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篆刻:官印与私印
艺体类选修课篆刻艺术基础ppt课件
常用的用具还有砂纸板(粗、细砂纸)、磨石、 小镜子、牙刷等。
小结:篆刻的最基本工具和材料
1、石材 2、刻刀 3、字典 4、印泥
第三节 篆刻的刀法
一、书画印章的三种形式:
1、朱文:白底红字。一般是笔 划少的用朱文要圆润挺拔,忌瘦枯 无肉。
2、白文:—— 红底白字
如汉印式,横竖划要在方整中带有圆 意,笔划转角处要圆中带有方意(但不 得有棱角)。要粗壮豪爽,忌虚弱臃肿。
(二)其他印章材料
如象牙、金,银,铜,牛角,竹、树根,黄杨木等都可,不 过要先学石章为基础,再刻上述印章。
(三)印章材料的选择
选印石主要从质地、色彩、体量三方面入手。 • 质地以细、冻、实、纯为上。 • “细”—— 即质地细腻,手感特别光滑,外观上有油腻感。 • “冻”—— 即透明度好,山口一带的灯光冻,蓝花青田,封
一、 印章材料与选择(续)
4、巴林石(叶蜡石)
产于内蒙,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 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 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 石五大类。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 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 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 人,分外夺目。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 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 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
七、印规
盖印用‘印规’可以便盖的印不歪不偏,而且还可以重盖。
八、印泥
印泥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苍老者为上品。有朱 砂等效种。齐白石称紫红砂制印泥为最好。全国以 杭州西泠印社及漳州出产的印泥最负盛名。印泥只 要细腻色鲜不渗油者即可应用。用印泥要经常拌搅, 使印油和印色均匀,冬天怕冻,勿放在过冷的地方。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篆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玺印、篆刻发展与流变的历史过程;了解不同时期的玺印特点及主要篆刻家的艺术观点与风格特征。
2.了解古代篆刻基本理论和篆刻基本技法;掌握篆刻的基本刀法技法,对汉铸印的渡稿临摹训练达到运刀稳定与准确,兼及凿印的表现能力;对方寸之间字形、章法的把握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本课程学习,提升篆刻分析、解读、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篆刻教程》
2.主要教参书:
(1)《篆刻学》
(2)《印学史》
(3)《历代印风系列》(4)《增订汉印文字征》。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研究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历史,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与难点中国篆刻的历史四、讲授新课一)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研究评价表。
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纵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等于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三)发展历史殷商中国篆刻史等于一部印章的历史。
有一种观点以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
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以为这三枚铜玺并不是殷商之物。
战国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印章,能够追溯到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四)、结束语清初至中叶,XXX、XXX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XXX 再出发,开创XXX,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
稍后,XXX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
清末民初,黄士陵、XXX、XXX诸大家,各有风貌。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篆刻参考资料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篆刻陈强明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篆刻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的界定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
