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试论感性工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摘要:工业设计不仅仅是一门富于“行”的学科,更是富于“思”的学科。
在感性的工学产品设计中,不仅仅要谈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等涉及“怎么做”这一“行”的方法论问题,更要论“为什么要这么做”。
往往背离目的的设计活动无论在其后的设计实践中如何精彩与动人,都是失败的。
本文对工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从其本质、特性做了一一阐述,最后讲述如何进行概念设计的前期构思与创作,提出探索未来设计的各种可能。
关键词:感性工学产品造型概念设计一、工业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工业设计是由英文“industrial design”翻译而来,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于1919年首次提出的,是国际上公认的学术用语。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会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
适应物品特质,不单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概念设计起源于德国学者pahl和beitz,1984年他们在《engineering design》一书中提出了“概念设计”的概念,将概念设计描述为:在确定设计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得出求解方案,一部分的设计工作叫做概念设计。
在其之后,英国lancaster 大学french教授也在他的《conceptual design of engineers》一书中提到了概念设计,他认为概念设计首先要弄清楚设计的要求和条件,再利用简图形式来表达广义解。
二、概念设计的前期构思与创作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概念设计的研究起指导性作用。
产品概念设计通常是针对产品的功能、行为和结构。
功能是产品实现的用途,行为是产品的工作原理或功能实现方法,结构是产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组成关系。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产品设计已经从单纯的物质功能满足转变为对用户心理需求的深度挖掘。
在这一转变中,感性工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逐渐受到设计界和企业界的重视。
感性工学起源于日本广岛大学,是一种以用户感性需求为核心,将消费者的感性转化为产品设计要素的技术。
它通过探索人们对产品的情感反应,将这些情感反应转译为具体的产品设计要素,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
在当前的消费多样化格局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使用需求转变为对个性化、情感化需求的追求。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应用感性工学,使产品不仅满足基本功能,还要符合消费者的情感期待。
感性工学已经成为一种以用户为主导的产品设计技术,其目标是构建出满足用户感性诉求的产品模型,使产品与用户实现心理感受和使用功能的匹配。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感性工学已经从最初的建筑室内设计拓展到产品、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尤其在产品设计中,感性工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家具等多个行业。
设计师通过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
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感性工学的理念和方法有效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这一研究领域涉及到感性工学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感性工学的概念与起源20世纪后半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感性工学应运而生。
日本是感性工学研究的先驱,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情感和体验的重视。
利用心理学原理,如认知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来理解用户的感性需求。
应用统计学和工程设计方法,将感性需求量化并转化为设计元素。
通过感性工学,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创造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穿着需求的满足,更多地是考虑到人们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求。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感性工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产品之间情感联系的学科,通过对情感和情感表达的研究,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灵感和设计思路。
在服装领域,感性工学的应用将不仅仅是产品实用性的考量,更是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的营造。
本文将探讨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对服装设计师的影响。
二、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具体应用1. 理解消费者情感需求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第一步就是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通过对消费者的情感反馈和情感体验进行研究,设计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们对服装的情感态度,包括喜好、情感诉求、审美追求等。
这有助于设计师在创意设计中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提高服装产品的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一些设计师可以通过观察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来获取更多的创意灵感,让服装产品更贴近人们的情感生活,产生共鸣,从而提高销售和口碑。
2. 融合情感元素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融合情感元素。
在创意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融合不同的情感元素,使服装产品更具情感共鸣力和审美感染力。
一些服装设计师可以通过利用特定的色彩、图案和面料,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让人们在穿着服装时产生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通过情感元素的融合,设计师可以使服装产品不再是简单的实用品,而是更具艺术性和情感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提升审美体验感性工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师提升服装产品的审美体验。
在创意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情感工学的研究,结合审美心理学原理来设计服装产品,使其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追求,并产生更好的审美体验。
一些设计师可以通过对人们审美喜好和审美需求的研究,设计出更具有艺术感和审美性的服装产品,让消费者在穿着时享受到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
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感性工学是人机交互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感受、需求和行为,并将这些因素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
