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授课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详案(精选)
质感表现
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表现出 不同的质感效果,如光滑、粗糙、柔软等 ,增加作品的层次感。
05
立体形态空间组合与变化规
律
空间组合方式探讨
线性空间组合
通过线性元素(如线条、杆件) 的排列、交错、叠加等方式,形 成空间感。这种组合方式简洁明
了,具有方向性和动态感。
面性空间组合
运用平面元素(如板材、片材) 进行拼接、折叠、弯曲等操作, 构建出立体形态。面性空间组合 注重形态的表面变化和轮廓线的
创意激发
展示具有创意的立体形态 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力,提出自己的创意。
形态联想与想象训练
形态联想
引导学生从一个形态联想到另一 个形态,拓展思维广度。
想象训练
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出独特 的立体形态。
形态组合
指导学生将不同的形态进行组合, 创造出新的立体形态。
创意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启发 性的立体形态创意实践
室内空间设计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采用面性空间组合方式,利用平面元素的拼接和折叠,创造出具有流 动感和立体感的室内空间形态。同时,运用对比规律,通过色彩、质感的对比,营造出温 馨舒适的室内环境。
雕塑作品设计
在雕塑作品设计中,运用块性空间组合方式,通过块体元素的堆积和穿插,塑造出具有体 积感和质感的立体形态。同时,运用渐变规律和重复规律,使雕塑作品在形态变化中保持 整体协调性和视觉冲击力。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辨别常见的立体构成形式;
3. 能够运用立体构成的知识创造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纸张、颜色笔、裁剪工具、胶水
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曾经学过的平面构成知识,并思考什么是立体构成。
2. 理论讲解:
通过PPT或者投影仪展示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特点,包括:
- 立体构成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构图;
- 立体构成能够产生空间感和立体效果;
- 常见的立体构成形式有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3. 实例分析:
展示一些立体构成的实例作品,分析其中的构图技巧和表达效果。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练习活动:
给每个学生发放纸张、颜色笔、裁剪工具和胶水。引导学生选
择一个立体构成形式进行创作。例如,可以选择立方体作为主题,设计出自己的立方体构成作品。学生可以使用颜色笔给立方体上色,并根据需要裁剪纸张然后用胶水粘贴成立体形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5. 展示和分享: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彼此的构图思路和创作经验。教师也可以逐个点评学生的作品,肯定其优点,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6. 总结:
总结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观察和创作中。
教学扩展: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周围环境中的立体构成形式。鼓励学生拍照或者绘制实景图,体验立体构成的魅力。可以将学生的作品集结成展览,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
《立体构成》课程教案
达到立体形态的视觉平衡。
节奏与韵律原则
节奏
指同一要素连续重复Hale Waihona Puke Baidu所产生的运动感。它表现为连续的、有规律的、重复的、起伏的、变 化的要素或形式。
韵律
指节奏的变化形式,它赋予节奏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规律,使节奏更富有情感色彩。
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通过形体的大小、高低、粗细、方圆、曲直等变化,以及色彩、肌理的对比与调和,形成有 规律的起伏和变化,从而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能力目标
0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立体形态的创新设计,具备一定的空间
造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03
培养学生对立体形态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激发其创新精神和
艺术创造力。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讲授、实践练习和作品展示三个 环节。理论讲授包括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形式美 法则、材料与工艺等内容;实践练习则通过多个设 计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立体形态的创新设计;作品 展示环节将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公开展示和评价。
挑战传统
对传统观念和方法提出质 疑,寻找新的可能性和创 新点。
反思经验
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 从中发现新的启示和灵感。
联想与想象法丰富表现
自由联想
鼓励参与者自由联想,将不同的元素、 形态、色彩等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 的立体构成形式。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第一篇: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与空间组合教案
从设计的角度理解立体、空间造型要素课前导入设计不是艺术
这里所说的设计不是艺术并不是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而是把两者的区别明确。我们可以用艺术的眼光审视设计作品,也可以用艺术的思想衡量作品的设计价值,但是对于设计师而言,首先要尊重设计所能完成的功能与实现的作用。
设计绝不像艺术那样随心所欲。比如建筑,我们可以用雕塑艺术的眼光来衡量建筑的造型美感,也可以用雕塑艺术的眼光来衡量建筑的造型美感,也可以用观念艺术的思想来衡量建筑的精神价值,但是建筑的居住功能却必须符合设计的理性标准——力学、结构、空间、人体、工学等等的。
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阶段,明确设计于艺术的界限,能够有目的性地把设计的技术性学习与观念性学习分开,也许是我们学习这么课程的目的更加明确。
造型与空间并重
很多时候学生会对造型和空间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从广义设计的角度思考三维造型占有了空间以后,必然也会对空间(正负形)产生分割,空间(负型)也会随着造型产生变化。造型与空间就行形与影的关系,一个产生变化,另一个随之变化。但是从狭义的造型与空间的设计出发,在每个造型中,设计师都要考虑到立体造型的正负关系(造型美感与空间美感共生),使其融为一体。就像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一定有一个富有空间美感的建筑外观,进入室内,也必然是一个结构合理的内部实用空间。从建筑设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思考,造型与空间都是共同产生、互相变化。
立体造型学习的由简至繁
在整个课程的训练过程中,我们从造型简单的方式开始,逐步加大难度。因为初学者往往会把最终的造型理解的很复杂,因为在最终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课程授课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立体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4学时,课程设计16学时)
