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案例《观察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纺织材料》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纺织材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课堂信息交流,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材料。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性质和用处。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认识比较几种布料,并用自己适
合的方式表述出来。
2、会使用实验仪器观察面料,用多种方法设计试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满足各种需求,人们在不断研究、生产,可以发明创造出新的材料。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棉布、尼龙进行对比探究
教学难点:区别比较常见布料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2、纺织品材料样本
3、展示面料的录像,不同场合有不同性能着装。
4、学生小组活动记录表
学生准备:
1、搜集各种各样的布料
2、课前收集有关面料的资料信息,并组织好讲解的语言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自己穿的衣服
1、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穿衣服,说一说你对自己的衣
服有什么看法?
2、学生从服装的款式,厚薄,颜色,面料的特点等方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人体验发表对服饰的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身上的穿着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着装进行评价,大致了解我们穿什么,这是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真实写照。课堂伊始进行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个环节作铺垫,又培养了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交流汇报,初步认识各种纺织材料
1、师:我们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用各类纺织材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布料制做而成的。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布料,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布料?
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课前收集的,观察到的,感觉到的有关面料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相信每个学生都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放开手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空间,你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师:请取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纺织材料样本,从视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感知,并利用放大镜认真观察,看看每种材料有什么特点。
小组活动,师行间巡视,同时对“纤维”作补充介绍。
3、师:参照样本,认识一下你带来的布料,把你认识的布料进行分类整理。
学生参照纺织品样本,对自己带来的面料进行辨别、认识、分类。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训练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判断辨别的能力,动手归纳整理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4、小组向大家展示本组对布料的分类情况,同时说出布料名称以及这样分的理由。
设计意图: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利用小组合作平台,训练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大家表述出来,形成资源共享,这是教学中经常被我们忽略的。
5、师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衣料标识
(三)比较棉布、尼龙两种纺织材料的不同
1、师: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了绚丽多彩的布料,不同材质的布料有不同的特点,关于布料,你都做了哪些方面的深入研究呢?
学生多方面地提出有关布料特点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作出板书)
2、师:利用桌上的实验仪器,请你们选择你们能解决的、喜欢探究的问题,在
小组内商量一下,动手做实验,及时做好记录。
3、小组合作选择问题,设计小实验,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情况。
教师小组间巡视并适时提醒学生注意三个方面:
①观察时可以从柔软性、透气性、牢固程度、吸水性、防水性等几方面来进行比较;
②从布料中抽出纤维,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
③用火点燃纤维,观察燃烧后的情况,要注意安全。
4、交流活动情况:通过探究活动,你们知道了什么?不同的衣料各有什么特点?
5、师生共同小结。
设计意图:养成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问题,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科学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在各级各类科学课上,我们不断尝试、思考并实践着: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注重亲历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共同分享实验探究的历程。
(四)设计未来的服饰
1、师:同学们认识了布料的很多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面料的工艺更加精美,性能更加广泛,请看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着装。(播放一段录像,教师适时引导解说)
2、学生观看课件,认识更多用途广泛的服饰。
设计意图:利用丰富多彩的媒体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3、未来服饰材料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性能也会越来越好,二十年后,如果你们
是出色的服装设计师,你们会设计出什么样的服装,有什么特殊功能,发挥你的想象力,小组内探讨一下,等一会儿要介绍给大家听,看哪一组的设计最有创意。学生组内交流想法,写写画画,讨论未来的服饰。
设计意图: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设计的未来服饰。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观察水》案例
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知识点要是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检验能溶解水中的物质。在了解水的性质这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观察水,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发现水的性质,并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习惯。第二环节让学生找出水,主要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水的性质,初步学会认识物体的方法。
在介绍溶解这一方面,通过糖化这一过程,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溶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验证常见的可溶解的物品,使他们学会溶解实验,理解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有。
气体能在水中溶解是课的难点,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中两幅图,逐步让学生得出“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
科学课注重课后的延伸及学生兴趣的培养,为了把学生的兴趣引到课堂以外,最后我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于水方面的问题,从而继续探索研究。
教材分析:
水随处可见,是一种平常的物质,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却会发现它有许多奇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水的观察,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教材安排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杯中的水,从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然后通过“找水”比赛,巩固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强化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
第二部分,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方糖在水中的变化,认识溶解现象;然后联系生活经验,讨论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不但固体能溶解在水里,液体也能溶解在水里,气体也能溶解在水里。
第三部分,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浸在水中的纸巾变化,认识毛细现象。然后启发学生寻找毛细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