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滑轮》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教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教案

第四章 4.1 简单机械§4.1.1杠杆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杠杆、滑轮、*轮轴、*机械传动、*斜面等简单机械。

生产生活中的任何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因此,本节的学习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力的概念为基础。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小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进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⑵知道杠杆的支点;⑶知道动力、阻力;⑷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五要素,感受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杠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⑵了解《天工开物》中关于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等,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难点: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三、教学资源与实验器材实验器材:钉有骑马钉的木板、螺丝刀、小木块。

演示实验切纸刀、镊子、普通剪刀。

四、教学设计说明观看塔吊、油井的图片和使用起子、剪刀、滑轮等工作的情景,说明机器人等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引入课题——简单机械。

学生用螺丝刀将骑马钉撬起,画出示意图。

播放用硬棒撬起石块、使用镊子、玩跷跷板的情景,思考这三个杠杆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归纳出杠杆的概念。

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通过示教板的演示,讨论得出杠杆的力臂。

学生会根据动力和阻力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情景Ⅰ 图片1观看塔吊、油井的图片和使用斜面、滑轮等工作的情景,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机器人等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引入课题——简单机械。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教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四章《机械和功》4.1《简单机械》第四课时《滑轮》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简单机械》第四课时滑轮是继杠杆和杠杆平衡条件之后的学习内容。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是:知道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的分类已有初步认识。

初步具备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什么是省力杠杆,什么是等臂杠杆的能力;在初二上的学习过程中,曾经历过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等探究实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自主实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充分运用所给的实验器材来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的特点,从而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初步归纳实验结论。

在分组实验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间形成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团队精神。

同时,在组内或组间的交流探讨过程中,学生学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擅于倾听他人的发言,体验分享成果的喜悦。

预设的学习难点有: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认识滑轮的结构。

(2)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探究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领悟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

(2)学生观察多媒体软件FLASH的展示,体会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2)学生通过定滑轮抽象为等臂杠杆,定滑轮抽象为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立模型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理解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教学难点: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3、关键点:实验探究过程、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和建立模型。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专题复习 课件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专题复习  课件
滑轮专题复习
定滑轮
(1)使用时 轴 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定滑轮的实质:可以看成是变形的 等臂 杠杆。 (3)定滑轮的特点能 改变用力的方向 ,
但不能 省力 。
(4)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和重物移动距离相同。
动滑轮
(1)使用时 轴 和重物 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动滑轮的实质:可以看成是变形的_省__力___杠杆。 (3)动滑轮的特点能 省一半力 ,但
(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 归纳得出结论。 ⑴比较图5(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 可得:__使__用__动__滑__轮__能__省__力__,_但__不__能__改__变__用__力__方__向____________。 ⑵比较图5(b)与(c)与(d)三图可得: 使__用__动__滑__轮__提__起__相__同__重__物__时__,__动__滑__轮__的__重__力__越__小__,__所__用__的__拉__力。越小
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作用 点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两倍。
典型例题小结
1、分清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2、回忆相关的滑轮特点; 3、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结合功和功率计算;
【变式训练2】
【变训练3】
F摩
G
【分层练习2】
F摩 F1=F摩;S绳=S物
F摩 F2= F摩;S绳=2S物
情景题、表格题小结
1、看清题目研究的主题;
2、回忆相关的物理规律;
3、结合题目中的实验过程,分析图(表)中提供的 信息; 4、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各张图(表)的共同点
分析各组图(表)的不同点。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四章机械和功4.1 简单机械之滑轮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四章机械和功4.1 简单机械之滑轮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使用定滑轮提 升物体时,拉力大小 与物重的关系;物体 运动方向与拉力方向 的关系。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竖直匀速拉动)
次数 物体的 拉力的大 物体运动的方向 拉力的
重(N) 小(N) (上或下)
方向
1
2
3
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找出跟它相当的杠杆。 请认定一下,杠杆的支点是A还是O点?并指出拉力F与 物重G的关系。
F
F
L1 = 2R F
A O
OL2 = R
G
G
G
杠杆的支点在O上
在使用动滑轮时,相当于一个动力臂 是阻力臂的二倍的省力杠杆。
因此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是:
F
1 2
G物(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拉动)
次数 1
物体的 拉力的大 物体运动的方 重(N) 小(N) 向(上或下)
拉力的 方向
2 3
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L2= L1
F=G
G
F
G
F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L1=L2
L1 L2
O
F
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F=G
G
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臂 杠杆,所以只使用定滑轮,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有 F×2R=(G物+G滑轮)R
F
1 2
(G物
G滑轮
)
(考虑动滑轮重)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 的小轮叫做滑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动手试一试
学生实验:用一根细线和一 个滑轮将货物提升到高处,你有 什么方法?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3

