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合集下载

27088国际投资学 考点总结

27088国际投资学 考点总结

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1、国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产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2、投资主体: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个人投资者。

3、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4、国际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相对于直接投资而言,其收益较为固定。

5、非股权安排: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属于股权联系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许可证交易、特许专营和限制中长期贷款等属于以非股权联系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6、国际投资的内涵:1、国际投资主体的多元化;2、国际投资客体的多样化;3、根本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4、国际投资蕴含资产的跨国运营过程。

7、国际投资不断发展的原因:1、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的飞跃;2、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发展;3、国际政策环境的自由化;4、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

8、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

2、发展中国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洲、东南欧和独联体国家。

9、影响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因素:发达国家:1、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2、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3、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

发展中国家: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跨国公司战略因素。

10、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的近期趋势:1、第一产业(初级产品部门)的趋势:总体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初级产品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明显降低了。

2、第二产业(制造业)的趋势:近年来,制造业部门的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三个变化:投资留向由原来的资源、劳动密集行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行业;投资形式上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安排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制造业的国际投资中还出现了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公司网络。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学》PPT课件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学》PPT课件

③市场导向型。
④生产和销售国际化型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特点
(一)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
第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的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
第三,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赫克歇尔(-一)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俄第3)林二小(,岛凡H清⁃的是O比具)较有模优势比型投较的资成基理本论本的优假基势定本的是命题行合业理,
① 产业因素 ③ 国家因素
影响因素
② 企业因素 ④ 地区因素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3.市场内部化收益和成本比较 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 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体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统一协调生产经营,消除“时滞”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以及转移价格 (3)消除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 (4)有效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分析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 跨国公司针对内部因素进行决策的结果,除了区位 因素外,忽视了外部环境,如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该理论对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不具备解释 力。
局限性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三)内部化理论
1.内部化理论简介
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 起源于1937年美国学者罗纳德·科斯 (Ronald H.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 (Transaction Cost Theory)。“内部 化”这一概念是由科斯首先提出来的, 他指出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成本的,当市 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协调成本时, 企业内部的交易活动将取代外部市场的 交易活动。

国际投资学教案-国际投资的内涵

国际投资学教案-国际投资的内涵

国际投资的定义目前尚未统一,这种状况与国际投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尚处在发展与探索过程中有关。

人们普遍认为,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予以分类:(一)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国际公共(官方)投资和国际私人投资国际公共(官方)投资(International Public Investment)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例如,为了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世界银行向中国政府贷款1 500亿美元,这些资金连同国内匹配资金8 600亿元人民币,为有效减少入黄泥沙和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如,2007年初,世界银行执董会批准向我国提供2亿美元贷款,帮助西部地区的贵昆铁路改善运输质量,缩短中转时间,提高运输能力。

国际私人投资(International Private Investment)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以全球最大的饮料制造商可口可乐为例,自1981年可口可乐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以来,中国不仅成为其全球第五大市场,而且是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之一。

2006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卖了11亿箱,平均4个中国人喝3箱。

目前可口可乐所有中国装瓶厂使用的浓缩液均在上海制造,98%的原材料在中国当地采购,99%的员工为中国本土员工。

未来几年里,可口可乐将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加大在华投资,可口可乐系统的装瓶厂将会超过34个,销售分支也会达到600个以上。

一般来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并将对一国的生产与流通、经济与政治、科技与社会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按照投资期限,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国际投资学》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国际投资学》

