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机制医学
细菌的免疫防御和耐药机制
细菌的免疫防御和耐药机制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并且可以引起多种疾病。
在与宿主或环境中的其他生物进行相互作用时,细菌会面临来自宿主免疫系统以及抗生素等外部压力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细菌发展了多种免疫防御和耐药机制,使它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一、免疫防御机制:1. 膜保护机制:细菌的细胞膜是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理隔离屏障。
细菌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膜的渗透性来限制外界物质的进入,从而防止宿主免疫系统或抗生素的攻击。
2. 毒素分解机制:细菌可以产生一些特殊的酶,如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酶等,这些酶能够分解抗生素分子,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效力。
3. 细胞外多糖包裹:一些细菌表面会产生多糖胶囊,它们可以包裹住细菌细胞,形成一层保护层,使细菌对抗生素或免疫系统的攻击更加困难。
4. 毒力因子产生:细菌可以产生一系列毒力因子,如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这些毒力因子可以破坏宿主细胞、免疫细胞和组织,从而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
5. 快速变异:细菌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这使得它们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压力。
细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水平基因转移等方式,改变其表型和基因组,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二、耐药机制:1. 靶点修改:一些细菌通过改变其细胞靶点的结构或表达水平来降低抗生素的结合效率。
这样一来,抗生素就无法有效地与细菌靶点结合,从而失去了杀菌的能力。
2. 药物泵:细菌可以通过表达药物外排泵,将抗生素从细胞内排出。
这些泵能够将抗生素迅速转运到细菌细胞外,从而减少抗生素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3. 酶的产生:一些细菌能够产生特殊的酶,如β-内酰胺酶和磷酸酯酶等,这些酶能够降解抗生素分子,从而减少抗生素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4. 耐药基因的水平传递:细菌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
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在细菌群体中传播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失去了杀菌的效果。
5. 生物膜形成:细菌可以形成生物膜,这是由多个细菌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粘附层。
简述细菌的耐药机制
简述细菌的耐药机制
细菌的耐药机制指的是细菌对抗抗生素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存在抗生素的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下面是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
1. 靶标修改:细菌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点来减少抗生素的结合能力。
这使得抗生素无法有效地与细菌靶标结合,从而降低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
2. 药物代谢:细菌能够产生酶来降解或改变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药物活性。
这包括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酶等。
3. 药物外排:细菌能够通过多种泵机制将抗生素从细胞内排出。
这些泵可以将抗生素推出细菌细胞,降低抗生素在细菌内的浓度,从而减少其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4. 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细菌能够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将抗生素抵抗性的基因从一个细菌传递到另一个细菌。
这使得细菌能够快速地获得抗生素耐药性。
5. 生物膜形成:细菌可以生产粘附于细菌表面的生物膜,使得抗生素难以渗透到细菌内部,从而减少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
细菌的耐药机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出现,使得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这对临床治疗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因为耐药菌株难以被常规抗生素有效杀灭,需要寻找新的抗菌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范文
细菌耐药机制范文细菌耐药机制是指细菌对抗药物的能力不断增强,导致药物对细菌的杀菌效果减弱或失效。
这一现象给医疗和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耐药细菌不仅难以治疗,还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以下是细菌耐药机制的主要内容。
1.靶标修改:细菌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结合位点来减少药物与其所靶向的分子的亲和力,从而降低药物的效果。
例如,青霉素酶是一种能够水解青霉素的酶,可以使细菌菌群对青霉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2.杀菌物质的降解:细菌通过产生酶破坏杀菌物质,从而使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例如,β-内酰胺酶是一种能够降解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
3.药物泵:细菌通过增加药物泵的表达来将药物排出细胞,从而减轻药物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这些泵可以通过主动转运药物从细胞内排出,包括广谱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氯霉素和四环素等。
4.耐药基因:细菌可以通过获得耐药基因来获得耐药性。