感性工学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其研究结合了心理学、人类学、工业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
本文将从感性工学的概念、应用领域和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了解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感性工学的概念感性工学是一门改善人机交互的设计科学,它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感性工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经济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也增强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和忠诚度。
感性工学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感知、认知和情感。
其中感知是指人通过感官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认知是指人们对信息进行处理、组织和理解的能力,如记忆、思维、判断等;情感是指人在使用产品时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包括喜爱、厌恶、兴奋、平静等不同的情感状态。
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使设计过程更加人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感性工学的应用还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
第三章感性工学的应用领域感性工学的应用涉及到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章节主要从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和医疗设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交通工具感性工学在交通工具领域应用广泛,既包括小型交通工具如电动自行车和汽车,也包括大型交通工具如客机和高铁。
对于汽车而言,感性工学考虑用户的乘车体验和驾驶体验,注重人机界面的设计和操作的便捷性,提高了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乘客舒适性。
此外,感性工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车身、座椅等零部件,为汽车用户提供更为贴心的使用体验。
3.2 家用电器感性工学在家用电器领域中的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在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居电器的设计过程中,感性工学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确定用户对电器使用的需求、期望以及使用中产生的体验等方面的问题。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感性工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感性和情感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人们对于环境和产品的感知与体验。
在服装创意设计中,感性工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情感喜好和需求,帮助设计师打造更具个性化和情感共鸣的时装作品。
本文将探讨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感性工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人们选择衣物和配饰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感性工学研究,设计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们对于颜色、质地、面料和剪裁等方面的感性偏好。
一款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可能能够激发女性消费者的快乐和活力,而一款柔软丝滑的质地可能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舒适和安心。
设计师可以根据这些感性需求来调整设计元素和材质,从而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期待。
感性工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打造更具个性化和情感共鸣的时装作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体验,设计师可以通过感性工学来创造与消费者个体化需求相符合的服装作品。
一位浪漫主义者可能更喜欢柔和的色调和蕾丝装饰,而一位时尚潮人可能更喜欢鲜艳的印花和前卫的剪裁。
设计师可以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不同消费者的感性偏好,并根据这些偏好来定制个性化的时装作品,从而使消费者在穿着时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感性工学还能够帮助设计师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通过感性工学研究,设计师可以了解到消费者使用时的感知和体验,从而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款设计精良的连衣裙不仅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还要舒适耐穿,具有良好的质感和使用寿命。
设计师可以通过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到消费者对于材质、剪裁和细节等方面的感受,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感性工学对于品牌推广和受众维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时尚市场中,品牌要想吸引和留住消费者,就需要与他们建立情感共鸣和情感联系。
通过感性工学的研究,品牌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和情感偏好,从而在产品设计和品牌传播中加入相应的情感元素,以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是界于设计学、工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生院感性认知与神经科学部主席、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原田昭认为,这种综合与交叉涉及艺术科学、心理学、残疾研究、基础医学、运动生理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
1广岛大学的长田丁三生教授认为感性工学主要是“一种以顾客定位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一种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的翻译技术”。
2 “感性工学”是日本设计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90年代所致力开拓的设计新方向、新学科之一。
它将过去定为难以量化、只能定性的、非理性无逻辑可言的感性反应,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量化,籍以发展新一代的设计技术和产品。
感性工学的形成与发展感性工学是在以下几个背景作用下开始形成的:一是工程学的发展:二是工业时代生产理念的转向。
20世纪,人类在工程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发展迅速,在世纪末,其研究与发展开始面临发展方向上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由生产者依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即以制造为导向的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动摇,向着市场导向的理念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的。
现在,顾客已开始按照他们自己的要求和喜好来挑选产品,真正形成了所谓的“买方市场”,生产者迎合顾客的需要改变自己的生产策略和态度。
三是心理学、脑科学等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学与大脑科学交叉融合的趋势。
