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一)填空题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

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疲劳和恢复过程

疲劳和恢复过程

疲劳和恢复过程一、运动性疲劳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我们提出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这就是说,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素等因素,运动能力的下降是暂时的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与过度训练和某些疾病不同。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现象,不同性质、不同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运动,其疲劳产生的原因不同。

从大脑皮层到肌纤维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发生疲劳,只是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和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首先和主要发生的部位可能会不相同。

我们所提到疲劳是疲劳的主要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

躯体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性疲劳即疲劳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疲劳即疲劳发生在外周部分,即神经肌肉接点或肌纤维。

中枢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

研究表明,动物在运动时如不产生明显疲劳,运动又在稳定状态下进行,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不明显;如果在长时间运动引起疲劳时,中枢神经系统也会产生不同的抑制过程,并与外周系统的变化相互影响。

其生化机制可能是神经细胞技能失调。

而外周性疲劳发生于神经肌肉接点至骨骼肌收缩蛋白。

应用肌电图技术测定表面动作电位证明,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

如果在10秒钟内运动的最大功率输出、力量的下降与CP储量减少并行发生。

长时间运动可以使体内糖原大量消耗;糖原消耗越多,疲劳症状越明显。

一旦糖储备量下降而使脂肪酸大量参与供能,做功能力随之下降;同时还会因为血糖水平低下引起的中枢供能不足,并发生疲劳。

大强度运动会引起肌肉乳酸生成增多。

乳酸在体内的堆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肌肉的张力和ATP的合成,引起运动性疲劳。

有时候骨骼肌在收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代谢堆积物积累及其力量产生的影响。

由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元、综合、复杂系统,是多因素的综合,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变化相互作用导致疲劳出现。

运动生理学习题15

运动生理学习题15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一)填空题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

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运生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_PPT幻灯片

运生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_PPT幻灯片
(二)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①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特点:
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
②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 ③静力性练习疲劳: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持续兴奋、肌肉
中血液供应减少、憋气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的练习易产生疲劳, 而习惯性、自动化程度高的、节奏化强的动作不易产生 疲劳。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工作效率持续一定时间后都会下降,这是机 体疲劳的表现。
疲劳是由人的基本生理特性所决定的,是生 理性的。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 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 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 的保护性机制。
第二 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三、促进人体恢复功能的措施
(一)活动性手段
1.转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也称积极性休息 2.整理活动
(二)营养性手段
1.能源物质的合理调配 2.能源物质的补充方法
(三)中医药手段
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或补益气血
(四)睡眠:7~9小时即可 (五)物理手段
按摩、理疗、 吸氧、 针灸、气功等
1.背肌力与握力: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 次日晨已恢复, 可判断正常肌肉疲劳。
2.呼吸肌耐力:可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测定时间 间隔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六)生理与生化指标
1.物质能量系统代谢指标 (1)血乳酸 :
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 (2)血尿素:
消除疲劳有新招
在日本东京的一家氧疗沙龙内,一名男子从含有30%的浓缩氧的 “太空舱”中起身。该沙龙为现代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人士提供氧 疗和香熏等服务,每分钟收费将近1美元。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这些变化在田径及游泳等项目中更为明显。 研究和掌握这些变化的特点,对于更快的提高工 作效率,防止伤害事故,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成 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赛前状态(竞技比赛出现较多)
(一)概念
赛前状态——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 或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为什 么说是条件反射性)
(二)机制
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作用下,运动员在训练或 比赛前,就能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潜力, 为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做好准备,率先克服 神经系统和各器官机能的惰性,使身体更快 地发挥出最大的工作能力。
(三)特征
出现脉博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
肺通气量和氧吸收量加大,汗腺活动加强, 血糖增高等等外部出汗、尿频现象.
4、各种外界因素:场地、气候、心理状态。
(三)“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产生现象
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过程中, 会出现一种非常难受感觉胸闷,呼吸困难、 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而不 协调,精神低落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 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人的最大速度为100%那么起跑后: 第1秒钟速度为55%, 第2秒钟速度为76%, 第3秒钟速度为91%, 第4秒钟速度为95%, 第5秒钟速度为99%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人体运动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包括物理 上和生理上的惰性要克服这些惰性就需要 有一定时间,因而产生进入工作状态。
2、超限抑制产生:当刺激的强度超过大脑皮 层工作能力的界限时,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不 仅不增高,反而降低。
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外刺激强度过大,运 动量过大)。如举例跳高、篮排足球类项目等。
(六)赛前状态的调节 1、适宜的准备活动 2、增加比赛实践经验 3、合理安排赛前的活动 4、气功、心理训练(射击) 举例女排,美国与中国女排录音,赛前适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概述: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 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 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或: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 象.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
• “能量衰竭学说” • “代谢产物堵塞学说” •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 • “自由基学说” •“突变理论” • “离子代谢紊乱”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 “中医理论”
(一)“衰竭学说”
观点:能源物质的耗竭(特别是糖原和CP的消耗)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
• 此外,血糖下降、缺氧、pH值下降、盐丢失和渗透压 升高等,也会促使皮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从而促进 疲劳(保护性抑制)的发生和发展。
(五)“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 如 氧 自 由 基 (O2) 、 烃 自 由 基 (OH+) 、 过 氧 化 氢 (H2O2)及单线态氧(O2)等物质。
2.外周性疲劳
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 经-肌肉接点到肌纤维 内部线粒体。
(1)神经肌肉接点 (2)肌细胞膜 (3)肌质网 (4)线粒体 (5)收缩蛋白
三、不同运动练习的疲劳原因 (结合P321)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生理指标: 1、肌力测定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高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高

