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的中医护理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ppt课件
辨证论治
针灸治疗
基本处方:乳根 膻中 少泽 加减应用:气血亏虚——脾俞 足三里
肝气郁滞——内关 太冲 痰浊阻滞——阴陵泉 丰隆 《针灸大成》:“无乳膻中灸,少泽补此二穴神效”。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成痰,阻滞乳脉乳络。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情志不遂,素体肥胖 临床表现:乳汁甚少或全无
或原有乳汁,情志刺激后突然缺乳。 检查:乳房柔软或胀硬,乳汁清稀或浓稠,
乳腺发育正常或欠佳。
鉴别诊断
乳痈: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 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 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 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服 4、木瓜
治疗提示:
治疗该病证主要应突出一个早字,并要 积极刺激乳头(吸吮)及加快乳腺排空,对 于增加泌乳量非常重要。若哺乳过迟,是 哺乳过迟,使乳腺得不到排空及吸吮刺激, 而自行减少泌乳量,甚至回乳。
食疗
1、猪蹄2只,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 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克,黄豆120克,炖猪蹄 3、鲤鱼100-150克,葱50克,煎汤饮
服 4、木瓜
母乳喂养好处多
提供营养、利于发 育
提高免疫、利于防 病
口腔运动、利于牙 齿
促进心理发育
促进宫缩、防出血
哺乳闭经、推迟妊 娠
降低患乳腺癌、卵 巢癌危险
价廉、方便、减少 劳动
预防与调摄
孕前乳房护理(乳头凹陷者) 孕后及早吸吮,乳房按摩 早期哺乳、定时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加强产后营养,多进汤水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
产后缺乳中医保健研究进展
产后缺乳中医保健研究进展1. 引言1.1 产后缺乳的定义和危害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妇女乳汁产量不足或完全无法哺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产后缺乳不仅影响了母婴间的情感交流,还可能导致宝宝营养不良、体弱多病。
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产后缺乳的情况逐渐增多,给母婴健康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产后缺乳对宝宝的健康有着明显的危害。
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如果宝宝长期缺乳,容易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而对于产妇来说,产后缺乳也可能引发乳腺炎、情绪不稳等问题,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影响。
产后缺乳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中医保健在产后缺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中医调理可以帮助产妇恢复产后身体机能,增加乳汁分泌,保障宝宝的营养需求。
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总结中医保健方法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效果,为产后缺乳的防治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
【以上内容共计286字】1.2 中医保健在产后缺乳中的作用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妇女乳汁不足或无法满足宝宝需求的情况,会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甚至影响母婴关系。
中医保健在产后缺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产后缺乳不仅仅是乳腺问题,还涉及到脏腑功能平衡、气血调畅等方面。
中医保健在产后缺乳中的作用包括调理气血、调养脾胃、激活乳腺等。
通过中医的药物、食疗、按摩等方法,可以调理产后妇女的身体,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乳汁质量,从而达到满足宝宝需求的目的。
中医认为,产后妇女需要养血补气、健脾和胃,使乳汁得以顺利分泌。
中医保健在产后缺乳中的作用不仅在于调理身体,还在于调整情绪。
产后妇女常会出现焦虑、压力大等情绪问题,中医保健通过药物、穴位按摩等方法可以帮助产后妇女舒缓情绪,促进乳汁分泌。
中医保健在产后缺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帮助产后妇女调理身体、调整情绪,保障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临床
案例三
总结词
苓桂术甘汤可有效治疗水湿内停型产后缺乳,通过健脾利湿,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详细描述
一位35岁的经产妇,产后一周出现缺乳现象,乳房柔软,无胀感,经中医诊断为水湿内停型产后缺乳 。医生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组方包括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中药材。治疗一周后,产妇的泌乳 量明显增加,乳房胀满,婴儿吸吮有力,产妇身体状况良好。
其他因素
如产妇年龄过大、患有某些疾病等也可能导 致缺乳。
中医对产后缺乳的
02
认识
产后缺乳的中医病因
01
02
03
体质虚弱
产妇体质虚弱,影响气血 生化,导致乳汁不足。
情志不畅
产妇精神压力大,心情抑 郁,影响肝气疏泄,导致 乳汁不通。
饮食不当
饮食不节或不洁,导致脾 胃受损,影响气血生化, 使乳汁不足。
饮食调理
指导产妇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多吃 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乳汁分泌。
心理疏导
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精神压 力,促进乳汁分泌。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
03
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黄芪四物汤能够有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 后缺乳,改善产妇的泌乳情况,提高母 乳喂养率。
VS
详细描述
一位30岁初产妇,产后一周出现缺乳现 象,乳房柔软,无胀感,经中医诊断为气 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医生采用黄芪四物汤 治疗,组方包括黄芪、当归、川芎、熟地 黄等中药材。治疗一周后,产妇的泌乳量 明显增加,乳房胀满,婴儿吸吮有力,产 妇心情愉悦。
