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理论史探析
谈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谈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1. 引言1.1 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的背景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心理学正处于探索阶段,各种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在竞相发展。
代表性的学派包括结构主义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
这些学派在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形成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结构主义学派注重研究心理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强调对心智结构的分析和描述。
而功能主义学派则更加关注心理过程的功能和目的,强调行为的适应性和目的性。
行为主义学派则将研究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强调外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这些学派的争论和交流,促进了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通过对这些学派争论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借鉴和总结,可以为我国心理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2 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可以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学科体系日益完善,涵盖了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我国的心理学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学者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平台。
我国心理学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方法论水平有待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应用价值不够突出,很多研究成果并未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
学术研究中存在一些功利化、浅薄化倾向,追求数量而非质量,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我国心理学研究需要在提高学术水平的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和社会效益。
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的经验和方法,不断推动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希望未来我国心理学研究能够走向更加广阔的道路,为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2. 正文2.1 借鉴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的理论和方法在借鉴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的理论和方法方面,首先需要了解西方心理学学派之间的争论和差异。
心理学史 第四章 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有意识地对抗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和铁 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在机能主义看来,这两种 心理学的范围都过于狭隘,它们都无法回答机 能主义者提出的问题,即心灵做什么?心灵怎 样工作?
Alfred R。 Wallace 累的数据的支持。对于达尔文来说更 为糟糕的是,华莱士说他的理论观点 的形成只用了3天时间。华莱士询问 达尔文的意见,并请达尔文帮忙发表。
象大多数科学家那样,达尔文也具有极高的抱 负和雄心。在日记中他写道:“我多希望我把徒 有其表而无实际价值的名誉看得轻一些……我 讨厌为获得优先权而写作,然而,如果其他人
第四章
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与构造主 义有什么区别呢?
顾名思义,机能主义关心的是心灵怎样发挥它 的功能,或者有机体怎样利用心灵去适应环境。 机能心理学关注的是: 心理过程完成了什么? 机能主义并不从构成的观点研究心灵,它不关 心心理的元素或结构,它关注心灵在现实世界 中所导致的实际结果。
达尔文的各种症状在起因上明显属于神经症的, 任何对他的刻板生活的侵扰都会引起这些症状 的出现。一旦外部世界干扰了他的生活,疾病 就降临了。在这里,疾病倒成了一个有用的工 具,使得达尔文可以摆脱日常琐事,全身心地 投入到理论的创建过程
达尔文的焦躁不安是有着充分理由的。教会中 保守的权威人物正在抨击着进化的观念,甚至 在学术圈子中也是如此。那些教士们认为进化 观点在道德上是堕落的和破坏性的,如果人被 描绘为与动物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其行为也会 相应如此。这样一来文明必然被彻底摧毁了。
1837年,一只黑猩猩展 示给公众,两年之后, 另一只黑猩猩在动物园 公开展示。动物管理员 按照儿童的衣着方式打 扮了托米和两个詹尼。 他们教会动物“坐在桌 子旁边使用勺子、盘子 和茶杯吃饭和喝水,并 能理解管理员告诉它们 的东西,知道它们应该 干些什么和不应该干些 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 感到这样的场面令人不 安和困惑”
西方心理学史讲解
西方心理学史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围1、西方:欧美国家2、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思想史和心理学史3、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心理学发展历史二、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阶段1879年冯特实验室的诞生为标志,把心理学历史分成两个阶段: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时期(一)前科学心理学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官能心理学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14世纪)——探讨灵魂的功能;“官能”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14世纪末-19世纪中叶)——主要探讨认识的起源、过程、方法等问题。
1、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的哲学思想,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理论特征,并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两种表现形式,心理学思想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1)感觉主义: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唯物经验论。
(感觉主义只认同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试图让心理学绝对客观从而认识心理本质,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
)2)联想主义:依赖于主体的认识体验,知识来源于内省体验,唯心经验论(联想主义认同主体自我体验到的经验,并且认为应该用联想解释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把联想作为经验到心理现象之间的链接,实质上是把心理现象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经验的联想,这与后来的行为主义有相似之处。
)(用一条或多条联想律来解释观念的起源,解释记忆现象,或解释简单观念如何形成复杂观念,这样的观点称为联想主义。
亚里士多德)2、唯理论:推崇理性判断,贬低感性经验,强调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理性主义主要在荷兰和德国,与经验主义一样都集成了部分笛卡尔的思想,形成于莱布尼茨,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黑格尔、康德等人。
1)理想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
坚持人的心理是一种活动的、赋予理性的固有观念,把一切心理作用都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理性。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背景西方心理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学科领域,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现代的科学研究,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人类对心灵和行为的探索。