第二阶段
运动后 恢复占明显优势 能量物质、器官系统能力主机那恢复至 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 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
恢复的第三阶段 运动时消耗的物质及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恢复并得以超过原有水 平

物质消耗↑→超量恢复明显;出现延迟 运动量小→超量恢复不明显;出现较早

二、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
磷酸原的恢复:20~30秒合成一半,2~ 3分钟完全恢复 肌糖元贮备的恢复: 影响因素: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 膳食 氧合血红蛋白的恢复 运动后几秒钟

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 施
活动性手段
活动性休息: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 运动强度 整理活动 营养性手段 中医药手段 睡眠 物理手段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 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 的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枢:ATP、CP减少等 外周: 神经-肌肉接点 肌细胞膜 肌质网 兴奋-收缩偶联 收缩蛋白 线粒体 外周及中枢
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
“能量耗竭”学说:ATP、CP、血糖、糖 原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乳酸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酸碱度 “保护性抑制”学说 “突变”理论: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离子代谢紊乱 自由基学说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中医理论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反应时 皮肤空间阈 闪光融合频率 生物电 心电图 脑电图 肌电图

主观感觉判断 疲劳自觉症状
肌力
背力与握力 呼吸肌耐力 生理生化指标 血乳酸、血尿素、血氨、尿蛋白、 尿胆原、HR、Hb、血睾酮、皮质醇、 血睾酮/皮质醇

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及过度训练

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及过度训练
度劳第
、十
恢一

复 过
章第一节、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第二节、恢复过程
运第三节、过度训练
程动
及性
练过疲
疲第