这些学科的发展,实际上还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适应和关注:在当代,人类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健康、衰老、智力发育和衰弱、精神疾病、环境建设和改良、改育、艺术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存在,已不能依靠单一学科来研究和解决,而必须建立一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和各学科相通的平台,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
感性工学应是从设计的角度,联合相关学科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
感性工学在产品识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感性工学在产品识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产品识别是企业建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叙述了一个在产品识别设计过程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抽象的消费者形象感知与具体有形的产品识别设计联系起来,如何在设计要素和心理意象语汇之间建立对应的关系;本文提出在整个产品识别设计的设计风格定位与设计检验阶段引入感性工学的意象尺度法,能够有效解决前述问题,提高产品识别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企业形象产品识别感性工学意象尺度法1.导论没有产品和服务支持的品牌仅仅是一个苍白的商标。
在制造型企业中,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集中体现了企业各方面形象,要建立起对消费者具有丰富含义的品牌形象,要以直接提供消费者使用的产品为基础。
产品识别是企业争取市场份额,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稳定形象并形成品牌忠诚的重要手段,要求在企业的各类产品生命周期中,将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与产品外在的视觉形象形成鲜明而统一整体感受①。
然而,在品牌林立,并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今天,如何让产品识别,从企业的核心文化,品牌诉求等抽象的文字显现为具体有形的产品形象,如何将抽象的消费者形象感知与具体有形的产品识别设计联系起来,是摆在企业和设计相关人士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引入感性工学运用在产品识别设计中,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识别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产品识别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ty)是指企业在系统层面,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并按照风格统一的原则对所生产的各类产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进行统一设计,从而建立起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设计风格。
早在上世纪初,皮德﹒贝伦斯全面负责了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河。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如宝马汽车、布劳恩电器、索尼、松下等都强调企业的产品按照风格统一的原则加以系统设计,形成鲜明而统一的整体形象。
装载机驾驶室的工业设计研究
装载机驾驶室的工业设计研究装载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物流运输、矿山开采等领域的工程机械。
驾驶室作为装载机的核心部分,对于整机的性能、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对装载机驾驶室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装载机、驾驶室、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安全性、舒适性驾驶室设计是装载机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驾驶员的作业效率和身心健康。
优秀的驾驶室设计应具备合理的布局、舒适的乘坐环境、优良的操作性能以及高水平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等特点。
装载机驾驶室的人机工程设计是提高驾驶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
合理布置驾驶室内各类仪表、操纵杆、按钮等部件的位置,使驾驶员在舒适的位置能够方便快捷地操作,减少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感。
安全性设计是驾驶室设计的重中之重。
除了配置常规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防滚翻保护装置等,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车辆稳定性、制动性能、视野等。
应合理设计驾驶室的进出口,保证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离开。
装载机驾驶室的舒适性设计对于驾驶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舒适的乘坐环境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
驾驶室的座椅、空调、照明等是舒适性设计的重点。
本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如何将人机工程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应用于驾驶室设计中。
某型号装载机驾驶室采用了人机工程设计,驾驶员座椅可进行多向调节,适应不同驾驶员的体型。
仪表盘和中控台采用悬浮式设计,提高了驾驶员的视野和操作便捷性。
某新款装载机驾驶室采用了先进的主动安全技术,如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稳定性控制系统。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装载机的行驶安全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某大型矿山使用的装载机驾驶室,注重舒适性设计。
座椅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造型,并配备通风加热功能,极大提高了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
同时,合理的布局和照明设计也为驾驶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装载机驾驶室的工业设计研究对于提高整机的性能、舒适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感性工学研究方法在产品前期设计中的运用
感性工学研究方法在产品前期设计中的运用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消费者需求和期望的不断变化,许多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都借助了感性思维。
在产品设计中若能将消费者的感性考虑在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商品的销售额,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将感性数字化、具体化,这就是感性工学。
感性工学是一项能系统地挖掘人们对产品的感性,并将其转化为产品设计要素的技术。
目前,mitsubishi、toyotaI,hyundai,samsung,cannon等企业都将感性工学应用到产品的前期开发设计中。
作为一门诞生不到半个世纪的新兴学科,感性工学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引入至各种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关键词:感性工学产品前期设计设计方法产品造型设计人机工程研究1、设计背景概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设计,简单的讲就是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艺术与科学、人性与技术的结合。
科学技术的使用使产品有良好的结构和功能,但从现代设计的观点来看,在设计中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因素。
