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论文摘要
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是明朝末期时局的动荡所产生的忧难灾患等现实存在对于当时的诗这一上层建筑中的文体产生的内容和精神上的影响、渗透,以及由此导致的变化和进步,并兼延论及当时的诗坛、诗风的转变。
鉴于所掌握的材料和自身能力,本论文拟以时间为轴线,渐次推进,选取一定样本进行诠解论述。
并尽力以时代作为背景讨论这些影响与变化之间的流变与规律。
明朝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朝代,从洪武到崇祯,凡二百六十余年,计算南明的话,则有近三百年。
在这三百年中,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光芒璀璨的明代文学的湖光山色中,明诗是一条浪涛涌动的明亮深流。
从忧国忧民,感怀际遇这个角度上讲,尽管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上一直不乏关注国家危难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和作品,远如刘基高适,晚近有杨继盛。
但是明代诗坛后期的主流依旧是“诗必盛唐”,坚持对宋诗风格的排斥,强调对唐诗进行刻板模仿,崇尚极端的形式主义。
但是一无具体的大漠长河可以依托,二无真实的社会存在可供取材,使得当时的诗文徒具形式而缺少情感风骨,“弃目前之景,樜腐烂之辞”1,这一定议近代已有公论。
晚明的战乱烽烟使得明代诗人群体首次集体面对切入体肤的家国危难。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2在国家的危难,民众的忧患别离面前,自明初自“三杨”起便过分笼罩诗坛的形式主义首次在主流上注入了或多或少的真实的患难情感。
诗文情感的充盈,诗坛风气的转变,不仅使得诗在精神和气骨上发生复兴,并能带动这一时期在诗的理论探讨,诗的形式结构上取得重大的突破,乃至延泽清诗的复兴。
碍于学识与篇幅所限,本论文权作抛砖,仅从明末时人诗篇着手,粗浅的梳理时局对诗文内容与风格诗坛风气的渗透,以及这种变化在时间线上与局势的联动,以史观文,以文证史。
讨论研究时人诗作与时代的若干有机联系及影响和演变。
关键词;晚明;诗;时人;精神,内容
1袁宏道《雪涛阁集序》。
2赵翼《题遗山诗》。
目录
一、说明与定义 (3)
二、晚明危机概况 (4)
三、危机的开局 (5)
1、万历晚期危局略述 (5)
2、万历年间诗两首 (5)
3、天启年间时局略述 (6)
4、天启年间诗两首 (7)
四、帝国的毁灭——崇祯时期诗 (8)
1、崇祯朝局势概述 (8)
2、边事寥落 (9)
2、中原烽火 (10)
3、社会危机 (11)
4、补余 (12)
五、山崩地裂——明朝的灭亡与南明诗 (13)
1、1644,风雨激荡甲申年 (13)
2、南晖余照——南明政权诗 (14)
2、民间诗人 (15)
3、遗民余绪 (16)
六、题材与内容 (19)
七、时代特色与特征总结 (19)
八、终章结语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一、说明与定义
1、本论文所述及时人诗篇,系感遇危局而做的沙场局势、个人际遇与民众苦难的诗作。
与这种背景无关的同时代诗作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2、本文的着力点是明末相关的诗篇。
诗限定于格律诗。
碍于篇幅和能力所限所限,对同时期的词作等其它文体不予着眼。
3、同时本文的定位是明末,包括延续的南明一系列政权,本文将南明视为明末这一定语的一部分,南明的相关人士与事件将在本文做同等论述。
同时将农民军政权也循例视为明朝的一部分。
对于与后金\清政权牵连的人或事物,将以明朝\南明作为线索加以论述。
4、所论之诗为时人所做之诗,后人对当时历史事件所做的诗文不做论述。
5、碍于能力与材料和其他客观原因所限,论文的排次以时间为轴递进。
由于论文会以历史事件来编年从前往后论述,这使得会出现较晚创作的诗出现在更早创作的诗的前面的现象。
会在分析时特别注明。
6、由于论文论述以时间线为主,而且跨度较大。
在标注时间上,使用公元制作为标准,旁注年号。
为求简便明了,只使用明朝年号,包括南明。
不使用清朝等其他年号。
7、基本每个时代以事件为范畴会撷选一到三首诗。
基本结构包括诗,创作时间(不能明确的,根据考证的描述时间范围划定创作时期)作者简介,诗文鉴析与论述。
8、诗歌的文学水平是选论的一个根据,但不是基本依据。
本论文讨论的诗,应当与当时的局势,社会思潮和社会事件密切关联。
能够反映社会思潮,诗坛风气,国家局势等。
二、晚明危机概况
本文将晚明危机(亦即论文的写作背景)的时间节点界定在万历后期至南明灭亡,起点为1618(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宣告“七大恨”反明到1662(永历十六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
