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运生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工作效率持续一定时间后都会下降,这是机 体疲劳的表现。 疲劳是由人的基本生理特性所决定的,是生 理性的。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 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 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 的保护性机制。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 息和调整可以自行消除。因此,机体出现疲 劳后,应及时进行休息和调整,以防过度疲 劳。
(二)运动性疲劳分类:(P.359)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二、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其特点 (一)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1.中枢疲劳 可能发生在大脑皮质直至运动神经元 2.外周疲劳 (1)神经-肌肉接点 (2)肌细胞膜 (3)肌浆网 (4)兴奋-收缩藕联 (5)收缩蛋白 (6)线粒体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二)肌糖原贮备的恢复
肌糖原恢复的影响因素:运动强度和时间;膳食。 长时间运动:高糖膳食有利恢复,4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 前10小时恢复最快。 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无论什么类型的膳食,肌糖原恢 复都需24小时,且前5小时恢复最快。
(三)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11mlO2/Kg 肌,运动后几秒钟可恢复 (四)乳酸再利用: 乳酸被氧化分解,30min
消除疲劳有新招
在日本东京的一家氧疗沙龙内,一名男子从含有30%的浓缩氧的 “太空舱”中起身。该沙龙为现代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人士提供氧 疗和香熏等服务,每分钟收费将近1美元。
超量恢复(over-recovery)
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以及降低的身体机能 在运动结束后不仅能得以恢复,而且会超过原 有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overrecovery)。
运动生理名词解释对照
名词解释:1、运动性疲劳: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是最大输出功率暂时下降的表现。
2、氧容量:使血液人为地达到最大限度的氧化时所显示的值。
3、心力储备:指心脏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心输出量的能力。
4、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技能恢复得超过原有水平。
5、身体素质:把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机能称为身体素质。
6、内环境稳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7、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映的能力或特性。
8、状态反射:当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张力重新调整,这种状态叫状态反射。
9、最大通气量:在单位时间内所呼吸的最大气量。
10、基础代谢:指人在清醒、安静、空腹及室温在20-25度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11、运动技能: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的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12、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13.无氧阈:无氧阈就是无氧界限,是指一定跑速时血乳酸浓度突然增加15.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
16.极点: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生一种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简直不愿意再继续运动下去的状态。
17.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18.运动性贫血:剧烈运动之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促,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即运动性贫血。
19、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20、应激性:机体和一切活组织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21、兴奋-收缩耦联:通常把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与引起肌丝滑行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22、自动节律性: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23、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
这种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手段的探究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手段的探究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习惯不健康等因素导致人们容易出现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后机体出现的疲劳状态,其表现为身体疲乏、力量下降、运动耐力减退等。
为了提高运动效果并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科学的恢复手段非常重要。
适当的休息是恢复的关键。
运动后,机体的肌肉、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等都处于疲劳状态,需要适当的休息来恢复。
在休息时,可以选择慢跑、瑜伽等低强度的活动来帮助机体消除乳酸和废物,促进新陈代谢。
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的重要手段。
睡眠是人体细胞修复和新陈代谢的重要时期,通过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机体恢复体力和免疫力。
正确的饮食调理也是恢复的关键。
运动后,机体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也需要蛋白质来修复和生长。
在运动后应该及时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以迅速恢复体力和肌肉组织。
还应注意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恢复。
