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十三岁的际遇》课件03

合集下载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小结
• 回顾了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 的学习与生活的感受。
• 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 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
• 表达了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当堂训练
1、给加点字注音
摒弃(bìng) 束缚(fù )
2、语段语言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两个例子说明 起作用。
3、“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 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 这句话中:(3分)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8日星期 日2021/2/282021/2/282021/2/28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开始“进行探 寻”,逐渐变 得“沉静、愉 悦、安详”
“真理之光” 为学生打开 神奇之窗, 展示新世界
个人的成长
四个“开 始”,三个 “渴望”
北 大 的肖 人像
品 质
学生
师长
对学校的评价
“专注而入迷” “高声争论”
“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
“一条生命饱
满的河流……
“敏感”“纯洁”
向那充满希
“犀利”“机智” “平易近人”“严谨 “生机勃勃” 治学”“诚恳做人”



学科网
田的
晓际
菲遇
• 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 最佳时期;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最新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最新版
比喻时间极短暂。来自迸溅: 向四外溅,这里指传播
穹隆: 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
积攒: 一点点地聚积。 骤然: 突然,忽然 呜咽: 低声哭。
主要内容 两年北大学习生活
写作思路
奇妙的北大尘缘 ------热爱北大
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赞美北大
我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报答北大
给划线的字注音:
jū xì mò bèng qióng lóng 白驹过隙 蓦然 迸溅 穹隆
zǎn diàn zhòu
yè xù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絮语
bìng xī
tián xié chóu chàng
摒弃 犀利 安恬 撷取 惆怅
白驹 过隙:
弹指:
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 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变化
刚入校
一脑子的浪 漫念头
“对什么都 充满兴趣和 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 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 然若失”
影响的因素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 安详
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
纯洁、犀利、机智、
生机勃勃
师长:绅士风度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严谨、诚恳
讨论:
1、“我”看到图书馆时为什么会心头“涌起一 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2、发一个誓言很容易,但要实现自己的誓言则要付出惊人 的努力,一个誓言和象征知识海洋的图书馆比较起来显得多 么轻微。
3、“我为北大感到骄傲”: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
“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我在母校的培育下,刻苦学习, 成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4、女孩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没有理解。因为我当时是班上的 佼佼者,根本无法体会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感觉,下面也谈 到“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
2、发一个誓言很容易,但要实现自己的誓言则要付出惊人 的努力,一个誓言和象征知识海洋的图书馆比较起来显得多 么轻微。
3、“我为北大感到骄傲”: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
“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我在母校的培育下,刻苦学习, 成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4、女孩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没有理解。因为我当时是班上的 佼佼者,根本无法体会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感觉,下面也谈 到“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比喻生活中种种舒适、安乐的情感。
3、这部分中哪句话与作者的誓言相照应?
4、说北大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如何理解?
说明我与北大已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十三岁的际遇
言语
内容
七岁,十岁 十三岁,十六岁
我与北大尘缘
情感
总写对北 大的深情
喜欢读北大的书 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图书馆 北大人
抒发对北大的 感激之情
5、认识世界与人生,让作者看到闪烁着真理之光的宇宙和人 生的全新世界。
思考:
1、北大的人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有 什么特点?
2、北大的教风、学风如何?
3、作者对北大是如何评价的?
4、第十二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 如何理解的?
专注、敏感、纯洁、机智 、犀利
学生
生机勃勃、清新自由
北大人
风格各异
铸就特质
变化
刚入校
一脑子的浪 漫念头
“对什么都 充满兴趣和 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 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 然若失”
影响的因素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 安详
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

苏教版语文七上《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苏教版语文七上《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文章呼吁青少年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 斗。
06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问题设计
问题一
作者在十三岁时遇到了 哪些机遇?
问题二
作者在北大图书馆里有 哪些特别的经历?
问题三
作者对北大的感情是怎 样的?从哪些描述中可
以感受到?
问题四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主题设计
她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和 情感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爱 情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引导读者关 注内心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02
文章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田晓菲,1971年出生于哈尔滨, 13岁随父母移居美国,后成为一
名诗人和学者。
时代背景
本文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 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 化。
01
总结词:强调语气
02
“居然”一词强调了作者对进入 北大的惊讶和意外,表达了作者 对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惊喜和感慨 。
重点句子解析
总结词:修辞手法 总结词:表达方式 总结词:情感色彩
“我从未见过你,但我感到你的脉搏正以一种奇异的方 式跳动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 达了作者对北大的情感和向往。
主题一
十三岁是一个怎样的年龄?你在这个年龄有 哪些特别的经历?
主题三
你如何看待北大?你理想中的大学是怎样的 ?
主题二
你如何理解“机遇”这个词?你曾经遇到过 哪些重要的机遇?
主题四
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从 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07
课后作业布置
阅读理解题

