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梅-传播学方法在文化传承研究中应用之合理辩护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笔记分享、考点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笔记分享、考点分析
3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 。 *主要观点:a.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社会 关系、行使政治权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相对独立性;b.大众传 播可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前者是 “符号化”“赋予意义” 的过程, 后者是符号解读的过程;c.讯息符号和一定的价值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 起。 大众媒介的符号化活动, 本质上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 d.受众的符号解读不完全被动(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 读) 。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和受众调查。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霸权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 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实现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 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意识形态) ,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 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社会合意)和从属意识。“虚假的合意”。 ④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 《公共性的结构转换》 《传播行为理论》 :主张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实现社会 变革。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扩大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强 化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导致人的异化) ,提倡 “综合的合理性”(通过扩 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 ,建立基于 “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 系。此理论有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色彩。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课后练习题: 1、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①简单随机抽样: 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 :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 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 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 是随机的; 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 :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 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 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 :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2、内容分析法的定义、特定及表示方法 ①定义: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②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 能得出相同结论) ; b.系统性 (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 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 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 “描述性”信息) 。 ③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 的强度。 3、控制实验法 ①关注的条件:信源条件、信息内容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受传 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计划、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知识点、重难点、习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计划、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知识点、重难点、习题

4
1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 自己采取行动。 “自我互动” 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 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互动过程中, 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 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 合。 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 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 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 的发展和完善。 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内省式思考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有着密切联系。内省过程中,个人会 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 在与他人的联系上形成自己的态度轮廓。这个过 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 内省式思考不仅是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 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个人把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 意义重新进行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的状况相适应的 新的意义和行为。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 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人际传播的动机: 1、 首要动机和目的是获得信息。 2、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库利“镜中我”概念: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 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 面“镜子” ,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 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 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 。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 人传播的程度。 4、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面对面的传播和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 人际传播的特点: 1、 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 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 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 3、 人际传播双向性强、 反馈及时, 互动频率高。 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 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 4、 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 上具有自发性、 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 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中的运用_以天津市为例

传播学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中的运用_以天津市为例

随着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会议上的通过,全国随即掀起了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潮。

然而,目前行政保护为主的政策环境下,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难以真正走入大众的视野、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兴趣;进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渐渐沦为空谈。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众传播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中的缺陷是其中之一。

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之 “三功能”之一即为“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在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地记录和保存了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基础。

但是,亦因现代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弊端,非遗与公众之间仍然隔着一条历史的长河遥遥相望。

原本植根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渐行渐远,成为现代媒介中的抽象影像,只有传,而没有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以天津市为例1. 传播态度:重申报、轻宣传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

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后,国家相继颁发了几个纲领性文件。

全国随即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热潮。

截止到2013年1月,天津市已成功申报市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5项,颁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批次共计95项。

然而,天津市本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的传播寥寥,致使公众对于非遗的认知度并未随着名录数目的增加而提高。

目前,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网站两个,分别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及“天津文化信息网”中的“文化遗产”栏目。

前者除了提供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查询功能、发布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还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新闻动态进行实时更新。

该网站“新闻动态”资料库中的文件显示,2012年,“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对非遗相关动态的新闻发布仅有9条,且其中4条为举办活动的相关通知。

而天津文化信息网中的文化遗产栏目,则只是对天津市几个批次的非遗名录进行了简单陈列,2012年全年无内容更新。

川大新闻与传播学专硕历年真题

川大新闻与传播学专硕历年真题

四川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34适用专业:新闻与传播一、名词解释(2.5*4)1、来论2、全媒体3、版面语言4、纽约时报二、简答(8*5)1、简述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2、简述张季鸾的四不方针3、简述现代报业的四大要件与作用4、简述新闻摄影的特点及发展趋势5、简述制播分离的含义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三、论述(20*2)1、以上海世博会传播为例,分析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流程再造如何发生与发展。

2、新闻报道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四、实务运用(20*3)1、中国运动员在滴6届亚运会上取得199玫金牌,119玫银牌,98铜牌的成绩。

国家体育总局为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如果你是记者,你提什么问题?2、以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评。

3、请根据下面材料写一则400左右的新闻消息,并配以标题11月22日,岁至小雪,气温又降了不少。

北京的吴惠赶紧跑去商场添置新棉衣,结果发现,无论是北京百货大楼、新东安市场这样的大型商场,还是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今冬棉衣都比去年贵了不少。