一 节
的、

运 动
念性




特运
化不
化不

点动
特同
特同


点运
点代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
01
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从生化角度来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
02
下降;二是肌肉力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
持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时身体变化的特点
01
中枢疲劳的生化特点
03
肌肉疲劳的生化特点
02
主要表现为:ATP、CP减少, 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等 增加,导致兴奋过程减弱。
04
主要表现为:能源物质的 大量消耗使专项所需的供 能物质和代谢过程能力下 降;代谢产物堆积使肌肉 中代谢调节能力。
不同代谢类型疲劳的生化特点
疲劳因素
磷酸原代谢 类型
磷酸原代谢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有氧代谢类 型
有氧代谢类 型
ATP减少% 30
30 不变
CP减少% 65
90以上 50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5.在恢复过程的( C)进行下一次练习效果最好。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
6.运动后不同的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不同,( )
A
最早A,( )次之B,( )最晚。C
A.CP B.肌糖元 C.蛋白质
7.整理活动可使人体更好地由( A)过渡到( )。D
A、安静状态 B.赛前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紧张运动状态
思考题
1.如何依据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工 作能力?
2.进人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学说。 4.试述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
运动后的补充与恢复
运动后的营养补充着重于三方面
1.补充因流汗而损失的水份和电解质。 2.补充运动中消耗的肝糖元 。 3.修复受伤的肌肉和组织。
产生部位: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 质膜和胞液中都可以产生。
作用:由于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 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因而造成 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
(六)“突变理论”
观点:运动过 程中三维空间 (能量消耗、 肌力下降和兴 奋性改变)关 系改变所致 。
肌肉疲劳控制链
(四)乳酸的消除 氧化成CO2和H2O(约70%) 转化成糖原和葡萄糖(约20%) 转化成蛋白质(少于10%) 从尿和汗中排出(约1%-2%)
三、促进恢复的措施
(一)活动性手段
1.积极性休息
2.整理活动:骤停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做整理运 动时动作应缓慢、放松.
(二)营养学手段:应注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尤其是糖,维生素C及B1 , 应选吃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用药物 有维生素B1 、B12,维生素C、E、黄芪、刺五加、人参、冬虫夏草 和花粉等。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 30秒 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划分 快速疲劳: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 快速疲劳: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 耐力疲劳: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 耐力疲劳: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
整体疲劳是指由于运动使全身各器 官系统技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疲劳, 官系统技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疲劳, 也称器官疲劳。如马拉松、 也称器官疲劳。如马拉松、足球比 赛造成的疲劳。 赛造成的疲劳。 局部疲劳是指身体某一局部进行 运动, 运动,使该局部技能水平下降而 导致的疲劳, 导致的疲劳,也称器官疲劳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15章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第二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疲劳: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 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 。(1982 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 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 或工作效率暂时下降, 或工作效率暂时下降,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 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 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 化综合反应过程。 化综合反应过程。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B 而支配内脏器官活动植物神经传导速度 慢,传导途径中突触联系较多,呼吸循环 系统要在运动开始后2-3分钟才能达到最高 水平。
根据研究神经冲动经过突触所需的时间0.30.5毫秒。
反射进行过程通过突触数愈多,反射时间 就愈长。
3. 神经体液调节:[提问]学生上学期考试内 容选择题人体的调节有哪三个主要方面
2、超限抑制产生:当刺激的强度超过大脑皮 层工作能力的界限时,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不 仅不增高,反而降低。
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外刺激强度过大,运 动量过大)。如举例跳高、篮排足球类项目等。
(六)赛前状态的调节 1、适宜的准备活动 2、增加比赛实践经验 3、合理安排赛前的活动 4、气功、心理训练(射击) 举例女排,美国与中国女排录音,赛前适
这些变化特征在比赛前数天或数小时就产 生出现,往往面临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
时间越近时,赛前的机能变化越明显,反 应越大。
注:图15-1 赛前脉博 脉血压
15-2 赛前的动
四)赛前状态生理变化原因(产生因素)
1、心理因素
影响赛前状态的最大因素是思想,如对比赛 认识不正确,各种各样的思想包袱,心理紧 张,对胜利没有信心(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 型运动员)(射击运动员)
人的最大速度为100%那么起跑后: 第1秒钟速度为55%, 第2秒钟速度为76%, 第3秒钟速度为91%, 第4秒钟速度为95%, 第5秒钟速度为99%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人体运动是有惰性的,这种惰性包括物理 上和生理上的惰性要克服这些惰性就需要 有一定时间,因而产生进入工作状态。
第二阶段——运动后的恢复阶段,这时能 量物质的恢复过程大于消耗过程,能量物 质和器官系统机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被消 耗的能量物质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超过原来水平,称为 “超量恢复”或“超量补偿”。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运动生理学——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运动生理学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本章导读
绪言 第一节 赛前状态(竞技比赛出现较多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第四节 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绪 言
人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工作能力和某些 器官的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运动之 前就已经开始,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 根据它们的发生顺序分别叫做赛前状态--进入工 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
4、各种外界因素:场地、气候、心理状态。
(三)“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产生现象
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过程中, 会出现一种非常难受感觉胸闷,呼吸困难、 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而不 协调,精神低落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 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2、特点:
无氧代谢功能、产生HL、氧债积累、工作 时间短、强度大。
注意:氧债能力随训练程度呈现差异,一般 人约为10升,训练有素耐力型运动员可达 15-20升,有文献报道22.8升,
成人安静时需氧量每分钟约为200-300ml
分析阐述:
图中运动员的每分钟需氧量平均为6升,其 最大摄氧量能力仅为5升,要从5升/分的 “家底”支付6升/分的氧消耗。体内每分钟 尚以产生7克乳酸作代价来透支1升氧(即出 现1升氧债)。如果运动员要坚持下去,每 坚持1分钟必然增加1升氧债,直到氧债能 力竭衰为止。
应该指出各种机能并不是在运动结束后开 始恢复,不过故分解过再合成,所以能 量物质不可能完全恢复只有在运动结束后 强烈的消耗停止,合成过程超过分解过程 人体机能才能逐步彻底得到恢复。
一、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一)填空题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