本文将探讨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从古希腊哲学到当代的研究方向,揭示西方心理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古希腊哲学时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时期,早期哲学家们对人类心灵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对心灵和意识进行重要思考的代表人物。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灵魂是永恒的,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意志和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心灵是无形的”这一著名观点,强调心灵和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人们开始转向实证观察和实验方法。
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认知和情感。
心理学家伽利略和笛卡尔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19世纪初,心理学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领域。
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启发,心理学家们开始注重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成为当时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流派,分别探讨了心灵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赫尔曼·恩斯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派别。
行为主义注重行为的可观察性和可验证性,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外在的行为反应。
精神分析则强调潜意识和内心冲突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先驱是约翰·沃森和伯福德·斯金纳,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则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当代心理学研究当代心理学研究充满活力,涵盖了认知、社会、发展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发展心理学探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
当代心理学家们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不断推动心理学领域的深入发展。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自心理学独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一直在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下介绍主要的几个学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
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1878—1958)。
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
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
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
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
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们就
开始探讨心灵和心理过程的本质。
然而,正式的心理学研
究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怀姆在1879年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心理
学实验室,这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起点。
他致力于研究
感觉知觉、意识和学习等主题。
在德国和美国,心理学家开始集中研究注意力和记忆等基
本心理过程。
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出现,强调观察可测量行为的研究方法。
在这个时期,行为主义者如约翰·B·沃
森和伯尔·斯卡纳在控制变量的实验条件下研究动物行为和
人类行为。
在20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崛起,强调研究思维、学习和语言等内在的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如乔治·米勒、诺曼·奥根斯坦和乔治·卡兹纳等人对认知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心理学分支
和理论,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
神经科学等。
现代心理学强调多学科的综合和应用,通过
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高质量的实验和研究。
总结起来,西方心理学历经古希腊哲学、实验心理学、行
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现代多学科综合,不断发展演变,
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研究基础。
1、西方心理学史绪论解析
生于北非(现今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很有地 位的异教徒,但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 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母亲 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 ;为他在神面前痛哭流涕代祷,她对这在信仰上 已死去的儿子深恶痛绝。神藉异梦指示,使她坚 持信心的祷告。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 肆于性欲中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 的性情。也许父母双方的品性,都遗传到他一人 身上。因此,奥氏的心灵深处成了善恶剧烈斗争 的战场。 稍长,奥氏便离开出生地,到附近地方上学, 后来又负笈至迦太基,在那里专攻修辞学。在这 时,他结识了一个女子,并与她同居至少有十四 年之久,当时他只不过十七岁而已。在三七二年 ,私生子出生,极为奥氏所珍爱。
一、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 (三)近代欧洲哲学心理学思想(17世纪—19世纪上半叶) • 2.哈特莱: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 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感觉经验通过复杂的联想形成思想 体系。 创建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 用联想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以神经振动说来解释联想的生理基础 。 联想的根本规律:接近律
• (3)传统/现代视角
不能按简单的线性历史观判断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过 程,因为: 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历史问题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学 研究成果。 历史上心理学家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揭示了人类社会 普遍必然的规律,具有永久价值。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内容
性质
关系
基本 内容 方法
对象
经验 主义
17_19
世 纪 哲 学 心 理 学 思 想
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
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西方心理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是柏拉图,他提出了理性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是由理性引导的。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知识和行为是通过感觉和经验获取的。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思想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会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解释主要基于宗教信仰和神学。
