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机械波1
机械波高考知识点
机械波高考知识点机械波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波动现象和能量传递。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机械波也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
了解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对于正确理解和解答波动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与机械波相关的一些高考知识点。
一、机械波的分类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横波是指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典型的例子是水波和光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相同的波,典型的例子是声波。
二、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横波和纵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也有所不同。
在固体中,横波和纵波均可传播,而在气体和液体中,横波只能是表面波,不能在介质内部传播,而纵波可以在介质内部传播。
三、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与波长和频率有关。
传播速度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传播速度越快。
四、机械波的特性机械波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特性。
①反射:当波遇到障碍物或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在反射过程中,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但频率和波长保持不变。
②折射:当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在折射过程中,波的传播方向和速度均发生改变,频率保持不变,但波长会改变。
③衍射:当波通过一个孔或绕过一个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解释波的弯曲现象。
④干涉:当两个或多个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可以是增强或减弱。
五、机械波的传播方向机械波的传播方向有水平传播、竖直传播和斜向传播三种。
水平传播是指波动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竖直传播是指波动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斜向传播是指波动方向与一定角度的方向垂直。
六、机械波的波动方程机械波的波动方程是描述波动过程的重要公式。
对于一维情况下的机械波,波动方程可以写为y(x,t)=Asin(kx±ωt+φ),其中y表示波动的振幅,x表示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t表示时间,A是振幅,k是波数,ω是角频率,φ是初始相位。
第十三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 第1讲 机械振动-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对点练1.(多选)如图甲所示,悬挂在 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在C、D两点 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振 子到达D点时开始计时,以竖直向上为 正方向,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在O点受到的弹簧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B.振子在C点和D点的回复力相同
√C.t=0.3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上
√√BC..小弹球簧的振质子量的为频率F1为-2gF432t0
D.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则从计时开始到13t0时,小球的路程为36A
由题图乙可知,t=0时刻小球所受弹力最 大,方向竖直向上,所以小球处于最低点, 故A错误;根据对称性,小球在最高点和 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 据 F解1-得牛mf顿=g第=43t二m0 ,a定;故律解C,得正小m确球=;在F由1最-2于g高F132点,t0=,故9有BT正F+2确+34;Tm,由g=所题m以图a小;乙球小可的球知路在34T程最=为低t0s,点=T,9=·4有A1f , +3A=39A,故D错误。故选BC。
位移大小相等
对称性 (2)物体由P到O所用的时间等于由O到P′所用的时间,即tPO=tOP′
(3)物体往复过程中通过同一段路程(如OP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即tOP
=tPO
(4)相隔
T 2
或
(2n+1)T 2
(n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物体位置关于平
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考向1 简谐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例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与左端固定的轻 质弹簧相连,构成一个水平弹簧振子,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位于O点。 现使小物块在M、N两点间沿光滑水平面做简谐运动,在此过程中 A.小物块运动到M点时回复力与位移方向相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第1节波的形成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节波的形成1.(多选)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机械振动,不一定产生机械波B.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跟着先振动的质点重复振动,只是时间上落后一步C.机械波中介质随波迁移D.机械波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答案:A ; A ; A解析:若只有物体振动,而周围没有传播这种振动的介质,振动不可能由近及远传播出去形成机械波,A正确;机械波中各振动质点都在重复波源的振动,离波源越远,振动步调越落后,机械波中各质点只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离波源较远的质点振动的能量是通过离波源近的各质点的传递从波源获得的,A错误,A正确。
2.下列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凹凸相间的波叫横波,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B.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横波C.沿横向传播的波叫横波,沿纵向传播的波叫纵波D.沿横向传播的波叫纵波,沿纵向传播的波叫横波答案:A解析: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为纵波,A、A、A错误;横波具有波峰和波谷,A正确。
3.(2021山东济南高二期末)某同学研究绳波的形成,取一条较长的软绳,用手握住一端水平拉直后,沿竖直方向抖动即可观察到绳波的形成。
该同学先后两次抖动后,观察到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个绳波。
关于两次形成的绳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波形甲的振幅比波形乙的大B.波形甲的周期比波形乙的长C.波形甲的形成时间比波形乙早D.波形甲的起振方向与波形乙相同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波形甲的振幅比波形乙的小,A错误;甲、乙两绳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等,波形甲的波长大于波形乙的波长,根据A=A,波形甲的周期大于波形乙的周A期,A正确;波形乙的形成时间比波形甲早,A错误;波形甲的起振方向向下,波形乙的起振方向向上,A错误。
4.(多选)在学到“机械振动”“机械波”时,四位同学就自己看到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同步备课套餐之物理教科3-4讲义:第2章 机械波 1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波的产生条件,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横波和纵波的概念.3.知道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4.掌握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导学探究]如图1所示,手拿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一次,使绳上形成一个凸起状态,随后形成一个凹落状态,可以看到,这个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如果在绳子上某处做一红色标记,观察这一红色标记的运动.(1)红色标记做什么运动?(2)为什么会看到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图1答案(1)红色标记做上下振动(2)绳子一端振动,带动绳子上相邻部分振动,依次逐渐引起整个绳子振动,由于后面的点总是比前面的点落后,所以会看到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知识梳理]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以绳波为例)(1)绳上的各小段可以看做质点.(2)由于绳中各部分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弹力联系着,先运动的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的运动,依次传递,使振动状态在绳上传播.2.介质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3.机械波(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2)产生的条件①要有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即波源.②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3)机械波的特点①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并且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动越滞后.