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第(66)期学案

合集下载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2-6)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2-6)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呈:呈送。

吴郎:杜甫吴姓亲戚。

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转须:反而更应该。

甚:太。

征求:指赋税征敛。

【参考译文】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

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赏析】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

“扑枣”就是打枣。

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

“任”就是放任。

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

”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说的正是杜甫。

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

“防”的主语是寡妇。

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

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

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

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

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8)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8)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红莲夜:指元夕。

红莲,指花灯。

【翻译】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

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

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

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鉴赏】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

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

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了一系列深切怀念对方的词篇。

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之夜,他因思成梦,梦中又见到了旧日的情人,梦醒后写了这首缠绵悱恻的情词。

这一年,上距初遇情人时已经二十多年了。

头两句揭示梦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兴,兴中含比。

肥水分东、西两支,这里指东流经合肥入巢湖的一支。

明点“肥水”,不但交待了这段情缘的发生地,而且将词人拉入到遥远的沉思。

映现在词人脑海中的,不仅有肥水悠悠向东流的形象,且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忆。

东流无尽期的肥水,在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岁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长岁月中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的象征,起兴自然而意蕴丰富。

正因为这段情缘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笔调一转翻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

“种相思”的“种”字用得精妙无比。

相思子是相思树的果实,故由相思而联想到相思树,又由树引出“种”字。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句式学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句式学案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5.[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
答: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7.[2011·广东卷]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10.[2002·全国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答: 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答: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9.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矛盾。
答: 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3-5)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3-5)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鉴赏】诗中主要通过梦醒后的所思所感,抒发兴废之愁。

结句中的“兴废”两字实为一篇之纲。

诗人于午饭后就枕片刻,不觉朦胧睡去。

尽管睡着的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已有百年之久。

诗的开头“百年春梦”,既是实写,又寓有政治上的感慨。

诗人一生从政,致力新法,但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全部废除。

王安石的内心十分痛苦。

“去悠悠”三字,有着无限的惋惜之情。

梦境悠然远去是无须惋惜的,但往事如烟,无法挽回,能不为之惋惜?“吹箫”用《列仙传》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之事。

这里泛指神仙道术。

据沈既济《枕中记》说,神仙吕翁有仙枕,可以让卢生进入梦中。

“不复吹箫向此留”,是说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留在梦境之中。

以上两句以叙事点题,借梦境以寄慨。

春梦短暂,人生百年犹如春梦,也很短暂。

诗人由此而引起哲理的思考。

颔联写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颇具深意。

自然界所以能出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主要是因为它能够遵循新陈代谢的规律。

诗人从中汲取了力量,并对此感到欣慰。

颈联由自然界转到人类社会。

“旧蹊埋没开新径”,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

“朱户欹斜见画楼”,通过朱户、画楼的兴废迭代,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以上四句由春梦生出感想,表面上句句是景语,实际上句句是理语。

景和理的结合,既表现了诗人优雅、冷静的思想风貌,又检出诗人是善于在逆境中用哲理来开拓自己心胸,用美好事物来陶冶自己情操的。

但现实的情况毕竟是太不幸了。

诗人不能不感到寂寞与愁闷。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0)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0)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注释】锦树:指被秋霜染红的树木。

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凤楼:妇女的居处,这里代指家中的妻子。

谩:徒然、空自。

凝睇:凝视,注视。

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译文】秋雨初晴,青山红树显得分外明丽。

山路突然转陡,让人怀疑到了尽头。

忽然看见弯曲的水流附近有人家。

竹篱茅屋,酒旗沙岸,形成了一簇村市。

只恐凄凉的思乡之情升起。

凤楼渺远,回首空自望。

今晚将会宿在哪座孤馆中呢?秋雁一声长鸣,残月映照半窗。

总是离人的眼泪。

【鉴赏】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

秋山行旅,忽见临水人家,不觉触动乡心。

进而感叹路远人遥,空自凝望,最后以推想今宵旅宿的凄凉况味作结。

写来峰回路转,曲折尽致。

“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

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

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

此词意在抒写旅愁,却于开头弹出一串欢快的音符,遥映后文,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

