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生物:专题10 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
(最新整理)2019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9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的全部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B。
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C。
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
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全部分布于拟核中 B。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
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D。
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载体3. 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核的某些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出现B. 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比正常体细胞的核小C. 核膜与细胞器膜在结构上没有直接联系D。
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核孔实现的4。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理论及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不能达到超数排卵B。
理论上胚胎干细胞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内所有的细胞C。
胚胎分割若在囊胚期,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滋养层则不必D. 移植的胚胎只能来自体内受精或者体外受精直接产生的胚胎5.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正常进行B.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C. 无氧呼吸产物的不同是由于参与反应的酶不同D. 种子晒干可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从而有利于种子贮藏6. 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专题十 种群与群落(课件)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新教材新高考)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Biblioteka CONTENTS目录
1
核心串讲 一览纵横
2
知识整合 融会贯通
3
真题研究 体验领悟
4
题组模拟 素养提升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迁入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
“ ”形
波动
物种组成
种间竞争
垂直
水平
初生
次生
初始植被
核心串讲 一览纵横
命题点1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
1.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出生率
迁入率
死亡率
一、知识整合 融会贯通
2.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
(1)“ ”形
[易错提醒] 对数学公式中“ ”值的解读
(2)“ ”形
不超过
大
前
3.
逐个计数
灯光诱捕
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法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3.(选择性必修2 P10思考·讨论2)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性必修2 P11探究·实践)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_______对照,因此无需设置空白对照组,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__________。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
1
2
3
4
解析:选B。种群数量在 时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鼠害的控制应该严防其种群数量达到 ,维持鱼类资源持续发展可将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 ,A、C正确;养殖业中捕捞或出栏个体一般是成年个体,主要是维持种群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的数量增加,B错误;种群的 值是可变的,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可以通过改善被保护有益动物的生活环境来提高其种群的 值,D正确。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J单元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J单元生物与环境(含解析)目录J1 生态因素 (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 (2)J4 生物与环境综合 (6)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39. J2(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③E 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 有一种说法错误B. 有两种说法错误C. 有三种说法错误D. 以上说法都错误【知识点】种群与群落。
【答案解析】C解析:由题意可知,A是生产者,BCDEF均为消费者,没有分解者,所以不是群落,①错误;图中B、C和F属于第二营养级,其能量之和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②错误;E和F存在生殖隔离,不一定存在地理隔离,③错误;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失误增多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④正确。
【思路点拨】理解并实际种特点、群增长曲线,能量传递的相关知识。
40.J2 (xx·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测量浑浊度的同时,并不需要每次镜检计数B. 计数时酵母菌的芽体都应作为个体计入在内C.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之前呈“J”形增长D.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知识点】教材实验。
【答案解析】A解析:浑浊度只需要镜检一部分,估计总体,并不需要每次镜检计数,A正确;芽体相当于是酵母菌的一个部分,并不能算一个个体,B错误;在资源空间有限之下不可能是J型增长,C错误;因为这个空间资源有限,达到最大值之后因为呼吸产物的毒副作用啦资源不足啦马上就是下降曲线了,D错误。
【思路点拨】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 2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4 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7 专题04 酶与ATP ------------------------------------- 9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12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19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 21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23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变化 --------------------- 41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 46 专题1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50 专题12 内环境与稳态------------------------------- 64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66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的保护 ------------------- 70 专题15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 81 专题16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88 专题17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 --------------------- 99 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 102 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 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答案】B【解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 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种群、群落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种群、群落(11年新课标卷)31.(12)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
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⑴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⑵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⑶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⑷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31.【解析】⑴人吃兔,狐也吃兔,人同时也捕食狐,所以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关系。
病毒与宿主是寄生的关系,故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
⑵见下图。
⑶人登岛以后,狐狸濒临灭亡,野兔数量大大增加,导致食物空间等竞争加剧,则竞争强度增加。
⑷捕食者种群密度增加,导致野兔数量呈下降趋势,流行病传染程度减弱。
【答案】⑴竞争和捕食寄生⑵见上图⑶增加⑷减弱(11年大纲版全国卷)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A(2011年安徽卷)6、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答案:B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最新重点)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专项12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doc
