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

合集下载

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3)

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3)

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3)诗歌赏析技巧与品味语言4.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要领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关键词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古诗鉴赏从品味语言开始

古诗鉴赏从品味语言开始

古诗鉴赏从品味语言开始————————————————————————————————作者: ————————————————————————————————日期:ﻩ古诗鉴赏从品味语言开始滨城区一中语文组吴美娜内容提要:语言是诗歌内容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品味语言主要从抓住“意象”,借助“三眼”(题眼、诗眼、词眼),推敲“三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分析“结构”,揣摩细节几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诗歌语言,“三眼”,“三词”,结构,细节《考试说明》明确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高考古诗鉴赏可简要归纳为四个考查点,且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即“语言——形象(意象、意境)——思想(情感、态度)——技巧”。

只有遵循这一鉴赏规律,才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从而为全面地鉴赏提供了一种可能。

语言是诗歌内容的载体,它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

为此,我们可以说,分析语言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元代遗山《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

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那么,如何品味诗歌语言呢?笔者以为品味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一、抓住“意象”(语言的内容)意象,是指包含作家思想感情的诗歌形象,它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最小单位。

它可以是主观化的词,也可以是含有作家情思的短语。

如果说语言本身还是较为客观的内容的话,那么意象则明显已是主观化的东西。

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

品味语言的方法

品味语言的方法

品味语言的方法1、诵读精彩文段: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表情朗读,学生从朗读的语调、音色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中,领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我主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诵读描绘“荷塘月色”的部分。

除齐读外,或让学生先听录音,体会范读的速度,声调的高低以及感情的流露等;或由学生自己试读;或让学生自读,便于自己体味、揣摩;或由一人范读,其他同学聆听,然后共同评论其优劣。

2、抓住关键词语:在景物描写中,关键词语就是指那些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塘里的景色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描写荷塘上的月的景色有:如水的月光、月色、月影。

一切都显得那么得宁静、和谐、自由,与作者“求静”的心态相吻合,情景交融。

描写景物形态的词语起到了渲染环境及刻画作者情感的作用,也属关键词语。

如月下荷塘一段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点缀”、“袅娜”、“羞涩”等,无不与表现人物思想情绪、感情色彩密切相关。

体味本文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还应抓住本文比喻、通感及叠字的运用。

比如,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塘中的月色,“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视觉向听觉转移。

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人进入一种幻境。

作者锤炼语言的另一方面,是许许多多叠字的运用,这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又加强了语意,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洗练
• 语言的洗练是指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 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穷的境界。如王 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 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 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 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惆怅的离情之中, 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使作者耿介傲 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跃然纸上。语近俗白 却字字珠玑,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3.绮丽
• 其特点是用华丽的辞藻、多变的修辞、神 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李商隐 的《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 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 蓉红泪多。”本来是生活中常见的一次离 别,经过诗人用特有的奇幻绚丽的语言渲 染,便将现实与幻想融为一体,创造出色 彩缤纷的童话般的幻境。
• 再如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 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 托事于物,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 便戛然而止,不再多说一字,但他对祖国 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事展 的悲愤,无不饱含其中。
6.奔放
• 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 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 为一体,凸现了时间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 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 情的壮怀气魄。
4.隽永
• 这类语言风格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 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 者品味。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 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用隽 永洗练的笔墨,活用典故,对沉溺于荒淫 腐朽生活的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5.委婉(含蓄)
•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 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 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无一句言羁旅的清苦孤 独。首句是答复妻子的问讯,本来是应该知道归 期的,这里说“未有期”,就蕴涵着不尽的凄楚。 接下来写景,凄风苦雨连绵不断,涨满了池塘, 妻子的思念,却写道:何时才能 团聚,剪烛西窗之下,彻夜长谈这一段令人愁肠 寸断的生活呢?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四步走”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由于它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其次是由于它经常打破语法规律的语言和含蓄朦胧的涵义。

基于这两点原因,学生读诗歌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内涵,鉴赏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学生对诗歌是“爱并畏惧着”。

学生应如何进行现当代诗歌鉴赏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一、咀嚼涵咏,品味语言之美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领悟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课堂上教师要做好重音、停顿、变调等朗读技巧的引导,并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诵读,使学生真正读出诗歌的美。