②各质点振动周期都与波源振动周期相同.③介质中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④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而介质的每个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⑤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在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波的传播方向就是质点振动的方向.(×)(2)当绳波向右传播时,质点也随着向右迁移.(×)(3)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一定有机械波.(×)(4)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递过程.(√)(5)在绳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波源停止振动,波也停止传播.(×)二、横波与纵波[导学探究]如图2所示的绳波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3所示的弹簧波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图2图3答案垂直平行[知识梳理]1.波的分类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常将波分为横波和纵波.2.横波(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2)标识性物理量①波峰:凸起来的最高处.②波谷:凹下去的最低处.3.纵波(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2)标识性物理量①密部:介质中质点分布密集的部分.②疏部:介质中质点分布稀疏的部分.4.简谐波如果传播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种波叫做简谐波.[即学即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2)在纵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3)声波是纵波,地震波是横波.(×)(4)横波有波峰和波谷,而且波峰和波谷是相互间隔的.(√)一、机械波的特点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规律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描述:(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例1(多选)如图4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O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从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错误!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B.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C.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的位置时落后错误!D.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答案ACD解析从题图可知,质点9是图中距波源最远的点,尽管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但起振时刻最晚,故A正确,B错误;质点7与质点8比较,质点7在质点8的前面,两质点的振动步调相差错误!,故C正确;质点9比质点1晚2T开始起振,一旦质点9起振后,质点1、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故D正确.针对训练1(多选)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E.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动频率越小答案ABC解析波源依靠介质中各相邻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使质点依次振动起来,且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选项B、C正确;质点只在它们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它们振动的频率均与波源的频率相同,选项A正确,E错误;波在传播过程各质点不随波迁移,选项D错误.二、振动与波动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振动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波动是大量质点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2)运动成因不同振动是质点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平衡位置,同时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的作用.波动是由于介质中质点受到相邻质点的扰动而随着运动,并将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各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各个质点都受到回复力作用.(3)运动性质不同质点的振动是变速运动,在同一介质中波动的传播速度不变.2.联系(1)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是振动的传播;(2)有波动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3)波动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的周期,波动和振动都是周期性运动.例2(多选)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答案AB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有波源和介质.由于介质中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质点的振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选项A和B正确;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大小不变,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波源一旦将振动传给了介质,振动就会在介质中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仍然继续传播波源振动的运动形式,不会随波源停止振动而停止传播,选项D错误.针对训练2(多选)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振动就是机械波,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B.有机械波,则一定有机械振动C.机械波就是质点在介质中的运动路径D.在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都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和振幅答案BD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即机械波,A错;波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波源,二是要有介质,所以,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B对;在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C错;离波源较远的质点依靠前面质点的带动,所以频率、振幅相同,D对.三、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判断方法一:带动法由波的形成原理可知,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先振动质点的运动,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而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时,可在波源一侧找与该质点距离较近的前一质点,如果前一质点在该质点下方,则该质点将向下运动(力求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否则该质点向上运动.判断方法二:上下坡法如图5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如A、D、E;“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如B、C、F、G、H。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第2讲 机械波 新人教版选修3-4
机械波的特点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介质依存性:机械波离不开介质. (2) 能量信息性: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能量和信
息.
(3) 传播不移性:在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只在各自平衡位 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4) 时空重复性: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不断地重
复着振源的振动形式.
(5) 周期、频率同源性: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均等于 振源的振动周期且在传播中保持不变. (6) 起振同向性:各质点开始振动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的 方向相同.
振动
波动
联 系
振动过程动 振源将机械能传递给它的相邻质 能量 能和势能不 点,这个质点再将能量传递给下一 变化 断地相互转 质点,每个质点在不断地吸收和放 情况 化,总机械 出能量,从而把波源的能量传播出 不同 能守恒 去,是一个能量的传播过程 (1)振动是波动的成因,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波动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的周期. (3)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因为波的形成还需要有传播振 动的介质.但有波动一定有振动. (4)波源停振后,介质中的波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 向远处传播,直到振动能量完全损失尽.
