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面积的含义导学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授课《面积的含义》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作为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 面积的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如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作为单位进行计算。
4. 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面积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面积的增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
2. 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能够进行面积的换算。
3. 学会计算面积,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表面的大小。
2. 讲解面积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 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让学生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并进行换算练习。
4. 计算面积:教授计算面积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面积的计算练习。
5.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面积的增减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3. 面积的计算方法4. 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答案: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面积的含义》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面积的含义》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测量意识,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面积的概念,如房间的大小、花园的面积等。
但学生对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感知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能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认识,简单的面积计算。
2.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面积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问题解决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面积单位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尺子、面积单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室的图片,提问:“我们的教室大约有多大?”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学生可能回答:“教室的面积很大。
”教师进一步引导:“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那么我们怎么来衡量教室的面积呢?”从而引入面积的定义。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面积的定义:“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2.教师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展示相应的面积单位卡片。
面积和面积单位导学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4、培养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习难点: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大小的表象。
学习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具、教具,相关课件。
一、谈话导入,提出相关问题。
(将主体图中的平面图放大)谈话:同学们,最近我听说我们的好朋友大明家刚买了一套新房,你们想不想去看看?瞧,这就是他的新家了。
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餐厅有多大?他们家房子的面积有多大?哪个房间最大?厨房和餐厅哪个大?……筛选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二、合作探究,理解面积的意义。
1、谈话:看来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这节课先让我们来一块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出示课件)首先来看一下“客厅和书房哪个大”?(学生很容易就看出是客厅大)2、那“大卧室和客厅哪个大呀?你能直接看出来吗?为什么?”学生一时观察不出来,这时,让学生用提前发下的学具(客厅和大卧室的纸片)来比较。
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3、提炼面积的意义。
(一)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疑: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客厅和书房的大小,以及大卧室和客厅的大小,谁能解释一下这里的房间大小是指的什么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
板书: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物体表面的大小(1)(多媒体展示)黑板面、课桌面、课本封面都是物体的表面,它们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黑板面比课桌面大,课桌面比课本封面大。
(2)这里课桌面的大小以及课本封面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3)师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 《什么是面积》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一、教材背景《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篇知识讲解文章,主要讲解了什么是面积,如何求解图形面积等内容。
这篇文章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易懂的,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什么是面积的概念。
2.理解面积的求解方法。
3.培养对图形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内容分析1. 什么是面积?面积是描述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用的物理空间大小的量度,通俗来说,就是这个图形的大小。
学生在学习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将一些简单的图形拿出来给学生比较一下体积和面积,让学生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
2. 如何求解图形面积?在文章中,会具体讲解如何求解图形面积,并且举例说明。
这个部分主要分几个步骤:1.观察图形,根据图形的形状,选择正确的求面积方法。
2.了解不同图形的计算公式,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3.运用公式计算出面积值。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图形,如圆形,需要其他的求解方法,也需要进行简单的讲解。
3. 图形思维能力的培养本篇文章还提到了图形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面积的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的对图形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画图的形式来加深对图形形状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上,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和图形思维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课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传递给学生。
2.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具体和抽象的图形,锻炼学生的对图形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互动讨论法:通过讨论不同的图形和求面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性。
五、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
2.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和相关公式。
六、教学难点图形思维能力的培养。
七、课后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册上的题目。
2.自己在纸上画出一些图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3.带领家人一起讨论一些常见的图形和求面积的方法。
八、课堂总结通过学习,《什么是面积》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通过练习能够培养图形思维能力,对于三年级数学课程的学习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小学】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
【关键字】小学
《面积》导学案(一)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二)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三)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四)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反馈测评1、计算下面各题的周长和面积。
(1)长23厘米,宽17厘米,求周长和面积
(2)正方形边长=12分米,求周长和面积。
(3)正方形周长是36米,求边长和面积。
2、张大伯要在一块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菜地的四周围上一圈篱笆,要用多长的篱笆?菜地能种多大面积的菜?
拓展延伸1、动笔算一算。
(求面积)
(1)(2)
2、兰兰家有一块长方形地,长10米,宽2米。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收韭菜3千克,这块地一共收韭菜多少千克?
巩固提高1、一块长方形绿地,宽24米,长是宽的2倍,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种4棵松树,绿化队应该准备多少棵松树就够了?
