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 优化课件
合集下载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共25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PPT文档共25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Hale Waihona Puke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Hale Waihona Puke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全面版
2、发一个誓言很容易,但要实现自己的誓言则要付出惊人 的努力,一个誓言和象征知识海洋的图书馆比较起来显得多 么轻微。
3、“我为北大感到骄傲”: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
“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我在母校的培育下,刻苦学习, 成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4、女孩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没有理解。因为我当时是班上的 佼佼者,根本无法体会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感觉,下面也谈 到“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给划线的字注音:
jū xì mò bèng qióng lóng 白驹过隙 蓦然 迸溅 穹隆
zǎn diàn zhòu
yè xù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絮语
bìng xī
tián xié chóu chàng
摒弃 犀利 安恬 撷取 惆怅
白驹 过隙:
弹
变化
刚入校
一脑子的浪 漫念头
“对什么都 充满兴趣和 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 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 然若失”
影响的因素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 安详
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
纯洁、犀利、机智、
生机勃勃
师长:绅士风度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严谨、诚恳
讨论:
1、“我”看到图书馆时为什么会心头“涌起一 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老师
做人诚恳,严谨治学
图书馆
追寻美梦,探寻世界
开启大门,陶冶性情
打开窗子,追求真理 启迪心智
展示世界,追求理想
小组交流:
1、“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系之舟”与“我的誓言” 有什么关系?
不靠岸、不停泊的船,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 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3、“我为北大感到骄傲”: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
“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我在母校的培育下,刻苦学习, 成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4、女孩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没有理解。因为我当时是班上的 佼佼者,根本无法体会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感觉,下面也谈 到“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给划线的字注音:
jū xì mò bèng qióng lóng 白驹过隙 蓦然 迸溅 穹隆
zǎn diàn zhòu
yè xù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絮语
bìng xī
tián xié chóu chàng
摒弃 犀利 安恬 撷取 惆怅
白驹 过隙:
弹
变化
刚入校
一脑子的浪 漫念头
“对什么都 充满兴趣和 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 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 然若失”
影响的因素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 安详
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
纯洁、犀利、机智、
生机勃勃
师长:绅士风度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严谨、诚恳
讨论:
1、“我”看到图书馆时为什么会心头“涌起一 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老师
做人诚恳,严谨治学
图书馆
追寻美梦,探寻世界
开启大门,陶冶性情
打开窗子,追求真理 启迪心智
展示世界,追求理想
小组交流:
1、“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系之舟”与“我的誓言” 有什么关系?
不靠岸、不停泊的船,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 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初一语文《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初一语文《十三岁的际遇》 课件
•北京大学历史
•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 •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 大的• 传统精神。 •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是北 大的学风。
•蔡元培
•北大的魅力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安详
•渴望
•北大的 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
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 勃勃;气氛清新自由、渴望理 想
• 老师:绅士风度,和蔼 可亲;怪僻,潇洒;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
1、“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
•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
•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你
•是如何理解“风景”“河”“船客” “船” “舵手与
船工”的?
•“风景”: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河 ”:北大前进的轨迹 •“船客”:莘莘学子 •“舵手与船工”:北大的老师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 •回答问题
•读文中作者引用的小诗
•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 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中“ 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比喻什 么?
• 七岁初识北 大
• 莫名的惊奇、 喜悦与感动……
•10岁,初见北 大
• 从未怀疑过我能成 为北大的学生……
•十三岁的际遇
•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十六岁的熟悉
•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北 •大的人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 •精神。
读6—12段思考:
• 北大魅力无限,作者重点从哪些方面 写北大对她的影响,使她对北大产生 了浓厚的感情呢?
• 读课文看作 •者成长的足迹
•北京大学历史
•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 •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 大的• 传统精神。 •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是北 大的学风。
•蔡元培
•北大的魅力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安详
•渴望
•北大的 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
感,纯洁、犀利、机智、生机 勃勃;气氛清新自由、渴望理 想
• 老师:绅士风度,和蔼 可亲;怪僻,潇洒;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
1、“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
•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
•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你
•是如何理解“风景”“河”“船客” “船” “舵手与
船工”的?