。
减轻副作用
中药治疗可以减轻西药治疗的副 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缩短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疗程, 提高治疗效率。
产后缺乳的中医护理
妇女 产后 乳汁 分 泌过 少 或 全 无 , 中医称 为 “ 缺乳 ” 。本病 的特 点 下拍 打后 背 1 O一 2 0次 。
是 产妇 乳汁 甚少或 全无 , 不能 满足 哺育婴 儿 的需要 。其 发生或 因身 体 3 . 2 . 3饮食 疗法 : 多食 用一些 疏肝 理气 的食物 以 促进 乳 汁分 泌 。食谱 虚弱 , 气 血生 化之源 不足 ; 或 因肝郁 气滞 , 乳 汁运 行受 阻所 致 J 。临 如 : ① 丝瓜 核桃仁 汤 。丝瓜 、 核桃仁、 麻油 适 量 , 带皮 老 姜 、 盐少 量 , 煮
的指 导 下辨证施 护 , 同时结合现 代护 理 学理念 ( 生活起居 护理、 情 志护理 和辨证 护理 ) 进行 护理 , 总 结护理 方 法 关键 词 : 产 后缺 乳 ; 中 医护 理 ; 护 理方 法 中 图分类 号 : R 2 4 8 .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6 ) 1 7— 0 1 5 4一 O 1
产妇保持 愉快 的心情 , 促 进母 乳 喂养 成 功 。中医认 为 畅情 志, 避恼 怒 , ( 8 ) : 8 5— 8 7 . 忌 忧郁 。尽 量使心境 保持平 和 , 则肝气 条达 , 疏泄有度 , 可致 乳汁畅行 。 [ 3 ] 张晓玲 .产后 缺乳 的 中医综 合护 理 [ J ] . 四川 I 中 医, 2 0 1 5 , 3 3 ( 4 ) :
参考文 献 。
[ 1 ] 邵渝 , 马改红 , 李 东雅 , 等 .产后 缺 乳的 中医护理 研 究进 展 [ J ] . 中
2 01 4 , 2 0 ( 1 4 ): 6 5—6 7 . 向产妇宣传母 乳喂养知 识 、 新生 儿护理常 识 , 指导 产妇掌握母 乳喂 医药导报 , 养 技巧 , 了解母 乳喂养 的注意事 项 , 帮助母 亲树 立母 乳喂养 的信心 。使 [ 2 ] . 中 国继 续 医 学教 育 , 2 0 1 4 , 6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产后缺乳是指婴儿出生后母乳分泌不足以满足婴儿需求的情况。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节食欲、调理气血、激活脏腑、提高产后体质等方面。
以下是一套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中医诊断和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望闻问切等检查,征询患者和家属的意见,了解产后缺乳的原因,如产妇食欲不振、体力透支、气血不足等因素造成。
二、中医治疗原则1.调养脾胃:产后脾胃功能较弱,容易影响消化吸收,进而影响乳汁分泌。
应通过中药调理,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2.活血化瘀:产后身体循环系统容易出现血瘀症状,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
适当的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可以调理产后体质,促进乳汁分泌。
3.补充气血:产后气血不足会影响产后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应通过中药补气补血,提高产后的身体免疫功能。
1.饮食调理:产妇应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红枣粥、山药莲子糖水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2.足浴温灸:采用足浴温灸的方式刺激腹部,促进气血流通,激活脏腑功能。
可以选取适当的中药材和穴位,进行足浴或温灸治疗。
3.推背通络:通过推背通络的方式促进气血循环,刺激经络,增加产后产妇的乳腺血液供应。
可以采用中医的推拿按摩技术,进行专业的推背通络护理。
4.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些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等功效的中药,制成中药汤剂,以温热方式服用,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四、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产后缺乳是个复杂的问题,中医护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方案才能得到改善。
联合营养和饮食调理相结合,通经活络的温灸推背,以及定期的中药调理等方法,能有效地改善产后缺乳的状况。
催乳指标是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妇自身感受,通过医护人员的监测,产妇缺乳情况改善和乳汁分泌恢复即为治疗有效。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足浴温灸、推背通络、中药调理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后缺乳问题,并提高产妇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情况。
产后缺乳中医保健研究进展
产后缺乳中医保健研究进展【摘要】产后缺乳是困扰许多新妈妈的问题,中医保健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后缺乳中医保健研究的意义和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中医理论对产后缺乳的观点。
接着探讨了中医保健方法在产后缺乳中的实际应用,并深入研究了经络调理、穴位按摩以及中药调理对产后缺乳的影响。
最后总结了中医保健在产后缺乳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中医保健方法在缺乳问题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为产后缺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帮助产后妈妈解决缺乳问题、促进健康产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保健、研究进展、中医理论、经络调理、穴位按摩、中药调理、作用、展望1. 引言1.1 产后缺乳中医保健研究进展意义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妇女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分泌不畅的情况,对婴儿的喂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保健研究在产后缺乳方面的进展意义重大。
中医保健方法能够针对产后妇女体质特点和脏腑功能进行调理,增强体内气血运行,促进乳汁分泌。
中医保健方法注重气血调和、经络畅通,有助于改善产后妇女的身体状况,提高乳汁质量。
经络调理与产后缺乳关系研究显示,通过调整体内经络的运行,可以有效改善产后妇女的乳汁分泌情况。
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的影响也备受关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理产后妇女的脾胃功能,从而增加乳汁分泌量。
