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祭

合集下载

冀教语文五年级下册16.灯祭

冀教语文五年级下册16.灯祭

课堂演练
一、把词语送回家。
1.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称心如意) 2.娇艳美好。( 妖娆 ) 大功告成 ) 3.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的任务宣告完成。( 4.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心满意足 ) 5.形容说话或者表演精彩生动。( 有声有色 )
二、辨字组词。 瓢(一瓢)慕(爱慕)脊(脊梁)穗(穗头) 飘(飘浮)墓(墓地)瘠(贫瘠)惠(恩惠)
拓展延伸
灯彩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
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
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赏灯起源于"火把节",上 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 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 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选李明当中队长,同学们都称心如意。
屋脊:屋顶相对的斜坡 或相对的两边之间顶端 的交汇线。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父亲在世时 和 父亲去世后 两个不同的场景。
作者的感情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幸福、快乐
思念、悲伤
初读课文后,谈一谈你对 题目“灯祭”的理解。
灯祭实际上是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缅怀。
“轻轻地”写出 了“我”内心的欢 喜和对灯的爱惜。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一说从 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虽然做这样一盏灯,总要花上一些功夫,但除夕夜 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总”“称心如意” 写出了父亲尽自己 努力满足孩子,体 现了父爱。
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思 考: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piáo
chuāi

灯祭阅读理解

灯祭阅读理解

《灯祭》阅读练习迟子建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总会给他精心选择一盏漂亮的灯,从心形到圆形,从卡通动物到桂林山水,那灯是千姿百态的。

父亲没到60岁就离开了人世,为父亲点灯的节目也随之消失了。

随着父亲享年日久的生辰灯,也被我们付之一炬。

母亲说,以后不要再费钱买灯了。

是的,我相信母亲的话,她在这时难免很功利。

因为没过父亲百日,她便领着我们哥几个给父亲烧五七坟。

她说,你父亲喜欢热闹,你们多请些街坊邻居给他烧纸钱吧。

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一一照办了。

多少年来,每逢父亲的生日和忌日这两天,母亲总要在供奉先人的供桌上,摆上一盏明亮的灯。

那灯虽然只是普通的油灯而已,但灯芯却是由我们做儿女的一颗心幻化而成。

如果从母亲的供桌上望过去,在那儿闪闪烁烁的微弱的光中,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几个儿子心灵的震颤。

那种震颤一经传递到肢体的每个部位,连最远的那颗心也会为之一动。

这时,母亲的脸上便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现在想想,是我们在完成着一种孝道的仪式了。