这些基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传染和突变。
在传染中,细菌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捕获耐药基因,从其他细菌中获得耐药性。
而在突变中,细菌可以通过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或突变已有的基因,从而获得对药物的耐受性。
5.产生生物膜:细菌可以产生生物膜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环境和药物的影响。
生物膜是由多种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和DNA等组成的,它可以包裹细菌,减少抗生素的渗透进入细菌内部。
6.代谢途径改变:细菌可以通过改变其代谢途径来抵御特定药物的作用。
例如,细菌可以通过改变磷酸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来逃避抗生素利福平的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细菌的这些耐药机制是非常灵活和多样的。
不同类型的细菌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来获得耐药性。
这意味着针对细菌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耐药机制来设计和开发。
此外,细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还强调了预防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有效控制细菌的传播和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才能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耐药性机制
• 3、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 很多光谱抗菌药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或作用很弱,主要 是抗菌药物不能进入铜绿假单胞菌菌体内,故产生天然耐 药。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可以通过改变通道蛋白(porin) 性质和数量来降低细菌的膜通透性而产生获得性耐药性。 正常情况下细菌外膜的通道蛋白以OmpF和OmpC组成非 特异性跨膜通道,允许抗生素等药物分子进入菌体,当细 菌多次接触抗生素后,菌株发生突变,产生OmpF蛋白的 结构基因失活而发生障碍,引起OmpF通道蛋白丢失,导 致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药物进入菌体内减少。在铜绿 假单胞菌还存在特异的OprD蛋白通道,该通道晕粗亚胺 培南通过进入菌体,而当该蛋白通道丢失时,同样产生特 异性耐药。
• 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学机制 1、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2、耐药性基因学最新研究进展-整合子 整合子是存在于细菌中可移动的基因捕获 和表达的遗传单位细菌通过整合子系统,在 整合酶作用下,不断从周围环境捕获外来耐 药基因,通过启动子作用得以表达,从而使细 菌具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
• 最新研究发现,细菌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有70 余种。 同时,整合子作为一个移动遗传元件,通过质粒、转 座子在细菌同种或不同种属间进行基因水平转移, 使细菌的耐药性在病原菌中广泛传播,因此整合子 系统对于研究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国外研究的整合子在细菌种属间的分布文献多有 报道,整合子在细菌间的传播借助于转化、转导及 接合来完成,可跨越菌属间的界限,整合子的水平转 移可解释耐药基因的扩散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防治措施
• • • • • • • • 1、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研究 2、针对耐药机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以回复突变为理论依据,循环使用抗菌药物 4、减少非必须抗菌素药物的应用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6、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 7、研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8、破环耐药基因
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对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医学领域中对细菌的抗药性也出现了急剧变化。
由于许多细菌能够容易进行突变以适应药物的压力,使得医学界担心,未来可能会发生抗药性细菌的大规模出现,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避免抗药性细菌的蔓延,国家和医院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监测、预警,以及采取措施控制抗药性细菌的出现。
1、定期监测
抗药性细菌的发展变化是随机的,不能预测,因此定期监测是有效预防抗药性细菌产生的有效方式。
定期监测可以检测一定时期内抗药性细菌种类、种数、分布规模等变化趋势,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抗药性细菌的广泛传播。
2、实验室鉴定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通过实验室鉴定的细菌株,对病原菌种类进行正确识别,以及对细菌是否耐药,耐药程度的评估,从而准确诊断病原细菌种类,提示预防措施。
3、发布预警
建立地方医学常识网,定期发布细菌耐药的预警,从而将有害细菌传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地出现抗药性细菌,如发生大规模的传播。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
细菌耐药的机制与方法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细菌耐药,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细菌耐药的机制细菌耐药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机制所致:1. 基因突变:细菌的基因可以突变,使其对某些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2. 突变累积: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细菌抗生素,有一部分细菌会因为突变而获得抗药性。
如果这些耐药细菌又继续繁殖,它们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耐药菌株。
