭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夫妻相敬;在社会中,表 现为公平正义、遵守法律、尊重规则。

三纲五常和闪充式的内容

三纲五常和闪充式的内容

三纲五常和闪充式的内容
“三纲五常”作为为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

三纲强调封建主义人伦关系的尊卑与高低、主从关系;五常强调处理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

无论是三纲还是五常,其核心就是确立和维护法定的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序列,由此强调等级的不可逾越,对这一政治伦理原则,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家,都拥护它并围绕着它来思维。

古代社会歧视女性,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一大弊端,在我们当今社会应该更加关爱女性。

现在女性的地位相比古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纲五常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一刀切”。

三纲还可以“出新”,五常则可以大加倡导。

如果我们恰当地利用传统道德精华,“化腐朽为神奇”。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将会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三纲”中不足之处,是应予以唾弃的,而“五常”中则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予以继承和发扬。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天地玄黄”,“人生五伦”和“三纲五常”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一套思想理论,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某些文化观念。

这里面有许多不合理的观点,甚至是谬误,但是,它在一定的时期内,特别是封建社会里,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及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用。

“天地玄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人“天地玄黄”,“ 人生五伦”和“三纲五常”传统文化内涵和意义,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浅识,请友友们评批指正。

为什么叫“天地玄黄”?从字面上讲,“天”是天空;“地”是地面;“玄”是黑色;“黄”是颜色即黄颜色,而基本含义就是:天的颜色是黑色的,地的颜色是黄色的。

如果,我们再往下看“天地玄黄”的后一句“宇宙洪荒”,这就又引申出了新的含义:地球和宇宙起源说,星辰日月运行说。

我们联系“天地玄黄”后一句“宇宙洪荒”,大体可知道“天地玄黄”分了三层意思:一是天是黑色的,一种黑暗的颜色,地面是黄色的,包括深黄、浅黄和杏黄等等;二是地球与宇宙是在蒙昧与荒芜不可知的状态下形成的;三是:太阳与月亮,星辰与日月,太阳日出日落,月亮阴晴圆缺,白天黑日,星辰闪烁。

很显然,这是在说明大地宇宙的起源,日月星辰的运行。

也许,这是中国古人最先对地球情状的认识与观点。

“宇宙洪荒”这里面有个疑问:天明明是蓝色的,怎么在这儿却说天是黑色的呢?当代人宇航员飞到太空,返回地球,给了我们明确答案,使我们知道:天空的确是漆黑一片。

当代人飞跃太空,印证了古人说的“天玄”是对的。

那么,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天为什么是蓝色呢?这是因为日光照射海洋,反射的光线映照在天空中的原因,而形成的蓝颜色,给我们的视觉。

据以上情况分析:“天地玄黄”不是任何人能搞明白的事情。

也许,与这句话出自于《易经》有很大的关系。

《易经》所指的不仅仅是地球与天空的颜色,而且是含义深刻的易学知识。

有登高望远,高深莫测的思想与观念,是我们普通人难以理解的。

以三纲八目为理论写一篇演讲稿

以三纲八目为理论写一篇演讲稿

以三纲八目为理论写一篇演讲稿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话题是出自《大学》的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第一篇在末尾的时候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启发,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职业道德伦理演讲稿范文

职业道德伦理演讲稿范文

职业道德伦理演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关于职业道德伦理的一些思考。

职业道德伦理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而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更是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合格的道德模范。

首先,我想谈谈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们首先要具备的是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无论是在公司、学校还是社会组织,我们都要以诚实守信为首要原则,做到言行一致,言行相符。

同时,我们还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做恶意竞争,不进行恶意中伤,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此外,我们还要遵守职业规范,不违反职业道德准则,不从事违法违规的活动,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声誉,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其次,伦理道德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伦理道德是指在人际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个人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有道德情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我们要勇于担当,坚守原则,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友谊。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职业道德伦理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就很难在职场上立足,更谈不上取得成功。

而一个社会如果缺乏道德伦理的约束,就会出现种种弊端和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伦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结束我的演讲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职业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时刻牢记职业道德伦理的要求,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好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郭齐勇:新时代“六伦”的新建构

郭齐勇:新时代“六伦”的新建构

郭齐勇:新时代“六伦”的新建构文/郭齐勇一、“五伦”与“五常”“伦理”一词最初见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