(最新重点)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专项12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②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③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④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B出现过植被的地方,假设后来植被被彻底消灭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2018·北京海淀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表达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表达的成分是分解者D、假设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解析C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其中的能量流动始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
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丙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甲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D、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B图中甲为生产者,戊为CO2库,乙、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丁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
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甲、乙、丙、丁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含戊)。
丙每增加1kg 体重,至少消耗甲(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1÷20%÷20%=25kg 。
4、以下实例中不能表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A 、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B 、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C 、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D 、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解析C 缩短光照时间使菊花提前开花,表达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2019年高考生物模拟及真题汇编【专题15】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专题十五 种群和群落考点1 种群的特征(近三年未考)考点2 种群的数量变化39.(2019年6月·单选Ⅱ)太平洋某小岛上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野兔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 )A.1920年—1925年 B .1925年—1930年C.1930年—1935年 D .1935年—1940年40.(2019年6月·单选Ⅱ)东方田鼠种群迁入新环境的数量变化见下图,最接近K 值的点为( )A .①B .②C .③D .④41.(2019年6月·单选Ⅰ)调查种群密度时,研究对象不同,采用方法也不同,以下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的对象是( )A .大肠杆菌B .丹顶鹤C .大象D .蒲公英42.(2019年6月·单选Ⅱ)下图所示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中,最可能属于衰退型的是( )A B C D考点3 群落的结构特征43.(2019年6月·单选Ⅰ)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这种分层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 .温度B .湿度C .土壤D .光照强度44.(2019年1月·单选Ⅱ)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中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A .种间竞争B .种内竞争C .种内互助D .互利共生45.(2019年6月·单选Ⅰ)要认识一个群落,需要从各个层面研究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 )A.出生率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 D.物种丰富度46.(2019年6月·单选Ⅱ)大豆植株的根部有一些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可为大豆植物提供氮素,而大豆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营养。
大豆植物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属于( ) A.捕食 B.竞争C.互利共生 D.寄生考点4 群落的演替47.(2019年1月·单选Ⅰ)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必修3)1.ACD 2.AD 3.A 4.B 5.A 6.D 7.A 8.C9.A 10.A 11.C 12.D 13.D 14.B 15.D 16.C 17.A 18.D 19.B 20.B 21.D 22.B 23.C 24.C 25.C 26.D 27.D 28.AD 29.D 30.BC 31.AD 32.BC 33.B 34.D 35.CD 36.B 37.C 38.C39.C 40.D 41.D 42.D 43.D 44.A 45.D 46.C47.C 48.C 49.B 50.A 51.ABD 52.ABD 53.D 54.AC 55.B 56.AD 57.A 58.B 59.A 60.C61.B 62.D 63.C 64.D 65.D 66.D。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3.K1、K2[2018·天津卷]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3.A [解析] 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
营养级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而图a和b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项错误。
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项错误。
图b中人的数量明显多于植物的量,应有外界能量流入,D项错误。
16.K1[2018·海南卷] 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胞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16.D [解析]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B项正确。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保障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故其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C项正确。
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D项错误。
20.K1[2018·海南卷] 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了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
若要探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下列做法中,不可能提供有效信息的是( ) A.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B.待该绿壳蛋孵出小鸟后观察其形态特征C.将该绿壳蛋与已有的鸟蛋标本进行比对D.以绿壳蛋蛋清与该鸟血浆蛋白为材料做亲子鉴定20.D [解析] 观察该鸟是否将该绿壳蛋啄毁或抛掉,属于鸟类的母性行为,A项不符合题意。
2019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 答案)
2019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目录一、单选题 (1)二、多选题 (11)三、简答题 (13)一、单选题1.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30%蔗糖溶液中B. 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C. 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D. 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2.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B. 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C. 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D. 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3.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 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 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 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 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 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D. 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5.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是A. 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B. 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C. 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D. 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6.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0 种群与群落
专题10 种群与群落1、【2019·天津卷】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
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2、【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3、【2019·海南卷】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B. 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C. 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D. 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4、【2019·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模拟】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