课题:机械和功单元复习(一)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的单元复习第一课时,完成简单机械内容的复习。

学生经过《机械和功》这个章的学习,已经知道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和滑轮的概念,理解杠杆平衡条件以及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学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知道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应用。

在此知识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影片《厉害了我的国》中各种先进机械设备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模仿组装塔吊,建构理想模型,复习杠杆及其五要素,进一步理解力臂概念,引出杠杆的分类;并通过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物理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利用一个50克钩码测量刻度尺的质量,巩固杠杆平衡条件知识。

并通过趣味漫画故事提问,增强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回家设计漫画中滑轮工作时相关于功和功率以及机械能的题目,为下一课时功和能的复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影片《厉害了我的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科学技术的力量。

2.经历模仿组装塔吊,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3.通过利用杠杆五要素分析实际问题,以及作图复习力臂,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五要素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4.通过漫画解读复习滑轮知识,并通过自主设计滑轮使用方式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杠杆平衡条件难点:力臂概念四、教学资源学生器材:铁架台、打孔穿线的钢尺、质量分布均匀的塑料尺、钩码、弹簧测力计,活动卡等。

教师器材:PPT、电子天平、演示轻质杠杆、iPad等五、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杠杆知识和杠杆平衡条件应用;二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动手制作一个简单塔吊模型,回顾杠杆知识,复习巩固力臂概念以及杠杆分类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并通过实验设计,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通过故事设计物理问题,学生自问自答方式,复习巩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理解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复习》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复习》

《滑轮复习》——基于学生命题的复习课二、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理解滑轮组的公式一、滑轮组的受力分析:1、对滑轮组进行受力分析时,受力物体是什么?滑轮组应该处于什么状态?2、滑轮组在匀速提升重物时的受力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按照受力分析的顺序进行分析,先重力,后弹力。

回答问题:1、受力物体是动滑轮,应该在平衡状态,即匀速直线提升物体时进行受力分析;2、动滑轮受到向上的三个拉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物重)和动滑轮重力。

回顾前面章节学习中受力分析的方式和顺序,对滑轮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把非常规的受力分析,变成常规的受力分析,便于学生形成系列问题受力分析的方法;二、滑轮组同一根绳子上拉力的特点学生上台进行实验,匀速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的弹簧测力计,观察实验现象并读出每根绳子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每段绳子上都有拉力,且拉力相等,解决学生对于绳子自由端拉力的理解,对滑轮组受平衡力时的受力分析打下基础。

三、动滑轮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引导学生列出平衡力的等式,动滑轮收到竖直方向上的力,所有向上的力之和等于所有竖直向下的力,并进行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公式推导。

列出平衡力的等式:nF=G物+G动公式变形求拉力:利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滑轮组公式的理解,从根本上解决公式来源的问题四、对于绳子段数n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理解绳子段数n,并区分不同滑轮组的n值。

回答问题:根据动滑轮的受力分析可以知道,绳子段数n就是看滑轮组中,有多少根绳子直接与动滑轮相连,拉动滑轮。

利用受力分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绳子段数n的理解,解决一大易错点五、习题巩固利用粤教云系统的统计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习题答题情况,根据答题情况挑学生进行讲解。