然而,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到来,人文主义和科学思维逐渐兴起,开始对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8世纪和19世纪是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开始从哲学和神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伦敦大学的约翰·洛克和苏格兰的大卫·休谟等哲学家开始提出关于感知和理解的理论。
在德国,威廉·怀姆斯和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等科学家开展了许多实验研究,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20世纪初,心理学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强调潜意识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如约翰·华生和伊万·帕夫洛夫则将焦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外部刺激而产生的。
随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关注人脑中的信息处理和认知结构。
同时,发展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涵盖了各种流派和理论。
从传统的心理学到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如神经科学和计算机模拟,心理学不断进步和演变。
无论是实验研究、临床应用还是社会影响,心理学都在不断探索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奥秘,并为促进人类福祉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西方心理学发展史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过程,解释了社会现象 背后的心理机制。
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行为和群体过程,揭示了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 动力。
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解释了社会现 象的形成和变化。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儿童发展
01
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儿童发
03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
总结词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分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解 释行为和心理过程。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创立。该流派认为,行为 是环境刺激和个体反应的结果,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来研究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心理 学家强调实验方法,通过控制变量和操作条件来研究行为变化。
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心理学的 应用价值,提高心理学的实践效果,同时也有 助于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和应用范围。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冯特被公认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在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 心理学的诞生。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强调通过实验设计 和数据分析来研究心理现象,这种方 法为后来的心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对环境刺激和行 为反应的观察和实验,认为人的行为 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控制和塑造来改 变。
代表人物
卡尔·罗杰斯、阿布拉罕·马斯洛等。
认知心理学
总结词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储存 、处理和使用信息,强调认知过程和 思维在行为中的作用。
重新解读西方心理学史——从“旧史”到“新史”的启示
重新解读西方心理学史——从“旧史”到“新史”的启示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心理学史的研究浩如瀚海。
心理学的历史实质上就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心理学史的研究摆脱不了时代精神的影响。
但是,许多心理学家理解的时代精神仅仅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伟人的杰出成就。
事实上,时代精神的内涵并不止这些,它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以及大众的生活。
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的思想、行为都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而且正是这些被忽视的普通人的生活谱写了时代的主旋律。
心理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大众生活的折射,心理学家的研究蕴涵在现实生活之中。
可是,以往许多心理学史研究偏重于阐述心理学的思想逻辑,以及心理学家的个人成就,把心理学思想的现实性与日常性割舍了。
事实上,心理学的发展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心理学的历史不仅仅是心理学观念的历史,也不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历史,而且还是现实的历史,是大众的历史。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H·黎黑认为,在当今西方心理学史界,有两种撰写心理学历史与体系的方式,即“旧史”和“新史”。
所谓“旧史”,是指“自上而下的历史”,集中讲述大人物和大事件,用编年史的体裁描述个别心理学家的奋斗和成就,主要涉及政治、外交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俗称“伟人历史”;所谓“新史”,是指“自下而上的历史”,它试图描述被“旧史”所忽视的无名群众的生活,集中讨论心理学创立和发展的社会背景、文化渊源和人类活动,俗称“时代精神”(平民历史)[1]。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心理学史的编撰是以旧史的形式进行的,波林编著的《实验心理学史》是旧史的代表,一直是西方心理学专业的标准读本。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新的心理学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得很顺利,Laurel Furomoto宣称新的心理学史已经完全成熟,并对新心理学史作了如下的描述:“新史倾向于评论性而非礼仪性,倾向于事件的背景分析而非各种观念的历史,倾向于超越伟人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研
究了思维,认知和行为的认知特性,并对生活情感予以关注和研究。
随后,16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开始研究人的心灵活动,探究气质、感情、人
格特质和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19世纪末,英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杰弗
逊提出了行为心理学的概念,他发展出一种科学方法来研究行为,并创立
了现代实验心理学。
20世纪早期,法国心理学家卢梭开发了一种新的诊
断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看法来理解精神病症的根源
以及关于人类个性和行为的新见解。
20世纪后半叶,许多心理学家开始
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现象及影响社会
构造的机制。
此外,近现代再次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派别——认知神经
科学,它基于神经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心理学原理,体现了从
微观到宏观的科学研究。
西方心理学史详解共173页文档
谢谢!