”郑玄注:“伦,犹类也;理,分也。

”这里的“伦理”指类别条理。

那么,人类的社会生活条理,即人伦之理是什么呢?郭齐勇(资料图图源网络)最早明确指出人伦之理的是孟子。

孟子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为)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这就是俗称“五伦”的由来。

上句话中,“契”音薛,相传为殷代的祖先。

孟子的意思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从教民稼穑开始,重视物质财富的生产,进而教化百姓,使人民懂得遵守基本的社会生活的规范。

孟子的意思很明确,人与禽兽的区别在哪里?与动物不同,人类社群有人与人的基本关系、秩序及背后的道德价值。

在道德价值背后还有人对终极性的天、天道、天命的信仰。

清·小墨妙亭本《中庸》(资料图图源网络)《中庸》里讲的“五达道”,即修养自己的五条最通达的道路:“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也就是说,人们正是在最基本的五伦关系中修身成德的。

修身成德离不开家国天下,尤其是基本的亲属关系与社会关系。

《礼记·礼运》讲“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这里讲礼治的功能与内核,礼对于治理人心与天下的重要性。

此外,儒家还提倡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君惠、臣忠。

这就指出了“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君臣相互之间的道德准则”。

汉代以后,“五伦”关系主要沿习《孟子》《中庸》的说法(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些伦常关系背后的道德价值,父子之间的是慈、孝、仁,君臣之间的是仁、惠、忠、义,兄弟之间的是良、悌、友、恭,夫妇之间的是义、顺,朋友之间的是信、义等。

论儒家“五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论儒家“五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论儒家“五伦”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作者:王瑞超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12期王瑞超(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摘要:中国古代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中,“人伦”体系中最典型的范式就是“五伦”的伦理规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发挥儒家“五伦”思想的积极作用,塑造和谐健康的道德文明是当下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儒家;精神文明;五伦;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76-02伦理体系中的“人伦”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为“五伦”,即五种人伦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这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

在长期文化碰撞和文化选择的过程中,儒家“五伦”的思想经过不断的更新与再创造,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儒家“五伦”思想解析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的儒家传统思想。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爱、忠恕、礼义”等思想的基础上,指出人天生都是向善的,要不断通过道德教育和感化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人之有道也。

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是孟子“人伦”思想的核心内容。

四书中的《中庸》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者谓之“天下之达道也”。

后来的封建思想家将其简化为“五伦”,即五种人伦关系。

“君臣有义”,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君道’,即君之义,‘臣道’,即臣之义。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菅,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封建的君臣之道,是一种忠心、礼义之道。

“父子有亲”,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对现代人非常重要之欧阳体创编

三纲、五常、五伦、四维、八德对现代人非常重要之欧阳体创编

1.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2.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3.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

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会是要吃亏的。

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4.四维,即礼、义、廉、耻。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廉——坦荡无私,清正廉洁;耻——对坏事的羞耻心。

5.八德,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孝字半老半子,言亲已老半入土,为子就是手足以奉养扶持。

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

为人不可无孝,无孝如树无根,如水无源。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先把天地玄黄、人生五伦、三纲五常的定义做个概括:天地玄黄是指人类对宇宙的最初认识,人生五伦是指做人的基本道德,三纲五常是指儒家的核心伦理——这都是吾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特色。

再继续对这三句话,做一个大致的解读介绍:第一句:天地玄黄。

这句话最早出自老子《易经》中所说的“天玄而地黄”。

这是古人对宇宙奥秘的猜测和探索,因为宇宙大爆炸之前,天地还未形成。

天地形成后,什么是天地,《易经》中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

这是吾国古人对天和地的朴素而直观的认识,古人没有宇宙大爆炸的概念,以为仰头看到的是天空,脚踏的是地面。

玄和黄是两种不同颜色,玄即类似黑的一种颜色,是天空还没有完全黑下去时的那种颜色。

黄也是一种颜色,如地上的主体是黄土,土地上的农作物是黄色,人类的肤色也是黄色的。

可见天地玄黄,是古人对地球的一个朴素直观的认识。

第二句:人生五伦。

人生五伦是指人生在世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具体来说是指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这五个伦理。