“款式和面料跟去年差不多的一款小棉衣,价格却涨了100元。

”吴惠是欧时力女装的忠实顾客,每一季都会添置该品牌的新衣。

不过这次她还是捂紧了荷包,“等打折或做活动时再买,反正也不是没的穿。

”不仅是棉衣,商场的羽绒服、保暖内衣等冬衣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例如一套棉质面料、内里加绒的保暖内衣,去年的售价还在80元至120元,今年的同款产品却在100元至160元,涨幅约20%。

在北京新世界、百盛等大型百货商场,一件羽绒服动辄两三千元,甚至五六千元,想要寻觅千元以下的款式已经很难。

在街边小店和批发市场,冬衣的价格涨幅也很明显。

在北京以“物美价廉”著名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当季棉服类服装价格大多较去年同期上涨了两三成。

而在天蓝天等北京的尾货市场,棉服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15%左右。

传媒研究知识: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媒研究知识: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媒研究知识: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推动了文化传承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式与途径。

本文将从数字时代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一、数字时代下的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核心部分之一。

随着城市化、文化多元化等社会变化的发生,文化传承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数字时代对文化传承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的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

数字化可以实现文化遗产文献的数字化,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

比如古代书籍、历史建筑等传统文化载体的数字化,将它们从地理时空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大大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广泛应用。

2.网路化的文化传统传播数字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也为传统文化传播创造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例如,传统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在传统的受众范围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而在互联网上,这些传统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从而向更广泛的受众传递传统文化。

3.协同化的文化管理与开发数字时代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工具,从而实现数字时代下的文化资源共享和开发。

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机构可以协同管理和开发文化资源,实现共同目标,促进文化传承的发展。

二、数字时代下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指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释和创造,从而满足新时代人民的文化需求,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开拓出新的文化空间。

数字技术在文化创新中的应用,有助于创造出更多更为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以及更专业化、智能化的文化传播方式。

1.数字技术促进文化内容的创新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数字技术应用于创意产业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为文化内容的开发和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堂笔记总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大众传播研究导论第一节人类研究与科学方法论(methodology),认识论的一个分支,或许可以称为寻找解答的科学,科学的研究要满足逻辑与实证两点。

认识论:知识的科学方法论(方法)包含于认识论一、一般的人类研究用因果和概率(casual and probabilistic)的推理来进行预测。

二手知识具有两个重要的来源:(作为推理的依据)●传统:人生活的文化知识体系可能传递错误的二手知识●权威——带来知识亦可能阻碍人们对知识的接受,有自我膨胀的倾向(于丹)误读二、研究中的错误和解决方法(一)不确切的现象(Rainy Days and Mondays)●自发的观察●自觉的观察(生活)(二)过度概化(以偏概全)●没有足够样本●重复研究——三角验证法(三)选择性观察(先有结论,后根据结论观察)a)事先设定观察对象b)设定观察事件(四)非逻辑推理(典型谬误)三、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必须:(1)言之成理——逻辑;(2)并且符合我们的观察——实证科学的三个层面:理论(theory)、资料收集(data collection)、资料分析(data analysis)※理论(theory):是对某种特定生活方面相关的观察的系统解释理论的特点:①理论不是哲学或信仰②社会规律:理论反映了规律③理论用来描述和解释总体而非个体(强调概率模式)④理论通过变量语言表现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第二节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一、自愿参与社会研究的一个基本伦理准则是:参与者必须处于自愿(知情同意)(自愿参与为什么难以做到?)二、对研究对象无害社会研究最重要的伦理准则是必须对研究对象无害(对调查对象的伤害可能出现在哪些方面?)三、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方法(一)知情同意:签字否则,就1.纯自然观察2.不会对研究对象造成伤害(二)匿名与保密匿名(anonymity):就是当研究者和读者都不能将回答和回答者对应起来时,这个研究就可以说达到了匿名的要求保密(confidentiality):就是当研究者能够指认特定研究对象的回答,但承诺不会将其公开时,该研究就达到了保密的要求(三)减少欺骗的伤害奥许实验(Asch experiment)米尔格拉姆实验(Stanly Milgram’s experiment)从社会招募饰演人员,人员为25~50岁,职业各异实验目的(假):惩罚是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抽签分学生与教师两组实验真相:所有社会招募人员都为教师,学生为实验辅助人员真实实验目的:当人们在权威的压迫下是否会屈从权威任务报告(debriefing):和对象交流,让他们了解其在研究中的经历——让受试者不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质疑(四)提供真实的分析和报告(五)遵守职业伦理规范第四节大众传播研究的定义和作用一、大众传播研究的定义大众传播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大众传播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大众传播状况和大众传播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①调查②研究——大众传播研究的两个阶段(1)大众传播的调查工作是指运用观察、问卷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它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2)而大众传播的研究工作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加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大众传播研究的一般过程是:1.感性认识阶段2.理性认识阶段3.实践阶段4.检验阶段5.新研究的开端文献综述——对业界过去的研究的总结研究方法:● 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法进行研究——原理:刺激-反映原理● 采取文献研究法——第二手资料 二、大众传播的基本用途(一) 探索探索性研究的目的:(了解)1. 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对事物更加了解的欲望 2. 探讨对某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可能性 3. 发展后续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二) 描述大众传播研究能够用系统地、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将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清楚、准确地描述出来。