总学分:3
二、课程地位
1、课程性质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既是独立的基础造型课,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国际上称为“构成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交叉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专业基本特点,本课程集中研究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立体设计创意的方法。除了理论教学外,授课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课程策划、课堂组织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意思维方法与实践的训练,了解立体构成的发展和与现代商业活动发展之间以及各个设计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课程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三次元的空间中,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连接方式、设计制作各种立体空间形态,发掘色彩、肌理、质感的潜在作用,并从生活和自然界中提炼、再造出具有生命动力、自由韵律和形式美感的丰富形态,掌握各种空间及形态的正确关系。学习研究有机形体造型的特点,培养学生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从而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设计艺术中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②研究三维实体的形态美,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训练,学习运用立体空间思维在三维空间里组织形态的方法,掌握造型规律,开拓设计思维,锻炼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开发潜在的思维能力。
立体构成设计讲解教案设计意图
立体构成设计讲解教案设计意图
教案标题:立体构成设计讲解
教案设计意图: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
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实际练习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激发他
们对立体构成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教案结构安排: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常见的立体构成设计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常见的立体构成设计技巧。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
2. 立体构成设计的案例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绘图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活动设计
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立体构成设计的案例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立体构成设计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形状、空间、比例、对称等要素,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原则。
3. 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可以是个人练习或小组合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技巧设计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示和评价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设计思路和技巧。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立体构成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篇一: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
教师:杜晓坤
第一课概述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立体造型课程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的立体意识,为后几课学习打下一定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解、作品观摩和分析
【教学内容】:
立体构成的认知
一、基本概念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此前学习的平面构成是二维空间的构成,而立体构成是三维空间的构成,三维造型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外形。由于视点与角度的增加,也大幅度的扩展了三维造型的表现领域。
三维造型具备一定的力学结构。例如建筑
立体造型的形态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种类型二、自然形态的立体造型
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各种形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现象,我们把这些靠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形成的形态称为自然形态,自然形态可以说是一切形态的根源。刚刚我们有提到立体造型由于视点与角度的增加,造型的表现领域也有了很大的扩展,所以,同一对象由于观察角度和距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形态。比方说,当我们面对群山和大海时,会感觉心旷神怡、心胸开阔;近看则可以看到某种单个形态的面貌,甚至它的肌理,都会给你一定的美感;而剖视某些自然形态,更会发现很多奇妙有趣的造型。自然形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偶然形,例如天上的云、奇形怪状的石头。一类是规律形,其形态虽然变化丰富,但是可以预测。剖视鹦鹉螺,贝壳的螺旋轮廓线,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形成的对数螺旋线。线叶茅膏菜卷曲的叶子、美洲变色蜥蜴的尾巴都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的螺旋。
安徽美术《立体构成》教材-教案
安徽美术《立体构成》教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等立体元素。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对称、平衡、对比、统一等。
3. 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切割、组合、堆积、缠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立体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作品中,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立体构成教材、图片、模型等。
2. 材料:学生用具(如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立体构成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立体元素,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