例如朗读《再别康桥》时,就要注意节奏与节拍: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满溯;满载/ 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朗读《错误》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时,要重读“美丽”、“错误”、“不是”、“过客”,并以沉缓、深情的语调读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的效果。

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每小节末尾的“祖国啊”,每句的读法都不能相同,应该由深沉忧虑到逐渐昂扬铿锵,充满希望与信心。

二、把握旨趣,品味情感之美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

鉴赏现当代诗歌必须首先知人论世,找准文眼。

诗眼往往是诗歌中集中表达作者情感、理趣的词句。

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的灵魂。

例如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标题中的“爱”字就是诗眼。

诗中“嘶哑”地叫着的“鸟”是诗人的化身,是全中国人民的化身。

他们夜以继日地、拼尽气力呐喊,喉咙嘶哑了仍然歌唱,这不正是对土地强烈、执著、深沉的爱吗?诗人甘愿为自己无比眷恋的土地献身,“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不正是诗人“爱”的宣言吗?再如穆旦的《赞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多次,就是诗眼。

三、透析形神,品味意象之美诗是形象的艺术。

“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高尔基语)”,艾青笔下的那一块“礁石”,臧克家笔下的那一匹“老马”,曾卓笔下的那一棵“悬崖边的树”,都以其生动感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鉴赏出题类型及答题技巧——品味语言类

诗歌鉴赏出题类型及答题技巧——品味语言类

诗歌鉴赏出题类型及答题技巧一一品味语言类品味语言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它是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的桥梁,读诗如果对诗歌的语言意思不了解,则很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此,今年各地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 .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 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四个选项涉及到对四个词句的理解,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为D项,前三项都符合诗境,D项中断只有断绝,不含续的意思,漏声断即更漏声停止了,这个常识大家一般都掌握,D项解释为断断续续,命题者所设陷阱迷惑性不大。

2、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古人写诗,往往以一字一词提挈全篇,这种能提挈全篇的字词被称为诗眼,也是常是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试题解析】这个望就是诗眼,全篇的景物描写皆因此而起,它在诗中就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再如:(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2005年湖南卷)与浩初上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登崖州城作柳宗元李德裕海畔尖山似剑芒,独上高楼望帝京,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

若为化作身千亿,青山似欲留人住,散向峰头望故乡,百匝千遭绕郡城。

【试题解析】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品味诗歌的语言

品味诗歌的语言

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在赏析时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一、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1.炼字——对关键词语的品味主要是指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也就是理解古典诗歌中"诗眼”的概念,并能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

2.炼意——对关键诗句的理解,主要指句子的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二、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一、知识精讲:苏小妹: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苏轼:"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轼:"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哪两个字加得最好?试加赏析。

(一)炼字炼字内容: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音词1.炼动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表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悠然)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活用为动词,从视觉角度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自然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雏莺在风中长大了,梅子在雨中长肥了,既写出了它们的形态,又写出了它们的动态)2.炼形容词: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3.炼副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

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旨古人以诗教为启蒙之始,终身笃学而不懈怠。

中国是诗歌大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诗歌的韵味,现代文明也无不彰显着诗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种文学样式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有了独特的审美取向,也有独特的创作规律,从而也形成了独特的欣赏方法。

诗歌的解读首先需要积累,而对于积累较匮乏的中学生来说,如何找到领会诗歌意旨的钥匙,便成了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于是,我想谈谈从理解古代诗歌语言入手,准确把握诗歌主旨的一些方法。

一、还原变形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的不确定性是诗歌欣赏的难点。

我们不妨说诗歌语言是变形的语言,它与口语和一般的书面语言有相当的距离,是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

理解这样的语言,需要参考一定的语境和背景。

现代生活中,没有理解诗歌语言的天然环境,这就需要教师从各方面为学生创造理解诗歌语言的条件。

诸如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生平资料、历代名家注解的提供等等。

但理解诗歌语言本身的特点是尤为重要的。

简单地说,就是让变形的诗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得到还原,从而理解诗人最真切的创作意图,进而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袁行霈先生认为“中国诗歌艺术的奥妙,从意象上可以寻到不少,其一就是词语的精炼与意象的密集……中国诗歌艺术的另一个奥妙在于意象组合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可以是介词、连词等语法成分的省略,也可以是打乱原本的句子内部语法顺序以合乎诗歌的格律要求。

如“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类纯意象的组合诗句。

词与词,句与句,几乎没有任何中介而组合在一起,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含蓄深厚,并具有跳跃性和多义性。