云南师范大学选课表

云南师范大学选课表

[015324]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与应用 [0002808]李雪峰
[015328]描绘人生彩虹—生涯辅导 [0002879]张月
[025319]佛教哲学 [025320]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025321]黑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 [025323]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导读 [02532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25325]博弈人生与信仰教育 [025326]犹太文化与教育 [025326]犹太文化与教育 [025312]看电影,看人生 [030298]唐诗选讲 [030390]第三只眼睛看电影 [03309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033096]唐传奇赏析 [033097]唐宋名家词选讲 [033108]云南历史文化 [033121]西方文化史 [033125]中国经典里的人生智慧 [033127]奥斯卡获奖影片赏析 [033128]影视赏析入门 [033129]中国文言小说研究 [033130]东南亚概况 [033132]汉字文化学 [040178]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 [040221]公务员考试专题分析 [040221]公务员考试专题分析 [040221]公务员考试专题分析 [040417]职业规划与求职艺术 [040417]职业规划与求职艺术 [040419]近代中国人的时尚生活 [045353]初级老挝语
[165062]科技创新理论(TRIZ)与应用 [774]谢建
[47002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0002375]梅潇尹
校区:呈贡主校区
课程 [004014]食品营养学 [010455]师范生礼仪教育 [010467]心理辅导理论及实践 [015302]课程开发与学程设计 [015323]个人理财 [015325]世界经典教育电影赏析 [015326]儿童教育电影赏析 [015327]戏剧表演与赏析 [020403]当代世界热点问题 [020407]人类学专题 [020482]知识产权法 [025294]中国社会政策 [025304]中国社会救助 [025308]西方哲学故事 [025317]比较政治制度专题研究 任课教师 [3888]富楠 [0001864]字疆燕 [0002144]何顺超 [0002020]田莉 [0002874]张贺梅 [0002873]花艺 [0002690]谢云丽 [0002371]李宜嵘 [2247]张国林 [2733]张曙晖 [2925]姜黎皓 [0003029]朱海平 [0003029]朱海平 [0001983]查建友 [669]柳榜华 上课

学者明星化不是学术传播的歧途 辩论资料

学者明星化不是学术传播的歧途  辩论资料

学者明星化不是学术传播的歧途辩论资料昔日读书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当下教授们则乐于在电视屏幕上传道授业。

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造就的一批教授明星令人瞩目,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于丹……教授人气赛过明星,成为2006年最富喜剧色彩的文化景象之一。