2、一个长方形,它的宽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8平方厘米,正好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6、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它们的周长,填入表中。
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周长(厘米)
16 1
8 2
4 4
《面积》导学案(五)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面积》导学案(六)
学校:年级:设计者:执教者: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1.面积的含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1.面积的含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以及会运用面积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认识还是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概念,逐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以及会运用面积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2.如何运用面积单位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单位。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度量物体的面积。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面积板、面积单位卡、实物道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面积板、面积单位卡、实物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用面积来表示。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面积板,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用面积单位卡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面积单位卡的形状和大小,认识面积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运用面积单位卡来度量实物道具的面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图形卡片、面积计算器等。
2.准备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游戏中的图形特征,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向学生解释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面积计算器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计算面积的方法和心得,巩固对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什么是面积导学案1
学 校: 年级科目: 组别: 姓名:
编写人: 审 批 人: 上课时间: 导学案编号
( ) 课 题:《什么是面积》导学案(1)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面积,学会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
2、体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预习案】(10~15分钟)
1、课本封面的大小可以说成是课本封面的面积,即黑板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
( ),教室地面的大小就是教室地面的( )。
2、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认识过哪些图形?将他们画下来,并涂出图形的面积。
【探究案】(15分钟)
【探究一】1、面积的概念
观察实例,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方法
【探究二】
【检测案】(5~10分钟)
1、描一描、涂一涂,说一说物体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周长) (面积)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两个面积相等的都含有10个方格,形状不一样的图形。
【教(学)后反思】。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
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面积的定义和单位,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步骤:1. 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
2. 讲解面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3. 介绍面积的单位,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能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面积的计算公式: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公式或割补法等方法计算面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4 教学步骤:1. 复习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回顾面积的含义。
2. 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面积。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面积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实际应用:计算物体的表面积、计算封闭图形的面积等。
面积的比较: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面积的含义,能说出面积的定义。
能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面积的概念。
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面积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实际例子: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操场的大小。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面积的概念。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际物体的面积。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教室和房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大小。
1.4.2 新课导入:介绍面积的定义和单位。
1.4.3 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际物体的面积。
1.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1.4.5 总结和练习:总结面积的概念和单位,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2.1 教学目标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能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物体的面积。
2.2 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
实际问题:计算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展示面积的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计算的公式和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展示教室和房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大小。
2.4.2 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4.3 案例分析:让学生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
2.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计算的公式和应用。
2.4.5 总结和练习:总结面积计算的公式和方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第三章:面积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能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面积的大小关系。
能解决实际问题,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理解面积的计量单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长度、宽度等基本几何概念。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意义,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意义,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几何思维。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
2.准备面积单位的小卡片,用于让学生认识和运用面积单位。
3.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的大小;展示一个实物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触摸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介绍面积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并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但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量单位。
2.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
2.准备计算器、纸张、彩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如“小明家的客厅面积是20平方米,你觉得这个客厅大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同时,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尺测量图形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计算面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进行答案交流和讲解。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块地的面积是1公顷,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面积的概念、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_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材分析:《面积的含义》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含义,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好本节课为学生后续认识面积单位,探究面积的计算等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面积的认识,学生们具备的一些生活经验,他们了解面的存在,能找到相关物体的面,但对面积的表达不够清晰,知识的学习还没有系统化。
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体会和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并理解封闭图形也有面积。
教学准备:苹果实物、卡纸、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面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面并提问: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时候认识的?看到面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很早就认识,并说出与面相关的一些词语或句子。
二、结合实物,理解面积活动一:看看面,感知面有大有小大家刚才提到了桌面、墙面等物体的面,你能通过观察比较这些面地大小吗?预设:学生通过观察交流:( )的面大,( )的面小。
活动二:摸摸面,感知平面与曲面1.们在自己的身边看到了很多面,请大家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和长方体盒子的每个面,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些面都是平平的,光滑的。
(平面)。
面积的含义(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如何计算面积;2.掌握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方法;3.能够应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1.面积的含义;2.如何计算面积。
三、学习难点1.应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习内容1. 面积的含义面积指平面图形所占据的面积大小,通常用单位平方长度(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来表示。
当物体被切割成若干个平面图形时,每个平面图形都有一个面积,将它们加起来即可得到物体的总面积。