7十三岁的际遇1(苏教版)PPT教学课件

7十三岁的际遇1(苏教版)PPT教学课件

2021/01/21
8
中心思想
提问后归纳: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北大的 际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怀抱中成长的经 历,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 往、热爱、 感激和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情意。
2021/01/21
9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1/21
10
十三岁的际遇
2021/01/21
1
作者简介
田晓菲是在天津成长起来的,在《天津 日报》发表第一首诗,后出版了5本诗集。 以柳溪阿姨为代表的天津一批老作家都曾是 她的忘年交。 田晓菲14岁从天津13中 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 199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获英 国文学硕士,1998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 学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 尔大学任助理教授,2000年开始在哈佛 任讲师。
2021/01/21
2
2021/01/21
3
2021/01/21
4
2021/01/21
5
2021/01/21
6
2021/01/21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 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 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 大的热爱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苏教版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苏教版课件

《十三岁的际遇》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
《十三岁的际遇》是田汉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和少年的成长历程。
意义
该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展现了少年的坚 韧和勇气,对读者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此外,该作品也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课文之一,对于培养学 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2
03
04
我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人生哲 理和成长经验?
我觉得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哪 些收获和进步?
我认为这篇课文对我有哪些启 示和帮助?
我将如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 知识和经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和学习?
提出疑问并寻求解答
在阅读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和 疑问?
老师和同学给出的答案是否解决了我 的困惑?如果没有,我将如何继续探 究?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结构清晰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按照作者回忆的顺序进行叙述,整体结构清晰明了。
写作手法多样
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田晓菲
文章的主人公,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少女形象。她热爱北大,渴望知识, 对未来充满期待。
主题思想探讨和启示
珍惜青春时光
文章通过田晓菲的际遇,告诉我们要 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知识,不断 提升自己。
追求梦想与坚持信念
传承文化与承担责任
作为北大学子,田晓菲肩负着传承文化和承 担责任的重任。这启示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使 命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 量。
田晓菲对北大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启示我们要有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坚持 信念的决心。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

“风景”: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河”:北大前进的轨迹
“船客”:莘莘学子
“舵手与船工”:北大的老师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 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 之舟。
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
七岁时看照片
幼年看北大
第一部分
十岁时不肯看北大
十三岁时进北大
少年到北大
初进北大的浪漫与新奇
两年后的成长与成熟
北大的魅力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安详
渴望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纯洁、犀 利、机智、生机勃勃;气氛清新自由
北大的人
师长:绅士风度,和蔼可亲;怪僻,潇 洒;谈笑风生,古朴凝重……
关系:平易自然。
概括: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 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风景”“河”“船客”“舵手 与船工”的?
迸溅: 穹隆:
比喻时间极短暂。
向四外溅,这里指传播 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
积攒:
一点点地聚积。
骤然: 突然,忽然
呜咽: 低声哭。
• 七岁初识北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
10岁,初见北大
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
十三岁考上北大
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 刚入校 • 一脑子的浪漫念头 • “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和好奇” •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 • 见到新生“怅然若失” • 成熟的季节
51、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52、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动摇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60、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6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2、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6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 华多· 爱默生 70、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1、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7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74、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7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7、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78、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79、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80、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 8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82、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8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8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85、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87、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戴尔· 卡耐基 8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89、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90、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91、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2、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93、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94、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95、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96、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 卡耐基 97、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9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9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00、时光不回头,当下最重要。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43 苏教版 (共23张PPT)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43 苏教版 (共23张PPT)

努力吧,同学们!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上《十三岁的际遇》课件ppt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7上《十三岁的际遇》课件ppt

自信
因浸透了 汗水、泪 水与欢笑 而格外充
实。
北 个人誓言“苍
开始“进行
书 白无力”,心 探
中感到“近乎 寻”,逐渐
绝望”

得“沉静、

学生
愉 师长
大 肖 “ 专注而入迷”“悦绅、士安风详度””
的 像 “高声争论” “谈笑风生”

品 质
““敏犀感利””““纯机洁智”“亲”和”蔼“可平易近
“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我在母校的培育下,刻苦学习, 成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4、女孩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没有理解。因为我当时是班上的 佼佼者,根本无法体会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感觉,下面也谈 到“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5、认识世界与人生,让作者看到闪烁着真理之光的宇宙和人 生的全新世界。
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 一脑子浪漫念头”, “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 心情不胜凉意”, 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
梦想
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自信 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际遇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回顾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
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 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

