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转换

合集下载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但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的地区经济发展稳步上升,有的地区则依然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状态。

这种不平衡的现状,给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少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经济不断扩张,重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速不尽人意,出现过稳定停步的现象。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基础设施标准不一。

不同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些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好,而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

2. 经济结构差异较大。

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产业发展速度不同。

比如,一些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优势明显,而另一些地区则发展传统制造业或服务业较重。

3. 投资环境良好程度不同。

一些地方政策优惠措施多,吸引了许多投资,而一些地区的投资环境相比之下差强人意。

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下面列举一些具体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县域交通、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2.着力解决金融问题。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等金融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资金缺口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引入民间资本、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等措施,加快项目建设。

3.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

依托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进行投资,提高县域经济的多元发展。

4.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扶持机制和服务体系,引导投资、培训企业和人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

5.建立协作平台。

不同县域地区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协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建立跨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尤其是经济、人文等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状,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外流加剧等问题。

为了缓解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制定有效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

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情况大大影响了全国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

2. 地区间发展差距拉大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因素,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则呈现出相对滞后的局面。

这样的地区间差距,不仅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也会导致社会不公平。

3. 经济增长缓慢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力度不足等问题。

这使得一些县域经济发展难以获得有效推动,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乏力局面。

4. 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产业上,产业结构不合理、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受限,发展潜力无法充分释放,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空间。

5. 人口外流加剧由于部分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机会有限,生活水平不高,导致了人口大规模外流。

这不仅导致了人口资源外流,也造成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定制约。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鼓励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以此来增加当地经济的活力。

2. 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县域的营商环境,减少企业在当地经营的成本,提升投资兴业的吸引力。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业热情。

3. 拓展资源领域对于欠发达地区,政府可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破局部发展的壁垒。

在环保、文化旅游、农业等领域,通过引导产业向当地转移,增加当地经济的活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市)为单位的地方经济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经济高度集中,资源优势突出,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长期滞后,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 资源禀赋不均:不同县(市)之间资源禀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煤炭、石油、水资源等,而一些地区则资源匮乏,缺乏发展的动力。

2. 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长期以来依赖传统的农业经济和资源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

而一些地区则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

3. 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支撑条件不足,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4.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欠发达地区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到了发达地区,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5. 政策扶持不足: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发展受到了较多的制约,但政府的扶持政策并不充分,导致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二、对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对策1. 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推动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 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地方资源优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地方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当地的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支撑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4. 引进人才和技术: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扶持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创业,提高当地的人才队伍水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要顺应城市化大势

县域经济发展要顺应城市化大势

县域经济发展要顺应城市化大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市)为单位的地区经济,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基本单元。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县域经济如何适应城市化大势,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了摆在每个县域发展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也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发展模式有待优化。

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县域经济依然停留在原始的农业生产和初级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

其次是发展动力不足。

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人才流失严重,市场需求有限,整体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再者是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封闭的经济体系和生产模式,严重依赖资源开发,导致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二、顺应城市化大势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周边县域的辐射和影响也在不断增强。

顺应城市化大势,适应城市化需求,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城市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需求的增长,县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强与城市的产业合作,拓宽市场空间,助力产业升级和优化。

城市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市对周边县域的产业配套、服务需求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县域经济需要顺应城市化大势,加快转型升级,以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三、适应城市化大势的思路和措施1.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要顺应城市化大势,县域经济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

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更加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加大服务业的投入和培育,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为城市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保障。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县域经济要顺应城市化大势,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通讯、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使之能够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的需要。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多种问题。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地域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政策支持的不足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县城,由于交通条件差、电力供应不稳定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此外,一些县城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农业依赖程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许多县域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转产和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

同时,一些县域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上。

这样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冲击。

因此,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技术创新不足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科技人才和科研机构资源的不足,许多县域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薄弱。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县域经济难以具备竞争力。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支持,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人才流失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成为一大难题。

很多年轻人选择到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导致县域人才流失严重。

这使得县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受到限制,妨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县域政府需要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创造良好的创业和工作环境,努力留住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偏长、普惠性差:县域经济发展仍多以传统产业为主,这些传统产业存在着低技术含量、落后工艺以及粗放经营等问题,财富普惠性较差。