如果没有这个仪式的话,她又能找到什么样的理由和籍口来回想她深爱的丈夫呢?因为有了这样的仪式,母亲在这些年里得以充实着她的光— 1 —阴。

她每日里擦擦供桌上的灯台、掸掸灯盏上的尘土的时候,她的内心是踏实的。

因为她相信这个灯盏能够将儿女对父亲的思念汇聚成一股暖流,顺着这股暖流,父亲会在一个早晨或一个黄昏,与她再次团聚在一家人围炉而坐的守候中。

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母亲总是将那盏灯点燃。

火苗跳跃的时候,我们看见父亲的影子在墙上轻轻地晃动。

在那忽明忽暗的灯光里,父亲好像在对着我们微笑。

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在父亲的庇护下快乐无忧的岁月里。

随着夜幕的降临,那盏灯便被母亲吹熄了。

这时我们会听见母亲在自言自语:时候不早了,你该歇着了。

然后她会很自然地走向那间小屋的门帘。

进去之前她要咳嗽一声。

这是多年的习惯,为防止惊醒睡着的父亲,她有咳嗽的毛病。

其实我们哥几个也有这种毛病,不过我们的咳嗽是在模仿中养成的。

16.灯祭

16.灯祭

16 灯祭
小练笔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难以 忘怀的父爱深情呢?写一写吧。
16 灯祭
结构梳理
在世时:做灯 幸福快乐
灯祭
去世后:灯祭 悲痛怀念
父女情深
16 灯祭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写 父亲给女儿做灯 、女儿送灯祭祀父亲, 让我们感受到了 父亲对女儿的爱 ,以 及 女儿对父亲的爱和无限思念 。
16 灯祭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
达旦,至晦而罢。
16 灯祭
《白雪的墓园》 迟子建 父亲去世的日子离除夕仅有一月之差。父亲没能过 去年,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要排解对一个人的哀 思,尤其是父亲,三十天的日子未免太短太短了。我 们办完丧事后连话都很少说,除非到了非说不可的时 候。谁还有心情去忙年呢?然而年就像盘在人身上的 毒蛇一样怎么也摆脱不掉,打又打不得,拂又拂不去, 只能硬捱着……
16 灯祭
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 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多想提 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
对比
写出了失去父亲我们心 灵的黑暗与悲伤。
直接表达了对 父亲的思念之情。
课后二题
16 灯祭
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 幼年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对比
表明了父亲的灯在我心中的特殊地位, 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无比思念之情。
16 灯祭
互动课堂
父亲在世时
自由朗读第1-8自然段,体会“我”对 父亲的爱。
16 灯祭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 想:从哪里可以体会到父亲 对“我”的爱?
16 灯祭
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 一盏灯,那是一盏不寻常的灯。

《灯祭》-精品文档

《灯祭》-精品文档

传递家庭伦理观念
作品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于现代 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主人公与父 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 以及最终的和解与原谅,都传递 出了家庭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
启示当代社会
作品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心 路历程,启示当代社会要关注青 少年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强调了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青少年成 长的重要作用,以及个人自我成 长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文化与地域对作品的影响
文化传承
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性。
地域认同感
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气息,作品增强了读者对江南地区的 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文化与地域的融合
作品将文化元素与地域特色相互融合,使得故事更加生动、真实 ,也展示了文化与地域之间的紧密联系。
05
《灯祭》的审美价值与社 会意义
审美价值的体现与解读
视觉盛宴
作者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为读者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从灯光的明暗、色彩的搭配到场景的布置,每个细节都展 现出极致的美感。
情感共鸣
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内心的变化和成长,引发读者对人性、家庭、友情等问题的思考和共鸣。情节的铺陈和人物形象的塑 造都十分到位,让读者在品味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跨文化交流
《灯祭》作为中国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以其独 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为跨文化交 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文学创作的拓展
《灯祭》的创新手法和深刻主题为文学创作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为文学创作拓展了更广 阔的空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文学风格与流派
作者的文学风格深受中国传统 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迟子建《灯祭》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灯祭》阅读练习及答案

灯祭迟子建每逢过年父亲都用罐头瓶为我做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

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

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

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

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

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

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

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

”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

”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

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

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

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

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

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

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

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

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灯祭》同步练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灯祭》同步练习

《灯祭》
一、考考你,课文学懂了吗?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

(1)为什么有了年,日子就有了盼头?
(2)为什么有了父亲,日子会有声有色?
二、小练笔
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吗?比如包树书皮、捏泥人、扎风筝、做柳笛。

参考答案
一、(1)因为有了父亲,作者可以得到一盏漂亮的灯,也可以使家得到光明,有了光明,生活就有了希望和盼头。

(2)每年我都能得到父亲亲手做的灯,从灯中体会到了父亲的爱,从而喜欢父亲做的灯,有灯陪伴的日子自然有声有色。

(只供参考)
二、略。

《灯祭》说课稿

《灯祭》说课稿

《灯祭》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灯祭》课文选自迟子建的散文《灯祭》,讲述了“我”对童年“灯”的怀念,以及对“父亲”的追思。

从朴实无华中透露出对已逝父亲的怀念之情,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处处感人至深。

父女情深的场景就那么实实在在的重现于我们的面前。

本文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很有特色。

1、善于捕捉细节进行描写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做灯过程,文笔流畅,正因为父亲年年给我做灯,所以我对做灯过程才烂熟于心。

2、文章线索明线:灯暗线:思父情并举,感悟跟着作者一起欢乐一起悲伤。

3、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不管它们有多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这些句子让我们清晰感到了女儿对父亲的热爱和无限思念。

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涌动出一种感动,引起学生的共鸣:去用心体验亲人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珍惜拥有的快乐和幸福……二、教学目标:这样一篇朴实无华,而又感人至深的文章,如何通过我们的学习,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呢?根据课标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谈出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愫。

3、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并通过“自读、感悟、探究”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难点是体悟“灯祭”的含义。

三、设计理念设计本节课时,都围绕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中心展开,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依据学情、年段特点、课文特点等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谈出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愫;指引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读、感悟、探究”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

