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研究与分析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行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其中程控软交换系统作为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软件的电话交换系统,通过数字化和程序控制的方式实现电话交换和传输。
本文将从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展开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程控软交换系统的特点和作用。
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和化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它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网络技术。
硬件平台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传输设备等。
计算机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核心设备,它负责管理和控制电话交换和传输过程。
交换机是连接用户电话线路的设备,通过它可以实现电话通信和交换。
传输设备负责将电话信号传输到目的地,保障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软件系统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通信控制软件、交换软件、信令软件等。
通信控制软件负责处理呼叫请求、建立连接、传输数据等通信过程;交换软件负责实现电话交换和路由功能;信令软件负责处理用户之间的信令交换,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还涉及到网络技术,它包括传统的电话网络技术和现代的互联网技术。
传统的电话网络技术主要是指TDM(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和SS7(信令系统第七层)技术,它们主要用于电话交换和信令传输;而互联网技术则主要是指IP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协议,它们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实现电话交换和传输,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电话信号的传输和接入,从而实现通信的过程。
它具有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强、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是传统电话交换系统的重要替代品。
它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传统的电话交换系统主要是采用模拟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但是随着通信业务的不断增加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电话交换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程控软交换系统应运而生。
软交换原理
软交换原理软交换是一种通过软件实现的电话交换系统,它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电话呼叫的路由、连接和管理。
软交换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本文将介绍软交换的原理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软交换系统的核心是软交换服务器,它运行在标准的计算机硬件上,并通过特定的软件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其他交换设备或者电话终端,实现电话呼叫的接入、路由和连接。
与传统的硬件交换系统相比,软交换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新的功能和服务,而无需更换硬件设备。
软交换系统通过软件实现了电话呼叫的路由和连接,其中包括呼叫的建立、转接、保持和释放等功能。
软交换系统还可以支持丰富的增值业务,如呼叫转移、呼叫等待、会议呼叫等。
通过软件的灵活配置,软交换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通信服务。
在软交换系统中,呼叫控制和媒体控制分离,呼叫控制由软交换服务器完成,而媒体控制则由专门的媒体网关或者媒体服务器来实现。
这种分离的架构使得软交换系统更易于扩展和管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配置和部署媒体资源。
软交换系统在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作为传统电话交换系统的替代方案,也可以作为新型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
在互联网时代,软交换系统可以与互联网协议相结合,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综合传输,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通信体验。
总的来说,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电话交换方案,它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丰富的功能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交换系统必将在通信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通信服务。
软交换
媒体关控制协议(MGCP)是由IEFT提出来的,是简单关控制协议(SGCP)和IP设备控制协议(IPDC)相结 合的产物。MEGACO协议是对MGCP协议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MGCP协议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协议,协议 的内容与MEGACO协议比较相似。软交换系统设备大都支持该协议,其不足也慢慢表现出来,将来可能要被 H.248/MEGACO协议所取代。
3、SIP信令关。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工程任务组)制定的多媒体通信协 议。基于IP协议的SIP利用了IP络,固定运营商也会逐渐认识到SIP技术对于他们的深远意义。
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关(Trucking Gateway)、 接入关(Access Gateway)、多媒体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无线关(Wireless Access Gateway)等。