•“风景”: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河 ”:北大前进的轨迹 •“船客”:莘莘学子 •“舵手与船工”:北大的老师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 •回答问题
•读文中作者引用的小诗
•1、“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 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中“ 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比喻什 么?
• 七岁初识北 大
• 莫名的惊奇、 喜悦与感动……
•10岁,初见北 大
• 从未怀疑过我能成 为北大的学生……
•十三岁的际遇
•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十六岁的熟悉
•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北 •大的人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 •精神。
读6—12段思考:
• 北大魅力无限,作者重点从哪些方面 写北大对她的影响,使她对北大产生 了浓厚的感情呢?
• 读课文看作 •者成长的足迹
八《十三岁的际遇》精品PPT课件
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 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大建 校90周年写的。
题解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 “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 “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 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 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 “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白驹过隙(jū,xì) 蓦然(mò) 积攒( zǎn) 絮语(xù) 安恬(tián) 樯橹( qiáng) 惆怅( chóu chàng) 徜徉(cháng yán)g 摒弃(bìng ) 迸溅(bèng) 穹隆(qióng) 弹指(tán )撷取(xié) 呜咽(yè) 犀利(xī )
骤然( zhòu)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大的传统精神。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是北大的学风。
走进作者的理想圣地 ——北大
未名湖
博雅塔
钟亭
图书馆
体育馆
未名湖
理科楼
档案馆 体育场
湖光 塔影
图书馆
写作背景
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 时,在天津读初三的田晓菲被北 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
学习写作技巧:
1、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
文章分层
第一部分
写作者幼年时与北大间的一段奇妙尘缘 第二部分
写进北大两年来自己年龄、感情的变化。
第三部分
北大为每一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
第四部分
我是不系之舟。
人称
第一人称: 我、我们
第二人称: 你、你们
第三人称: ➢它、他、她
他们、她们、 它们 ➢人、事物
题解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 “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 “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 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 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 “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白驹过隙(jū,xì) 蓦然(mò) 积攒( zǎn) 絮语(xù) 安恬(tián) 樯橹( qiáng) 惆怅( chóu chàng) 徜徉(cháng yán)g 摒弃(bìng ) 迸溅(bèng) 穹隆(qióng) 弹指(tán )撷取(xié) 呜咽(yè) 犀利(xī )
骤然( zhòu)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大的传统精神。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是北大的学风。
走进作者的理想圣地 ——北大
未名湖
博雅塔
钟亭
图书馆
体育馆
未名湖
理科楼
档案馆 体育场
湖光 塔影
图书馆
写作背景
1985年,十三岁(近十四岁) 时,在天津读初三的田晓菲被北 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
学习写作技巧:
1、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
文章分层
第一部分
写作者幼年时与北大间的一段奇妙尘缘 第二部分
写进北大两年来自己年龄、感情的变化。
第三部分
北大为每一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
第四部分
我是不系之舟。
人称
第一人称: 我、我们
第二人称: 你、你们
第三人称: ➢它、他、她
他们、她们、 它们 ➢人、事物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 (共17张PPT)
“风景”:北大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河”:北大前进的轨迹
“船客”:莘莘学子
“舵手与船工”:北大的老师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 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 之舟。
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
七岁时看照片
幼年看北大
第一部分
十岁时不肯看北大
十三岁时进北大
少年到北大
初进北大的浪漫与新奇
两年后的成长与成熟
迸溅: 穹隆:
比喻时间极短暂。
向四外溅,这里指传播 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
积攒:
一点点地聚积。
骤然: 突然,忽然
呜咽: 低声哭。
• 七岁初识北大
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
10岁,初见北大
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
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变
化
• 刚入校 • 一脑子的浪漫念头 • “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和好奇” •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 • 见到新生“怅然若失” • 成熟的季节
北大的书
第二部分 北大的人 师长:绅士风度 学生:聪明好学 第三部分 表达了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和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依恋北大的复杂感情。
努力吧,同学们!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25页PPT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完美版
2、发一个誓言很容易,但要实现自己的誓言则要付出惊人 的努力,一个誓言和象征知识海洋的图书馆比较起来显得多 么轻微。
3、“我为北大感到骄傲”: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
“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我在母校的培育下,刻苦学习, 成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4、女孩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没有理解。因为我当时是班上的 佼佼者,根本无法体会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感觉,下面也谈 到“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比喻生活中种种舒适、安乐的情感。
3、这部分中哪句话与作者的誓言相照应?