173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Leabharlann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西方心理学史详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
20世纪欧美心理史学概述
二十世纪欧美心理史学概述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德国,法国,奥地利,以及美国心理史学的发展。
从兰普雷希特向德国传统史学兰克派提出质疑到新康德主义的产生;从费弗尔到布罗代尔,法国年鉴派“精神状态史”研究与“长时段”理论有机会结合的过程。
弗洛伊德是促使心理史学转变的主要人物。
二战以后,西方心理史学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和扩充。
关键词:心理史学新康德主义年鉴学派弗洛伊德心理史学是一门结合历史学与心理学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按现代西方史学中的研究方法划分出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利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特别是精神分析学说,根据集体的行为来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进而推断社会未来的发展。
心理史学是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所开创,后由艾力克森加以发扬光大,成为美国历史学界一个新的发展。
迄至1970年代以来,约有三十多所大学开设有心理史学的课程,影响所及,借助精神分析学说撰写历史人物传记蔚然成风,也成为心理史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
美国《心理史学评论》系其主要的发表重镇,为目前重要的心理学学术刊物。
“心理史学”在华语社会中因著名科普作家艾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及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的故事得以普及,但真正认识这门学说的人并不多。
心理史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上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史学流派。
佛罗伊德是西方心理史学的奠基人,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法后来成为许多历史学家进行心理研究的主要依据,而他所著的《童年的回忆──达•芬奇》这本书被认为是心理史学最早的著作。
欧洲心理史学的传统,对于十九世纪末乃至整个二十世纪这一百多年的史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已经过去的这一个世纪学术的巨大变化,也使历史学的方法论,尤其是心理史学的研究方法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欧美17、18世纪人本主义的历史学,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已开始注重人本身,关注人的内在精神。
他们提出的“最初形式有着各种不同的名称:即,唯理论的历史、唯理智论的历史、抽象主义的历史、个人主义的历史、心理的历史”。
浅析西方心理学嬗变的历史轨迹及趋势
浅析西方心理学嬗变的历史轨迹及趋势在西方心理学百年发展史中,有两大价值取向引领20世纪心理学的发展和繁荣,即: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
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用客观实证的量化方法研究可观察的心理现象,突出研究人的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突出用主观内省或整体描述的质化方法研究社会的人,强调研究人的社会属性。
标签:科学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在其《心理学纲要》中写下一句卷首语:“心理学虽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意指心理学的思想早在哲学的襁褓中诞生了,而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仅有一个世纪多一点的历史。
戴有“科学”桂冠的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期的德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哲学与自然科学根基,从其父辈哲学中的唯理论、经验论那里承继了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又从其母体—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与生理学那里获取了研究方法和工具,最终科学心理学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实验室里诞生。