利用学生平板进行答题学生活学活用,在对公式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后,解决以往的易错题,并利用粤教云平台的习题反馈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三、探究水平方向上滑轮组的受力情况(学生分组实验)一、学生实验:探究水平方向上滑轮组的受力情况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用教师平板拍下学生正确操作和典型错误的照片和视频,比如没有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没有水平拉动等,用同屏器进行同步演示;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收集学生试验中出现得种种问题,作为实学生根据学案的步骤引导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并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问题。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一、教材分析杠杆是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它既是“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其他简单机械的基础,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杠杆平衡条件”的学习和掌握。

所以,本节所学内容相当重要。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水平,而且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杠杆,例如撬棍,跷跷板等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杠杆的理解是感性的,比较肤浅、片面。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由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能够在图中准确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二)、过程与方法:1.使用杠杆,感受杠杆的五要素2.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升探究的乐趣。

2.使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力臂画法;难点:杠杆力臂的画法;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用具各种杠杆、木板、铁钉、实物投影六、教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使用生活中的杠杆,与杠杆近距离接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实物投影把学生的展示更好的体现在全体同学面前。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在于在作图环节没有使用直尺规范作图,对学生是一个不良的引导。

同时,对于学生使用生活中杠杆的水平估计不足,很多工具学生并不会使用,导致没办法准确的找到杠杆。

画一画图1 图2图3 图4图5 图6图7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的距离。

用字母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的距离。

用字母表示。

力臂的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做垂线段,括号字母才算完。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优质课教学设计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优质课教学设计

4.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一节《简单机械》的第二课时,是本章的重难点内容。

杠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探究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但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杠杆以及简单机械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杠杆的定义及其五要素,也掌握了一些力与运动的基本知识,知道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两种平衡状态,并且此阶段的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水平,知道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为本节课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跷跷板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兴趣与热情,以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杠杆的平衡状态。

(2)知道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能初步使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实行相关运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过程,感受观察、比较、归纳等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升实验水平和观察水平,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2)通过了解杠杆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有物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过程。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两人一套):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学习活动单。

2、演示实验器材:杠杆示教板(模拟跷跷板)、大小钩码等。

3、课件: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杠杆的平衡状态;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三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初步应用。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课件_1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课件_1

三石之山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1、学生体验探究杠杆平衡条 件实验的过程。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归纳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
关键
理解杠杆五要素。
三石之山 学情分析
A
已学习了杠 杆五要素
B
在生活中对杠 杆有一定接触
学情分析
C
学生对平衡已 有一定认识
D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 理模型有一定困难
三石之山 教法学法与教具
• 铁架台,质地均匀的杠杆,“T”形圆尺,50g钩码一盒或弹簧测 力计
三石之山 制定计划,观察探究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三石之山 制定计划,观察探究
实验注意事项
•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使用“T”形圆尺时一定 注意,竖杆的中线一定要和力的作用线重合,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并记录“T”形窗口中央刻度线对应的圆尺上的刻度。
1.请一位同学来黑板上画出小熊和小男孩的位置。
2.画出杠杆五要素。
L2
L1

O点
F1
F2
三石之山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过程探究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 杆平衡条件进简单计算。
• 2.通过体验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归纳与分析数据的能 力。
•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交流合 作意识。
• 2若杠杆不均匀,则需要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消除 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三石之山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5、分析与论证
提问: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 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L1=F2·L2
的这 杠就 杆是 原阿 理基 。米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教案用自制杆秤比较物体质量大小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学习用自制杆秤比较物体的质量大小,是八年级下半学期创新实验中重点实验之一。

同学们已经差不多学完了八年级所有的内容,对解决物理问题有了一定水平。

的本节课内容是以第四章杠杆和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基础,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持续思考,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杠杆的动态平衡,并用于杆秤的改良中。

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白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是物理中重要的分析比较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杆秤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他们可能在某些场景中见过杆秤的使用。

