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学法指导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实验准备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学生猜想]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3-34,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观察[实验2-5],[实验2-6],加热二氧化锰,教师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并作详实的实验记录。
[学生交流展示]汇报实验记录及结果;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的结论。
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归纳出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分析对比,发现规律]实验室除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外,还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引导学生看书P35 。
引导学生分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特点,并与化合反应相对比。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教学实践: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
教学实践: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此实验,能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制取、性质、应用及危害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器材及药品1.分装瓶:装入加热用的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的分装瓶各一个。
2.高锰酸钾:化学式为KMnO4,性质为紫黑色结晶体,在空气中易潮解。
3.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性质为无色液体,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分解。
4.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
三、实验步骤1.实验室安全教育:首先要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安全常识、实验室安全用具的使用方法、安全事故处理方法等。
2.装置制氧装置:将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分装入两个不同的玻璃瓶内,然后在分装瓶上分别加入少量的醋酸。
3.按顺序连接各组件:取一个玻璃尾球管以及分解瓶和收集瓶,依次用橡皮塞和连接管连接起来。
4.收集氧气:将装置加装至热水槽中,加热高锰酸钾,放开收集瓶下方阀门,逐步打开高锰酸钾分装瓶阀门,使高锰酸钾向分解瓶中滴入,起泡后逐渐增加加热温度,同时打开过氧化氢阀门。
收集瓶中的液体翻滚,并逐渐向尾球管里排出,观察收集瓶中生成气体。
当收集瓶中气体排出后,关闭所有阀门,将尾球管倾倒到水中,使水进入球管内,以防氧气倒回瓶中。
5.实验后处理:将实验装置清洗干净并分类储存。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需要慢慢进行,不能急躁,否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2.每次加热水槽后,都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进行下一步实验操作,以达到稳定状态。
同时实验者要亲自操作监控温度,保证加热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3.高锰酸钾的分装瓶和过氧化氢的分装瓶的瓶口应该尽量干燥,以防止水进入瓶内影响实验结果。
4.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制取到氧气,并可以通过实验室标准检测氧气的纯度。
氧气是不可缺少的气体,在生命体系、医学、燃烧等方面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氧气在制备和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1.准备原料:准备氢氧化钠(NaOH)和高纯度的双氧水(H2O2)。
2.混合反应物: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的双氧水中,并搅拌均匀。
3.收集氧气:将混合液倒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并用一根漏斗将混合液缓慢滴入容器的底部,使氧气逐渐释放出来。
氧气会在容器的顶部形成气泡,可以用一个空气袋或气体收集瓶收集氧气。
4.除杂:氧气在制取的过程中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可以使用吸附剂或过滤器进行净化,以去除杂质。
5.存储氧气:将净化后的氧气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免被其他气体或杂质污染。
在进行化学法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安全操作:实验中使用的氢氧化钠和双氧水都是腐蚀性的物质,操作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实验室操作时应注意其他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环境:制取氧气的实验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氧气积聚导致的安全隐患。
3.反应速度:在滴加混合液时要注意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氧气的生成。
应该控制滴入速度,保持适量的混合液进入容器。
4.收集器具:收集氧气的装置应该选择具有较高密封性的器具,以免氧气泄漏或被其他气体污染。
5.净化氧气:制取的氧气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气体的纯度。
另外,物理法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1.准备原料:准备一定质量的高纯度双氧水。
2.加热分解:将双氧水加热至其沸点以上的温度(约150℃),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2H2O+O2↑3.收集氧气:将产生的氧气收集在一个收集瓶或气囊中。
4.除杂:同样,由于制取氧气时可能伴随有一些杂质,需要使用吸附剂或过滤器进行净化。
物理法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安全操作:实验中使用的高纯度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所以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烧伤和有毒物质产生等安全问题。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实验装置没有漏气,从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装入药品。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装入适量的药品,如高锰酸钾等。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这一步是为了使试管在加热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药品洒出或试管破裂。
4.给试管加热。
这一步是为了使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
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加热时间,以防止药品燃烧或产生其他不必要的副产物。
5.收集气体。
当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时,需要通过适当的装置收集氧气。
常见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等。
以上就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五条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制表:审核:批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j教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设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仪器药品:高锰酸钾、大试管、酒精灯、棉花、橡皮塞(连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小烧杯、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再现【提问】【设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何操作?【课件展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3)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在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6)把导管拿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讨论】1、为什么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5、为什么要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6、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陈述】(口答上述问题,略)【讲述】你们想试试如何制取氧气吗?下面我们将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1)检查气密性(2)装药棉花(3)倾斜固定试管(4)集气瓶盛水做准备(5)先预热再加热(6)连续气泡收集(7)先拿导管后熄灯3、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和桌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制取氧气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分解反应。