()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一)填空题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

()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10.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三) 多选题1.突变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在于()A 能量消耗引起肌肉的兴奋性下降;B 在ATP耗尽时,不引起肌肉僵直;C 肌肉兴奋性下降、能量消耗和肌肉力量衰退的综合表现;D 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2.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 脊髓运动神经元B 神经-肌肉接点C 肌细胞膜D 肌质网3.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A 不习惯性的动作B 节奏性强的动作C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的动作D 运动中动作多变化的动作4.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D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5.超量恢复的规律主要表现为()A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B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但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C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超过原来水平。

D 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不能超过原来水平。

6.影响肌糖原恢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A 运动强度B 运动频度C 运动持续时间D 膳食(四)名词解释1.运动性疲劳2.心理(精神)疲劳3.脏腑疲劳4.神志疲劳5.生理性疲劳6.运动性力竭7.自由基8.“开窗”理论9.体力疲劳10.脑力疲劳11.整体疲劳12.骨骼肌疲劳13.电机械延迟(EMD)14.恢复过程15.超量恢复16.主观感觉判断17.积极性休息18.整理活动(五)简述题1.如何区分生理性疲劳与运动性疲劳?2.简述静止用力练习时的疲劳特点。

3.简述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区别与应用。

4.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主要有哪些?5.简述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6.何谓中枢疲劳?7.何谓外周疲劳?8.何谓兴奋-收缩脱偶联?9.简述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疲劳特点。

10.简述突变理论及其特点。

11.简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12.简述超量恢复特点与实践意义。

13.简述中医药手段恢复特点。

14.简述肌糖原贮备的恢复特点。

(六)论述题1.如何认识运动性疲劳?2.阐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理论。

3.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如何实践恢复过程?4.结合运动实践阐述疲劳特点。

5.实践中如何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判断运动性疲劳?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2.性质;特征3.形体疲劳;脏腑疲劳;神志疲劳4.Ach;兴奋5.Ca2+;Ca2+;调节6.代谢;调节7.脱偶联,运动性疲劳8.肌肉酸痛;筋骨关节9.精神不振;困卷厌训(二)判断题1 对2 对3 错4 对5 错6 错7 错8 对9 对 10 错(三)多选题1 .CD;2 BCD;3 ACD;4 AD;5 AB;6 ACD;(四)名词解释1.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心理(精神)疲劳主要指内外环境不良刺激引起情志低落、厌倦、对立等心理反应。