按摩和放松训练也是重要的恢复手段。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疲劳和酸痛感,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通过放松训练来放松身心,比如常见的呼吸训练和冥想等,可以让机体迅速进入放松状态,促进恢复和身心健康。
科学的恢复手段对于预防运动性疲劳和提高运动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休息、合理的饮食调理以及按摩和放松训练等手段都可以有效促进机体的恢复和健康。
在进行运动训练时,我们应该注重科学的恢复策略,以提高运动效果和保护身体健康。
运动生理学习题15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一)填空题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
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
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一、引言运动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日常锻炼到职业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它是一种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健康,也可以促进社交联系。
尽管对于人类来说运动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一种弊端: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长时间的体力运动或体力劳动所引起的疲劳,其表现形式包括肌肉疼痛、乏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而这种疲劳的出现不但会影响运动员的表现,还会对身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识别运动性疲劳,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减轻其负面影响,一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运动性疲劳是由众多复杂的机体反应引起的,常常是由于运动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代谢和神经功能的改变所致。
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乳酸的积累运动可导致肌肉中乳酸的快速积累,这种积累会引起乳酸蓄积的酸性环境对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影响。
2、炎症反应长时间的运动可以导致炎症反应,包括细胞因子的释放、自由基的产生和肌肉损伤的程度等。
这些生物因子和分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肌肉细胞的功能。
3、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可能是导致疲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疲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结果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表现。
4、高温和低温环境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运动也是常见的疲劳原因之一。
极高或极低温度都会影响肌肉能量的产生和分解,从而导致疲劳。
三、运动性疲劳的类型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神经抑制疲劳、肌肉疲劳、心理疲劳和代谢性疲劳。
1、神经抑制疲劳神经抑制疲劳是由于大脑皮层对运动皮层或横纹肌细胞进行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过长而引起的。
这种疲劳往往出现在重复或高强度的运动后,特别是在做自我调控的情况下。
2、肌肉疲劳肌肉疲劳可以是中性或负性的。
中性的肌肉疲劳在大量运动后出现,可以通过恢复和休息来缓解。
负性的肌肉疲劳会导致对肌肉及其周围组织的激烈损害,需要更加专业的医疗干预。
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浅谈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一、恢复在体能训练中的意义体能训练的发展过程,是先从片面追求量的积累阶段开始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视为世界体育运动发展史上的大运动量时期。
期间高水平运动员所完成的运动量总额,往往都已达到或接近极限水平。
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要想再依靠进一步加大运动量的手段来提高体能已不大可能。
所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了促进体能的继续提高,在保证数量指标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把注意力对准了如何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加大强度训练上来。
从而使得体能训练进入了量与质(强度)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量与强度的结合训练,人们开始尝试大负荷量和大强度相结合,同步提高、同时达到最大值的训练方法。
向新的极限挑战!此时的体能训练的特点为“一快二多三大”,即训练周期的节奏快、训练天数多、课次多、每次训练的运动量大、强度大、密度大。
随着新极限的出现,人们再次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近年来对恢复手段的研究和应用,为体能训练开创了新局面。
采用积极有效的恢复手段与方法,促使体能在近乎极限状态下的继续提高。
向恢复要体能正逐步成为共识。
至此,体能训练的发展进入了运动量、强度、恢复三位一体的新阶段。
积极有效的恢复手段与方法,可以充分保证量与强度“积累效应”的完成。
它在尽快消除体内各种疲劳因素的同时也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较好的身心状态迎接下一极限的到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阶段提高体能主要在两次极限的间隙上做文章。
那么间隙时间的长短,则完全取决于恢复手段的优劣。
恢复对于提高体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正在日趋明显地表现出来。
量的积累、质(强度)的提高、恢复的完善是运动员提高体能的三大要素。
其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任何盲目偏重或忽视其中之一者,都将成为体能训练的失败者。
二、疲劳的概念与类型1.劳的概念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一种生理现象。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机体运动本身所引起的“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
浅谈引起运动性疲劳原因及恢复方法
浅谈引起运动性疲劳原因及恢复方法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肌肉疲劳、神经疲劳和心理疲劳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疲劳,可以采取不同的恢复方法。
首先,肌肉疲劳是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运动中,肌肉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导致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出现。