2、产业基础较弱:县域经济发展仍以产业基础较薄、技术含量低、设备投资不高、经营结构不合理的低端产业为主,而新兴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3、资源枯竭:县域经济发展受限于自然环境的负面因素,如水资源枯竭、土壤污染等,导致重点产业发展萎缩。

4、产品同质化严重:县域小型企业投资少,研发和创新能力弱,无法满足不断改变的市场需求,产品同质化严重,增加了市场竞争的难度。

5、人力资源不足:县域大部分企业仍靠农民工及其他低技能人员解决实际劳动力需求,由于当地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有限,导致人力资源质量低,无法有效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二、建议1、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政府可及时制定有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出台具有时代特色的就业补贴政策,利用失业救济金等手段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和水平。

2、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投入,并利用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技成果产业化;注重以合作研发的技术支持赋能县域产业改造;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3、深做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引入先进技术、机械装备,加强供应链管理;补充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好对接企业能力,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4、完善环境治理体制:完善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的环境管理体制,以促进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化技术改造,落实节能减排等措施,积极构建良好的环境产业发展空间,充分挖掘绿色发展的潜在潜力。

5、加强人才培养:加强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力度,丰富教育内容,着力全面提升留守儿童及基层劳动教育,提高县域发展的人才素质,着力解决企业雇佣新技术高端技能人员时所面临的人力资源转型问题。

对标江苏,山东县域经济找差距

对标江苏,山东县域经济找差距

观察O bservation18小县城,将迎来大风口。

日前,在2023中国财富峰会上,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发布了《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和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

整体而言,百强县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份。

其中,江苏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6个县进入前10强,24个县进入前100强,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活跃度一直被视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可以说,县域强则市域强,县域活则全省活。

江苏县域经济强源于“苏南模式”江苏经济为什么强?答案是强在县域经济。

榜单显示,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宜兴均进入前10强,其中,昆山位列全国第一,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宜兴分列第2名、第3名、第4名、第6名和第8名。

县域经济发达,可谓是江苏经济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模式”享誉全国。

这一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由社会学家费孝通最先提出的,其主要特征是苏南的苏锡常地区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乡村工业和小城镇建设为主导、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其示范效应曾经惠及全国农村经济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崛起带动了苏南经济的快速增长,到21世纪,受经济中心上海的辐射,苏南吸引了大量外资,引资规模跃居全国第一,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江苏40个县市中共有21个县进入了“千亿俱乐部”,占全国“千亿县”总数的40%。

例如,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昆山,近年来,瞄准高端制造业,逐步形成以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四大高端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一举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的县级市;同是县域发展“天花板”的江阴,2022年GDP达4754.2亿元,在继续发展纺织、冶金、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还积极推进智能制造、5G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再比如溧阳,2022年其动力电池产业质效位居全国县域第一,在全国文明城市考评中位居全省县市第二;昔日的煤城沛县,依托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机遇,对标江苏,山东县域经济找差距县域强则市域强,县域活则全省活,山东应学习苏南模式,因地制宜,在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完善与提升,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大,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缺乏竞争力,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这种不平衡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产生了阻碍。

我们需要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这包括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落户。

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引导高素质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创业就业,提升当地的产业发展水平。

要加强县域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

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要通过区域间的合作和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推动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可以通过建立区域间的交流平台,加强经济合作,共享市场信息和技术资源,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发展。

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政府应当制定具体的产业政策,支持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当地的经济支柱。

要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政府还应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创新驱动。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加大对创新要素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要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引导,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县域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加强对县域经济的创新驱动。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推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章论述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针对县域经济的评价考核系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适应;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缺失;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弊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制约;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对策:推进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深化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实施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优化经济增长。

标签: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境;转变对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县域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然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创新转变思路,打破转变僵局,克服转变障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1]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县域内当代人相互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公平、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和子孙后代的环境利益。

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这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浪费源与自然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县域工业分布于县域内的各个角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县域工业要彻底摒弃先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老路,改变仅依靠扩充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出的传统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符合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的需要目前,县域社会总产值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60%,县域工业产值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0%。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一些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本文将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现状1.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2.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利用,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与此一些发达地区由于资源优势明显,造成了资源过度集中,难以实现区域资源的平衡配置。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县域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长期处于发展的瓶颈期。

与此一些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完善,新兴产业发展较为注重,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