“路转陡,疑无地。

”行行之际,山路转陡,几疑路穷。

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

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

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多么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它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蛊惑,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已从心底悄悄地萌发了。

“凄凉只恐乡心起”,一语领起下片。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现代文复习测试题66技巧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现代文复习测试题66技巧含解析

技巧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

虽然远离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他们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是和谐的。

小山村有一个杂货店,这就是城里的百货商场、超市;小山村有个肉摊,这就是城里的菜市场;小山村有一个小酒馆,这就是城里的饭店酒家;小山村有间小屋,小孩在这里认字,这就是城里的学校;小山村还有一个卫生室,这就是城里的医院。

而我所讲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卫生室里发生的。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凡腰痛腿痛手脚痛及各种无名肿痛,经他治疗,没有不好的,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绝技。

与其说医生的医术高明,不如说是医生的药物独特。

凡此种种疼痛,医生总要使用一种很独特的草药,这种草药叫“一粒珍珠”,也叫“一粒金丹”。

刚从土里挖出时,呈银白色,就像一颗颗珍珠,而经太阳一晒,便慢慢变成金黄色,活脱脱一颗颗金丹。

看不出这小物竟有神奇功能。

病人痛得咧着嘴来,经过一番拨弄,多是笑着走出去的。

据说医生的先祖当年游历海南,在五指山遇到奇人,才得此偏方。

到了医生手上,已传了四代。

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着那低矮小瓦房。

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山村里的人全都住这种小瓦房。

当然,作为小山村独家医院,只凭一个单方是不行的,见天有几个这样的病人?多数是感冒发热伤风咳嗽,于是,医生也就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

每天不管看病抓药的人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

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

瓦片做笔,瓦片做纸,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

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顺序来,不挤不乱。

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人,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插队。

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

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打开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

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头发都变白了。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0.30)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0.30)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译文】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

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鉴赏】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

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

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

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

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

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

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

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

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

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

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24)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24)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干戈王中①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

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呜叫起来,寻找同类。

语出《诗•小雅•棠棣》。

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

泛指美酒。

【翻译】战争还没有结束,能到什么地方去呢?到现在我两鬓斑白还是一事无成。

细算算自己的行踪好像东汉遇到战乱的王粲一样,天南地北颠沛流离,情怀和一生坎坷的杜少陵一般苍凉忧伤。

鹡鸰的叫声停止后它们也就分别了,人分离千里后其实和鹡鸰鸟是一样的,再难得知消息,孤独的我呀,空有报国的志气,没有报国的机遇。

寻来中山人所酿的千日酒吧,喝下去醒来后世间就已太平了。

【鉴赏】两鬓丝,这里就是两鬓白丝的意思。

大纲,意思是大致相似。

小样,差不多相像。

鹡鸰,一种鸟类,古人常用它的叫声断续来比喻兄弟之情。

“乌鹊巢寒月一枝”里面用到的典故是:曹操《短歌行》里写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空有才智没有用武之地。

千日酒,喝了可以使人醉一千天的烈酒。

诗里有着对混乱局势的批评,也有对和平的渴望。

从诗里来看,那时的人逃难的很多,“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是诗人这样的人的心怀,因为战祸,许多人一事无成。

对这样凄凉的遭遇,诗人觉得人的命运好像禽鸟一样,面对乱世中的别离,没有任何办法。

朝廷用人不善,统治者没有挽回家国沦丧的能力,这一点诗人用“乌鹊巢寒月一枝”来讽刺。

由于长期流浪,甚至有了逃避的心理,想要避过这苦难,用什么方法,竟然是喝千日酒。

首联写战争不断,兵连祸结,自己已经白发苍苍,无处可以去避难。

次联用生逢乱世的诗人王粲、杜甫自比。

三联写亲人离散,音信断绝,自己仿佛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安身之所。

末联幻想能够喝下酩然大醉一千日的酒,在醉中度过乱世。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2)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2)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寄韩潮州愈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