过去人们印象中,教授都是埋首书斋做学问,而易中天这样的“新明星学者”却像娱乐明星一样,空中飞人般在全国各地穿梭,忙于自我推销。

2006年8月,易中天在刚刚开幕的上海书展上创造了一项“中国纪录”。

不到一下午,他就签售新书《品三国》4000多册,当场写坏了10多支水笔。

据一位在签售现场的网络游戏业人士称,易中天的人气,跟“超女”李宇春在上海动漫展上亮相的效应相差无几。

时隔三个多月,另一位“百家坛主”于丹以一天签售8000册《于丹的〈论语〉心得》的惊人数字,刷新纪录。

学者、电视明星、畅销书作者,很少有人能集这三种角色于一身。

此前只有一个余秋雨。

而如今,央视《百家讲坛》却似乎掌握了造就“三位一体”“新明星学者”的秘诀。

伴随着走红于年轻一族中的“粉丝文化”,网上开始出现许多“教授粉丝”———“乙醚”(易中天的拥戴[者)、“鱼丸”(于丹的拥戴者)、“年糕”(阎崇年的拥戴者)和“海飞丝”(纪连海的拥戴者)。

但不可否认,尽管称不上学识渊博,“新明星学者”们却带动了大众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新狂热。

易中天的《品三国》卖了50万册。

《于丹的〈论语〉心得》更是“号称”卖了60万册,虽然业内人士对此存疑。

伴随易中天的走红,中国书市2006年热销各类历史题材书籍。

先前在学界评价甚高的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姚大力的《成吉思汗和今日世界之形成》、吴思的《潜规则》、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等,既富有思想性,也受到读者青睐。

“新明星学者”更有责任传播真知“新明星学者”当道,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众说纷纭。

对当下文化氛围的影响是好是坏?各方意见迥异。

一种意见认为,学术快餐化和娱乐化,成为一种令人担心的时尚。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传播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并将其发放给被调查者,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各种信息和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用于调查人们的传播行为、媒体使用习惯、信息获取来源等等,以便于了解和分析传播现象。

二、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研究者可以获取到被访谈者的观点、想法、经验等。

在传播学研究中,深度访谈可以用于探索人们的传播动机、态度、价值观等,从而深入理解传播现象的内在机制。

三、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媒体内容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获取到一系列相关的数据。

在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可以用于研究媒体报道的内容、形式、偏见等方面,以便于揭示和理解媒体传播的特点和模式。

四、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预设的处理,并观察和测量其反应和效果,以得出结论。

在传播学研究中,实验研究可以用于探究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媒体效果等问题,以便于验证和推断传播理论的有效性。

五、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实中的传播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研究者可以获取到具体的行为和事件。

在传播学研究中,观察研究可以用于观察人们的传播行为、媒体使用情况、信息传播过程等,以便于了解和解读实际的传播现象。

六、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详细研究特定个体或事件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个案,研究者可以获取到详细和全面的信息。

在传播学研究中,案例研究可以用于研究媒体事件、传播组织等特定情境下的传播行为和效果,以便于为理论提供具体的案例支持。

以上提及的是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传播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有哪些

传播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有哪些

传播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有哪些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文化传播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

传播学作为研究信息传播规律和效果的学科,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播学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为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社交媒体与文化传播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为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以微信、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和分享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

首先,社交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文化内容。

无论是传统的文化遗产、艺术作品,还是当下流行的文化现象,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用户可以通过分享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将自己所喜欢的文化内容推荐给朋友和关注者,从而实现文化的快速传播。

其次,社交媒体的互动性特点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对文化内容进行评论、点赞和转发,形成了一个活跃的文化交流社区。

这种互动不仅让文化传播更加生动有趣,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例如,一些关于不同国家美食文化的分享,往往会引发用户之间的热烈讨论和交流,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用户生成内容(UGC)也为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普通用户通过自己的创作和分享,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体。

例如,一些年轻人通过拍摄短视频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从而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

VR 技术通过创建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文化场景。

例如,在历史文化的传播中,可以通过 VR 技术重现古代的城市风貌、战争场景等,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用户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文化的记忆和理解。

AR 技术则是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创意和可能性。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20世纪是传播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为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和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传媒和社会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几本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的介绍。

1. 《传播学》作者:麦考姆斯(Wilbur Schramm)出版年份:1971年这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由美国传播学者麦考姆斯撰写。

在这本书中,麦考姆斯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他强调了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重要性,并对传播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本书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 《传媒效果》作者:麦金特(Harold Lasswell)和肖特(Paul F. Lazarsfeld)出版年份:1948年《传媒效果》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名著之一,是美国传播学者麦金特和肖特的合著。

他们在书中提出了“传媒效应”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论证了传媒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传媒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

