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练习)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8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教师用书)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教师用书)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绝招七读懂诗歌,分析特征——形象题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形象的特征,品味其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授解题绝技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的形象集中在人物、景物,事物形象的考查始终没有涉及,故在此主要讲解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类。

类型一鉴赏人物形象[典例剖析][典例1] (2016·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行四首(其二)令狐楚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①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少年行施肩吾醉骑白马走空衢,恶少皆称电不如。

五凤街头闲勒辔,半垂衫袖揖金吾②。

【注】①飞鞚(kòng):策马飞驰。

②金吾:古官名。

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题]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要求。

“分别刻画”说明答两类人物,“怎样的人物形象”说明答人物形象特点及类型。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题时要仔细阅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注重把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令狐楚的诗主要是从心理、动作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第一句介绍主人公的籍贯和住所,第二句写主人公希望凭借弓箭方面的高超本领取得功名,第三、四句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在秋原上骑马练习射箭的情形,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希望凭借弓箭方面的高超本领建功立业的英雄少年。

施肩吾的诗主要是从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主人公醉酒后在空空的大街上骑马,横冲直撞,当他看到达官贵人时却毕恭毕敬,通过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在老百姓面前飞扬跋扈、对达官贵人谄媚讨好的恶少。

第三步,依据格式,规范答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专题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备考攻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专题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备考攻略】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专题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备考攻略】高考考查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具备“诗歌思维”意识。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理解诗歌的难点在于诗歌表达的含蓄性,而理解诗歌的重点在于其抒情性。

要在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就需要诗人精心选择词语和意象,大多数诗歌总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对读者来说,鉴赏就是一个反过程,需要读者通过对诗歌词语、意象的品味来把握诗人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读者具备联想与想象力来补充诗歌留白,在品味中领悟诗歌妙处,这就是“诗歌思维”。

不少同学觉得诗歌难理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诗歌当成诗歌读,不能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意象组合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品味领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就需要在平时阅读鉴赏的时候注意培养这种素养。

如,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诗歌中所给的意象加以再创造,形成画面感,进而力求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缺少联想和想象就会使答案成为诗句的简单扩展,造成失分。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再如,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近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

近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对点规范演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对点规范演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对点规范演练的全部内容。

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1.(2016·四川广元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夜宿七盘岭①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③闻曙鸡。

【注】①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俗称白果。

③褒城:地名,在今陕西汉中北。

诗的颔联从特殊的角度表现了蜀道之高,其表现手法与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相比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解析:根据“危乎高哉”“难于上青天”,能判断《蜀道难》中句子的手法为夸张与对比,可结合文本,点明其表达的情感.而本诗颔联根据“近”“低”来判断,其手法为反衬。

作答时要分析其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

答案: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续运用惊叹词,通过夸张与对比,感叹蜀道之高、攀登之难,直抒情怀.沈佺期《夜宿七盘岭》“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则运用反衬手法,通过写“高卧”所见,月亮仿佛近在窗前,银河低得要流进房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表现了蜀道之高,生动地表现出难眠之夜所见之景。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知识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10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知识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1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典例剖析]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原诗见绝招八类型一[典例剖析])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 情感基调却有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两诗中“竹”的意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歌的异同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综观高考的比较鉴赏题,我们可以看到 命题 三个大的比较角度:比较其同、比较其 共性 异、比较异同。注意把握其思想内容和 解读 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注意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分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授解题绝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增分妙招] 类型一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 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作品中的形象,不仅 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 同情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类型四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本类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 比较和同一作者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的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 法:①读诗词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定下了 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 景物,因作者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 意作品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作品的最 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练习)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7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练习)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7 Word版含解析

练备考主打题1.(2016·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长台驿张咏①驿亭斜掩楚城东,满引浓醪②劝谏慵。