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2、研究目的、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而校本课程要充分发挥本校、本地区的特色。
篆刻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篆刻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清代篆刻家邓石如曾曰:“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
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治朱文印以文字为实体,以笔划间的空隙为虚处,而白文印则反之。
于是,在章法构成上,当虚中有实,实中含虚,互为呼应。
如同中国道教之太极图,阴阳两极构成了大千世界,阴阳调和,则气象万千,万物兴焉,一派天趣尽现。
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省内外很多学校开始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其中有的学校也有美术绘画、欣赏方面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发现“篆刻”方面的开发研究。
二、理论依据1、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有针对性的补充,是实现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力措施。
2、一个学校的发展要背依本国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个性多元的地方文化特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样的学校才有活力,才有良好的办学效益。
3、学校施展特色学校建设的五个策略,即“以营造氛围来推动特色建设;以教育科研来支撑特色建设;以师资建设来保障特色建设;以课堂教学来彰显特色建设;以校本课程来丰富特色建设”。
三、研究原则(一)两结合原则校本课程虽然是由学校为开发主体的课程,而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高中美术_篆刻模块(选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篆刻模块教学设计一、课题:《中国印中国情》课型:新授课二、教材内容分析:中国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棵奇葩,它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表现形式,在方寸之间展示了书法美、刀法美、章法美和意境美。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篆刻随着书法的实用价值不断萎缩其艺术性日渐彰显。
了解篆刻,学习篆刻也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篆刻的基本入门技法。
2、能力与方法: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印章的学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重点:篆刻的基本入门技法五、教学难点:篆字的书写与章法构成六、学情分析:现代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有主见,特别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方法:在欣赏篆刻作品、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操做篆刻技法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现,在练习技法后以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加深对篆刻的理解与表现。
八、板书设计:篆刻一、篆刻概述:二、篆刻工具:三、篆字书法四、篆刻刀法五、朱文白文六、篆刻技法步骤九、课前预习环节:篆刻概述;现代社会印章的用途;篆书的书写特点。
十、课堂教学环节教学程序活动目标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活动媒体类型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印章用途,引导出本课的课题一、提出问题:现实社会中印章的用途是什么?引入新课二、篆刻的艺术特征?1、2、学生答问学生笔记多媒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通过这一环节了解学生的技能基础,让学生在尝试表现的摸索中关注本课的知识重点,并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寻求答案。
体验一:篆刻简史体验二:篆刻工具、印材体验三:篆书书写体验四:篆刻刀法(执刀法、冲刀法、切刀法)教师总结规律:体验五:刻一刻。
篆刻艺术美术课件
一闵 丁字泳
园翊
章法(二章法布局 )
常
用
布
校司马印
局
平 正
陈豫钟印
陈豫钟
淮海英雄 沙曼翁
许振祎印
疏可跑马,密不容针
常用布局 疏密 跋扈将军 邓散木 天涯亭过客 齐白石 章法(二)
增减要不失字义、不失篆体
章法(二)
疏
常 用 布
陈太 局 巨疏 来楼
楼
袛
黄 牧 甫
雅 楼
增 减
印
安阳客
沙曼翁
古玺印
入印文字主要是战国古文 。 纳入印章后更趋精美、典雅、
疏放、雄强。 陈之新都 战国铜玺
日庚都萃车马战国烙马印
秦印 宜阳津印 铜印
汉印
关内侯印 铜印 魏霸 玉印
唐