3. 《传播的多通道理论》作者:奥尔森(George Gerbner)和凯斯勒(Larry Gross)出版年份:1976年这本书由奥尔森和凯斯勒合作写成,是关于传播的多通道理论的经典文本。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有多种传播渠道和信息源,个体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因此发生改变。

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多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现象和人们的传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4. 《大众传播理论》作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出版年份:1964年这本书是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被誉为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消息”的理念,认为媒介本身对于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起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对于后来的传播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几本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的介绍。

这些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理解传播学的基本原理、观念和理论框架有重要的帮助,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层次:从理论建构到实践路径

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层次:从理论建构到实践路径

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层次:从理论建构到实践路径作者:徐明华李虹来源:《对外传播》2022年第08期【内容提要】情感研究有助于在国际传播中跨越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的障碍,探究理性研究范式规避的社会过程性问题。

情感传播的效果受制于多种因素,传播主体无疑在其中占据着优势地位。

它不仅是传播内容的把关者,也是传播策略的决定者。

传播主体本身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

因此,立足于传播主体的差异,对国际传播中共情策略的运用区分国家叙事、媒体叙事和民间叙事,对应“不对称共情”、“弱共情”和“同感共情”三个层次,实施凝聚共识、广泛融情和精准共情的演进机制或可成为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国际传播传播主体传播效果共情层次数字媒介时代,国际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多元赋权的新特征。

无远弗届的互联网为多元传播主体的跨时空情感表达和差异化价值诉求构建了通路。

技术赋能下的平台媒体和数字终端放大了公众的情绪和情感,舆论常常被情感裹挟,理性主义知识体系的禁锢被突破,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情感转向愈发明显。

在这种时代变迁下,对和平与民主的呼唤、对霸权主义的抵制,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许,以及对现实歇斯底里的批判等,都折射出“情感共同体”的开拓性价值。

①②因此,共情传播以及其赋能国际传播的作用机制将成为未来研究趋势中重要的增长点。

一、共情传播的理论溯源(一)共情传播的内涵共情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将其移植到新闻传播领域的相关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

对共情传播的概念界定,也未达到统一。

吴飞对共情的心理基础、情感基础及实践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并将共情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以解决“对空言说”的传播困境。

③李玲在《民族互嵌与共情传播——一个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一文中则提出从民族互嵌视角理解“共情传播”,强调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之间的认同整合和文化混搭,以凝聚新的情感共同体。

④这一表述打破了心理学视角注重个体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范式,扩展到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之间的传播模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文化间性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的国际表达——以中国盐

文化间性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的国际表达——以中国盐

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2019年4月第2期Apr.2019NO.2一、中国盐文化现状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盐文化是一个新兴的综合研究领域,只走过了短短的20余年。

20世纪90年代,陈然、曾凡英等才明确提出“盐文化”这一概念[1]。

自“盐文化”概念提出以来,近20年来对这一特色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有对盐业管理体制、盐税、盐企现状与发展和企业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有对盐文化与城市发展、盐文化遗产及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盐业饮食文化方面的探讨;还有对盐业文学及盐商和盐业人物的研究及盐文化相关档案文献研究等等。

另外,随着科研管理机构—“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中国盐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定期召开,《盐业史研究》等相关期刊的创办,加之近几年中国盐文化研究专门机构的不断涌现,使得不少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都纷纷参与到这一研究领域,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盐文化学术成果的创新与交流。

目前,盐文化这一古老而新兴的研究领域已呈现出跨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模式,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视角也越来越丰富。

国内的专家学者主要是运用历史人类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学、民俗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盐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然而,盐文化研究在其研究范围上还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对盐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尚涉及较少。

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我国盐文化传播方式相对单一。

当前,盐文化主要是通过盐商会馆等历史遗迹和盐业旅游等方式传播的;其次除靠传统的期刊书籍电视之外,主要依赖网络媒介这一传播途径。

传播主体则多集中于科研院所、盐企及盐管部门和一收稿日期:2019-03-02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重点项目“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探寻‘食盐之路’的盐文化建设”(YWHZ16-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红梅(1972-),女,山东栖霞人,昌吉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话语分析。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历史概述

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历史概述

2015年第3期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艰难起步,一路顶着“宣扬资产阶级观点”的思想压力,逐渐为学术界所承认。