心理学的面世与独立,宣告了其从灵魂的奴仆、神学的婢女和哲学的附庸之尴尬境地的挣脱与解放。
心理学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后,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就开始试图彻底与哲学划清界限,力图向物理学、生理学等高度精确化的自然科学靠拢,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工具和程序,推进心理学走进自然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
时至今日,心理学家们还在围绕着一些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内容争论不休,如心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自心理学诞生之初,就有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对垒,进入20世纪心理学更是派系林立,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乃至当代的认知神经科学以及一些后现代主义新兴学派。
因此,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说,“20世纪是西方心理学兴旺发达的时代,是西方心理学学派林立、多元取向的时代,也是西方心理学弊端严重、面临变革的时代”。
回顾心理学百余年的演进,她始终沿着两条路线前行着:一条为自然科学的路线,即科学主义心理学;一条为人文科学路线,即人文主义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欧洲心理论史探析车 文 博内容提要 本文就欧洲心理论的发展史做一探析。
灵魂是欧洲古代以来界定人的心理的理念之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人类心理表现形式。
在心理结构问题上围绕 知、情、意关系的划分提出了三分法和二分法。
在心理起源和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天赋论、白板论和纹路论。
在心理机制论问题上,构建了心理力学说、心理化学说和神经振动说。
关键词 欧洲心理学 心理涵盖论 心理结构论 心理发生论欧洲心理论的思想源远流长。
心理学一词导源于希腊语,由 !(灵魂)和∀ #∃s(学问)所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
!灵魂(英文psyche)不仅是有关欧洲古代哲学中唯心论与唯物论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而且也是有关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下面我们从心理的内涵、生成、结构和机制等方面,探讨一下古代至近代欧洲心理论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其理论。
一、心理涵盖论1 灵魂界定说灵魂是欧洲古代以来界定人的心理的理念之一。
古希腊人如何理解心理,心理与灵魂的关系如何,心理都包括哪些内容,这是心理涵盖论主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刚刚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尚没有灵魂的观念,他们处于主客体未分化的浑然一体的认识之中。
直到原始社会的末期,由于探索自然界支配力的驱使,原始思维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但人们又无法理解自身的结构和机能,单凭直观的感受和梦境的影响,产生了灵魂的观念,即一个与活动着的人面貌完全相同,但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暂时寓居于身体之中的 观念人(m an o f ideas)。
古希腊人使用灵魂一词有双重含义:其一,认为灵魂是指呼吸、生命的起源,是指人的感觉、情感、理智等意识活动的主体或活动本身。
古人看到,人生时有呼吸,死时呼吸停止,就认为灵魂可能是气息,或者是和呼吸有关的东西。
其二,认为灵魂是与肉体相对立的东西,即独立于肉体的一种精神性的观念。
基尔克和拉文说灵魂是 肉体的一种非实体性的影像,它给肉体以生命,当离开肉体以后,它苍白无力地存在于冥府之中。
∀这就是说,当肉体存在时,灵魂寓居于身体之中,死后或在睡眠状态中,灵魂离开肉体,灵魂可以独立存在。
在古希腊人看来,灵魂并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幸。
认为灵魂要为生前的不良行为负责,如果生前多行不义,则灵魂要下地狱受煎熬,或来生只能成为飞禽走兽之身。