自恋明时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③。

【注】①张咏曾因数次犯颜直谏宋太宗、宋真宗,由京官贬为地方官,此诗作于旅途中。

②《南史·谢弘微传》记载,谢蕍以心直口快得罪权贵,其兄送别时指着他的嘴说:“此中唯宜饮酒。

”③《北山移文》记载,南朝周颙始借归隐以沽名钓誉,终因羡慕富贵而出仕。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诗塑造了一个表面上在驿站中饮酒自得、不问世事,实则因劝谏碰壁后愤激不平、以酒浇愁,但仍心念君王、天下,绝不归隐,不沽名钓誉的诗人形象。

(2)一是借事抒怀。

作者借简单叙述乘船出行、住宿驿站的生活琐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仕途的见解,并流露出内心深处做官、忠君、为民的情怀。

二是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达到“情态毕现”。

三是用典。

“满引浓醪”暗用谢蕍之典,表达自己的愤激与无可奈何;结句反用周颙之典,表明作者恋位不辞出于拳拳为国之心,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解析:(1)解答此题,需理解诗歌大意,找出体现诗人形象的词句,并结合注释了解相关背景,综合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古楚城东面的渡头边,自斟自饮,自得其乐,已懒得再向朝廷进谏忠言。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 古代诗歌阅读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炼)复习风向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

表达技巧的鉴赏,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每年必考。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解题技巧:(一)解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

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

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二)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

1、忧国伤时。

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

2、建功报国。

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

3、思乡怀人。

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

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策略与技巧第3关古代诗歌阅读突破策略与技巧课件ppt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策略与技巧第3关古代诗歌阅读突破策略与技巧课件ppt版本

谢谢
2019/11/13
• 3.词语的省略压缩
• 诗歌语言为了力求凝练传神,蕴含极丰富的审美信息,往往会以词语省略 压缩的方式组句。省略压缩的情形比较复杂,譬如省略句子的一些主要成 分,或主语,或谓语,或宾语,句中的介词也常常被省略,所以要求我们 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这也是一种可能考到的题目。如贾岛的《寻隐 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 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的对话,但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 方法,将其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犹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 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根据 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有时就连极关键的动 词也可以全部省略。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按句意当为:闻鸡声,出茅店,见残月一弯,上板桥。踏秋霜,留 下移行足迹。
此类例子较多,复习时应选取典型的诗句悉心揣摩,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接下来说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如王翰的《凉州词》有这样两句:“葡 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第一句的“葡萄美酒”是第二句“欲饮”的对 象,这种跨句位移,极大地强化了“葡萄美酒”这一形象的感觉呈现力量,让五光 十色、琳琅满目的筵席盛况直接撞击读者的视神经,视觉效果强烈。这种词序颠倒 变形的跨度相当大,往往是由此句跳跃到彼句,弹跳力极佳。
• 第二步,读正文——理解“诗家语”
• 古代诗歌的语言属于抒情话语系统,这种语言,简而言之, 是一种变形的语言,即我国古代诗评家所说的“诗家语”。 诗歌的语言之所以要作变形处理,完全是由作者表情达意的 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决定的。
• 1.词语的错综颠倒
• 词语的错综颠倒是指古代诗歌词语的运用,打破了一般语法 上的固有顺序。其具体情形大致有二:一是词语在单个诗句 内的错综颠倒,二是词语在两个诗句之间的跳跃变换。先说 词语在单个诗句内错综颠倒的情形。如崔颢《黄鹤楼》中的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汉阳 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的倒装变形,若按常规词序 表达,读起来则会有别扭之感,既不能与首联之“楼”,颔 联之“悠”,尾联之“愁”押韵,也不易形成223的节奏; 再者,“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视觉意象也得不到突出 强调,很难引出尾联之渺渺茫茫的乡愁。我们分析这个例子 的时候,就考虑到了“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 的要求”这两个因素。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古诗词阅读3(全国通用)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古诗词阅读3(全国通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3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对古代诗词中重要的或与主旨关联较大的字词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2.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能够在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准确品味、体会诗人的用字之妙,遣词之巧。