江苏省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共19张PPT)

江苏省宿豫区丁嘴中心学校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共19张PPT)
湖 光 塔 影
她,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 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 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 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 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 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 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 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田晓菲是在天津成长起来的,她4岁时随父 母来天津,在天津市文联大院的地震棚里开始 接触文学,在《天津日报》发表第一首诗,后 出版了5本诗集。天津13中学的校园和居住 过的小海地的一条小河都让她终身难忘。以柳 溪阿姨为代表的天津一批老作家都曾是她的忘 年交。 田晓菲13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 北京大学英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91年 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 1998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 后分别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任助理教授, 2000年开始在哈佛任讲师。

刚入校 一脑子的浪 漫念头 “对什么都 充满兴趣和 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 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 然若失”


影响的因素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 安详
渴望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
纯洁、犀利、机智、
北大的人
生机勃勃
师长:绅士风度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严谨、诚恳
讨论:
1、“我”看到图书馆时为什么会心头“涌起一 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2、“雄壮的誓言”为什么会在图书馆大楼的映 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
给划线的字注音:
jū xì 白 驹 过 隙 mò bèng qióng lóng 蓦 然 迸 溅 穹 隆
zǎn diàn 积 攒 沉 淀
bìng 摒 弃 xī 犀 利

十三岁的际遇PPT13 苏教版 (共29张PPT)

十三岁的际遇PPT13 苏教版 (共29张PPT)

作者简介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在家长的 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 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在初中时 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 “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 年,十三岁(近十四岁)时,在天津十 三中读初三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 录取,后来,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 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 纪念北大建校90周年写的。
文章特色:
1、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 3、时空交替。(第4段在两年后•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的成长
四个“开 始”,三个 “渴望”
个人的成长 “因浸透了 汗水、泪水 和欢笑而格 外充实”
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 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 “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 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 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 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 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 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 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 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 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 遇”。
对学校评价
三个 “渴望” 个人成长
“因浸 透了汗 水、泪 水与欢 笑而格 外充
“和蔼可 亲”“平易近 感”“纯洁” 人”“严谨治 “犀 学”“诚恳做
“高声争论”
“一条生命 饱满的河 流…… 向那充满希 望的未来流 淌。”
北 大 的 书
北 大 的 人
最初的感觉 后来的感悟 对学校的评价 个人誓言 开始“进行 “真理之光” “苍白无力”,探寻”,逐 为学生打开神 心中感到 渐变得“沉 奇之窗,展示 “近乎绝望” 静、愉悦、 新世界 安详” 学生 师长 对学校的评价 肖 “专注而 “绅士风 “一条生命饱 像 入迷” 度”“谈笑 满的河流…… 风生” 向那充满希望 的未来流淌” 品 “敏 “和蔼可 质 感”“纯 亲”“平易 洁”“犀 近人”“严 利”“机 谨”“诚恳” 智”“生
(7)(第17段)“我还会回到你身边来。” 到结束,看看,这几句话写了什么内容?本 段写作者老了重回北大的情景。
四、梳理文章结构
(1)现在,我们一起从总体上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 抒发自己对北大的深情的,作者首先写了什么内 容? 明确: (1—5)作者十岁自信能进北大,十三岁 进了北大,这里是从自己与北大的关系的角度抒 发对北大的感情。 (2) 第二部分(6—12) 明确: 作者通过写北大的学习生活来赞美北大。 (3) 第三部分(13—17)? 明确: 结尾部分一唱三叹,由自己将离开北大, 为北大作贡献写起,谈到自己与北大的血肉联系, 最后写自己老了以后将重回北大,深沉含蓄的抒 发了对北大的深深依恋,从而将自己对北大的深 情抒发得更加真切动人。
(3):(第14段)“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 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 撷取最灿烂的珍珠。”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要为北 大奉献的感情。作者对北大的感情在这里进一步 升华,由赞美北大到此表示要为北大作贡献,感 情进一步深入。 (4):(第1段)“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 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 影。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 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 内心。”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
北京大学历史
(课下搜集相关资料)
作者及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 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大 建校90周年写的。
题解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 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 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 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 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 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 热爱之情。
学习写作技巧:
1、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 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的感情。文章 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机遇是为了抒发对 北大既依恋又决心自由飞翔的复杂感情正出 于对创造的渴望。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 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 章。)
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 么 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按时间顺序来写
七岁时的 十岁时的 十三岁时的 十六岁时的 梦想 信心 际遇 回顾
2、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 大的?
北大的图书馆(因为是知识的象征) 北大的人: 同学、老师、我 (因为是北大的主体)
“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 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 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 上读出了什么? ——北大人的或内敛或尽显的风采。
qiá ng
犀利
chó chà u ng
絮语
撷取 樯橹
安恬
惆 怅
(2)解词 际遇 :机遇、时运。 莫名 :无法用语言表达。 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不胜:这里指不能忍受。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犀利:(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 迷离: 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凝重:凝固而又沉重。 通幽曲径:通向幽深去处的曲折小路。 撷取:摘下,取下。 安恬:安详恬静。 恬:安静。
北京大学历史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 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大的 传统精神。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是北大的 学风。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 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 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 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 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 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 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
(学法指导:学习小组长检查,课前花十分钟小组 内交流。)
十三岁的际遇
湖 光 塔 影
检查预习: (1)给粗体字注音
jū Zhò u xì bèng qiónglóng dià n
白驹过隙 骤然