古希腊最传统通俗宗教和奥菲斯教,都包含着丰富、生动的有关奥林帕斯山诸神和狄奥尼索斯的神话。
可见,神话和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把灵魂看成是暂时附着于人体的超自然的神灵,也就成了唯心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的前提。
古希腊著名哲学心理学家毕达哥拉斯(Py thagoras ,约公元前570~约前490)的灵魂观的特点是把宗教(奥菲斯教)与哲学(数)结合在一起,认为 数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灵魂是由数中产生的。
因为和谐是数的一种最重要的规定性,所以毕达哥拉斯派认为 灵魂是一种和谐 。
#该学派无论说灵魂是身体中的 热气 、以太的 碎片 ,还是说灵魂是 尘埃 、 谐音 ,都是将灵魂说成是物质的,或类似物质的。
这说明毕达哥拉斯灵魂观有唯物论和类似唯物论的成分。
但他又受奥菲斯教派很大影响,毕达哥拉斯派最早把 灵魂不朽 、 灵魂转世 的宗教观念引入哲学心理学。
认为灵魂是不死的和轮回转世的,人的灵魂是有神性的。
这样就把灵魂看作是没有形体的神秘的精神性的本体,显露着原始的宗教唯心论的思想倾向,以后就发展成为柏拉图等的哲学唯心论。
因此,毕达哥拉斯似乎是第一个将这些信仰传进希腊的人。
他还宣称,音乐和哲学是灵魂净化、灵魂和谐的手段。
综上所述,灵魂是古希腊人对人类心理的原初称谓,把灵魂视为呼吸或气息一类物质性的东西。
这是远古人对心理内涵的最初认识形式,也是对自然力量和人类自身各种问题的拟人化幻想和素朴猜测的表征。
直到后来,随着人类抽象化智力水平的发展,人们才把灵魂视为肉体的一种非实体性影像,成为一种独立于肉体的、永恒不变的、轮回转世的观念。
这是古希腊人在灵魂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他们不再把灵魂与物质(气息)相等同或混淆,开始认识到灵魂是一种不同于肉体而能够 独立 存在的观念。
这又是人们从对灵魂素朴唯物主义的认识转向神话与宗教相结合过程的唯心主义认识的开端。
泛灵论(an i m is m ),亦称 万物有灵论 ,是原始人认识灵魂的一个有影响的学说。
相信自然界一切事物中均存在着一个 精灵 ,支配着事物的存在和运动。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S ir Edw ard Burentt Tylor ,1832~1917)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精灵和灵魂的信仰。
一切宗教最主要的特征( 宗教的最低限度 )就是信仰精神存在,其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就是关于人的灵魂的观念。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霍布斯、托兰德(John To land ,1670~1722)以及后来的斯宾塞(H erbert Spencer ,1820~1903)等都用万物有灵论来解释宗教的起源。
万物有灵论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对主宰万物的单一神的信仰。
世界上三大宗教仍然保留有万物有灵论的因素。
2 心理内涵说古希腊是用灵魂(Psyche ,直译为 普赛克 )称谓心理或心灵(m i n d)。
普赛克 系古希腊的神,以少女形象出现的人类灵魂的化身。
这是古希腊使用的最古老、最通俗的术语。
他们拟想灵魂是心灵或生命的实体。
至于soul (灵魂),则系独立于肉体和外物的精神实体,属于宗教神学领域的专门术语。
意识与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两种表现形式。
关于意识的概念,古代西方比东方形成得晚些。
古希腊大哲学心理学家柏拉图最早在其%申辩篇&、%法篇&等论著中,明确提出人有 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行为 ∋。
并形象地以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心理形式,表述了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行为的思想。
柏拉图认为,在每个人的心灵中,看不见地潜藏着野蛮的、野兽般的因素,在酒足饭饱的作用下,它把廉耻和理性弃之于不顾,竭力追求满足一己之情欲,甚至那些被看起来颇具理性、老成持重和道貌岸然的人,也隐藏有 许多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 )柏拉图以 同时驾驭两匹马的驭者 的神话,表述了他对灵魂有意识和无意识结构的观点。
据说,有一挂马车,套着两匹马:一匹马是难看的、未被驯服的,不顾一切拼命地跑自己的路;另一匹马是良种的、贵重的,听从驾驭的。
使役者力图驾驭其马奔向他所熟悉而两匹马所不熟悉的目的地,他获得成功是颇为费力的。
马车象征着灵魂的理性部分;马则象征着两个非理性的部分:高级的、低级的部分。
∗这一神话,表现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思想:它标志认识活动水平有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别。