1、军事危机
早在明朝中期,赖以维持的卫所制已经无法维持。
到万历后期,连募兵也难以维持战斗力。
兵将离心,上下解体;军饷欠发,兵多虚报;器械不修,情报外泻,隐患重重。
在历次战斗中有经验的老兵或是阵亡或是失散,变为敌军或是流民,新建军队战斗力愈来愈差,军阀化明显。
2、政治危机
神宗久闭深宫,对文官集团采取了一种极端的不合作态度。
从万历二十年到四十八年驾崩,创下了长达28年不上朝堂的记录。
官僚的缺额不予批补,万历帝驾崩的时候,整个官僚组织也已残破不堪,在职的尚书仅剩三位,刑、工、礼三部及南京六部皆缺。
官僚组织风气败坏,结党营私,虚浮于事,实际能力低下。
晚明的众多皇帝均信任宦官。
宦官的专权与擅为,也极大地搅乱了政治秩序。
在文官内部的党争则是蔚为大观。
到后期党争业已明面化,各派党同伐异,各谋私利,形成不正常的政治氛围。
在政治基层,则是异常严重的贪污腐化贪赃枉法之情景常见。
政治上的危机使得明朝在面临危机时应对乏力。
甚至损害国家利益谋取私利。
3、经济危机
社会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
城市出现畸形的繁荣,农村却持续贫困化。
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尤以最早发生战乱的辽东为甚。
多达百万的宗室,不事生产,生活奢侈,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财政系统的不合理,造成税收偏低,税负不公平,农民负担沉重。
财政不足,给前线带来很大的压力,是造成战斗失败和官兵叛逃的重要原因。
尤以崇祯晚期,采纳了“改因粮为均输”的政策,极大的丧失了人心。
4、社会危机
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开始崩坏,利己主义横行,人惟思财货而已。
基层政权呈现半瘫痪状态,土豪劣绅横行。
在灾害严重的地区,早在万历朝不能得到救济的民众就开始转化为流贼与寇匪。
城市经济发达,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包括海商在内的工商业阶层的势力扩大,但是上层又缺乏因势利导的能力,故而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在万历后期,江南各地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地区多次发生反矿监,反税监的市民斗争。
三、危机的开局
1、万历晚期危局略述
万历四十三年,镇守辽东的的李成梁以九十三岁高龄去世。
一年后辽东边墙外的努尔哈赤号后金国汗,建元天命。
至1619(万历四十六年)年四月十三日,努儿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正式与明朝决裂。
三月内相继攻陷抚顺清河。
1620(万历四十七)年二月明朝九万大军兵出边墙,围攻后金汗庭赫图阿拉。
之后双方爆发萨尔浒战役,明军被各个击破,88550余名出阵官兵损失46000余人,随征的朝鲜军全军投降。
全国震动,首辅方从哲的上书称“自有辽东警报以来,大小臣工无不骇愕,而民间尤甚。
加以山海关,又有虏报,人心愈益恐怖,讹言四起,各思奔窜。
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率多,携家避难而去,且迩来四方饥民就食来京者,不知几千万”。
明朝自此在对外战争上转攻为守,屡战屡败。
战后,经过方从哲等人会推,楚党人士,东林在言路的死敌之一,曾任辽东巡按的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局势逐步稳定。
2、万历年间诗两首
《辽事杂诗-其三》【1936~1939】陈子龙
二月辽阳大出师,无边云鸟尽东驰。
乌鸢暗集三军幕,风雨惊传两将旗。
长白峰高尘漠漠,浑河水落草离离。
国殇毅魄今何在?十载招魂竟不知。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
初名介,字卧子。
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崇祯十年进士。
南京沦亡后起兵抗清。
事败被捕,投水殉国。
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悲壮苍凉,典雅华丽;或合二一体。
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辽事杂诗是一组八首诗,风格统一,上下协调。
依据其第七首1考证,该组诗约略作于1936到1939年。
是描写辽东对后金满清政权战事的系列作品,按照时间线依序排列。
本诗描写的是萨尔浒战役。
事实上作者写作此诗的时候,相去最少有十六七年了。
最后一句十载招魂句,不用“廿”字,第一大概是因为不足数,第二当是为了协律。
值得注意的是,本论文中所有诗都作于背景事件的同时期,唯独本诗不是。
萨尔浒战役爆发于1920年,此诗写作的时间离事件约有十六到十九年。
表面看时间相去不远,但中间历经三帝,而明朝的局势也从表面的盛世迅速跌落到危机重重。
