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知识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知识梳理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核心素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知识梳理文明的价值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
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
一、中华文化根1.中华文化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倶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文化的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6.文化自信的内涵、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做法(1)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知识点复习及配套练习题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的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怎样增强文化自信?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敬业创优。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小公鸡和小鸭子》讲是小公鸡和下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后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
全文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我会写:他tā(他们)(他日)(他乡)(他人)河hé(山河)(河水)(江河)(长河)说shuō(小说)(说法)(说话)(说明)也yě(也许)(也是)(也好)(空空如也)地dì(土地)(大地)(地下)(地方)de(高兴地说)听tīng(听话)(听力)(听说)(听见)哥gē(大哥)(二哥)(哥哥)(哥们)我会认:块kuài(冰块)捉zhuō(捉虫)急jí(着急)直zhí(直接)行xíng(不行)死sǐ(生死)信xìn(写信)跟gēn(跟从)忽hū(忽然)喊hǎn(叫喊)身shēn(身体)易错的字:他:左面是“亻”,不要写成“女”。
地:左面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哥:上面最后一笔是“丨”,不要写成“亅”部首:土(地、块)多音字:行xíng (行驶)háng(银行)近义词:忽然--突然偷偷--悄悄飞快--赶快反义词:哭--笑进--出死--活一课一练:写几句对话,注意用上冒号和引号。
星期天,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去公园玩吧!”妈妈无奈地告诉我:“不行,领导通知我到单位加班呢!”课后习题答案:2、读一读,比一比。
A.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B.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偷偷地”意思是小公鸡没让小鸭子知道,让我们看到了小公鸡的调皮。
互相帮助名人名言:1.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2.人是要有帮助的。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图文解读同步练习1一、组词。
块()捉()河()跟()快()足()可()很()二、小小模仿秀,照样子填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挣:挣扎垂死挣扎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形近字:吼(吼叫)孔(孔雀)脂(脂肪)指(指示)拭(擦拭)试(考试)多音字:划:huá划船huà计划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埋:mái埋藏mán埋怨近义词:柔嫩——娇嫩拂拭——擦拭忽然——突然照射——照耀可怕——恐怖猛烈——剧烈快活——快乐仔细——认真仍旧——仍然推测——推断反义词:高大——矮小断绝——恢复快活——难过少见——常见黏稠——稀薄详细——简略理解词语:【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知识点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我国青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西周青铜器大量用于祭祀。
3.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的。
4.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5.与商周同期的“三星堆”文化位于成都平原,那里出土的青铜面
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7.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农业技术方面,商周时人们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使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是在西周时期,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在商朝时已经有了。
8..奴隶的悲惨生活:
图“五个奴隶= 一匹马+ 一束丝”说明:奴隶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图“商朝戴枷的奴隶佣”(书P28)说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图“殉葬奴隶遗骸”(书P28)说明:奴隶被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这时的灿烂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
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作者介绍: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其主要作品为《三国演义》。