设计本身是为人服务的,应该尽量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感性工学的诞生:人们不再仅满足于以往那些冰冷、只是具有功能、机械味十足的工业产品,而希望可以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赏心悦目且富有感情的产品。
因此一些通过聆听消费者心声、捕捉产品使用者情感以建造更加灵活的产品系统的新方法诞生,而感性工学正是这种新方法。
通过量化各种感性数据,探索出符合人们各种感性心里的设计要素,并尝试建构一种符合使用者感官以及心理需求的产品。
2、产品前期设计基本程序2.1 明确设计产品的市场人群定位与分析随着产品种类的日益增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细分,为了满足某个特定阶层的消费群体也要做出相应的分析。
针对某个特定群体里的不同需求,再细分产品设计中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对于人群的年龄,心理,家庭环境,经济收入等一些变量进行统计,最终得出研究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领域,它通过情感、感知和体验的研究,影响着服装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和设计方向。
本文从感性工学对服装设计师的影响、在衣服款式设计中的运用、在面料选择和色彩搭配中的应用、在服装细节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感性工学为服装创意设计带来了更深入、更丰富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品牌塑造和市场竞争。
未来,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将进一步推动服装设计的创新和个性化发展。
感性工学的潜在应用在未来将为服装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机遇,为时尚产业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创意。
【关键词】感性工学、服装创意设计、影响、款式设计、面料选择、色彩搭配、细节设计、品牌营销、价值、发展前景、未来应用。
1. 引言1.1 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感性工学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它着重于通过感官的体验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在服装设计领域,感性工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创造出更具有情感共鸣的作品。
通过运用感性工学,设计师可以在款式设计、面料选择、色彩搭配、细节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意。
感性工学对服装设计师的影响在于,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通过研究消费者的情感反应,设计师可以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审美和情感需求的服装款式。
感性工学在衣服款式设计中的运用包括考虑服装的线条、剪裁、图案等元素,以激发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
在面料选择和色彩搭配方面,感性工学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具有特定触感和视觉效果的面料,并进行色彩搭配,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感性工学还可以指导设计师在服装细节设计中运用各种元素,如纽扣、饰边、绣花等,以带来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感性工学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也不可忽视。
设计师可以通过感性工学的研究,设计出符合品牌调性和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产品,并通过情感化的营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本文旨在探讨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感性工学是一种以人类感知和情感反应为基础,通过分析人的感性需求来指导产品设计的跨学科方法。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体验和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感性工学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对人的感性和行为的研究,将人的主观感受转化为产品设计的相关参数。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颜色、材质等方面,以使产品与用户的感性需求相匹配。
本文采用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明确了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对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有以下应用:优化设计方案:感性工学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目标用户的情感需求,从而优化设计方案,使产品更符合用户期望。
提高产品竞争力:运用感性工学设计出的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完善用户体验:通过感性工学的方法,设计师可以用户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反应,从而完善产品的用户体验。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竞争力。
因此,感性工学对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色彩设计在提高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混合感性工学模型,提出了一种产品色彩设计方法,旨在为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在产品色彩设计领域,混合感性工学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受到。
该模型通过将人体感官、认知和情感等因素与产品色彩设计相,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设计分析方法。
混合感性工学模型还考虑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使得产品色彩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混合感性工学模型的理论框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色彩选择:根据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色彩组合。
感性设计对创意产业中工业设计的影响
产业 , 提 高创新设计水平 , 不仅对提升企 业 L G的豪 门对开 门冰箱 , 其凭借 艺术化 的设 和产 业 自主创 新 能力 具 有 显著 的推 动 作 计 , 在 全球 瞩 目的2 0 0 7 年红 点设计 盛会 中
一
、
感 性设 计 的基本 概念
而且 对利 用和 转化各地 丰 富的科技 资 在 当下 同质 化 的产 品 中, 感 性消 费 已 用,
举获得红 点大奖。它在外观设计上创新
对现 代服 务业发 展也具 有重 要 的促 进 性地 融入 了艺术元 素 , 凸显产 品 的尊 贵感 成 为 当今消费活 动的主题。人们购 买的不 源 ,
把厨 房从单 纯 的料理 空 间升级为 家庭 仅 是一 件商 品 , 更 多的是 一种 与 自我情趣 作用。做大做 强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是建 设 受 ,
感 受相 吻合 的心理 满足 , 凭借 产 品 的语 意 创新型城 市 的有力支撑。0
体 现 出 自我 的身份 、 喜好 , 表达 出个人 独特 各 自的文化特征分别 建立 了 自成体 系的感 化设 计、 日本 的感性工 学、 韩 国的趣 味设 计 的 内涵。 目前 , 日本 、 韩 国与西方 国家依 靠 业设计 的 思考
丹
要: 感性 消费 已成为当今 消费活动的主题。对于创意产业 中的工业设计 , 设 计师应运用感性 设计 的理论指 导设计 , 在设计过
能和天 分 中获取发 展动 力的企 业 , 以及 那 活跃的板块 。而我国设计创意产 业 中最具 亲切感 和 归属 感 , 消费 意 向更 强。 随着 中 些通 过对知识产权 的开发可创造潜在 财富 发展潜 力 的、 最迫切 需要发 展 的 当属工 业 国 国际地位 的提 高 , 中国传 统 文化对 世界