五代
洞山墨君 端居室
宋
拱圣七都虞侯朱记
元
经筵讲官
巴陵子相之印
清 河 郡
都检点兼 牢城朱记
工具材料
印石、刻刀、印泥、毛笔、 墨汁、印刷、旧牙刷、毛 边纸等
人
陈求 豫是 钟斋
我 负 齐 白 石人人
边 栏
当
负
平
齐 白 石
园 主
人
202X
谢谢观赏
汇 报 人 姓 名 汇报人日期
43421
11 5
3321
221
章法(一) 印文安排:原则是由上向下、由右向左
二 字
1 2
印
三
字 印
3
1 2
四
字
31 42
印
21
2 3
1
21 34
321 1 2 3 4
章法(一) 印文安排:原则是由上向下、由右向左
篆刻入门:元代官印、私印和元押
篆刻入门:元代官印、私印和元押1.元代官印元代官制繁复,地域广大,种类、语言文字亦颇为复杂。
由于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因而印文也分为两种:(1)元代国书八思巴文。
(2)汉文篆书。
八思巴文亦用篆体,印背凿有年月以及铸造单位,均用汉文作释文。
印边较过去又有加宽,较印内文字三至六倍不等。
大小也各不相同,较小者5厘米见方,较大者则10厘米见方。
如'沿海巡防于户之印'便以八思巴篆体入印,大约7厘米见方,笔画盘绕曲折,规矩工整,但篆刻的艺术性已几乎丧失殆尽;又如'益都路管军千户建字号之印',9厘米见方,以汉字九叠篆文入印,字法屈曲、盘绕、繁复,线条平实,但多有呆板之感。
沿海巡防千户之印益都路管军千户建字号之印2.元代私印元代私印与官印相似,亦可分为两种:汉文篆书印、蒙文篆书印。
当时汉族文人学士、书画家多以汉文入印,蒙古族人则多以蒙文入印。
如'帖木儿不花记'一印,便是以汉文九叠篆入印,为外粗内细的双边,增加了一些变化,去除了九叠篆的一丝呆板,别具新意。
帖木儿不花记又如'陈信记'为蒙文加押。
印面文字线条较印边略粗且有变化。
分朱布白,疏密得当,因而印面显得灵活而不呆板,别有一番情趣。
陈信记再如'松雪斋'一印,为赵子昂之书室印。
篆文为朱文细篆,承汉唐朱文印之法并以小篆道劲流转之笔意入印,不受宋元九叠之影响,空间均匀有致,开元代朱文印一代先河。
松雪斋3.元押花押印都以朱文表现,形式多样,有方、圆、葫芦、琵琶等多种形状。
传世最多的花押印为元代押印,故称为'元押'。
元押的文字排列一般为上书楷书姓氏,下为花押。
'索记'一印为琵琶形元押,印文为蒙文,两字排列疏密有致,以当时流行乐器琵琶的外形为印形,颇为新鲜。
'马押'为葫芦形,'王押'为鱼形,'赵押'则为普通的长方形,从中可见元押形状之多样。
印章的种类
【印章的种类】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
官印:官方所用之印章。
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
印章由皇家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
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私印: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
私印体制复杂,可以从字意,文字安排,制作方法,治印材料以及构成形式上分成各种类别。
1.从字义上分有:姓名字号印: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
汉人名多一字,其三字印,无“印”字者即字印。
字印自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
现代人也有刻笔名的,也属此类。
斋馆印:古人常为自己的居室,书斋命名,并常以之制成印章。
唐李沁有“端居室”一印,约为此类印章的最早者。
书简印:印文在姓名后加“启事”,“白事”,“言事”者。
今人有“再拜”,“谨封”,“顿首”者。
此种印专用于书简往来。
收藏鉴赏印:此种印多用于钤盖书画文物之用。
它兴于唐而胜于宋。
唐太宗有“贞观”,玄宗有“开元”,宋徽宗有“宣和”,皆用于御藏书画。
收藏类印多加“收藏”,“珍藏”,“藏书”,“藏画”,“珍玩”,“密玩”,“图书”等字样。
鉴赏类多加“鉴赏”,“珍赏”,“清赏”,“心赏”,“过目”,“眼福”等字样。
校订类印多加“校订”,“考定”,“审定”,“鉴定”,“甑定”等字样。
吉语印:印文刻吉祥的语言。
如汉印中常见的“大利”,“日利”,“大幸”,“长乐”,“长幸”,“长富”,“宜子孙”,“长康寿”,“永安宁”,“日入千石”,“日利千万”等,皆属此类。
秦代小玺有作“?疾除,永康休,万寿宁”。
也有在姓名上下附加吉语者,多见于汉代两面印中。
成语印:属于闲章之类。
印文刻以成语、诗词,或牢骚、风月、佛道等语,一般钤盖在书画上。
成语印盛行于宋元,传贾似道有“贤者而后乐此”,文嘉有“肇锡余以嘉名”,文彭有“窃比于我老彭”,皆《离骚》中语,令忍忍俊不禁。
成语入印是从秦汉吉语印演变而来的,随一时游戏,然当求其隽永笃雅,不能信手臆造。
印章的高中美术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章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掌握印章的基本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印章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印章的构图和线条运用。
教学难点:1. 印章的精细雕刻。
2. 印章的个性化和创意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印章历史资料、印章种类图片、雕刻工具、印泥、纸张等。
2. 学生准备:空白印章、雕刻工具、印泥、纸张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印章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印章的特点和用途。