中药调理产后缺乳的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具有滋补气血、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产后妇女的乳汁分泌情况。
中医保健研究对产后缺乳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产后妇女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
1.2 研究背景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妇女出现乳汁分泌不足或完全停滞的情况,给新生儿的喂养带来了困难和困扰。
产后缺乳不仅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还会引起产妇自身身体的不适和心理压力。
研究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缺乳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传统中医医学认为,产后缺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护理之常见症状及辨证施护(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一、概述(一)概念产后缺乳是以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亦称“缺乳”、“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
(二)讨论范围凡现代医学的产后缺乳、泌乳过少,属本病证的讨论范围,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护。
二、病因病机(一)病因血虚弱和肝郁气滞。
(二)病机总结1.病位:脾、胃、肝,与任冲二脉有关。
2.基本病机:乳汁生化不足,或乳脉不畅。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常见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之证。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症状:乳汁甚少,或全无。
或原有乳汁,情志刺激后突然缺乳。
乳房柔软,无胀痛,乳汁清稀;或乳房胀硬疼痛,乳汁浓稠。
2.病史:产时、产后出血过多,或产后情志不畅,或乳腺发育不良,乳头内陷。
3.相关检查:检查乳房大小,有无红肿、结块、压痛,有无乳头凹陷。
(二)鉴别诊断产后缺乳与乳痈:乳痈即急性乳腺炎,以乳房红肿为主症。
产后缺乳之肝郁气滞证,与乳痈非常相似,二者均可发生于产后,出现乳汁排出不畅,乳房疼痛。
见下表。
四、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辨虚实:主要根据乳汁、乳房、情绪、舌脉来辨其虚实。
(二)护治原则虚者补之,补气养血;实者疏之,疏肝解郁。
同时佐以通乳。
四、辨证施护(三)证治分类1.气血亏虚症状: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神倦食少,面色少华,或出现心悸、失眠,舌淡,少苔,脉细弱。
证候分析治法:补气养血,佐以增乳。
方药:通乳丹加减。
2.肝郁气滞症状:产后乳汁涩少,或全无,或产后乳汁正常或偏少,伤于情志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稠,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胁胀痛,食欲不振,或有微热,舌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证候分析治法:疏肝解郁,活络通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加减。
(四)主要护理问题1.乳汁不足与气血不足或肝郁气滞有关。
2.乳房疼痛与肝郁气滞,乳络不通有关。
3.纳差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或肝气郁滞、肝郁乘脾有关。
(五)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分析产后缺乳原因。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的护理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的护理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行。
临床表现为产妇在哺乳期中,乳汁甚少,挤压乳汁点滴而出;或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不足以喂养婴儿。
目前由于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产后缺乳成为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中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
近年来,临床上产后缺乳、少乳、乳头凹陷等情况日益增加,加之多种奶粉的干扰,实现母乳喂养成为一大难题。
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运用中药催乳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及生活指导治疗产后缺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选择两组对照,一组为产妇50例其中顺产25例、剖宫产2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为25.5+。
另一组为顺产25例、剖宫产产妇2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为25.5+。
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
两组均进行产后30分钟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早吸吮、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的哺乳方法。
为母婴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二、护理方法1、手法按摩:先用温热毛巾湿敷乳房,然后涂按摩油。
按揉檀中,乳根等穴位使整个乳房放松,再按摩胸乡,天溪、天池、神封、少泽、合谷,然后用拇指指腹或小鱼际,从乳房外周向乳头方向按摩,按摩手法适中2次/天,3天为一疗程。
教会产妇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以五指做梳状,自乳房向乳头方向轻揉20-30次,也可每天用指腹按揉乳根、天池等穴位。
2、中药、饮食调理;根据不同的病症,中医以调理气血,通络下乳为主。
可用下乳涌泉散加减(丁香6g、漏芦10g、路路通10g、山甲灸6g、天花粉10g、炒王不留行10g、)气血虚弱者可选用猪蹄汤加当归、黄芪;肝郁气滞者可选通草漏芦煮粥。
产后缺乳贵在早预防,早调理,孕期做好乳头护理,妊娠期纠正贫血,产时预防大出血,产后尽早哺乳,吸空乳房,若乳房有胀痛者按摩前先用热毛巾敷乳房。
产妇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且种类齐全。