4、说北大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如何理解?
说明我与北大已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十三岁的际遇
言语
内容
七岁,十岁 十三岁,十六岁
我与北大尘缘
情感
总写对北 大的深情
喜欢读北大的书 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图书馆 北大人
抒发对北大的 感激之情
5、认识世界与人生,让作者看到闪烁着真理之光的宇宙和人 生的全新世界。
思考:
1、北大的人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有 什么特点?
2、北大的教风、学风如何?
3、作者对北大是如何评价的?
4、第十二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 如何理解的?
专注、敏感、纯洁、机智 、犀利
学生
生机勃勃、清新自由
北大人
风格各异
铸就特质
变化
刚入校
一脑子的浪 漫念头
“对什么都 充满兴趣和 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 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 然若失”
影响的因素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 安详
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
3、“我为北大感到骄傲”: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
“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我在母校的培育下,刻苦学习, 成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4、女孩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没有理解。因为我当时是班上的 佼佼者,根本无法体会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感觉,下面也谈 到“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
比喻生活中种种舒适、安乐的情感。
3、这部分中哪句话与作者的誓言相照应?
4、说北大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如何理解?
说明我与北大已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十三岁的际遇
言语
内容
七岁,十岁 十三岁,十六岁
我与北大尘缘
情感
总写对北 大的深情
喜欢读北大的书 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图书馆 北大人
抒发对北大的 感激之情
5、认识世界与人生,让作者看到闪烁着真理之光的宇宙和人 生的全新世界。
思考:
1、北大的人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有 什么特点?
2、北大的教风、学风如何?
3、作者对北大是如何评价的?
4、第十二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 如何理解的?
专注、敏感、纯洁、机智 、犀利
学生
生机勃勃、清新自由
北大人
风格各异
铸就特质
变化
刚入校
一脑子的浪 漫念头
“对什么都 充满兴趣和 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 秋天
成熟的季节
见到新生“怅 然若失”
影响的因素
北大的书
沉静,愉悦, 安详
渴望
北大的人
学生:专注而入迷,敏感,
苏教版语文七上《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文章呼吁青少年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 斗。
06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问题设计
问题一
作者在十三岁时遇到了 哪些机遇?
问题二
作者在北大图书馆里有 哪些特别的经历?
问题三
作者对北大的感情是怎 样的?从哪些描述中可
以感受到?
问题四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主题设计
她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和 情感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爱 情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引导读者关 注内心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02
文章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田晓菲,1971年出生于哈尔滨, 13岁随父母移居美国,后成为一
名诗人和学者。
时代背景
本文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 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 化。
01
总结词:强调语气
02
“居然”一词强调了作者对进入 北大的惊讶和意外,表达了作者 对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惊喜和感慨 。
重点句子解析
总结词:修辞手法 总结词:表达方式 总结词:情感色彩
“我从未见过你,但我感到你的脉搏正以一种奇异的方 式跳动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 达了作者对北大的情感和向往。
主题一
十三岁是一个怎样的年龄?你在这个年龄有 哪些特别的经历?
主题三
你如何看待北大?你理想中的大学是怎样的 ?
主题二
你如何理解“机遇”这个词?你曾经遇到过 哪些重要的机遇?
主题四
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从 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07
课后作业布置
阅读理解题
06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问题设计
问题一
作者在十三岁时遇到了 哪些机遇?
问题二
作者在北大图书馆里有 哪些特别的经历?
