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

合集下载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三年级上册)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铅笔,橡皮师:小朋友的铅笔盒里都有(铅笔)和(橡皮)。

如果把它们合二为一,就变成了一支带橡皮的铅笔,这就是集合(板书集合)。

想想这样集合有什么好处?师:对啊,这么一支带橡皮的铅笔集合了铅笔和橡皮的优点,用起来非常方便!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用“集合”的方法会使生活变得很方便。

我们一起看看。

2.出示图片电风扇取暖器集合成什么?(空调)空调集合了电风扇和取暖器的优点,既可以扇风又可以取暖,真是用处大。

出示矛盾图片师:这是(矛)。

学生读,这是(盾)。

学生读,书写矛盾,注意矛的最后一笔是“撇”。

我们一起来写写。

书写矛盾师: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呢?(进攻,自卫)3.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这两种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矛和盾怎样集合?矛和盾能集合成什么?)二,初读课文1.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了,读通顺流利。

2.读词语。

师:小朋友读得可真认真,课文中有许多词语,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紧张危急(把你的心提起来,再危急一点)指名,小组读合二为一大显神威(更有气势,更威武)庞然大物(谁读得更大点)乱成一团指名,男生读全班齐读3.师:小朋友词语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课文也会读得很精彩。

分小节朗读。

三,解决问题1.集合成什么?(1)读了课文,你知道矛和盾集合成了什么(坦克)见过坦克吗?谁来介绍介绍坦克?生说小结:在小朋友眼里,坦克是非常威武,非常厉害的。

想知道坦克第一次上战场是什么样子吗?请小朋友再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自由读)(2)指名读:谁来第一个介绍,谁还想再来介绍介绍。

能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概括坦克第一次上战场的样子吗?(大显神威)。

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坦克是“大显神威”(3)指导朗读。

2019最新整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 4

2019最新整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 4

2019最新整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矛和盾的集合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2.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学生齐读。

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1.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2.学生根据以上总是,自学课文,做好准备,下节课交流。

四、记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

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3.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

五、拓展阅读。

搜集发明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与写作特点分析
01
02
03
结构清晰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通过 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 分来叙述矛和盾的集合过 程。
语言简练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准 确地表达了矛和盾的特点 以及它们在战斗中的重要 作用。
描写生动
通过对战斗场面的生动描 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紧 张激烈的战斗中。
矛盾冲突展现与主题思想探讨
矛盾冲突
文章中展现了进攻与防御、矛与盾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在战斗中不断激化,最终通过矛和盾的集合得到了 解决。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矛和盾的集合过程,表达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思想。只有进攻和防御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取得战斗的胜利。同时,文章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协作,共同面 对困难和挑战。
教材来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
内容概述
课文讲述了发明家手持矛和盾, 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 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的故事。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知识与技能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 者”的道理。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汇报人: 2024-01-13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古代兵器知识普及 • 思维训练:辩证看待问题能力培养 • 语言表达训练:复述、演讲技巧指导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材背景及内容概述预习下节 Nhomakorabea内容提示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矛和盾的集合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矛和盾的集合 人教新课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您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考虑、关于实践的品质,明白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考虑、关于实践的品质,明白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您明白哪个是“矛”?哪个是“盾”不?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假如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如何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关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⑴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⑵“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您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⑴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1、发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您什么启发?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三年级语文教案)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年凌晨,在英法战场上,英军的18辆坦克浩浩荡荡地冲向德军阵地。

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几公里。

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2、是的,坦克的确威力无比。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它有关的课文——揭题板书,强调“矛”与“盾”的写法。

3、读题,看图了解矛和盾的作用。

(自卫进攻)4、那么坦克的发明与“矛和盾”又有什么关系呢?●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正音。

②分节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的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三、仔细阅读,感悟探究1、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的比赛,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啊?画出相关句子。

研读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①自由读,这是场怎样的比赛?②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比赛的紧张?“雨点般”可看出什么?(矛来势凶猛)面对矛雨点般的进攻,发明家用什么“左抵右挡”?(做做动作)尽管身手相当敏捷,可还是“难以招架”。

“难以招架”什么意思?③你能把这种紧张的气氛读出来吗?2、在这危急的关头,发明家想到了什么?①画出句子读一读②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明家的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③像铁屋子一样的盾确实安全,但是发明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读句子你认为这样的铁屋子像————,只能--------,不能————。