并在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传播学的量化研究,伴随着这股“东风”也从无到有,茁壮成长起来。

但一些纯粹的方法论者,面对质化和量化的研究分歧,仍坚守着各自的阵地。

厘清我国新闻传播研究中量化方法的发展历史脉络,对于传播学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的起点传播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和60年代前后曾有零星的火花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建立和发展是在1978年。

然而,传播学中的量化研究的引入却比传播学的发展曲折得多。

在1980年,还有传播学者这样评价到:“不少美国的新闻学理论的文章和著作,利用了统计、逻辑和数学的方法……其实,不过是些唯心主义糟粕。

”说明当时的学者对于量化研究仍存在不少偏见和否定的态度。

直到1982年6月,由北京新闻学会发起,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人民日报等组成调查组,由陈崇山、柯惠新两位学者牵头,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第一次开展了对北京市读者听众观众的调查,刊登在1982年出版的《新闻学会通讯》上。

在这次调查研究中,共覆盖295个样本单位,样本数量2432人,出具6份调查报告。

对北京市13岁以上的受众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这次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研究人员第一次尝试用量化的思维来解决新闻传播中的问题,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调查受众的起点。

但是这一科学研究思想逐渐建立并被接受,已经是1986年后了。

二、缓慢发展中前进1982年开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访华带来的研究热潮,新闻传播学科快速发展起来,召开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大众传播研究占据传播学研究的主流。

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

陈力丹1986年在《新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历史的探讨》中总结1979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中的40个研究话题时,有13个话题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的跨文化传播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的跨文化传播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的跨文化传播
徐晓梅
【期刊名称】《丝绸之路》
【年(卷),期】2009(000)024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戏剧如何走出国门,为西方观众所欣赏和接受,成为跨文化工作者面临的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跨文化传播方面,应该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促进文化融合,将中国传统戏剧打造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徐晓梅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2J
【相关文献】
1.浅议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J], 栗瑞雪
2.从国产电视剧浅议中西跨文化传播——以电视剧《琅琊榜》为例 [J], 许敬;孙小博
3.浅议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以《生活大爆炸》为例 [J], 谢爽
4.浅议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翻译面临的问题 [J], 夏吉宣
5.中国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浅议——以大平调为例 [J], 刘存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一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一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一章参考书目:《传播学引论·修订版》,李彬著《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传播学史》,罗杰斯著《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

人类传播的四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2、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3、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4、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叶近代传播工具诞生5、第五次飞跃:?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等于一天。

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施拉姆:”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最早的传播研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国语》、《论语》、《战国策》未实现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变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社会基础、社会需要、学科基础与需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垄断:生产活动与范围延伸跨国企业:对信息需要增加大众报业、电影、广播、电视:传播业成为独立产业两次科技革命——两次思想革命:人类认识能力大幅度提高传播学产生于美国的背景:(一)政治背景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尤其战争时期一战: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协约国联合宣传委员会——宣传战争的广告、新闻电影等一战宣传的研究:坎珀尔·史图尔特的《克尔之家的秘密》(英国)、施杰林·鲁贝尔特的《宣传是政治武器》(德国)、伊·普策克《德国宣传:关于宣传是实用社会科学学说》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27年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Propaganda Technique In The World War)美国“宣传分析研究所”1937年《宣传的艺术》(1939年)艾尔费雷德·李伊丽莎白·李七种常用宣传手法咒骂法(Name Calling)粉饰法(Glittering Generality)转移法(Transfer)证言法(Testimonial)平民法(Plain Folks)堆牌法(Card Stacking)乐队花车法(Band Wagon)二战: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卡尔·霍夫兰研究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参战士气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活动与实践直接催化了传播学的形成。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方法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方法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方法
刘威;徐四宏;王红梅
【期刊名称】《当代继续教育》
【年(卷),期】2006(024)005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翻译的理论背景、跨文化交流中中英文化差异的表现和原因,探讨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旨在归纳翻译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刘威;徐四宏;王红梅
【作者单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武汉430064;武昌文华中学,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方法 [J], 裴盈盈
2.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方法 [J], 裴盈盈;
3.英汉比喻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中的处理方法 [J], 龙梅
4.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处理方法与技巧 [J], 丘秀英
5.对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分析 [J], 郝焕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专有项的分类与翻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的分类与翻译策略

