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习题新人教版必修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必修1 第4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2.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3.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B.冰川侵蚀作用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D.风力搬运能力强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被荣幸地印在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4~5题。
4.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景观B.乙图景观C.丙图景观D.丁图景观5.乙图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读下图,完成6~7题。
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岸地区的典型景观A.挪威B.新西兰C.日本D.西班牙7.图中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海浪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读“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示景观反映的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10.(2009·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11.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阅读下列诗句,回答12~13题。
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典型例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典例解析】
例1.(04·天津)形成下图地貌景观(女神司春)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沉积B.溶蚀、搬运 C.搬运、沉积D.风化、侵蚀
解析:地貌的酷似造型是在温度变化、风吹、日晒、雨打等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而形成的。
答案:D
例2.(04·江苏)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图B.b图 C.c图D.d图
(2).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解析:(1)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特点就是呈现球状风化地貌,其形成过程如下:岩块表层受风化剥落,棱角处最先消失,以后层层风化剥离,而岩块内部尚未风化的部分便呈球形残留在地表,形成球状风化地貌。
由此可以选出C图正确。
根据花岗岩常用的画法也可知C图中的岩石为花岗岩,其地貌即为花岗岩地貌景观。
(2)由图示岩层的画法可知,a图岩石为石灰岩;从地貌景观上看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C (2)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习题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2、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4、下列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B.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C.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D.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5、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②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C.③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D.④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6、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A. A B. BC. C D. D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沉积岩属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9、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A. a图B. b图C. c图D. d图18、读下面的“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①②C.①③④⑤②D.②①③④⑤19、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20、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b.楼兰古城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 d.西北“魔鬼城”______ e.“鱼米之乡”______ f.“黄土高坡”______(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以下词语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不正确的选项是〔〕A.稳如泰山B.海枯石烂C.沧海桑田D.水滴石穿思路解析:在地表形态塑造过程中,、外力同时起作用,内力作用成山造盆,外力作用那么削高填低,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不会稳如泰山。
答案:A2.引起地壳及其外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地质构造D.地质作用思路解析:此题主要是考察对于地质作用与地球外表形态演变的关系的了解程度。
地球上由于自然的原因,引起地壳外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答案:D3.你知道以下哪些属于内力作用,哪些属于外力作用吗?①板块运动②冰川作用③变质作用④岩浆活动⑤流水作用⑥台风⑦地热能⑧地球重力能⑨地震⑩风能属于内力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对内、外力作用的理解。
区分内、外力作用的关键不是能量的大与小,而是能量的最终来源。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有重力能。
所以以上所给选项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有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台风、地球重力能、风能;属于内力作用的有板块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地热能、地震。
答案:①③④⑦⑨ ②⑤⑥⑧⑩4.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图4-1-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图4-1-1A.①B.②C.③D.④思路解析: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①代表冷却凝固,②代表外力影响下的风化、搬运、沉积,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新回到岩浆。
①③④都是内力作用。
答案:B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能B.潮汐能C.重力能D.地球内部热能思路解析:地质作用按能量的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第四章 第1课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结合实例,分析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重点1、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相关地貌类型。
难点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内力作用1.地表形态的变化: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2.地表形态的变化的原因:3.影响地表形态的力:二、外力作用⑴表现: 、 、 、 。
⑵对地貌的影响:①流水作用:流水侵蚀地貌:使地面崎岖。
如: 、 、 。
流水沉积地貌:如: 、 。
②风力作用:风蚀地貌: 、 、 、 。
风积地貌: 、 、 。
③人类活动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成因分类: 岩、 岩、 岩 ⑴岩浆岩喷出地表 型岩浆岩(火成岩) 如:岩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 侵入地壳上部 型岩浆岩 如: 岩⑵沉积岩①形成过程: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砾石、沙子、泥土) 沉积岩②沉积岩按沉积物分: 颗粒由大到小分有 岩、 岩、 岩等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是 岩。
③沉积岩的特征:岩层和化石 → 记录地球历史的“ ”和“ ”。
可确定地层 和 ;还可 。
⑶变质岩例如:石灰岩 ; 页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压紧固结作用 搬运、沉积风化、侵蚀⑴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 、 、 ) 过程:岩浆——岩石——新岩浆——新岩石,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⑵其组成和过程图示:如图⑶作用及意义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地壳物质与地球内部和外部在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 地表物质循环深刻地影响着地表的自然地理环境。