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 f1 、f2
和v1、v2,则( )
A. f1=2f2,v1=v2
C. f1=f2,v1=2v2
B. f1=f2,v1=0.5v2
D. f1=0.5f2,v1=v2
解析:因为机械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频率由振源决定, 3 所以 f1=f2;由图知: λ1=3λ2=L,得 λ1=2λ2,由 v=λf 得 v1 2 =2v2,故 C 正确.
典例透析 如图所示为波源O振动1.5 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部分质点
振动的波形图,已知波源 O在 t =0 时开始沿 y 轴负方向振动,t
高中物理 第三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课时作业选择性高中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波的形成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发生迁移D.在波的传播中,如果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解析:机械振动是形成机械波的条件之一,有机械波一有机械振动,但有机械振动不一有机械波,A错,B对;波在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它们不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C对;振源停止振动后,已形成的波仍继续向前传播,直到波的能量消耗尽为止,D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2.(多选)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在振动的同时还要随波一起向前迁移解析:根据波的传播特点,前一个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振动,但每一个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A、B、C正确,D错误.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B.波可以传递能量C.发生地震时,由波源传出的既有横波也有纵波D.机械波的传播一需要介质解析:介质的不同不改变波的属性,故选项A错误;波不仅将振动的形式向外传播,还将能量向外传递,故选项B正确;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故选项C正确;机械波的传播一需要介质,故选项D正确.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B )A.在真空中,单凭耳朵就能听到歌唱家美妙的声音B.只要有机械波发出,一能找到产生机械波的波源C.某空间找不到机械波,在这一空间一找不到波源D.“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小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能激起无穷无尽的连续水波解析:机械波的产生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波源,二是介质,二者缺一不可,故A错误;有波源未必有波动,但有波动一有波源,故B正确,C错误;波可以传递能量,水波在传递能量的过程中有损失,故水波要消失,D错误.5.(多选)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CD )A.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B.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的振动频率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C.介质将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D.介质将振动的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解析:介质在传播机械波的过程中,只是把振动这种形式和振动的能量向外传播,而介质本身并不迁移,故A错误,C、D正确;质点的频率只与波源有关,不会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B错误.6.(多选)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声波一是纵波B.水波一是横波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D.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气体中传播解析: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空气中的声波一是纵波,而液体、固体中的声波既可能是纵波,也可能是横波,故A错;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它的运动形式比较复杂,故B错;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故发生地震时,地面既有上下振动,也有左右运动.C正确;D 正确.7.(多选)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 )A.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各质点也将由近及远地迁移出去C.传播波的过程中相邻各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D.某一横波在介质中沿水平方向传播,介质中的质点必沿竖直方向上下振动解析: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不随波迁移,故A正确,B错误;振源的振动使质点一个被另一个带动,且与振源振动形式相同,同时后一个质点总滞后前一个质点,可知各质点间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某一横波在介质中沿水平方向传播,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但不一沿竖直方向,故D错误.8.图①中有一条均匀的绳,1、2、3、4…是绳上一间隔的点.现有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传播.某时刻,绳上9、10、11、12四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②所示(其他点的运动情况未画出),其中点12的位移为零,向上运动,点9的位移达到最大值.试在图③中画出再经过34周期时点3、4、5、6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其他点不必画.(图③的横、纵坐标与图①、②完全相同).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横波的形成原理,由题中给出9、10、11、12四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可画出其他各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图中MN为各点的平衡位置,根据各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即可找到再过34T 各个质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1.下列有关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有机械振动就一有机械波B .波长于振动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C .波动过程是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D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解析:机械波需要机械振动和传播振动的介质,所以A 错误;振动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才是波长,B 错误;波动是介质将振动的形式和能量传递出去,而介质中的质点只是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传走,C 错误,D正确.2.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物体做机械振动,一产生机械波B .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跟着先振动的质点重复振动,只是时间落后一步C .参与振动的质点各自的频率不同D .机械波是介质随波迁移,也是振动能量的传递解析:根据机械波产生与传播的条件,可知有机械振动及传播介质,才能形成机械波,故A 错误;同一列波中,任何一个振动的质点都是一个波源,带动它周围的质点振动,将振动传播开来,所以后一质点总是落后,但振动频率相同,故B 正确,C 错误;形成机械波的各振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并没有随波迁移,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的能量是通过各质点的传递获得的,故D 错误.3.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C )A .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B .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C .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的关系D .质点振动的快慢解析:横波与纵波的区别是根据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判断的,如果两者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该波就是纵波,如果两者的方向相互垂直,则该波就是横波.4.波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介质中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B .波源的能量随波传递C .振动质点的频率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D .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来传播解析:各振动质点的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5.如图所示,甲图为一沿x轴负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a、b、c、d是这列波上的四个质点.则振动图像如乙图所示的质点是( D )A.a B.bC.c D.d解析:由振动图像读出质点在t=0时刻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再从波动图像中找出与之情况对的质点.由题图乙可知质点在t=0时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由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可知b点正向下振动,d点正向上振动,故D正确.6.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波的传播速度即波源的振动速度B.物体做机械振动,不一产生机械波C.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D.波动的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解析: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A错;波的形成需满足两个条件:振源和传播介质,故B正确;波源停止振动,波还会继续传播,C错;波的频率于波源的振动频率,D对.7.