3.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古诗词阅读或鉴赏中中积累语言,感受汉字之美,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点:1.哪些字词是诗句的亮点,它对诗句有何作用。

2.重点字词表情达意的功能何在。

3.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对某一字词的理解。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某一重点字词的深刻意蕴。

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自己对某一字词运用之妙的独到见解。

教学方式:典型例题与趣味性相统一,以激发学生的炼字兴趣。

真题解读与方法技巧相结合。

鉴赏、比较、评价三者综合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唐代贾岛与韩愈关于“推敲”的典故吧?这个典故形象地说明了古人创作的态度。

即字字锤炼,句句推敲,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宋祁的“红杏枝头意闹”、王安石的“风又绿江南岸”等,都是古人炼字的典范。

古往今来,凡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无一不是锤炼、推敲的结果。

与之相反的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写下了四万多首诗,但能够流传下来的,或者被人们记忆的,几乎没有一首。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凡是行文作诗,必须字字推敲,寻找出最能表情达意的字词,不得有半点侥幸的思想,否则,就会和乾隆皇帝一样,千言万语,不敌一字。

下面,我们就从推敲的角度来解读古诗词。

二、展示PPT,看看高考题是如何考查炼字的。

注意PPT上有关高考真题的答案与解析思路。

三、区分炼字与诗眼词眼的关系。

炼字与提炼诗眼词眼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所谓炼字,就是对诗词中的某一句的某一字词作深入的理解,体会其遣词造句之妙,而诗眼词眼的提炼则是对整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那一个字词作深入分析,体会它在全诗中的地位及其对诗词主旨思想表达的作用。

二者并不一致。

但是,有时,一首诗词的重点字词有时也可能是一首诗词主旨思想表达的关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知识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8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通用)知识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8
角度主要有内容角度和艺术角度(表达技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授解题绝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类型一鉴赏语言类
常考 题型
常见设问
准确审题
1.诗(词)中的某词
(句)用得好不
好?为什么?
2.某字(句)历来
炼字、 炼句
为人称道,你认为 它好在哪里? 3.诗(词)中的
“诗(词)眼”或
“关键字(句)”
是哪一个?为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绝招八 鉴赏语句,掌握手法——手法题(含语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题型分 类
鉴赏语言类
鉴赏手法类
1.选材特点:鉴赏古代诗歌 1.选材特点:鉴赏表达技巧一直是古代
的语言,主要包括分析诗歌 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针对表达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表达了作者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认为“弱”“昏”两 字较好的作答也可分为以上三步:“弱”“昏”指体弱眼花,表 达了作者虽承认自己年老体衰,但依旧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 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组织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 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 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 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 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规范答题] 题干问的是:“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 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可见 本题考查诗歌语言中的炼字。诗歌的语言历来“言有尽而意无 穷”,因此要多角度加以剖析,应从形式到内容、由表及里地阐 述。此题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此题为开放 性试题。若认为作“健”“明”好,则联系诗句,分三步解答即 可。第一步,解释含义,“臂健”“眼明”指臂膀健硕、眼睛明 亮;第二步,将其放在语境里理解,“尚嫌”“犹识”强调尽管 岁月流逝,但身体强健,仍识得战阵;第三步,体会感情,全诗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练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二轮任务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

但结合一轮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二轮复习的古代诗歌答题中,要改正下列失误:1.客观题对选项设误方式了解不全面,从而导致解题失误。