谈感性工学应用论文:谈感性工学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运用[整理]
谈感性工学应用论文:谈感性工学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运用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感性科学为基础的时代,其对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将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全球经济多元化下的社会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也是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感性时代;感性工学的运用;展望“感性工学”是在近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开始发展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与工学、设计学及其他学科门类有许多交叉点,涉及心理学、基础医学、运动生理学、艺术科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并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颇多,它将科学与艺术进行了合理交汇,是一种以顾客定位为导向,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并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量化,借以发展新一代的设计技术和产品。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人机学意义上的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
由上可见,其发展前途甚为广阔,妥善处理感性工学问题,是新产品研发运用中的迫切需要,也是一切其他工业设计等的重要课题。
一、二十一世纪——感性时代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都希望生活得愉快一点,工作得舒适一点,劳动得轻巧方便一点,休息时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这都是心理需要。
而“感性工学”就是在这种工业生产向现代科学技术靠拢,人们普遍追求感性化的时代下诞生出来的。
感性工学中的“感性”,包括感觉——对刺激力度的觉察、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准确回馈频率;情感——精神所处的状态,如高兴、悲伤或愤怒等内容;是由解析人类的想象及感性等心愿,翻译成物理性的设计要素,结合商品化技术,在商品诸多特性中实现感性,具体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的技术。
要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总与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某种发现、某种感受、某种需要有关。
现如今在新产品设计研发方面,不仅各学术领域都在积极导入感性工学的理念,特别是在家电、服装、纤维产业、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人类工程学、心理学、认知学、信息等领域,另外包括一些传统工业领域,如制鞋业、住宅、陶瓷、漆器等也导入这一理念和技术,用于新产品的开发。
谈感性工学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运用(一)
谈感性工学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运用(一)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感性科学为基础的时代,其对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将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全球经济多元化下的社会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也是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感性时代;感性工学的运用;展望“感性工学”是在近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开始发展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与工学、设计学及其他学科门类有许多交叉点,涉及心理学、基础医学、运动生理学、艺术科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并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颇多,它将科学与艺术进行了合理交汇,是一种以顾客定位为导向,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并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量化,借以发展新一代的设计技术和产品。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人机学意义上的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
由上可见,其发展前途甚为广阔,妥善处理感性工学问题,是新产品研发运用中的迫切需要,也是一切其他工业设计等的重要课题。
一、二十一世纪——感性时代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都希望生活得愉快一点,工作得舒适一点,劳动得轻巧方便一点,休息时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这都是心理需要。
而“感性工学”就是在这种工业生产向现代科学技术靠拢,人们普遍追求感性化的时代下诞生出来的。
感性工学中的“感性”,包括感觉——对刺激力度的觉察、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准确回馈频率;情感——精神所处的状态,如高兴、悲伤或愤怒等内容;是由解析人类的想象及感性等心愿,翻译成物理性的设计要素,结合商品化技术,在商品诸多特性中实现感性,具体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的技术。
要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总与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某种发现、某种感受、某种需要有关。
现如今在新产品设计研发方面,不仅各学术领域都在积极导入感性工学的理念,特别是在家电、服装、纤维产业、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人类工程学、心理学、认知学、信息等领域,另外包括一些传统工业领域,如制鞋业、住宅、陶瓷、漆器等也导入这一理念和技术,用于新产品的开发。
基于感性工学方法的产品设计分析
基于感性工学方法的产品设计分析蒋颖姿;陈炳发【摘要】Based on the Kansei engineering theory, this paper does the quantization research on the Kansei image of industrial products,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matrix of product design elements and Kansei images 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 and builds the correlation model of product forms’ elements and Kansei images by use of BP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to work out the scheme of guiding the product form design under some specific purpose. Taking chair furniture as an example, with embod-ying the Jiangnan region culture as the goal, this paper uses BP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for training, simulating and predicting with MATLAB computer software, so that eventual y it works out the scheme of guiding the chair design. lt also quantizes the Kansei image systematical y makes the perceptual demand oriented product design be of mor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provies a design method for developing more products in line with the users’ perceptual demand and market competition.%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基础,对产品感性意象进行量化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产品设计元素空间和感性意象评价值矩阵,并应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产品形态元素和感性意象的关联模型,得出一具体设计目标下的产品形态元素组合方案。