而这,恰恰给缺乏诗歌鉴赏方面知识积淀的中学生带来了阅读阻障。

突破障碍的办法主要有:添加适当的句子成分,以利理解诗歌语言。

姜夔《扬州慢》有“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和“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句子。

有学生认为“清角吹寒”的意思是“由于天气寒冷,导致吹起戍角感觉冰凉”;而“二十四桥”一句的意思很有可能是“二十四座桥梁倒了,残片在水波中晃荡着”。

诗歌鉴赏专题之四品味语言

诗歌鉴赏专题之四品味语言

二、语言风格
1、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 善于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思想 感情。
•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 笛人之心。
•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 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 别的痛苦。
•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写 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 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 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 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 ‘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 无余,所以“长”;一个“圆” 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 感觉。一个“圆”和“直”, 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 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气欲坐月蒸济观湖无垂云水 舟 钓梦平 楫 者泽, , ,,涵 端 徒波虚 居 有撼混耻羡岳太圣鱼阳清明情城。。。。句仿湖放三写佛的在、出广滋“四了大养岳句湖的哺阳实的沼育城写丰 泽 。 ”湖厚 地 而 上。的 带 “ ,“蓄 都 波 衬气积 受 撼 托蒸, 到 ” 湖”句 的 澎湃动荡。但是上句用宽广 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下句 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气 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 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 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 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 罕有,写人之至情。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风格34页PPT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风格34页PPT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风格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5.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 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 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 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吹绿。 一个“绿”字,写出了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那种景象。 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三)华美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四)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 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 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十一)洗练: 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
的境界。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 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独傲岸、冰清玉 洁的形象脱影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4.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运用虚数,虚化烘 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品味语言,进入语境——诗歌语言的鉴赏.

品味语言,进入语境——诗歌语言的鉴赏.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 、“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 “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 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 之中。
2、“自”和“空”两字写出了景色优 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表现诗 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语言的特点
抒情性 含蓄性 精炼性
如何通过诗歌语言的分析, 进入诗歌语境
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 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小组讨论 说说下列诗句中的“景”和“情”分别是什 么,诗人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想象空间。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访隐者不遇》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请问:“直”写出了烽烟的什么特点? “圆”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这两句诗描 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 2、映阶碧草 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请问:“自”和“空”两字描写的景象特 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 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用“铺”形象生动。 并且显得很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 情, 也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 心情。
选两首学过的诗歌,运用本节课复习 的知识点,分析一下它的语言特色。
作者:广州市番禺区鱼窝头中学 卢万峰 学号: 440109014102113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尝尽了朝官 的种种滋味,自求外任。 ( 1 )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 却说“铺”,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成功)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成功)

03
忽略诗歌流派和风 格
不同的诗歌流派和风格有不同的 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忽略这些 特点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偏差。
过度解读导致的意义失真
过度挖掘象征意义
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往往需要读者去挖掘,但过度挖掘 可能导致意义的扭曲和失真。
过度引申
对诗歌的引申和理解需要在合理范围内,过度引申可 能导致与诗歌原意的偏离。
理解诗人的创作意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 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思想情感和时代背景等元素。
传承和弘扬诗歌文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诗歌鉴赏可以传承和弘扬中 华民族优秀的诗歌文化,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品味语言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品味语言是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关键,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细致揣摩 和感悟,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忽视文本内在逻辑
诗歌的文本内在逻辑是理解诗歌的关键,忽视这些逻 辑可能导致理解的混乱。
缺乏想象力导致的意境缺失
无法还原诗歌场景
缺乏想象力可能导致无法在心中还原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从而无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01
无法体会作者情感
想象力是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工具,缺 乏想象力可能使读者无法与作者产生情 感共鸣。
03
诗人在诗歌中抒发了对康桥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
的无奈和感伤。
《雨巷》中的语言品味
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雨巷” 、“丁香般的姑娘”等,来表达诗人内心的 孤独和迷茫。
语言的朦胧美
诗歌采用朦胧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具有一种神秘 的美感,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 芬芳”。

通过诗歌和散文品味语言之美

通过诗歌和散文品味语言之美

通过诗歌和散文品味语言之美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诗歌和散文则是语言中最美妙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诗歌以形式简练、富有节奏感的方式展现,而散文则以散乱的布局和多样的叙事方法为特点。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它们都展示了语言的独特之处,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妙世界。