(赛课课件)五年级下册语文《灯祭》(共19张PPT)

(赛课课件)五年级下册语文《灯祭》(共19张PPT)

如果说父爱还有别的表达方式, 那应该还有对我们心甘情愿的纵容吧……
如今 当我们已慢慢长大 是否依然记得依靠老爸肩膀的感觉 是否依然记起老爸背上的感觉 那种温暖的感觉 惬意的感觉 ……
写法点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难以 忘怀的父爱情深呢?请你动你的笔把它记 录下来。
2.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过程的描写, 你能把一件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吗?比 如包书皮、捏泥人、扎风筝、做柳笛……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5.321.5. 321:03: 4121:0 3:41Ma y 3,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3日 星期一 下午9时 3分41 秒21:03: 4121.5. 3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下午9 时3分21 .5.321: 03May 3,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1:03:41 21:03:4 121:03 5/3/202 1 9:03:41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321:03:4 121:03 May-21 3-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1:03:4121 :03:412 1:03M onday, May 03, 2021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 腾没了吧。’“‘还真顾家呀。’父亲打趣着我, 去看那盏灯。”
从中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宽容与慈爱。
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 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 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 灯去另一家。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 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 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16 灯祭

16 灯祭

16 灯祭护徐联校徐先芬教材分析:《灯祭》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文化主题为“情思满怀”,分别有《灯祭》《捐赠天堂》《天涯情思》《小抄写员》《“诺曼底”号遇难记》五篇课文,学习本单元,应从“情”字着手,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进而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中语言的魅力。

本篇课文选自迟子建的散文《灯祭》,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虽已进入高年级段,但在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等方面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尤其是习作当中有种手足无措之感。

高年级段应学习并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

因此,我要以本课为契机,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抓准读写结合点,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及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代人阴阳两界无法阻隔的亲情。

教学难点:体会“那灯是不寻常的”在作者心中的位置教学方法:引导法朗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朗读上节课学过的词语.2.回顾课文的内容,说说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学生概括从整体入手,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灯祭》,一起走入课文,感悟浓浓的父女深情。

(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题目“灯祭”有什么样的理解?(用灯祭奠过世的父亲)二、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快乐的情感。

(1)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想一想那些词可以体会到灯的不寻常?学生尝试回答,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

灯祭教学设计

灯祭教学设计

灯祭教学设计引言灯祭是一个充满仪式感和美好祝福的传统活动。

在灯祭当晚,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彩灯以祈求好运和幸福。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灯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为教师们提供一个灯祭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了解灯祭的历史、意义和制作彩灯的技巧。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灯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不同地区灯祭的特色和民俗表演;3. 学习制作简易彩灯的技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灯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a. 古代灯祭的起源b. 现代灯祭的变革和发展2. 不同地区灯祭的特色和民俗表演a. 中国传统灯节b. 泰国水灯节c. 印度排灯节d. 日本盂兰盆节e. 西方万圣节3. 简易彩灯的制作技巧a. 材料准备b. 制作步骤c. 创造个性化彩灯的方法三、教学步骤1. 灯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a.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古代灯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b. 引导学生探讨现代灯祭的变革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灯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2. 不同地区灯祭的特色和民俗表演a. 分小组给学生分配一个地区的灯祭,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该地区的灯祭特色和民俗表演。

b. 学生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地区的灯祭特色,并与其他组进行互动交流。

3. 简易彩灯的制作技巧a. 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彩灯所需的材料,并讲解材料的用途和选择方法。

b. 分组进行彩灯制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鼓励他们展现个性化的设计和创意。

四、教学评价1. 参与评价:a.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b. 考察学生制作彩灯的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和合作。

2. 表现评价:a. 评估学生对灯祭起源和发展的理解程度;b. 评估学生对不同地区灯祭特色和民俗表演的掌握程度;c. 评估学生制作的彩灯设计和创意。

五、教学拓展1. 参观当地灯祭活动a.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灯祭活动,深入感受灯祭的氛围和民俗文化。

b. 学生可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当地灯祭的历史和特色。

【读书笔记大全】《灯祭》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灯祭》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灯祭》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作者怀念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总是会给他做一盏特别的灯。