(1)独立于协议和设备的呼叫设备的呼叫处理和/同步会晤管理应用的开发。 (2)在其软交换络中能够安全地执行多个第三方应用而不存在由恶意或错误行为的应用所引起的任何有害影 响。 (3)第三方硬件销售商能增加支持新设备和协议的能力。 (4)业务和应用提供者能增加支持全系统范围的策略能力而不会危害其性能和安全。 (5)有能力进行同步通信控制,以支持包括帐单、络管理和其他运行支持系统的各种各样的后营业室系统。 (6)支持运行时间捆绑或有助于结构改善的同步通信控制络的动态拓扑。 (7)从小到大的络可伸缩性和支持彻底的故障恢复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 有通信络的作用。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 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程控交换原理》课程教学探究
将 课程 中的各 个知识 点 ,通过 图形 的方 式 进行 归纳 、串接 ,形成一 个 有机的组
织 结 构 。学 生 反 馈 说 ,这 样 学 习 知 识 点 容 易 理 解 相 互 关 系 , 能 起 到 顺 藤 摸 瓜 的 效 果 ,且 不容 易忘 记 。
3 课程实验
在 课程 实验 环 节 ,我 们 安 排 了 9 时 学 的课 内 实验 。遵循 夯实 基础和 强化 实践
实验的 实践 能力 培养模 式 ,即教 学措施 上 强化 学 生 参 与 实 践 、 引导 探索 式 学 习 ;教 学模 式上 实施以 学生 为中心 、学
生 自我 训 练 为 主 ; 实 验 教 学 方 法 上 坚 持 预 习 、现 场 启 发指 导 、 个人 独 立训 练 、 团 队协 作 训 练 、探索 式 训 练等 。
2 1 年第 1 期 00 5
C I CE C N E H O O Y I O M TO u . 1 H A S I E A D T C N L G N R A I A g2 0 N N F N 0
D ¨ 0 36 / .s .0 1 8 7 .0 0 1 .1 O .9 9 ji n 10 - 92 2 1 .5 17 s
或 实验 室 外 通 过 网 络 在 线选 做 其 他 实验 项
样 的问题可以 串联起 课程的相关知识 点 ,
让 学生 更加清 晰地 了解 了交换 网络 的本 质。教学实践表 明该方 法不仅调 动了学生
学 内 容 的深 度 。 在实际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选取获得了 学 生 的积 极 回应 。学 生在 教 学 评价 中 , 给予本课程授 课教师以 “ 悉教学 内容 , 熟 知 识 面 广 ” 的 评价 。
浅析现代程控交换的使用涉及的原理
应用分析 : 在传统电话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 , 我们 的 v o i p技 社会进入到一个信息化产业流通相对 自由的时代。 在其广泛应用的 术在我 国就得到 了有效的发展空间 , 其市场潜力非 常巨大。由于传 同时我们 的现代程控交换 的原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其本身就所 统 电只能单线联系不能 与其他的信息传输设备公用 , 这就阻碍了我 存在的不稳定 因素 , 程控交换技术使用的原理暴露出来 的问题使我 们传统 电话的发展前景。而我们的 I P技术却是完美的解决 了这个 们的信息交流 出现了不 同程度 的文帝 , 面对这些 问题的出现我们必 问题 , 他合理的利用我 国现阶段的发展 的高新科技结合我们的实际 须 了解 是 什么 原 理 的不 足 导致 了这些 问 题 的 出现 , 以下 我 就 为 大家 国情 不仅 实 现 了 I P与 电话 的联 通 , 还实现了 I P与 I P的联 通 , I P与 分析 一 下 : 当地互联网的联通等 , 其市场前景非常的巨大 。正是因为其在应用 3 . 1 I P地址缺乏。对于如此大规模 的一个 I P电话 网络 , I P地址资 方向的广泛 , 所以在我国的发展势头一直居高不下。面对其应用 的 源的匮乏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使用的 I P v 4大多使用 N A T技 广泛性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其技术 的发展 以及技术 的应用 , 现为大家 术 , 来 弥补 I P地址的不足, 但是很多 N A T不能支持 I P电话双 向通 介绍一下 I P技术 的发展 以及相应技术的原理使用及分析。 信 。比如 , 如果按照现在 I S P提供的拨号上网方式 , 上网的 P c机一 1 . 1 实时传输技术。实时传输技术主要是采用实时传输协议 R T P 。 般只能获得一个动态分配的 I P地址 , 用户只能拨出 , 对方不能确切 R T P是提供端到端的包括音频在 内的实时数据传送的协议 。 R T P包 的知道主叫方 的位置 , 结果是无法呼入。随着 I P V 6 技术 的 日益成 括数据和控制两部分, 后者叫 R T C P 。 R T P提供 了时间标签和控制不 熟 , 试验网的运行 , I P V 6普及也指 日可待 , 这个 问题也将解决。 同数据流同步特 胜的机制, 可以让接收端重组发送端的数据包, 可 以 3 . 2 安全问题 。 I P电话的安全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安全 的问 提供接收端到多点发送组的服务质量反馈 。 题分为两方面 ,一是对于 I P网和承载 它的以太网在信息安全方 面 1 . 2 服务质量保证技术。I P电话中主要采用资源预留协议( R S V P ) 有先天的缺陷, 而作为一种通信服务必须能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和 以及进行服务质量监控 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 T C P来避免 网络拥 商业安全 。另一方 面, 是对于运 营商 的, 如何保证 自己业务 的安全 塞, 保 障通话质量 。 性, 不受欺诈 。应此 V O I P的可管理性 、 可维护性也 是 I P网需要解 1 . 3 网络传输技术。 I P电话 中网络传输技术主要是 T C P和 U D P ’ 此 决 的 问题 。 外还包括 网关互联技术 、 路 由选择技术 、 网络管理技术以及安全认 3 . 3 供电问题。供电的问题在 以太网接人领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证和计费技术 , 静音检测技术和回声消除技术 。 许多放置在楼头的交换机都直接通过市电供电,出于成本的考虑 ,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1.1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构建的通信交换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系统而言,程控软交换系统具有灵活性高、扩展性强、成本低等优势。
该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令控制和数据交换,实现电话呼叫的接通、管理和转接等功能。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呼叫的接通和管理。
其基本工作流程分为信令处理和数据交换两个方面:- 信令处理:当用户发起呼叫时,系统通过信令处理软件解析呼叫号码并进行寻呼,一旦被叫用户接听,系统则通过信令控制软件建立通话连接;- 数据交换:通话连接建立后,系统通过数据交换软件实现语音数据的传输,保证通话质量和稳定性。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令处理、数据交换、呼叫控制、故障恢复等多个方面。