8 技术地方化理论
• 8.1 产生背景 • 8.2 发展学家沙加亚·劳尔(Sanjaya Lall)在 1983年出版的《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 展》一书中,在深入研究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 势和投资动机的基础上,从技术变动的角度首次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地方化理 论(Localize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ory),以 解释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技术的引进、创新来进行 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为。
4.2 投资的三种动机
从投资国的角度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三种类 型:第一种是自然资源导向型,第二种是劳动力导向型, 第三种是市场导向型。垄断优势理论过于强调企业对国际 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忽略了宏观经济因素和国际分工原 则,有失偏颇。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优势原理对国际直接 投资的讨论中应该是一致的。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 小越好;第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的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 优势;第三,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 场。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本章要点:
➢学习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渊源
➢运用相关理论,解释企业的跨境投资经 营行为
• 1.1 海默的开创性研究 • 1.2 金德尔伯格的补充 • 1.3 理论评价
1.1 海默的开创性研究
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erbert Hymer, 1960)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中, 首次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 为。海默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中提出的“国 际间资本流动主要是由利率差异所导致”的说法 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他指出, 直接投资是伴随着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而产生的, 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是企业的跨国经 营的程度。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分析
(1)股权投资
是指投资主体以直接投资的方法在其海外子公司 占有一定的股权比例,以所有权为基础,以决策 经营权为途径(持有普通股),以实现对企业有 效控制或影响的直接投资方式。
其中,股权投资又包括全部拥有(拥有95%以 上股权)、多数占有(50%以上)、对等占有( 各占50%)和少数占有(50%以下)4种类型。
(三)混合国际直接投资
混合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既具有纵向FDI动机,也 具有横向FDI动机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也包括 不关联行业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新建投资方式
一、新建投资的概念
又叫绿地投资,指某一个境外投资主体依照东 道国的法律或相关政策,在东道国设立新企业, 拥有该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的投资方式。
合资新建是指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根据东道国 的法律按照一定的投资比例设立新企业,共同经 营管理,共负盈亏。
(二)横向新建投资,纵向新建投资和混合新建 投资
按新建企业的产品与产业的关联划分为横向新建 投资、纵向新建投资和混合新建投资。
横向新建投资又称为水平新建投资和产业内新建 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新建的企业与母公 司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
新建海外企业可以由境外投资者投入全部资本 ,在东道国设立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的企业,也 可以由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的投资者共同出资, 在东道国设立一个合资企业,但是它们都是在原 来没有的基础上新建的企业。
二、新建投资的分类
(一)独资新建和合资新建
独资新建是指境外投资主体如跨国公司全资在海 外建立企业,并自行管理、独享企业利润和独自 承担风险的方式。
四、按照投资企业的产品与产业的关联来划分, 可分为横向国际直接投资、纵向国际直接投资和 混合国际直接投资
(一)横向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ppt 37页)

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ppt 37页)

6.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①具备与东道国当地的竞争对手相抗衡的竞争优势 ②具备有效协调国外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能力 ③东道国能够提供一些有利条件,吸引国外直接投资
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垄断优势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雁行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边际产业扩展理论
辽宁成大原来持有广发证券20%的股权,2004年6 月16日,辽宁成大以1.18元/股收购辽宁万恒集团 有限公司持有的86,236,500股广发证券股权,收购 辽宁外贸物业发展公司持有的广发证券25,383,095 股,收购完成后,累计持有广发证券25.58%。
最终,广发证券的控股权落入被称为“反收购铁 三角”的辽宁成大、吉林敖东和深圳吉富三家之手, 中信的收购计划宣告失败。
今天,巴西拥有自己的微型硅谷,生产过时的计算机, 价格是美国的三倍。用户的不满导致黑市上大量走私芯片和 计算机,巴西所谓的“国际技术”不过是美国和日本计算机 的劣质翻版。巴西政府也限制国外供应商提供电信设备。荷 兰的GTE和飞利浦公司已经撤出了巴西市场。
对外直接投资
新建投资
资本输出
并购投资
证券投资 (对外间接投资)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
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为取得东道国企业经营管理上
的控制权而输出资金、技术、管理技能等不同形式的资产或要素的 经济行为。
国际间接投资:也叫证券投资,指投资者在市场上购买股票、
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
2.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区别:
①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管理等无形或有形资产; 对外间接投资只包括货币资本。
风险案例2
自从1977年,巴西政府就设法将外国公司挤出计算机和电 信市场,鼓励本地巴西人经营公司。首先,微型和小型计算机 由巴西公司生产,然后是外壳、调制解调器、软件和数字芯片 等部件。1979年,Philco Brazi (一家消费性电器制造商,福特汽 车公司的下属公司)和RCA的巴西附属公司在巴西一起联合生 产芯片。当时,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因为没有巴西公司在生产 芯片。但到1980年末,巴西政府宣布数字芯片的制造对国外公 司进行限制,并指定了两家巴西公司作为巴西的数字芯片专门 生产商。

国际投资学(investment)