2.通过研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作用,学会探究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方法。
3.通过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解反应。
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的建立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课题3,了解实验中制取氧气常用的方法,认识第二种基本反应即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然后规范完成预习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完成时间15分钟I.知识准备1.你还记得什么是化合反应?2.现在有一瓶无色的气体,如何证明该气体是否为氧气?Ⅱ、教材助读1.什么叫催化剂?什么叫催化作用?(认真阅读然后完成下面的空格的填写)在里,能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又叫)。
催化剂在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2.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都使用催化剂吗?3.在实验室里,常采用、或的方法制取氧气?4.什么叫分解反应?Ⅲ、预习自测1.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不是催化剂B.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产生更多的氧气C.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D.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2.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 氢气+氧气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我的疑惑:探究案—我思考、我收获1.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中,其中有两种用到了催化剂,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吗?2.这三个反应都属于哪一种基本反应类型?—质疑解疑、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结论:问题1.什么叫催化剂?什么叫催化作用?针对训练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B.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D.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自主探究二:分解反应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问题2.分析上述三个反应,总结归纳得出什么叫分解反应?拓展提升: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说明理由。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实验过程详解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实验过程详解实验过程详解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离纯氧气的方法。
2、了解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对实验安全的意识。
二、实验原理氧气(O2)是一种常见气体,属于空气成分之一。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但是在分离空气的时候可以制取纯氧气。
将空气通过分离的方法分离出氧气纯化后即可得到纯氧气。
三、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1) 三角瓶一个(2) 瓶口塞一个(3) 弯管一个(4) 水银汞一小瓶(5) 密封橡皮管一根2、实验操作(1) 在瓶口塞上一个弯管。
再在弯管上塞入一个密封橡皮管。
把密封橡皮管穿过一个塞子使其均匀分布地插进三角瓶中。
(2) 把准备好的水银汞倒少量在三角瓶中,可以使铜片某一部分浸没在水银汞中。
(3) 将用火脉枪在铜片上烧制出角色来,使劣铜面保持纯净。
(4) 将劣铜放入三角瓶中,同时使密封橡皮管再度穿过塞子插入瓶中。
密封瓶口。
(5) 当铜片被加热之后,铜片表面剧烈氧化,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来,让它自己燃烧。
当铜片开始冷却时,它会最终停止燃烧。
当它冷却的时候,它会吸入环境空气中的氧。
(6) 当铜片冷却时,它会逐渐吸入氧气,使瓶内压力逐渐增加。
当瓶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水银汞会逐渐上升,直到水银汞全部被逐渐排出,水银汞浮在瓶口。
(7) 等瓶内连续排出水银汞后,瓶内的氧气逐渐纯化。
此时可通过试管试验明显感到瓶内氧气气体颜色不同于空气的颜色。
(8)使用试管将部分氧气提取出来,阴极测试极观测火花电视能点燃的情况,证明所制气体为氧气。
四、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透明安全眼镜,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安全设备。
2、在制作时注意转移铜片时注意操作技巧,轻拿轻放且不可强力挤压铜片,铜片碎片可能会飞溅到各个方向,引起不必要的损失或者危险。
3、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确保在现场无燃烧的物品。
4、在观察水银汞的过程中使用安全管道或者隔绝管距离瓶口的范围,防止水银汞碰触到人体或者燃烧的物品。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精选5篇我们将会学习到许多有趣且有用的知识。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篇1)说教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说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说教具准备分组提供: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小木条、火柴。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空气中约有1体积的氧气,但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较纯净的O2,如何获得的呢?(二)新课1、【投影出示图片】1: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
【投影出示图片】2:工业上用的氧气钢瓶。
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基本特性和用途。
2. 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材料。
3.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教学难点:1. 操作过程中的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2. 实验中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材料准备、实验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准备:课本、纸笔、实验服装和安全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概念和用途,引发学生对制取氧气实验的兴趣。
2. 理论探讨:介绍氧气的制取原理,包括通过加热和反应两种方法制取氧气,并讲解各种方法的调节和运用情况。
3. 实验操作: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a. 实验前准备:学生戴上实验服装和安全设备,排除实验室中的火源等危险物品,并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b. 开始实验:首先,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入烧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其发生化学反应;接着,用导管将生成的氧气导入水中收集。
c. 实验结果观察:观察收集到的气体中的氧气的颜色和性质,并记录实验数据。
d. 实验讨论和分析: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讨论氧气的特性和用途,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4. 实验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方式,总结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并回答教师设置的相关问题。
5. 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向学生强调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佩戴实验服装和安全设备,避免火源等危险物品,并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教学延伸:1. 可以进一步讨论氧气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 可以设计更多的制取氧气实验,如使用其他反应制取氧气,或使用不同温度、压力等条件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的表现。
2. 学生对氧气制取原理和实验步骤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实验结果和观察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
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如下:一、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分解过氧化氢(H2O2)可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装置: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封住,并将导管的一端插入到试管内。
2. 加入催化剂: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锰(IV)氧化物、二氧化锰、过氧化锰酸钾等。
