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雁”和“燕 ”的区别
古诗中的“燕”和“雁”
此外 , 据说 大雁还 能够传 递书信 。史载 , 武帝时 出使匈 汉 奴 的苏武 被反 复无常 的单于扣 留达 1 9年之久 。昭 帝即位后 ,
改换做 巢的地 点 , 给人 的感觉 如守 约 的老友 。它们 在 人眼 皮 下生活 , 雄雌 之 间的卿 卿我我 , 年鸟对 幼 的关 爱 , 不与 人 成 莫 类 相似 。 自居 易在 《 诗示 刘 叟》 燕 中有 非 常细致 的描 写 。如 :
“ 梁上 有双燕 , 翩翩雄 与雌 。 衔泥 两椽 间, 一巢 生 四儿 。四儿 日 夜 长, 索食声孜孜 。 虫不 易捕 , 口无饱 期 。 青 黄 觜爪虽欲 敝 , 心
燕 子是秋 来南征 , 来北 往 的候 鸟 。常 在人 家屋 内或 屋 春 檐 下用泥做 巢居住 , 食 昆虫 , 捕 对农 作物有 益 。并且 它不轻 易
“ 燕雀 处堂 ‘ 尔新婚 劳燕双 飞 ” 。而“ 燕 ‘ 等 思为双 飞燕 , 泥 衔
巢 君屋 ‘ 落花 人 独立 , 雨燕双 飞 ” 徽 等诗 句 更让 人 把燕 子 幻 化成 人 , 寄寓 了渴望 比翼双飞 的思念 , 及对 纯贞 爱情 的向往 。 大雁 , 也是 一种候鸟 , 却常在 秋 日的高空成 队 出现 。队 它 形一 丝不苟 , 以秋天 的萧瑟气 氛 , 衬 愈显一种 苍凉 的壮美 。正 是 大雁 这种 本 能 的流 露 , 含 了人世 间的 悲欢 离 合 , 容 易 暗 更 牵动 诗人 的羁旅 之思 , 引起对 家 乡及亲 人 的思念 。在初 中语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匍.匐(pú)繁衍.(yǎn)蟾.蜍(chán)茎.(jìng)忌讳.(huì)B.胚.胎(pěi)鲫.鱼(jì)雌.性(cí)癌.(ái)蓑.衣(suō)C.草莓.(méi)两栖.(qī)哺.乳(pǔ)肾.(shèn)销.声匿迹(xiāo)D.濒.临(bīn)低估.(gū)潜.能(qián)腺.(xiàn)悄.然无声(qiǎo)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割麦插禾消声匿迹内陆孕育B.北雁南飞冰雪融化抽青物侯C.花香鸟语籁籁落下山脚海棠D.衰草连天草长鹰飞农彦灵敏3.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B.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B.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C.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包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B.通过创建文明城活动,使海拉尔区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燕”与“雁”的诗语意象分析
于商 , 姓 子 氏。 ” 赐
一
就 进 入 了 文 学 创 作 中 , 经 人 们 独 特 的 情 感 活 动 创 且 造 出 了 具 体 可 感 的 艺 术 形 象 。这 种 艺 术 形 象 经 长 久 反 复 使 用 后 具 有 了 固 定 性 的 情 感 指 向 , 具 内 涵 得 所
20 0 9年 第 1 2期 总 第 1 7期 5
T IK R A HE SL O D
、
绸五彩
文 学 与语 言 I
“ 与“ 的诗语意象分析 串 燕” 雁"
李博 昊
( 吉林 大学珠 海 学院 中文 系 , 东 珠 海 5 9 4 ) 广 1 0 1
[ 要 ]燕 ” “ ” 早 就 进 入 了文 学创 作 之 中 , 长 久 反 复 运 用 后 获 得 _ 定 性 的 情 感 指 向 , 为 稳 定 的 所 指 摘 ‘ 与 雁 很 ‘ 经 r固 作 形 成 了诗 语 的 意 象 结 构 。本 文 分 析 了“ ” “ ” 两 个 诗 语 意 象 的形 成 、 定及 丰 富 。 燕 与 雁 这 固
乳” ,宴 殊 《 阵 子 》 燕 子 来 时 新 社 , 梨 花 落 后 清 破 “ 明” ,乔 吉 《 净 沙 ・ 事 》 莺 莺 燕 燕 春 春 , 花 柳 天 即 “ 花 柳 真 真 , 事 丰 丰韵 韵 ” 事 ,张 可 久 《 栏 人 ・ 春 即 凭 暮
事 》 鸟 啼芳 树 、 燕 衔 黄 柳花 ” 。 “ r, 等
到 了较 为 一致 的认 同 。
般 认 为 . 是 商 部 族 的 图 腾 , 该 部 族 的 吉 燕 是
祥 之 鸟 , 玄 鸟 生 商 ”体 现 了 商 部 族 的 图 腾 崇 拜 意 “
第13课唐诗五首(基础训练)-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3课唐诗五首【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sù)晴初霜旦.(dàn)飞漱.其间(sù)水皆缥.碧(piǎo)B.解.衣欲睡(jiě)能与.其奇者(yū)竹柏.影(bǎi)泠.泠作响(líng)C.亦未寝.(qǐn)夕日欲颓.(tuí)素湍.绿潭(tuān)鸢飞戾.天(lì)D.林寒涧.肃(jiàn)藻、荇.交横(xìng)都.护(dōu)属.引凄异(zhǔ)【答案】C【详解】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辨析。
A项。
“漱”应读“shù”。
B项。
“与”应读“yù”。
D项。
“都”应读“dū”。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牧人驱.(qǖ)犊返,猎马带禽.(qín)归。
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渡远荆.(jīng)门外,来从楚.(chǔ)国游。
D.几处早莺.(yīng)争暖树,谁家新雁.(yàn)啄春泥。
【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
“驱”应读“qū”。
B项。
“燕”应读“yān”。
D项。
“雁”应为“燕”。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B.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
D.萧关逢候骑.(qí),都护在燕然。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八年级上册 唐诗五首 基础过关全练