一、诗歌之美诗歌是语言力量与艺术之美完美结合的产物。

它以独特的韵律、押韵和节奏感赋予了语言极高的表达力。

诗歌追求精练、简洁,通过凝练的词句传递情感和思想,打动读者的心灵。

举个例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短小精悍的五言绝句,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却将思乡之情融入其中。

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这种思乡之情,仿佛身临其境。

二、散文之美相较于诗歌的简练,散文则更注重叙事和情感的表达。

散文不受限于特定的形式,可以以多种方式展开,不拘泥于特定的韵律,使文章更加灵活多样。

若说诗歌是一首首音乐,那么散文则是一篇篇画卷。

散文可以通过详细的描写,给读者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验文字所表达的意境。

通过直观而生动的描写,散文把美丽的景色、温暖的情感展示得更加鲜活。

例如,鲁迅的《故乡》,通过对小时候家乡的回忆,将读者带入一个儿时的世界。

散文中的描写如同画面一般,使人们可以几乎感受到那种童年的快乐和单纯。

三、语言之美的共通点诗歌和散文虽然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表达语言之美的同时,它们也有着一些共通点。

首先,它们都追求语言的美感。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它们都通过巧妙的运用语言技巧,打造了一种美妙的韵律和节奏感。

这些美感的因素让人们在阅读时能够更加投入其中,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情感。

其次,诗歌和散文都注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无论是诗人笔下的情感世界,还是散文家心中的思考,它们都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传递给读者。

这种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让读者与作者更加亲近。

最后,诗歌和散文都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品味诗歌的语言(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品味诗歌的语言(解析版)

0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群文阅读品味诗歌的语言这首诗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的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了温馨、柔美的情调。

【考点解读】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歌的语言来实现。

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主要有品味关键字词;02.赏析诗歌的整体语言风格﹔03.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技法点拨】1.遣词用语。

揣摩诗意,结合语境,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推敲,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

2.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分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简洁、精练、生动、隽永、工丽等多种,在分析诗歌语言时可灵活运用。

答题思路:解释字词+分析句意+主旨情感或形象塑造等表达效果归纳。

【真题演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一一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01.结合全诗,说说诗中的雪花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你是如何理解“雪花”这一形象的?一是自由,无拘无束:“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飞扬,飞扬,飞扬”。

二是执着:“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诗中的“雪花”其实是诗人自己的化身。

诗人通过对“雪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理想的孜孜追求。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与分析。

根据“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飞扬,飞扬,飞扬”可得雪花自由,无拘无束;根据“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等可得:雪花执着的特点。

诗歌品味语言方法

诗歌品味语言方法

诗歌品味语言方法
1. 多读诗歌呀!就像品尝美食一样,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语言的美妙。

比如读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多读几遍,是不是感觉那月光就在眼前呢?
2. 细细琢磨诗歌中的词语呀!每个词都可能藏着深深的韵味呢。

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多神奇呀!
3. 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呀!那可是诗歌的独特魅力呢。

像“大江东去,浪淘尽”,读起来多带劲!
4.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呀!这不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了嘛。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你能在脑海中浮现出那生动的场景吗?
5. 把自己放进诗歌里呀!体会诗人的情感。

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你能感受到那份孤独吗?
6. 跟别人讨论诗歌呀!听听别人的见解,说不定有新发现呢。

就像探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肯定很有趣!
7.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呀!那可是让语言变得精彩的法宝。

像“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夸张多厉害!
8. 了解诗歌的背景呀!这样能更深入地品味语言。

比如杜甫在战乱时写的诗,语言中是不是透着无奈呢?
9. 试着仿写诗歌呀!用诗人的语言风格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哇,那会很有成就感吧!
10. 随时随地都能品味诗歌呀!等车时、睡觉前,都可以拿出来读一读。

想想“锄禾日当午”,是不是很应景呢?
我的观点结论:品味诗歌语言的方法有很多,只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就能领略到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沉浸在诗歌的美妙世界中吧!。

