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玉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西汉金缕玉衣
1973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现收藏 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 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 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 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 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盗掘中被火烧 过,这件玉衣是受过焚烧后的劫余之物,但色泽却更为 缤纷。
中国历上著名的玉器
----般般知玉
1、商俏色来自百度文库鳖经
商代玉器珍品。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北地穴式 房子内出土。俏色玉鳖计出土两件,一件昂首 瞪目向前爬行的玉鳖,是利用一块褐色与肉红 色相间的玉料雕成,鳖甲、脚爪和双目呈褐色, 圆润的腹部呈肉红色。另一只半龟宿状玉鳖, 背甲处理成黑色,头、颈、腹和爪均呈灰白色。 根据玉材色彩、形状、质地、纹理和造型特点, 因材施艺,制成了很好的俏色玉雕,表现了商 代玉工的精良技艺。
5、“一捧雪”玉杯
明代玉器珍品。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在七十年代收藏 一件古代玉杯,名为“一捧雪”。原收藏者李某,”称其家 族为莫怀古后代,从明代珍藏至今,玉杯已传世四百多 年。“一捧雪”玉杯为白色,略透淡绿,口径7厘米,深 2.5厘米,杯壁厚0.2厘米。杯身琢为梅花形,五瓣, 似腊梅盛开。杯底中心部分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缠一 梅枝,枝身琢有十七朵大小不等的梅花,与杯身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玉质晶莹,花美枝嫩,显然玉杯的作者取 “腊梅傲雪”之意。经故宫博物院鉴定,“一捧雪”为明代 工艺,玉料出自新疆和阗,是明代玉器的珍品。久沉复 现,尤为珍贵。
文章整理般般知玉:http://www.bbjade.com 转载请注明
7、明“寿字执壶”
明万历年问制作,据说是当时著名琢玉大师陆子刚的 遗作。玉质为新疆青玉。玉壶造型大方朴实,前后琢有 两个“寿”字和“献仙酒”、“献蟠桃”的浮雕。陆子刚长年 在苏州琢玉,这件“寿字执壶”为明代苏州玉琢的代表作。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 8、和氏璧
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 荆璧、和璧、和璞。与随侯珠齐名,共为天下两大奇宝。 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 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 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 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 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公分,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 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 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 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 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2、青玉高足灯
战国玉器珍品。高12.8厘米,盘径lO.2厘米。 通身浅黄沁,由三块玉子碾琢粘接而成。其中,灯 盘的玉质最优,有绺裂并带有少量石性,栗黄色沁 的立柱稍次。灯盘直沿,盘心磨平,中部起凹五瓣 花,盘沿外侧碾勾连文,反转起伏,回屈自然。盘 底部刻隐起双涡纹,以刚劲的横竖走向阴线连结。 立柱的图案分两部,上部以三个起凹的忍冬叶为饰, 下部与盘底的涡纹相似,上部简洁明快,下面细密 繁缛,形成对照。足面做平凸的五瓣花,每瓣碾双 涡阴纹,边碾瓦纹。底上凸边刻勾连涡纹,底碾起 五瓣花。
4、渎山大玉海
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 制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制作意图是为了反映 元代国势的强盛。它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 其雕琢装饰继承和发展了宋金以来的起凸手法,随形施 艺;俏色处,也颇具匠心。渎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 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预示了 明清时代又一个玉作高峰的到来。《国家人文历史》将 渎山大玉海评为镇国玉器之首。
3、西汉玉奔马
古代著名玉器。1966年陕西咸阳周陵公社新庄出 土。玉奔马质地温润,致密坚硬,属白玉。雕琢匀 净光滑,奇妙玲珑。高7厘米,首尾长8.9厘米。 奔马昂首嘶鸣,张口露牙,上唇方,下唇圆,双耳 竖立,两眼前视,四肢弯曲,右前蹄蹬空,作飞腾 状。躯干上有阴刻翅膀,马背上骑着双臂向前、双 手紧挨马颈的玉人,头束巾,身穿短衣,细腰,衣 摆为喇叭形。底座雕有互相缠绕的云纹状的长方形 托板,长8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玉马的尾和 前肢皆有云状柱与托板相连,既美观又平稳。技艺 高超,表现了西汉玉雕工艺的卓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