忌辛辣刺激、生冷,多食汤汁及蛋白质。
另外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足够的睡眠。
产后缺乳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频繁应用、 哺乳方法不 当、 乳房刺激减少等原因均可引起乳 汁分泌减 。中医认为缺乳多为产妇气血化源 不足 , 或
现代医学认为产 妇健康和 营养不 良或情绪紧张 、 代乳品的
维生素、 低脂肪 、 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少量 多餐 , 以保证每人
每 天 的维 生素 摄 入量 在 1 0 g以上 , 白质 每 天摄 入 6 ~ 0 0 m 蛋 O
栽 伸 匿 0 年 2卷 1期G u uafC,1V. . 20 第 3 第 0 a r T 2 0o3 o 1 m J n o M 0 1 N1 o l 2 0
产后 缺乳 的 中西 医护理 体会
王 敏
成都市新都 区新 繁中心卫生院 , 四川 成都 6 0 0 1 51
摘 要
关 键词
总结产后缺 乳的中西医调护工作 , 以期从 身心疗法 中寻找预 防和 治疗产后缺A0
43Ci cl e ate t az o eea H silfMit yR go ̄azo a ̄ hn 7 D l 7 l iaD pr n. nh uG nrl opt n m L a o la ei Lnh uG nuC ia7 D 7 ir n 0
4 结 果 6 8例 患者 中 , 2例 老 年 女 性 患者 因肺 炎 、 除 心脏 病 、 老
Nu sn s r a i n o d r t n swi l m o a c a t r s ri g Ob e v t n El e l Pa i t t o y e l Fe r l Ne k Fr c u e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预防产后缺乳的效果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预防产后缺乳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2013年9月1日~2014年2月31日于本院产科分娩住院产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乳房疾病、肝肾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25.1±4.1)岁,平均孕周(39.1±1.4)周,顺产25例,剖宫产3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4.8±4.5)岁,平均孕周(39.2±1.2)周,顺产23例,剖宫产37例。
两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中医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标准[2]及《中医妇科学》统编教材[3]制订产后缺乳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 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缺乳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穴位按摩、推拿配合走罐、耳穴贴压,配合饮用公鸡汤等中医适宜技术护理促进产妇泌乳,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3. 1 耳穴贴压治疗取穴:主穴选用内分泌、胸、乳腺,气血虚弱型加脾、胃,肝郁气滞型加肝、神门。
医用胶带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产妇耳后,手指轻轻按压穴位,使产妇产生“得气”感后保持1 min,3~5次/d。
1. 3. 2 穴位按摩患者端坐位,选膻中、乳根等穴位,按揉拿法进行推拿,滚法放松周围肌肉,按揉法点按天宗、大椎以及各腧穴,最后用搓法、排法结束。
按摩100~300次/穴,治疗2次。
1. 3. 3 走罐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常规背部消毒,在颈背部涂抹活血剂,取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火罐吸附于背部肌肤,手握罐底以平推方式在背部做上下、前后移动,沿督脉、太阳膀胱经侧线从颈部至腰骶部推行,按经络循行方向反复、缓慢推移,行5~6次至患者背部肌肤发红、发热,走罐时注意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手法调整,轻重适宜。
中医科产后缺乳护理常规
中医科产后缺乳护理常规产后缺乳多因气血不足不能生乳,或肝气郁结,乳汁阻滞所致。
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为要紧临床表现。
产后缺乳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体质及临盆情形。
2、乳汁及伴随病症。
3、乳房、乳汁、乳腺发育情形。
4、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状况。
6、辨证:气血虚弱证、肝气郁滞证。
二、护理要点1、一样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样护理常规进行。
(2)保证睡眠,有利于产妇机体功能恢复,以避免阻碍乳汁分泌。
(3)产褥期做好乳头护理,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清洗乳头,避免哺乳时显现乳头软裂。
2、病情观看,做好护理记录观看乳汁排出量、色、质,乳房疼痛程度、性质和伴随病症。
3、临证(症)施护(1)乳房胀痛者,按摩乳房,挤出乳汁,或遵医嘱用芒硝湿敷;假设有热痛且有肿块者,遵医嘱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外敷。
(2)缺乳者,遵医嘱选穴针刺,增进乳汁分泌。
4、饮食护理(1)饮食以高蛋白食物及新鲜蔬菜为宜。
忌食辛辣刺激、助阳化火之品,并注意增加水分摄取。
(2)气血虚弱,乳汁缺乏者,应增强饮食调理,选用催乳汤等。
重在补益脾气,使气血充沛,乳汁自生。
5、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服药后的不良反映。
(2)疏肝解郁,通络行乳的汤药宜热服。
6、情志护理增强精神护理,维持心情愉快,调情志,避愤怒,忌忧郁,心境平和,乳汁畅行。
三、健康指导1、适当活动,劳逸结合,使气血流通。
做简单体操,慢慢增加运动强度。
2、维持良好个人卫生适应。
产前检查如发觉乳头凹陷者,应指导妊妇常常把乳头向外牵拉,并维持乳头清洁。
3、把握正确的哺乳姿势。
忌用香皂和酒精清洗乳头,以避免引发局部皮肤干燥载裂。
4、每次喂奶前,按摩乳房,以利于刺激泌乳。
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上,以爱惜乳头。
5、每次哺乳,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
哺乳完后将剩余的乳汁挤空。
6、维持心情愉快,忌苦恼及忧虑,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
本组 8 , 0例 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初 产妇 , 无妊娠期 并发症 ,
年龄 2 3 岁 , 0— 6 平均 2 . 岁 。妊娠 3 ~ 2周 , 76 8 4 生理产 4 5例 , 剖宫产 3 5例。 2 护理干预措 施 2 1 分娩前护理干预 .