3. 水平基因转移: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如质粒转移)来共享抗药基因。
这意味着即使一种细菌开始对某种抗生素敏感,也可能通过与其他耐药细菌接触感染而得到抗药性。
细菌耐药的方法控制细菌耐药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并不能对所有病菌都有效,医生需要明确诊断病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不要随意打断用药过程,以免导致抗生素治疗失效。
2. 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许多细菌对传统的抗生素已经发展出了耐药性。
因此,发展新的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可持续方法之一。
此外,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包括对抗菌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和其他治疗策略的深入了解。
3.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应该认识到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从而丧失药物的疗效。
我们必须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被感染,并挽救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4. 排放管制:药物排放也会影响细菌的耐药性。
医院、养殖业和个人的用药排放都会污染水源和环境。
为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避免药物排放的过程。
5. 加强国际合作:细菌耐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分享疫情情报、研究数据、诊断结果和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细菌耐药的问题。
细菌耐药性机制
由于耐药菌的存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成本不断增加,给患者和医 疗机构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02
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
耐药基因的遗传与变异
耐药基因的遗传
细菌耐药性可以通过基因复制和传递在细菌种群中传播,从 而形成耐药基因库。这些耐药基因可以编码产生相应的耐药 蛋白,从而让细菌具备耐药性。
耐药基因的变异
通过科普教育、公益宣传等活动,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 性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对耐药性的认识水平。同时, 加强公众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药 物使用和传播耐药菌株的风险。此外,提高科研人员和 医务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确保他们在实践中能够科学地 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耐药机制的治疗策略
要点一
抑制细菌产生耐药基因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抑制细菌产生耐药基因的表达,从而 降低耐药性。
要点二
利用噬菌体治疗
利用噬菌体特异性地裂解细菌,包括耐药菌,达到治疗目 的。
05
研究展望与挑战
加强耐药性监测与研究
总结词
为了更好地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我 们需要加强耐药性的监测与研究。
药物外排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药物 外排泵将抗生素排出体外 ,使其无法在菌体内发挥 作用。
改变药物靶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改变 药物靶点的结构,使药物 无法与其结合,从而失去 抗菌活性。
大肠杆菌耐药性机制
产生抗生素水解酶
01
大肠杆菌能够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
ESBLs等,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全球流行
现在,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了全球 性的问题,不仅在医疗领域,在农 业、畜牧业等领域也普遍存在。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产生耐受能力的现象,这是导致感染疾病治疗失败并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耐药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1. 靶点突变细菌耐药的一个常见机制是通过突变改变细菌体内的靶点,从而使抗生素无法与该靶点结合,失去杀菌或抑制菌体生长的效果。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杀死细菌,但耐药菌株中的靶点PBP(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经过突变,使抗生素无法与其结合,此时细菌就会产生抗药性。
防治此类耐药机制的策略之一是开发新型抗生素,能够突破细菌的耐药能力。
2. 药物降解或排出细菌耐药的另一个机制是通过产生酶或蛋白质,将抗生素降解为无效的物质,或利用外排泵将药物从细菌内排出。
酶介导的耐药机制包括β-内酰胺酶产生的青霉素酶和氨基糖苷酶等。
外排泵耐药机制涉及到多种外排泵蛋白,如药物外排泵AcrAB-TolC。
在防治此类耐药机制时,可以研究抗药酶或外排泵的结构,设计能够抑制它们活性的抗生素辅助药物。
3. 建立保护性结构有些细菌通过改变其细胞壁或膜结构,形成保护性的屏障,使抗生素难以穿透到细胞内。
例如,肺炎克雷伯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形成毒素外泌体、产生胞外粘胶等方式,建立了多种保护性结构,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
针对这种耐药机制,可以研究并开发穿透细菌保护结构的新型抗生素。
4. 氨基酸替代细菌通过改变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降低了抗生素与该蛋白的结合亲和力,从而减少了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这种机制常发生在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目标蛋白上。
对策之一是通过合成化学手段设计和合成新型抗生素结构,能够绕过耐药菌株已经产生的氨基酸替代。
为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威胁,研究人员和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细菌耐药的防治策略。