所以本诗与后面作于万历天启时代的诗文相比,内容和气度都迥然不同。
其时中原民军与贼寇并起,清兵三度入塞,明军无力遏止。
万历时期的表面繁华既已不再,社会危机重重,“诗必盛唐”的主张便毫无可能继续维持下去。
当时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诗坛巨擘已经开始主张复兴宋诗2。
本诗具有深厚的时代与风潮的烙印。
1见本论文第四章第2节。
2关于这些可以参见论文岳永《钱谦益倡宋诗学思想初探》,《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本诗首要的特点,是兼有明显的宋诗与唐诗风格。
气象宏大沉郁,形式工整对仗,但是反过来又强调叙事。
诗文没有用典故,是用宋诗风格所做的调和。
本诗的叙事削弱了诗的文采,但是增厚了诗的底蕴。
对家国危难的描写,强烈的叙事性能够增强对受众的感染力。
辅以议论性的文字,意象的少量使用,在明末局势中具有很强的务实作用,做到了现实与文采的调和。
《马跑泉》【约1616后】王象春
将军战马就悬崖,石底空闻吼怒雷。
四铁一敲冰雪涌,始知赤兔本龙媒。
王象春(1578~1632年),字季木,号虞求,别号明湖居士。
明代济南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
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位居榜眼。
后受“阉党”迫害,名列东林。
兄王象晋即是后来清代著名王士祯的祖父。
本诗撷自王象春《齐音》1。
1616 (万历四十四年)春,王象春移家济南,购得李攀龙在大明湖百花洲畔的故居白雪楼,筑造问山亭,读书赋诗其中。
《齐音》中的作品当散作于此时之后。
《齐音》在咏景诗以及对诗的笺注中直抒胸臆,意存讽喻,对当时的弊政和人民的疾苦作了真实反映。
诗人正是以悲天悯人的心情,用入木三分的眼光,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
在这方面,就《黑虎泉》和《马跑泉》(见下一节)二诗进行评论。
该诗是对关外战事不利而作,歌咏的对象是宋金战争之时的济南守将关胜2(史实人物)。
从《齐音》来看,王是较早脱离主流诗坛的人。
当时诗人已经挂冠归隐济南,无官一身轻,发达的明代民间生活给了诗人无数的思想灵泉。
本论文选用的两首诗,一为万历一为天启所做,均没有采用固定套路,亦无风格所言,迥异于当时文人所做之诗。
诗的内容取材于住地济南诸多名胜和民间传说与口碑,用语鲜活有生气,诙谐而不打油。
作者脱离了官场文牍,所做之诗既没有文人士子的矫作,取材于民间而又没有民间诗文的粗俗与不合格律,虽然文辞并不出色,却也值得咏叹。
最主要的,作者在诗中无所言忌,没有避重就轻,对现实的批判酣畅淋漓。
第一首诗通过对本地抗金将领坐骑的歌颂,明里赞叹关胜,暗里直陈对明廷政治腐朽,边事溃败的不满,诗文取材于生活,简洁易懂,不拘格式,不套典故,感情丰沛,批判现实,正是本论文要论述的明末诗所发生的典型转变。
3、天启年间时局略述
熊廷弼性格过于刚直,遭致枢轴党争的殃及。
熹宗初立,虽然熊对稳定辽东局势贡献甚大,仍以袁应泰代熊廷弼。
在1621(天启元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
去职后,熊改任辽东经略。
巡抚一职改由王化贞署理。
王化贞一介文官,精于医理却毫不知兵。
期待使用战斗力和
1又名《济南百咏》。
诗集共收录诗作107首,分别咏颂了济南的山水泉湖、名胜古迹、节令风俗、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社会现象诸方面。
均为七言绝句。
诗后附有笺注,或说明本事,或作辨证,以抒发诗中不尽之意。
2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15《金人立刘豫》条记载,南宋髙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春正月,以刘豫知济南府。
金人南侵,十二月庚申,金人攻济南府,利诱刘豫投降。
怕死又无耻的刘不顾全城百姓的反对,杀死了坚持抵抗的“济南骁将关胜”投降了金人。
(此事又见于《宋史·刘豫传》和《金史·刘豫传》)。
士气都很低下的军队同后金政权进行大型决战。
1622(天启二年)年广宁之战,后金攻击西平堡,王化贞轻率出动出动大军赴战,在沙岭全部败殁。
复有败将哗变倒戈,惊惶之下,轻弃广宁,抛弃关外全部土地,退至山海关内。
后金一路急进,仅仅在宁远城下遭遇挫败,是为“宁远大捷”。
熊廷弼在朝内遭到众多奏议,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
王化贞也于崇祯年间议死。
天启二年。
孙承宗以帝师的身份督军辽左。
是时孙业已近六十。
广宁已成废墟,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存宁远,锦州两大军事基地,隔三岔河与后金对峙。
天启年间战事基本比较稳定,明朝始终据守着关宁锦三大要点。
虽然中间发生数场战争,但没有产生以往一溃千里的局面。