3.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如切割、组合、堆积、缠绕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意设计,完成立体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立体创作,下节课进行展示。
幼儿园小小建筑师:立体构建艺术教案
幼儿园小小建筑师:立体构建艺术教案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培养孩子对立体构建艺术的兴趣,可以促进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幼儿园立体构建艺术教案,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主题:立体构建艺术
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需要从简到繁地展开。可以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开始,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让孩子们熟悉这些基本的几何图形。然后可以引导他们使用这些几何图形来搭建立体构建物体,例如房屋、城堡、桥梁等。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3.让孩子了解立体构建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立体构建物体或者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对立体构建艺术产生好奇心。
2. 学习: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并在教室或操场上使用这些
几何图形来进行实践操作,搭建一些简单的立体构建物体。
3. 游戏: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活动,比如小组合作搭建一个城市,或
者比赛谁可以用最少的图形搭建出最高的建筑物等。
4. 回顾: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孩子们观察他们搭建的立体构建物体,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共享他们的想法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
1. 观察和模仿:通过观察一些简单的立体构建物体,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尝试用几何图形搭建类似的物体。
2.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搭建立体构建物体的过
程中快乐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导师引导:老师可以在孩子们搭建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教案主题:立体构成
学科目标:
1. 了解并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2. 能够分辨常见的立体图形;
3. 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进行立体构成。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示意图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和图片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根据给定条件进行立体构成。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分辨常见的立体图形;
2.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条件进行立体构成。
教学准备:
1. 教材《数学》;
2. PowerPoint课件;
3. 立体图形模型;
4. 教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你们最近有接触
到什么立体图形吗?”、“你们能够说出几种常见的立体图
形?”。
二、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0分钟)
1. 展示立体构成的示意图,简要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通过PPT课件展示,并向学生解释。
2. 让学生观察立体构成的示意图,反复描述其中的关键点,并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理解。
三、分辨常见的立体图形(15分钟)
1. 展示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实物和图片,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让学生观察,辨认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给学生分发一些立体图形的图片,让他们进行分类,可以利用图形特点进行分组。
四、根据给定条件进行立体构成(25分钟)
1. 向学生提供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条件,如底面是正方形、拥有六个面等,让他们尝试构成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给学生分发一些立体图形模型,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构成,并说出结果。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标题:立体构成教案
目标学生群体:初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 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利用各种几何实体组合构成不同立体的技能。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立体构成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几何实体如何通过组合构成不同的立体。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投影仪,几何实体模型(如立方体、圆柱体、正
四面体等),纸张,彩色笔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3. 教学资源:包含立体构成相关例子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幅图像,其中包含不同的立体构成,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图像中的不同立体构成。
步骤二:引入基本概念(10分钟)
1. 讲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如面、棱和顶点的定义。
2. 展示不同几何实体的图像,并指出其中的面、棱和顶点。
步骤三:探索不同立体构成(2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几何实体模型。
2. 引导学生通过组合几何实体构成不同的立体,让他们动手实践。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他们的构成过程和结果。
步骤四:学生展示与总结(10分钟)
1. 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构成成功的立体进行展示。
2. 让学生依次陈述他们所用的几何实体和构成过程。
3. 整理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
步骤五:拓展练习(15分钟)
1. 提供一些更复杂的立体构成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继续探索和解决。
2. 鼓励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他们的构成过程和答案。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教学班级:视觉传达1303班
授课教师:王赟
授课时间: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01-02周