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医学领域的发现和广泛应用,对细菌耐药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五章细菌耐药性
05 细菌耐药性的治疗策略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确保选用的抗生素对病原菌敏感。
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联合用药与序贯治疗
联合用药
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医疗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在治疗患者时,有时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 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时间不合理,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基因突变与基因转移
基因突变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其基因可能 发生突变,导致细菌对某种抗生 素的敏感性降低或产生耐药性。
基因转移
细菌之间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 等可移动遗传元件进行基因转移 ,从而获得新的耐药性基因。
03
开展抗生素使用培 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使用培训, 提高他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合理 使用能力。
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与意识
开展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 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意识。
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 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减少耐 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细菌耐药性广泛存在
全球范围内,多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 兰氏阴性菌等。
耐药基因传播
新抗生素研发不足
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不多重耐 药和广泛耐药细菌的出现。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挑战
临床治疗困难
细菌耐药性导致许多常用抗生素 失效,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加困 难,甚至有时无法找到有效的治
细菌耐药的机制
细菌耐药的机制
细菌耐药的机制
一、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可以耐受一定剂量的抗菌药物而不被杀灭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细菌本身的一种机制或方式,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抗菌药物的开发与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代谢:抗生素经过细菌代谢,获得降解产物,从而抑制抗生素的活性,抗生素被细菌代谢降解的过程称为药物代谢。
2、膜抗性:抗生素被细菌细胞膜所吸收抑制,从而减弱抗生素的作用,这种机制称为膜抗性。
3、非特异性阻断:抗生素可能破坏细菌活性结构,从而降低抗生素的活性,这种机制称为非特异性阻断。
4、合成阻断:抗生素可能阻断细菌的基因表达,防止细菌的抗药性基因表达,这种机制称为合成阻断。
5、自噬阻断:抗生素可能破坏细菌的自噬机制,使得细菌无法抵抗外在环境的侵害,这种机制称为自噬阻断。
二、细菌耐药的对策
细菌耐药对医学上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细菌耐药正在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为了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当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
繁殖和传播,尽量使用广谱的抗生素。
2、药物杂交: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可以形成杂交,增强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耐药菌的繁殖。
3、抗菌的技术:通过“联合抗菌疗法”,结合多种抗菌药物及各种抗菌技术,有效限制耐药菌的繁殖。
4、定期监测:定期监测病原体的抗药性,及时筛查耐药菌的类型和分布,根据耐药性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类型及剂量。
5、抗菌药物的开发:抗菌药物的新型药物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以满足复杂的耐药菌的治疗要求。
细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分析
细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分析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增强,从而导致抗生素失去疗效。
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给医疗领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细菌耐药的现状和耐药机制进行详细分析。
1.细菌耐药的现状:细菌耐药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对人类健康和医疗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因细菌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70万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耐药的情况不断加剧,目前已有超过20种细菌对至少一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一些耐药细菌还能通过基因转移的方式传播耐药性,增加了控制和治疗它们的难度。
2.细菌耐药的机制:(1)突变:细菌通过突变产生抗药性,使其能够抵抗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突变可能发生在细菌的DNA中,导致产生新的蛋白质,从而改变细菌的代谢途径或细胞结构,使其对抗生素不敏感。