催化剂会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3. 分解反应:随着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开始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H2O2(l) →2H2O(l) + O2(g)。
4. 氧气收集:氧气会从导管中冒出,并被导入收集气体的瓶子内。
由于氧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氧气会在瓶子底部集聚。
5. 安全措施:由于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因此操作过程中需小心谨慎,防止过氧化氢溅到皮肤或眼睛。
此外,由于氧气为可燃气体,所以要远离明火。
二、加热过氧化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加热过氧化钾(K2O2)可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氧化物。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装置:将过氧化钾放入玻璃试管中,并用橡皮塞封住试管的一端,并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试管中。
2. 加热反应:将试管加热,过氧化钾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气和金属氧化物。
反应方程式为:2K2O2(s) →2K2O(s) + O2(g)。
3. 氧气收集:氧气会从导管中产生,并被导入收集气体的瓶子内。
由于氧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氧气会在瓶子底部集聚。
4. 安全措施:加热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或溅到皮肤或眼睛。
此外,由于氧气为可燃气体,所以要远离明火。
总结起来,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过氧化钾来实现。
这些实验都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通过收集气体的方法将氧气收集起来。
这两种实验均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以上是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室制取氧气学法指导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掌握反应原理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或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二、学会选择装置初中化学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有两种类型,见表1.高锰酸钾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有三种,见表2.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时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三、巧记操作步骤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分为七步;一查: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方法是;将导管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试管外壁,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处留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装:即盛装药品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小心地送到试管底,平铺在试管底部.三定:即用铁架台的铁夹固定试管通常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来确定试管高度,再根据试管的位置与导管的长度确定水槽的位置.用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四点:即点燃酒精灯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外焰对着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五收:即收集氧气当试管内均匀并连续产生气体时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用玻璃片盖好,正放在桌面上六移:即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移去酒精灯反之,试管内温度会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而使试管炸裂.七熄:即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燃灯内酒精.四、了解注意事项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回流而炸裂试管.2.发生装置内导管不宜伸人过长,以刚露出胶塞为宜,以使气体顺利导出.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人集气瓶底部,以便使集气瓶中空气排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4。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此时的氧气不够纯;当均匀并连续产生气泡时开始收集.导气管伸人集气瓶中不宜过长.当瓶口有气泡逸出时,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5.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不利于氧气导出或将高锰酸钾粉末带人集气瓶,使收集到的氧气呈现紫红色.6.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可用氧化铁代替,也可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但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仍然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五、熟悉中考题型1.基本考查型例1 (内江市)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除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集气瓶、水槽外,还必需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A)长颈漏斗 (B)滴管 (C)酒精灯和药匙 (D)量筒和天平(2)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A.熄灭酒精灯;B.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C.用排水法收集;D.加热;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F.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4)若改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加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1)(C);(2)FBDCEA;(3)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原理选择题例2 (陕西省)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解析: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对所给的四种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法.这对同学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要求较高. (A)选项消耗大量电能;(C)、(D)选项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原理,但都要加热,不简便;而(B)选项在常温下催化分解放出氧气.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3.探因开放型例3 (佛山市)实验室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所用的试管破裂,请分析引起试管破裂的三点原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解析:此题具有开放性,突出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实验过程中引起试管破裂的原因.其可能原因有:①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使水倒吸回试管;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③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④未预热;⑤试管底部紧靠在灯芯上加热.等等.4.类比迁移型例4 (青海省)根据图1所示,回答问题.(1)在实验宣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中,有错误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其中有_____处错误.(2)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为主,综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质疑释疑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1.教师的实验准备: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2.学生分组实验:(共十组,每组包括)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架、试管夹、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木条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总结→课外拓展→练习巩固一、引入新课播放神州九号飞船升空时的视频,引出运载飞船的火箭的助燃剂是液氧。
在生活中登山,潜水,航空,医疗这些领域都用到了氧气,化学实验过程中也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制取氧气呢?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1、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