2.主观题(1)形象题。

不会按照从形象特点到作者情感的思路分析。

(2)手法题。

对句子的手法理解错误;能够找出手法,但结合诗句分析错误;情感分析不准确,理解错误。

(3)语言题。

答题角度不准确,不能准确结合内容理解作答。

(4)内容和情感题。

缺乏知人论世的意识。

古代诗歌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对于古诗词,我会借助四选一的选择题的选项,以及相关的注释去理解“√”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2.对于古诗“鉴赏题”,我能从“内容”“手法”和“感情”这三方面去组织答案3.对于意象内涵的分析,我会关注这些意象在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内涵,也会关注修饰意象的动词和形容词,根据诗歌内容具体分析4.对于赏析炼字艺术的题目,我会把该字放入诗句中去理解,阐释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对于句子的赏析,我不会脱离全诗去孤立地分析,我会关注这个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并联系全篇去回答问题6.对于赏析语言风格的题目,我会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并用诗中有关语句分析这种特色7.对于古诗鉴赏“手法题”,像“最后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一类的题目,我会下意识地从最常见的手法中进行筛选8.对诗句的理解,我知道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要结合语境,揣摩其深层含意9.概括诗歌的主旨及哲理,我既能做到知人论世,又能通过抓住关键句子,予以准确把握10.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我会寻找表达情感的词语,同时关注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描摹色彩、形态的词,具有独特意义的词,典故用词,等等古代诗歌阅读4步骤第一步:读标题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高考语文二轮冲刺练习 古典诗歌鉴赏精准训练

高考语文二轮冲刺练习  古典诗歌鉴赏精准训练

古典诗歌鉴赏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一赏析意象作用练前提示意象是古代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

赏析意象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造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②写人: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③抒情:感发兴寄,表达情感。

④结构:或为线索,或为中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注]杜甫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注此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761),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诗中“柳絮”“桃花”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柳絮、桃花为暮春典型意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春尽之时的伤心断肠之情。

②反衬和拟人手法,柳絮随风、桃花逐水而去,以二者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多情。

③以物喻人,以颠狂柳絮和轻薄桃花比喻势利小人,讽刺他们随波逐流,表达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故衫①白居易暗淡绯衫②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③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注①本诗作于宝历元年(825),时白居易从忠州刺史徙杭州刺史再徙苏州刺史。

②绯衫:大红色官服。

唐代官员三品以上着紫红,四品、五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为绯红。

③梅:梅雨季节。

诗人想借“故衫”抒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联用“绯衫”“老身”自嘲,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未获提拔重用的苦闷之情。

中间两联借绯衫依旧感慨职位依旧,为职位长期得不到升迁而苦恼。

尾联“欲弃空箱似少恩”借旧衣不可弃,暗喻旧臣不宜疏远,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皇上提拔重用的心情。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练习)专题3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8 Word版含解析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练习)专题3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8 Word版含解析