13 唐诗五首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东皋.(gāo) 千载.(zài)燕.然(yān) 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 萋.萋(qī)属.国(shǔ) 荆.门外(jì)C.驱犊.(dú) 日暮.(mù)萧.关(xiāo) 带禽.归(qíng)D.采薇.(wēi) 征蓬.(péng)崔颢.(hào) 没.马蹄(mò)2.(2022独家原创)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慰问)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B.仍怜.故乡水(可怜)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徙倚..欲何依(徘徊)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D.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原野)晴川.历历汉阳树(平川、原野)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萧关逢候骑B.长歌怀采薇C.月下飞天镜D.属国过居延5.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野望》一诗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黄鹤楼》一诗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抓住沙漠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其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以动态的视角写出了由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抓住早春特点描写花草的诗句是: ,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青莲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烽烟。
古典诗词中“雁”“燕”意象比较
古典诗词中“雁”“燕”意象比较古典诗词中的“雁”和“燕”是两种常见的鸟类意象,它们不仅具有美丽的形态和独特的鸣叫声,还寄托着人们对自由、温馨和友谊的向往与赞美。
在古诗词中,雁燕常被用来描绘季节变换、离别相思、家国情怀、友情深情等主题,它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雁燕两者的意象。
一、雁和燕的鸟类特征雁和燕是属于不同种类的鸟类,其形态和特征有所不同。
雁是大型涉禽,翅膀宽阔,姿态优美,通常形成“千里候,长空雁阵”,既能飞行又能游泳,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因此雁也被称为“飞禽中的精英”。
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雁群来比喻人群和集体的凝聚力,如“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和和谐。
燕是小型飞禽,翅膀短而尖,飞速敏捷,身体轻盈,嘴巴尖细,常被称为“空中艺术家”。
燕子有很高的飞行技能和空间感知能力,能够在瞬间改变飞行的方向和高度,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燕子来比喻聪敏和机智,如“记得韶华,常逐几杯,一声燕子去来,天长地久。
”,体现了人们对智慧和灵巧的推崇和赞美。
二、雁和燕的季节特征雁和燕都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它们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密不可分。
雁通常在秋天开始南迁,春天北返,成群结队地飞行,排列有序,形成了独特的雁阵飞行。
在古诗词中,常用雁形容离愁别绪,如“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燕台一别音容在,莫向金门深拍鞭。
”,表现了离别的伤感和不舍。
燕则常在春秋两季出现,它们的繁殖期和孵化期都在这个时候,春季燕子常飞到人家屋檐下筑巢,而秋季则再次飞返南方越冬。
在古诗词中,燕子被用来表现家庭温馨和美好,如“蜜蜂虽小,其劳亦大,牛虽重大,其食亦均。
”,“燕子安知鸿鹄之志哉?”等,表示了人们对生活中幸福和安定的向往和追求。
三、雁和燕的人文意义雁和燕都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雁和燕都被赋予了吉祥和美好寓意,例如,“雁过留声,人留余恨”,“燕子衔泥,谁家不盖房”,常被用来象征友谊和家庭幸福。
雁”非“燕”
雁”非“燕”“雁”和“燕”,是汉语中的常见。
词。
不过。
还是不时有人会搞混它们,把“身轻如燕”错成“身轻如雁”,把“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误作“人过留名,燕过留声”。
其实,如果对这两种鸟在生物学上的不同特点有所了解,就可避免这类差错的发生。
雁的体态比较大,形状略像鹅,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喜欢结伴行动,飞时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即所谓的“雁行”。
如果一只雁离群落单了,会很孤苦,叫声里也充满着凄凉。
人们常用“孤雁”来比喻失落的人,用“雁影分离”来比喻离群索居的状态。
雁与燕相比,飞得又高又远。
一般的猎手是难以捕捉到的。
古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是用展翅高飞的大雁,来暗示单于的“遁逃”之远。
有一个成语叫“雁过拔毛”,原来的意思是比喻人的武艺高强,身手敏捷,连在高空急速飞过的大雁也能伸手抓到,拔下它的羽毛。
另一个成语“沉鱼落雁”,则是用来形容女子惊人的美貌的。
“落雁”,是说善飞的大雁,也会因贪看美貌而一时走神,忘了抖动翅膀,结果跌落下来。
正是因为大雁善飞,古人就把书信系在它的足上,让它来传递信息。
古诗说:“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雁足”即书信。
苏武当年被扣留在匈奴牧羊十九年,最后正是利用大雁传信给汉使,才得以回归汉朝。
成语“雁去鱼来”“鸿雁传书”,是说书信往来;“雁杳鱼沉”则是说对方音讯断绝。
与“雁”相比,“燕”的体形要小巧得多,动作也灵巧、轻盈。
一个人步履矫健、身手灵活,我们可以说其“身轻如燕”,这一比喻显得十分贴切;如果改说成“身轻如雁”,则是一个失败的比喻,因为“雁”的体态有点像鹅,感觉上一点都不“轻”。