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句。

浪西楼:地处潮州。

【注释】韩潮州愈: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时贬谪为潮州刺史,故称韩潮州。

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

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潮水:河流名,今名韩江,流经潮州。

岭:指五岭。

华岳:即西岳华山。

篇章: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

关:指蓝关。

泷流:即泷水,自湖南流入广东,唐时称虎溪。

驿路:驿道;大道。

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城根:犹城脚。

一作“城闉(yīn)”。

瘴烟:湿势蒸发而致人疾病的烟气。

【翻译】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

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

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

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

【鉴赏】此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

首联“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笔力奇横,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

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两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

韩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这是互诉衷曲之语。

“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

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

这是途中景色。

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

这是到任后的景色。

“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15)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15)

一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小至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大历元年寓居夔州时所作,此时杜甫的生活比较安定。

小至:冬至日的前一天。

【注释】⑴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

⑵五纹:指五色彩线。

《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

⑶葭:初生的芦苇。

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

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

浮灰:一作“飞灰”。

⑷腊:腊月。

⑸云物:景物。

乡国:家乡。

⑹覆:倾,倒。

【翻译】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2018—2019高三年级 总第(72)期班级 组 姓名 设计:兰星星 校对:李霞 课题: 学案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鉴赏】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

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

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

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2019.1.8-1.12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2019.1.8-1.12

1.8复习学案古文郝处俊,安州安陆人。

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

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

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

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

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

高丽叛,诏李勣为浿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至,举军危骇..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

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壮.其谋。

入拜东台侍郎。

【重点字词】①归,通“馈”,赠送②賵,送给丧家用于丧事的财物③让,辞让④崖略,大略⑤暗诵,背诵⑥副,辅助⑦阵,列阵⑧遽,突然⑨危,惶恐⑩骇,惊骇○11据,靠着○12体胖,体态安然舒适○13安餐,安然吃饭○14密,秘密○15畀(bì),委任○16科,挑选○17壮,认为......有胆略【译文】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刚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来上千细绢作为治丧的财物,处俊辞让不接受。

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

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

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

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

高丽背叛时,皇帝诏令李勣任浿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

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惶失措。

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是个胖子,安然坐着吃东西,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

贼人退去,大家都认为他有胆略。

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

1.10复习学案古文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异..,曰“可以续年”。

高宗欲遂饵方之剂.,安得轻服哉? 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乃能..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就。

先帝饵.之,俄而大渐....夷狄,故法不....,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得行。

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

”帝纳其言。

【.重点字词】①遂,就②饵,吃③修,寿命长④剂,药物⑤案,按照⑥方书,记载药方和处方的书籍⑦历岁,经历一年⑧俄而,不久⑨大渐,病重⑩显戮,处决示众○11以为,认为○12取笑,被嘲笑○13鉴,经验○14惟,希望【译文】那时僧人卢伽逸多会炼丹,说是可以延年益寿。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31)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31)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①【宋】苏轼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⑤琼瑶:美玉。

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翻译】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赏析】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词.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广阔的天空还有淡淡的云层.“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野外是广袤的,天宇是寥廓的,溪水是清澈的.在明月朗照之下的人间仙境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此两句暗写月光.“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把典故融化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是很成功的一个例子.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溪”作一个量词,巧妙又无痕地把风,月与溪融为一体,并洗去了风尘世俗之感.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微风轻轻吹拂,溪中波光粼粼,水月交辉,真像缀了一溪晶莹剔透的珠玉.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由于感情的挚浓,使比喻的客体升到了突出的地位,因而它的形象显得更鲜明,更生动.这种表现手法是从生活中来的,不背理,更不违情.月色皎洁,加之以醉人痴语,怪不得异想天开,这是“理”;十分珍惜美好的月色,这是“情”.“情理交至”,这就更巧妙地揭开了词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帷幕.这个境界是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如果有一丁点儿外物羼入,就会被损害,被践踏.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个结尾如空谷传声,余音不绝.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用丰富的联想去感受它.作者在词中不去写“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的景致,而是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词人真实地记录了他第一次难忘的感受,因而也就给读者留下了第一次动人的印象.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9)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9)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渡江云周邦彦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启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径荆州时作了此词。