表现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办事效率降低。

3.脏腑疲劳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失调(肝胃不合、食积阻滞、脾气虚弱)、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气血不足和月经失调等征候。

4.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精神不振、困卷厌训等征候。

5.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6.运动性力竭是指运动性疲劳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机体衰损的表现。

7.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

8.“开窗”理论认为持续耐力运动后的3—72小时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而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且感染的几率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之间存在“J”曲线关系。

9.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10.脑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看书、学习、思考、运算等,使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引起的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头晕脑胀等。

11.整体疲劳是指由全身运动引起的机体调控功能和多器官功能下降导致的疲劳。

如马拉松、铁人三项、足球比赛等。

12.骨骼肌疲劳是指骨骼肌持续收缩导致的收缩功能下降。

如力量训练后,肌力下降,肌肉僵硬等。

13.电机械延迟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这段时间,该指标延长表明神经肌肉功能下降。

14.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健身锻炼、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过程中及结束后,生理功能逐渐恢复与提高的过程。

15.超量恢复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16.主观感觉判断表(RPE)认为:“在运动时来自肌肉、呼吸、疼痛、心血管各方面的刺激,都会传到大脑,而引起大脑感觉系统的应激。

”17.积极性休息是指用转换活动的方式消除疲劳的运动手段。

18.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五)简述题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调整可以自行消除。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进行连续多次的大负荷运动,机体不能在“预定和/或特定”时间、空间里重新建立适应性平衡的、复杂的功能变化过程。

恢复时间较长,需要专门营养、物理和心理手段辅助。

2.在静止用力练习时,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持续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以及憋气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3.准备活动是指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体温升高的生理过程。

主要标志是体温升高。

而生理本质是功能水平的提高。

生理原则是渐增式的。

活动强度宜中小,靶心律为储备心律的30%-60%。

全身大多数肌群收缩与伸展。

内容和时间应依据运动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安排。

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预防“重力性休克”。

整理活动的生理原则是渐减式的。

负荷强度以中小为宜,心律控制在贮备心律的50%~20%,以ST有氧活动为主,充分拉伸肌肉,时间以心律基本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为宜。

4.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主要有:①活动性手段: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整理活动;②营养性手段:能源物质的合理调配,营养物质的补充;③中医药手段;④睡眠;⑤物理手段;⑥心理学手段。

5.运动性疲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按局部和整体划分:局部疲劳是指以身体某一局部持续运动导致的局部器官机能下降。

如局部肌肉训练、专门动作训练等。

整体疲劳是指由全身运动引起的机体调控功能和多器官功能下降导致的疲劳。

如马拉松、铁人三项、足球比赛等。

体育运动中,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并非是局部疲劳的代数和,整体疲劳更为复杂。

②按身体器官划分:骨骼肌疲劳是指骨骼肌持续收缩导致的收缩功能下降。

如力量训练后,肌力下降,肌肉僵硬等。

心血管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心脏、血管系统及其调节功能下降。

如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心电图S-T段下降等。

呼吸系统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呼吸功能下降。

如剧烈运动时,使呼吸表浅、喘急、肺功能下降等。

③按运动方式划分:快速疲劳是指大强度、剧烈运动引起的功能下降。

如短跑、投掷、跳跃等。

慢速疲劳是指小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导致的功能下降。

6.中枢是指从大脑皮质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

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

化学机制表现为大脑ATP 和CP水平明显降低,糖原含量减少,γ-氨基丁酸水平升高,脑干和丘脑的5-羟色胺(5-HT)明显升高,脑中氨含量也增加。

以上因素的变化均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是中枢因素导致疲劳的左证。

7.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等,都是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这些部位所发生的电信号、离子和化学物质的变化等,均与运动性疲劳有密切的联系。

主要包括:①神经-肌肉接点;②肌细胞膜;③肌质网;④兴奋-收缩脱偶联;⑤收缩蛋白;⑥线粒体。

8.神经冲动可以引起肌细胞膜兴奋,却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即是兴奋-收缩脱偶联。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