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第一章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立体构成的研究方向和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熟悉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掌握立体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形态知识与构建基础。
【教学重点】
1.立体构成的研究方向。
2.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
3.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4.立体构成与“包豪斯”理论。
5.立体构成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学难点】
熟悉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研究方向
一、视觉和构成感觉方面。
二、形态要素的学习研究方面。
三、综合表现、功能、人文、社会、技术方面。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
第三节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形态要素
二、结构要素
三、材料要素
四、空间要素
五、形式要素
第四节立体构成与“包豪斯”理论
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是一个不可分的统一体。
二、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而不能只注重产品。
三、产品的设计在功能上、美学上符合社会的需要与时代结合,不能落后于时代。
四、造型的原始母体为单纯的几何学基因。
第五节立体构成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思考题】
1.收集自己自己感兴趣的自然形态、形象,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将其分解成
单纯几何形状,并按生长结构重新组合,组合后再作简化概括(平面即可)。
2.熟知现代包豪斯的设计作品,总结作品的构成元素。
第二章立体构成中材料与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立体构成中材料与技术的运用。了解材料的种类与特性,认识材料的属性和加工法。掌握基本加工工艺操作方法,提高对材料敏锐的造型知觉。熟悉材料语言各自独特的表现性。【教学重点】
《立体构成》教案 第1课 认识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教案
课时分配表
2
我们设计、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
⏹【学生】聆听、思考
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展示“纸质立体世界”图片,并提出问题:
请你选择一幅作品,说说作品中独特的美感?
⏹【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宫灯、包装盒、立体书、纸雕等作品……其实,这些精妙绝伦的设计背后都有立体构成的实际应用。
⏹【学生】聆听、记录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授新知(18 min)
⏹【教师】讲解新知:立体构成起源
一、立体构成与包豪斯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播放“你听说过包豪斯吗?”视频,帮助
学生了解包豪斯生平和艺术理念
立体构成源于包豪斯开设的一门设计基础课,是在包豪斯学院创
办后确立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视觉训练和造型规律的学习来激发学生
对设计的潜在才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立体造型能力。1919年4月,德
国魏玛市成立了一所名为“包豪斯(Bauhaus)”的学校。格罗皮乌斯
是首任校长,也是包豪斯的奠基者,他受构成主义和风格派影响,在
教学方法和设计风格上做了重大改革。同时,在康定斯基、李斯茨基、
里特维尔德、保罗·克利、约翰·伊顿等艺术家的努力下,包豪斯初步建
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种代表未来的新美学思想。
包豪斯通过理论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育学生的综合
通过理论讲解、
举例、播放视频等
教学方式,让学生
了解立体构成的概
念和作用,了解立
体构成的发展历
史,开阔学生的眼
界
3
能力与设计素质;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还提出了“艺术
美术教案第十册立体构成教学案例
本文主要介绍美术教案第十册立体构成教学案例。立体构成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涉及了二维和三维的转换,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力和美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教学案例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的指导方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达到立体构成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背景:
本教学案例适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立体构成知识点,适用范围较广,主要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及表现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立体构成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立体构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对于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同时要对于三视图、透视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
本教学案例主要以第十册《立体构成》为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作品欣赏等方面。总共预计需要12学时,安排为6次课,每次课2学时。
五、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
1、题材讲解:第一节课主要是对于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同时也要对于未来的教学内容进行介绍,以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整个教学计划。可以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程。
2、知识点学习:第二、三节课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点进行讲解,如:平行投影、斜投影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三视图、透视图的画法与技巧等。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
3、实践操作:第四、五节课是实践操作阶段,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材料和实例进行操作实践。这个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立体构成》教案
第一章 立体形态概论
一、立体构成的涵义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如何才能尽快理解并掌握这门课程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它的实质内涵,才能做到行之有效。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首先,它是以抽象的形式语言去表现社会现象和自然形态。在现代艺术美学中,这种构成的抽象美是传统艺术具象美的升华,是人类在总结了历史美术的发展规律基础上产生的;