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委曲:曲折延伸。

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

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注释】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暖回:隐喻政治形势的突然转变。

雁翼:雁的两翅。

借问何时:询问什么时候。

委曲:曲折延伸。

妍华:指美艳,华丽。

陌头:路上;路旁。

堪嗟(kān jiē):感叹词。

清江:夷水,既可指清澈的江水,又可特指湖北省境内流入长江的一段江水,《水经注》记载该水,“水色清照石上,分沙石”故名之曰“清江”画舸(huà gě):装饰华美的游船。

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乌纱:指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制成,始于东晋宫官著乌纱帢,后经改制,隋代时帝王、贵臣亦多戴之;至唐宋已行于民间,不论贵贱水驿:水中驿站。

蒹葭(jiān jiā):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喻微贱。

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状物。

▲【翻译】晴日山中的薄雾低低地铺满南方的旷野,春的气息最早从雁鸿翅下透露,它们结成阵势从沙滩上腾空而去。

骤然惊知春天已经来到眼前,询问什么时候,能逐渐地进入深山?鲜花碧草,舒卷开合,天公以最大的粉饰力装点着争艳斗华的春天。

那千丝万缕的田头道旁的杨柳,嫩条渐抽渐长便可藏遮栖鸦。

可叹!沿着东流注入长江的清江水西去,装饰华美的游船向着京城──汴京进发。

是酒宴已残,兴尽人散?还是愁那江风阵阵总是无休止地拍打翻卷着船头的旗尾,夕潮也汹涌而起溅湿了头上的乌纱?夜晚悬在江空上一弯弦月,乘坐的般只也慢慢巾近港湾驿站、泊入芦苇深处。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劝学作业教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劝学作业教案

劝学作业教案 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劝学 知识与技能 文言文阅读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点滴积累的好习惯 重难点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教学 内 容 活动教学设计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崔从,字子乂,少孤贫,与兄能偕隐太原山中。

会岁饥,拾橡实以饭,讲学不废。

擢进士第。

从山南严震府为推官,以母丧免。

兄弟庐墓,手艺松柏。

丧阕,不应辟命。

久之,韦皋引为西山运务使。

奏迁判官,摄守邛州。

前刺史有以盗系狱,辞已具,疑其冤,纵不治,俄得真盗。

入为殿中侍御史,迁吏部员外郎。

裴度为御史中丞,奏以右司郎中知杂事。

度已相,代为中丞。

所弹治,不屈权幸。

事系台阁而付仗内者,必请还有司。

荐引御史,务取质重廉退者。

李翛以宠得京兆尹,为庄宪太后山陵桥道使,务以减末徭费为功,至不治道,輴车留渭桥,久不得进。

从三劾之,无少贷。

俄授陕虢观察使。

迁尚书右丞。

王承宗上章请割德、棣二州自赎,又令二子入侍,宪宗选堪使者,以命从。

议者谓承宗狠谲,非单使可屈。

次魏,田弘正请以五百骑从,辞之,惟童骑十数,疾趋镇。

集军士球场宣诏为陈逆顺大节祸福之效音辞畅厉士感动承宗自失貌愈恭至泣下即按二州户口符印上之。

还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长庆初,繇尚书左丞领鄜坊节度。

属部屯军数乱法骄横,吏不能制,从一绳以法,下皆重足畏之。

党项互市羊马,类先遗帅守,从独不取,而厚慰待之,羌不敢盗境。

宝历初,为东都留守。

故事,留司官入宫城门列晨衙见留守。

吏诞傲,久废,至是复行。

召拜户部尚书。

宰相李宗闵以从裴度、李德裕所善,内不喜。

从求致仕,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告满百日去。

于是众哗语不平,宗闵惧,复授检校尚书左仆射、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大和六年卒,年七十二。

下有刲股肉以祭者。

赠司空,答案:D 原文意思是“宰相李宗闵因为崔从是裴度、李德裕喜欢的人,心里不喜欢他”。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9学年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 4 )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国学”如何“新视野”陈平原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