3、只能自卫,不能进攻,要想赢得比赛是很困难的,于是发明家又有了新的想法。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使用矛和盾的技巧;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1)矛矛是一种长杆武器,是古代军队中常用的武器之一。

矛头通常为尖锐金属头部,杆身长约2米,可以单手或双手使用。

矛的优点是攻击距离长、打击力强。

但其缺点是杆身较长,使用起来较为费力,同时矛头较容易损坏。

(2)盾盾是一种防护用具,用以防御各种攻击。

盾分为轻型盾和重型盾两种。

轻型盾主要用于防护敌人的攻击,例如箭矢、长矛等。

重型盾则主要用于近身战斗防御。

2. 技巧使用矛和盾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矛的使用需要把握距离和节奏,随时准备进行攻击和防御;2.盾的使用要始终面向敌方,随时准备防御敌人的攻击;3.矛手要善于运用身体的力量,使矛的攻击更具威力;4.盾手要注意力量的分配,避免被敌人破盾而受到伤害;5.矛手和盾手需密切配合,形成默契的战斗配合。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3-4人;2.给每组发放矛和盾,进行练习;3.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技巧练习,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学重点1.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2.矛和盾的使用技巧;3.矛手和盾手的配合默契程度。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讲解;2.示范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矛和盾;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协作配合;4.交互讨论法: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和困难,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和交流。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矛和盾的概念和特点,学习了使用矛和盾的技巧,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对此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案(4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案(4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案(4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用一个词或几个词造句、写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好的词语。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4.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5.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揭示学习内容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请看大屏幕(把书上插图制作成用矛和盾作战的动画片),他们手里的作战武器是什么?板书:矛、盾,学生写。

2、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板书:进攻、自卫,比较而言,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相机把学生分成矛队、盾队。

3、今天我们就要学一个关于矛和盾的故事(板书:和)。

(设计意图:通过看矛与盾作战的动画片,拉近学生与古代兵器的距离,为学习“矛”、“盾”二字的音、形、义打下基础,同时对矛和盾的优点有直观的感知,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基础。

把学生分成矛队、盾队,为互相学习埋下伏笔,为突破难点作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难读的地方提醒小伙伴的吗?老师也要提醒大家读好这些词语(大屏幕出示)。

请矛队读一读第一、二排词语,盾队认真听,听后评价,纠正读音。

盾队读一读第三、四排词语,矛队认真听,听后评价,纠正读音。

(设计意图:采用矛队、盾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仔细听的好习惯,提高互相学习评价的能力。

同时认读生词,扫清阅读的障碍。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人教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人教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人教版)《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一、揭示课题,认读生字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矛和盾的集合”。

拿出手来,我们一起写一写。

“矛”这个字读第二声,能读准吗?“盾”这个字读第四声,能读准吗?2.这两个字你都认识吗?那老师考一考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你能读准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11页,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词语读准确。

读完以后,把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读一遍。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好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1.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

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

2.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板书:起因)3.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呢?请同学们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看看哪些句子是写矛的作用的,哪些句子是写盾的作用的,哪些句子是写二者的集合的。

想一想这些句子该怎么读。

4.谁来说说哪些句子是写矛的作用的?(课件出示句子)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还有哪些句子是写盾的作用的?(课件出示句子)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还有哪些句子是写二者的集合的?(课件出示句子)能说说你的理由吗?5.这些句子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6.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像矛和盾那样集合起来才能干好,谁来说说看?7.课文中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文最后一幅插图,图上画着两个人在干什么?(板书:结果)谁来把最后一幅插图下面的句子读一读?谁来说说这些词语该怎么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8.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板书:善于思考)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矛和盾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矛和盾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教案教学设计:《矛和盾》(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矛”与“盾”的含义以及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树立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以《矛和盾》为载体,主要讲述了卖矛和盾的人因为过分夸大其词,导致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音频素材,以及针对重点词汇和句子设计的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初步了解“矛”和“盾”的概念及用途,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矛和盾的实物图片或动画,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对关键词句进行解读。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卖矛和盾的人为何会陷入自相矛盾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言辞需真实不虚的重要性。

4. 深化理解: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自相矛盾现象,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人生智慧。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个生活中自相矛盾的现象,并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六、教学总结:回顾整堂课的内容,强调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做到言之有据、行之有度,避免自相矛盾。

同时,也鼓励学生们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评价其对故事主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反馈评估:通过批阅学生的课后写作作业,了解他们对自相矛盾现象的认知深度和解决策略的提出情况,以此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