这种疲劳多出现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
为了恢复肌肉疲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休息:在运动过程中适当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给肌肉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减少肌肉的疲劳程度。
2.拉伸:经过运动后,肌肉会变得紧张和僵硬。
进行适当的拉伸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肌肉疲劳。
3.按摩:通过按摩肌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可以采用自己按摩或者找专业按摩师进行按摩。
4.补充营养:在运动后的30分钟内,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可以迅速恢复肌肉疲劳。
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能量,蛋白质可以修复损伤的肌肉。
其次,神经疲劳也是运动性疲劳的原因之一、在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中,神经的兴奋性会下降,导致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的降低。
恢复神经疲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前休息: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前,提前休息可以增加神经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2.睡眠:睡眠是恢复神经疲劳的最佳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神经恢复正常功能。
3.放松训练:进行一些放松的训练,如瑜伽、冥想等,可以帮助神经恢复平衡。
最后,心理疲劳也会导致运动性疲劳。
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增加焦虑、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运动表现和恢复。
为了恢复心理疲劳,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放松训练:进行一些放松的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心理放松。
2.视觉化训练:通过可视化来训练与运动相关的场景,可以激发积极的情绪和信念,提升运动表现。
3.社交支持:与朋友、教练或者运动队友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可以减轻心理疲劳。
总体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也不尽相同。
综合考虑肌肉、神经和心理方面的恢复,可以采取休息、拉伸、按摩、补充营养、睡眠、放松训练等多种方法,加速恢复并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概述: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 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 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或: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 象.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
• “能量衰竭学说” • “代谢产物堵塞学说” •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中枢保护性抑制学说” • “自由基学说” •“突变理论” • “离子代谢紊乱”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 “中医理论”
(一)“衰竭学说”
观点:能源物质的耗竭(特别是糖原和CP的消耗)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
• 此外,血糖下降、缺氧、pH值下降、盐丢失和渗透压 升高等,也会促使皮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从而促进 疲劳(保护性抑制)的发生和发展。
(五)“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 如 氧 自 由 基 (O2) 、 烃 自 由 基 (OH+) 、 过 氧 化 氢 (H2O2)及单线态氧(O2)等物质。
2.外周性疲劳
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 经-肌肉接点到肌纤维 内部线粒体。
(1)神经肌肉接点 (2)肌细胞膜 (3)肌质网 (4)线粒体 (5)收缩蛋白
三、不同运动练习的疲劳原因 (结合P321)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生理指标: 1、肌力测定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消除运动疲劳的常用方法
消除运动疲劳的常用方法
首先,适当的休息是消除运动疲劳的关键。
在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后,人体会出现疲劳感,此时需要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可以选择进行一些轻松的休闲活动,如散步、听音乐或者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疲劳感。
其次,科学饮食也是消除运动疲劳的重要方法之一。
运动后,人体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营养,以帮助身体恢复。
建议在运动后的30分钟内,摄入一些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等,以帮助肌肉修复和能量恢复。
此外,适当的按摩和舒缓身体也可以帮助消除运动疲劳。
经常进行运动会导致肌肉酸痛和紧绷,可以通过按摩或者热敷的方式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瑜伽、太极等方式进行身体放松,帮助缓解运动后的不适感。
最后,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消除运动疲劳也至关重要。
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减轻运动疲劳。
总的来说,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坚持下去。
通过适当的休息、科学的饮食、按摩舒缓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地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浅谈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12运动性疲 劳产生的部位 . 人体任何形式的疲劳总是发生在机体 的某个部位或某几个 部位[】 一般来说 , 2。 较易发生疲劳的部位是神经 中枢 , 运动结板 肌 肉等处 . 按发生部位 不同 , 可分 为中枢疲 劳。 神经一肌 肉接点 疲劳和外周疲劳。 121中枢疲劳 _, 在运动性疲劳的发展过程 中, 中枢神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 , 疲 劳的产 生是 中枢神 经的一种 维护性抑制 , 以防止机体发生过 度的机体衰竭。 122神经一肌 肉接点疲劳 ..