2. 如何计算面积在数学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有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不同形状的图形计算面积的方法也不相同:2.1 矩形和正方形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相同,都是长和宽的乘积:矩形面积 = 长×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2.2 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和高的乘积的一半: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22.3 圆形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半径的平方乘以π(圆周率):圆形面积 = 半径× 半径× π3. 应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3.1 矩形、正方形的面积问题某平房住宅的长、宽分别为6米和4米,求该房屋的面积。
答:房屋的面积为:6米× 4米 = 24平方米3.2 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其底边长为5cm,高为3cm。
答:三角形的面积为:5cm × 3cm ÷ 2 = 7.5平方厘米3.3 圆形的面积问题某个池塘的半径是3米,求其面积。
答:该池塘的面积为:3米× 3米× π ≈ 28.27平方米五、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面积的含义以及如何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是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面积的含义-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面积的含义-西师大版一、导学目标1.理解面积概念,掌握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根据面积计算问题,运用学习到的公式计算。
二、预习内容1.仔细阅读《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面积的含义”。
2.完成教材练习册上P28~P30的面积练习题。
三、导学重点1.什么是面积?2.如何计算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3.面积的单位是什么?四、导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曾经在什么情况下听过“面积”这个词?在哪些场景下面积是重要的概念?2. 讲解2.1 什么是面积?面积就是二维图形所包含的单位面积的总数。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平面上图形所覆盖的空间大小。
通俗的说,面积可以理解为平面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2.2 如何计算矩形的面积?一个矩形由两条长方形的对角线切割成四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其中,面积最大的两个三角形构成了矩形的两个对角线的内侧,因此矩形的面积等于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用公式表达,矩形的面积S等于底a乘以高b,即 $S = a \\times b$。
2.3 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它的四边长度相等,每个角都是直角,因此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S=a2。
2.4 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为:$S=0.5 \\times a \\times h$,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ℎ是三角形的高。
3. 练习请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1.长方形,长a=8,宽b=4。
2.正方形,边长为a=6。
3.三角形,底为a=5,高为ℎ=2。
4. 总结1.重申面积的概念。
2.强调矩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讲解并归纳面积的单位,注明正确的使用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比如计算房屋的面积、地图上两地之间的面积等。
六、拓展1.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圆形的面积?2.面积的概念和计算与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有什么不同和联系?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面积的含义-西师大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2.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猜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实践操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方法一 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进行比较。(这样比较的是周长,是错误的)
方法二 剪一剪,拼一拼。(具有局限性,会破坏图形)
(1)课件出示教材49页中间的两个图形,引导学生猜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组织学生汇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3)引导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
1.理解面积的含义。
(1)认真观察后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
(2)跟老师一起口述面积的含义,加深记忆。
(3)“以××表面的大小就是××的面积”的句式说出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分别出示数学书和语文书、1元硬币和1角硬币、两片大小不同的树叶,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表面的大小。
(2)出示智慧老人的话“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组织学生列举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4)触摸体会:摸一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引导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面积接近的长方形的大小,再讨论。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独立思考、猜想操作、推理验证等多种学习方式,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面构建出面积单位的概念及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打下了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什么是面积》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什么是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简单形状的面积;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面积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1.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3.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面积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非规则形状的面积计算;2.实际问题中面积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A. 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定义:面积是二维平面内的一部分,通常用单位面积的数量来表示;2.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三角形的面积 = 底边× 高÷ 2。
B. 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1.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边长为3cm,求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为16m²,求正方形的边长。
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长为5cm,宽为2cm,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为24m²,长为6m,求长方形的宽。
3.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底边为4cm,高为3cm,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为10.5m²,底边为3m,求三角形的高。
C.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面积的相关知识1.应用实例:–根据房间的长和宽计算出需要购买的地板面积;–计算园区的面积,规划植被和景观设计等。
2.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面积单位转换。
五、教学评估1.同步课堂练习:学生独立计算图形面积;2.作业评估:作业的正确率和效率。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重点是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简单形状的面积计算。
教学采用了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计算面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计算公式的记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转化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面积是什么》导学案
《面积是什么》导学案
日期:班级:姓名:
一、学习主题:面积是什么
二、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四、学前准备
《面积是什么》导学案、学习用品:平板、手机、电脑、《面积是什么》课件、笔、练习本。
五、学习过程
1、认真观看《面积是什么》课件,并思考下列问题。
(1)面积是什么?周长是什么?面积和周长一样吗?
(2)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有哪些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2、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左、右两部分,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3、选做题。
六、学习评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对于今天的学习过程(如:观看微课视频),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打算怎么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叠的方法
2、测量的方法
3、数方格的方法
课后反思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事物――数学书和练习本引入学习内容,把直接感受面积的含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猜一猜”“比一比”“画一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课堂变成学生亲身经历的生动过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2、观察课桌的面和凳子的面,比一比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3、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4、你用什么方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呢?
三、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重叠
2、测量
分析讨论
小结面积
小组合作
动手试一试
小组合作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各环节时间安排
学习方案
指导方案
备注
导入
(5分)
合作交流(10分)
一、故事导入
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了,狐狸很快地挑了第一块地。为什么?
面积: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合作分析
交流
各环节时间安排
学习方案
指导方案
备注
展示点拨(15分)
达标练习(5分)
拓展延伸(5分)
3、出示题目
问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些?为什么?
集体交流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数方格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做第2题
集体交流比较结果。
做第3题。
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板
书
设
计
面积的含义
一、面积: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课时导学计划
备课时间2013年月日累计课时数
课题
面积的含义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曾晓丽
修订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过程方法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情感目标
3、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材
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