(三年级语文教案)25.矛和盾的集合

(三年级语文教案)25.矛和盾的集合

25.矛和盾的集合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难以招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课前游戏:成语猜猜猜二,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认识矛和盾,了解矛和盾的用途.2,揭题:矛和盾的集合三,初读课文:1,按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参考"我会填")2,交流反馈:检查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研读悟理:1,引出: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质疑:发明家究竟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1)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带"然"的词,把它圈出来.交流板书:忽然固然当然(2)出示:在这紧张危机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通过理解"忽然"一词了解当时发明家产生想法的原因.b同桌现场演绎当时的情景,联系句子体会"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朗读.c体会发明家当时的心情,指导朗读.c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小结:产生想法(3)出示: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了.a查字典,通过选择正确的解释理解"固然"一词,了解发明家本来的想法.b发明家本来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吗c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怎么办呢出示: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认识破折号;体会发明家修改自己想法时的心情,指导朗读.板书小结:修改想法(4)出示: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a理解"当然"一词,由此了解发明家想法的延伸.b观察坦克图片,认识履带,轮子,"矛"和"盾".c看了这样的发明,谈谈你的感受.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板书小结:延伸想法(5)归纳总结:a把三句话连起来读读,从这里你能读懂什么b引导学生了解并能简单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整个过程.五,拓展升华:1,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这里的谁仅仅是指坦克吗引导学生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六,生字指导:盾,兵,退《矛和盾的集合》说课材料穆湖实验学校周文婷《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我所讲授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于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让学生参悟透.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结合穆湖实验学校学生的实际,利用成语故事进行课前谈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学于乐,玩的同时积累了成语,又了解了矛和盾,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之中.然后,利用课件三年级语文教案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揭示的是一个道理,是文章的重点句,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这里,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处理,就是让学生直面文章的重难点,质疑:发明家究竟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学生一下子陷入沉思,并由此萌生处强烈的探知欲.整堂课老师和孩子始终围绕重点句进行学习,研读悟理,试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突破难点的教学过程中,我吸收了刘云生老师的一个匠心设计,并加以了修改,赋予了其鲜明的个性.就是在直面重点后,捕捉到三个"然"字词语,并且引导学生透过这几个词语弄清了发明家"产生想法——修改想法——延伸想法"的思维过程.不同的是,我让学生的理解过程循序渐进,强化了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突出了重点.教学时,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找近义词,查字典,观看图片,现场表演,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词语.这样,在理解文本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真正让语文课上的语言能力训练落实得扎实有效.在最后的总结中,我们又回归到了"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个重点句. 这时候,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关"集合"的例子以及他们自身的想象,顺理成章地从重点句延伸开来.这个目的在于延伸拓展,从文本延伸到生活,体会到语文。

2023年《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5篇《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课前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有关发明家的发明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故事:《自相矛盾》。

2、播放文中的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矛进攻盾自卫3、学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就无法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

4、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5、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根据学生反馈板书问题要点。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设计意图:课堂没有直接完整的呈现课题,而是借课文插图展开教学,逐步呈现课题,让学生在“说、写、猜”的活动中轻松有趣的走进文本。

“矛”和“盾”这两个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这两个字的字形又有一定难度,意思也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通过看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语境中掌握“矛”和“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同时,教师的板书示范,化解了字形的难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仔细读读故事吧。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交流(1)互相提醒容易读错认错的字词。

三年级语文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名师

三年级语文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名师

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过程:一、图片导入。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正确认读“矛、盾”他们有什么作用呢?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的字词做上标记)2、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1)出示“我会认”的字抽生认读,相机正音。

(2)齐读词语,指导读好带生字的句子。

(3)出示“我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4)齐拼读,说机构部首。

(5)生字组词。

(6)识记生字。

(7)指导书写,重点:神、般、退、盾。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生字回归课文分自然段读课文?2、指导读好第2自然段。

四、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抽生回答。

五、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抽生回答。

六、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生齐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2、生字本书写生字。

推荐2019最新(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矛和盾的集合3-精品教案

推荐2019最新(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矛和盾的集合3-精品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情感目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教学难点: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画图激趣。

1.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师边画生边猜。

2.认识坦克的各个部分,学习“坦、履”,理解“炮口、履带”3.说说坦克的作用(学生介绍查到的有关资料)。

4.理解“大显神威”,出示学习第5段的2、3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它“大显神威”的?指导朗读这两句。