应用感性工学理论实施产品设计的方法探讨
究开 始 , 市场 是 由消费 者组成 , 而消 费者 在对 产 品感性 的认识 、 自 身 的 需 求 以 及 购 买 力 等 方面 都 可 能 不 同 , 因 此 必 须 对 所 设 计 产 品 进行市场调研 , 明确产 品 的设计定位 。 32 确定设计 要素 围绕将要设计 的产品 , . 查阅相 关文献 , 进行 专 家访 谈 , 分 挖 掘 产 品 的 设 计 要 素 , 后 对 这 些 要 素 进 行 研 究 , 充 然 找 出最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要 素 , 此 可 利 用 帕 累 托 图 进 行 分 析 , 后 还 对 最
关 键字 : 感性工学 产品设计 实践方法
一
y a s i au =fpo u tprp ris k n e v le ( rd c o e t ) e 如 人 工 智 能 、 经 网 络 、 用 算 法 、 糊 逻 辑 等 , 建 感 性 工 学 系 神 通 模 构 对模型 进行分析研 究 , 可得到 哪一项造 型要 素影响 感性 , 其影 统 根据社会潮流 或个人 的偏 好倾 向定 期调整 该感性 工学 系统 , ④ 响程 度和范 围怎样 以及 每个造 型要素 之下 的各个造 型特征 对感性 要求每隔几年就对感性数据库进 行更新。 评价 的正负影响等 。 2 感 性 工 学 理 论 在 产 品设 计 中的 基 本 特 征 35 结 果 验 证 为 了验 证 预 测模 型 的正 确 性 ,需 要 进 行 问 卷 调 . 21 产 品 色 彩 的 感 性 特 征 色 彩 是 产 品 设 计 个重要的设计要 素进行分类 , 确定造 型特 征。 33 根 据 产 品 实 例 评 价 感 性 词 汇 选 择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评 价 对 象 . 1 感 性 工 学 的 概 念 的 实 物 或 照 片 让 受 测 者 进 行 评 价 。在 评 价 过 程 中 可 采 用 李 克 尺 度 消 费者 在 购 买 某 种 产 品 之 前 , 然 对 该 产 品 有 某 种 意 向 或预 期 , 必 法 , 称 李 克 特 量 表 , 方 法 要 求 受 测 者 针 对 某 一 叙 述 , 一 个 五 又 该 在 如实用的、 美观的、 高档的、 精致 的等等 , 感性工学技术 即是要求将这 到 九 阶 的 评 价 尺 度 中进 行 主 观 选 择 , 采 用 七 阶 评 价 尺 度 , 尺 度 若 则 种 意 向和 感 受转 译 为设 计 要 素 , 在 新 产 品 的 开 发 中 加 以 运 用 。 并 表 示 非 常 不 同 意 , 度 四表 示 普 通 或 没 有 意 见 , 度 七 表 示 非 常 尺 尺 感 性 工 学 的 实 施 原 则 就 是 通 过 探 索 产 品 设 计 要 素 与 消 费 者 感 同 意 , 其 评 价 结 果 记 录 了 受 测 者 对 该 项 叙 述 的 同 意 / 同 意 的程 不 性诉 求 之 间 的 关联 性 来 研 究 不 同 的 产 品 特 征 对 用 户 产 生 的 情 感 冲 度 。李 克 尺 度 法 与 语 义 区 分 法 相 比 , 能 完 整 地 记 录 受 测 者 对 每 一 更 击, 以选 择最 佳的设计要素组 合使消费者 的满意 度最大化。不 同的 研 究 机 构 和 学 者 对 感 性 工 学 也 从 不 同 角 度 进 行 了定 义 , 如 : 例 日本 项 感 性 词 汇 的 评 价 结 果 , 同 时 能 够 避 免 语 义 区 分 法 中 因语 义 的差 异 不 具 有 相 对 对 比 性 而 引起 的统 计 误 差 等 问题 。 材料工学研 究联络委 员会认为 :感 性工学 是 “ 由解析 人类 的感 经 34 将 感 性 评 价 尺 度 转 换 为 工 学 尺 度 在 将 感 性 评 价 尺 度 转 换 . 性, 有效 结合商 品化技术 , 于商 品诸多特 性中 实现 感性要 素的 一项 可 数 技术 ” 长町三 生认 为 : : 感性 工学 是 “ 将人们 的想象及 感性 等 心愿 , 为 工 学 尺 度 的 过 程 中 , 以采 用 多 元 线 性 回 归 分 析 、 量 化 理 论 I 类、 神经 网络 算法、 遗传 算 法、 粗糙 集分析 等 方法 , 中数 量化理论 其 翻 译 成 物 理 性 的产 品设 计 要 素 , 进 行 开 发 设 计 的 技 术 ” 并 。 类 具体 来说 , 感性 工学 即是 “ 以工学 的手 法 , 法将 人的感 性定 I 是 最 常 用 的 方 法 。 设 数 量 化 理 论 I 用 于 研 究 定 量 的 基 ; 量 与 其 它 各 个 定 性 项 类 隹变 量 化 ( 括 生 理 上 的 ‘ 觉 量 ’ 心 理 上 的 ‘ 受 量 ’, 找 出这 个 感 包 感 和 感 )寻 目组问 的近似 函数 关系 , 每个项 目由数个 类 目所 构成 , 并假 设所有 性量 与 工 学 中 所 使 用 的 各 种 物 理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再 运 用 于 工 程 或 样 本 在 每 个 项 目 中 必 选 且 仅 选 其 中一 个 类 目。 该 方 法 用 于 感 性 工 设计 开 发 ”通 常 , 性 工 学 的 研 究 流 程 可 以概 况 为 以 下 四 个 步 骤 : , 感 常 将 ① 通过调 研 、 验、 实 分析 等 方法获得 消 费者对 产品 的感性 诉 求 ; ② 学 研 究 时 , 将 受 测 者 对 感 性 词 汇 的 评 价 值 作 为 基 准 变 量 , 产 品 建立如下 的预 测模型。 采 用 调 查 或 实 验 法 确 定 产 品 的 设 计 要 素 ; 采 用 计 算 机 辅 助 技 术 , 的造 型特征作 为因变量 , ③
基于感性工学的工业机器人设计研究
基于感性工学的工业机器人设计研究陈龙;肖旺群【摘要】在工业机器人造型设计环节引入感性工学的理论,利用感性工学中将用户对产品的感知转化为具体设计要素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外观研究,运用语义分差法、KJ法等方法从“感觉”、“知觉”、“联想”三个层面提取设计要素,形成产品语义空间,并将其应用到工业机器人造型设计上.这可为工业机器人的造型设计提供一种参考方法.【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感性工学;设计要素;语义空间【作者】陈龙;肖旺群【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2产品的功能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外观来表达[1],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工业机器人已经在各个行业屡见不鲜,功能已趋近成熟,可其外观并没有较好地与功能匹配,长此以往,工业机器人的物质功能和情感功能必然形成割裂[2],所以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应该让我们的研究范围从功能实现转换到产品的情感表达。
对于这种改变,设计师应该注意产品造型、材质以及色彩的改变对产品情感表达的影响[3],产品设计的理念应该从“形式追随功能”变为“设计追随情感”[4]。
感性工学理论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5],可以将用户对产品的潜在感性需求转译为具体的设计要素。
罗仕鉴等学者认为产品的感性功能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选择[6]。
通过使用感性工学理论,对工业机器人造型设计要素进行提取,并将整合后的要素应用到工业机器人的造型设计中,希望能对该产品的设计做出些许贡献。
一、语义空间构建(一)意象词汇收集及筛选意象词汇是用户对产品外形、特征感知的一种表达,代表用户的主观感受,选取适当的感性意象词汇对保证分析和评价试验的准确性较为重要[7]。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ansei Engineering in Product Design陈浩淼,费凤强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目标是“人”,“以人为本”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主导了我们今天的产品设计。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设计中对“人”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牵涉的因素众多,存在着非线性多重耦合的关系。