能力·思维·方法【例1】下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何种岩石( )A 、岩浆岩和变质岩B 、变质岩和沉积岩C 、沉积岩和岩浆岩D 、沉积岩和变质岩 延伸·拓展【例2】读“五种外力作用方式关系图”,判断: 图中数字能够反映太湖平原形成原因的是( )A .1B .2C .4D .5【例3】下图河流中三个不同位置与三幅河流断面图及外力作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A .①—a —侵蚀作用为主B .②—c —搬运作用为主C .③—b —沉积作用为主D ①—c —搬运作用为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例4】读下面五幅“地貌示意图”,回答:(1)按照范例填写下表:(2)A地貌特点为__________。
2019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读某景观图(图411),完成1~2题。
图411❶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❷该景观在我国多分布在( )A.华北平原 B.西北地区C.南部沿海 D.云贵高原图412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
读图回答3~4题。
图412❸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 D.海陆变迁❹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流水 B.风力C.温度 D.生物❺读人民币版面图(图413),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图413A.冰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14),回答6~7题。
图414❻图中的甲为( )A.沉积岩 B.喷出岩 C.岩浆岩 D.侵入岩❼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某河谷一块高约200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1米的洞穴,这些洞穴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时期,河谷所在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图415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8~9题。
图415❽崖壁洞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❾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年平均河流水位线在持续上升B.海拔越高,岩石越老C.海拔越高,洞穴越年轻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图416中,a为石灰岩,c为页岩,b、d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据此回答10~11题。
2019最新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选择题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C.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D.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B.侵蚀作用——沙滩海岸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D.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解析:第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人类活动并非自然作用,因而不属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中有的进行得很快,如火山爆发、地震等,有的则进行得极其缓慢,如地壳运动。
第2题,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而成的,“U”型谷是由冰川侵蚀而成的,我国南海诸岛多为珊瑚岛,是由珊瑚遗体堆积而成的。
第3题,冰斗、“U”型谷属侵蚀地貌,沙滩是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地貌,沙丘是风积地貌。
答案:1.D 2.C 3.D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相互作用关系图”回答4~5题。
4.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 D.④答案:C5.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 )A.② B.③C.④ D.⑤解析:选D。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相互关联,并且可以循环往复,其中⑤为过程的结束,①②为新一轮作用的开始,因此,⑤为固结成岩,③为搬运,④为沉积。
(2012·苏州测试)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答案:D7.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 .流水侵蚀作用B .化学沉积作用C .化学溶蚀作用D .风力侵蚀作用解析:选B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图示①表示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②为风蚀蘑菇,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③表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④表示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
(2017·长春高一检测)读图,回答2、3题。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3.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解析】2选C,3选B。
第2题,流水的侵蚀作用使黄土高原地区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地表就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
第3题,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作用。
(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
山体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被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
据此完成4、5题。
4.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D类岩石5.图甲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岩浆喷出→风力沉积→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海浪侵蚀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力侵蚀D.海浪沉积→地壳运动→冰川侵蚀【解析】4选B,5选B。
第4题,由材料可以看出普陀山是由花岗岩组成,应为图乙中的B 类岩石。
第5题,图甲地貌首先是岩浆侵入,后地壳抬升,再由外力侵蚀作用造成的。
下图是五种外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
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
图1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2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1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2.形成图2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火山活动D.风力侵蚀作用解析第1题,武夷山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显著,图示山体较周围高,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2题,在外力风化作用下,花岗岩的棱角被剥离,形成球状形态。
读下面景观图片,图甲是一个陡崖,图乙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据此回答3~4题。
3.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B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4.图乙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3题,图甲景观是一个陡崖,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第4题,图乙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是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成为山峰是抬升后又受到侵蚀作用。
(2018·安徽淮北模拟)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
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
下图为全新世(1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第5~7题。
5.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D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6.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A ) A.呈上升趋势 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 D.反复升降7.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B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潟湖由沙坝与海水隔离,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可以看出b处有潮汐形成。
因其位于沙坝的潟湖一侧,向潟湖内侧辐散开,应主要是涨潮时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排除A、B两项;a处是河流入海口,流水沉积而成。
沼泽处多水,土壤湿重,不可能由风力堆积形成。
所以选D项。