那是用玻璃做的罐头瓶,先用开水倒进瓶里,于是瓶底就掉下来了,灯罩便做好了。

灯的底挤就是用圆形存有花纹的木头,等距的钻两个眼,将铁丝射出两个眼中,两个端头浴室柜在一起,这便变成了灯座,再从灯底座中心后面钉入两个钉子,打听一个红烛紧固在钉子上,这灯即使搞好了。

只等夜幕降临,烧掉灯,作者就真的无穷美好了。

每逢过年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光明,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有盼头。

而因为存有了父亲,年也就变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存有了父亲送来我的灯,年则妩媚迷人了。

精美词汇:敛声屏气,安然无恙,称心如意,亮丽之极,灿烂夺目。

心灵絮语:书中写道作者就是出生二十八年的正月十五一个落雪的黄昏,所以父亲为他起名“迎灯”。

父亲在作者小时侯每逢过年都要给他做一盏灯,如今父亲不在人世了,作者再过年时为父亲买了一盏灯,把它送到了墓地,灯光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这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也是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这些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对亲人的缅怀之情。

我非常怀念我的姥姥,也期望有天可以为姥姥搞一盏灯。

灯祭课文反思(四篇)

灯祭课文反思(四篇)

灯祭课文反思小学语文姓“小”,阅读课叫“读”,阅读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精心备读,以读贯穿始终,让课堂情趣融融。

指导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父亲做灯的句子时,我安排了四次读书:指名读父亲做灯时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说“那灯是不寻常的”;默读,一边读一边圈出动词;浏览,想一想为什么做灯的过程复杂而父亲却忙而不乱;小声读,边读边想像,在脑海中呈现父亲做灯的全过程。

一次又一次地读,一次有一次的目的,一次比一次读得深入,灯承载着父爱,所以作者说“那灯是不寻常的”,这样的理解会深入学生的心里。

第九自然段是全文感情最深的一段,指导阅读时,在指名读、自由读、讲读、齐读、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的那份幸福、那份快乐,那份痛苦、那份悲伤,从而真正体会到“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灯祭课文反思(二)《灯祭》这篇文章以灯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父亲给她做灯的情景,从细微处见真情,从朴实无华的语言中透露出的对已逝父亲的怀念之情,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处处感人至深,无言的父爱,浓浓的亲情,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节课,我引领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训练,如在冰灯、红灯一段,让学生感悟对比手法,在父女对话一段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丰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中使语言训练立体化,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另外文字是一种符号,往往在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包含着多处“空白”令人遐想。

像作者点燃玻璃灯,周围的夜色颤动了一下,此时作者的思绪肯定也随之颤动,我适时抓住这一空白点进行拓展:此时你就是作者,你此时的心情怎样?你会对逝去的父亲说些什么?个体面向父亲告白,是个性化的,也是再现课文具体内容的,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引导学生更深地感悟了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灯祭课文反思(三)阅读“父亲做灯”部分时,我指导学生实践就内容作批注的方法。

迟子建散文《灯祭》

迟子建散文《灯祭》

迟子建散文《灯祭》每逢过年我的父亲都用罐头瓶为我做一盏灯,如今我的父亲去世了,我买了盏灯送到墓地,为我的父亲“引路”我的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

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

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

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

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

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我的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

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

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我的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

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我的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

”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

”我的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

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

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

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

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

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

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

《灯祭》迟子建

《灯祭》迟子建

• 围绕以上段落学生自己勾画,标注,小组 讨论:父亲在世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快乐, 对我的爱。 • 1、 “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 如意的灯。”(父亲的灯能做到我满意, 肯定付出了劳动,每年都做,不厌其烦灯 蕴含了父亲对女儿的伟大的爱。) •