国际投资学(investment)
20
(4)国际投资中生产要素的流动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投资必然是生产要素的投入。国际投资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各国 之间的流动。广义的生产要素包括:原材料、设备、资金、劳 动力、技术、土地等。在国内投资中,生产要素易于在各部门、 各地区之间流动。(地方保护主义除外)。商品经济越发达, 则流动渠道越畅通。与国内投资相比,国际投资中生产要素的 流动要困难得多。 解释:材料和设备的流动要受到投资国和东道国外贸政策(如 禁止进出口、进出口关税、产品配额限制等)、产品质量和运 输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各生产要素中,资金的流动性最好但 仍受投资国和东道国对外经济政策、国内货币供求状况和汇率 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要受其自身素质和许多法律的限 制(例如,澳洲对肥胖的人发放医疗保险金,因此,移民局对 体重超过84公斤的人禁止入境!);技术的流动要受到输出国 的多外经济政策和技术对东道国适用程度的影响(消化),特 别是对于当代第一流技术,投资者及其政府往往采取各种严厉 措施,限制其输出,以便保持其垄断技术优势;土地则完全没 有流动性。 生产要素流动困难使得国际投资的运动过程要比国内投资的运 动过程复杂得多。
12
国际投资
涉及两类国家
投资国和东道国
分为两个部分
向国外投资(对投资国而言) 向国际筹资,即引进海外资金(对东道国而言)
13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投资
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输出或输入, 也就是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即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 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二者相同之处:
19
(3)国际投资具有多元的直接目标 投资目标可以分为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 国内投资与国际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 追求盈利的最大化,但两者的直接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国内 投资的直接目标与最终目标是统一的,而国际投资的直接目 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则有较大的差异。就国际直接投资而言, 具有多元直接目标,如:开拓和维护出口市场、转移污染、 降低产品成本、分散资产风险、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获得东 道国资源、援助东道国经济建设、改善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 边经济关系或政治关系为投资者得到其他有利可图的投资机 会做铺垫等;就国际间接投资而言,同样具有多元直接目标, 除获得高于国内投资的利润外,还有分散资产风险,为东道 国提供经济援助,解决国内“资本过剩”等。国际投资目标 多元化是国际投资的重要特点,因而,考察其整体效益要比 考察国内投资的整体效益复杂。

国际经济合作(第二版)教案4

国际经济合作(第二版)教案4
•人为因素:主要为一些政策性的人为因素。比如:开放的进程安排、投资的激励(主要来自于政策)、政策的连续性等等。
c.从包含的内容和因素的多寡来划分:可以分为狭义的投资环境和广义的投资环境
•狭义的投资环境就是指经济环境:像是一个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外汇管制和货币稳定状况等。
•广义的投资环境指的是除经济环境外,包括自然,政治,文化,法律等其它的外部因素。
(4)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提出时间:20世纪70年代
提出者:日本学者小岛清
主要观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在各类产业中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同发展中国家相比趋于比较劣势,故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作为率先对外投资的边际产业;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由于东道国和投资国都集中发展其比较优势的产业,两国的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
•优势:
a.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组合优势;
b.不易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容易获得优惠待遇,减少投资风险 ;例: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控股
c.在经营上较少受到限制,有助于进入新的市场
•劣势
投资各方的出发点不尽相同,短期和长期利益不一致,因此在共同的经营管理中可能会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这类投资主要是利用国外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
•出于自然资源方面的考虑
•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
•出于汇率变动方面的考虑
•出于利用各国关税税率的高低来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
•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和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3)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

国际经济合作课后习题答案_赵永宁

国际经济合作课后习题答案_赵永宁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1、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怎么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p1-2国际经济合作: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际界限的自然人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包括国家间的经济协调政策。

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

包括主权国家(或地区)、国际经济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间的企业、国际企业法人及主权国家非法人机构、学术团体等。

(2)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组合(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

生产和流通领域(4)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5)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社会为稳定区域经济及世界经济而进行的经济政策协调活动。

2、试述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

详见P3(1)研究对象不同。

国际贸易研究商品国际流通的特点与规律,即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间接流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进出口,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直接流动和重新组合与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协调机制,研究的重点是生产领域的直接协作。