信令处理技术是保证通话接通的核心技术,而数据交换技术是保证通话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程控软交换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
未来,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虚拟化、软件定义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程控软交换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性,促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
程控软交换系统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应用在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等多个方面。
通过程控软交换系统的部署,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
2.2 程控软交换系统在企业通信中的应用除了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还被广泛应用在企业通信中。
通过部署程控软交换系统,企业可以实现电话呼叫的自动转接、话务管理、计费管理等功能,提高企业的通信效率和管理水平。
随着新型通信服务的不断涌现,程控软交换系统也在新型通信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电话、语音信箱、智能通话、视频通话等多种新型通信服务都离不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支持。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联网的发展,程控软交换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数字程控交换机原理
数字程控交换机原理
数字程控交换机是一种使用数字技术进行通信连接的交换机。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将输入的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指令进行处理和转发。
具体而言,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信号采样和抽样:数字程控交换机会周期性地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采样和抽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
2. 数字信号编码:采样后的数字信号经过编码处理,将其表示为一系列的二进制码。
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和线性编码。
3. 数字信号处理:经过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被发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该单元会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包括去除噪声、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等。
4. 交换矩阵:数字信号处理后,交换矩阵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由表来决定信号的转发路径。
交换矩阵是交换机的核心部件,它由一系列交叉开关矩阵组成,能够实现信号的多路复用和分路。
5. 数字信号重新合成:交换矩阵根据路由表将信号转发到指定的输出端口,再经过数字信号合成器将数字信号重新合成为模拟信号。
6. 输出信号传输:合成后的模拟信号会通过输出端口发送到目标终端或下一个交换机,完成通信连接的建立。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原理通过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使用交换矩阵实现信号的转发和路由,实现了高效可靠的通信连接。
它具有灵活性高、可编程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话交换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程控交换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电话交换的技术,它在通信领域发展了几十年,由于其高效、灵活和可靠的特点,成为公共交换电话网的主要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程控交换技术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从传统的交换机到软交换的演进,逐渐成熟和普及。
本文将对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
当前,程控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和互联网电话等。
在固定电话网方面,传统的模拟交换机已经逐渐被数字化程控交换机取代,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多样化的通信服务。
在移动电话网方面,程控交换技术使得移动终端可以无缝切换网络,实现全球通信。
而在互联网电话方面,软交换技术使得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经济的通信方式。
在技术方面,程控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能力的提高和通信带宽的增加为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网络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程控交换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改造提供了新的机遇。
网络函数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硬件交换机功能虚拟化为软件模块,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程控交换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通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基于电话号码的呼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通信服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语音通信正在逐渐过渡到视频通信、实时消息和多媒体通信,传统的语音交换技术需要不断升级和改造,以适应新的通信方式和需求。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程控交换技术需要加强对通信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性。
《程控交换原理》课件
程控交换系统的优势和应用
1 优势和特点
程控交换系统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和高可靠性的优势,能够提供丰富的电话功能和强大 的通信能力。