但是,“如何用杆秤来定性、定量比较物体质量大小。

其中的操作,原理”都是学生以前未考虑过的问题,通过课前准备、分析讨论,知道杆秤的基本结构;知道用杆秤定性比较物体质量大小的多种方法。

通过实验,从定量比较到定性分析的过程方法。

通过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知道如何为杆秤定标,知道通过改变秤砣质量、秤盘位置、提扭位置等方法能够使杆秤有不同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以适合不同的测量需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杆秤的基本结构(2)知道杆秤的平衡满足杠杆的平衡原理(3)知道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4)学会观察并思考试验中的各种现象,并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解决遇到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知道如何用杆秤来比较物体质量大小(2)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杆秤的定标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试验中的问题,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到制造杆秤的不易,培养同学们的名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用自制杆秤定性比较小船的质量大小2、难点:自制杆秤的修改方案五、教学设计思想首先回顾问题“如何用自制杆秤比较物体质量大小”,并播放视频,各组组长介绍用自制杆秤比较物体质量大小的各种方法。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滑轮》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滑轮》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滑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的结构(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3)知道它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作用(1)通过对滑轮实物的观察,理解滑轮的结构,通过应用滑轮实例分辨出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再通过信息数据的处理,得出定滑轮、动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用一根杠杆和一个圆盘演示,让学生理解滑轮实质是变形的杠杆,使所学知识由感性理解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两人协作完成滑轮使用效果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协作精神,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索滑轮的作用2、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三、教学资源: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学生实验20组、演示实验)圆盘、杠杆、弹簧秤、刻度尺、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观看动画新课教学:先请同学们观看动画片,建筑工地的工人如何将重物提起,使学生对简单机械—滑轮有感性理解。

再通过观察实物,(学习支架一)了解其构造,给出滑轮定义。

PPt板书1:滑轮定义。

根据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情况不同,让学生分辨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

然后,提出问题:工人师傅要把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使用哪种滑轮好?或使用这两种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将猜测可能出现结果写在黑板上:①省力②省距离③或﹍结合学生讨论结果,确立研究课题。

(提供学习支架二)实验探究:首先按图(a)或(b)组装器材,用弹簧秤和刻度尺分别测出力和距离,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

再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得出准确结论。

课题:使用定(动)滑轮是否省力?或省距离?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实行探究。

表格:提供实验需要参考的表格,让学生任选,也可自己设计。

定(动)滑轮实验记录表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可得结论是。

交流展示:(实物投影)得出结论,用PPt板书2:滑轮的作用同样用滑轮提升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演示。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优质课教学设计_1
5、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
所用最小的作用力是()
A.F1B.F2
C.F3D.F4
6.如图所示,当支架上刻度
相等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9.4牛,则每个钩码的质量是________.若把弹簧秤移至D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牛.
图10-5
7.一根1米的杠杆,在它的左端挂10千克的物体,右端挂40千克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支点位于离左端_______厘米的地方.如果在它的两端各增加5千克的物体,要使杠杆恢复平衡,支点应向______端移动______厘米.
学生猜想,教师演示,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变化?(5)引导学生找出斜向上拉时,F1、F2以及L1、L2在哪里?F2与L2的乘积变了没有?比较L1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完成_________.
2.有一根重力为G的均匀粗细的木棒放在水平地面上,稍抬起一端,所需的力为______.
3.把重为2牛和12牛的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时,两力臂长度之比为___________.若在2牛的物体上再加上2牛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12牛的重物上加_______牛的重物.
4.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它处于_______状态或_______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成公式形式为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杠杆平衡条件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平衡条件;学生通过实验,使用规纳法、探制变量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在设计时,尽可能考虑物理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生活实例为载体,注意突出重点,突出难点,将平常的知识点串联成一条线,从而使物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提升学生复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阶段任务
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10
20
10
导入
例举生活中不常见的杠杆来引入到杠杆知识中
学生感悟生活中离不开物理
加深学生印象
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清楚直观的回忆起知识。
在举例中巩固并提升杠杆平衡条件在具体实例中的应用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课堂即时反馈,进一步掌握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的水平。
作业:
科目
物理
任课老师
班级
八年级
时间
2019.4
课题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课型
初二物理专题复习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杠杆理解和讨论,知道杠杆和杠杆平衡条件概念,加深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2、通过具体的杠杆实例分析研究,让学生感知杠杆平衡条件的具体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对杠杆实行分类、比较,具备使用杠杆平衡条件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平衡条件:F1L1= F2L2
杠杆平衡条件有哪见的一些杠杆来分类,依据是什么?)
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和力臂问题;
3、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否处于平衡。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解杠杆平衡条件习题的方法。
目标是能将所学知识使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
将物理规律的学习置于一些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让学生学习之后能解决实际问题。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一节简单的机械第四课时简单机械滑轮课件共24张PP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一节简单的机械第四课时简单机械滑轮课件共24张PP
子移动的距离为 2 m,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10 N, 拉力所做的功为 20 J。(绳子与滑轮的0摩擦力、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0
4.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 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 甲 方案 (选填“甲”或“乙”),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 以 省力 。(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5.瘦子若用此滑轮组把重为3 600 N的小象提高