迸溅

穹隆 积攒
xié
沉淀 摒弃
tiá n
zǎn cháng yáng bìng
呜咽

徜徉
写作思路
(以空行为标志)
奇妙的北大尘缘
------热爱北大 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赞美北大 我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报答北大
2、
“三读”课文,一读课文,将文中不 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 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 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二读课文,注 意勾画哪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 句;三读课文,将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段 落做上标志,下节课在课堂上交流。
(学法指导:学习小组长检查,课前花十分钟小组 内交流。)
(1)(第10段)“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 的人”表达了她对北大的热爱。请同学在这一句旁 边批注上“热爱北大”。 (2)(第11段)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 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 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 渴望渡过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 的舵手与船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赞颂。 问:“船客”比喻什么人?“舵手与船工”呢? 明确:比喻在北大读书的学生,比喻老师。
(2):文中第六段在写图书馆时为什么又 写到夏令营里的小女孩了?

明确:这里是引用小女孩的无知来说明 自己在北大的图书馆而前显得无知。
当堂训练
作者在文中写到“我渴望生活,渴望 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 你渴望什么呢?请仿照作者的语言 写一段话,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师生合作,深入探究课文
(5):(第15段)“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 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 分的我。”这一句表现了我与北大紧密相连的关 系,表现了对北大的深情。 (6):(第4段)“眼看87级新生穿着军训时领 来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 的‘老生’了。悄立在朋友般亲切的三十五楼下, 不由地感到有些茫然若失……”这一句表现了她对 学校依依不舍的心情。还有(第12段)“北大, 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这一 句是说北大给她的东西多,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 感谢。
预习作业
(1)给粗体字注音 白驹过隙 迸溅 穹隆 呜咽 积攒 徜徉 絮语 撷取 樯橹 (2)解词 际遇 莫名 不胜 迷离 涉足 古朴 通幽曲径 白驹过隙
沉淀 骤然 摒弃 犀利 安恬 惆怅
徜徉 撷取
犀利 安恬
2、
“三读”课文,一读课文,将文中不 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 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 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二读课文,注 意勾画哪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 句;三读课文,将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段 落做上标志,下节课在课堂上交流。
作者对北大的感情是怎样的?
——入学之初发出了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 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北大为 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 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 轻灵的翅膀……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 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 人……”“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 太多、太多……”这第二部分的许多重要语句, 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感激之情。北大 让作者读了许多书,结识了许多人;北大让作 者开始新的生活;北大让作者的心灵更加充实、 更加丰富。作者对北大充满了欣赏与无言感激 之情。
最初的感觉 北 大 的 书 个人誓言“苍
后来的感情
对学校评价
个人成长Βιβλιοθήκη 白无力”,心 中感到“近乎 绝望”
学生 北 大 的 肖 “专注而入 人 像 迷”
品 质 “敏
开始“进行 探 寻”,逐渐 变 得“沉静、 愉 师长 悦、安详” “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
“真理之光” 四个 为学生打开 “开 神奇之窗, 展示新世界 始”,
难点问题:
(1)“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
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 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这段诗我不懂它的意思。
提示:“不系之舟”指的是没有拴的船。 大家想一想,一只没有拴住的船,它会 怎样?(会在河里漂流,不会停下。) 问:联系下文看一看这段诗文表达了一个 什么意思? 明确:作者在此处借诗句委婉地表达了自 己要离开北大,实现誓言的远大志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