2 应用领域
程控交换系统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企事业单位和公共通信网等领域,为人们的通信 提供便利。
程控交换系统的结构
控制接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能和作用
控制接口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 负责实现通信控制、信号传输与 处理等功能,是程控交换系统的 核心部分。
主要硬件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程控交换系统的总体结构
主要硬件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器等,用 于支持呼叫建立、呼叫转接和通 信管理等功能。
程控交换系统由控制器、交换网 络和用户接口等组成,实现电话 的接入、连接和断开。
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呼叫建立过程
呼叫建立过程包括用户拨号、号码分析、
呼叫处理过程
2
寻找可用线路、通信建立等步骤,确保 通话双方能够成功连接。
呼叫处理过程通过呼叫信息交换和媒体
路径建立,实现语音信号的转发和路由
选择,确保通话质量。
3
呼叫释放过程
呼叫释放过程包括用户挂断电话、资源 回收和连接释放等步骤,结束通话并释 放相关资源。
《程控交换原理》PPT课 件
网络通信简介
什么是程控交换原理
定义和作用
程控交换原理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方式实现电话通信的技术,提供了更快、更灵活、更 可靠的通信服务。
发展历程
程控交换原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升级,不断提升通信质量和 效率。
基本原理和特点
程控交换原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数字化、自动化、可编程性和灵活性等 特点。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
它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利用软件来控制电话交换的一种系统。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是将通话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控制,最后再将数字信号转换回通话信号。
这样可以实现电话交换的功能,并提供很多高级
的通信服务。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高级通信服务:程控软交换系统可以提供各种高级通信服务,如来电显示、
呼叫转移、会议通话、录音等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对通信的各种需求,提高通信
的便利性和效率。
2. 实现网络集成:程控软交换系统可以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通信方式的集成。
通过网络的支持,不仅可以实现电话通话,还可以实现传真、邮件、网页浏览等功能,以及各种定制化的通信应用。
3. 支持移动通信:程控软交换系统可以与移动通信网络(如GSM、CDMA等)相结合,实现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互通。
这样,用户无论使用固定电话还是移动电话,都可以实
现通话,并享受到相同的通信服务。
4. 提供多媒体通信:程控软交换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多媒体通信方式,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电话实现视频通话、图片传送等功能,丰富了通信的形式和
内容。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话交换的系统。
它基于计算机技术,将
传统的电话交换设备替换为计算机软件,通过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电话交换过程,实现电话
的接入、连接、呼叫转接、拆线等功能。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呼叫信令处理、线路控制处理、交换
矩阵处理和话音处理。
呼叫信令处理负责对呼叫请求进行解析和处理,包括呼叫建立、信令传送、拆线等操作。
通过呼叫信令处理,可以实现电话的接入和建立呼叫。
然后,线路控制处理负责控制电话线路的连接和断开。
线路控制处理根据呼叫请求的
信令信息,将电话的接入线路和目标线路进行连接,实现电话呼叫转接的功能。
接下来,交换矩阵处理负责将电话呼叫转接到目标线路,并且实时更新交换矩阵的状态。
交换矩阵处理根据呼叫请求的信令信息,在交换矩阵中进行动态配置,将呼叫转接到
目标线路,实现电话的连接。
话音处理负责将话音信号进行采集、编解码和处理。
话音处理将电话用户的语音信号
进行数字化和压缩,通过数据包交换的方式进行传输,实现电话通话的功能。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传统的电话系统,将传统的电话交换设
备替换为程控软交换设备,提高电话交换的效率和可靠性。
它还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将移动通信基站的控制器替换为程控软交换设备,实现移动通信呼叫的接入、切换和转
接。
软交换技术浅分析和解析
软交换技术浅析1P网络通信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和推动全球信息业发展的动力。
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目的是以分组为基础,建设下一代公众网络,实现从PSTN网到IP网的平滑过渡。
利用IP网的优势节约投资和运营成本,开发新业务,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目前各个业务网络之间的互通。
他将在业务融合、用户终端控制、第三方应用集成中起重要作用,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以及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灵活有效地实现业务的提供。
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及终端类型,使得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业务需求。
软交换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实现了网络和业务的融合,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01。
5),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
1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软交换也称为呼叫代理、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器,是一种基于软件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实体。