问题三
作者对北大的感情是怎 样的?从哪些描述中可
以感受到?
问题四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主题设计
她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和 情感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爱 情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引导读者关 注内心世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02
文章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田晓菲,1971年出生于哈尔滨, 13岁随父母移居美国,后成为一
名诗人和学者。
时代背景
本文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 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 化。
01
总结词:强调语气
02
“居然”一词强调了作者对进入 北大的惊讶和意外,表达了作者 对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惊喜和感慨 。
重点句子解析
总结词:修辞手法 总结词:表达方式 总结词:情感色彩
“我从未见过你,但我感到你的脉搏正以一种奇异的方 式跳动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 达了作者对北大的情感和向往。
主题一
十三岁是一个怎样的年龄?你在这个年龄有 哪些特别的经历?
主题三
你如何看待北大?你理想中的大学是怎样的 ?
主题二
你如何理解“机遇”这个词?你曾经遇到过 哪些重要的机遇?
主题四
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从 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07
课后作业布置
阅读理解题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岁的际遇》精品课件(共32页)
预习作业
(1)给粗体字注音 白驹过隙 迸溅 穹隆
呜咽 积攒 徜徉 絮语 撷取 樯橹
沉淀 骤然 摒弃 犀利 安恬 惆怅
(2)解词
际遇 莫名 不胜
迷离
涉足 古朴
通幽曲径 白驹过隙
徜徉 犀利 撷取 安恬
2、 “三读”课文,一读课文,将文中不 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 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 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二读课文,注 意勾画哪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 句;三读课文,将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段 落做上标志,下节课在课堂上交流。
(学法指导:学习小组长检查,课前花十分钟小组 内交流。)
(1)(第10段)“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 的人”表达了她对北大的热爱。请同学在这一句旁 边批注上“热爱北大”。 (2)(第11段)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 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 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 渴望渡过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 的舵手与船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赞颂。 问:“船客”比喻什么人?“舵手与船工”呢? 明确:比喻在北大读书的学生,比喻老师。
写作思路(以空行为标志)
奇妙的北大尘缘 ------热爱北大
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赞美北大
我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报答北大
2、 “三读”课文,一读课文,将文中不 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 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 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二读课文,注 意勾画哪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 句;三读课文,将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段 落做上标志,下节课在课堂上交流。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82021/3/82021/3/82021/3/8
(1)给粗体字注音 白驹过隙 迸溅 穹隆
呜咽 积攒 徜徉 絮语 撷取 樯橹
沉淀 骤然 摒弃 犀利 安恬 惆怅
(2)解词
际遇 莫名 不胜
迷离
涉足 古朴
通幽曲径 白驹过隙
徜徉 犀利 撷取 安恬
2、 “三读”课文,一读课文,将文中不 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 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 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二读课文,注 意勾画哪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 句;三读课文,将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段 落做上标志,下节课在课堂上交流。
(学法指导:学习小组长检查,课前花十分钟小组 内交流。)
(1)(第10段)“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 的人”表达了她对北大的热爱。请同学在这一句旁 边批注上“热爱北大”。 (2)(第11段)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 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 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 渴望渡过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 的舵手与船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赞颂。 问:“船客”比喻什么人?“舵手与船工”呢? 明确:比喻在北大读书的学生,比喻老师。
写作思路(以空行为标志)
奇妙的北大尘缘 ------热爱北大
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 ------赞美北大
我渴望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报答北大
2、 “三读”课文,一读课文,将文中不 能理解意思的词语或者是自己认为用得好 的词语划出来;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 下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内容;二读课文,注 意勾画哪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 句;三读课文,将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段 落做上标志,下节课在课堂上交流。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82021/3/82021/3/82021/3/8
《十三岁的际遇》课件
创造价值
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启示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习与借鉴的意义
激发兴趣
01
通过学习《十三岁的际遇》,激发我们对文学和成长的浓厚兴
趣。
提升素养
02
学习《十三岁的际遇》,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