4.科技创新水平有限一些县域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较为有限,缺乏引领经济发展的科技力量。

与此一些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经济发展受到科技创新的驱动。

5.人才流失严重一些县域地区存在着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优秀的人才纷纷外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与此一些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形成了优势人才集聚的局面。

二、原因1.政策扶持不到位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未能得到足够的政策扶持,导致了地区经济的滞后发展。

与此一些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更加倾向于发展,形成了政策倾斜的现象。

2.市场化程度不够一些县域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缺乏活力,市场环境较为欠缺。

与此一些发达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主体活力旺盛,市场环境较为良好。

3.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体制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够灵活,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与此一些发达地区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场机制更加灵活。

4.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一些县域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基础设施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对策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主体的地方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各个县域之间的差异,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状。

本文将从不平衡现状与原因、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平衡现状与原因1. 区域差异:我国各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2.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县域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

3. 产业结构单一:一些县域的经济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创新驱动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4. 人才流失:由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欠缺,一些有潜力的人才流失到经济发达地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使得县域经济发展难以突破。

二、对策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 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县域的产业政策支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创新驱动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链附加值,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3.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对县域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通过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4. 强化政府扶持: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5. 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县域经济发展不应仅仅依赖于自身的发展,可以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提高经济整体效益。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存在着区域差异、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和人才流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化政府扶持和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

只有通过全面的对策措施,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演变特征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演变特征

济发展规划 . 时 于研 究 未 来 的 区域 经 济 发 展 方 向、 发 展 方 式有 着 重 大 影 响 。 文章 从 县 城 经 济 发 展 的 空 间 、 时 间 差 异 演 变特 征 入 手 。 探 索 县城 经
济协 调 发 展 策 略 关键词: 4 1 - 城 经济 发展 差 异 特征
( 一) 县 城 经 济 发展 暂 总体 空 间 演 变差 异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空 间 差 异 演 变 .主 要 表 现 为 多 个 快 速 发 展 的城 市
核心 及凝 滞 的都 市 边缘 、乡村 工共 存 ;在 新兴 的经 济发 展地 区 , 核
心 —— 边 缘 结 构 得 到 进 一 步 的 增 强 。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空 间差 异 演 变 可 以从 四个 方 面 加 以 说 明 : 从 国 家 宏 观层 面 而 言 , 我 国中、 东、 西 三 大经 济 发 展 地 带 的 经 济 差 异 及 南北 地 区 间 的 经 济 发 展 差 异 性 突 出 .尤 其 表 现 在 东 西 间 的经 济 发 展 差 异 。 目前 。 低 于 全 国 经 济 发 展 平 均 水 平 的县 域 经 济 个 体 明 显 多 于 高 于 全 国 经 济 平 均 发 展 水 平 的 县 域 经 济 个 体 .而 这 些 较 高 发 展 水 平 的 县 域 经 济 体 主要 集 中 在 我 国 东 南 沿 海 、 长三角 、 珠 三 角 等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水 平较 低 县域 经 济 体 则 主 要 集 中分 布 在 中西 部 欠
经济论坛
浅析县域 经济发展 的差 异演变特征
山西 吕梁市 临县 经济体 制 改革研 究 中心 刘济 构 成 单 元 . 其 发 展 差 异 的 演 变特 征 能够 体 现 一 定 历 史 时期 内 国 家的 相 关 经 济政 策 、 法规 及 国民 经 二、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时 间差 异 演 变 特 征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演变特征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演变特征

浅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演变特征作者:刘涛涛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18期摘要:县域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经济构成单元,其发展差异的演变特征能够体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法规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对于研究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有着重大影响。

文章从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时间差异演变特征入手,探索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特征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从横向来讲,县域经济是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地区经济各方面综合的发展概况;从纵向来讲,县域经济则是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增长潜力。

研究县域经济,能够更好的把握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稳步发展的格局与进展,进而为中长期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合理、可靠依据。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特征(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演变差异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主要表现为多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核心及凝滞的都市边缘、乡村工共存;在新兴的经济发展地区,核心——边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我国中、东、西三大经济发展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南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突出,尤其表现在东西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目前,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明显多于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而这些较高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体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域经济体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经济辐射作用不明显的地区等。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从地方层面而言,各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内部发展差异表现明显。

如江苏省县域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次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则位于苏北地区。