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

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

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

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

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并授予专门学位。

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

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

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

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6学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6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

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

”与乡人蔡克俱知名。

袭父爵,除.山阴令。

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

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帝不能用。

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重点字词】①嶷然,高峻的样子②除,被授予③惟,思考④杜,杜绝⑤萌,萌芽⑥申谕,晓谕⑦发遣,11深识,深远的见识派遣⑧释,解除⑨纤介,细微⑩绥,安抚○【译文】江统,字应元,是陈留国圉镇人。

江统性情沉静寡言,志向远大。

当时人们给他的评价是“高峻少言的江应元。

”与同乡蔡克一样闻名。

成年后继承他父亲江祚的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

当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大将军孟观率军西征,亲自擒拿氐族统帅齐万年。

江统深入思考东夷、西戎、北狄和南蛮扰乱中原的现象,认为在萌芽状态时就应该杜绝,于是作《徙戎论》上奏:“这些人都可以发令派遣,让他们回到本土,以安慰他们羁旅在外怀念故里的情思,解除我们华夏民族的小小忧患。

惠及中国,安抚四方,德泽延及永世,这才是长久之计。

”但皇帝没能采用。

不超过十年,夷狄这些蛮族侵扰中原,当时的人敬服江统的远见卓识。

2.19复习学案古文转太子洗马。

在东宫累年,甚被亲礼。

及太子废,徙.许昌,贾后讽.有司不听宫臣...追送。

统与宫臣冒禁至伊水,拜辞道左..。

都官从事悉收.统等付河南、洛阳狱。

付郡者,..,悲泣流涟河南尹乐广悉散遣之,系洛阳者犹未释。

都官从事孙琰说贾谧曰:“所以..废徙太子,以为恶故耳。

东宫故臣...,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

”谧语洛阳..,不顾重辟..冒罪拜辞,涕泣路次令曹摅,由是皆免。

及太子薨,改葬,统作诔.叙哀,为世所重。

【.重点字词】①徙,迁徙②讽,暗示③听,听任④宫臣,太子属官⑤道左,路旁⑥流涟,哭泣流泪的样子11顾,顾及○12重辟,死⑦收,逮捕⑧所以,......的原因⑨故臣,原来的属臣⑩路次,路边○14诔,悼文罪○13彰,彰显○【译文】他改任太子洗马。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

而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过于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了,历史与小说,由此扭结在一起。

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

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

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

如果从《尚书》《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方要早得多。

记言、记事、记人,这三种历史写法构筑了中国人的历史观。

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对小说这种文体,一直怀有深刻的偏见——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

因而,有关正史与野史、正说与戏说的争议从未间断。

但与此同时,小说写史的“野心”从没有中止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读者中还尤其有市场。

如果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他们的对话、斗争、谋略,统统是作家想象的产物的话,那么,小说在多大程度上会为历史所需要?由此不得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

法朗士称巴尔扎克是他那个时代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

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小说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

这或可解释,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小说家书写的历史。

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写的更多是历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

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

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

它未必处处征诸实事,但它的细腻、传神,它所创造的想象之真实,也非一般史著可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6)期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一2题。

暮春上塘道中①范成大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②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巳山③。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

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当时范成大由水路赴临安(今杭州)应试途中。

上塘:从海宁县经余杭县直抵杭州的一条河流。

②石门: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县中部的古镇,因春秋时吴越交战垒石为门而得名。

③洞口:见陶渊明《桃花源记》。

上巳:古时节日,在农历三月初三到水滨举行拔除不祥的祭礼习俗。

因上巳、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宋代后上已节逐渐消失。

【注释】②野水:野外的水流。

③阑珊:衰落、萧瑟。

④片云:极少的云。

⑤长安:西安。

古时汉、唐等朝代皆以此为首都。

后常作首都的代称。

此借指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

遮日:遮蔽阳光,显示都城红尘喧嚣之意。

⑥江湖钓手:指隐居不仕的高人隐士。

【翻译】两岸村舍烟火俱无,野水苍苍,寒凉澄碧,龙舟竞赛刚刚过去,人醉船匿,鼓声稀落。

石门镇在清明时节,柳色片片,青青无际,驾舟穿过夹岸桃花,落英缤纷,进入桃源。

柳絮飞扬沾人衣襟,春光将逝,人生易老,夜晚却有片云来访,携来清梦,孤高脱俗。

明朝都城红尘喧嚣,朝廷庙堂,仕途官场,隐者高士孤风凛凛,不慕荣利,深感惭愧。

【鉴赏】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南宋时三月上旬开始考试,士人二月就陆续到达京城临安。