练备考主打题1.(2021·四川省成都市三诊)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1)请对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 "长〞和 "少〞加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字意思丰富:一是关山长,说明距离的遥远;二是魂梦长,表示思念的绵长. "少〞字具有暗示性,家书少,暗含着思念的频密与别离的痛苦.距离的遥远、思念的绵长与家书的稀少,形成比照,凸显了作者的寂寞孤单之情.(意思相近即可)(2)相同:都通过想象,表达怀人思归之情.不同:①晏词直抒胸臆,表达 "离别实在太难,不如相逢团聚〞的真情,表意直率,明白如话.②李诗委婉曲折.通过想象中的相聚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期盼重聚的思念之情.表意深婉,含蓄隽永.(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此题以炼字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做题时,既要解释这个字,看看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又要结合这个字所在的句子和诗歌的主题进行分析. "长〞在句中有双关意,一是指 "关山〞空间距离遥远,二是指梦中思念的时间之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山高水长、思念绵长; "少〞是 "不多〞的意思,是说家书不多,表达了思乡的强烈和离别的痛苦,一 "长〞一 "少〞,前后形成比照,表达出自己的寂寞之情.(2)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和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两部作品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怀人思归之情.不同的是,?生查子?下片 "归梦〞 "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是直接抒情,来表达离别之愁,归家之切;而?夜雨寄北?是借相聚的场景来反衬分别之苦,感情抒发得比拟委婉 .2.(2021·山东省枣庄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叶梦得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1)请对上片后两句 "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朋友的船远去,几乎看不到了,可夕阳依依不舍地一再回首| .这两句与第|一句中的 "侵晓〞照应,写出送别时间之长;用拟人手法,景中含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2) "乐圃〞句设想朋友登高远望之景,表现对朋友的牵挂和相思;"寄声〞句直抒胸臆,表现与朋友离别的忧愁; "桂丛〞句运用比照和反问,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故里的情感.(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解析:(1)首|先复原词句的内容,上片后两句是说故人远去,几乎看不见了,夕阳依依不舍地回首| .然后根据诗歌运用的拟人手法,分析作者对友人的不舍.(2)词的下片, "乐圃〞一句是想象分别以后朋友登高远望的场面,外表上是写友人,实际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牵挂; "寄声聊为诉离忧〞一句,直接抒情,表达对朋友离别的担忧; "桂丛〞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2021·河南省六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南定楼遇急雨陆游①行遍梁州到益州② ,今年又作度泸③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人语朱离逢峒獠④ ,棹歌欸乃下吴舟⑤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注】①陆游入蜀八年,先在汉中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供职,后调回成都任职.至|宋孝宗淳熙五年二月,奉诏自成都东归.他顺江而下,途经泸州,登南定楼作此诗.②梁州:此指汉中.益州:此指成都.③泸:泸水,指金沙江经泸州这一段的江流 .④朱离:同 "侏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峒獠(liáo):旧时称居住在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⑤棹歌:鼓桨而歌.棹:船桨.欸乃:桨橹声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争〞字和 "乱〞字.一个 "争〞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在风雨之中,重岩叠嶂,百川千流,竞赴眼底的情形.一个 "乱〞字,形象地写出暴风骤雨倾入南定楼的景象.江上风大,山间雨急,风雨相挟,纵横奔突.(2)①首|联行踪的变化,颔联途中的风雨,隐含宦游羁旅之苦.②颔联中的 "江山重复〞,表现出诗人对山川之胜的赞赏.③颈联中的 "棹歌欸乃下吴舟〞,表现出诗人归乡途中的急迫与喜悦.④尾联表现出诗人留也难安、去也难安的矛盾迷茫的愁情.解析:(1)"争〞在句中有 "争先恐后〞的意思,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重岩叠嶂进入视线的场面; "风雨纵横乱入楼〞中的 "乱〞字,应为 "混乱〞意,联系 "纵横〞一词,可以看出 "乱〞字形象地写出风大、雨急、风雨交加的情景.(2)结合注释,首|联 "梁州〞 "益州〞 "度泸游〞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宦游之苦;颔联写江山美景争相入眼,表现出作者对山川美景的喜爱之情;颈联 "棹歌欸乃〞表现出作者对归乡的急迫与喜悦;尾联直抒留也难、去也难的矛盾愁情 .4.(2021·河北省保定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清明万宽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其与万宽的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虚实结合.①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描绘出清明时节的凄清景象.②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虚实结合,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2)①韩诗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赞美.②万诗那么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 "孤月〞和 "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惘和感慨.解析:(1)作为一首|描写清明的诗歌,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清明时节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凄清景象,属于实写;诗歌的后两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属于虚写,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由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的景象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本首|诗那么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 "孤月〞和 "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惘和感慨.5.(2021·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黄庭坚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①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寄语诸公肯湔祓② ,割鸡③令得近乡关.【注】①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②湔祓:荐拔.③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借故人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用典, "故人昔有凌云赋〞一句,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或: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答任意一点即可)②比照,首|联一是 "凌云〞,一是 "陆沉〞,将"高才〞与 "不遇〞进行比照.(2)①怀才不遇之情.首|联写友人虽然才华横溢,有凌云之气,但如此才士,为何沉沦为下僚呢?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写出,更能表现作者的愤懑之情.②贫贱自守,不慕名利之情. "头白眼花〞本应是儿孙绕膝、安度余年的时候,此时却还要奔波仕途.待到 "儿婚女嫁〞之后,才 "望还山〞,终老家山,表现了他不慕名利的品格.解析:(1)首|联中的 "凌云赋〞是借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中 "飘飘有凌云之气〞的典故,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尾联中的 "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孔子到了子游作为县宰的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肯〞,即 "肯不肯〞,出语婉转,但仍包含怨愤不平之意. "割鸡〞那么照应首|联的才高位卑,表现出诗歌结构的绵密 .同时,首|联将高才与不遇相对,运用了比照的手法 ."陆沉〞一词出于?庄子·那么阳?: "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意思是说:虽在陆地,却如沉于水一般,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2)黄庭坚常与一些怀才不遇之士结为莫逆之交,在一些赠答诗中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借以抒发抑郁不平之情.这首|七律就是这一类诗,诗寄|王文通,所以诗中所写就是|王文通.首|联写出了人才遭受埋没,表达了一种愤激之情;颔联写友人为官,实是迫于生计,非其本愿,写出他不慕名利的品格;颈联在豪放旷达中似乎包含无限感慨,貌似旷达,内里却有种种牢骚抑郁;尾联出语婉转, "割鸡〞照应首|联的才高位卑,写出作者的怨愤不平之意.6.(2021·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梦回①林景熙②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注】①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后不仕.(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眼是 "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 "愁〞.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描写了梦醒时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为后面的景物描写、个人感情抒发作了铺垫.(2)①最|后两句在艺术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深夜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声相衬,寒冷清寂的水面与未休息的鸥鸟的骚扰相衬,充分刻画出当时冷寂、凄凉的气氛.②衬托手法,用 "未眠鸥〞来衬托诗人辗转反侧、长夜难眠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的悲苦之情.解析:(1) "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 "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此诗的诗眼. "梦回荒馆月笼秋〞,首|句即破题,描写了梦醒的时间、地点与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受,为后面的景物描写、感情抒发作了铺垫 .(2)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①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②明确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③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表达作者情感或凸显主题方面的作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10 比较鉴赏,探寻异同-比较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10 比较鉴赏,探寻异同-比较题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破篇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绝招10 比较鉴赏,探寻异同-比较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破篇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绝招10 比较鉴赏,探寻异同-比较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破篇专题三古代诗歌阅读绝招10 比较鉴赏,探寻异同-比较题的全部内容。