燕在体形上还有一大特征,就是它的翅膀尖而长,尾部分叉像剪刀。
人们常用它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如“燕尾服”“燕尾衫”“蚕头燕尾”(书法名词)等。
在叫声上,两种鸟也很不一样。
群雁飞过,齐声长鸣,激越嘹亮,闻者动容。
“雁过留声”是一种十分真实的自然现象。
说某人离开一个地方或死去,能留下好的名声,就叫“雁过留声”。
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雁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在古诗词中,雁是一个常用的意象,它通常具有以下几种象征意义:
1.爱情和离别:雁是候鸟,具有迁徙的特性。
它经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相思之情。
在古代,人们常将离别的场景与雁的飞行联系起来,表达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例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中的“孤帆”和“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2.忠诚与友情:雁是群居的鸟类,它们通常以队形飞行,一起合作度过漫长的迁徙之旅。
在古代,雁常被赋予忠诚和友情的象征。
例如《木兰诗》中有句:“雁声传到家家户,家家有弟无乾坤”,表达了木兰的忠诚和家国情怀。
3.高飞和自由:雁是高飞的鸟类,它们能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因此,雁也常被用来象征追求自由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在《赋得高飞雁》中,杜牧写道:“两河骨肉飞来去,洛阳烽火远相临。
天外轻云孤雁阵,地中寒碧野云深。
”这里的雁象征着自由飞翔的精神和越过障碍追求理想的意愿。
总之,雁在古诗词中常常作为意象出现,它既代表了离别和相思之情,又象征了忠诚和友情,同时也具有高飞和自由的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使得雁成为了许多优美诗词中凄美、温暖或激昂的象征之一。
古代诗歌中燕子与大雁意象比较分析
元好 问《 摸鱼儿 ・ 雁丘词》 序言 中写道 : 乙
丑 岁 赴试 并 州 , 道逢捕雁者云 : ‘ 今旦获一雁 , 杀 之矣 。其脱 网者 悲 鸣不 能 去 , 竞 自投 于地 而
作 此 诗 系 于 燕 足 。时 任 宗 在 荆 州 , 燕 忽 泊 其
年年, 如社燕, 飘流瀚海, 来 寄修 椽 。 且 莫
思 身外 , 长近尊 前 。憔悴 江 南倦容 , 不堪听、 急
管繁 弦 。歌 筵畔 , 先安 枕簟 , 容我 醉 时眠 。
肩, 见足系 书 , 解视 之 , 乃妻 所寄 , 感 泣而 归。
人在旅 途 的 失意和 无奈 。
、
二、 表现代 人传 书 。 幽诉 离情之 苦
由于燕 子 与 大 雁 每 年 都 南 来 北 往 , 因此 ,
词 中都可 以表 现羁 旅 之愁 , 形 容 人 的 漂泊 流 浪 之苦 , 勾起 游子 的思 乡怀 人之情 。
满 庭芳 ・ 夏 日溧水 无 想山作
死。 ’ 予 因买得 之 , 葬之 汾 水 之上 , 垒石 为 识 , 号
日‘ 雁丘 ’ 。 ” 并写下 了《 摸鱼儿 ・ 雁丘词》 : “ 问 世 间情是 何物 , 直 教 生 死相 许 ? 天南 地 北 双 飞
客, 老翅几 回寒 暑 。欢 乐 趣 , 离别苦 , 就 中更 有
痴儿 女 。君应 有语 , 渺万里层云 , 千 山暮雪 , 只 影 向谁 去 ? ”“ 问世 间情 是 何 物, 直 教 生 死 相 许? ” 就是 指大雁 。所 Hale Waihona Puke , 大雁 又 象 征忠 贞 不 渝
初三语文(苏教版)气象物候专题练习
气象物候专题练习2011-9-28一、赏析理解1.《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3.《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4.《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二、揣摩领悟:诗作中描述出的有关物候现象。
1.《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2.《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3.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4.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三、拓展延伸:你能用你平时积累的诗词来解说其中的物候现象吗?1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
3. 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
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
”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4. 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四、中考试题荟萃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说明其中的物候的规律是什么?2、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
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
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
3、“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燕”与“雁”的诗语意象分析
“燕”与“雁”的诗语意象分析[摘要]“燕”与“雁”很早就进入了文学创作之中,经长久反复运用后获得了固定性的情感指向,作为稳定的所指形成了诗语的意象结构。
本文分析了“燕”与“雁”这两个诗语意象的形成、固定及丰富。
[关键词]燕;雁;诗语意象[中图分类号]H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2-0085-03作为自然界中常见的鸟类,“燕”与“雁”很早就进入了文学创作中。