疏 导。①经常主动关心产妇 , 与产妇 交流 , 听她们 的想法 和 倾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 护理干预 ; 缺乳 ; 初产妇 母 乳是婴儿 最适 宜的天然食 品 , 其经 济方便 、 温度适 宜、 穴位按摩 l 3 i, 5~ 0m n 力度以有酸 、 、 胀 痛为 准, 进行穴位 按摩
’
营养成分最符合婴幼儿 生长 发育的需 要 , 乳 喂养 有助 于增 母
感受 , 有针对 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 消除顾虑 。同时较 强母乳喂 养知识 的宣教 , 介绍育 婴经验 , 使产 妇尽快进 入妈妈角 色 , 增 强信心 。②取得家属的配合 , 以精 神的安慰 , 免产妇 陷入 予 避 盲 目的焦 虑和忧 愁 , 在生 活 上多关 心和 照顾 , 产妇心 情愉 使 悦, 促进 乳汁分泌。③劳逸 结合 , 产妇 养成 和婴儿 同步休 息 , 确保生活有规律。尽量 使产妇心 境保持平 和, 则肝气条达 , 疏
气血亏虚型缺乳产妇的中药治疗和临床护理
^
应逐渐适应和婴儿 同步睡眠 , 并保证 周围环境安静 . 利更 好地休 息与睡眠 ③饮食调护。 给产妇 由营养室配制的高 供 维生素 、 高蛋白质的清淡 流质, 如红枣瘦 肉汤 、 鲫鱼汤 去油 脂猪蹄 汤及 新鲜 蔬菜 等食 品 ,忌食辛辣 酸成 甘厚 哮 的食 物 =( ) 2 中药 治疗 药方 由当归 、 芪 、 黄 枸杞子 、 白术 、 茯苓 、 柴胡 、 桔梗 、 通草 、 穿山 甲、 王不留行等组成 , 剂量囡人而异 . 每 1一 剂 , 3 水煎 . 2次服用 , 此补气养血生津佐以通络 分 下乳 。( ) 3 治疗组在_ 般护理 基础 上再 服用上述 中药 ,d为 一 5
6穗粤 绵
进 展 期 胃上 部 癌 淋 巴结 清 扫 及 胃 切除 范 围 中国 实 用
外 科 杂志 .0 12 ( )34 20 ,17 :9
・
临 床 护 理
气血 亏 虚 型缺 乳产 妇 的中 药 治 疗 和 临 床 护 理
虞云 娟
近二年来 , 我院产科 对临床气 血亏虚 型缺乳 产妇子 母 乳喂养指导 , 台理安排休息 , 饮食调护 . 同时加服 中药 , 取 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一
5 Sk g c I a a ̄ h T.J, a Co】【 u r . 1 9 1 7— 3 7 m1 S g 9 9. 8 57
科 杂 志 20 ,0 1 l68 O O 2 (0 :0 2湎 钊猷 现 代 肿瘤 学 第 1 . 海: 版 上 上海 跃 科大 学 出 临 社 ,
气血亏虚型缺乳产妇 9 例为 治疗组 , 2 年龄 2 ~3 , 3 5岁 平均
产后缺乳或乳汁不行实用单方
产后缺乳或乳汁不行实用单方【中医理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新产后3~4天,乳房开始分泌乳汁,即可哺乳。
产妇在哺乳开始就乳汁分泌稀少,或乳房不胀、乳汁全无;或开始哺乳正常,后因发热或情志所伤,乳汁骤减,不能或不够喂养婴儿者,称为“产后缺乳”或“产后乳汁不行”。
本病历代医家极为重视,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就有“产后乳无汁候”的记载,《经效产宝》中有“产后乳无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乳脉不行”,《妇人大全良方》称为“产后乳少或止”。
本病多发生在产后第二、三天至15日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
若分娩时阴血骤失,元气大伤,短时间内缺乳,或哺乳期月经复潮后乳汁分泌减少,不属本病范畴。
【临床特点】产妇在哺乳期中,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
伴乳房不胀,或乳房胀痛。
【辨证论治】产后乳汁不行分型证治及代表方见图11-2。
图11-2 产后乳汁不行分型证治及代表方缺乳分虚实两端,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乳汁乏源以及肝气郁结,痰气壅阻,乳络不通。
本病的辨证关键为乳房的软胀,乳汁的稀稠,结合全身症状与舌脉分辨虚实。
虚证者乳房柔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清而稀;实证者乳房胀满疼痛,乳腺成块,挤压乳汁时,疼痛难出,质稠或黄稠。
对于虚证,补气血,健脾胃,鼓励多进饮食,兼以通行。
对于实证,以泻实为则,同时预防发生乳痈。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论》指出“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
清代《傅青主女科》在治法和方药上有新的认识,如因气血虚弱而缺乳,认为“血之代乳,又不老气之所化为尤速,……乳全赖气之力,以行血而化之也……治法宜补气以生血”。
肝气郁结者,治宜“大舒其肝木之气,而阳明之气血自通,而乳亦通也,不必专去通乳也,方名通肝生乳汤”。
傅氏治疗缺乳,所重在“气”,反对专事通乳,而是寓通于补或疏之中,其治则之严谨,配伍之精妙,匠心独具。
1.气血虚弱型(1)症状:产后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
现代产后缺乳的中医诊治综述
1# 楼主现代产后缺乳的中医诊治综述发表于 2011-9-30 12:06 | 只看该作者 huchunhua 现代产后缺乳的中医诊治综述现代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不够喂哺婴⼉的,统称为缺乳。
亦称“乳汁不⾏”或“乳汁不⾜”。
《诸病源候论》有“产后乳⽆汁候”,《经效产宝》有“产后乳⽆汁”⽅论。
现代医学认为泌乳的内分泌及神经机制较复杂,孕激素、雌激素、胎盘催乳素、泌乳素、⽪质醇及胰岛素,皆与乳房系统⽣长发育及泌乳功能有关,内分泌及神经调节失常皆可导致产后缺乳。