(多选)在学到“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时,四位同学就自己看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 ABD )小张说:医生用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递机械波.小王说:队过桥时不能齐步走,就是因为怕产生共振,损坏了桥,火车过铁桥时要减速,也是同样的道理.小李说:我家的木板门,春夏季听不到响声,一到秋冬季节,就开始嘭嘭作响,这是风吹振动的.小赵说:树叶在水面上下振动说明,机械波并不向外传递介质.A.小张说的对B.小王说的对C.小李说的对D.小赵说的对解析:根据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概念易判断A、B、D正确;春夏季潮湿,秋冬季干燥,干燥时木板会收缩,产生响声,C错.8.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垂直直线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T4时,1到达最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问:(1)t=T2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2)t=3T4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3)t=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答案:见解析解析:各质点在各时刻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由甲图可知,t=T2时,质点8未到达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2)由乙图可知,t=3T4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3)由丙图可知,t=T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6正在向上振动.。
机械波一章习题解答
5m
习题 13―7 图
X(m)
y P = A cos(ω t + ϕ )
由所给的波形图容易得到: λ = 10 m ,A=0.10m,u=20m/s,而振动的圆频率
ω=
2πu 2π × 20 = = 4π rad/s λ 10
因为波是自左向右传播的, 由此可以判断出 P 点在 t=0 时刻正在最大位移一半处 且向 Y 轴负向运动,所以, P 点振动的初位相为 ϕ = π 3 。这样,P 处介质质点 的振动方程为
Y
B P C A PX
0 (B)
习题 13─11
如图所示,为一向右传
Y
0
X
播的简谐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BC 为 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 P 点反射。 则反射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为: [ ] 解:因为 BC 为波密介质的反 射面,所以在反射时有“半波损失” , 故反射波在 P 点引起的振动与入射波 在 P 点引的振动在位相上刚好相反,
(A) y P = 0.10 cos(4πt + π 3) 。 (B) y P = 0.10 cos(4πt − π 3) 。 (C) y P = 0.10 cos(2πt + π 3) 。 (D) y P = 0.10 cos(2πt + π 6) 。 解:设 P 点处的振动方程为
u=20m/s P
y0 = A cos(ω t ′ + φ )
由 t=3s 时的波形曲线可知 A = 2 × 10 −2 m , λ = 20 m,所以
ω = 2πν =
2πu π = rad/s λ 2
t ′ = 0 时,原点处质元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其位相为 φ = π ,所以,
故 x=0 处的振动方程为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简谐运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复习提问
问题一:什么是机械振动?什么是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 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问题二:向平静水中,投石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以石子击水点为中心,振动(波浪)远离中心向 四周传播,直到很远
问题三: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 上下抖动.看到什么现象?
观察弹簧形成的波
在图3.1-4所示的波中,质 点左右振动,波向右传播, 二者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 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叫作纵波(longitudinal wave)。
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声 波是纵波。例如振动的音叉,它 的叉股向一侧振动时,压缩邻近 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叉 股向另一侧振动时,又使这部分 空气变得稀疏。这种疏密相间的 状态向外传播就形成声波(图 3.1-5)。声波传入人耳,使鼓 膜振动,就引起声音的感觉。声 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液体、固体中传播。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 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 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 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 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小结:
形成 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播
机械波
分类
课堂练习
1.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 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声波是纵波
三、机械波
1. 波源和介质: 波源——能够产生振动的物体或质点. 介质——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
第1节波的形成和传播1.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周期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
2.波在传播时,是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振动,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
3.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4.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1.形成原因:以绳波为例(如图所示)(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将每一部分看做质点。
(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
(3)由于外来的扰动,会引起绳中的某一质点振动,首先振动的这个质点称为波源。
(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并依次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绳中由近及远地向外传播。
2.介质(1)定义: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二、横波和纵波定义标识性物理量实物波形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波(1)波峰:凸起的最高处(2)波谷:凹下的最低处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1)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2)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三、机械波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1)要有机械振动。
(2)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3.机械波的实质(1)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2)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依靠介质中各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使各相邻质点依次做机械振动来传递波源的能量。
1.自主思考——判一判(1)质点振动的平衡位置不断转换即形成波。
(×)(2)在绳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同时运动,同时停止运动。
(×)(3)在绳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的运动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
(×)(4)机械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横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纵波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②疏部:质点分布__最__疏____的位置
机械波
1.介质 (1)定义:绳、弹簧、水、空气等___波_____借以传播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相__互__作__用_,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 点的振动。 2.形成 机械振动在__介__质____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3.两个产生条件 (1)要有__振__源____。 (2)要有传播振动的__介__质____。
4.传递的三个特点 (1)介质中的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有 __振__动____这种运动形式。 (2)波是传递_能__量_____的一种方式。 (3)波可以传递__信__息____。
『判一判』 (1)在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 × ) (2)在机械波中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 ) (3)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同时运动,同时停止运动。( × ) (4)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起振方向都相同。( √ ) (5)纵波指的是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 ) (6)横波中分密部和疏部,纵波中分波峰和波谷。( ×)
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1)(多选)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2)如图所示,若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a点是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 则质点a的振动方向一定上下振动吗?