2. 提问:印章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有哪些种类?二、新课讲授1. 讲解印章的历史背景,介绍印章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2. 展示不同种类的印章图片,如:官印、私印、古玺、现代篆刻等,讲解其特点。
3. 讲解印章的制作方法,包括:设计、雕刻、上印泥、盖章等步骤。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枚空白印章、雕刻工具、印泥、纸张等。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制作方法,进行印章的雕刻和上印泥、盖章等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章的种类、制作方法及艺术价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印章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印章有哪些种类?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印章的构图和线条运用,介绍印章的审美特点。
2. 分析优秀印章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价值。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构图和线条运用技巧,再次进行印章的雕刻和上印泥、盖章等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章的构图和线条运用技巧。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印章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美术种类篆刻
篆刻中国具有艺术价值的印章镌刻。
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入印而得名。
篆刻也流行于日本等国。
中国印章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秦以前印章称为□(同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印章称印。
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
唐代称宝。
宋元以来官印和私印又有记、朱记、关防、押、图章、戳子等名称。
沿革印章的产生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把印章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和创作,是宋元时代才开始的。
宋元以前的印章称为实用印章时代;明清以来印章艺术流派繁衍,称为流派篆刻时代。
古代印章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此外,还有殉葬用印、辟邪印、烙马印、烙漆印、陶器用印等。
形制有一面印、两面印、多面印、子母印、带钩印等。
制印的方法有翻砂和拔蜡等方法,用铜浇铸的称为铸印,用刀凿刻的称为凿印。
钤盖在用绳捆扎文书的胶泥上,作为信验以防私拆称为封泥(也称泥封)。
从现存资料考察,印章用朱色印泥钤盖在纸上,约始于六朝。
印章镌刻成凸状的印文,称为阳文或朱文;镌刻成凹状的印文,称为阴文或白文。
印背高起有孔可以穿带的地方,称为钮,钮有各种形状,如螭、凤、龟、虎、橐驼、坛、台、瓦等,并起装饰作用。
穿钮的丝织物,称为印绶。
古代印绶以颜色来区别等级。
印章的材料,古代最多见的为铜质,也有用金、银、铁、铅、玉、水晶、陶泥。
官印的材料都有一定制度,不得僭越。
明清篆刻家印材多为叶腊石,其中著名的有青田石中的各种冻石,寿山石中的田黄、田白,昌化石中的鸡血石等。
封泥古玺印章起源于阶级社会,开始作为一种凭证的信物,以后印章又成为权益的证物。
春秋战国时期,印章的用途逐渐广泛,有器物记名用印、金币用印、标准器量器用印等。
秦汉是印章的繁盛时期,汉代官印已形成一整套的制度,印章的形制也更为多样。
印文多采用缪篆。
魏晋南北朝基本上依循秦汉印章的传统。
唐代官印体积增大,印文采用小篆,镌刻多为朱文。
宋元私印范围开始扩大,收藏印、斋馆印、词句印兴起。
看看古代官印与私印的区别
看看古代官印与私印的区别秦官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了东方六国异体文字,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制定了整齐化一,但并不呆板的秦篆,通称小篆。
我们在秦印中看到的就是这类文字,其特点是遒劲安样,工稳自然。
秦官印以其创制的小篆笔画为基础略取方势,体势与秦诏版、秦权量,以及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上的文字基本相同,很容易与战国或战国以前各国文字,特剧是各国的玺印文字相区别。
在传世的秦官印之中,从文字、史料、制作方法等方面分析,个别官印其时代上限可能早到战国晚期,如“昌武君印”,有些则可能要推迟到汉初,这是因为秦王朝历史甚短,存世秦官印极少的缘故。
秦代官印与战国官玺明显不同,秦时只有皇帝的印称“玺”,百官皆称“印”或“章”。
秦官印除天子用玉外,一般官吏为铜质,多为白文凿印,通常2至3厘米见方,正方形印喜用田字界格,印文分布格内。
这种格式,使小篆字体在方形框内经过减略、移位、挪让等手段的处理,成为趋于严整的“摹印篆”,改变了小篆的修长貌,因而与印章的形式相统一,显得平正秀丽,笔势圆润流畅,挺拔有力。
这种汉“摹印篆”的早期形态,率意自然,颇多古朴之气。
与方形印同时并存的还有一种“日”字形边框的印,正好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称为“半通印”。
这类印的特点与正方形官印大致相同。