由此柏拉图提出了 灵魂二度说 :理性灵魂(rational soul)在脑内,含有智慧和清晰的观念,为最高主宰;非理性灵魂(irrati o n 39欧洲心理论史探析40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心理学研究al sou l),又一分为二,其高尚部分位于心脏,司高尚情操,如勇气、抱负等。
其卑下部分位于横膈膜以下,为原始情绪,为性欲和低级情欲的根源。
二者均为理性所控制。
显然,弗洛伊德所宣称的潜意识是非理性的欲望的 隐蔽机制,把动机解释成为非理性的构成物,绝非他的首创,可追溯到柏拉图的一种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倾向。
许多外国心理学家认为,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的三部图式(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或本我+++自我+++超我)同柏拉图的三位一体说(一个驭者和两匹马)相近似,并直截了当地评价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是神话结构,。
古希腊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伊壁鸠鲁,对意识与无意识的问题,也有一些论述。
他认为,人的心智和灵魂,都是极微小而光滑的原子。
其中,心智是灵魂集中的部分,位于胸中,指挥灵魂;而灵魂则是离散的部分,遍布于全身,负责传导。
心智有两种作用:一是自动的,一是有意的。
如把远处的方塔看成圆的,就是自动心智的作用。
因为它只凭借此刻感觉,发挥作用迅速,所以容易引起错误的意见。
而有意的心智作用则是利用记忆,考虑过去的感觉,估计到远处的感觉不可靠而留意别人的感觉,并且警惕错误的来由,再加上其他活动,所以它更能认识外物的真相。
古罗马医学心理学家盖伦(Ga len,130~200)提出了近似于意识的概念。
本来斯多亚派已划分出心理普纽玛和植物普纽玛。
表明他们对心理的本质的认识已缩小了它的外延,在灵魂的内涵中排除了动物以前的生命活动,只限于具有心理表现的活动。
到了2世纪,盖伦在斯多亚派思想的影响下,又进一步将心理普纽玛分为末梢普纽玛(布满于神经通路)和中枢普纽玛(运动于大脑中枢)。
他认为,对感官的刺激可以改变心理普纽玛的状态,但还不足以产生个人的理解。
必须把中枢普纽玛和末梢普纽玛联结起来,才能觉知、预测这些器官变化的心理特性。
盖伦的这种认识,正如19世纪德国心理学史家西贝克(Siebek)所推测的,它与现代的意识概念相近。
−到了近代,意识和无意识的问题,才真正纳入哲学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近代二元论哲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法国笛卡儿在谈判意识是精神实体的属性时,曾把意识理解为 在我身上所发生而我们本身又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东西。
.知觉、思维、意志、愿望、热爱、憎恨等是意识的形式,是精神实体表现的形式。
意识对直接感受到的心理现象的各种不同形式而论,是一个类概念。
意识在笛卡儿的二元论概念中是一个供人进行自我观察的封闭的内在世界。
在笛卡儿看来,人的灵魂的统一是依靠意识来实现的。
他的著名论断: 我思故我在(cog ito ergo sum),就意味着有意识的思维是人的心灵的唯一属性,无意识形式是不存在的。
在以后数百年间,布伦塔诺、冯特以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中唯理论学派的拥护者,几乎都继承了笛卡儿学派的传统:把一切精神的东西归结为有意识的东西。
在意识的 内视线面前,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相等的。
这样,笛卡儿等人就把心理与意识完全等同起来。
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洛克认为,意识是一切精神现象的共同属性。
这个属性表现在一切表象、思维、情感、需求和意志行动中,人只不过与意识的个别的、具体的内容发生关系。
意识本身对这全部内容来说是某种共同的东西,是内容的共同特征。
/洛克反对有可能存在不受控制的心理活动。
洛克认为,心在想人竟不知道,这种看法意味着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
如果人在梦中思想而他本人对此却一无所知,岂不是说睡着的人和醒着的人是两个人吗?洛克断言,睡着的与醒着的苏格拉底当然是一个人。
因此,从笛卡儿到洛克流传着一个假设: 意识是人对自己的理智所产生的东西的感知。
这个假设成了整个内省学派(i n trospective schoo l)的信条。
近代德国哲学心理学的始祖莱布尼茨(Gottfri e d W il h el m Le i b n iz,1646~1716)坚决反对洛克所主张的我们心灵只具有它所意识到的那种感受能力的看法,认为这是产生谬误的最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