父子有亲:父子之间要尊崇父慈子孝,父母要慈爱子女,子女要对父母恪守孝道赡养老人。

长幼有序:兄弟之间遵守长幼有序规则,兄姐照顾弟妹,弟妹敬重兄姐,手足之情重于一切。

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是有分工的,所谓夫为妻纲,男主外女主内等等,不可逾规不论尊卑。

君臣有义:君臣之间相处也有礼仪,要做到君正臣忠,君王要为臣下着想,臣子要对君主忠诚。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要讲究信用,言必信,行必果,不能嫌贫爱富,不能翻脸如翻书。

第三句:三纲五常。

纲的原意是提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键部分。

统治者认为纲是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如三纲五常。

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在古代既是伦理道德,也是政治制度,是用来规范国家民众行为的。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它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很多愚忠愚孝的悲剧。

在当今社会,三纲显然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应该予以摒弃。

“三纲”、“五常”、“五伦”古为今用

“三纲”、“五常”、“五伦”古为今用

作者: 南春植
作者机构: 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云顶翠峰2栋117E,528000
出版物刊名: 汉字文化
页码: 78-7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五常” 古为今用 三纲 五伦 中华文化 孔子学院 儒家学说 研究机构
摘要:现在,外国刮着一股强劲的"汉风"。

因为世界公认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国家争先恐后建立"孔子学院"。

说明儒家学说的生命力及价值。

日韩俄等国家很早就建置汉学研究机构,可见对中华文化的重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

段正元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

段正元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

段正元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摘要:文章以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危机为背景,以现代中国民间儒者段正元为个案,梳理其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重新诠释的基本观点:在道、儒、佛三教精华在儒学的基础上重新凝结、升华出“道德”范畴;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统就是道德思想,这是实现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纲常是道德的体现,而道德则为纲常提供了终极依据;反思近代以来对三纲、五伦的批判,进行正本清源的认识;在“五伦”基础上增加师弟以统摄“五伦”,还特别强调其重要性;传统的纲常伦理经过批判、洗刷之后,可以成为人类今后处理基本关系的普遍原则。

关键词:段正元;道德;伦理;纲常;转换;意义中国文化在近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一危机是以儒学的危机为内因,以西学西教的传入为外因而展开的。

中国文化的近代危机并不是近代才开始的,其实际年限可上溯到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西教西学的传入,是中西文化接触的开始。

不过,耶稣会之后由于发生了对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影响很大的中国礼仪之争,加之清王朝的衰弱,到了雍正年间,耶稣会士被逐,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

直到1840年西方以战争的形式再度打开国门,把中国一步一步推进了血与火的境地,中国文化就这样开始了痛苦而艰难的蜕变与新生,即就是所谓近代转型的历程。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我们的文化观念几乎一直笼罩在民族虚无主义的阴影之中。

这除了西方中心论从外部贬低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外,主要是中国人自身在寻求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失去自信,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误区。

为了探寻中国文化的出路,近代以来,许多志士仁人、思想家、学者奔走呼号,苦思冥想,实验、实践,形成了多元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多方面多层次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这些思想观点由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内涵,但放在中西古今冲突的坐标上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类:倾向于“古”的“中”的:如中体西用论,变器卫道论,以夏变夷论,尊古复古论,东方文化派,中国文化本位论,现代新儒家、儒学复兴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从五伦、三纲到现代职业伦理韩德民提要:早期社会不同族群间本是基于利益冲突的暴力杀戮行为,随着族群融合和文明进化,有超越狭隘的利益动机,寻求更具普遍性的价值合理性基础的需要。

另一方面,作为族群内部血缘亲子之爱的伦理化提升,“仁”在落实为实践规范的过程中,其体现方式不能不根据指涉对象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随着社会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构成的复杂化,对这种调整原则的探索,渐渐超出了单纯“仁”所能够涵盖的范围。

两方面的动因,共同推动了作为普遍性道德原则的“义”观念的创构。

孟子倾向于从社会分工角度定位以君臣关系为代表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所谓“义”指关系双方相互性的权利和责任。

在这个意义上,“义”属于社会性道德,通向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伦理”。

西汉中期以后,“义”开始被阐释为处下位者单方面的忠诚,逐渐演化为宗教性道德。

“义”观念的宗教性转化,对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平衡造成了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的表现之一,是作为国家机器象征的“君”与民间社会同“义”和“利”对应关系的颠倒。