从题目上看,范成大于“暮春”赴杭应试,从时间来看,是姗姗来迟了,杭嘉湖平原却已是春色阑珊、春光将尽之时。

“上塘道中”,点明作者经水路来杭。

此时此景。

作者没有写伤春、惜春、赞春;也没有写赴试途中的期望祝愿、壮志宏图,而是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思绪。

第一句“店舍无烟野水寒”,写舟行水上,两岸村舍人家,烟火俱无。

野水苍苍,寒凉澄碧。

写出一派恬静的自然景象,托出诗人淡泊闲逸的情怀。

初看几乎没有春天的踪迹,也难以置信这是一个科举赴试者的心情。

宋时竞渡之风甚盛,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寒食前后,西湖内画船布满,头尾相接,有若浮桥。

头船、第二船、第三船、第四船、第五船、槛船、摇船、脚船、瓜皮船、小船自有五百余只。

南山、北山龙船数只。

自二月初八日下水,至四月初八日方罢。

”吴自牧《梦粱录》亦记有清明节“又有龙船可观”的情况。

可见宋时龙船竞赛寒食清明时均有,并非只在端午。

西湖赛船之风自然影响临近诸县,因此诗人在上塘河中航行,也就会寻找“竞船人”的足迹。

然而此时已是“竞船人醉鼓阑珊”,人醉船匿,鼓声稀落,喧闹的龙舟竞赛刚刚过去。

总之,第一句是如此淡泊,第二句却是活泼而热烈的。

这是首联。

颔联点明了“清明”、“上巳”两个节令,明白了“店舍无烟”乃因寒食节禁火;清明、寒食,故有对“竞船人”的寻觅。

使首联在时间上得以坐实。

并着重写了来到石门古镇时的风光。

这里出现了片片青青柳色表现了欷艳的色彩和现实的意境。

然而同时,“洞口桃红”四字,又悄悄地引向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陶渊明笔下那位武陵人也同样是沿着一条流水,驾舟穿过落英摈纷的夹岸桃花,进入“洞口”,来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笔锋刚刚落在对绮丽现实的赞美,立即又转向了对世外仙境的憧憬,一笔带出了两种对立的境界。

如果说颔联侧重于自然风光,“人”未在诗中直接出现,那么颈联则更直接地描写人的情怀。

“飞絮著人春共老”,写柳絮飞扬,沾人衣襟。

预示春光将要逝去,叹息岁月徒增,青春易逝,人生易老。

自然也有繁华转眼即逝,兴衰变迁在所难免的种种现实人生的联想。

下一句“片云将梦晚俱还”,赞美云天世外带回的梦,自然是超脱予世俗的。

总之,白天是飞絮撩人,尘缘不断;夜晚却有片云携来的清梦,孤高脱俗。

前者缠绵,后者恬适;前者现实,后者超脱。

尾联“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闲”,为全诗的点睛之笔。

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挤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

手法上与前几联一样,也是运用了一对矛盾:“遮日长安道”的奔忙喧嚣与“江湖钓手闲”的超脱闲逸:朝廷、庙堂的仕途官场与“野人”、高士的清高避世。

作者的态度是赞美后者,否定前者,为自己“明朝遮日长安道”深感惭愧。

诗是赴试途中所作。

赴试总是为了金榜题名、青云得志的,它与“竞船”的热闹场面,桃红柳绿,柳絮沾人的艳丽风光,以及“遮日长安道”的繁华富丽,在格调上是统一的;而“野水寒”的淡泊,“鼓阑珊”的寥落,“片云将梦的孤高,“洞口”桃源以及“江湖钓手”的超然出世等,在格调上也是统一的。