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情 景 切 入〕 波是常见的运动现象,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波,其中水波、声波是我们 熟悉的。那么,波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规律? 〔知 识 导 航〕 本章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学习波动的基础知识。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 播而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本章通过波的形成、波的描述 、波的图象、波的传播规律、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来学习波的 基础知识,了解波的特性,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波动是以振动为基础的一种运动形式,它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 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因此机械波的形成就构成了本章的难点,而形象 的描绘机械波传播的波的图象是本章的重点。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介机械波是指通过介质中的粒子传递的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一种波动。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对于理解许多物理现象以及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机械波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或波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或波动时,它们会通过分子或粒子的相互作用传递能量,并在介质中引起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波的产生可以有两种方式:横波和纵波。
横波指的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例如水波和地震波;纵波则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动,例如声波和弹性波。
机械波的传播是指波动行为沿着介质中传递能量和信息的过程。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类:表面波和体波。
表面波表面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动。
在液体和固体中,表面波通常由两种类型组成:横向表面波和纵向表面波。
横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动的方向,而纵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动的方向平行。
体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内部传播的波动,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输。
在地震学中,体波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的压缩和稀疏的方式振动;而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方式振动。
机械波的特性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特性,包括速度、频率、振幅和波长等。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一般是恒定的;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速则会随着介质密度和弹性系数的改变而变化。
频率机械波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次数。
频率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频率越高,波动周期越短;频率越低,波动周期越长。
机械波的振幅是指波动过程中粒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振幅越大,对应的能量传递也越强。
波长机械波的波长是指相邻两个震动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距离。
波长通常用米(m)来表示。
波长和波速的乘积等于频率,即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横波和纵波
1.对比
项目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质点的振动方向 波峰:凸起的 横波 与波的传播方向 _最__高__处___
波谷:形
项目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质点的振动方向 密部:质点分布
与波的传播方向 ___最__密_____的位置 纵波
在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的 疏部:质点分布
④科学态度与责任:用波动演示器显示波的叠加.观察音叉双臂振 动激发的水波干涉现象.学生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依次下蹲、起立,模 拟机械波.查阅资料,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查阅资料,举办关 于机械波的讨论会.
本章是力学的最后一章,整体难度并不大,属于高考的重点.本章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机械波现象,拓展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创 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概念和规律分析常见的 机械波现象.
探究总结 1.机械波的形成
2.机械波的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介质中各质点本身并不 随波传播而迁移,而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由于波的形成实际上是从波源开始依次带动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参 与振动,所以各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因此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频 率)与波源的周期(频率)相同.
本章重点 ①知道波的产生和传播,横波和纵波的异同点;②知道 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能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本章难点 ①能分析波的图像问题,能用图像描述横波;②理解波 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关计算;③能分析波的多解问题.