4、天启年间诗两首
《黑虎泉》【约1621后】王象春
泰山之下妇人哭,泉吼犹能悕啸风。
何故焚香祭猛虎,生祠几处在城中。
【笺注】城东有黑虎泉,俗传是水神,遂有庙祀。
泉势冲突,妇女饮之辄瘿。
余思:虎,猛物害人,何以禋祀?盖泰山哭妇致感孔子。
“猛于虎”者,已处处得生祠,况黑公水神岂独遗耶?余当瓣香作礼,祈其少戢搏噬,恕我残黎!
生祠是天启年间的独有的现象。
朱由校即位后,权阉魏忠贤大权独揽,各处地方官为了谄媚,争相为魏忠贤建立生祠(过往祠堂只能为逝者而建)。
连小小的济南城就有数处。
这首诗也是王象春《齐音》所选出,选题泼辣,大胆直白。
当时魏忠贤如日中天,视士子言官如寇仇,作东林点将录,均从政坛罢去,杨涟左光斗等人系狱而死。
作者与东林结交并不深广,但也没有喑声曲附。
在诗中痛陈民间的疾苦(妇人哭,祭猛虎),朝政的黑暗(官员巴结魏忠贤为之建祠)直陈魏是苛政猛虎,提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
王象春脱离官身较早,在明代主流文坛与政坛密切相连的情形下,王因而得到一个摆脱这两重桎梏的因缘。
归隐后作者能够遍历民间,从人民和现实中吸收营养。
在《齐音》中,作者所作之诗言之有物,辞无虚凿,不用典故,不袭套路,文风朴实,直面现实进行批判。
在《齐音》所做的时代,文坛尚且升平,自前后七子,西昆唐风的主流风气浸洗,多数人文风浮华僵硬,讲求形式缺少情感。
王象春的转变,无疑具有先导作用。
比之于后来者不同的是,王起码在《齐音》中的转变是过于激烈的,作者与民间密切结合,所做之诗基本彻底抛却了典故和套辞的使用,用语稍偏俚俗,略显矫枉过正。
《中右所不寐》【1621~1625】孙承宗
满城铃柝夜如何,檐马西风搅梦多。
白发萧萧人不寐,半规新月照沙河。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
明末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
曾为明熹宗老师。
后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统筹关外防务。
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入塞,已辞官回乡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全部战死。
生前官至兵部尚书、太傅等。
著有诗集《高阳集》。
中右所是辽西三岔河边的一座小城,广宁之战后成为防御后金进攻的前哨汛地。
本诗当做于蓟辽督师任上。
孙承宗身为帝师,仕途坦荡。
人生的顺利,帝师的特殊身份,以及作诗的时代(天启早期后金已经到扩张极限,且忙于镇压占领区反抗和蒙古交战,关外局势比较稳定)所限,
本诗的格局,所用意象无一不是从唐诗中因袭而来,具备明代后期流行的“诗必盛唐”这一标杆主张的深刻风貌。
略去标题和作者与年代,基本不能将本诗与唐代边塞诗区别开来。
推究其原因,孙承宗其时已近六旬,白发苍苍,其壮年恰是在后七子的的巨大影响下度过的,作者的作诗习惯业已为当时的诗坛潮流所决定。
但是本诗仍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尽管因袭套路,但是作者当时的处境却与唐代边塞诗人出奇的吻合,从而不像一般明诗一样是对唐诗风貌的僵硬模仿。
更况且作者身为帝师,具备扎实的文化修养,而且是一个气节崇高的人(作者本可致仕颐养,却主动选择了身临前线。
十余年后,面对汹涌而来的清军,已逾期古稀的孙承宗仍然带领全家仍然登城剧战,满门殉国),尽管全诗因袭唐诗的形式,但是作者借助自己的功底和真情实感巧妙地将局势,风物,忧思融进诗文里面,做到了形式与叙事和情感表达的有效结合。
本诗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表现出在明末危局的早期,诗坛如何对旧有的形式和风物意象加以坚守,同时又在局势的客观存在的决定下,将客观的社会现实与情感在不破坏旧有外在表现的情况下,溶合进既有的架构之中的。
表现了在局势转变的早期,上层建筑思想形式变化的滞后性,以及时人在内在机理上对时代所做的妥协适应。
四、帝国的毁灭——崇祯时期诗
1、崇祯朝局势概述
崇祯接手的是一个沉珂在身的王朝。
早在登基之前,即有魏忠贤谋夺。
之后面临的又是一个烂摊子,辽东除宁锦一隅全境沦陷,面对关外满族铁骑屡战屡败。
内地民军与土寇遍起。
战争的破坏,镇压所需的征伐,造成一个死循环。
严重的水患灾害更是形成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
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
野无青草,十室九空。
……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
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
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