(2)业务程序与进行方式不同。

(3)对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3、国际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与方式?请举例说明。

类型:按范围大小:广义和狭义国际经济合作按观察的层次和主体:宏观(北北,南南,南北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微观国际经济合作(工贸,投资,信贷,科技服务)按业务和产业的关系:垂直和水平国际经济合作方式1)国际直接投资合作(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BOT投资,建造——运营——移交)2)国际间接投资合作(国际信贷投资,国际证券投资)3)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承包工程,劳务进出口,国际旅游,国际咨询业务)4)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有偿转让和国际科技无偿转让)5)国际土地合作(对外土地出售,土地出租,土地有偿定期转让,土地入股,土地合作开发等)6)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对外签订管理合同,聘请国外管理集团,管理专家,开展国际管理咨询,联合管理合营企业,交流管理资料与经验和举办国际管理讲习班等)7)国际发展援助(资金援助,物资援助,人力(智力)援助,技术援助)8)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9)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联合国系统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政府首脑会议进行的协调,以及国际性行业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的协调)4、试述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动因与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

自考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自考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跨国公司与管理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直到197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57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文件中,才正式采用了“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3.跨国公司的判断标准用那些?结构性标准:即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和控制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跨国公司。

营业实绩标准:主要是通过研究一家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官员人数和利润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否属于跨国公司。

行为特性标准: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应有全球性经营战略。

4.经营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虽然跨国公司的总部不设在某国,但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都是全球性的。

5.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4技术内部化6、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包括三种基本单位:母公司: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经母公司直接投资而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部。

7、跨国公司的类型1按经营项目分类:(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出发,跨国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经济资源为主的跨国公司。

二是以经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

三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

2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从决策上分类)一是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主要考虑母公司的权益。

二是以多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众多子公司的权益为主。

三是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全公司在世界各地权益的统筹考虑为依据。

3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一是横向型跨国公司。

二是垂直型跨国公司。

三是混合型跨国公司。

8、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9、近代的跨国公司始于德国的拜尔化学公司。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中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

1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1加速生产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介绍

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介绍

(三)混合国际直接投资 混合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既具有纵向FDI动机,也 具有横向FDI动机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 一、新建投资的概念 又叫绿地投资,指某一个境外投资主体依照东 道国的法律或相关政策,在东道国设立新企业, 拥有该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的投资方式。 新建海外企业可以由境外投资者投入全部资本 ,在东道国设立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的企业,也 可以由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的投资者共同出资, 在东道国设立一个合资企业,但是它们都是在原 来没有的基础上新建的企业。
(三)合作经营 合作经营又称契约式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国家的投资者通过谈判签订契约(或 合同、协议)共同投资组成合作企业,并共同管 理、共担风险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在这种方式 下,合作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不是以股权比 例而是以契约为基础,即根据契约规定的投资方 式和分配比例享受收益或承担风险。
跨境并购与新建投资相比,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表4-2)。
三、根据合作方式划分,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 营和合作经营 (一)独资经营 独资经营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东道国境内设 立由境外投资者全部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企业的国 际直接投资方式。 企业的全部资本由境外投资者承担,独立经营, 自担风险,不参与投资与经营的东道国不能分享 收益,只能获得税收、土地使用费、公共基础设 施管理费等费用的收人。
(2)非股权投资 指投资主体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服 务或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以获取利润或取得 对该东道国企业的某种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 非股权投资包括合同制造、服务外包、许可经营 、特许经营、管理合同、战略联盟等具体形式。 与股权投资相比,非股权投资是一种合约投资, 控制权较小,风险也较小(表4-1)。
(二)合资经营 合资经营又称股权式经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国家的投资者(其中至少有一个东道国的投资方 )共同投资创办企业,并共同经营、共担风险, 按照股权比例分享收益的直接投资方式。 投资各方既可以用货币性资产作为投资股本,也 可以用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投资。不管以什 么出资,都要按同一种货币计算其各自的投资比 例和股权,按相应的股权比例分享收益和承担风 险。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缺点:

第四,失败率较高。
案例分析:阿尔斯通——武锅

案例: 1996年,法国SEB集团收购收购国营上海红星电 熨斗厂60%的股份。 收购前,红心一度占据了中国电熨斗市场的半壁 江山,在上海的占有率更高达87%。1993年品牌 评估价值就高达1.3亿元。然而,1995年还销售2亿 元、赢利2000万元的红心与法国SEB合资后,市 场占有率从50%直线下降,到1999年分手的时候, 占有率下降到20%。“合了三年,亏了三年。最 后双方分手了,结果渠道被占了、市场被占了, 留给中方的是一屁股应收账款。



Follow the lead of a competitor ------strategic rivalry Product Life Cycle by Vernon ------however, doesn’t explain when it’s profitable to invest abroad. 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 (natural resources)

(3)国际直接投资的三大方式比较
合资企业 定义 合营企业 独资企业
特点
经 营 管 理
1 2 3
股权型
投资比例① 投资期限 50% 10-20 <30
契约型
1
4
5 6 7
1 组织形式 (1)法人式 投资方式,含货币、实物、 ——董事会管 理制 无形资产②等。 (2)非法人式 劳动工资管理 2条原则 ——联合管理 产品销售管理 3条渠道 制 利润汇出管理 名不副实 (3)委托管理 争端解决管理 制 ——协商、调解、诉讼、仲 2 合同管理 裁

1995年,上海家化斥巨资赎回“露美”和“美加 净”这两个民族品牌。

国际投资的环境分析ppt课件

国际投资的环境分析ppt课件

“冷” “热” 比较分析法
• 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多种 投资环境要素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据此对 目标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如果某个 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资,那么它就可以称为 “热”因素,反之则为“冷”因素。评价 之后再按由“热”到“冷”依次排序,热 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冷国则表示投资环 境欠佳。
第四章国际投资的 环境分析
知识要点
• 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涵盖的主要内容及当前主 要的投资环境分析方法
• 理解当前中国环境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存在 的优缺点
• 掌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常用的几种投资 环境评估方法
技能要点
• 学会运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对 外直接投资环境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估
问卷的题目是《关于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调
查问卷》,其中企业在回答以什么标准选择
海外目标市场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市场的规 模和潜力(占23.8%);其次是政治、经济 和金融的稳定性(占23.3%);第三是能够 和容易对第三国出口(占14.8%);第四是 税收优惠(占13.3%);第五是外汇管理自 由化及可返回利润(占9.9%);第六是基 础设施状况良好(占9%);第七是有贷款 可利用(占8.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价值观念
• 时间、竞争、财富
• 教育水平
跨国经营和管
理的人才要具 备的素质?源自• 从教信仰• 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
• 与当地普通雇员、供应者和顾客的沟通
❖自然环境分析
• 自然资源 • 地理位置 • 气候条件 • 人口
世界上属 于避税地 的国家和 地区主要 有哪些?
❖世界上属于避税地的国家和地 区主要有:巴哈马、百慕大、 开曼群岛、瑙鲁、巴拿马、哥 斯达黎加、牙买加、香港等 ;

国际直接投融资思考题及练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直接投融资思考题及练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直接投融资思考题及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本章思考题1、投资及国际投资的联系与区别。

投资是指个人或企业寄希望于不确定的未来收益,而将货币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投入经济活动的一种行为。

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是跨国界的投资活动,即一国的个人、企业、政府与其他经济组织在本国境外进展的投资行为或活动。

国际投资属于投资的一局部,当国家内部的资本投向国外时,该投资就成为国际投资。

而广义的国际投资还包括国际援助,援助一般不属于投资的范围。

2、国际资本移动、国际投资及国际融资的区别。

国际资本移动从根本意义上看,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正是由于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才构成了国际投资的根底。

从具体内容上看,国际资本移动只是从一国及他国的资金往来角度划分的,即包括了以盈利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也包括了带有资金融通的性质的其他非投资内容。

国际投资属于国际资本移动的范畴,其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盈利性。

国际投资是投资主体、投资目标、投资要素、投资要素、投资国别、投资流向、投资形式、投资领域、投资行为、投入及产出之间关系等诸多因素的高度内在统一。

广义的国际投资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借贷以及局部国际援助。

融资是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资金的借贷与筹集活动,包括存款、放款、互相借贷、商业信用、金融信托、融资租赁、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等等。