中考古诗词赏析:品味语言,赏析技法

中考古诗词赏析:品味语言,赏析技法

第14讲品味语言,赏析技法1.语言赏析(1)抓关键词。

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

(2)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3)体会意境。

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4)把握情感。

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表明的志向等。

(5)领悟哲理。

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6)把握语言风格。

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

②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不加修饰。

代表人物:陶渊明。

③绚丽飘逸: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

代表人物:李白、李贺。

④形象生动:既是诗又是画,有声有色。

代表人物:王维。

⑤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曲折倾诉。

代表人物:李商隐、晏殊。

⑥粗犷豪迈:意境恢宏阔远,积极向上。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⑦慷慨悲壮:多指边塞诗。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

⑧沉郁顿挫: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严肃,感情深沉。

代表人物:杜甫。

2.技法赏析(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用修辞手法例释名称定义作用例句及出处比喻古汉语中常称之为“比”。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

托物起兴,引起下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

可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体。

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叫拟物。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排比把内容紧密相连、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吉振峰2015年3月31日16:59经典题例(一)炼字题1、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2、典例分析(师生共同完成,总结解题技巧)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释意)。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绘景)。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作用与效果)。

(1)提问变体:“看”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2)解答指要: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方法归纳:(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点出表现手法)。

4、当堂巩固(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二)语言风格1、如何设问(命题角度)?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③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考查内容一般是对常见的典型风格的理解。

如唐诗的浑雅蕴藉,宋诗的生新瘦硬,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等等。

这类试题就题干指向的显、隐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白式:就是直接告诉考生出题材料的风格,要求考生阐释分析。

这类“风格术语”考生不太常见,故分析有难度。

如2008年重庆卷12题中的第(2)题: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这里的“简要分析”主要是阐释、印证“新丽”,而“新丽”考生较生疏。

二是隐含式:先说出命题材料与某个著名诗人的风格特征相近,再要求考生指出命题材料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如2008年北京卷12题中的第(3)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这里“相近”是提示语,要耐心揣摩。

三是综合式:就是把风格与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

如2007年浙江卷16题中的第(2)题: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这里的“特色”指的是语言风格。

2、典例分析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

【解析】这首诗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看似平淡通俗,明白如话,实则味外有味,情深如注。

无一句铺陈离别之词,以送罢开篇,以盼归终篇,平淡朴实,意味深长。

回答时除了说明语言风格外,还要注意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

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

3、方法归纳语言特色+具体分析+表现的思想感情4、当堂巩固(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杨万里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

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解析】这首诗以极平淡一件事写出了常人所不能发现的活泼的奇趣。

我们要注意诗人在写这件日常小事时笔调幽默诙谐,多采用自然的口语,自然流畅、轻快风趣;另外要注意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从语言和主题两方面作答,则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

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概括说明总体语言特点,接下来要结合诗句来解说,最后要点明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或诗人的情感态度。

这首诗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采用层层倒叙手法,点明了儿女之情,结合“辽西”一词来看,也蕴含了更深刻的时代内容。

【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三)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秋江忆别赵善庆晚天长,秋水苍。

山腰落日,雁背斜阳。

璧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

洒西风,泪湿罗裳。

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这首元曲给人的感觉是十分雅致。

请从曲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两方面解说此曲“雅”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两个方面分析曲的“雅”,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描写的景物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雅”;情感的雅,一方面体现在情感本身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情感的抒发方式上。

【参考答案】①描写的景物:诗人对客观景物进行精心的提炼和高度的概括,化俗为雅。

比如描写了苍茫的秋水、邈远的天空、衔山的落日、南飞的大雁等,描摹了一幅深秋山水图。

②抒发的情感:诗人写离别没有从正面描写,也没有从现在写起,而是在回忆中追叙。

这样显出诗人的情感有曲折的韵致,让读者产生遐想。

附一:常见的表语言风格的词语有哪些?①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④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李商隐的诗如:《锦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⑥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⑦奔放:直率有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⑧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总结诗歌鉴赏风格特色,并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诗歌风格是诗歌整体风貌,可以是诗人的一贯风格特色上,也可以是一首诗的风格特点上,包括形式上的特色,包括用词用句,意象选择,意境创设;也包括思想感情的特点,甚至包括表现思想情感的方式方法。

附二:诗歌名家风格特色隋唐五代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宋金梅尧臣朴素平淡陈师道雄劲幽邃苏舜卿轩昂奔放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元明清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祯含蓄清远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约龚自珍清奇瑰丽郑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婉约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

修辞委婉、表情柔腻的词作。

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绮丽的。

豪放词: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

浪漫主义: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