瘦子在二楼想用动滑轮提起重为700 N的一袋米, 动滑轮的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请问:瘦 子需用多大的力? 答:350 N
用以下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组成怎样的滑轮组呢?
下面两种不同的绕绳方法,各自具有什么 特点,你认为哪种改变力动力的方向?那 种更省力? s=?h
滑轮组的作用 (若忽略了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力)
沪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机械和功
第一节 简单机械--滑轮
【新课导入】
滑轮周边有凹槽,能绕着轴转动,将绳子 绕在槽内,拉动绳子,滑轮便可绕轴转动。
小轮
凹槽
滑轮其实是杠

杆的变形,或
者说,想把它从一楼提到四楼,有哪些办法?
使用时, 轴固定不 动的滑轮 叫做定滑 轮
1m,滑轮的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则:(1)瘦子需用 450 N的力; (2)瘦子拉的绳端应拉下 8 m。
6.
答案:
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将物体提升的 力等于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G 。
n
2.手拉绳子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的距离的 n倍,即s=nh。
如图,当在水平方向使用滑轮组时,动力F要克服的力就不 是物体的重力了,而是阻力f, 当物体匀速运动时,
F 1f n
N F
. T
f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4.1 简单机械(4)滑轮教案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4.1  简单机械(4)滑轮教案设计

4.1 简单机械(4)滑轮一、教学任务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滑轮,因此本节学习滑轮这一简单机械,了解滑轮的使用特点。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小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滑轮。

知道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理;知道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理解动滑轮能省力的原理;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滑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在将滑轮抽象成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2)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等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

难点:滑轮抽象成杠杆模型。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线、滑轮、学习活动卡等。

2.课件:自制PPT幻灯片、flash课件等。

3.视频:残奥会点火视频。

五、教学设计思路由“残奥会点火视频”的录像引入滑轮,通过学生组装滑轮提升重物,归纳出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通过将滑轮演化为杠杆的课件展示,理解滑轮工作的原理。

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图说明情景1 录像播放残奥会点火的情景,引入滑轮。

活动1 学生实验1观察滑轮,得出滑轮的概念。

活动2 学生实验2使用铁架台、细线和一只滑轮提升钩码,学生交流后归纳出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3 学生实验3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钩码,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钩码和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学生交流后归纳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教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机械和功第1节简单机械-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屏幕展示图片(四幅图片),边指着图上的滑轮,边讲述:升国旗时,要用到滑轮;起重机上有滑轮;晾衣架上有滑轮;升降机上要用到滑轮;滑轮有哪几种呢?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知识。

(二)进行新课1.定滑轮和动滑轮:(1)认识滑轮。

由于多数学生不认识滑轮,因此可先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认识滑轮是一个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可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实物组装提升重物的装置,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征。