“何必曰利”从本是主要针对“君”的修身原则,转变成为首先针对“民”的实践教条。

现代中国新伦理建设的任务,首要一条就是要克服“义”观念宗教化在民族文化心理层面造成的影响,将宗教性道德置入私德范畴,而将各种现实政治关系在社会性道德层面进行重新定位。

社会结构关系的去宗教化,对培育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人格主体性,对将公共政治权力纳入法治轨道,都将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义;社会分工;职业伦理(一)“义”的观念与“仁”一样,都渊源于三代礼文化。

夏商周之所谓“礼”,是贯穿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全方位的制度规范和意识形态,包含了现在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内容。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祀”即祭祀以祖先神为代表的神祉,“戎”即与异族之间的相互征讨。

前者的作用在于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后者的作用在于克服外部的发展空间障碍。

“祀”与“戎”是“礼”最基本的体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活中不同族类的融合混杂,同时也是由于同族类内部社会关系的分化与裂变,所谓“内”与“外”的界限也变得复杂起来。

“外”可能因为结盟成为“内”,也可能因为被征服而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内”。

“内”可能因为封邦建国、后属疏远而渐次演变为“外”,也可能因为社会地位的下降而成为社会分层意义上的“外”。

“内”、“外”边界的变化,使超越狭隘血缘氏族关系的一般意义上的“人”,及与一般意义上的“人”之观念对应的普遍主义的道德是非观念成为可能。

王国维描述西周社会秩序状态说:“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

其有不由此者,谓之非彝。

《康诰》曰‘勿用非谋非彝’,《召诰》曰‘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

非彝者,礼之所去,刑之所加也。

《康诰》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愍不畏死,罔不憝。

’又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

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

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

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

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此周公诰康叔治殷民之道。

……是周制刑之意,亦本于德治、礼治之大经。

”1族属的融合和内外边界的变化,使暴力的适用对象从主要是异族,渐渐演变为可能同时甚至主要是针对共同体内部的破坏性因素。

暴力使用的出发点,从单纯血缘族属的对立和生存空间的争夺,提升为对某种观念性价值原则的维护。

如此,礼制中暴力的主要形式从所谓“兵”转变为“刑”。

“祀”的凝聚范围也超越了本氏族共同体的范围,而扩展及于更广大范围的“天下”之中。

所谓“怀柔远人”2从而有可能最终被确立为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上)第30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礼”之所以能够在三代特别是西周时期,较好地发挥出维系社会共同体平稳运行的作用,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内在地包含着某种对立而互补、相反而相成的运作理念。

在文化层面,“礼”可别而为言曰“礼”、“乐”。

“礼”以别异,“乐”而和同。

在政治层面,“礼”则合“德治”与“法(刑)治”言之。

“德治”、“法(刑)治”的不同适用,最初主要系于族属或社会身份的区别,所谓“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渐渐地则过渡到品类德性的差异方面,所谓:“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大夫。

”(《荀子·王制》)“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朴以加小人,治其刑也。

”(荀悦《申鉴》)“义”的观念即源于对礼制强制性侧面的概括:“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

”(《礼记·郊特牲》)“司寇之官以成义。

”(《大戴礼记·盛德》)“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

”(《礼记·经解》)“有大罪而大诛之,简;有小罪而赦之,匿也。

……简,义之方也;匿,仁之方也。

刚,义之方也;柔,仁之方也。

”(《帛书·五行篇》)“能收民狱者,义也。

”(《逸周书·本典》)“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易·系辞下》)3“仁”、“义”分别对应着礼制文化的两个侧面,在这样的意义上,它们是类似于“阴”、‘阳”或“刚”、“柔”那样的对立范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说卦》)孔子“以仁释礼”,着重强调的是“礼”作为共同体之和同手段的侧面,所谓“仁者爱人”。

孔子也多次提到“义”,不过只是一般性地用来指称正当、适宜、恰切等含义,不具有可以和“仁”匹并的地位。

如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大体都属于这种情况。

至于礼之规范钳制异端的精神侧面,孔子只是将其作为“仁爱”体现的消极形式进行了提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3此处几则材料之聚合,承袭自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参看该书第28页。

