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iC3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溶血素滴定
溶血素可通过SRBC免疫家兔获得,一般无需纯化 试验前需先行加热56℃ 30min或60℃ 3min以灭活补体
溶血素有商品销售,可按标识效价稀释使用
自行制备的溶血素需进行滴定,确定使用浓度,在补体活
性测定中,大多使用2个单位。
溶血素效价稳定,一般使用三个月后再作重新滴定
方法评价与临床意义
补体 成分
分子量
电泳 区带
血清含量参考值 (μg/ml)
补体 成分
分子量
电泳 区带
血清含量参考值 (μg/ml)
C1q
390
γ2
70
C9
79
α
240
C1r
C1s C2
95
85 117
β
α β1
35
35 20~30
B
D P
C1INH
95
25 220
β
α γ2
210~240
2 25
C3
C4 C5 C6 C7 C8
溶血程度与补体含量的关系
CH50测定方法
1.红细胞浓度的调整
绵羊红细胞(SRBC)采自绵羊颈静脉,制备脱纤维羊血 或用阿氏(Alsever)血液保存液制成抗凝血,4℃保存备用。
使用前,调制成2%~5% SRBC悬液。为使红细胞浓度标准化,
可吸取少量红细胞悬液,加入20~30倍的稀释液,在542nm波 长处测定吸光值以调整红细胞浓度。
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系统与补体的作用
第二步:指示系统利用剩余补体的反应
不溶血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而溶血为试验阴性
补体结合试验方法
后两种方法:通过仪器对补体的 C3 、 C4 、 B 因子等单个成 分进行自动化测定
比浊法原理
借助补体的抗原性和与相应抗体反应的前带现象
建立的补体单个成分定量检测法。
比浊法不足 必需以过量的某种补体相应抗体为保证 自动免疫比浊法 反映所测补体成分的绝对量
可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方法简便、快速,但敏感性低,补体的活性除与反应体积成反比外,还与 反应所用的缓冲液、SRBC的数量以及反应温度有关
总补体活性的参考范围为50~100U/ml CH50增高见于: 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 CH50降低见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参照血清常称之“ R ( remove )”试剂,即去除某种补体成分 之意。已能筛选到的血清有人C2缺乏、豚鼠C4缺乏、小鼠C5缺乏 和家兔C6缺乏的血清 免疫溶血法常用于 C2 、 C3 、 C4 、 C5 、 C6 等补体成分的检测。 其中以C3、C4两成分的检测更为常见
免疫化学法
免疫化学法分类 1.单向免疫扩散 2.火箭免疫电泳 3.透射比浊法 4.散射比浊法 前两种方法:手工操作繁琐、耗时长、影响因素多、结果 重复性差,已趋于淘汰
第十九章 补体检测及应用
第一节 概 述
补体成分的含量与理化特性
分 类
根据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可将其分为:
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complement receptor, CR)三大部分。
补体理化性质
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均为多糖 蛋白,大多数电泳迁移率属α、γ球蛋白 含量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其中C3含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 固有成份间的分子量差异较大,其中C1q最大、D因子最小。 对热不稳定,56°C、30min即被灭活,0~10 °C条件下活性只能保 持3~4d。 多种理化因素如射线、机械振荡、酒精、胆汁和某些添加剂等均可 破坏补体
系,测定溶血程度,以50%溶血时的最小血清用量作为判定终 点,可测知补体总溶血活性。
在适当、稳定的反应系统中,
溶血反应与补体的剂量依赖关 系呈现“S”形曲线
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
时,补体量的变化对溶血程度
的影响不大,即溶血对补体量 的依赖不敏感。但在30%~ 70%溶血时,补体含量仅出现 较小的变动,溶血程度也会发 生较大的改变。
190
180 190 128 120 163
β1
β2 β2 β2 β2 γ1
1300
430~600 75 60 55 200
150
1100 93 159 88
α
180
250
C4bp I因子 H因子 S因子
β β α
50 400~480 500
补体的活化途径
经典途径
wenku.baidu.com
经典激活途径
激活物质 起始分子 参与补体成分 所需离子 C3转化酶 C5转化酶 生物学作用 抗原抗体复合物 C1q C1、C4、C2、C3、C5C9 Ca2+、Mg2+ C4b2b C4b2b3b 参与特异性免疫的 效应阶段,感染后期 发挥作用
第二节 补体总活性测定
CH50测定法的原理
应用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 SRBC)和其 相应的抗体(溶血素),作为能诱导补体活化经典途径的指 示物和激活剂。补体能使溶血素特异性结合的绵羊红细胞溶 解,当溶血素和绵羊红细胞浓度恒定时,溶血程度与补体含
量和活性相关。将新鲜待检血清作不同稀释后,加入反应体
第三节 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
免疫溶血法
定义:是根据补体参与抗体介导溶细胞作用的级联效应特征建立的 单一补体成分检测法 指示系统:以SRBC-抗SRBC为激活物和指示系统 参照体系:以人为设计的缺乏某种补体成分的血清为参照 结果判度:若有溶血发生,表明待检标本存在参照血清所缺乏的补 体成分,且溶血程度与此补体成分的量呈正比,仍以 50 %溶血为终 点
替代激活途径
肽聚糖、酵母多糖、脂多糖 C3
C3、C5-C9、B因子、D因子
MBL途径
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
C2、C4 C2-C9、 MASP Ca2+ C4b2b C4b2b3b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 效应阶段,感染早期 发挥作用
Mg2+ C3bBb C3bnBb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 效应阶段,感染早期 发挥作用
第四节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简介
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或抗体的传统方法。 fixation test,CFT ) 将免疫溶血作为指示系统,用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中抗原
作用原理
利用补体的溶细胞作用进行各种物理状态的抗原抗体测定
补体结合试验原理
5种成分,2个系统

待测系统:一定量的补体外,抗原和/或抗体 指示系统:SRBC和抗SR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