文化专有项的分类与翻译策略
在翻译中,译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从而应对遇到的各类问题。

笔者此次的翻译实践项目《巴赫:天堂城堡里的音乐》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便是文化专有项的处理。

中外研究者都对文化专有项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分类、策略。

西方学者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都提出了自己的对于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和分类,艾克西拉曾经就文化专有项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应对策略。

中国研究者陈宏薇、徐明武提出了文化专有项的分类,邱懋如、王东风提出了处理文化专有项的策略。

在比较之后,笔者选取了奈达对于文化专有项的分类,以及艾克西拉对于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在笔者此次翻译实践项目中,笔者根据奈达的分类方法选取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专有项,分别与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有关。

根据这三种分类,并且结合实践项目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笔者选择了艾克西拉提出的十一种策略之中的五种——同化、删除、文内解释、转换拼写法、以及文外解释——处理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专有项。

博客对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挑战——徐春红

博客对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挑战——徐春红

互联网经过十几年轰轰烈烈的发展,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介构成了一种挑战,引起了许多传播学者的注意。

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效果方面的研究,不论是议程设置理论还是沉默螺旋理论,其研究结果都使得网络传播效果的研究最终归于传统的媒介效果研究中。

但是随着以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到来,对传统的媒介效果理论又带来一定的冲击。

议程设置理论是在传统媒介的环境中提出的,它力图解释在传统媒介环境中信息是怎么被选择、编辑和提供的即所谓的“把关”过程,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在执行着自己的“守门人”职能,通过议程设置筛选公共辩论的主题和程序,安得鲁斯也曾说过:传统媒体在机制上就是充当守门人的角色。

但是随着博客的到来,这种把关、筛选还存在吗?传统媒介组织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我国的媒介是社会主义的媒介,是国家所有,因而它为全社会服务,需要倡导共同的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

总而言之,这时候的传播者必须扮演把关的角色,对信息进行筛选与加工,并利用不同媒介,对社会信息进行生产、表现与传播。

网络出现后,虽然公众与传媒组织共享了相同的信息通道,但专业化的传媒机构依然凭借其传统声誉、专业技术、资金优势,很快占据了网络传播的强势地位,大量的网民,不得不借助这些媒体获取信息资源。

但是博客网站的出现使这样的传播活动具有了不同之处:最初的传者难以明确界定,编辑角色逐渐淡化。

这主要取决于博客的“零编辑”特点。

戴夫・温纳(DavidWiner)曾说过:博客就是没有经过编辑的个人声音。

编辑作为中介,是传统媒体(包括传统网络媒体)集中控制模式的重要方面,是内容发表的一个重要“屏障”和“壁垒”。

而在博客领域,作者就是编辑,即时写作、即时发布。

博客作为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空间场所,是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交流和共享。