然而这两种格调却是对立的。

作者在行动上,是赴试,是前者;在思想情绪上,又是后者。

所以整个诗就由一组组矛盾组成,它反映了一个总的矛盾,即作者人生态度上的根本矛盾:一方面充满壮志雄心欲有所为子社会亦确能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并非都能为时所用,且对南宋小朝廷悲观不满,有一种虚无厌世的道家思想。

前者入世,后者出世。

这正是这首诗中的一对矛盾,它贯穿于每一联之中,成为一条主线。

诗人一方面执着地热爱着生活,欲献身于这个社会,另一方面又常常冷冷地思索着这个社会,并与社会生活保持一定距离。

所以诗的感情,既不炽热,也无悲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叙写舟行水上,看到两岸村舍人家,烟火俱无,描绘出野水苍苍、寒凉澄碧的自然景象,几乎看不到春天的踪迹。

B.首联写诗人沿途所见的衰败景象,以及龙舟竞赛鼓声的稀落,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

C.额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来写古镇风光,并以“清明”“上巳”两个节令突出时间是暮春,暗示“店舍无烟”是因寒食期问禁火。

D.颈联直接写人的情怀,以飘飞的柳絮沾人衣襟,预示春光将逝,叹息岁月徒增;以夜晚片云携来清梦,写出人的孤高脱俗。

B“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叹和对现实的不满,只能借酒消愁”理解错误,首联第二句是写龙舟竞赛刚刚过去,人们都喝醉了,船都散了,鼓声稀疏的景象。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态?请结合尾联具体分析。

(6分)答:①尾联前句,写自己“遮日长安道”为仕途官场奔忙赴试;尾联后句写羡慕“江湖钓手闲”的清高避世超脱闲逸。

②尾联写诗人一方面奔走红尘,跻身功名利禄场,风尘仆仆,赴京应试;另一方面又敬仰隐者高士的孤风凛凛,不慕荣利,内心深感惭愧,反映出作者心态上的矛盾。

二.古文积累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

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殿中侍御史,以言..至监察御史兼权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

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军..议请上执曰:“策将安出?”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马,相与..之师。

”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坚守,以待勤王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

”乃以纲为尚书右丞。

【重点字词】①积官,累积官职②兼权,代理③忤,违逆④兵,带兵⑤宰执,宰相⑥整饬,整顿⑦相与,一起⑧勤王,为王事尽力⑨忿,愤怒⑩傥使,假如【译文】李纲,字伯纪,是邵武人。

政和二年(1112)李纲中进士,不断升职做到监察御史并代理殿中侍御史,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改为比部员外郎,又升迁为起居郎。

靖康元年(1126),任命吴敏为行营副使,李纲为参谋官。

金将斡离不领兵渡过黄河,徽宗往东走了,宰执大臣议请钦宗暂时躲避一下敌人的锋芒。

李纲进言说:今日之计,应该整顿军马,使他们相互坚守,以等待勤王军队的到来。

白时中愤愤地说:莫非李纲能够领兵出战?李纲说:如果陛下不认为我懦弱无能,让我领兵,愿意以死相报。

于是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

三、成语积累1.书法因文学而彰显,文学因书法而生辉,可以说中国的书法和文学相得益彰、珠联璧合,这是我看了刘家科的作品得到的一个印象。

相得益彰:益,更加;彰,明显。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正确2.在十一长假这有闲有钱有螃蟹的日子里,不去各大螃蟹店大快朵颐,就白白浪费了这大好光阴。

京城哪儿的螃蟹最好吃,请跟精品小编一起来。

“颐”是脸颊;“朵”是动的意思,“朵颐”一词出于《易经》,指动腮帮进食。

所以现在常用“大快朵颐”形容非常快活享受口福之乐。

正确3.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重整旗鼓:指失败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错误4.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守正不阿: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不合语境四、文化常识积累九、古代地理【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

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张衡传》)【郡】古代的行政区域。

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

《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重点摘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