2 O 4 O1 .
体育世界 . 学术
浅谈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郭 金 贵
点 ,判 其 为 运 练 羹 部,i诩 比 绩 个 蠢 分疲 断 恢 成 代 训的 分是 繇 的 因 曩 析 劳 及 全 现 动 重 成 也 响 和赛 两 素 霪 复 已 要 组 影 成
点
关键 词 : 动训 练 ; 动性 疲中学会竞争 , 更应该掌握如何合作 【 。国家决策 7】 部 门对合作 学习相 当的重视 , 《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 展的决定 》中专门提及合作学 习, 出:鼓励合作学 习, 指 “ 促进学 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 同发展 , 进师生教学相长。”健美操教 共 促 学也应 当非常重视学 生社交能 力、 精神生活质量和获得成就感
运 动训练 中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 ,也加深加 重了机 体 的疲劳。机体产 生的疲劳如果 不能较快 的消除和恢复 , 就不 能连续 的完成 训练任务 , 使训练 的水平 和效果 下降 , 并将会 严 重影响运动成 绩。因此对训练后 的疲 劳消 除与恢复 不容忽视。 恢复是运动 员经过体能活动 之后 , 通过 自然或人 工手段 , 使机 体状 态恢 复 到 训 练前 或 更 高 的 水平 。必 须提 到重 要 的 位 置 。这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运动
恢复 CP 糖元 蛋白质
正常水平
图2
超量恢复的异时性原理
图3-1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太长,在超量恢复后进行下 一次训练,人体机能水平得 不到提高;
图3-2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太短,未完全恢复阶段就进 行下一次训练,人体机能水 平不断下降;
图3-3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时间适宜,在超量恢复阶段 进行下一次训练,人体机能 水平不断提高。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一 、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机体机能水平下 降和/或运动能力降低,从而难以维持一定的运 动强度,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后又可以恢复的现象。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一)运动性外周疲劳
运动性外周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下 降,不能维持预定收缩强度的现象。
消耗与恢复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图1)
运动
超量恢复
逐渐消失
恢复 A B C D
正常水平
图1 消耗与恢复过程规律示意图
第Ⅰ阶段,运动时物质的消耗过程占优势,恢复过程 虽然存在,但消耗大于恢复,故能源物质减少,各器官 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第Ⅱ阶段,运动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占明显优 势.这时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逐渐恢 复到原来水平; 第Ⅲ阶段,在运动时消耗掉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恢复到超过原有水平,即超量恢复阶段; 第Ⅳ阶段,超量恢复逐渐消失,能源物质的贮备及 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到原水平。
三、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即由不适宜训 练造成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积累,进而引发的其运动能 力下降,并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的运动性综合症。
本章作业
1. 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 过度训练 半时反应 2. 总结运动后物质代谢的恢复。
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及过度训练
、十
恢一
训
复 过
章第一节、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第二节、恢复过程
运第三节、过度训练
程动
及性
练过疲
疲第
劳
一 节
的、
概
运 动
念性
壹
贰
叁
肆
特运
化不
化不
运
点动
特同
特同
动
性
点运
点代
性
疲
动
谢
疲
劳
时
类
劳
时
间
型
的
身
疲
疲
概
体
劳
劳
念
变
的
的
化
生
生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
01
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从生化角度来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
02
下降;二是肌肉力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
持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时身体变化的特点
01
中枢疲劳的生化特点
03
肌肉疲劳的生化特点
02
主要表现为:ATP、CP减少, 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等 增加,导致兴奋过程减弱。
04
主要表现为:能源物质的 大量消耗使专项所需的供 能物质和代谢过程能力下 降;代谢产物堆积使肌肉 中代谢调节能力。
不同代谢类型疲劳的生化特点
疲劳因素
磷酸原代谢 类型
磷酸原代谢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有氧代谢类 型
有氧代谢类 型
ATP减少% 30
30 不变
CP减少% 65
90以上 50