(2)水解酶产生:一些细菌能够产生水解酶,将抗生素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避免其杀菌作用。
例如,一些细菌能够产生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
(3)靶标修饰:有些细菌通过改变抗生素的结合靶点来减少其效果。
例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改变其靶点,从而使得甲氧西林无法结合并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4)药物泵:细菌可以表达药物泵,将抗生素从细菌细胞中泵出,从而减少抗生素在细菌内的浓度,降低其杀菌效果。
常见的药物泵包括多药耐药泵(MDR泵)和外膜通道蛋白(OMP)。
(5)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不当或滥用抗生素的使用会增加细菌暴露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从而促进耐药基因的选择和传播。
当细菌面临抗生素时,仅有少数表达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细菌能够存活下来,并转移这些基因给后代细菌。
3.应对细菌耐药的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减少细菌面临选择压力的机会。
(2)开发新型抗生素:鉴于细菌耐药的增加,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生素来对抗耐药细菌的威胁。
细菌耐药产生的机制
细菌耐药产生的机制标题:探索细菌耐药产生的机制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摘要:细菌耐药是当今医学领域的持续挑战之一。
了解细菌耐药产生的机制对于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菌耐药的发展机制,涵盖细菌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适应性变化,并分析这些耐药性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通过理解细菌耐药背后的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保护人类安全与健康。
正文:一、细菌耐药的定义及重要性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对抗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抵抗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产生。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
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不仅加速了细菌耐药的产生,同时也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细菌耐药产生的基本机制1. 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来产生对抗药物的抵抗机制。
突变可以改变细菌的遗传信息,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压力。
自然选择则是指适应环境压力而生存下来的个体留下后代,从而在细菌群体中传播这些耐药基因。
2. 水平基因转移细菌间的水平基因转移是细菌耐药机制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垂直基因传递,细菌可以将耐药基因从一个菌株传递到另一个菌株,从而使后者也具备耐药性。
这种机制使得细菌可以迅速适应新的药物挑战。
三、不同种类细菌耐药的机制1. 抗生素靶点突变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改变抗生素的靶点来降低药物的作用。
青霉素类药物通常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某些细菌可以通过突变改变壁的组成部分,从而减少青霉素的结合。
2. 药物排出泵某些细菌可能通过表达特定的泵来将抗生素从细胞内排出。
这使得抗生素无法在细菌体内积累到有效抗菌水平,从而导致治疗失败。
3. 酶的产生一些细菌可以产生特定的酶,这些酶可以分解抗生素分子,从而使其失去活性。
β-内酰胺酶可以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
四、细菌耐药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随着细菌耐药的不断发展,治疗感染性疾病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
细菌耐药可能导致抗生素治疗失效,延长疾病病程,增加医疗成本,并增加患者死亡率。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1.1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与β—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β—内酰胺环,导致药物失活。
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1995年Bush等将其分为四型:第1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2型为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3型为不被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需Zn2+活化)。
可被乙二胺四乙酸和P-chloromercuribenzate所抑制;第4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
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酶。
1.1.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ESBLs是一类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属Bush分型中的2型β—内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
ESBLs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 —2和SHV—1等)突变而来,其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
自1983年在德国首次发现ESBLs以来,目前已报道的TEM类ESBIs已有90多种,SHV类ESBLs多于25种。
TEM型和SHV型ESBLs主要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发现于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国内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ESBLs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