绝招10 比较鉴赏,探寻异同-比较题练备考主打题1.(2016·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百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1)本诗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写同时送别遭贬的两个人,二人贬谪之地又不在一处,要写好颇有难度,但高适的处理巧妙而自然,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均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和慰问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备考主打题1.(2016·四川省成都市三诊)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请对“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字意思丰富:一是关山长,表明距离的遥远;二是魂梦长,表示思念的绵长。

“少”字具有暗示性,家书少,暗含着思念的频密与分离的痛苦。

距离的遥远、思念的绵长与家书的稀少,形成对比,凸显了作者的寂寞孤单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2)相同:都通过想象,表达怀人思归之情。

不同:①晏词直抒胸臆,表达“离别实在太难,不如相逢团聚”的真情,表意直率,明白如话。

②李诗委婉曲折。

通过想象中的相聚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期盼重聚的思念之情。

表意深婉,含蓄隽永。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本题以炼字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做题时,既要解释这个字,看看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又要结合这个字所在的句子和诗歌的主题进行分析。

“长”在句中有双关意,一是指“关山”空间距离遥远,二是指梦中思念的时间之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山高水长、思念绵长;“少”是“不多”的意思,是说家书不多,表达了思乡的强烈和离别的痛苦,一“长”一“少”,前后形成对比,表达出自己的寂寞之情。

(2)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和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两部作品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怀人思归之情。

不同的是,《生查子》下片“归梦”“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是直接抒情,来表达离别之愁,归家之切;而《夜雨寄北》是借相聚的场景来反衬分别之苦,感情抒发得比较委婉。