此外,乳汁开始分泌后,若发⽣营养不良、精神恐惧或抑郁,可直接影响丘脑下部,致使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减少,⽽致乳汁不分泌或分泌量减少 。
婴⼉哺乳不当,也可造成乳汁分泌不⾜。
【病因病机】乳汁来⾃⽓⾎,为⽔⾕精微所化⽣,赖⽓以运⾏和控制。
“⽆⽓则乳⽆以化,⽆⾎则乳⽆以⽣”。
乳头乳房分别络属⾜厥阴肝、⾜阳明胃经,故⽣乳、排乳功能与肝胃之经密切相关。
乳汁缺乏,多因⾝体虚弱,⽓⾎⽣化之源不⾜;或因肝郁⽓滞,乳汁运⾏受阻,乳不得下;亦可因脾虚⽓弱,过⾷膏粱肥⽢,中州失运,聚湿成痰,壅阻乳络所致。
以往常将缺乳分为⽓⾎虚弱、肝郁⽓滞两种类型。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产后缺乳的不断变证;在不断总结前⼈经验的基础上遴选出以下三种类型,综述如下。
1、⽓⾎虚弱 乳汁为⾎化⽣,赖⽓运⾏。
⽓⾎来源于⽔⾕精微,若脾胃素弱,⽣化之源不⾜,复因分娩失⾎过多,以致⽓⾎亏虚,不能化为乳汁,因⽽乳汁甚少或全⽆。
《景岳全书·妇⼈规》云:“妇⼈⽆汁,乃冲任⽓⾎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
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之不⾜。
⽽犹或⽆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疑也。
”2、肝郁⽓滞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产后情志抑郁,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机不畅,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因⽽乳汁不⾏。
《儒门亲事》云:“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溢闭塞,以致乳脉不⾏。
通奶中药配方
通奶中药配方关于《通奶中药配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很多宝妈妈们在生了小宝宝以后,他们的母乳会非常的少,乃至有一些小孩都食不果腹,那样就务必给妈妈多补充营养成分,让她们多吃一些,可以下奶的食物,较为普遍的下奶的食物有猪脚汤,假如吃完猪脚汤,都还没实际效果,孕妇是能够考虑到吃一些通奶的中药的,那麼通乳中药方剂都有哪些呢?1、黄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猪脚熬汤。
若实际效果并不大,能用北芪6克,川芎9克,白芍3克,中药穿山甲6克与丝瓜子3克炖猪蹄,饮汤吃荤,实际效果极显著。
2、党参、黄芩30g,川芎、路路通各18g,黄芩、绿皮、茯苓、中药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芦各10g,主冶生完孩子缺乳〔催乳〕奶水缺乏。
使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一般吃药2-3剂,效应非常好。
3、猪脚2只,炒羌活、川芎、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将猪脚清洗,煮开烂捞起来,再在汤中添加所述药品,煎好去渣服食。
俗话说得好“中药穿山甲,王不留,妇女喝过乳常流”。
奶水看不到增加,那便是表明缺乳问题并不是奶水堵塞。
那麼就需要考虑到是不是气血虚弱,或肝郁气滞造成的。
气血不足的多乳房不胀,面黄或惨白,乏力,精神差,有的胃口不太好,能用党参15黄芩20熟地20川芎12麦冬10山甲10生麦芽5姜片10红枣10(克)。
生产麦芽糖使用量不能增加,增加则有退奶的作用,少量则生乳疫苗并且用猪小肚包大豆、花生仁炖服。
肝火郁的多胸胁胀闷,脾气暴躁,有的乳房疼痛,能用黄芩10川芎15赤芍10茯苓10枳壳10香附10羌活8甘草8(克)水煎服。
并维持心情舒畅,另外内衣文胸不必过紧,虽奶少,还要让小宝宝允吸,那样有益于生奶。
以上仅仅本人基本剖析,建议找有工作经验的中医辨症调养。
产后缺乳中医疗法与辨证施护
产后缺乳中医疗法与辨证施护摘要】总结对102例产后缺乳中医辨证治疗与辨证施护,以期从身心疗法中寻找预防和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指导产妇以正确及时的方式进行哺乳,从而提高。
母婴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辨证治疗传统疗法辨证施护产后缺乳也称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所致,产后缺乳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30%[1]。
产后缺乳将直接导致母乳喂养不足,使新生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婴儿及产妇的健康,因此,应针对引起缺乳的各种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辨证治疗措施与辨证施护进行护理。
笔者对102例产后缺乳的产妇进行辨证治疗及辨证施护,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中医疗法1.1辨证治疗1.1.1气血虚弱型32例产后乳少甚或全无,面色无华、心悸怔忡、脉虚细。
治宜补气养血、通脉增乳。
以通乳丹为基本方,药用:人参、黄芪、当归、麦冬、山药、扁豆各15g,木通、阿胶、桔梗各10g,猪蹄2个。
1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
1.1.2肝郁气滞型39例产后乳汁涩少或全无,乳房胀硬、胸胁胀满、情志抑郁、脉弦细。
治宜疏肝解郁。