博客通常只是出于对新闻事件的兴趣和热忱才主动提供新闻资料的,传者在形态和工作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意义的传者有着显著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文化人类学与现代传播学的理论渊源
1. 人类学之文化传播研究传统
最早用“传播”一词研究文化现象的是泰勒,他的《原始文化》中的 “传播”主要指迁徙、暗示和分布等意。 怀特在考察人类文化发展进程时,看到人类传播行为的巨大影响: “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是一个连续统一体,是一系列事件的流程, 是一个时代纵向地传递到另一个时代,并且横向地从一个种族或地域 播化到另一个种族或地域。”[1]怀特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看作是纵 向和横向传播流程的统一体,对文化本质作了独到的诠释。
(三)分析
在已有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突破原有 专注文化系统内部的探讨,而从系统内部向外 界输出信息的视角,通过民族文化借助现代传 播媒介向外传播这一信息输出机制来思考全球 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问题。
二、现代媒介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战争、族群迁徙等这些宏观自然与历史因素已不再是引 发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因;
[1]
莱斯特.怀特.文化的科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
传播学派 德奥传播学派: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倡在研究人类文化时有必要绘制区 域地图,并寻找跨越全球的迁移和传播路线,证明文化接触是文化相似 性的原因。 英国传播学派:埃里奥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他们认为人类文 化均起源于埃及,即“极端传播论” 。 “传播论” 始于探讨人类文化共性的起源,认为进化论忽视了文化在 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研究人类文化必须以文化的地理传播为使命。[1] 强调事物(物质或其他别的事物)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一个民族 到另一个民族,或者自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播,关注地域间的文 化传播现象,关注不同文化在民族间的扩散演化。 早期引发人类文化“传播”的动因及条件主要有自然灾害、通商、 战争、迁徙、殖民、遣使、传教等自然与历史因素。
[1]
[英]菲利普.史密斯著,张鲲译.文化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168页.
立足于文化传承传之过程的关注,尝试运用传播学方 法分析文化传承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族文 化的传承纳入全球全民视野,直面当下现代传媒深刻 影响社会文化的现实遭遇,实践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取 向的现代媒介传播。
第八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
传播学方法在文化传承研究中应用之合理辩护
徐红梅
2012.12 西南大学
一、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 研究内容
1.文化传承的理解与阐释。 (1)强调文化的“传”之过程,指文化由上代人传给下一代人,不至于 失传,特指文化持有者世代传习其文化;文化“传”之过程,重点关 注民族文化时间向度上文化的积累与延续。 (2)强调“承”的本质,重视文化在“承”中的自我生产。
[1]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9
2.传播学发展的文化指向
现代传播学产生之初,通过对人类行为、文化形式、社会构成等相 互之间关系的考察与研究,从文化人类学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理论资 源出发提出传播之一概念及其传播与社区、社会、文化的关系。 如施拉姆引用了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 萨丕尔的观点说:“每一种文 化形式和每一种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晰或含糊地涉及到传播…… 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一词(communication)与社会 (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 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社 会的主要区别是人类传播的特定特性。”[1]
[1]
郜书锴.浅论人类学视域下传播学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09(4):14-17
四、现代传播研究范式在文化研究应用的启示
一些文化研究者运用传播研究的概念及理论模型进行文化研究,如采 用源自大众传播研究的理论模型,将文化视为生产、传播和传递的事物 ,即近似于信息。该取向的研究并不否认较为宽泛的文化定义,但往往 只研究体现在有形产品(如一件艺术品、一本书或一次影视节目等)之 中的文化,这些产品能够直接体验和衡量,并具有明确的空间位置或持 续的时间。如戴安娜.克兰在其著作中,将“记录的文化”与“文化产品 ”称为该书的重点。文化远非抽象社会力量的结果,而是建立在直接因 果关系系统的基础之上,要研究文化,也应将其视为广播网络等的产物 。[1]这种研究范式将文化视为可观察、可体验、可衡量的有形产品。
而人们对文化传播现象的关注趋于微观,对微观传播现 象及媒介的关注与研究开始盛行。
现代媒介已逐步占据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地位,是社会核心组织 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媒介组织因其信息垄断者的身份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 系统;
其二,媒介组织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殊场域,对其他的场域有 着强大的影响力甚至是控制力。现代媒介分析是社会与文化研究的 一个重要的方面。
[1]
[美]威尔伯.施拉姆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3
近几年以来,传播学的研究关注点投向“他者”及田野,关注随
着电视、电影等技术的侵入,在现代传播条件下民族地区、乡 村的日常生活变化及社会变迁等,也标志着人类学与传播学研 究的学科交融,例如美国社会学博士柯克· 约翰逊的《电视与乡 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2001年)、郭 建斌的《独乡电视———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 》 (2003年) 等。[1] 人类学研究方法中的参与式观察、民族志研究等在传播学定性 研究中的应用也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播学——文化转向。
2. 如何实施并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讨传承与保护的重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途径及其措施,主要 从经济、教育与人才培养、政策法制建设等手段进行讨论,重视政府 承担的责任等。[1]
[1]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年.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绝大多数研究关注点放在某文化区域内或某民族文化系统内 部,强调该文化系统内文化持有者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提出如何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承时,绝大多数是以 民族文化系统内部为主体,着重思考如何将经济手段、政策 干预等“外在力量”有效作用于该文化系统。而“外在力量” 中的文化因素主要从学校教育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而对学 校教育以外的文化因素较少涉及。
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一种传播学分析框架
传承者
文化系 文化持有者 统内部
传承媒介
身体(空间性)
传承情境
天地自然系统 人生礼仪
语言(时间性)
文化系 统外界
岁时节日活动
……
文字 图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