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测试题-精品试题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8图形的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及其性质备课素材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8图形的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及其性质备课素材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8图形的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及其性质素材一新课导入设计置疑导入复习导入类比导入悬念激趣问题1:观察下列图形,每一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图4-8-1问题2:如图4-8-1(2),在图片①上取一点A,它与另一张图片(如图片②)上相应的点A′之间的连线是否经过镜头中心点O?在图片上换其他的点试一试,还有类似的规律吗?[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用幻灯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图形的位似,让学生体会本节课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寻找图形的特点.建议: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类似的一组图形,以便理解位似的特征,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图4-8-2(1)它们是相似图形吗?(2)图形位置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寻找出一些规律吗?归纳:一般地,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任意一组对应顶点P,P′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O,且有OP′=k·OP(k≠0),那么这样的两个多边形叫做位似多边形,点O叫做位似中心.[说明与建议] 说明: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观察图形,发现位似图形来源于相似图形,同时又特殊于相似图形.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研究,引发学生初步感知位似图形,思考位似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建议:在得到位似定义的时候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特殊的相似,二是每一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素材二教材母题挖掘113页例1如图4-8-3,已知△ABC,以点O为位似中心画△DEF,使它与△ABC位似,且相似比为2.图4-8-3【模型建立】根据位似的定义可知位似是一种特殊的相似,特殊在它任意一组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因此,位似具有相似的所有性质.位似中心的确定就是根据它所特有的性质.【变式变形】1.如图4-8-4所示,以点P 为位似中心,把图形ABCDE 放大,使得放大前后对应线段的比为1∶2.图4-8-4[答案:略]2.你能把图4-8-5中的四边形ABCD 缩小到原来的12吗?试画出缩小后的四边形A′B′C′D′.图4-8-5[答案:能,画图略]3.如图4-8-6,五边形ABCDE 与五边形A ′B′C′D′E′是位似图形,点O 为位似中心,OD =12OD ′,则A′B′∶AB 是多少?图4-8-6[答案:2∶1]素材三 考情考向分析[命题角度1] 利用位似求点的坐标当把几何图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的坐标时,可把问题转化为图形的位似来研究,利用位似的性质:位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且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即可解决问题.例 [武汉中考] 如图4-8-7,线段AB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 缩小为原来的12后得到线段CD ,则端点C 的坐标为(A )图4-8-7A .(3,3)B .(4,3)C .(3,1)D .(4,1) [命题角度2] 利用位似的性质求位似中心位似中心是位似图形上对应点所在直线的交点,因此在确定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时,通过作直线找到交点,即确定位似中心的位置.例 图4-8-8中两个四边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D )图4-8-8A .点MB .点NC .点OD .点P[命题角度3] 利用位似的性质求图形面积位似是一种特殊的相似,故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都适用于位似图形.此类问题可以借助“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来解决.例 如图4-8-9,△ABC 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 是位似中心.若OA =2AA′,S △ABC =8,则S △A ′B ′C ′=__18__.图4-8-9素材四 教材习题答案 P114随堂练习已知点O 在△ABC 内,以点O 为位似中心画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C 位似,且相似比为12.解:略.P115习题4.131.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以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位似中心,画一个边长为2并与它位似的正方形.解:略.2.画一个任意四边形ABCD ,在它的内部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位似中心,画一个四边形A ′B ′C ′D ′,使它与四边形ABCD 位似,且相似比为12.解:略.3.相似多边形都是位似多边形吗?若不是,请举反例;若是,请说明理由.解:略.4.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筹备一次主题班会,为了活跃气氛,他们想把下面的两个图样放大,使得放大前后对应线段的比为1∶2,然后做成各种彩纸图片.请你帮助他们画出放大后的图样.解:略.素材五图书增值练习素材六数学素养提升生活中的位似图形的应用应用之一:幻灯机幻灯机是教师常用的教具之一,它能把精致的图片投到银幕上.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光源A就是位似中心,它发出的两条光线与幻灯片上图形的两点和银幕上图形的对应两点组成相似的△ABC和△ADE.如果给出某些量的数值,还可以计算其它量.例如给出如图2的数据,可以计算出银幕上图案的高度.应用之二:照相机照相机能够把大家美好的瞬间及时拍录下来,如图3 就是它的工作原理图.两条光线与相机透镜的交点A 就是位似中心,底片上的点B、C和对应大树上的点E、D以及点A组成的△ABC和△AED是相似三角形.例如若底片BC 的长度是3cm ,底片与相机透镜的距离是4cm ,大树高石15m ,你能求出相机透镜与大树的距离吗?(答案:20cm )应用之三: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中的典型现象.用一根蜡烛通过小孔成像的原理在暗箱里成一个倒立的像,如图4所示.小孔O 是位似中心,两条光线AD 和BC 形成了两个相似三角形△OAB 和△ODC.例 在小孔成像问题中, 根据如图4所示,若O 到AB 的距离是18cm ,O 到CD 的距离是6cm ,则像CD 的长是物AB 长的 ( )(A )3倍 (B )21(C )31 (D )不知AB 的长度,无法判断。