NCCLs规定,凡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均应监测是否为产ESBLs 菌株;若产生,无论体外对第三代头抱菌素、氨曲南的药敏结果如何,均应报告对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耐药。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
一、细菌耐药性的机制 二、临床上受关注的耐药菌与治疗
三、预防和减少细菌耐药的对策
一、细菌耐药性的机制
主要有四种:
( 1 )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
(灭活)或修饰(结构改变)进入细菌的抗菌药物,使
其失去生物活性。 ( 2 )抗菌药物作用的靶酶(如青霉素结合蛋白和 DNA促旋酶)结构改变或数目改变,而使其与抗菌药物 的亲和力下降,以及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如核糖体和 核蛋白)发生突变或被细菌产生的某种酶修饰而使抗菌 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细菌β -内酰胺酶分类表
Bush 分类 1 2a 2b 2be 2br 2c 2d 2e 2f 3a 3b 4 底 头孢菌素 青霉素 青霉素、头孢菌素 青霉素、超广谱头 孢菌素及单环类 青霉素 青霉素、羟苄西林 青霉素、氯唑西林 头孢菌素 青霉素、头孢菌 素、碳青霉烯类 大部分β 内酰胺类 (包括碳青霉烯类) 碳青霉烯类 青霉素 物 被抑制 CA - + + + ± + ± + + - - - EDTA - - - - - - - - - + + ? 代表性酶(产生菌) AmPC 酶:MIR-1, MOX-1, CMY-1(革 兰阴性菌) 青霉素酶(革兰阳性菌) TEM1~2, shv-1 经典广谱酶, ROB-1(流 感嗜血杆菌) TEM3~26, TEM42~43, TEM46~52, SHV2~9, PER-1, CTX-M1( 铜绿假单胞 菌等) TEM30~41( 大 肠 杆 菌 等 ), TEM44~45, TRC1 PSE1~4(铜假绿单胞菌), 羟苄西林酶 OXA1~21, PSE-2, 氯唑西林酶 头孢菌素酶(变形杆菌, 枸橼酸杆菌等) NMC-A, IMI-1(阴沟杆菌), Sme-1(粘质 沙雷氏菌), 碳青霉烯酶 L1( 嗜 麦芽 窄食单 胞菌 ) 金 属酶 , CaA, IMP-1 CphA(嗜水气单胞菌), PCM-1(芳香黄杆 菌) 青霉素酶(洋葱假单胞菌)
细菌的基因转移及耐药机制
细菌的基因转移及耐药机制细菌是一类极小的微生物体,但是它们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繁殖,某些细菌还具有耐药性,这给人类的医学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耐药性是如何产生的,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基因转移。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个机制。
一、细菌的基因转移是如何进行的?细菌的基因转移主要有三种方式:转化、转导和共轭。
转化是指细菌通过吞噬周围的广谱DNA,使其内部具备这些外来DNA 所编码的特殊性质。
转导是指细菌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传递,使其携带的质粒内部具备所需要的耐药基因。
而共轭则是细菌通过质粒介导的基因传递,使其内部具备所需要的耐药基因。
细菌的基因转移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做转位子重组。
这是细菌通过导入转位子,在本身的基因组内自由重组,使其内部的基因分布发生变化。
二、细菌的基因转移能够带来什么变化?细菌的基因转移极大的丰富了微生物的基因库,使其在不同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
耐药菌就是基于这样的基因转移,其抗菌药物的耐受性也由此而来。
不仅如此,在菌落的形成上,细菌的基因转移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细菌菌落的形成,需要集合不同的细菌以形成一个微生物的集合体。
三、细菌基因转移的耐药机制是什么?随着人类对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在抗菌药物压力下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耐药现象。
细菌的基因转移是耐药机制的主要形式,这导致一些细菌暴露在抗菌药物的环境中,也不能被杀死。
除此之外,一些细菌在特殊的环境下,还可以通过获得新的基因,来实现更全面的耐药特性。
比如肺炎球菌现在已经出现了新的耐药性,曾经有效的抗菌药物现在在对抗这种新肺炎球菌时,已经失去了有效的作用。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耐药机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探索,寻找和开发新的抗菌药物,以保障公共卫生的安全。
第三章细菌耐药机制
它是一种比质粒更小的DNA片段,它能够 随意地插入或跃出其它DNA分子中,将耐 药性的遗传信息进行传递,转座子不能进 行自身复制,必须依赖于细菌的染色体、 噬菌体或质粒中而得以复制和繁殖。转座 子的宿主范围广,它可在革兰氏阴性菌和 革兰氏阳性菌之间转移,从而使耐药基因 的宿主范围也扩大,是耐药性传播的一个
主要是借助于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 给敏感菌,由于噬菌体有特异性,且 通过噬菌体传播的DNA量很少,因 此耐药性的转导现象仅能发生在同种 细菌内,通常仅能传递对一种抗菌药 的耐药性。临床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转移的惟一的方式。
由接合传递的耐药性也叫感染性耐药, 主要是通过耐药菌与敏感菌菌体的直 接接触,由耐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 敏感菌。接合转移不仅可在同种菌之 间进行,也可在属间不同种菌之间进 行,通过接合方式,一次可完成对多 种抗菌药耐药性的转移。这种方式主 要出现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特别是 在肠道菌中。
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方式主要有:
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导(transduction)、 接合(conjugation)、 转座(transposion)。
这种质粒介导的多重耐药性菌株不但治疗困难,亦难控制其流行,常常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早发流行。 尽管细胞壁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但由于其结构比较粗糙,几乎不影响抗菌药物这样的小分子物质扩散至细胞内。 这些DNA片段既可以存在于质粒上,还可以整合到染色体上。 主要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细菌可改变靶位酶,使其不为抗生素所作用,还可复制或产生新的靶位而获得对某抗生素的耐药性。