仁》)也即“好”和“恶”两种情感——在政治实践层面则对应着“德”或“刑”两种管理模式——都是从属于“仁”之下的。

天地之道,灭与生、衰与荣、成与毁总是如影随形,人道亦复如是。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学基本价值立场的同时,更明确了礼制文化精神的这种内在张力属性。

如果说“仁”是立足于“家”的层面对家国一体的政治共同体运行原则进行规范,是立足于亲亲和同的侧面对礼文化精神进行总体概括,那么“义”就是侧重于“国”的层面对礼制社会的结构原则进行阐释,是立足于尊尊别异的侧面对礼文化精神进行总体概括。

虽然“仁”的观念也可以涵摄“恶恶”之一面,却毕竟以“亲亲”为主;“义”的观念也可以涵摄“善善”之一面,却终归以“羞恶”为本。

与孔子专注于“仁”不同,孟子总是“仁义”并称,诸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等等说法,都表明孟子试图将“义”作为“仁”的对待范畴加以定位,这种思路无疑极大地突出了“义”的重要性,同时对“仁”的作用限度和方式给出了某种限制。

(二)《中庸》释“义”为“宜”。

“宜”,容庚以为与“俎”本一字(《金文编》)。

“俎”,许慎以为“从半肉在且上”(《说文》)。

“宜、俎、肴本一字,故得互训。

此后逐渐分化,宜专用作杀牲,俎为载牲之器,肴则为牲肉矣。

……宜之本义为杀,为杀牲而祭之礼,是没有疑义的了。

”4就“义”本身的字形结构来说,繁体“义”字上“羊”下“我”,王国维说“我字疑象兵器形”5。

这似乎从另一个侧面为把“宜”与“杀”相联系提供了支持。

6本义似乎沾满血腥气息的“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文化形态的雅化,从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一是所指涉含义的抽象化,“杀”可能不再专指肉体层4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第22页。

5朱芳圃《甲骨学·文字编》卷12第8页背面“我”字条引。

转引自周桂钿《中国传统哲学》第23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6庞朴则以为:作为道德观念的“义”,其源头为“宜”。

至于“义”字,“说者以为原系威仪的‘仪’”,后因二字同音便于通假等因素,被儒家人物拿来取代了血腥气味过浓的“宜”。

如此则“义”的观念意义与其字形没有直接关联,而只是承继自“宜”。

亦可参考。

参看所著《儒家辩证法研究》第23—24页。

面的杀戳,而用来指称某种价值理念层面的斗争和否定;二是其所指向的对象目标也不再局限于异族和异类,而扩展及于道德伦理层面之各种负面或异端现象。

在此前提下,后世儒家更愿意引申性地从安宜、适中、恰如其分等角度为“义”定位。

但尽管如此,同样作为对礼制文化精神的观念性提升,“义”在与“仁”的对照中,还是能够或隐或显地让人体会到其中的威慑成分:“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孟子·告子上》)“羞”者,不善在己而耻之;“恶”者,不善在人而憎之。

无论在人抑或在己,“义”的承担与“仁”迥乎有异。

其要首在除恶,明乎此也就能够明白何以“‘大义灭亲’之不能说成大仁灭亲或大勇灭亲”7,同时对“大义凛然”之类说法背后承载的远古历史文化信息多一层体会。

“义”与杀戳的关联,本是族群生存竞争和利益冲突的结果,其原初驱动力毫无疑问地是“利”。

所谓“义以建利”(《左传·成公十六年》)、“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义,利之本也”(《左传·昭公十年》)等等说法,都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义”最初渊源于“利”的旁证。

但随着“义”之表现形态的雅化,其目标定位方面也表现出超越“利”的趣向。

之所以要进行这种超越,是因为利益观念随着文明进化程度的提升而形成了分化,有可能在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

为了使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就必须超越局部具体利益和眼前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义”之为“杀”,首先要强调的就不再是它和形而下的“利”的一致性,而是它和某种更抽象更宏观的合理性原则的对应性;适应这种要求,对象之“恶”或说“不德”很自然地慢慢取代行为主体自身的利欲而成为实施“杀”的主要根据。

8这就是“义”之为“灭”,其针对的对象有时可能会从“异族”转为“亲族”背后的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