二、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这威力无比的坦克是怎么发明的。

2.根据回答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3.抓住“合二为一”理解:(1)盾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优点和不足)从文章中找出有关句子理解。

理解“固然、自卫”等。

(2)矛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从文章中找出有关句子理解。

理解“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进攻”等。

体会用词的正确性。

4.这次矛和盾在一起,为什么不自相矛盾了呢?发明家是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的?5.再读课文1到4段,理清发明家的思路,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小组合作。

6.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吗?三、深化明理。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空调、带橡皮头的铅笔、取长补短等)四、课外拓展。

1.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吗?你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2.把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不便和解决的方法写下来,作为“我的奇思异想”,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改进,收入自己的“资料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矛和盾的集合∣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矛和盾的集合∣人教新课标

第25课矛和盾的会合教课设计宋此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呼皆称之为“教谕” 。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当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盛行,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帮手一律称“训导” 。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此后,对于在“校”或“学”中教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课目的:照本宣科是一种传统的教课方式 ,在我国有悠长的历史。

但跟着素质教育的展开 ,照本宣科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挡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课方式 ,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而另一方面 ,老师们又为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呕心沥血。

其实 ,只需应用适当 , “照本宣科”与提升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正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认识“矛、盾”等6 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 个字。

能正确读写“会合、抵挡”等 16 个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摘抄课文中你以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虑、对于实践的质量,懂得“谁擅长把人的优点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课重难点:“教书先生” 唯恐是街市百姓最为熟习的一种称号,从最先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仰慕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不过更早的“先生”观点并不是源于教书,最先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不是有教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品德的尊长。

其实《国策》中自己就有“先生长辈,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实的“教师”之意,倒是与此刻“先生”的称号更靠近。

人教新课标三上《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上《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上《矛和盾的会合》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

能正确读“会合、抵挡”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虑、勇于实践的质量。

教课重难点:要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虑、勇于实践的质量。

难点:让学生懂得“谁擅长把人的优点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间:一课时。

教课过程:一、引1、能够和大家一同学习我很快乐!首次会面,给大家带来一件礼品,这件礼品是老师精心准备的,大家请看屏幕:幻灯出示:“谁擅长把他人的优点集于一身,谁就会是成功者。

”2、这句话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礼品!谁愿意收下它?读读看。

要想真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读懂老师的心,我们还要把今日要学习的课文好好读一读。

伸出手,和老师一同来书写课题。

(指导书写矛和盾。

)二、读1、请同学们翻开书,放声读课文,让老师听到你的念书的声音好吗?假如碰到生字、生词怎么办?(指名回答识读生字词的方法。

)大家开始吧。

2、方才同学们读得特别专心!谁来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词?幻灯出示会合难以抵挡诚然乌龟自卫合二为一大显神威优点成功者3、谁来读?(师能够依据学生识读状况鼓舞、正音,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听听他人怎么读?再试一试看!等。

)三、悟1、接下来,我们换一种念书方法,默读课文。

假如大家能够专注地默读,必定会有很多的收获!(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参加此中。

)2、读完课文后,谁试试依据屏幕上的纲要说一说发明家是如何一步一步思虑的:发明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家认真考虑了一下: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依据学生回答,能够激励:很会念书!擅长在他人总结的基础上归纳!这就是合二为一。

等等。

)四、品1、会学习的孩子擅长发现!在紧张紧急的关头,发明家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是:幻灯出示:“盾太小啦!假如盾大得像个铁房屋,我钻在铁房屋里,仇敌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2、读读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教案《矛和盾的集合》
学习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 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④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 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矛:古代一种兵器。

长形,尖头,安上木质的长柄,作战时用于直刺。

矛在商周时用青铜制成,汉代多用铁制成的矛。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等的武器。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开火车组词读生字和词语。

③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三、理清思路
1、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课文应该如何划分层次?
四、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③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一、读文质疑。

1、自读课文,你能提出了哪些问题?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第一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④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

⑤学生自己先带着第二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⑥小组讨论。

⑦集体汇报交流,读课文。

⑧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学习写法
课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自由读文说一说。

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实践活动
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课后反思:
本文学习中理清思路是一个重点,学生在反复朗读之后能自己明确文章的叙述顺序,互相讲道理,是一大进步。

本文的写作方法详细进行了讲述,学生能举例说明,模仿课文的写法口述如何用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对今后的写作是有帮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