1 波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 条件 2.知道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 纵波 3.明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4.通过对波的认识和理解,逐步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波的概念
机械波的概念
机械波是指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的波动现象。
它是一种能量传播的方式,以能量的传递为主要特征。
机械波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并且遵循特定的物理规律。
首先,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通过介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由于介质分子的振动传递能量,机械波才得以形成。
其次,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动形式,而横波则是指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形式。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方式在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此外,机械波还有一些重要的特性。
波长是指波动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与频率和波速有关。
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波动的次数,与波长和波速有关。
波速是指波动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与波长和频率有关。
这些特性相互关联,描述了机械波的传播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机械波的传播是通过介质中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并且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例如,机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没有介质分子来传递能量。
另外,介质的性质也会对机械波的传播产生影响,如固体的刚性会使机械波传播速度更快。
总结起来,机械波是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的波动现象,它遵循特定的物理规律,并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
对于了解波动现象和能量传递的机制,机械波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机械波,我们可以应用它们在各个领域中,如声波在通信中的应用、地震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等,进一步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的归纳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的归纳一、简谐运动1、定义: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又称简谐振动。
2、简谐运动的特征:回复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3.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1)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2)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
(3)周期T和频率f: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即T=1/f。
4. 简谐运动的图像(1)意义:表示振动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注意振动图像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2)特点:简谐运动的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3)应用: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位移x,判定回复力、加速度方向,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二、弹簧振子定义: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与其放置的环境和放置的方式无任何关系。
如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为T,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卫星中;是水平放置、倾斜放置还是竖直放置;振幅是大还是小,它的周期就都是T。
三、单摆1. 定义:摆线的质量不计且不可伸长,摆球的直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摆球可视为质点。
单摆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 单摆的振动可看作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α<5°。
3. 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
4. 作简谐运动的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1)在振幅很小的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无关。
(2)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有关.(3)摆长L是指悬点到摆球重心间的距离,在某些变形单摆中,摆长L应理解为等效摆长,重力加速度应理解为等效重力加速度(一般情况下,等效重力加速度g'等于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时摆线的张力与摆球质量的比值)。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归纳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1.机械波●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提示:(1)介质是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其状态可以是固、液、气中的任意一种(2)波的传播方向为振动传播的方向2.机械波的形成:介质中相邻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当振源质点振动时,它就会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样会使各个质点都重复振源质点的运动从而振动起来,这样振源的机械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但是在振动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动步调并不一致,后面质点的振动总是要比前面质点的振动情况滞后一段时间。
这样,在同一时刻,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不同的,从而形成凸凹相间(疏密相间)的波形。
3.机械波的传播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定向迁移.(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而且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即各质点的振动方式与振源的振动方式完全一致.即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3)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4)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零.提示: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而质点不随波迁移二、横波与纵波:区分两者应从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进行(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横波.横波有凸部(波峰)和凹部(波谷).抖动绳子一端而在绳子上所形成的波就是横波,水表面的波可以近似看做横波.(2)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纵波有密部和疏部.声波是最常见的纵波,地震所产生的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提示:绳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三、简谐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如果传播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种波就是简谐波四、波长1.定义:沿波的传播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同相振动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包含一个“完整的波”),叫做波长,常用表示提示:“同相振动”的含义是“任何时刻相位都是相同的”或者说“任何时刻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2.关于波长的几种说法(1)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2)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的密部(疏部)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3)波长反映了波在空间上的周期性五.振幅1、定义:在波动中,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其振动的振幅,也称为波的振幅,一般用A表示2、物理意义:波的振幅大小是波所传播的能量的直接量度六.频率1、定义: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频率都相同,这个频率被称为波的频率,用f表示2、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七、波速1、定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它等于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公式:3、波长、波速、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八、横波的图像波的图象反映了在某时刻介质中的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图象的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如图所示.图象的应用:(1)直接读取振幅A和波长λ,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2)确定某时刻各质点加速度的方向,并能比较其大小.(3)结合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由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九、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比较十、波的叠加原理1、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几列波相遇后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这一原理叫做波的独立传播原理2、波的叠加原理:在几列传播的重叠区域内,质点要同时参与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总位移等于各列波单独存在时在该处引起的振动位移的矢量和,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十一、波的干涉现象1、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介质中某些区域的质点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区域的质点振动始终减弱,并且这两种区域互相间隔、位移保持不变,这种稳定的叠加现象(图样)叫做波的干涉2、两列波干涉的条件:频率相同十二、波的衍射现象1、波的衍射:波能够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十三、多普勒效应1.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2.接收到的频率的变化情况: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当波源与观察者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机械波的特性及传播规律