具体地说,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络上的软件来实现呼叫选路、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管理控制和信令互通(从7号信令到IP)。
传统的程控交换机,根据所执行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4个功能层:呼叫控制层、媒体交换层、业务提供层、接入网关层。
这4个功能层物理上合为一体,软、硬件互相牵制,不可分割。
各个功能层处在一个封闭体内,他们之间没有开放的互连标准和接口,因此,增加新功能费用高、周期长,并且受到设备制造商的限制。
如图1所示,软交换系统同样有4个功能层,所不同的是控制、交换、业务和接入这4个功能层完全地分离,并利用一些具有开放接口的网络部件去构造各个功能层。
因此,软交换系统是具有开放接口协议的网络部件的集合。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话交换机。
与传统电话交换机相比,程控软交换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灵活的功能。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系统架构程控软交换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及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部分包括通信接口卡、交换矩阵、控制单元、存储器等组成部分。
其中,通信接口卡用于连接电话机,交换矩阵用于进行通信线路的交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交换矩阵和调度系统,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软件部分主要由操作系统、交换软件、应用软件及管理软件等组成。
操作系统用于管理系统资源和进程间的通信,交换软件用于实现电话呼叫的路由和交换,应用软件用于实现辅助性功能,如呼叫转移、接通等,管理软件用于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二、工作原理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 用户拨号。
2. 电话机将拨号信息传送给通信接口卡。
4. 控制单元根据用户号码进行路由选择。
5. 控制单元将呼叫信息传送给交换矩阵。
6. 交换机矩阵根据呼叫信息进行交换。
8. 被叫方响铃,响铃信号传送回控制单元。
9. 控制单元对呼叫状态进行管理。
三、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的电话通信系统中,如电信运营商、企事业单位等,其主要优点包括:1. 灵活性:由于其计算机化的设计架构,程控软交换系统可以实现灵活的配置,满足不同规模和不同业务需求。
2. 可靠性:程控软交换系统采用硬件和软件双重备份,并且具有良好的自动重启功能,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系统。
3. 易于维护:由于其系统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自动完成的,而且所有相关数据都存储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器中,因此其维护成本较低。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程控交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程控交换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电话交换的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它利用计算机控制电话交换过程,实现了多种电话业务功能,提高了电话交换的效率和灵活性。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目前,程控交换技术已成为电话交换领域的主流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机电交换技术。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高性能:程控交换机采用数字化处理,能够实现高速、高效的电话交换,大大提高了电话网络的处理能力。
2. 灵活可扩展:程控交换技术支持各种电话业务功能,如呼叫保持、呼叫转移、会议呼叫等,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程控交换机可通过软件升级进行扩展,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3. 可远程管理:程控交换技术支持远程管理功能,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监控和维护,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运维成本。
4. 支持多种接入技术:程控交换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接口与外部通信网络进行连接,如PSTN、ISDN、局域网等,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5. 可靠性高:程控交换机采用冗余设计,具备自动备份和故障切换功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发展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程控交换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1. 融合与集成: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程控交换技术正朝着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融合和集成的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通信平台。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的出现,将语音通话与数据通信进行了融合,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成本效益高的通信解决方案。
2.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程控交换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软件代替硬件实现电话交换功能。
软交换技术具有灵活性强、可扩展性高等优点,已成为下一代电话网络的发展方向。
3. 虚拟网络运营商:随着通信市场竞争的加剧,虚拟网络运营商(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的兴起为程控交换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和数字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它通过计算机和专门的软件来实现电话的连接和交换。