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书中人物介绍: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三国演义》知识清单、阅读测试!我会写:妒:嫉妒妒忌妒意妒火嫉贤妒能忌:妒忌猜忌顾忌肆无忌惮曹:姓曹南曹天曹曹官督:都督督促监督督战委:委派委托委婉委曲求全惩:惩罚严惩惩办惩前毖后鲁:鲁莽齐鲁鲁菜粗鲁遮:遮掩遮盖遮蔽遮人耳目私:私自私心无私公私分明寨:水寨山寨村寨安营扎寨擂:擂鼓自吹自擂大吹大擂呐:呐喊吐纳唢呐呐喊助威插:插秧插花插队插嘴形近字:妒(妒忌)护(保护)委(委托)季(季节)惩(惩罚)征(出征)私(自私)和(和平)寨(水寨)赛(比赛)呐(呐喊)纳(接纳)多音字:调:diào音调tiáo调节擂:léi擂鼓lèi擂台近义词:妒忌——忌妒商议——商量推却——拒绝委托——托付预计——估计紧急——紧迫惩罚——处罚吩咐——嘱咐迟延——拖延疑惑——困惑反义词:推却——接受惩罚——奖励齐全——短缺秘密——公开理解词语:【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1894年7月,丰岛战役,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战败,日军旅顺屠城,屠杀两万多中国人。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的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马关条约》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1、导火索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还辽事件2、瓜分中国狂潮的势力范围3、”门户开放“政策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1898年美国向英、法、德、俄、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 五口通商B. 租界设立C. 瓜分狂潮D. 门户开放2、“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有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有答案)【知识点】01、我会写豌wān(豌豆)按àn(按照、按理、按铃)舒shū(舒服、舒适、舒展)适shì(合适、适龄、适用)恐kǒng(恐龙、恐怕、恐惧)僵jiāng(僵硬、冻僵、僵持)硬yìng(坚硬、硬件、欺软怕硬)枪qiāng(手枪、枪支、激光枪)耐nài(耐心、忍耐、吃苦耐劳)探tàn(探身、探头、探望)愉yú(愉快、愉悦、欢愉)曾céng(曾经、未曾、何曾)02、我会认荚jiá(豆荚、皂荚、荚果)预yù(预定、预习、预感)揭jiē(揭露、揭发、揭晓)啪pā(啪啪、劈劈啪啪)苔tái(青苔、绿苔、苔藓)囚qiú(囚犯、死囚、囚禁)框kuàng(门框、方框、条条框框)溢yì(洋溢、溢出、才华横溢)03、多音字称chēng(称号)chèn(相称)和hé(和平)hè(恐吓)huó(和面)涨zhǎng(涨潮)zhàng(涨肚)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04、近义词丰满——丰腴穷苦——穷困温和——温柔的确——确实爆裂——爆炸05、反义词僵硬——柔软丰满——干瘪虚弱——强健愉快——伤心06、理解词语舒适: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
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青苔: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囚犯:在监狱中被囚禁的人。
预感:事先感觉到的。
揭晓: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去。
盘绕:螺旋状地或圈状地缠绕在某物上。
洋溢:充分流露。
07、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6):写豆荚里的五粒豆期待着做点儿事情。
第二部分(7-12):写五粒豆被孩子射到了不同的地方。
第三部分(13-21):具体描写了最后那粒豆的情况。
第四部分(22-24):写五粒豆的最终的命运。
08、句子解析1.有一个豆荚,里面坐着五粒豆。
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在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几个关键的知识点,现在我将为大家进行总结:
1. 数学概念:我们深入探讨了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包括它的一般
形式、解法(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和使用求根公式),以及如何确
定方程的根的数量和类型。
2. 历史事件:我们回顾了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对社会经济结构的
影响。
重点是了解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生产方式,以及它对城市化、
劳动力市场和全球贸易的长远影响。
3. 科学原理:本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这些定律
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我们通过实验和问题解答来加深对这些原理的理解。
4. 文学分析: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我们分析了一部重要的现代小说,重点关注了主题、情节、角色发展和文学手法。
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
个人报告来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 地理知识: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自然特征,包括不同类型的地形、气
候系统和生态系统。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这些自然
系统。
以上是第五课的主要内容,希望这次的总结能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梳理一、作者介绍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
《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
二、生字词语惧:川(畏惧、惧怕、临危不惧)凄:qi (凄凉、凄惨、凄风苦雨)寞:m(5 (寂寞、落寞、不甘寂寞)宴:yan (宴会、喜宴、宴请)霉:md (发霉、倒霉、霉菌)籍:ji (国籍、书籍、籍贯)聊:li台。
(无聊、聊天、闲聊)乏:珀(缺乏、疲乏、人困马乏)栅:zh3 (栅栏、栅子、竹栅)控:k6ng (控制、自控、控告)贷:d”(贷款、信贷、责无旁贷)剔:tT(剔除、挑易I」、晶莹剔透)袭:xi (袭击、偷袭、侵袭)覆:忙(覆盖、覆灭、覆水难收)课内词语:流落凄凉寂寞恐惧倒霉忧伤书籍处境理智控制心平气和抛弃重见天日防御侵袭倾覆宽慰深重困境焉知非福三.多音字畜X C J畜养ch。
牲畜作zu。
作坊zu6作家尽jin尽管jin尽兴劲jin劲头jing劲敌圈quan (圆圈)juan (圈养)四.词语理解【焉知非福】出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前所未闻】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
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聊以自慰】聊,姑且。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五、课文主题: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课 第2框 预防犯罪 知识梳理
第五课第2框预防犯罪知识点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含义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必受刑罚处罚(1)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2)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3)刑罚的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知识点二加强自我防范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出题点一犯罪的基本特征【例1】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甘肃某公司非法集资案作出一审判决,其中被告人于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样判决是因为于某的行为()①违反了民法②触犯了刑法③具有较小社会危害性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剖析】本题考查对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题干中于某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说明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梳理