以下乳涌泉散为基本方,药用:当归、白芍、生地黄、花粉各15g,川芎、桔梗、甘草、柴胡、青皮、漏芦、通草、白芷各9g,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2g。
1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
1.1.1痰湿壅阻型31例乳汁分泌少或点滴皆无,乳房丰满、柔软无胀感,体形肥胖、不思饮食或食多乳少、大便溏薄、脉弦细。
治宜健脾化痰、通络下乳。
方用:苍术12g,香附、陈皮各10g,半夏6g,无花果30g,路路通、王不留行、丝瓜烙各15g。
1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
1.2 传统疗法1.2.1 针刺疗法主穴:双侧合谷、三阴交、少泽[2]。
配穴:气血虚弱加足三里,肝郁气滞加太冲,痰湿壅阻加丰隆。
每次留针30min,1次/d,5次为1个疗程。
1.2.2 耳穴疗法主穴:胸、内分泌、交感,配穴:气血虚弱加肝、脾,肝郁气滞加肝、三焦,痰湿壅阻加脾、胃、三焦。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二)特色技术 穴位推拿按摩: 中药熏洗 耳穴贴压 中药泡洗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指导 坚持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保证产妇丰富的营
养、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心情。 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哺乳前先用热毛巾洗净乳房及
四、健康指导
(三)情志调理 1. 入院待产即给产妇宣教母乳喂养优点、对母
婴的益处,使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保证 产妇自愿积极的进行母乳喂养。对情绪抑郁的 产妇讲解肝郁气滞和缺乳的关系,鼓励其调畅 情志,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 2.鼓励家属多陪伴,给与心理支持。 3.鼓励产妇之间多沟通,交流母乳喂养心得, 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妇产科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无胀 感而柔软;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白或淡胖。苔 白或少苔,脉虚弱或细弱。
(二)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或平日乳汁正 常或偏少,突伤七情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浓稠,乳房胀 硬而痛或有微热。精神抑郁,胸胁胀闷,食欲减退,舌尖边红, 苔薄黄,脉弦细或数。
乳头,让新生儿将母亲的整个乳头及乳晕全部吸入口 中,一侧乳房吸空再吸另一侧,将多余的乳汁挤出或 用吸奶器吸出,以防乳汁淤积。 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如出现乳头皲裂,可用蛋黄油 、麻油或橄榄油外涂。 及时发现并治疗产后汗多及恶露不绝诸症以减少津液 流失。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产后48-72小时后补汤汁,宜清淡易消化,补充足量的
产后乳少中医辩证论治
产后乳少中医辩证论治泌乳过少系指分娩后乳腺泌乳量少,远不能满足喂养新生儿,或无乳汁分泌。
近年来,由于我国孕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加之剖宫产率上升及某些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产后泌乳过少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病因病机】乳房主要由胃经所循行,乳头属肝经,故乳汁分泌与脾胃的受纳,水谷精微的敷布有关,更有赖于肝的正常条达疏泄功能。
如各种原因所致气血虚弱或脾胃不足,则生乳无源,致无乳可下。
如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乳脉不畅,则乳汁难通。
现代医学,正常情况下,乳腺自青春期开始加快发育,妊娠以后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而高度发育;一般于分娩以后的2~3日,乳腺即开始泌乳。
目前所知参与此过程主要有3个因素:①胎盘娩出后致使血中雌激素及孕酮水平下降,解除了对泌乳素(PRL)的抑制,使PRL 与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共同发生作用,促使乳腺泌乳。
②吸吮及哭声的刺激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使垂体后叶释放PRL,直接作用于腺上皮,增加了乳腺管的内压,促使乳汁排出。
③腺管排空,可以作为一种机械刺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路促使PRL分泌。
以上诸因素出现异常变化,皆可能致使乳汁分泌过少、或不能泌乳。
其次决定泌乳量的多少还与全身因素及精神因素有关,如年龄过大,贫血,精神过度紧张及焦虑等。
人乳作为一种天然的营养物,为小儿最适当的理想食物,内含多种营养物质及抗体,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任何食品不可替代。
故应积极提倡母乳喂养。
【辩证施治】本病总以产后乳汁过少或点滴皆无为表现。
临证应当详查其虚实。
一般多以乳房柔软,或有少量乳汁而清稀为虚;乳房充胀而硬痛为实。
临证多虚实夹杂为多见。