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A4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9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5、【2019·山东省淄博市三模】下图为寄生、捕食对某地区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影响,不考虑迁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B.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C.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外还有竞争等D.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一定下降6、【2019·湖北省黄冈市罗田一中能力测试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的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B. 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空间特征,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效,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C.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D. 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群落的外部的环境条件,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7、【2019·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一次模拟】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
2019高考生物全国卷1解析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 工程等知识点。
难易程度及命题特点
难易程度:整体难度适中,部分题目难 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深 度。
关注生物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引导学 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的联系。
突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具 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题目:某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某同学利用实验 装置(如图)探究不同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2)在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该同学分别改变CO2浓度进行了4组实验,结果如 下表所示
典型题目举例及解析
不盲目多选
虽然多选题可以选择多个答案,但 考生不应盲目多选。在不确定的情 况下,应谨慎选择,避免失分。
典型题目举例及解析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B. 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
典型题目举例及解析
C.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01
明确实验目的
认真阅读实验题目, 明确实验要探究的问 题和目的。
02
理解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所涉及的科 学原理和方法,以便 正确分析实验现象。
03
分析实验步骤
仔细分析实验步骤, 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 义和目的。
04
预测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 ,合理预测实验结果 ,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
典型题目举例及解析
命题特点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对核心概念 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02
选择题部分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题及答案(含解析)
位变为外负内正, 即动作电位, 此处膜产生兴奋; 接着膜外邻近未兴奋部位正电
往兴奋部位的负电移动, 膜内兴奋部位正电往邻近未兴奋部位负电移动, 形成局
部电流, 引起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 在整个神经纤维上, 电流是向两端传导
的,所以兴奋也超两端传导, 只是兴奋的传导方向始终与膜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不一定均携带致病基因,如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父亲可以不携带致病基因, D正确。
【点睛】注意:若群体足够大,且男女比例为 1:1 的人群中,某遗传病的遗传遵
循遗传平衡定律,如人类红绿色盲,假设在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 a。则存
在以下关系:
( 1)群体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为 a,正常基因频率为 (1-a) ;
2
林大教育连接资料
A. 不同条件下发生 a 过程的场所可能不同
B. a 、c、d 均发生在生物膜上
C.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 a<b, c<d
D. 根尖分生区细胞内能发生 a、c 过程
【答案】 B
【解析】
a 过程为细胞呼吸,不同条件下发生 a 过程的场所可能不同,有氧时发生在线粒
体中,无氧时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A 正确;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d
林大教育连接资料
2019 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题及答案 (含解析)
1
林大教育连接资料
1.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 H 全部来自于氨基 ②原核细胞中同时含 DNA和 RNA,但只有 DNA是遗传物质 ③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 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⑤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②④⑤⑥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 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 H 来自于氨基和羧基;错误。 ②原核细胞中同时含 DNA和 RNA,但只有 DNA是遗传物质;正确。 ③动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错误。 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 损伤的细胞器, 是细胞内的“消化车 间”;正确。 ⑤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间期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 周 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正确。 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 都有脂质、 蛋白质和少量 的糖类;正确。 考点:脱水缩合、遗传物质、能源物质、溶酶体的功能、中心体的功能、细胞膜 的成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物质组成、 结构和功能, 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 合运用能力。 2. 图表示可在植物细胞内发生的一些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最新2019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项版汇编:专题14_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_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7年海南卷,19)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
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
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答案】D2.(2017年江苏卷,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解析】题干信息“生态效应逐渐显现”,说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合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更为复杂,B合理;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种多样,C合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不合理。
3.(2017年江苏卷,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D【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则结果偏高,A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于三北防护林,营养结构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强,B正确;这两只猛禽追逐,是为了争夺食物鼠,表现为竞争关系,C错误;不同高度均是喜鹊巢,不属于群落,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4.(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今主题,人们进行植树造林,并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0 种群与群落
2019年08月07日xx 学校高中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科学家用含32P 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数据(单位: h)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E 段发生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 .BC 段结束时核DNA 含量增加一倍C .CD 段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 .—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答案:B解析:DE 阶段为分裂间期,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发生在分裂期,A 错误;BC 阶段为分裂间期,此期间发生了DNA 的复制,故结束时DNA 含量增加一倍,B 正确;CD 阶段为分裂期,CD 阶段之前就完成了与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 错误;一个细胞周期应为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应表示为BC+CD 或DE+EF ,D 错误。
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 1期、S 期、G 2期)和分裂期(M 期)。
DNA 复制发生于S 期,若抑制DNA 复制则细胞不能分裂而停留在S 期。
为探究两种抗癌药物A 和B 的作用效果,用A 和B 单独处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测定其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肝癌细胞分裂速度快,所以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时间长于分裂间期B.推测药物B的作用机理是阻断DNA的复制C.药物A的作用机理必定是抑制G1期蛋白质合成D.A、B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答案:D解析:根据细胞周期各阶段细胞所占比例可判断,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A错误;药物B处理后,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说明药物B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G1期蛋白质合成,B错误;药物A处理后,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说明药物A的作用机理是阻断S期DNA的复制,C错误;A、B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则G1期细胞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说明二者联合使用可能会提高癌症治疗效果,D正确。