且经人们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了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这种艺术形象经长久反复使用后具有了固定性的情感指向,所具内涵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认同。
一、“玄鸟生商”与“鸿鹭之群”《说文解字》言:“燕,玄鸟也。
箭口,布翅,枝尾,象形。
”《尔雅?释鸟》:“燕燕,胄乙。
”毛公《诗经?商颂?玄鸟》传:“玄鸟,胄乙也。
”杜预《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集解:“玄鸟,燕也。
”孔颖达《春秋左传》昭十七年“玄鸟,燕也”疏:“或单呼为燕,或重名燕燕,异方语也。
”可知玄鸟即燕,重言为燕燕,因其背羽大都为蓝黑色,“玄”是黑色,故古时称其为玄鸟。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多处提到“玄鸟生商”的故事,如《诗经?商颂?玄鸟》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竹书纪年?殷商成汤》记:“初,高辛氏之世,妃日简狄,以春分玄鸟至之日,从帝祀郊裸,与其妹浴于玄丘之上。
有玄鸟衔卵而坠之,五色甚好。
二人竞取,覆之以二筐。
简狄先得而吞之,遂孕。
胸剖而生契。
长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商。
”《楚辞?九章?思美人》说:“帝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王逸注:“喾妃吞燕卵以生契也。
”《史记?殷本纪》曰:“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契长而佐禹治水……帝舜乃命契为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
”一般认为,燕是商部族的图腾,是该部族的吉祥之鸟,“玄鸟生商”体现了商部族的图腾崇拜意识。
不仅如此,郝懿行辑《燕子春秋》载:“二月,来降。
含有雁和燕的诗句
含有雁和燕的诗句:
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8.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9.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10.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1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13.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李白《千里思》
14.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贺朝《从军行》
15.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
李廓《送振武将军》
16.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17.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梅尧臣《秋雁》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关于大雁的常识
关于大雁的常识大雁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它们在北半球的冬季迁徙到南方,春季又返回北方繁殖。
大雁的迁徙是一项壮观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索的重要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大雁的常识,包括它们的分类、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迁徙方式等方面。
一、大雁的分类大雁是雁属鸟类中的一种,属于雁科。
雁科是鸟纲雁形目的一个科,包括了大雁、小雁、黑雁、灰雁等多个属。
大雁的学名为Anser anser,是雁属中最大的一种。
大雁的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分布地区和生活习性,可以分为多个亚种,如欧洲大雁、西伯利亚大雁、白额雁、灰雁等。
二、大雁的外形特征大雁的身体比较大,长约90厘米,翼展可达180厘米,体重在3-4公斤之间。
大雁的头部相对较小,嘴长而扁平,具有锯齿状的边缘,适合于捕食水草和其他水生植物。
大雁的颈部相对较长,胸部和腹部比较宽,翅膀和尾巴比较长。
大雁的羽毛呈灰色或棕色,有些亚种的头部和颈部有明显的白色斑块。
大雁的脚部是粉红色的,脚趾之间有蹼,可以在水中游泳。
三、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是一种社会性鸟类,通常会形成大规模的群体。
它们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湿地区域,以水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
大雁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此时它们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筑巢繁殖。
大雁的巢穴通常建在离水边不远的地方,由草和树枝构成。
大雁的繁殖期通常持续1-2个月,每次产卵通常为3-6枚。
大雁的孵化期通常为28-30天,雏鸟出生后需要一定时间的照顾和保护。
四、大雁的迁徙方式大雁是一种迁徙鸟类,每年秋季会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春季又返回北方繁殖。
大雁的迁徙距离非常长,有些亚种需要飞行数千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
大雁的迁徙是一项壮观的自然现象,通常会形成一条长长的“V”字形队列。
大雁的队列通常由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队列中的每只大雁都会轮流领头,以减少疲劳和飞行阻力。
大雁的迁徙通常在白天进行,飞行速度约为50-60公里/小时。
大雁的迁徙是一项需要耐力和毅力的任务,只有最强壮的大雁才能完成这项壮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案第1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塞下曲》优质教案教材解读:《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