2、 “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 西家,每到一家就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 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 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
• (提着父亲给“我”做的灯过年,心里多 美啊!说明了一个小姑娘在父爱的呵护下 是多么幸福和快乐,她在炫耀父亲做的灯, 也在炫耀着做女儿的骄傲。更包含着提着 父亲亲手做的灯“走东家串西家”这种感 觉的“不寻常”。)
• 3、“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 折腾没了吧。”(父亲见我吧油都快烧光了, 还开心的开玩笑,说明父亲眼里都是对孩子的 爱。) • 4、“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灿烂的光, 亮丽之极。”(我之所以感到灯光如此美丽, 是因为光中感受到的是父亲那浓浓的爱。) • 5、“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 低处的冰灯,都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 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本句运用对比手法,更我们感受到了我的快 乐源泉就是父亲。)
• • 教师小结: 因为有了父亲,作者可以得到一盏漂亮的 灯,也可以使家得到光明,有了光明,生活 就有了希望和盼头;有了父亲生活也会很快 乐美满幸福。生活在艰苦,过年也能得到一 盏灯,使年更加妖娆迷人。作者通过一盏灯 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
四、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悲伤的情感
• 因为享受惯了有父亲的幸福时光,没有父 亲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 • 1、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怀念的? • 作者给父亲送灯来祭奠他,“周围的夜色 颤动了一下”让人感觉凝重、伤感。 • 给父亲送一盏灯,来祭奠自己的父亲,流 露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灯祭》课件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灯祭》课件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2/12/2021
第七页,共十二页。
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 子(yuàn zi)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多 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
12/12/2021
第八页,共十二页。
因为没有了父亲,以前的满院光明变成了现在 (xiànzài)的“黑漆漆”;因为没有了父亲,往年的“有 声有色”“妖娆迷人”变成了现在(xiànzài)的冷清寂寞。 有父亲的年和没有父亲的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 引发“我”从心底里呼唤父亲,盼望父亲回来:“我 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这是不 愿失去父亲的女儿的真情表白。如果回忆有父亲的年 是作者思父之情的自然涌动,那么此刻却是作者思父 之情的真情流露。
过程的描写,把你知道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写下来吗。一起写在作业本上吧
Image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二页。
灯罩
(dēngzhào)
底座
提手
课文第二段,第1、2两句。源自课文第二段,第3句。12/12/2021
第五页,共十二页。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 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 (rúguǒ)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12/12/2021
第六页,共十二页。
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中的希望。过年的 喜庆,再添上父亲的张罗——放鞭炮、做各种灯、贴 春联这些年的节目,年自然就显得有声有色。再加上 父亲送给“我”的灯,让“我”感觉生活是多么美好, 多么令人向往啊。充分表现出作者(zuòzhě)对父亲的无 限依恋和挚爱。父亲是无可替代的,他在作者(zuòzhě) 心目中是所有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人。
12/12/2021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灯祭内容简要介绍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灯祭内容简要介绍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灯祭内容简要介绍以也是冬天也是春天灯祭内容简要介绍为标题冬天来临,寒风凛冽,人们躲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着冬日的宁静。

然而,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一个独特的庆典活动——冬天灯祭,将会点亮城市的夜空,为寒冷的冬季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冬天灯祭是一个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艺术于一体的盛会。

它源于古代节日“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而如今的冬天灯祭已经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盛典。

在冬天灯祭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丽的灯彩。

灯彩以各种形态呈现,有传统的花灯、灯笼,也有现代的彩灯、动态灯组。

这些灯彩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材质和技艺,形成了精美绝伦的造型和灿烂夺目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无论是燃放的烟火,还是灯光闪烁的景观,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除了灯彩,冬天灯祭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灯谜活动了。

在灯谜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猜灯谜来增加乐趣和互动。

灯谜的出题者常常巧妙地运用文字游戏和谐音,使得猜谜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考验了参与者的智慧。

此外,还有舞龙舞狮、民俗表演等节目,让人们在观赏灯彩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冬天灯祭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在灯祭期间,各地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团队参与,展示各自的艺术成果和传统文化。

这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风情,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

冬天灯祭还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希望。

在灯光的照耀下,人们祈求一年的平安和幸福。

灯火辉煌的夜晚,人们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这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暖和春天的希望。

总的来说,冬天灯祭是一场独特而美丽的庆典活动,它以灯彩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元素,为冬季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通过参与灯祭,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视觉上的盛宴,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增进对世界各地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灯祭》批注

《灯祭》批注

《灯祭》批注
摘要:
1.《灯祭》批注的背景介绍
2.《灯祭》批注的内容概述
3.《灯祭》批注的文学价值
4.《灯祭》批注的作者简介
5.结论
正文:
《灯祭》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是由明朝作家施耐庵所著。

近日,有关《灯祭》的一部批注引起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这部批注详细地解释了《灯祭》中的各种细节,包括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文学手法等。