运动性疲劳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 30秒 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划分 快速疲劳: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 快速疲劳: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 耐力疲劳: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 耐力疲劳: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
整体疲劳是指由于运动使全身各器 官系统技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疲劳, 官系统技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疲劳, 也称器官疲劳。如马拉松、 也称器官疲劳。如马拉松、足球比 赛造成的疲劳。 赛造成的疲劳。 局部疲劳是指身体某一局部进行 运动, 运动,使该局部技能水平下降而 导致的疲劳, 导致的疲劳,也称器官疲劳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15章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第二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疲劳: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 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 。(1982 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 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 或工作效率暂时下降, 或工作效率暂时下降,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 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 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 化综合反应过程。 化综合反应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锻炼与运动性疲劳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在1982 年的第5 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这种疲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
但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而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体育运动员的健康,所以对人体疲劳的这种反应要能掌握其规律并及时进行调整。
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各国学者较公认的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机制有以下几种:2.1 衰竭学说2.1.1 磷酸原储备的减少在人体骨骼肌中,ATP(腺苷三磷酸)含量约为 6mg 分子/kg 湿肌,CP(磷酸肌酸)的含量约为 17~20mg 分子/kg 湿肌。
在激烈运动的 30s 内,肌肉中的 ATP 和 CP 大量消耗供能,其储存量明显下降;而以极限强度持续运动 2~3min 至精疲力竭时,CP 的浓度下降至接近于零但不会为零。
最新用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结论不支持 CP 大量消耗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认为 CP 在运动时的主要作用是使ADP(腺苷二磷酸)再磷酸化为 ATP,以保持 ATP 达到放松时需要的水平。
可见,有关 ATP 和CP 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2 糖原储备的减少研究表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在补充糖以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事实上在血液等细胞外液中,葡萄糖贮量约为 20g,而 1 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分钟可消耗的葡萄糖为 5g,因此,肝脏必须不断地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以防止因低糖而导致疲劳,但肝糖原贮量约为 100g,仅可供约 20min 运动时能量的供应。
人体肌肉中糖原含量约 300~400g 左右,当肌糖原被大量消耗时,运动能力就下降,这是长时间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
2.2 堵塞或窒息学说该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
首先,19 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等可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其次,1907 年费来切和露普金斯发现,在肌肉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再次,1925 年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格氏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因之认为是氢离子浓度上升造成的 PH 值下降是引起疲劳产生的机制;最后,Karlessonl975 年的研究认为,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机能下降,原因是通过乳酸分子上的氢离子起作用的。
上述学者们都是支持“堵塞”学说的,另外,因为乳酸是由于缺氧产生的,所以“堵塞”学说也叫“窒息”学说。
2.3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该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 pH 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渗透压改变和激素不足等因素引起的。