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
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
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因此,我的教学思考也是从景入手,由景入情,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
教学目标:一、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二、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
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由题入手,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
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3、请个别同学朗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一件事情。
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了解一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成简单的一两句话: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率领轻骑追赶。
《山行》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山行》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千嶂里( ) 燕然( ) 独倚( )衡阳( )孤城( ) 乡魂( ) 石径( )3、下列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①衡阳燕去无留意。
( )②四面边生连角起。
( )③山应斜阳天接水。
( )④芳草无晴,更在斜阳外。
( )4、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寐:②黯乡魂。
黯:③明月楼高休独倚。
休:5、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从容地mài_____进考场,自信地面对试卷,chén_____着冷静地答题,展示自己的才华。
【语言表达训练】6、《山行》中“白云生处有人家”改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可以吗,为什么?7、范仲淹《渔家傲》描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8、范仲淹《苏幕遮》主要抒发了什么情绪?9、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诗的一、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
“浥”是润湿的意思。
B、“西出阳关无故人”,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别后无人相伴、寂寞孤独生活的牵挂。
C、这首诗先抒情,后写景,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D、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淡淡的忧郁之情。
10、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
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列诗歌,回答11-14题。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解释下列词语。
①远上:②寒山:③石径:④斜:⑤白云生处:⑥爱:⑦枫林晚:⑧霜叶:⑨二月花:1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14、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列诗词,完成15-20题。
注意“雁”和“燕”的区别
注意“雁”和“燕"的区别学生在默写古诗的时候。
经常把“燕"和“雁”搞混。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背诵的时候是死记硬背,在写的时候不经思考的写;二是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太缺乏,不能理解两个字的文化内涵.下面就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字.雁,《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属候鸟,在历史悠久的华夏之邦,是古人较为常见的禽类.因而古人物我相亲的过程中,赋予雁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雁在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异”字领起全文,写出边疆秋来,景色与家乡苏州的差异,从而引起了世人对故乡的思念。
雁朝衡阳飞去了,而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睡。
”毕竟这么多年了,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这种意象还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归雁入胡天”.二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离开成都,滞留夔州.晚年多病,朋友失散零落,处境艰难,心里充满痛苦心情.自己就像这只孤雁一样,离群落单,和家人离开故地,与友人分散。
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那念群的叫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这种意象还有: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等。