主要指耐药菌溶解后释放出的DNA进 接合转移不仅可在同种菌之间进行,也可在属间不同种菌之间进行,通过接合方式,一次可完成对多种抗菌药耐药性的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2 PBP1a
PBP3
PB1b
CBD/RR
临床上最重要的-内酰胺酶
➢ 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 ➢ 高产AmpC酶 ➢ 碳青霉烯酶
超广谱-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lactamases,ESBLs)
34.0% 大肠埃希菌 38.3% 肺炎克雷伯菌 12.9% 大肠埃希菌 20.1% 克雷伯菌属菌 10% 大肠埃希菌 12% 肺炎克雷伯菌
台湾的ICU病房, 2000,Hsueh PR
11.9% 大肠埃希菌 11.3% 肺炎克雷伯菌
香港,2000, Ho PL等
11% 大肠埃希菌 13% 肺炎克雷伯菌
Cephalosporins slower diffusion due to bulk and ionic charges
Imipenem Rapid diffusion due to small size and zwitterionic +/- charge)
OmpC
OmpF
Beta L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对铜绿 假单胞菌的活性,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孔蛋白通道 OprD2的扩散而实现的,一旦这一孔蛋白通道消失,则铜 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就会产生耐药性。
二、 产生灭活酶
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 或修饰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使之到达靶位 之前失去活性
细菌产生的灭活酶主要有:
❖ β-内酰胺酶
❖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 MLS钝化酶
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抗生素靶位点改变
孔蛋白改变,细胞壁/膜 通透性改变
灭活酶产生
β-内酰胺酶
由细菌产生的能够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 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使其抗菌活性减弱或消失的酶
ESBLs 在 中 国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1999.3-11,管希周等 12.4% 大肠埃希菌 16.7% 肺炎克雷伯菌
上海市11家医院,2000 -2001,耐药性监测组 17.9% 大肠埃希菌 33.1% 肺炎克雷伯菌
浙江省12家医院, 1998.9-1999.6,俞云松等 华南地区,2001.4-9,陆坚等 中国重症监护病房, 1994,陈民钧等
ESBLs 的 活 性
可以分解
比较稳定
不耐酶的青霉素类 第一、第二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单酰胺菌素类
头孢西丁 头孢替坦 碳青霉烯类最稳定
但是不同类型的ESBLs最优化的底物各不相同
ESBLs Detection Methods:Inhibition by Clavulanic Acid
© Ronald J. Jone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Author). ESBL ® Etest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 AB BIODISK
如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外膜上没有大多数革兰阴性细菌 所具有的典型的高渗透性孔蛋白,它的孔蛋白通道对小 分子物质的渗透速度仅为典型孔蛋白通道的1%。
“后天培养”
一些具有高渗透性外膜且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通过 降低外膜的渗透性而发展成为耐药菌,即原有的孔蛋白通 道由于细菌发生突变而使该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则细 菌就会对该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
Molecular class
C A A A A A D A A B Not determined
Inhibited by
CA EDTA
-
-
+
-
+
-
+
-
-
+
-
-
+
-
+
-
-
+
-
?
β-内酰胺酶的分类方法
-内酰胺酶
➢ 最主要的耐药因素 ➢ 对-内酰胺抗生素造成威胁
Antibiotic interactions with gram negative organisms
细菌耐药机制
一、外膜孔蛋白减少或丢失
• 细胞内抗生素浓度降低
– 膜孔蛋白(OprD):
膜孔蛋白
细胞外膜上的 某些特殊蛋白是 一种非特异性的、 跨越细胞膜的水 溶性物质扩散通 道。
“先天不足”
某些细菌本身存在的膜孔蛋白较少或蛋白通道较小,使 一些抗菌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部,称为“内在性耐药” 或“固有性耐药”(intrinsically resistant),即这种耐 药并非是由于任何染色体的突变或是耐药质粒的获得所 致。
至今,已发现β-内酰胺酶有四百多种
Bush-Jacoby-Med eiros group 1 2a 2b 2be 2br 2c 2d 2e 2f 3 4
1989 Bush group
1(头孢菌素酶) 2a(青霉素酶) 2b(广谱酶) 2b’(超广谱酶) Not included Not included 2d 2e Not included 3(金属酶) Not included
是质粒介导的能够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亚氨 基β-内酰胺类及氨曲南等单环酰胺类抗生素,并可被 克拉维酸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 酶。
ESBLs在分子生物学分类中属于A类酶,在Bush分类 中属于2be类酶。
染色体 (细胞核中)
示意图
质粒 (细胞质中)
ESBLs的分类
根据基因同源性不同分为:
– TEM型 80 – SHV型 46 – CTX-M型 37 – OXA型 18 – 其它型 20
CTX-M-1组 CTX-M-2组 CTX-M-8组 CTX-M-9组
/studies/webt.htm.
ESBLs基因型流行情况
美国:TEM-10、TEM-12、TEM-26为主 英国:TEM-10、TEM-12为主 法国:SHV-3、SHV-4、TEM-3为主 希腊: SHV-5,CTX-M型 意大利:SHV-12 阿根廷:CTX-M-2 日本:TOHO-1,TOHO-2
抑制剂增强的纸片扩散法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 克拉维酸
头孢他啶 + 克拉维酸
头孢菌素酶
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如肠杆菌属菌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摩根摩根菌、普鲁菲 登菌属菌种粘质沙雷菌等都能产生染色体 介导的AmpC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