发生在国际间的资金通融活动就是国际融资,国际融资是国际投资的具体活动,任何一项国际投资行为在投资前期都要进展融资活动。

3、国际投资包括的类型及特征。

类型:按投资期限分为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按资本来源与用途分为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按资本的特征分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投资特征:1〕跨国性;2〕投资目的多元化;3〕投资表达着国家及民族的利益;4〕投资所使用的货币既单一化又多元化;5〕投资风险较大。

4、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是指对其不同价值增值活动的国际区位选择与对企业所控制的各类实体所进展的一体化程度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边际产业扩张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指导日本的国际化政策,促进产业 结构调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 国外直接投资理论。但是,这个理论着重在国民经济宏观的 角度研究国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利益,没有回答实际进行投 资的微观主体—企业,如何在被投资国形成与当地企业竞争 的优势等问题。
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
在全球范围内以寻求最有战略价值为目的的投资,成为 进入20世纪90 年代后跨国公司发展最重要特点之一,也标 志着跨国经营从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等跨 国经营类型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 战略资产包括品牌、企业销售网络、研发能力、售后服 务、声誉等。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为战略所用的资 产也越来越丰富起来,并逐渐无形化、精神化了,如远见、 直觉、判断、洞察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权力与控制手 段、团队精神、企业文化、信息等。
跟随潮流型
在寡头行业,即为少数几家大公司控制或囊括的行业 中,各寡头企业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竞争地位十分在意, 因而对寡头同行的行动十分敏感。当寡头同行前往他国, 特别是原有产品销售地投资设厂、从事生产经营时,本企 业为了防止市场被竞争者独吞,也往往跟随前往投资。
效率寻求型
国外直接投资对国际经营效率的提高,主要表
国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一)以获得经营权为目的 (二)以货币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 综合性资本形式为内容
(三)反映着一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水平国Fra bibliotek直接投资的发展
《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文版)指出,尽管2010年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上升了5%,达到12400亿 美元,但其仍比危机前的均值低15%左右,比2007年时的 最高值减少了近37%。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 乏力,债务危机严重,新兴经济体通胀抬头,不稳定因素 增加,这些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 其中较为令人瞩目的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吸 收了超过半数的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达到6420亿美元。其 中,中国和中国香港的外资流入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东 亚地区的外资流入量上升至1880亿美元。中国的流入量上 升了11%,达到1060亿美元。
国有企业是主体
专门实行跨国经营的外贸公司;大型国有生产企业或企业集 团;大型国有建筑类企业集团;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投资绩 效低; 对外投资的区域过于集中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遍布世界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 是,亚洲占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70%以上,仅香港一 个地区就占存量的六成,占亚洲投资存量的90%以上。拉丁 美洲位居第二,而在拉丁美洲的投资存量中,90%左右又集 中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过 于集中,不利于分散投资风险。
资急剧扩大;在 1977 年美日两国签订了一份重要的贸易限制
协议后,三菱电器、东芝、日利、本田等彩电和汽车企业均争 先恐后地到美国投资设厂。
稳定与扩大市场型
这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进一步成长与扩大,即使是现有产品 出口市场并没有受到威胁,也会尽力谋求原有市场的扩大和对 新市场的占领。 据日本外务省组织对170 家跨国公司调查, 发 现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最大动机是保证与扩大本公司市场, 实现企业的发展。美国紧急委员会对美国企业海外经营动机的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7%的企业认为市场动机是主要的投资动 机。

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2011年,以并购 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 的37%。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化集团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巴西油田;山东重工收购意大利法拉帝集团;三一重工德国 普茨迈斯特公司;国家电网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额达688亿美元,同比增长 21.7%,较2001年的69亿美元增长近十倍。其中,非金融类 对外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截至2011年,中国资产总量超 过1.5万亿美元,境外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 120万人。 跨国并购渐成海外投资重要方式
资源寻求型

资源丰富国家企业的国外直接投资
不是只有类似上述这些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才倾向
于资源寻求型投资,出于某种原因,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同样也可能会进行资源寻求型投资。如芬兰林业、美国石油;
市场寻求型