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
惟圣明垂念。
”保定巡抚徐标被召入京时说:“臣自江淮来数千里,见城陷处固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亦仅余四壁城隍,物力已尽,蹂躏无余,蓬蒿满路,鸡犬无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1
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为剿流寇,明思宗努力镇压,但是两线作战功亏一篑。
征发三饷又导致底层民心尽丧。
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朝常年在山海关外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与后金\清作战。
军队又缺乏机动和野战能力。
后金\清军数度绕过山海关侵入内地,掠取了大量人口和财富,严重破坏了内地的社会。
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
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1以上两节引自樊树志.《晚明史》P13。
官,后期又重用宦官。
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明思宗的滥杀也日趋严重,总督中被诛者七人,巡抚被戮者十一人。
十七年中更换内阁首辅近五十人。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思宗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
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此时,农民军起义已经十多年了,从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纵横数千里之间。
至1642年,李自成张献忠相继建立了正规政权,大量歼灭收编明军。
明朝业已无可用之财,可战之兵,山河残破,终于在1644年灭亡。
2、边事寥落
《赠秦良玉无题诗其一其二》【1630】朱由检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朱由检(1611 -1644),明朝第十六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勤于政事,生活节俭。
但明朝局势积重难返,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
至此明朝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1630年,崇祯三年,当时第一次入塞的清军已经退回辽东,但依旧占据北京东部遵化永平四城。
明末著名的女将,四川土司女将军秦良玉慷慨率兵赴京勤王。
其时秦良玉之兄长秦邦屏已于1621年(天启元年)的沈阳之战的浑河岸畔血战殉国。
秦良玉在此战中奋勇克敌,将清军逐走。
战后崇祯在故宫平台帐前召见秦良玉,作成此诗。
明朝的皇帝所受的教育并不是朝向一个文学家或者传统士子的,这使得他们诗学熏陶不足,且皇帝的身份也使他们自外于诗坛之外。
固然使得这些诗文有如“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1直白明快如口语者。
但是另外一种好处就是他们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与主流主张,只要和辙押韵,符合基本体例,则可以自由发挥。
当然这种自由依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皇帝这一沉重身份的拘束。
本诗显然也是受到时事的深刻浸染。
全诗夹叙夹议,没有使用一处典故(除却阵图这样一个微弱的用典),也没有刻意。
但是感情真切,表达真切沉郁。
末了一句“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直接以反问的语气收尾,可谓振聋发聩。
诗的形式因应晚明以来局势动荡的情形,同当时的忧怀诗篇一样,强化了叙事性和议论性。
两首诗前两句均是叙事,后两句均是议论。
不用典故,也没有雕琢言辞,表达了对局势危难的担忧,同时直接赞扬了女将军秦良玉的忠肝义胆。
晚明诗文对局势的适应,一如本诗所显示,加强了对现实的直接描写,和对现实的直接批判。
形式上则删繁就简,不再雕琢文辞,滥用典故,避免了这种对形式上的刻意讲求对诗文务实性和批判性的遮盖。
但是这样一来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诗本身的文采,设若没有忧国忧民的真情实感的注入,则显然会堕入“再上层楼,再上层楼”这样的境地。
所以晚明的优秀
1明世宗《送毛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