第6题,从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图中可看到,沼泽沉积和潟湖沉积已经深入到外海底部,代表以前那里是沼泽,然后是潟湖,由于海平面上升使这些区域被海水淹没,沙坝向陆地方向推进,形成新的潟湖。
各沉积序列层次明显,没有交错,故其相对状态应该是海平面上升,而没有呈反复或稳定状态。
所以选A项。
第7题,图中沙坝位置还会在当地不动,该沙坝已经在当地沉积稳定了;海平面下降,海水会远离沙坝处,潟湖会成为封闭的湖泊,不会受侵蚀水深增大;而海水远离潟湖,不再入湖,潟湖的盐度应该会逐渐降低。
故选B项。
海南博鳌玉带滩是一条自然形成的狭长形沙滩半岛,如下图。
玉带滩以“分隔海、河最狭窄的沙滩半岛”而被列入为“吉尼斯之最”。
据此完成8~10题。
8.玉带滩是由 ( C )A.地壳下陷导致与陆地分离而形成的B.热带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C.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D.海浪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解析沙滩地貌是外力沉积而成的。
图中玉带滩呈狭长形状,沿海一侧较平直,应是河流带来泥沙受海浪的顶托在此沉积而成的。
9.玉带滩的形成使得其西侧水域趋向 ( B )A.变宽 B.变浅 C.变深 D.稳定解析玉带滩为流水沉积地貌,它的形成会使其西侧水域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变浅。
10.近年来万泉河等河流上游修建了许多水库,这最有可能造成玉带滩( D ) A.远离大陆 B.连接北岸 C.向东推进 D.向西后退解析上游水库的修建会使下游水量减少,泥沙沉积量减少,西部河流的沉积作用减弱,东部海浪的侵蚀作用增强,使玉带滩向西后退。
二、综合题11.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西北内陆__地区,是因__风力侵蚀__作用强烈而形成。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东北__风,是由风力的__搬运__和__堆积_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地壳运动__、__岩浆活动__和__变质作用__。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__沉积__岩,C属于__岩浆__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可能形成__变质__岩。
C、E、D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E、D、C__。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是风蚀蘑菇,它是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在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第(2)题,由于流动沙丘的缓坡为风的来向,参照指向标方位系统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流动沙丘是由风力的搬运和堆积两种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3)题,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花岗岩侵入属于岩浆活动的范围,在岩浆侵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引起周围岩体发生变质作用。
第(4)题,据图D岩层覆盖于E岩层之上,说明D岩层年龄较新。
又因C侵入E、D岩层,说明C岩层年龄更新。
因此C、D、E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E、D、C。
综合提升一、单项选择题(2018·黑龙江鹤岗一中期中)读图甲与图乙,回答1~2题。
1.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B )A.① B.②C.③ D.④2.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D )A.海沟B.海岭C.褶皱山D.裂谷解析第1题,读图,图甲中的①、③、④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是褶皱构造为主。
②处是生长边界,是板块向两侧张裂形成的。
图乙是断层构造,板块向两侧张裂开。
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②,B项对。
A、C、D项错。
第2题,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是板块生长边界,向两侧张裂开。
与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裂谷,D项错。
海沟、褶皱山位于板块消亡边界,A、C项错。
海岭位于生长边界,是岩浆喷出地壳岩层冷凝形成的,B项错。
热喀斯特指多年冻土区受热融蚀产生类似喀斯特地貌形态的热融地貌,由地下冰融化而产生,又称热喀斯特地貌,分为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两种地貌。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区域能够经常见到热喀斯特地貌的是( B )A.云贵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C.巴西高原 D.西欧平原解析材料中已明确了热喀斯特地貌为冻土中的冰受热融蚀后形成的地貌,因此常见于有冻土且冻土中的冰能够发生融化的区域。
云贵高原、巴西高原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气温较高,没有冻土存在西欧平原虽纬度较高,但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也没有冻土形成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
4.热融沉陷区域形成的湖泊( D )A.会继续陷落成溶洞 B.是岩层弯曲形成的C.面积广、水量大 D.会使冻土层逐渐变薄或被切穿解析溶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岩溶地貌与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热喀斯特地貌并非喀斯特地貌,A错误热喀斯特地貌为冻土中的冰受热融蚀后形成的地貌,并非岩层的水平运动形成的,B错误湖泊面积大小与水量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C错误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相对于冻土较高,具有导热性,加速了湖底和湖岸多年冻土的退化速度,使冻土变薄或被切穿。
5.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发生热喀斯特的形式和时间一般是 ( C )A.热融沉陷—夏季 B.热融沉陷—秋末冬初C.热融滑塌—夏季 D.热融滑塌—秋末冬初解析由图可知,热融沉陷湖泊发生在地势平坦地区热融滑塌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地区。
大兴安岭北部地势起伏大,夏季气温高,冻土中的冰易融化,故会出现热融滑塌秋末冬初气温低,冻土不会融化,不会出现热融滑塌。
(2018·安徽合肥模拟)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6~8题。
6.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C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解析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对。
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沉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A、B、D 错。
7.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B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解析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B对。
风速慢,A错。
沙丘迎风一侧坡度陡,C错。
沙漠区,降水少,D错。
8.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C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②对。
区域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
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种植常绿阔叶林,①错。
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对。
沙漠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④错。
C 对,A、B、D错。
二、综合题9.(2018·浙江嘉兴一中期中)下图①~⑥表示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回答(1)~(5)题。
(1)表示沉积物和变质岩的依次是:__⑤__、__③__。
(2)字母中,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是__b__。
(3)b与c合称为__外力__作用。
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就是此类作用中的__流水侵蚀__而形成的,此类地质作用在我国西南地区形成了典型的__喀斯特__地貌;而西北地区的沙丘则是__风力沉积__形成的。
(4)④岩石的两个典型特征是:__具有层理构造__、__含有化石__。
(5)列举②变为③的实例:__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__。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地幔位置,①是岩浆。
结合箭头方向,②是侵入岩,⑥是喷出岩,⑤是沉积物,④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
表示沉积物和变质岩的依次是⑤、③。
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字母中,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是b,形成沉积物。
第(3)题,b与c合称为外力作用。
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就是此类作用中的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此类地质作用在我国西南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西北地区的沙丘则是风力沉积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