规避贸易壁垒型 稳定与扩大市场型 领先进入市场型 跟随潮流型
规避贸易壁垒型
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2011年我国利用外资分析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看, 服务业:47.62%,首次超过制造 业的比重; 制造业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4.9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第四章 国外直接投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国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国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国外直接投资的利弊分析
第一节 国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一、国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二、国外直接投资的特征 三、国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相 对于国外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而言 的。一般说来,国外直接投资与国外间接投资都是资本 在国际间的流动,但是,国外间接投资不直接参加企业 的经营活动,只是获取所有权利益。如在投资股权的情 况下,通常是获取股票收益;而在投资债券的情况下, 则是获取债权收益。而国外直接投资的直接目的是直接 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获取所有权和经营 权利益。
FII与FDI的区别

FII只涉及资金的移动,而FDI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 高利润,而且更主要是为了控制国际经营,从而 控制国际市场; FII需要涉及到国际间资本流动,而FDI不一定; FII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FDI属于生产领域的范畴;

国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综合考虑以上见解,可以将国外直接投资定义 如下:“国外直接投资是以直接参与被投资企 业的经营活动,以获取经营权为目的,通过向 海外一体化地转移资本、经营能力、技术、商 标等生产要素,开展海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活 动”。
关于外国公司在美投资的调查和研究证实:巨大而多样化的美 国市场是外国公司在美国投资的最根本原因。
稳定与扩大市场型
领先进入市场型
在产品开发成长期,一方面,国内市场尚能充分容纳产品 销售;另一方面,产品在设计和生产工艺上尚需进一步改进, 需要设计人员、生产人员和消费者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根 据市场信息改进产品。这时,产品宜以内销为主。在产品成长 后期,可不失时机地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抢先占领海外市 场。而当产品趋于成熟,企业应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迅速在 国外设厂生产,就地销售或销往其他国家。领先出口和领先设 厂使企业获得了领先进入外国市场的机会。
高额关税、低进口配额、出口管制等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 主要手段。企业为了保护产品出口市场,可以通过直接投资, 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原产品进口国,以绕过贸易壁垒,就地生产, 就地销售。如自20 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大型出口企业为 了绕过西欧国家的关税壁垒,提出了“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 战略,制定了以投资代替出口的政策,使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
4、区位理论
理论要点
区位因素的引入不仅在于其自身涉及到国际企业相关 成本,而且也在一定范围反映了国际企业扩展的动因。因此, 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道国,是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 区位因素对于国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能力主要 体现在以下五方面:劳动力成本、原材料的获取、市场位臵 和市场潜力、贸易壁垒、政府政策。 区位理论实际上只涉及投资目标国环境因素的某些方 面,而对其他诸如企业如何与同享区位优势的东道国企业竞 争问题等较少涉及,但该理论适用于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 环境要素的分析,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地点。
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历史发展
二、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体系
(一)宏观经济角度的理论 (二)微观企业形态角度的理论 (三)宏、微观综合角度的理论
(一)宏观经济角度的理论 1、传统资本移动理论 2、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3、帝国主义需要理论 4、区位理论
1、传统资本移动理论
二战前,国际资本的移动主要是以证券投资方 式进行的,因此,在理论上将资本国际移动的原因, 归结为国际间存在资本利息率的差异,即由于资本 利息率的差异,会引起资本由利息率低的国家流向 利息率高的国家,从而形成的资本在国际间的移动。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各国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 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因资本丰裕 度不同产生利率差异,资本由资本丰裕国流向资本 稀缺国直至利率趋于一致。
4、区位理论
区位优势指的是某一国家能为其境内从事增值活动 的企业提供的便利条件。区位理论被用来解释对外直接 投资的投向问题。最初的区位理论(Southard提出)是 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臵问题,后来,渥特尔· 艾萨德 (Walter Isare)将其引入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认为, 国际企业之所以向某个特定的区位(东道国)进行直接 投资,是由于它要获取一定的区位优势,而这些区位优 势可能是其他东道国所不具备的。
第三节 国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一、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问题 二、国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 三、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思考与讨论
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关国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很多, 但是并未形成一个真正有代表性的理论。多样的直接投资 理论,一般都是围绕着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1)为什么企业要到国外去经营; (2)投资企业如何与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当地企 业进行成功的竞争; (3)为什么企业不通过国际贸易或许可经营方式,而 是通过投资海外生产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