第5课《玲玲的画》课文知识点总结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
(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当玲玲过多成自己的画《我家的一角》时,是(高兴)的心情,不小心把画弄脏了时,是(伤心)的心情,当把弄脏的地方画上一只可爱的小狗后,她(开心)地笑了《玲玲的画》告诉我们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知识点01我会写画huà(年画、画画、图画)幅fú(一幅画、幅面、两幅)评píng(评论、评语、评价)奖jiǎng(奖状、奖励、评奖)候hòu(气候、时候、候车)报bào(报喜、报纸、报告)另lìng(另外、另类、另一个)及jí(及时、及格、来不及)拿ná(拿到、拿起、拿主意)并bìng(并列、并且、并不是)02我会认玲líng(小巧玲珑、八面玲珑)详xiáng(详细、端详、安详)催cuī(催促、催办、催人)啪pā(啪啦、啪的一声)脏zāng(弄脏、很脏、脏了)懒lǎn(懒惰、偷懒、懒人)糟zāo(糟糕、糟了、糟蹋)肯kěn(肯定、不肯、肯去)03多音字兴xīng (兴奋)xíng (高兴)参cān(参加)shēn(人参)得dé(得到)de(好得很)děi(得亏)04近义词满意——满足收拾——整理仔细——认真05反义词高兴——难过仔细——马虎06理解词语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端详:仔细地看。
收拾:整理;停顿。
懒洋洋:没精打采的样子。
脑筋:指思考、记忆等能力。
07句子解析1.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仔细”说明爸爸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2.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说明玲玲在动脑筋思考。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
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课《搭石》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知识梳理我会写:汛xùn(汛情、汛期、防汛兵)访fǎng(采访、访友、访问)鞋xié(拖鞋、鞋子、皮鞋)挽wǎn(挽留、挽裤、挽袖)隔gé(相隔、间隔、隔三差五)懒lǎn(懒散、懒惰、好吃懒做)惰duò(惰性、惰心、怠惰)稳wěn(稳定、稳重、平稳)衡héng(平衡、均衡、衡量)协xié(协作、协商、妥协)我会认:间jià(间隔、间断、亲密无间)谴qiǎn(派遣、谴责、遣送)绰chuò(宽绰、阔绰、人影绰绰)多音字:涨zhǎng(涨水)zhàng(头昏脑涨)调tiáo(协调)diào(调动)处chǔ(处置)chù(四处)背bēi(背枪)bèi(背面)当dāng(当心)dàng(当作)间jiàn(间隔)jiān(夜间)形近字:汛(汛期)讯(喜讯)访(访问)仿(仿佛)懒(偷懒)赖(依赖)近义词:谴责一一指责平稳一一稳当间隔一一距离懒惰一一懒散协调一一和谐联结一一联系反义词:谴责一表扬懒惰一勤劳轻快一笨重大概一确切美好一丑恶理解词语:汛期: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
谴责:责备;严正申斥。
懒惰: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
俗语: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
平衡: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状态。
协调:配合得适当。
本文指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配合得很默契。
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本文指走在搭石上的人很多,影子倒映在水中,姿态非常好看。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联结:结合(在一起)词语扩展:ABCC式词语:清波荡漾人影绰绰波光粼粼炊烟袅袅人才济济人海茫茫赞美无私品质的词语: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任劳任怨俗语:1得饶人处且饶人。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5课《雾和云》【知识要点】
第5课《雾和云》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
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2.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
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3.【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材料】烧杯、温水、冰块、镊子。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
(2)用镊子夹取一块冰块,接近烧杯口,观察现象。
(3)把冰块移开,观察现象。
(4)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白气”(“雾”)出现;把冰块移开;“白气”会逐渐消失。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
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4.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云与雾形成的相同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会遇冷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同点是云在高空,雾距地面较近。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5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5课笔记一、课文详解1.课文内容:本课讲述了两个同学在学校餐厅讨论午餐的食物和价格,以及他们对于食物的不同看法。
2.重点词汇:课文中出现了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如“lunch”、“menu”、“cost”、“expensive”、“cheap”等,需要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
3.语法知识:本课中涉及到的语法知识主要是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用法,学生需要掌握其基本用法和规则。
二、知识点梳理1.词汇:本课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和短语,如“portion”、“nutritious”、“cafeteria”、“dine”、“digestion”等,需要学生重点记忆和理解。