由于大雁入秋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比如: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等等燕,有两个读音,一个念yān,一个念yàn.读yàn时,《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鸟类的一科,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
燕与雁在古诗中的区别
燕与雁在古诗中的区别
1.表示的季节不同
①古诗中燕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早春常见的意象。
如: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释义: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②由于大雁入秋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如: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释义: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2.表示的情感不同
①燕在古诗中主要作为春天的标志,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或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如: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释义: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②雁在在古诗中主要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如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思念等。
如:唐·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释义: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3.表示的延申意思不同
当燕读作“yān”时,通常做地名。
雁无此用法。
如: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释义: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燕“和”雁“
”燕“和”雁“常有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混淆“燕”和“雁”,比如,默“谁家新燕啄春泥”时把“燕”写成“雁”,而在默“归雁入胡天”和“衡阳雁去无留意”时却把“雁”写成了“燕”。
下面,我就来简单讲一下这两个字的区别。
先看“燕”的字形。
甲骨文“燕”字。
这个燕还是很苗条的。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字的上部是燕嘴,中部两侧是翅膀,下部是分叉的尾巴。
燕子尾巴分叉是区别于它鸟的最明显的特征,即“说文”里的“枝形”。
“燕”是象形字。
小篆的字形。
字形变丰满了,主要是中部增添了燕子的身躯。
笔画变得圆转,字的上部燕嘴里似乎多了一根小树枝,这可以理解为燕子“衔枝”筑巢。
楷体的“燕”字。
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燕”字底下的四点千万不可理解为“火”,那是燕子分开的尾巴。
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
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
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每产3∼7卵。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万紫千红里上下翻飞的精灵。
著名的描写燕子的文章是郑振铎的《燕子》,被选入好几个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里。
下面摘选几段:“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朱自清的《春》里有没有燕子的身影呢?我又认真地浏览了一下,光从字面上看还真没有。
燕和雁的区别
燕和雁的区别展开全文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常会见到“燕”和“雁”两个字,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
燕和雁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给人以诚信之感;雁和燕都是众多鸟类中相对温和的动物,形状、羽色上是这样,鸣叫声也是如此,这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是相符的;雁在秋日高空成队飞翔时,队形一丝不苟,衬以秋日肃杀气氛,愈显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美;燕子,特别是家燕,一般不轻易改换做巢地点,给人感觉如守约的老朋友;还是燕子,在人家里做巢,在人眼皮下面生活,雄雌之间的卿卿我我,成年鸟对幼鸟的关爱,莫不与人类似。
正是雁和燕自身本能的表露,暗合了人的悲欢离合与亲情友情,所以自古以来人类赋予它们特别的关注和寄托,构成中国古诗词中极重要的吟咏对象。
燕有两个读音,一个念yān;一个念yàn。
读yàn时,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极妍尽态,形神俱似。
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古典诗词中“燕”与“雁”意象之异同2600字
古典诗词中“燕”与“雁”意象之异同2600字在古典诗词众多的意象当中,有两个意象为古典诗人所格外关注,频频用于诗歌创作中,寄托诗人无限的情思和??特的感受。
它们便是雁和燕。
雁和燕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雁和燕又都是相对温和的鸟类,羽色温润,叫声也较为柔和,这些特点都与中国古代文人的诚信、儒雅很相似,难怪它们会成为古代诗人笔下的精灵。