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种群和群落.doc
高三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时机应选择在d点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答案]A[解析]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时机是K/2处,即c点;防治虫害应在b点;环境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2.如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的增长率[答案]A[解析]由于食物和空间等条件有限,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因此,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环境容纳量即K值,受到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经开始影响种群增长;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对应K/2值),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
3.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答案]A[解析]图②中发酵罐菌种数量的K值与空间、营养、氧气等环境因素有关,K值增大不一定是增加了营养供应的结果;图③中c点后该种群灭绝,但该生态系统不一定崩溃;图④中d点捕捞后没有低于K2,所以不属于捕捞过度。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docx
专题10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2019全国卷I・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墙养时丽23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D【分析】分析曲线可知,更新培养基时间间隔越短,细菌甲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数量越多。
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3 h (对应a曲线)时,种群增长为J型曲线,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10 h (对应b 曲线)时,种群增长类似于J型曲线,但增长速度较缓慢,而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 (对应c曲线)时,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
【详解】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 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 错误。
故选D。
2.(2019全国卷II-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A【分析】1、生态金字塔包括三种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 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2019全国卷Ⅰ·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可知,更新培养基时间间隔越短,细菌甲的种群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数量越多。
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3 h(对应a曲线)时,种群增长为J型曲线,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10 h(对应b曲线)时,种群增长类似于J型曲线,但增长速度较缓慢,而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对应c曲线)时,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
【详解】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 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
故选D。
2.(2019全国卷II·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A【解析】【分析】1、生态金字塔包括三种类型: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2、能量金字塔是以能量为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是以数量为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是以生物量为单位构成的金字塔。
3、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正金字塔形,也有倒金字塔形,而能量金字塔只有正金字塔形。
【详解】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
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
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 正确,B、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金字塔的种类和特点,数量金字塔可能是正金字塔形,也可能是倒金字塔形,再根据题意作答。
3.(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植物a单位水体面积氮的吸收量最大,植物c单位水体面积P的吸收量最大,a、b、c均为生产者。
【详解】三种浮游植物中,a对N吸收量最大,c对P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N、P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a和c,投放后会增加生物的种类和食物链的数目,这两种植物吸收N、P其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答案选C。
4.(2019天津卷·5)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
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
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答案】C【解析】【分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中有些是利用信息传递作用。
【详解】植物产生挥发性物质,如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可以吸引天敌捕食昆虫,这体现了化学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A正确;由于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因此,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Bt56蛋白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若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会减少,而Bt56基因表达未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会增加,C错误;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能够抑制烟粉虱的数量增长,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共同进化的含义和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再根据题意作答。
5.(2019江苏卷·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其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状态下由于存在突变与基因重组,因此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来的生存环境没有被完全破坏,因此其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错误;两只雄性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用,D错误。
6.(2019江苏卷·14)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由曲线图可知,a、b均呈S型增长曲线,二者的K值相同,但由于培养条件不同,二者达到最大细胞密度的时间不相同、【详解】a批次若有大量细菌污染,则K值会下降,与题图不符,A错误;b先达到K值,可能是接种量高于a,B正确;图中曲线是在通气的条件下绘制,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说明此时氧气充足,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此时产生的酒精很少或几乎没有,C错误;t2时,a、b均达到K值,但由于b条件下酵母菌数量首先达到K值,故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则营养物质的剩余量相对较少,D错误。
故选B。
7.(2019江苏卷·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答案】C【解析】【分析】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
【详解】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故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西北沙漠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错误;沙生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属于间接价值,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
故选C。
8.(2019江苏卷·24)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答案】BCD【解析】【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进而引起水生生物衰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利用需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植物的根系能够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矿质营养的作用,依据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合理设计,对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详解】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A错误;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正确;借助植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植物生长,从而起到了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C、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