(见课本P87活动天地)【分组讨论】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高锰酸钾(KMnO4)双氧水(H2O2)甲烷(CH4)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活动探究二:[学生分组探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见课本P88活动天地)[引导学生讨论]根据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设疑] 在此过程二氧化锰本身发生什么变化了吗?[讨论]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设问] 实验2的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如果能进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活动探究三:[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通用5篇)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通用5篇)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是在上节课学习《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复习,对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为此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的能力。
而且在第一课时中,学生也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因此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对一般气体制取方法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学会发现并总结事物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取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角色。
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被学生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让我们一起期待教学的美好未来,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取氧气》制氧实验技巧分享
《制取氧气》制氧实验技巧分享氧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气体,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用途。
无论是在医疗急救、工业生产还是科学研究中,制取纯净的氧气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实验中,制取氧气也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操作。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制取氧气的实验技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取氧气的常见方法。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主要有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法、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法以及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
在进行这个实验时,有几个关键的技巧需要注意。
首先,高锰酸钾的用量要适当,过多可能会导致反应过于剧烈,存在安全隐患;过少则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
其次,实验装置的组装要严密,特别是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了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另外,在加热前要先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
可以用手握住试管,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的速率。
在这个实验中,要注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例,一般来说,二氧化锰的用量约为氯酸钾质量的十分之一。
同时,混合物要均匀混合,以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
在收集氧气时,可以选择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较为纯净,但操作相对复杂;向上排空气法操作简单,但收集到的氧气纯度相对较低。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的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要适中,一般使用 5%至 10%的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它能够显著加快反应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加入二氧化锰时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加入过多导致反应过于剧烈。
在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选择合适的试管、导管、集气瓶等。
试管要选择耐热的材质,导管要选择柔软且不易变形的。
初中教案制取氧气
初中教案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搭建和操作步骤。
2. 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2. 提问: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二、讲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10分钟)1. 讲解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
2. 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3. 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三、演示实验(15分钟)1. 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
2. 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防止意外等。
四、学生分组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取氧气。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实验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学会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强调了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课件:《制取氧气》学习要点指导
氮气 N2 氧气 O2
方法二:膜分离技术
── 物理变化
空气
一定压力下 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
富集氧气
小结
实 验 室 制 法 氧 气
工 业 制 法
药品及原理 仪器及装置 收集及验满方法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离液态空气
的木条复燃
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
速
(3)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
氧气的作用
结论 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
但不参加该反应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 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 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 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 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三、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 氯化钾
氧气
KCl
O2
四、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AB → A + B 对比:
化合反应:A + B → AB
五、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方法一:分离液态空气法
── 物理变化
多次压缩 空
气 降温
低温蒸发 液态 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要点指导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 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 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及分解 反应。
学习要点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氧气学法指导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学会并掌握此实验的知识和方法,既可巩固学过的基本操作知识与实验技能,又可为今后学习气体制取知识奠定基础.学习时,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掌握反应原理
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或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二、学会选择装置
初中化学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有两种类型,见表1.