2.(2016·山东省枣庄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叶梦得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

风帆何处挂扁舟。

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

寄声聊为诉离忧。

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1)请对上片后两句“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朋友的船远去,几乎看不到了,可夕阳依依不舍地一再回首。

这两句与第一句中的“侵晓”呼应,写出送别时间之长;用拟人手法,景中含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2)“乐圃”句设想朋友登高远望之景,表现对朋友的牵挂和相思;“寄声”句直抒胸臆,表现与朋友离别的忧愁;“桂丛”句运用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故里的情感。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解析:(1)首先还原词句的内容,上片后两句是说故人远去,几乎看不见了,夕阳依依不舍地回首。

然后根据诗歌运用的拟人手法,分析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2)词的下片,“乐圃”一句是想象分别以后朋友登高远望的场面,表面上是写友人,实际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牵挂;“寄声聊为诉离忧”一句,直接抒情,表达对朋友离别的担忧;“桂丛”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2016·河南省六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南定楼遇急雨陆游①行遍梁州到益州②,今年又作度泸③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④,棹歌欸乃下吴舟⑤。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①陆游入蜀八年,先在汉中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供职,后调回成都任职。

至宋孝宗淳熙五年二月,奉诏自成都东归。

他顺江而下,途经泸州,登南定楼作此诗。

②梁州:此指汉中。

益州:此指成都。

③泸:泸水,指金沙江经泸州这一段的江流。

④朱离:同“侏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峒獠(liáo):旧时称居住在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⑤棹歌:鼓桨而歌。

棹:船桨。

欸乃:桨橹声。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争”字和“乱”字。

一个“争”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在风雨之中,重岩叠嶂,百川千流,竞赴眼底的情形。

一个“乱”字,形象地写出暴风骤雨倾入南定楼的景象。

江上风大,山间雨急,风雨相挟,纵横奔突。

(2)①首联行踪的变化,颔联途中的风雨,隐含宦游羁旅之苦。

②颔联中的“江山重复”,表现出诗人对山川之胜的赞赏。

③颈联中的“棹歌欸乃下吴舟”,表现出诗人归乡途中的急切与喜悦。

④尾联表现出诗人留也难安、去也难安的矛盾迷茫的愁情。

解析:(1)“争”在句中有“争先恐后”的意思,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重岩叠嶂进入视线的场面;“风雨纵横乱入楼”中的“乱”字,应为“混乱”意,联系“纵横”一词,可以看出“乱”字形象地写出风大、雨急、风雨交加的情景。

(2)结合注释,首联“梁州”“益州”“度泸游”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宦游之苦;颔联写江山美景争相入眼,表现出作者对山川美景的喜爱之情;颈联“棹歌欸乃”表现出作者对归乡的急切与喜悦;尾联直抒留也难、去也难的矛盾愁情。

4.(2016·河北省保定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清明万宽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其与万宽的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虚实结合。

①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描绘出清明时节的凄清景象。

②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

虚实结合,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

(2)①韩诗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赞美。

②万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惘和感慨。

解析:(1)作为一首描写清明的诗歌,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清明时节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凄清景象,属于实写;诗歌的后两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属于虚写,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由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的景象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本首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惘和感慨。

5.(2016·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黄庭坚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①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祓②,割鸡③令得近乡关。

【注】①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

②湔祓:荐拔。

③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借故人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用典,“故人昔有凌云赋”一句,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

(或:割鸡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语出《论语·阳货》)(答任意一点即可)②对比,首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将“高才”与“不遇”进行对比。

(2)①怀才不遇之情。

首联写友人虽然才华横溢,有凌云之气,但如此才士,为何沉沦为下僚呢?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写出,更能表现作者的愤懑之情。

②贫贱自守,不慕名利之情。

“头白眼花”本应是儿孙绕膝、安度余年的时候,此时却还要奔走仕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