力。
启发灵感
03
作者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思考,启发我们在面对成长和未来的挑
战时,要勇敢、坚定、有梦想。
改进建议
建议作者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深 入挖掘青少年的情感世界,以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的角度呈现 人物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可以尝试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和风 格,以吸引更多读者。
07
结语
对成长的思考与启示
珍惜时光
通过回顾作者十三岁的经历,启示我们要珍惜青 春时光,把握成长的关键期。
勇敢追梦
详细描述
例如,“我渴望生活的多彩多姿,但我更渴望知道多彩多姿的原因”,这句话表达 了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文中还有许多关于成长、友情、 梦想等方面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如“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等。
语言的节奏与韵律
总结词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技巧,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 性。
白老师与其他学生亦师亦友,白老不仅是 学生的文学导师,也是他 们的朋友。
田晓菲与其他同学
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彼 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人物对主题的贡献
田晓菲
作为主角,她的成长经历 和对文学的热爱是贯穿全 文的主题。
白老师
通过白老师的引导和教诲, 突出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 重要性。
其他同学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相处, 展现了友情和竞争对个人 成长的影响。
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启示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习与借鉴的意义
激发兴趣
01
通过学习《十三岁的际遇》,激发我们对文学和成长的浓厚兴
趣。
提升素养
02
学习《十三岁的际遇》,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
力。
启发灵感
03
作者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思考,启发我们在面对成长和未来的挑
战时,要勇敢、坚定、有梦想。
改进建议
建议作者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深 入挖掘青少年的情感世界,以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的角度呈现 人物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可以尝试多样化的叙事手法和风 格,以吸引更多读者。
07
结语
对成长的思考与启示
珍惜时光
通过回顾作者十三岁的经历,启示我们要珍惜青 春时光,把握成长的关键期。
勇敢追梦
详细描述
例如,“我渴望生活的多彩多姿,但我更渴望知道多彩多姿的原因”,这句话表达 了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文中还有许多关于成长、友情、 梦想等方面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如“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等。
语言的节奏与韵律
总结词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技巧,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 性。
白老师与其他学生亦师亦友,白老不仅是 学生的文学导师,也是他 们的朋友。
田晓菲与其他同学
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彼 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人物对主题的贡献
田晓菲
作为主角,她的成长经历 和对文学的热爱是贯穿全 文的主题。
白老师
通过白老师的引导和教诲, 突出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 重要性。
其他同学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相处, 展现了友情和竞争对个人 成长的影响。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大 肖 的 像 人 品 质
“专注而入 “绅士风度” “谈笑风生” 迷”“高声 论” “和蔼可 “敏感”“纯洁” 亲”“平易近 “犀利”“机智” 人”“严谨治 “生机勃勃” 学”“诚恳做 人”
作者通过谈北大的书和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
1、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 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 理之光。……北大为我展示一个动人的新世界……(9) 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到 犀利与机智,……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 的气氛。 3、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 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回顾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我”与“北大”的“尘缘 引出对13岁际遇的叙述。第一部分最后一句“北大,两年里积 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就是为了引出 下文对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一脑子浪漫念头”, “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心情不胜凉意”, “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语言赏析:
本文语言优美,文采斐然,饱含深情。请你仿照示例,找 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并进行赏析。 例句: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 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赏析:作者将“莘莘学子”比作“船客”、“北大的 老师”比作“舵手与船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北大 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以及北大老师的勤劳与奉献, 体现出他们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 之情。
u 骤然(zhò )
初读课文
1、“际遇”是什么意思?作者十三岁的际遇有哪些?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 的பைடு நூலகம்遇”则指 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 一事。 2、本文的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以空行为标志 (1—5):写作本文的缘起,概述自己与北大的 关系——向往北大。 (6—12):重点写图书馆和北大人,北大为每个 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 成长北大。 (13-17):写“我”是不系之舟,反复歌颂北 大——感谢北大。·