2)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的体积量感。对各种形态的造型进行“简化”,以最简单的方式简化到几何形块中去,用立方体、圆锥体、球体、矩形体等形状来塑造实践。
3) 掌握立体形态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的造型手段。因为任何形体都可还原到点、线、面的构成中,并且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地去变化进行。既可表现形态造型实体,又可表现实体中的空洞虚体,
4) 运用综合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把握形态传递方式。从而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5) 从造型审美形式拓展到装置观念设计。甚至还可以向造型之外更为广阔的领域渗透,融进数学、力学、文学、哲学、宗教、戏剧、音乐、电影等各种门类之中。
二、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规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构成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立体构成》教案(推荐阅读)
《立体构成》教案(推荐阅读)
第一篇:《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1、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2、学时学分:72学时
3、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4、指定教材
胡介明主编《立体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1月版。5.教学参考书
《立体构成》金剑平湖北美术出版社新编《立体构成》邱松辽宁美术出版社
6.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提问式教学。7.教学手段
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传统讲授。8.考核方式课堂发言,平时作业,课堂参与,课堂表现,考勤要求。9.学习方法
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欣赏国内外构成作品,来体现构成思想和造型语言在现实设计中的运用,加强课题训练,培养学生造型的构思能力,立体感觉提高表现技巧。10.辅导答疑:随堂答疑 11.本课程的其它要求
上课时应关掉所有通讯工具;上课时不得讲话,不得低声耳语,不得迟到早退;上课时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发言、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重视当堂测试、课下作业、调研报告、市场调查、课程评论等方面的比率作用。
一、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
1、本章教学时间:4学时
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立体造型元素,按照构成的规律和法则去组合出不同的立体造型,探讨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材料和空间的运用上展开广泛的探讨和研究。3.本章教学
重点:
从侧重技法训练转为培养立体感觉和表现技能并重,以提高视觉的感知能力。从美学角度出发,将立体构成的知识融入设计案例。
4.本章教学难点:培养实际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授课教案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系
传媒艺术设计系(部)
教研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室
课程
立体构成
名称
课程
2621240
代码
授课
14电艺(5)1 14电艺(5)3班级
主讲
陈金梅
教师
使用
《立体构成》刘良浩编著教材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授课教案首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Array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授课教案首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2. 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
授课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授课教案首页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
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Array授课教案首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2. 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授课教案首页Array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授课教案首页Array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授课教案首页Array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2. 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
授课教案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2. 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授课教案首页Array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授课教案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3. 教学手段如:课件演示、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视频讲解、网络课程等。
授课教案首页Array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设计系(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教研室
理论教学□课内实践□理实一体习题复习
□考核评价□其他活动□
填表说明:1.序号,指该课程授课的顺序号,应与授课计划一致;2. 授课形式在相应的选项打“√”。
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时
间分
配
方
法及
手段
一、导入课程:
复习上次课程内容,评价学生作品。
介绍课程的情况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过程:
1、理论讲授
大量案例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讲解立体构成在不同行业的综合应用,尤其是最新环保、全球一体化等最新理念下的行业应用新趋势。
2、实践练习: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掌握和理解立构的基本结构与组合关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实践辅导。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总体构想。
三、归纳小结与布置作业
1.归纳小结:提炼课堂内容重点,总结课程收获,归纳学生实践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改进的方向。
2.作业:见教案首页
四、板书设计
立体构成综合应用
不同行业最前沿、时尚、热点理念:环保、全球化、信息化、跨界。。。。
.2
1
2
.3
作
业讲
评
课
件理
论讲
解
实
践训
练教
师提
示并
依具
体情
况辅
导。
填表说明:1. 本页可续页;2.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