过去的产品设计只是侧重于对设计对象定性的推演与发现,随着现代工业设计思想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于产品认知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与手段,感性工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这一新兴学科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就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感性工学概述1.1感性工学的产生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与理念,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最初的研究起始于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研究者试图通过感性分析探求建筑室内中居住者的情感诉求,当时称作“情绪工学”。
至于“感性工学”一词,则最早是由时任日本马自达株式会社社长的山本健一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并于1988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得以正式定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与理念用于产品、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以感性工学方法设计的日系高档汽车在欧美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佐证。
1.2感性的定义与特性感性,一般可以理解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事物所呈现出的反应人的感觉的知觉和表象的实践产物。
简言之,感性是对思维主体的一种客观属性的描述,是对客观事物物化行为的主体性认识。
感性具有以下的特性:◇主观性;◇独立于知识理性之外;◇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缓冲区;◇既是静止概念,又是动态的概念。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引起的一种主观感受,由于感性是感觉对描述对象所形成的最直接的语义表达,所以一般认为感觉是感性的第一表征(图1),感觉的量化也成为了感性工学研究的重点与先导。
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周敏(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摘要: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今的关于感性工学方面的六篇文献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近十年来国内工业设计中的感性工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并将主要内容梳理总结成本篇论文,并阐述了本人对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关键词:感性工学;工业设计1.感性工学感性(Kansei)一词源自日本,其原意是指人相应于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知觉与感觉器官的感性,即消费者对于某一件产品所产生的心理感觉与意向。
感性是人相对于物的感觉属性与心灵上的感悟,是人与产品体验过程中的感觉、感受、知觉到动机的一系列认知活动。
也就是说感性是一个过程,是从感官刺激到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会通过言语(包括肢体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
[1]感性工学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
在产品设计领域,它将人们对“物”(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这里包括消费者、设计者等)的感性感受,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
感性工学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型态要素。
[2]2.感性工学的发展感性工学一词由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 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
《国际工业人类工效学杂志》分别在1995年第1期和1997年第2 期,用两个专集来介绍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感性工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房子、门、座椅、电话机、汽车、室内设计、服装、手机、鞋子和复印机等,研究手段涉及到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
随着日本感性工学的发展,近年来其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不仅从有形产品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人机交互界面、机器人工学的研究,而且从工学应用的层面扩展到人的脑机能、知觉认知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周敏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今的关于感性工学方面的六篇文献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近十年来国内工业设计中的感性工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并将主要内容梳理总结成本篇论文,并阐述了本人对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关键词:感性工学;工业设计
1.感性工学
感性(Kansei)一词源自日本,其原意是指人相应于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知觉与感觉器官的感性,即消费者对于某一件产品所产生的心理感觉与意向。
感性是人相对于物的感觉属性与心灵上的感悟,是人与产品体验过程中的感觉、感受、知觉到动机的一系列认知活动。
也就是说感性是一个过程,是从感官刺激到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会通过言语(包括肢体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
[1]
感性工学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
在产品设计领域,它将人们对“物”(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这里包括消费者、设计者等)的感性感受,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
感性工学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型态要素。
[2]
2.感性工学的发展
感性工学一词由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 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
《国际工业人类工效学杂志》分别在1995年第1期和1997年第2 期,用两个专集来介绍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感性工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房子、门、座椅、电话机、汽车、室内设计、服装、手机、鞋子和复印机等,研究手段涉及到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
随着日本感性工学的发展,近年来其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不仅从有形产品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人机交互界面、机器人工学的研究,而且从工学应用的层面扩展到人的脑机能、知觉认知等方面。
这样的发展趋势,造就了感性科学和认知科学不可分离的联姻。
并且将感性工学实用化,生产出第一批“感性商品”是从汽车产业开始的,当时日产、马自达、三菱等品牌将感性工学引入汽车的开发研究中,一改过去“高级”、“豪华”的设计定位,转为“方便”、“简捷”、“快乐使用”的设计定位。