机械波的特性及传播规律机械波是指通过介质中的粒子振动传播的波动现象。
在物理学中,机械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机械波的特性以及传播规律。
一、机械波的特性1. 震动的传递机械波是由震源产生的振动引起的。
当震源振动时,波动开始在介质中传播。
传播过程中,粒子受到波动的影响,从而发生振动。
这种振动的传递使得波动能够在介质中传播并传递能量。
2. 波的传播方式根据粒子振动的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机械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
横波是指粒子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如水波和光波;纵波是指粒子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动,如声波。
3. 波动的特性机械波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包括振幅、周期、频率和波长等。
振幅是波动中离开平衡位置最大偏移量,用A表示;周期是波动一个完整振动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周期数,用f表示;波长是波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用λ表示。
4. 散射和折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障碍物或介质边界,发生折射和散射现象。
折射是指波动在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散射是指波动遇到不规则表面或杂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这些现象使得波动发生弯曲或扩散。
二、机械波的传播规律1. 起始和终止条件机械波是由震源产生的,它需要源头的振动作为起始条件。
波动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因此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需要满足介质具有弹性和连续性的条件。
2. 波动的传播速度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一般而言,波动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有关,密度越大、弹性系数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
3. 波动的衰减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遇到阻力、摩擦等因素导致能量逐渐减弱,这一过程称为衰减。
衰减使得波动的振幅逐渐减小,最终波动消散。
4. 波的叠加当两个或多个机械波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它们会相互干涉产生叠加效应。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选修1第三章 机械波 1 波的形成含答案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选修1第三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学习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过程,会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难点)。
2.知道横波和纵波的概念,能够区别横波和纵波。
3.知道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点(重点)。
一、波的形成及特点如图所示,手拿绳的一端,上下振动一次,使绳上形成一个凸起状态,随后形成一个凹落状态,可以看到,这个凸起状态和凹落状态在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如果在绳子上某处做一红色标记,观察这一红色标记的运动。
(1)红色标记有没有随波迁移?红色标记是怎样运动的?(2)当手停止抖动后,绳上的波会立即停止吗?答案(1)没有,红色标记只在竖直方向上下振动(2)不会,当手停止抖动后,波仍向右传播1.波: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2.波的形成(以绳波为例)(1)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这些小段可以看作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弹性力的作用。
(2)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点,使它也上下振动。
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绳子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了出去,整体上形成了凹凸相同的波形。
1.绳上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答案 绳上各点的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
2.振源振动停止后,波还能继续传播吗? 答案 能够继续传播波动过程中各质点的运动特点波动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为: (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带动” (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重复”(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滞后于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滞后”例1 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
已知t =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T4时,1到达最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
八年级物理第一六章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六章知识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波、声音的传播和听觉等方面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机械波机械波是一种通过物质传播的波动现象。
它根据振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传播方向,如水波;而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如声波。
机械波的特性包括振幅、波长、周期和频率等。
振幅是指波峰或波谷到波的中心的最大距离,用A表示;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用λ表示;周期是指波从一个位置传播到另一个位置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传播的次数,用f表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λf表示,其中v表示波速。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振动的物质传播。
声音波是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无声的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声音的速度可以用公式v=λf表示,其中v表示声速,λ表示声波波长,f表示频率。
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三、听觉听觉是人们通过耳朵感受声音的过程。
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其主要作用是接收声音并将其传送到中耳。
中耳由鼓膜、听骨链和咽鼓管组成,其作用是将声音从外耳传导到内耳。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两个部分,其中耳蜗负责感受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神经信号,而前庭则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
声音的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声音强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声音强度可以用分贝(dB)来描述。
分贝的计算公式为L=10log(I/I0),其中L 表示声音的强度级,I表示声音强度,I0为参考强度。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第一六章主要介绍了机械波、声音的传播和听觉等相关的物理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波动现象和声音的传播规律,培养良好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0
y
A
O
u
a b c
t=T/4
( π ~ π )
A
λ
x
ω
O
A
ω
ω
O
y
o = π
A =0 b y
π c = 2
A
O
y
π a = 2
O
A
ω
y
四,举例 1.已知波函数求各物理量. 已知波函数求各物理量. 已知波函数求各物理量 2.已知各物理量求波函数. 已知各物理量求波函数. 已知各物理量求波函数 3.已知波形图,求各物理量和波函数. 已知波形图,求各物理量和波函数. 已知波形图
例1:如图所示,平面简谐波向右移动速度 u :如图所示, =0.08 m/s,求:①.振源的振动方程;②.波函 振源的振动方程; 波函 振源的振动方程 , 点的振动方程; 数;③. P 点的振动方程;④. a,b 两点振动 , 方向. 方向.
y a b 0.04m y = A cos(ωt + ) o λ = 2 × 0 .2 = 0 .4 m 0.2m
y
o
x
P
u
x
y
o
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
P
x
P 点的振动比振源落后一段时间 x t = u P点的振动方程 y = A cos[ω (t t ) + ] 点的振动方程 波函数
x y = A cosω t + u
x y = A cosω t + u t x + ω = 2πν , y = A cos2πν u 2π ω= , Tu = λ T x t y = A cos 2π + T Tu t x y = A cos 2π + T λ
3. 当 u 与 x 轴反向时
x y = A cos ω t + + u
4. 当 已知 已知x=x0, y = A cos[ωt + ]
x x0 y = A cos ω t u
+
练习 1)给出下列波函数所表示的波的传播方向和 )给出下列波函数所表示的波的传播方向和 传播方向 x=0点的初相位 点的初相位. 点的初相位
t后的波形图
传播方向
三 波长 周期 波速
A O A
y
u
λ
x
λ
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 波长 λ :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相 位差为 2π 的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 的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
周期 T :波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 的时间. 的时间 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 波速 :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即 振动相位)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相速) 振动相位)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相速).
y = (1.0m) cos[(π s )t π ] y/m y
3 4
O
1
1.0 2 0 -1.0*1 2 *
3 *
1
ω
1.0
4 *
2.0
*
*
t /s
x = 0.5 m 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沿直线传播,波 例3 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 = 20m / s 沿直线传播 波 2 1 线上点 A 的简谐运动方程 y A = (3 × 10 m) cos(4 π s )t .