它是传统电话交换系统的一种替代,具有灵活、可靠、高效等特点,因此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浅析,以便读者对这一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1.1、数字化处理程控软交换系统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来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信号的失真和噪音,提高通信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从而节省带宽和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数字化处理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础,也是其与传统交换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
1.2、分组交换程控软交换系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这种技术将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包,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分组交换技术具有灵活、高效、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通信需求,同时也能够进行多级服务质量的控制,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分组交换技术成为了现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1.3、虚电路技术1.4、数字交换技术2.1、固定电话网络程控软交换系统在固定电话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支持电话的接入、连接、交换和管理等功能,同时还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固定电话网络能够通过程控软交换系统实现智能网、宽带接入等多种业务,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和商业价值。
2.2、移动通信网络2.3、宽带接入网2.4、企业网络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和数字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它具有数字化处理、分组交换、虚电路技术和数字交换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支持固定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宽带接入网和企业网络等多种应用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程控软交换系统将会在通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各种形式的电话通信连接在一起,使得电话通信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程控软交换系统进行分析,分别是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原理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
它包括了管理中心、用户终端、网络传输等多个组成部分。
其中,管理中心是整个程控软交换系统的核心,它可以实现电话号码配置、路由配置、呼叫转移等多种功能。
用户终端则是指安装在用户家中的电话终端设备,它可以进行呼叫等基本操作。
网络传输则是指将来自用户终端的电话信号传输到目标终端,使得双方之间可以进行语音通话。
在程控软交换系统中,电话通信是通过虚电路来实现的。
虚电路是指在物理网络连通之前,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一种逻辑连接。
虚电路的建立是由程序自动完成的,它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实现较高的通话系数。
二、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电信行业。
它广泛应用于电话接听、传真传输、数据传输等多个领域。
其中,电话接听是程控软交换系统最基本的应用。
通过程控软交换系统,用户可以快速拨号、转接、会议通话等多种操作。
而在传真传输和数据传输方面,程控软交换系统可以实现高速、安全、稳定的传输环境,能够满足企业和个人的不同需求。
三、未来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程控软交换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
未来的程控软交换系统将会实现人机智能交互,能够自动识别语音指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 集成化。
程控软交换系统将会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通信环境。
3. 安全性。
程控软交换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更加注重通信安全问题,采取更加系统化的安全措施,保障用户的通信隐私和数据安全。
总之,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它具有灵活性、可靠性、高效性等特点。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通信系统。
它以计算机为核心,在软件的控制下完成通信网络的呼叫控制、信令处理和业务处理等功能,从而实现电话交换和多媒体通信。
程控软交换系统具有灵活性高、扩展性强、维护管理方便等优势,逐渐成为了通信网络中的主流交换技术之一。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硬件架构、软件系统和信令处理三个方面。
硬件架构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础,它包括主控模块、接口模块、传输模块和终端设备等组成部分。
主控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处理信令、呼叫控制和路由计算等工作。
接口模块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传输模块负责传输数据和信令。
在软件系统方面,程控软交换系统采用了先进的通信软件技术,如信令系统、呼叫控制系统、路由系统等,以实现对通信网络的控制和管理。
信令处理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信令处理器和信令网关来完成通信网络的信令转换和处理工作,以满足多种信令协议的要求。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两个方面。
在固定网络中,程控软交换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话交换、数据传输、宽带接入等领域。
它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通信网络的建设需求,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通信服务。
在移动网络中,程控软交换系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交换和业务处理,为移动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通信服务。