2.语法:除了比较级用法之外,还涉及到了一些其他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宾语从句等,需要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
3.文化背景:本课涉及到学校餐厅文化和饮食文化,学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解答1.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如“cost”、“expensive”、“cheap”等,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语法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用法,并能够正确使用。
同时,也需要了解其他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宾语从句等。
3.文化背景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学校餐厅文化和饮食文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四、练习题1.词汇题:本课中出现了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学生需要能够正确拼写和运用。
2.语法题:本课涉及到了一些语法知识,学生需要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相应的语法规则。
3.完形填空:提供一篇包含本课重点词汇和语法的短文,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填空并理解其含义。
4.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本课的主题,自己编写一篇关于食物和价格的讨论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通过本课的笔记,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和重点,包括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后代与亲代》知识梳理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后代与亲代》知识梳理第五课《植物的后代与亲代》1.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怎么解释这句话?答:当播种瓜的种子时,那么得到的果实就是瓜,当播种豆的种子,那么得到的果实就是豆子。
2.比较同一种类的植物,它们的整体结构和性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水仙花辣椒3.比一比油菜的后代与亲代,它们的茎,叶,花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存在哪些差异?答:即使是同种植物在形状上也存在差别,如株高,生长状况,结果的大小,口感味道等,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条件和植物本身品种特性等引起的4.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都非常相似,但是在性状上又有一些差异。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孟德尔曾经做过长达八年的豌豆遗传实验,选择花果实与种子具有的一些相对性状,研究豌豆后代与亲代的遗传规律,运用数学方法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5.孟德尔用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研究花色的遗传规律时,他将这两种花色的豌豆进行杂交,收集杂交后结的豌豆种子,第二年种植这些豌豆,当它们开花后,孟德尔发现全部开红花,第三年,他在继续种植收获的豌豆,发现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记录和分析红花和白花的数量,他发现红花与白花的数量比是3:1,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其他形状,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6.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他又研究了豌豆的哪些性状?答:因为豌豆是闭花传粉自花授粉;而且豌豆还有一些易于分辨的相对性状。
第六课《孩子与父母》1.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都能繁衍后代,使他们得以世代相传。
2.生物体的后代(如孩子)与亲代(如父母)之间在形态等方面有怎样的关系?答: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着相似的现象。
3.孩子都像自己的父母吗?在哪些方面像自己的父母?答:孩子与自己的父母很相似,孩子身材的高矮、体型的胖瘦、肤色的深浅、眼睛的大小、鼻子的高低、耳朵的形状、牙齿的稀密、毛发的多少像自己的父母。
4.仔细观察,比较下面照片中孩子与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相貌,孩子的哪些方面像长辈?答:小明的耳朵和鼻子像爸爸,而爸爸和爷爷相似,眼睛像妈妈,而妈妈和外公相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罗马城邦1.兴起:公元前1000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统治措施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③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①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②主要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③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随后,罗马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二、罗马帝国1.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后被谋杀,内战又起。
2.帝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衰落: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2.灭亡: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知识梳理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磁窑。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农业、畜牧业)
1、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齐备。
2、今天的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3、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夏、商、西周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
2、奴隶的悲惨生活表现在:①被迫劳动。
②没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买卖。
③被奴隶主用作供品和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