②.波函数 波函数
o
x π 2π y = 0.04 cos t + 5 0.08 2
③. P 点的振动方程
x P = λ = 0 .4 m
y a 0.04m o
b
u
P
0.2m
0 .4 π 2π y = 0.04 cos t + 5 0.08 2
2π (t 5) + π y = 0.04 cos 2 5 后的波形图. ④. a,b 振动方向,作出t 后的波形图. , 振动方向,
(向x 轴正向传播 , = π )
(向x 轴负向传播 , = π )
y = A cos( Bt Cx )
2π T= B
2π λ= C
B u= = T C
λ
t x y = A cos 2 π ( ) T λ
= 2 π d
λ
= dC
3 ) 如图简谐波 以余弦函数表示, 以余弦函数表示, 求 O,a,b,c 各 点振动初相位 初相位. 点振动初相位
= (1 . 0 m) sin( π m ) x
1
y/m
1.0
o
-1.0
2.0
x/m
t = 1 . 0 s 时刻波形图
3) x = 0 .5 m 处质点的振动规律并做图 . )
t x π y = (1.0m) cos[2 π( ) ] 2.0s 2.0m 2 x = 0 .5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u
8m C B 5m 9m D
oA
x
1)以 A 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 为坐标原点,
A = 3×10 m T = 0.5s = 0 λ = uT = 10 m t x y = A cos[ 2π ( ) + ] T λ t x 2 y = (3 × 10 m ) cos 2π ( ) 0 .5s 10 m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 平行的波
(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结论
1. 波的传播不是介质质元的传播, 各质点只在各自的 波的传播不是介质质元的传播, 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振动与波动的区别 2.振动与波动的区别 振动描写一个质点振动. 振动描写一个质点振动. 振动描写一个质点振动 波动描写一系列质点振动. 波动描写一系列质点振动. 波动描写一系列质点振动 3.判断质点振动方向 3.判断质点振动方向
u
u=
λ
T
= λν
注意
周期或频率只决定于波源的振动! 周期或频率只决定于波源的振动! 波速只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波速只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波速
u 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ρ 为介质的密度 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为介质的密度.
u=
固体 切变模量 G 切变模量
ρ
弹性模量 E 弹性模量
横波
u=
液,气体 u
ρ
体积模量 K体积模量
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为 y = A cos( Bt Cx ) ) 为正常数,求波长,波速, 式中 A , B , C 为正常数,求波长,波速,波传播方 的两点间的相位差. 向上相距为 d 的两点间的相位差
t x y = A cos 2π ( ) T λ x y = A cos ω ( t ) u
2
yC = (3 × 10 m ) cos[( 4 π s )t + 2 π ] 13 λ = (3 × 10 2 m ) cos[( 4 π s 1 )t + π ] 5
9 = (3 × 10 m ) cos[( 4 π s )t π ] 5
1
4)分别求出 BC ,CD 两点间的相位差 )
y A = (3 ×10 m) cos(4 π s )t
轴正方向传播, 例2 一平面简谐波沿 O x 轴正方向传播, 已知振 幅 A = 1.0m , = 2 . 0 s , = 2.0m . 在 t = 0 时坐标 T λ 原点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沿 O y 轴正方向运动 . 求 1)波动方程 ) 解 写出波动方程的标准式
t x y = A cos[ 2π ( ) + ] T λ
① ②
③
三,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x y = A cosω t + u
y
1.当 当
x =d
o
t
y = f (t )
为距离波源为 d 处 一点的振动方程. 一点的振动方程.
x y = A cosω t + u
2.当 当
t=c
y = f (x )
y
o
x
为某一时刻各质点 的振动位移, 的振动位移,波形 拍照" 的"拍照"
2
1
u
8m C B 5m 9m D
λ = 10m
oA
x
8 B C = 2π = 2π = 1.6π λ 10 xC xD 22 = 2π = 4.4π C D = 2π λ 10
xB xC
�
一 机械波的形成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产生条件: )波源; )弹性介质. 产生条件:1)波源;2)弹性介质 机 械
弹性作用
波源 介质
+
波
二 横波与纵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 垂直的波 (仅在固体中传播 )
2
2)以 B 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 为坐标原点,
y A = (3 × 10 m ) cos( 4 π s )t
2
1
u
8m C 5m 9m A D
oB
x
B A = 2π
xB x A
λ
5 = 2π =π 10
B =π
y B = (3 ×10 2 m) cos[(4π s 1 )t + π ]
纵波
=
ρ
343 m s 空气,常温 空气, 4000 m s 左右,混凝土 左右,
如声音的传播速度
第二节 平面简谐波的 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