程控软交换系统还在多媒体通信、互联网接入、语音信箱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当前的通信网络中,程控软交换系统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发展方向。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程控软交换系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程控软交换系统将继续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推动通信技术的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务。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人工接线,到自动交换机,再到今天的程控软交换系统。
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通信交换的系统,它将传统的电话交换功能整合到计算机平台上,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1.1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程控软交换系统是由交换核心、信令控制、接入传输、网络管理和应用软件等模块构成。
交换核心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电话接入、数字信号处理、通话控制和连接管理等功能。
信令控制模块负责信令处理和交换控制,接入传输模块负责电话接入和传输功能,网络管理模块负责系统的管理和监控,而应用软件则提供各种电话业务功能。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协议的相互配合。
当用户拨打电话时,电话信号首先通过接入传输模块进入交换核心,交换核心根据接入传输模块提供的编号和地址信息,找到用户所在的位置,并建立通话连接。
信令控制模块完成对拨号信令的处理,确定通话双方的身份和通话状态,以便后续的通话控制和管理。
通话连接建立后,交换核心开始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通话控制,确保通话质量和安全。
通话结束后,交换核心释放通话连接,并进行后续的清理和管理工作。
程控软交换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一是数字化处理技术,它将传统的模拟信号通过数字化处理,提高了通话质量和容量。
二是分组交换技术,它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了多路复用和高效传输。
三是通信协议技术,它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实现了多种通信方式的互联互通。
四是开放性接口技术,它具有开放式的接口结构,能够与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兼容。
五是网络管理技术,它具有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和故障处理。
2.1 电信网络程控软交换系统是电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数据通信的接入和交换。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都在其网络中广泛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以提供电话业务、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
程控交换软件系统
程控交换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实时性: 对一组“激励”(输入)在满足一定的时间要求的条 件下系统应产生相应的“响应”(输出),这就是实时 操作。 多任务与并发性: 多任务的并发性引起任务间的同步、互斥、通信以及 资源共享。
程控交换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环境行为的随机性: 要求系统各部分的处理能力必须按忙时负荷来计算。 网络资源共享和网络通信: 分布性: 使得系统在资源管理、进程通信和系统结构上具有其 自身特点。
14
8.1 一个呼叫的处理过程
1)主叫用户摘机呼叫 2)送拨号音,准备收号 3)收号 4)号码分析 5)接至被叫用户 6)向被叫用户振铃 7)被叫应答和通话 8)主叫先挂机,通话结束 9)被叫先挂机,通话结束
8.2 用SDL图表示的呼叫处理过程
用SDL图表示的一个呼叫处理过程 呼叫处理的SDL图的特点 呼叫处理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
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 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 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ms。
摘机识别:就是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 挂机识别:就是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
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
用户线状态 200ms扫描 这次扫描结果 前次扫描结果
这^前 这^前
是在收到用户拨号号码以后开始进行的,信息源是 用户所拨号码,其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接续方向、还应收 几位、要调用什么程序。
号码分析可分为二个步骤:号首预译、地址翻译
用户拨号
收到的号码
号码分析 接续方向
出局 出局接续
本局
来话接续
硬件变化
输入信息
分析程序
输出
8.4 分析处理
分析号码
国 际 长 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研究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虽然各类通信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以电路交换方式和数字程控交换技术为基础的电话通信仍然处在整个通信网的重要地位。
方便、快捷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线路遍布世界各地,完成这一功能的程控交换机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产物。
先进的硬件与日臻完美的软件综合于一体,赋予程控交换机以众多的功能和特点。
标签:程控软交换系统;原理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业务网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也逐渐占据了电信业务中最重要的位置。
将程控交换技术应用到电信业务网络中有诸多好处,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1软交换的定义