本病不论虚实,均应注意调整补充气血以通乳络、虽然病在乳腺局部,表现为乳汁过少,但应考虑脾胃、肝经及气血对其的影响,以求其本。
虚证多因产后气血亏虚,乳汁化源不足;实证为肝郁气滞,乳汁壅滞不行所致。
气血亏虚者,症见乳少或无乳,乳房无胀痛感,唇色淡,面白无华,食少倦怠,头晕目眩等,治宜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根据 病 因病机 分为 两类 : 气血虚弱型、 肝 郁气 滞 型
。针对 本 院 汤饮用 。丝瓜含 有产 妇需要 的多 种维 生素 , 具有 除烦 、 通 经 活络 、 理气
2 0 1 5年 3 O例缺乳 产妇 运用 中 医护 理方 法 , 在 整体 观 的指 导下 辨证 施 的效果 ; 核桃 仁含 丰富 的维生 素 E及 不饱 和脂 肪酸 , 具 有 活 血祛 瘀 的 护, 收 到 了令人满 意 的效果 。西 医 学 的产 后缺 乳 , 泌 乳过少 等 病 可参 功能 。② 王不 留行 、 穿 山甲猪蹄 汤 。王 不 留行 3 0 g , 穿山甲 1 5 g , 猪蹄 2 照本 病辨证 护理 。现 总结如 下 。 1 生 活起 居护理
只, 带 皮老 姜适 量 。穿 山 甲 , 王 不 留行 可通 络下 乳 、 疏肝 解 郁 , 猪蹄 补 充蛋白质、 补血、 通乳 。③丝瓜豆腐汤 。用丝瓜半根 , 豆腐一块 , 老姜、
室 内环境保 持清 洁 、 舒适 、 安静, 空气 新 鲜 , 温湿 度适 宜 。产后 多 植物油 、 盐适 量煮 汤食用 。 卧床 休息 , 保证 充足 睡眠 , 适 当活 动 , 可做 简单 的体 操 , 逐渐 增加 运 动 母 乳是 婴儿最 好 的食物 , 世界卫 生组 织提倡 婴儿 纯母 乳 喂养 时间 要达 到 6个 月以 上 。母 乳 营养 丰富 , 含有免疫物质, 易 于婴 儿 强度 。产 后多 食 富 含 蛋 白质 、 维 生 素 和碳 水化 合 物 的食 物 , 多 喝 汤 水 ] 。注 意劳逸 结合 , 保 持心情 舒 畅 , 促使 气 血流 通 , 使 身体尽 快恢 吸 收, 有助 于婴儿 智力 发育 ; 母 乳 喂养还 可 以增 加母 子感 情 , 促 进母 亲 复 。产妇 在产后 应保 持乳 头清 洁 , 每 次哺乳 前用 温开水 清洗乳 头 。新 产后 康复 。产后 缺乳 对婴儿 和母 亲都会 造成 很大 的危 害 。 因此 , 对 生儿 出生 后 3 m i n~ l h内让 母 亲 和新 生 儿皮 肤 接触 , 并 给 予 吸吮 。喂 产后 缺乳 的治疗 显得 尤为重 要 。 临床 上缺 乳 产妇 在 中医理 论 的 指导
的指 导 下辨证施 护 , 同时结合现 代护 理 学理念 ( 生活起居 护理、 情 志护理 和辨证 护理 ) 进行 护理 , 总 结护理 方 法 关键 词 : 产 后缺 乳 ; 中 医护 理 ; 护 理方 法 中 图分类 号 : R 2 4 8 .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6 ) 1 7— 0 1 5 4一 O 1
奶 不定 时不定 量 , 母 婴 同室 , 按 需要 哺乳 。还 应 掌握 哺乳 技 巧 , ( 指 导 下 辨证施 护 , 同时结合 手法 按摩 和饮 食 治 疗 , 在 促进 乳 汁 分 泌和 提 高 母亲) 采 用正 确的 哺乳姿 势 , 母 婴 紧密 相 贴 , 正 确 的含 接 乳头 , 达 到 有 母 乳喂养 率方 面收到 了令 人满意 的效 果 。 效 吸 吮。 2 情 志护理
产妇保持 愉快 的心情 , 促 进母 乳 喂养 成 功 。中医认 为 畅情 志, 避恼 怒 , ( 8 ) : 8 5— 8 7 . 忌 忧郁 。尽 量使心境 保持平 和 , 则肝气 条达 , 疏泄有度 , 可致 乳汁畅行 。 [ 3 ] 张晓玲 .产后 缺乳 的 中医综 合护 理 [ J ] . 四川 I 中 医, 2 0 1 5 , 3 3 ( 4 ) :
参考文 献 。
[ 1 ] 邵渝 , 马改红 , 李 东雅 , 等 .产后 缺 乳的 中医护理 研 究进 展 [ J ] . 中
2 01 4 , 2 0 ( 1 4 ): 6 5—6 7 . 向产妇宣传母 乳喂养知 识 、 新生 儿护理常 识 , 指导 产妇掌握母 乳喂 医药导报 , 养 技巧 , 了解母 乳喂养 的注意事 项 , 帮助母 亲树 立母 乳喂养 的信心 。使 [ 2 ] 张秀风 .产 后 缺 乳 的 中 医护 理 [ J ] . 中 国继 续 医 学教 育 , 2 0 1 4 , 6
妇女 产后 乳汁 分 泌过 少 或 全 无 , 中医称 为 “ 缺乳 ” 。本病 的特 点 下拍 打后 背 1 O一 2 0次 。
是 产妇 乳汁 甚少或 全无 , 不能 满足 哺育婴 儿 的需要 。其 发生或 因身 体 3 . 2 . 3饮食 疗法 : 多食 用一些 疏肝 理气 的食物 以 促进 乳 汁分 泌 。食谱 虚弱 , 气 血生 化之源 不足 ; 或 因肝郁 气滞 , 乳 汁运 行受 阻所 致 J 。临 如 : ① 丝瓜 核桃仁 汤 。丝瓜 、 核桃仁、 麻油 适 量 , 带皮 老 姜 、 盐少 量 , 煮
1 5 4
内蒙古中医药
Hale Waihona Puke 产后缺 乳 的中医护理 张惠 萍
( 甘 肃省 泾J l 1 县妇 幼保 健 院
甘肃
泾J l I 7 4 4 3 0 0 )
摘
要: 缺 乳产妇 乳 汁甚 少或全无 , 本 次探 讨 产后缺 乳的 中医护理方 法 , 给 予缺 乳产 妇运 用 中医护 理方 法 , 针 对 产后 缺 乳 的病 因, 在 中 医理 论
3 辨 证施 护
1 7 8— 1 8 0.
【 4 ] 顾眷芳, 李丽娟 .中医护理在预防产后缺乳中的应用[ J ] . 护理实 3 . 1 . 1 主要 证侯 和治 疗 : 临 床上 表现 为产 后 乳汁量 少 , 甚 至无乳 , 质 清 践 与研 究, 2 0 1 5 , 1 2 ( 1 1 ) : 1 3 9 —1 4 1 . 稀, 乳 房无 胀感 , 柔软, 面 色少华 , 神疲 乏力 , 舌淡 , 苔薄 白, 脉 细弱 。治 [ 5 ] 甘凤 琴 .中医护理 干预对 产后 缺乳 的影响 [ J ] . 西部 中医药 , 2 0 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