有研究表明,当人体失水占体重 5%时,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 209~30%,失水量超过 10%时,行走的能力将受到影响,同时伴有协调力差和肌肉痉挛。
美国哈佛大学疲劳研究所发现高温下作业的工人因泌汗增多,可迅速产生不能劳动的严重疲劳,给予饮水不能缓解,须服用含氯化钠 0.04~0.14%的水溶液才能克服。
Blanchi 等人发现,横管内钙的积聚可能是肌肉疲劳的原因。
Essen 等人的研究表明,快肌纤维易疲劳,而慢肌纤维疲劳发生较慢,这与快肌纤维的糖酵解活动提高,无氧供能较多有关。
2.4 保护性抑制学说我国生理学家蔡翘研究疲劳时发现,随着疲劳的发展,抑制过程间断地发展着,他把这种抑制叫做间断性地保护性抑制。
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元,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便产生了抑制过程,这对大脑皮层有保护作用。
至于其他因素如血糖下降、pH 值下降、缺氧、盐分丧失、渗透压升高等,巴甫洛夫学派认为上述因素会促使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降低,因而促进了疲劳(保护性抑制)的发生和发展。
2.5 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未配对电子的分子、原予或基团。
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质膜和细胞液中都可产生自由基。
由于自由基的特殊结构,它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Diliord 1978 年首次把自由基引入运动医学领域,认为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身浆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能对调节钙离子转运的钙——ATP 酶产生影响,造成胞浆中钙离子的堆积,影响肌纤维的兴奋——收缩偶联,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同时还造成对肌肉等组织的损伤,防碍正常细胞代谢功能,导致产生运动性疲劳。
研究还发现,自由基能引起线粒体呼吸链产生 ATP 的过程受到损害,使细胞能量系统发生障碍,影响肌纤维的收缩功能,还能使某些酶失活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疲劳。
2.6 中枢神经失调学说谢切诺夫很早就提出了疲劳的神经论观点,他通过实验认为:“人们通常把疲劳感觉归之于工作着的肌肉,而我对疲劳消除的解释唯一归之于中枢神经系统”。
巴甫洛娃曾用脑电图的方法研究静力活动疲劳时大脑生物电现象发生明显的变化。
有研究表明,人体连续从事负荷的运动,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性遭到破坏,造成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定型,导致皮层下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起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失调,因之产生疲劳。
2.7 突变学说Edwards 1982 年从肌肉疲劳时的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提出了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并认为这是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化学基础,认为疲劳是运动能力的衰退,形如 1 条链的断裂现象,突变学说的特点在于,单纯的能量消耗,肌肉的兴奋性并不下降。
在 ATP 耗尽时,才引起肌肉僵直,这在运动性疲劳中不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在能量和兴奋性丧失过程中,存在 1 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的突然衰退。
所以,突变理论把疲劳看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三、人体运动时的供能系统及对应运动形式1.ATP—CP 供能系统。
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供能系统。
主要靠化学能源CP 供能,不需氧的参加,属无氧代谢,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但在肌肉中的储存量是很少的。
主要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
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疲劳是因ATP 转换速率下降所致。
2.乳酸能系统。
这个系统也称糖酵解供能系统。
主要靠食物能源糖分解供应ATP 合成所必需的能量。
属无氧代谢,供能十分迅速。
在1 到3 分钟内以最大速度完成的运动,如400 米或800 米跑, 是依靠乳酸系统大量供给ATP能量的。
但是其供能过程中有副产品乳酸生成,当肌肉和血液中乳酸积累达到很高水平时,肌肉产生暂时性疲劳。
这是乳酸系统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而且是肌肉运动时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有氧供能系统。
在有氧的情况下,1 克分子糖原彻底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使39 个克分子的ATP 再合成。
并且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产生。
有氧代谢系统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有氧代谢系统和分解的食物有关。
不仅是糖原,脂肪和蛋白质也可以被有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供ATP 合成所需要的能量。
由此可见,在进行长时间耐力活动时,有氧代谢系统是主要的供能系统。
例如,马拉松跑时,比赛要持续2.5 小时左右,持续时间这么长是因为大量的能源物质和氧很快地被利用,从而避免了早期疲劳的产生。