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田晓菲,13岁出版两本诗集, 14岁考入北大,20岁攻读哈佛 博士,34岁被哈佛大学东亚系 破格提拔为教授,让我们一起 来听听田晓神画圈圈晋级传奇。
两句相辅相成。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 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 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北大为她 没有自信,“展示了一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 觉得渺小 个动人的 “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 新世界”; 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因浸透了 汗水、泪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 自信 水与欢笑 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 而格外充 提誓言。 实。
品读课文
1、以田晓菲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按 时间的顺序,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 题,讲述田晓菲与北大的故事。
提示:四个阶段(七岁、十岁、 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品读课文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的语句。
提示:四个阶段(七岁、十岁、十三岁、即将十六岁)
2、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尘缘的历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 梦想 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自信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 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际遇
走近北大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北大的传统精神。 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是北大的学风。
北大校徽 鲁迅设计
认一认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白驹过隙( jūxì ) 蓦然(mò 积攒( zǎn ) )
ng 樯橹( qiá ) n 絮语(xù) 安恬(tiá)
u ng ng ng 惆怅( chó chà ) 徜徉( chá yá ) ng ng 摒弃(bì ) 迸溅(bè ) 穹隆(qió ) ng 弹指(tá )撷取(xié 呜咽(yè 犀利(xī ) ) ) n
未名湖景区
未名湖景区是 燕园的主体和 中心,是北大 校园中最美丽 动人的地方。
未名湖 春光
未名湖 之夏
未名湖的秋天
冬天的未名湖
十三岁的际遇
田晓菲
开明中学 制作人:孙鹏昌
走近作者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天津人,1971年生。五六岁时,在家 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 子”。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 诗歌比赛“的国内奖。 14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读英美文学专业,1989年毕业。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 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34岁 担任哈佛大学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 歌》(诗集,1988),《生活的单行道》(散文集1993),《秋水 堂论金瓶梅》(2003),《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 2005)等。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 (合译,198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001),《他山的 石头:宇文所安自选集》(2002)。现正致力于梁朝宫廷文化研究。 这篇文章是她16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大建校90周 年写的。
北 大 的 书
最初的感觉 个人誓言“苍 白无力”,心 中感到“近乎 绝望” 学生
后来的感情 开始“进行 探寻”,逐 渐变得“沉 静、愉悦安 详” 师长
对学校评价 “真理之光” 为学生打开 神奇之窗, 展示新世界 对学校评价 “一条生命饱 满的河流…… 向那充满希 望的未来流 淌。”
个人成长
四个“开 始”,三个 “渴望” 个人成长 “因浸透了 汗水、泪 水与欢笑 而格外充 实”
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作者说“我是不系之舟”,这个“不系 之舟”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只“不系之舟”?
小结:
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我”的惊奇、喜悦、感动之情。
文 章开头段,写作者在七岁时看到那张“湖光塔影”的照片,心 中 就悄悄升起一种莫名的惊奇、喜悦和感动之情,这种感情贯穿 于文章的始终。其中有才进校门,参观北大图书馆引起的惊奇、 感动之情;有走进图书馆时的激动不安和惊喜之情;有对北大 的同学、北大的气氛和北大的老师的喜爱、赞赏与感激之情; 有在即将离开母校时的无限眷恋、惆怅之情;也有驶向知识海 洋深处,为北大增光添彩,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的壮志豪 情; 还有梦幻中暮年归来,再次轻依在“湖光塔影”的胸前的眷眷 深
你的梦想——
努力吧,同学们!
作业布置: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 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 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 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6-9):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10-11):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12):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难以用“得 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 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怎么理解: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 到自豪”这句话?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 到自豪”, 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3、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 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2.怎样理解文中表现“渴望生活,渴望创造” 的激情? 当年以神童著称的田晓菲,凭十三岁的年 龄走进北大,可谓踌躇满志。面对北大浩瀚 的书海,眼前如同展现出蔚蓝无际的天空。 成就感鼓舞作者奋发努力,搏击长空;身处 北大,“北大精神”即科学、民主、进取、 创新的精神又以无穷的魅力感召作者,所以 产生了“渴望生活、渴望创造”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