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有三种,见表2.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时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三、巧记操作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分为七步;
一查: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方法是;将导管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试管外壁,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处留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装:即盛装药品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小心地送到试管底,平铺在试管底部.
三定:即用铁架台的铁夹固定试管通常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来确定试管高度,再根
据试管的位置与导管的长度确定水槽的位置.用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四点:即点燃酒精灯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外焰对着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五收:即收集氧气当试管内均匀并连续产生气体时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用玻璃片盖好,正放在桌面上
六移:即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移去酒精灯反之,试管内温度会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而使试管炸裂.
七熄:即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燃灯内酒精. 四、了解注意事项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回流而炸裂试管.
2.发生装置内导管不宜伸人过长,以刚露出胶塞为宜,以使气体顺利导出.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人集气瓶底部,以便使集气瓶中空气排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4。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此时的氧气不够纯;当均匀并连续产生气泡时开始收集.导气管伸人集气瓶中不宜过长.当瓶口有气泡逸出时,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5.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不利于氧气导出或将高锰酸钾粉末带人集气瓶,使收集到的氧气呈现紫红色.
6.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可用氧化铁代替,也可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但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仍然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
五、熟悉中考题型
在掌握以上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基础上,还要熟悉该知识点涉及的中考题型,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把握导向,灵活应用,提高学习质量.现以中考试题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考题型.
1.基本考查型
例1 (内江市)实验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除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集气瓶、水槽外,还必需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
(A)长颈漏斗 (B)滴管 (C)酒精灯和药匙 (D)量筒和天平
(2)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A.熄灭酒精灯;B.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C.用排水法收集;D.加热;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F.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若改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加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解析:此题属于基本考查型.若熟悉或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易回答题中的问题.
(1)(C);(2)FBDCEA;
(3)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原理选择题
例2 (陕西省)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解析: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对所给的四种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法.这对
同学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要求较高. (A)选项消耗大量电能;(C)、(D)选项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原理,但都要加热,不简便,且KClO,混入可燃加热易发生爆炸,不安全;而(B)选项在常温下催化分解放出氧气.故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3.探因开放型
例3 (佛山市)实验室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所
用的试管破裂,请分析引起试管破裂的三点原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解析:此题具有开放性,突出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从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实验过程中引起试管破裂的原因.其可能原因有:①没有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便停止加热,使水倒吸回试管;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⑧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④未预热;⑤试管底部紧靠在灯芯上加
热.等等.
4.类比迁移型
例4 (青海省)根据图1所示,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宣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中,有错误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其中有_____处错误.
(2)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
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17g/L(空气:1.429g/1),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则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类比迁移能力.
(1)根据制取气体反应装置,观察题给发生装置,可知B有错误.一是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下;二是导管伸人锥形瓶过长.故填B,2.
(2)根据题给新信息,联系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类比迁移即可解题.
因加热固体NH
4CL和Ca(OH)
2
:混合物制取气体,属于型,发生装置与
氧气相同,应选A.又依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故收集氨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应选D.
5.综合测定型
例5 (北京西城区)为了测定某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3.00g混合物样品放入图2的大试管中充分加热,直至反应完全,并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出生成氧气的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2)现有如下可供选择的操作:①将导气管放入盛满水的量筒内;②给药品加热;
⑧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气体;④取出导管;⑤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如图,此时导管口略高于液面);⑥冷却至室温;⑦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后读出量筒内气体体积数.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生成的氧气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出收集到气体的体积,需要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其原理是_____.
(4)在常温常压下共收集到气体680mL(此时氧气的密度为1.41 g/L),其质量为g,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约是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此题是围绕定量测定的综合实验题.将检验气密性、操作步骤、准确测定、数据分析及定量计算巧妙融合在一起,突出考查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熟练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学会数据分析与计算技能,是解这类题的关键.(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常用方法是:将导管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气管口逸出,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正操作顺序是①②⑤⑥⑦④.
(3)其原理是保证量筒内外气压相等.
(4)收集到氧气680mL,其质量
680mL÷1000X1.41 g/L=0.96g,
由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故氯酸钾的质量分数=2.45g÷3.00gXl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