早在《诗经》中就有了它们的踪迹:“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同样作为诗词中的意象,它们却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3/view-13029950.htm古诗词;燕;雁;意象;文化内涵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提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
飞禽走兽,莫不入文人笔下,花鸟虫鱼,无不显诗人才情。
因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的核心,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也是最基本的艺术符号。
鱼传尺素,蝉寄高远,这些意象无不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情思,也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它使古诗词更生动形象,更具审美价值。
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文时常会见到“燕”和“雁”两个字,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
首先,同样代表季节的更替,它们却代表了不同的季节,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由于大雁入秋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雁”的出现常与秋日的来临、时间的流逝等内容紧密相连。
在很多情况下,鸿雁都是以悲秋伤怀的形象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有谁能像陆睿那样愁绪之凝重,“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瑞鹤仙》);虽然雁让人不免产生悲秋伤怀之感,但是每当看到鸿雁组成整齐的行列,布阵南征,有时也会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鸿雁擅长长途迁徙,在天空中飞翔时队列整齐,雄健有力,能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雁”和“燕”的区别
学生在默写古诗的时候。
经常把“燕”和“雁”搞混。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背诵的时候是死记硬背,在写的时候不经思考的写;二是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太缺乏,不能理解两个字的文化内涵。
下面就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字。
雁,《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
善于游泳和飞行。
雁属候鸟,在历史悠久的华夏之邦,是古人较为常见的禽类。
因而古人物我相亲的过程中,赋予雁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雁在在古诗中主要有两种意象:一是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异”字领起全文,写出边疆秋来,景色与家乡苏州的差异,从而引起了世人对故乡的思念。
雁朝衡阳飞去了,而诗人却只能长留边疆苦思家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睡。
”毕竟这么多年了,雁儿都回南方去了,自己什么时候能像雁儿一样回归呢?这种意象还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归雁入胡天”。
二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写此诗时,诗人带着家人离开成都,滞留夔州。
晚年多病,朋友失散零落,处境艰难,心里充满痛苦心情。
自己就像这只孤雁一样,离群落单,和家人离开故地,与友人分散。
诗人通过描写孤雁,和那念群的叫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这种意象还有: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等。
由于大雁入秋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比如:韦应物《闻雁》中“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等等
燕,有两个读音,一个念yān,一个念yàn。
读yàn时,《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鸟类的一科,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
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是侯鸟。
古诗中燕是春天的信使,因此“新燕”是早春常见的意象。
比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葛天民《迎燕》“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等。
家燕是一种典型的候鸟,燕子越冬期间,不仅遍及东南亚,而且远达澳洲北部。
在大洋上,它们沿着岛链向南飞去,有时两三天不吃食物,当年出生的小燕子有的因为耐力不够,就夭折在飞行的途中,它们有惊人的记忆力,每年返回故居,重入旧巢的比率极高。
动物学家有过统计:老燕回旧巢率为47.1%,头年幼燕回巢率为16%。
有的燕子竟然能连续四年返回旧巢。
所以,每当燕子飞回来时,人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晏殊《浣溪沙》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燕读yān时,通常做地名,战国时燕国是七雄之一,古燕国即现在河北一带也称“燕赵”之地。
燕然山这个地名在边塞诗或者描写戍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比如: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王维《使至塞上》“都护在燕然”等。
我们了解燕和雁的文化意义,加上在背诵时的理解,那么默写的时候就不会张冠李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