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测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检测题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 ACD △∽△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2. 如图,已知AB CD 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D BCDF CE= B .BC DFCE AD= C .CD BCEF BE= D .CD ADEF AF= 3. 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DE 是它的中位线,则下面四个结论:(1)DE=1,(2)△CDE ∽△CAB ,(3)△CDE 的面积与△CAB 的面积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 若△ABC ∽△DEF, △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1∶2,则△ABC 与△DEF 的周长比为( )A .1∶4B .1∶2C .2∶1D .1∶25.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与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与4及x ,那么x 的值( )A .只有1个B .可以有2个C .有2个以上但有限D .有无数个6. 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连接OM 、ON 、MN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OM 与△AON 都是等边三角形B .四边形MBON 与四边形MODN 都是菱形C .四边形AMON 与四边形ABCD 是位似图形 D .四边形MBCO 与四边形NDCO 都是等腰梯形7. 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

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 ,则它的宽约为( )A .12.36cm B.13.6cm C.32.36cm D.7.64cm8. 小明在一次军事夏令营活动中,进行打靶训练,在用枪瞄准目标点B 时,要使眼睛O 、准星A 、目标B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在射击时,小明有轻微的抖动,致使准星A 偏离到A ′,若OA=0.2米,OB=40米, AA ′=0.0015米,则小明射击到的点B ′偏离目标点B 的长度BB ′为 ( )A .3米B .0.3米C .0.03米D .0.2米9.如图一,在△ABC 中,DE∥BC,AD =3,BD =2,则△ADE 与四边形DBCE 的面积比是( )A 、3︰2;B 、3︰5;C 、9︰16;D 、9︰4.10.如图三,在△ABC 中,DE ∥BC ,DF ∥AB ,那么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DBCA NM OB C AD E(图(图D B C AE F第 - 2 - 页( )A 、EB AE =FC BF ; B 、EB AE =FB CF ; C 、BCDE=DCAD; D 、BC DE =ABDF. 11. 如图3,小东用长为3.2m 的竹竿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m 、与旗杆相距22m ,则旗杆的高为( )A .12mB .10mC .8mD .7m12. 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l5cm ,底边上的高长22.5cm .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 的矩形纸条,如图所示.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A .第4张B .第5张 C.第6张 D .第7张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已知:).0(,52≠+==d b d c ba 则=++dbc a 。

九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

九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

九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一、教材章节内容概括。

1. 特殊平行四边形。

- 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 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 判定: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菱形:-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 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 判定: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正方形:-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 性质: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等。

- 判定: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 一元二次方程。

-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为ax^2+bx + c=0(a≠0)。

- 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对于形如x^2=k(k≥0)的方程,x=±√(k)。