表现出县域经济集聚性特点。

总之,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带县域经济空间发展尚未形成多层次、网络化格局,县域经济间实力高低错落分布,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总体上而言,县域经济仍呈“增长极”发展模式。

《实现四个转变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发布时间:202x年08月18日15:21作者:陈照煌通州市位于江苏北部,是全国经济百强县。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通州市也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人居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等。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县域经济要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

一、由单纯注重GDP增长向注重绿色GDP转变,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近年来,我们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推行绿色GDP核算,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低产出、高污染的投资项目,优先保障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税收贡献大的项目,积极鼓励集约型、组团式、规模化开发,确保优质资源向优质载体集聚。

二是在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提高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比,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

以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体系为切入点,开展清洁生产,使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转变,减少污染物排放。

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废气、废渣、废水及生产垃圾的综合开发利用。

同时,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

2004年,我们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285人次,检查企业1580厂次,对1998年以来的111个建设项目执行严格的专项检查,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两家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严肃查处非法排污企业,关闭了一家电镀厂,吊销了一家油墨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

我们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

实施了城市内河治理,实现了内河水清、岸洁、有绿,恢复了生态和景观功能。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县域经济也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理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配置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些地处沿海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因为其便利的贸易和运输条件。

此外,资源禀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些县域地区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等,这种资源禀赋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其次,政策导向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如“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县域经济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一些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从而刺激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政策的实施存在问题和不均衡性,有些县域地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支持,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另外,人才引进和教育水平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域地区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储备,这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的不足和人才的短缺,导致了经济的滞后。

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教育水平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

那么,如何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呢?首先,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县域地区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引进,促进县域经济的升级。

此外,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

浅论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必须转变增长方式

浅论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必须转变增长方式

浅论发展县域工业和县域经济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前言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基础,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包括增长速度下降、传统产业面临困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加强县域工业的发展,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县域经济的问题1.增长速度下降当前中国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趋缓, 且呈现出长时间低位运行的态势。

部分县域经济增长率已经进入了负增长的状态,这对于县域经济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产业结构单一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赖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农业等。

这些产业受自然、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结构调整困难、竞争压力增大等问题。

3.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当前政策的背景下,城市经济正逐渐转型升级,而县域经济受到的重视程度在下降。

这种情况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

转变增长方式必要性1.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县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是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增加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以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措施,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县域工业的发展县域工业是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

通过促进县域工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减少对其它产业的依赖,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以及为县域经济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如何转变增长方式1.增加新兴产业县域经济需要通过增加新兴产业的比重,增加新经济和绿色产业的比重,推动传统配套厂商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

在新产业引进时,可以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向新产业发展。

2.优化传统产业优化传统产业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需要针对传统产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

在优化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可以注重技术创新,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产能和质量。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

县域经济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引进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等新产业。

同时,可以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完善基础科研实验室建设,加快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市场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

但也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与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标志性变化:一是县域经济不仅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而且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业份额明显下降;二是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县域总人口和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下降;三是民营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

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县域经济同市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陷入趋同;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

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第一、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化。

第二、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

大力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调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中的热门和焦点问题。

本文以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出发点,以经济发展失衡的直接后果为基础,来探求县域经济平衡发展策略。

关键词:县域经济平衡发展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上基本采用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目的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

尽管这一战略发挥了很大作用,促进了国内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当前县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差异,不平衡性越来越突出,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落后县域经济发展,切实缓解县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性,是促进县域经济共同和谐发展的前提。

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基础和资金投入力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工业化进程差异对经济发展不平衡起决定性作用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

从各地来看,尽管三次产业中都以二产尤其是工业为主,“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较为明显,但情况有所不同,部分县进入工业化时间较早,已步入工业化的后期,城市化推进速度较快,一产比例逐年下降,工业集聚发展突出,优势产业不断形成,机械电器、塑料电子、轻纺化纤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逐步形成了产业区、工业园区的产业空间格局。

但部分县进入工业化的时间相对较晚,工业集聚化、园区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产业基础差异对经济发展不平衡起基础性作用部分县经济非常发达,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特别是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外向型经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前列。

而有些地区生产总值较少,不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财政预算收入,都有差距。

各县发展不平衡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并且是由于产业基础差异导致的。

(三)资金投入力度差异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投入,才能有产出,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