也可配合观看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区别。

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还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会整体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4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4

4 杠杆的应用 学习单一、课前练习1、在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把杠杆挂在支架上以后,首先要调节___________使杠杆处在__________位置并保持平衡,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撬杠撬石头,画出杠杆的5要素(用向下的力撬杠杆)二、知识点1、 省力杠杆 :当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_______阻力臂,则动力_____阻力,使用它们能够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费力杠杆: 当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_______阻力臂,则动力_____阻力,使用它们能够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臂杠杆:当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_______阻力臂,则动力_____阻力,使用它们既不_____也不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例题1、 如图1所示,理解下列工具,并判断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__________杠杆 __________杠杆 __________杠杆__________杠杆 2、 如图2所示,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

(选填序号)3、 如图3所示的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4、 如图6所示,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竖直向下拉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牛,则左侧4、如图6所示,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竖直向下拉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牛,则左侧镊子 火钳 剪铁皮的剪刀 铡刀 图1 图2图3所挂物体重________牛,若将弹簧测力计改在A 点施力,使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____(选填“上”或“下”)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牛。

5、 如图7所示,O 是轻质杠杆的支点,已知OB =4OA ,物体G =50牛,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竖直向上拉力F 的大小为_________牛。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PPT课件_1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PPT课件_1
思考: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是有什么缺点?
省力杠杆的特点
A’
O
Ah
F2 F2
F1 B’ SB=4Fh1
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了距离
请每个小组在竹杆的一端悬挂重物 来代替鱼,并体验钓鱼的动作。
F1
L1
o
L2
小组讨论: 1、钓鱼竿属于
哪类杠杆?
F2 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 但是有什么好处?
费力杠杆的特点
F1
B’
F1 A’
O
h
A
F2S=4h B
F2
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思考: 理发,剪纸,剪铁皮通常使用哪种剪刀?
普通剪刀
理发剪刀
铁皮剪刀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什么时候人们会选择费力杠杆?
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常在扳手
柄上再套一节管子,如图。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 地拧下螺母,这是为什么?
F1
L1 o
F2
L2
下面杠杆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F1
O
F2
人体中的杠杆




F1


O F2
F1
· L1
O
L2
F2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体重落在
省力 杠杆 两者之间。这是一个_______
(如图),肌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而且脚
越长越省力。
二、杠杆的应用 体会大力钳的省力效果,并试着将 手握在大力钳的不同部位剪钢丝,讨论 怎样使用更省力。
a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动力小于阻力
b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动力等于阻力
c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动力大于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分析两种滑轮的实质
提问引入:滑轮实质是什么呢?
展示PPT或播放将滑轮演化为杠杆的课件。
板画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实行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4.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定滑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两线平行且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
观看并思考滑轮实质上相当于哪类杠杆。
提问: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时有什么特点呢?
分别指导学生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
板书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利用桌上器材先实行探究,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填入表格。
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实验操作水平和比较、分析、概括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索性实验,提升观察水平、实验操作水平和比较、分析、
概括的水平,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制定依据
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以及实验水平有待提升。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理解级,知识点的梳理显得很重要。对于两类滑轮的使用特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协助学生加深理解,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归纳得出滑轮的实质,学生易于理解。
授课教师
物理
授课班级
教学时间
课题名称
滑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和实质,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通过将滑轮抽象成杠杆,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提升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水平,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
小结与巩固练习
巡视指导,总结本课内容。
学生小结本课内容和实行适量练习。
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水平。
板书(一)、滑轮
1.定义: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按使用方式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2)、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学生看书,并完成小实验:观察滑轮的结构和演示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并判哪种方法省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两种滑轮的使用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滑轮的特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难点:探究滑轮的特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媒体技术应用(可复选“√”表示)
电子白板
概念图/思维导图
网络环境
Eduoffice
等技术工具
其它

PPT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引入新课滑轮的结构和分类
播放ppt,展示滑轮,演示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