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1.主观感觉运动员在训练后稍有疲劳和肌肉酸痛是正常的,通常经过休息后症状会自然消除.如出现轻微不适,运动员是可以通过对自身身体不同的感受判断出自己是否出现疲劳的;如果明显感到精神不振、厌烦训练、无力、困倦气短、胸部憋闷等不良现象,可以通过“主观体力感觉表”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来推断疲劳程度.2.观察评定通过观察运动员的外部表情或动作技能来判断,如发现动作僵硬、动作幅度频率减小、思想不集中或厌烦运动、排汗量增多、呼吸快而表浅、眼神和动作不协调,技术动作明显失误增多,严重时有思维和意识变异等状况时,应及时调整运动量,以便有足够的调整恢复时间.3.生理指标评定3.1骨骼肌系统疲劳测定肌肉处于疲劳状态时,承受运动负荷及运动量的能力会明显下降,运动技能能力也相应下降.处于该类疲劳状态的表现形式有:肌力、形态、肌肉围度、呼吸肌机能的变化等.3.1.1肌力评定疲劳时,可对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进行测试.先准确测量运动前若干次的肌肉力量,待运动结束后再进行同样方式的力量测定,如果肌力低于运动前水平或几次力量测定值连续下降即为疲劳,恢复时间越长证明疲劳程度越深.3.1.2围度及硬度硬度增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能力下降的表现,采用肌肉硬度计测量肌肉在放松状态下的弹性即可判断肌肉疲劳程度;肌肉围度增加则是由于下肢血液滞留和组织液增多所致,且围度增加的大小与疲劳的程度呈正比.3.1.3呼吸肌机能通常采用的是“洛金塔里测试法”,指连续测量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s,若逐次减少,表明呼吸器官机能状态不佳或疲劳;“议契测试法”也能对呼吸肌机能进行测定,主要是通过参考呼吸中枢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耐受力来评定疲劳程度3.1.4肌电肌肉疲劳时肌电图表现为积分肌电图总趋势是上升,功率中高频成分减少,低频成分增加,肌电图功率谱右移,肌电图振幅不规则等.3.2心血管系统疲劳诊断3.2.1心率1)基础心率:安静状态下高于常态5次/min以上,则认为疲劳累积现象出现.2)运动中心率:一般采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表示,也可才用遥测心率的方法来测定,如采用定量负荷,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3)运动后心率恢复:身体如果处于疲劳状态,则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运动后心率恢复的时间则延长.3.2.2血压体位反射疲劳出现后,植物性神经调节系统机能下降,心血管系统机能出现障碍,通过对血压体位反射的测试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状态.其方法为:受试者呈坐姿,静息5min并测血压,续而仰卧3min,扶其背部恢复坐姿,测即刻血压,并间隔30s测一次,共测2min;若2min内血压完全恢复为正常,不能恢复即为调节机能不良.3.2.3心电图心肌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T波下降或倒置,S-T波段下移,同时出现肌电干扰.3.3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疲劳诊断疲劳可导致感觉机能下降,同时脑电图的变化也能反映神经系统的疲劳状态,通常表现为脑电功率谱异常、膝跳反射阈值、闪光频率融合度和皮肤空间阈的变化等.有研究者认为反应时可能不适用于短时间一次性力竭负荷的运动性疲劳评定3.4免疫功能疲劳诊断长期适量运动会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大强度或长时间耐力运动会导致免疫抑制.利用免疫指标可对运动引起的过度训练综合征进行早期诊断,对维持运动员健康水平和指导训练具有重要意义4.生化指标评定4.1血液评定指标1)血乳酸:安静时血乳酸浓度偏高或运动时最大乳酸值下降,是运动性疲劳出现的征象之一.2)血红蛋白:如运动员在负荷后出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或呈下降趋势,则表明疲劳可能是由于运动量过大造成,同时还与机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3)睾酮/皮质醇比值:睾酮在机体内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皮质醇则通过分解蛋白质维持动态平衡.在运动后血液中睾酮/皮质醇的比值如下降25%并持续不回升为疲劳,下降30%则认定为过度疲劳.4)血清肌酸激酶:机体疲劳时会出现定量负荷后值明显升高或晨安静值持续高于300U/L.4.2尿液评定指标1)尿蛋白:测定运动后尿蛋白含量是判断身体机能状态好坏的指标之一,因为运动员训练后出现尿蛋白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可对运动后即刻(或15min)的尿样和次日清晨、清醒、空腹、安静状态下的尿样进行对比分析,评定其疲劳程度.2)尿胆原:机体疲劳或机能下降时,晨尿中尿胆元排量增加.用晨尿胆元可准确地测定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程度.4.3唾液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唾液pH随血液pH下降而降低.测试时可把pH试纸贴在舌尖,待其湿润后取出与比色表对比,判断机体是否疲劳.5.心理疲劳诊断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常见现象有躯体症状、行为症状、动机下降、消极情绪及消极评价.它的诊断有2类指标:1)心理指标:常用来诊断运动性心理疲劳的量表有《马斯拉奇心理疲劳量表》、《伊德斯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运动员疲劳问卷》及《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中的若干条目等;2)生理指标:脑波、诱发电位、应激等.检测方法包括神经生理学方(评定中枢疲劳)、《运动员疲劳问卷》(测评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消极评价和成就感降低的主观感受)、心境状态量表(测评运动员的心境状态、躯体症状和行为症状)、自评报告(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欲望、睡眠、注意力、头脑清晰程度、技术感觉、疲惫感、精神状态、自觉体力等情况)、躯体症状和行为症状(考察测评结果是否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