它深入剖析了施耐庵的写作技巧,揭示了《灯祭》中的深层次含义。

这部批注不仅是一部文学研究著作,也是一部深入浅出的文学教程,对于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从文学价值来看,《灯祭》批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丰富了《灯祭》的研究内容,也为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它对于传播和推广《灯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施耐庵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小说家,他的《水浒传》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他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构思以及文学手法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在这部《灯祭》批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施耐庵的深厚文学功底。

总的来说,《灯祭》批注是一部深入浅出、富有洞察力的文学研究著作。


不仅对于研究《灯祭》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文章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出来的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也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

本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文中传递的父爱情深。

但通过感情朗读表现文中情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课堂上多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
3重点难点评论(0)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研读、讨论重点语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文章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出来的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1.2学时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4.1.3学时难点
通过研读、讨论重点语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情。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板书:祭。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预设:人去世了要纪念他。

板书:灯
师:那这是什么意思? 预设:用灯来祭奠。

师:用灯来祭奠谁呢?(父亲)为什么要用灯祭奠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16课《灯祭》,一起来品读这篇课文。

活动2【讲授】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学习课文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字词
师:看来大家对字词掌握的非常扎实。

老师还想考大家一个问题,本文的作者是谁?(迟子建) 1、师:我们上节课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那这么厉害的一位作家她小时候对什么情有独
钟?(父亲给她做的灯)你怎么知道的?用文中的话告诉大家。

预设: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2、师:作者说那灯是不寻常的,为什么?
出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那灯是不寻常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自读课文,结合有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然后小组间讨交流讨论。

预设:
(1)第二段做灯的详细过程不寻常(因为“我”年年看父亲给“我”做灯,所以对做灯的过程烂熟于心。

)
(2)虽然做这样一盏灯总要花上一些功夫,但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父亲总是想法设法满足女儿的愿望)
(抓关键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
(3)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灯代表父亲对我的呵护,不仅照亮了黑夜,也照亮了我的心,让我感到幸福、快乐)
(4)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

(父亲做的灯满足了“我“儿时的虚荣心。

我炫耀父亲做的灯,炫耀做女儿的骄傲)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

师:如果我就是文中的女儿,现在提着这盏灯走东串西,你会怎样夸我这盏灯?(生答:你这盏灯真漂亮!你父亲的手真巧!你有个爱你的父亲,真让人羡慕……)听了你们的夸奖,我真幸福。

我也想表达一下我的这种情感。

(教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5)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对比)
(6)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过年时,父亲不仅用灯让家里里外外充满光明与温暖,还亲手做灯送给“我”,给“我”带来了幸福与快乐)
师:想象一下,父亲过年时会为家里做什么事情?(生答:会贴对联;会放鞭炮;会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父亲会为我们做这么多事情,有父亲的日子真是幸福。

请你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幸福感。

(学生情感朗读)
1、师:父亲在世时,有父亲的陪伴,有父亲送我的灯,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幸福快乐)
师:但父亲终究不能一直陪伴我。

出示中心话题:父亲去世后“我”的生活有了怎样的改变?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标注你的感受。

预设:
(1)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

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

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

(体会父亲的去世使我们全家沉浸在悲痛与忧伤中。

)
(2)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再也没有接受灯的那种福气了。

(惋惜、悲伤及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3)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年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没有了父亲生活中就有了遗憾,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4)我买下了一盏灯,在天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的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颤动了一下(以灯祭父,寄托对父亲的深切思念)
2、师:“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

你认为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
(灯是爱的使者,传达着父亲对我的爱,也传达着我对父亲的思念,这是一盏爱之灯。

)
3、师:所以我们的文章题目叫做——预设:灯祭。

我用灯来祭奠父亲,以表达我对父亲的齐:爱与思念。

让我们用声音表达出对父亲的这种爱与思念。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学生齐读,播放背景乐)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出示课堂习题:
1、因为享受惯了有父亲的幸福时光,没有父亲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的生活有声有色、妖娆迷人,没有了父亲,以前的满院光明变成现在的黑漆漆的;没有了父亲,我之前的幸福快乐变成现在的悲痛、忧伤;没有了父亲,我再也迎不来父亲送我的那盏灯 ,我多么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

2、父亲在世时送给我的灯是_不寻常_的灯,是_充满爱_的灯,是_带给我幸福和快乐_的灯。

父亲去世后,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我送给父亲的这盏灯是 _寄托爱与怀念_的灯。

活动4【作业】课后作业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父爱情深呢?请你动笔把它记录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