秦官印在章法上更加严谨,疏密虚实安排得当,它在古玺印自然古朴风格的基础上由圆向方过渡,故印面方中寓圆,于遒劲安祥中溢出灵动多变之姿,给人以活泼自如、诙谐风趣的感觉,体现了较丰富的艺术内涵。
从形式上看它虽然不及古玺丰富多彩,但具有的继往开来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汉印——中国篆刻艺术辉煌时期——奠定基石。
秦私印秦代的私印,也以凿制为多,形状上长方形的比方形的多,也有椭圆形、圆形的。
印面亦加有边栏界格。
无论何种形状,体积都较小,俗称“秦小印”,印文笔画秀美可爱,字体依形附势,随遇而安,结体疏朗茂密相融,极为和谐统一,且凿刻技艺精湛,显示治印工匠高超的应变能刀和工艺技巧。
篆刻隋、唐、宋、金、元印章(图文)
篆刻隋、唐、宋、金、元印章(图文)倾力打造一个微艺术平台,欢迎艺术界和喜欢艺术的老师们传递正能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隋代统一南北,年代虽短,印章制度却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动,印章以实用为主,印面变大,朱文印增多,印文线条开始缠绕折叠等等。
自此,随着文人的参与,官印与私印开始彻底地分化了,并产生了许多全新的印章类型。
1、官印。
这一时期的官印以实用为目的,一般用铜质印材,并以印面的大小来区分官吏的等级。
所不同的是大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官印中有的会加入本民族的文字。
一般而言,唐代官印的印文线条较为均匀,与边框线条的粗细的差别不大,显得疏朗、空灵,它作为一种古代实用印章的新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朱文印式发展的先河。
宋代及宋以后,官印的边栏日渐加宽,文字则以“九叠篆”为主,显得繁琐造作,少有天趣。
而有一种低下职位的官印——“朱记”印,由于不拘成法,自然真率,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2、私印。
隋唐私印传世极少。
唐宋时期,由于皇帝雅好书画,富于收藏,出现了专门的书画鉴藏印。
文人士大夫也开始使用并介入印章的制作,他们既不属于一般官印的“板”,又不甘于一般私印的“俗”,当然也不满足于先前印章的形式与使用方法,从而逐渐产生了许多全新的印章形式。
除了姓名印外,还出现了收藏印、斋馆印、字号印、词句印等等。
这些印,在形式上大致存在两种追求,即对唐阳文官印的模仿和对汉白文印的效法,前者与唐代篆书的复兴有关,后者则与金石学的兴起有关。
作为实用的私印,唐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代,隶书印、真书印愈来愈为人们所使用,并逐渐演化为最简朴的“元押”,它作为私印以极端简单的形式表现,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
隋唐官印隋唐至宋元,乃至南北朝,是中国印章艺术的相对低潮时期。
隋唐官印存世极少。
隋朝短祚,唐代制度据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规定要上缴废印。
一律送至礼部员外郎,先在厅前的大石上碎其字然后在销毁,故传世唐印更少。
清以前甚少有这方面的资料,清人瞿中溶《集古官印考》收录了唐以来的官印一百多方,但只有考证,不见印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来稍微介绍一下官印和私印的具体内容。
官印:秦汉时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其影响深远,经久不衰,至今依然是篆刻家们所追摹的典范。 官印分铸印、凿印两种,一般文官多用铸印,军中在急需时的 “急就章”颁发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则采用凿制,印文以白文 居多,书体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缪篆”,这是一种从篆书向 隶书过渡的文字,结体方中寓圆,按六书稍作增减,改小篆之 形式,不改小篆之笔法,近隶书体势,而 不用隶书之磔法。一变秦印之柔媚为苍
官印与私印
官印自秦始有定制。汉承秦制,对官印的用字、 质地、大小、粗细以及绶带的长短、粗细、颜色、织 法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按官制等级,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形成了一 套完备的官印制度。汉以后的官印制度虽历代相承, 但实际上已没有什么具体内容了,仅作为一种“样式” 存在。
私印无定制、质地、形制 较丰富多样。有文字印,还有 不少肖形印。
劲有力。官印总体艺术风格浑厚古朴,外 拙内巧,端庄凝重,平正自然,落落大方。 但亦不乏粗放雄伟,瘦劲峻峭和奇崛苍茂 一路风格的,正是它的多姿多彩,使印章艺 术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私印:数量极多,形式丰富。在文字、材料和制作方
法上与官印基本一样,只是尺寸略小,其用途、形制更加广泛, 艺术特色更加突出。在小小的方寸之间融进了万千气象,印 工们精湛的技艺,杰出的构思,创造性地发展了印章的艺术形 式。如朱白相间印,利用感观错觉,造成比重均衡,轻重得当, 浑然一体的视觉效累;回文印的独特章法,四灵印文字的端庄 与吉祥物的生动活泼对映成趣;肖形印的古朴醇厚,栩栩如 生的人与动物形态;缪印和鸟虫篆的盘曲自如, 奇丽多姿等。总之,汉私印以它洋洋大观 的形式,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令人 在高古新奇、生动沉稳、浑穆玲珑中,产 生印章艺术美的享受。这里只选择一些
有代表性的文字印。而肖形印、鸟虫篆
印则另篇单独欣赏。
临摹·创作·技法:
用摹写方式,选临一方汉代官印和一方汉代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