通俗的说,软交换技术指的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拨离开来,使公务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 oIP互相沟通)的一种交换技术,是以软件处理网络交换为控制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其中含有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及应用层4个功能层面。
“软交换设备SoftSwitch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核心设备,也是下一代电信网络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
”此为国内的电子通信业界给予软交换的概念。
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层是软交换设备,下一代网络(NGN)的控制核心即为软交换设备,其实时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功能都有软交换设备进行控制处理。
软交换设备采用对媒体网关的控制处理,实现包括IN(智能网络)、CATV(有线电视)、PSTN/ISDN、PLMN(公众陆地移动网)、Internet等各种网络之间的沟通。
使原有的分组网络实现其原有的业务效用,同时增添新的功能;将PSTN逐步引向分组化发展,使之能够有效应用于新的网络发展方向。
软交换设备(softswitch),早期被称作为通话服务器(callserver)、通话代理(callagent)或媒体网关(MediaGatewayControl),即将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拨离开来,通过在PC 服务器上的呼叫控制软件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控制功能;1999年后开始被称作软交换设备。
现在,业界已普遍认可了这一技术术语,成为一种被世人认可的概念。
2功能单元
2.1通信控制框
控制框内主要安装有ALM(告警板)、MCC(模块通信控制板)和SNT(信令交换网板)。
ALM负责驱动告警箱和行列灯,连接AMD/ESC,提供机房环境
告警的硬件接口;MCC之间通过总线通信;SNT用于完成AM/CM内部HDLC信息和各模块间控制信号的交换,并为主机向各个模块加载提供通道。
2.2接口框
接口框內主要包括FBC/FBI(光纤接口板)和FRC/FBI(远距离光接口板)和CTN(中心交换网板),在FBC的槽位上还可以安装E16(E1接口板)。
CTN 主要完成SM之间的时分交换,FBC/FRC为CTN与SM的NET(交换网络)之间进行光纤数据通讯提供接口,E16则相应提供16个E1接口。
2.3时钟框
新时钟框由CKS板组成,CKS时钟板可提供二、三级时钟。
主要用于跟踪外部基准信号、过滤外基准的抖动和漂移、跟踪锁相和硬件主备相位的调整等。
2.4BAM框
BAM面向维护者,完成对主机系统的管理与监控,也称终端系统,在硬件上是一台服务器。
BAM上装的终端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是中文多窗口的操作界面,操作灵活,功能完善。
该系统通过局域网与AM/CM主系统连接,具有远端/集中维护接口。
BAM不仅要完成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而且要完成话务统计、存取话单、例行测试等功能。
另外,当SM的数量超过32时,可以选用128模交换系统,此时,AM/CM由中央处理模块CPM、通信控制模块CCM、中央交换模块CNET、线路接口模块LIM、业务处理模块SPM、共享资源模块SRM、时钟模块CKM及后管理模块BAM构成。
3加强程控软交换系统设计
3.1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软交换设备布放于分组网之上,可在网络中配置其它备用设备,作为整个网络中软交换设备的备份。
该备用设备配有整个网络的路由数据及各软交换设备的用户数据,在主用软交换设备故障时立刻将故障设备的既有业务接管过来。
3.2程控交换系统接地布线要求
因以前没有明确的接地规定和规程,通讯机房内未设计预埋任何接地装置,长期以来也就仅对通讯设备做了一些简单的接零处理,如配电房总电源接地;机框(架)的地接在机架底座上;将地线接在暖气片上等。
结果造成调度机运行稳定性差、中继呼入呼出不正常等现象,经过大量的数据测试证明,程控数字交换机由于采用的是大量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易受电磁和杂散电流的影响,更经不住过电压、雷电和高压的冲击,它对接地系统的要求比较严格。
首先,接地布线应遵循保证提供良好的接地通路的原则,尽量降低各系统电位差,使其等电位化,并且要防止接地信号的干扰。
如果忽视正确合理的布放接地线,会造成地线上的
电流不均衡,轻则降低电路运行质量,重则造成设备损坏。
正确合理布放地线是提高整个设备接地防雷系统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决定安装调试工作成功与否和今后调度机运行稳定性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了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后,我们对接地系统重新做了铜牌辐射,并提出电缆布线时应该遵循的一些注意事项:(1)电缆外皮和备用芯线接地。
塑料电缆备用芯线接地,可以将感应电压降低至30%~40%左右。
(2)将不同电平信号的电缆分开。
尽量不接入同一块接口板上,以防止一对芯线的暂态信号通过芯线间的电容或电感耦合到另一对芯线上。
(3)尽量利用电缆沟和电缆竖井走线。
因为电缆沟和电缆竖井可以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4)通信电缆在变电站内分布时要成辐射状,敷设时尽量避免形成环路,电缆布放时应尽量远离高压母线和避雷器或避雷针的接地点,并尽可能减少和母线的平行长度。
(5)低压电缆、室外通信电缆均采用屏蔽电缆,进入机房前水平直埋10m以上,深度大于0.6m,且屏蔽层两端接地。
结语
软交换技术在功能、话务量、设备兼容、网络容通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电路式程控交换系统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更能适应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为了顺应网络技术革新的浪潮,掌握该技术应是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程莺鸣.电信业务网络中程控交换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8,(13):48.
[2]刘立双.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网络中的实际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7):122.
[3]孟庆辉,詹建华.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4):27.
[4]骆琼红.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范围、功能实现以及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6):139.
[5]黎雯霞.程控交换技术在电信网络中的应用范围、功能实现以及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