其中,马自达汽车开发出具有个性化的车内装饰,将过去狭窄的车内空间在不改变物理性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使用者心里的宽敞感和舒适感,结果大获成功。
[3]
不仅在日本,感性工学在世界也在迅速发展。
在欧洲、美国、韩国等发达地区的汽车公司也都热衷于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并成功研制出新型的轿车。
最近几年, 感性工学成了国内工业设计界的热点研究课题,许多学者对其理论和方法展开了研究,并在某些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3.感性工学的应用
3.1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面对全球化的市场和个性化的需求,我们无法用“形式追随功能”来概括产品设计,设计的主导因素不仅仅是产品的硬件一统天下,而产品的非物质因素同样决定着设计的成败。
因此在现今制造无障碍的提议下,设计的起点由人的感性开始,在感性研究的结论中开发概念,进而深入到设计的全过程。
以往我们的设计过程是:市场预测——设计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细节。
在感性下的产品设计过程是:消费者意象——产品感性——设计细节。
这种方法可以建立产品细节设计与消费者的感性之间的关联性。
[4]
目前, 感性工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
①从人的因素及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顾客的感觉和需求;
②在定性和定量的层面上从消费者的感性意象中辨认出设计特性;
③建构感性工学的模式和人机系统。
基于上述三中研究方向,目前感性工学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个是消费者决策辅助系统,即由消费者输入其偏好的意象语汇,系统透过推理而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输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另一个则是设计人员决策辅助系统,用于协助设计人员掌握产品的特性,了解产品元素和消费者感觉意象的关系。
[5]
3.2感性工学的分类
依据一些学者的研究, 可以将感性工学归纳为以下三类: 定性推论式感性工学、正逆结合型感性工学和数学模式型感性工学。
(1)定性推论式感性工学。
主要利用层次推论方法, 建立如树状图的相关图,以求得设计上的细节。
整个推论过程中并不利用电脑进行分析,而是利用“ 为了满足… … 的要求,必须做到的项目有哪些”的设问方法进行。
从O次感性开始,渐次向下拆解展开成清晰且具有意义的子阶层,如1次感性、2次感性……到第N次感性,直到能够得到产品设计的详细说明为止。
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曾运用此方法进行了新车UNOS Roadster的开发。
(2)正逆结合型感性工学。
主要以构建感性(意象语义)与形态要素的关系为主要目的, 并将结果建构成专家系统(感性工学系统),实现感性意象与产品设计要素之间的转换, 供设计使用,又称为计算机辅助式感性工学。
此系统可分为“ 前向定量推论式感性工学” 与“逆向定量推论式感性工学”两大类型。
前者是将用户的感性需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素,而后者则是将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转化为用户的感性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设计师所要达成的感性意象。
(3)数学模式型感性工学。
主要以用户的某一特定感性为目标变量, 并构建能够实现该感性的数学模式。
例如,日本三洋公司曾经将此种模式应用于彩色打印机输出色彩的研究。
将目标设定为“使输出的人的皮肤颜色更加漂亮(更加符合人们对皮肤颜色的要求)”,利用模糊逻辑构建该系统,进而成功地开发出一台智能型彩色打印机。
[6]
3.3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与评价方法
根据消费者的感觉意象进行产品设计,其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通过对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觉意象;
(2) 依据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找出产品的设计特征;
(3) 建立一套以人机工学为基础的感性与产品要素之间相互转译的体系;
(4) 确立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消费者的偏好变化与产品设计互动的产
品开发机制。
[7]
国内学者已经开始感性工程学的研究,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提出了辅助产品设计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4个步骤进行研究:
(1)用调查及实验法确定产品的设计要素;
(2) 根据生理学或心理学的评估方法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3) 利用数学方法构建感性工学设计与评价系统;
(4) 用实验法验证系统的准确性。
刘楚玉教授以比较复杂的实例——汽车仪表盘来阐释感性工学的分析流程,分为以下4个步骤:要素分解、语意提取、建立模型、模型验证。
并以汽车仪表盘为研究对象,基于感性工程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实现消费者对仪表盘感觉特性的定量化,建立仪表盘造型要素和评价语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再次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
运用该研究方法,同样可对其他产品进行分析,用于辅助造型设计和评价设计效果,通过将用户感觉量化,可更好实现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实现产品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8]
感性工学为工业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就目前来看,在特定产品的造型设计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研究并总结出收集感性词汇、收集样本图片、建立语义轴、分解设计要素、产品设计的利用感性工学进行产品设计的流程。
[9]
4.总结
感性意象是工业设计中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指导产品的设计与研究。
但是,不同的产品,如手机、汽车、机床等, 其造型、色彩评价意象词汇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不同产品的感性意象研究略有不同,感性意象研究是基于案例的研究,而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其研究与应用的多样性。
随着应用的深入、推广以及现代信息、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目前感性意象的研究还显得不足。
[10]
本文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感性意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研究方法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综述;针对目前工业设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讨论了感性意象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3][6]罗仕鉴,潘云鹤. 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
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2007,43(3):8-13
[2][5]苏建宁,江平宇,朱 斌,李鹤岐.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
应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38(1):60-63
[4][7]周美玉.感性驱动的产品设计[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1(4):140-142
[8]刘楚玉,王海林,陈 荣,陈蔚荣.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与评价方
法[J].包装工程,2012: 1001-3563 (2012) 10-0090-05
[9]白仁飞,张峻霞. 推论式感性工学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
工程,2015,36(4):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