- 配方法:将方程ax^2+bx + c = 0(a≠0)通过配方转化为(x+(b)/(2a))^2=frac{b^2-4ac}{4a^2}的形式,然后求解。

- 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其解为x=frac{-b±√(b^2)-4ac}{2a},其中Δ=b^2-4ac(Δ叫做判别式)。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 因式分解法:将方程化为(mx + n)(px+q)=0的形式,则mx + n = 0或px+q = 0,进而求解。

- 实际应用:增长率问题、面积问题等。

3.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 用列举法求概率:- 列表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掷两枚骰子)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熟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等,这些性质是解决相关几何问题的关键;
-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举例: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重点强调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通过具体图形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这一性质。
3.培养学生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构建数学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4.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数学运算能力,在对相似三角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似比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其判定方法,这是相似三角形性质学习的基础;
举例1:对于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在SSS判定上产生困惑,此时教师应详细解释三条边成比例的条件,并通过多个示例加以巩固。
举例2: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面积问题时,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将相似比转化为面积比。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并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计算。
举例3:针对实际问题,如建筑物与影子形成的相似三角形,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识别相似三角形,并运用性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高度、长度等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普遍较好,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但在实际应用方面,部分学生还显得有些吃力,特别是在相似比的计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这让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相似三角形实例,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因此,我考虑在后续的教学中,尝试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多地进行思考和讨论。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4.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判定方法课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4.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判定方法课

2018-2019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4.2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同步课时练习题(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4.2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同步课时练习题(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4.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4.2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判定方法同步课时练习题(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4.4.2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判定方法1. 如图,已知△ABC则下列4个三角形中,与△ABC相似的是()2.如图,在△ABC中,∠A=78°,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 )3. 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一点,连接AD,使△ABC∽△DBA的条件是( )A.AC∶BC=AD∶BD B.AC∶BC=AB∶ADC.AB2=CD·BC D.AB2=BD·BC4。

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OC=OB·OD,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①和②相似 B.②和③相似C.①和④相似 D.②和④相似5. 在△ABC和△A′B′C′中,若∠B=∠B′,AB=6,BC=8,B′C′=4,则当A′B′=______时,△ABC∽△A′B′C′。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第18讲《图形的相似》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第18讲《图形的相似》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图形的相似》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2. 在和中,,如果的周长是16,面积是12,那么的周长、面积依次为( ).A.8,3 B.8,6 C.4,3 D.4,63.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相似的是( ).4.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A′B′C,并把△ABC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B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则点B的横坐标是().A.B. C.D.5.(2019•咸宁)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得到△DEF.若AD=OA,则△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A .1:2B .1:4C .1:5D .1:6 6.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CD 的中点,P 是BC 边上的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 与以点E 、C 、P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A .∠APB=∠EPCB .∠APE=90°C .P 是BC 的中点D .BP :BC=2:37. 如图,在△ABC 中,EF ∥BC ,,,S 四边形BCFE =8,则S △ABC =( ).A .9B .10C .12D .138.如图,六边形ABCDEF ∽六边形GHIJKL ,相似比为2: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E=2∠KB .BC=2HIC .六边形ABCDEF 的周长=六边形GHIJKL 的周长D .S 六边形ABCDEF =2S 六边形GHIJKL二、填空题 9. 在□ABCD 中,在上,若,则___________.10.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和AC 中点,F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DF 平分CE 于点G ,CF=1,则BC=_______,△AD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CFG 与△BFD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12AEEB11. 如图,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O点,S△AOD:S△COB=1:9,则S△DOC:S△BOC=_______.12. 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小明的身高为1.5米,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同时一古塔在面上的影长为40米,则古塔高为________.13.(2019•金华)如图,直线l1、l2、…l6是一组等距的平行线,过直线l1上的点A作两条射线,分别与直线l3、l6相交于点B、E、C、F.若BC=2,则EF的长是.14.如图,在△ABC中,MN∥BC,若∠C=68°,AM:MB=1:2,则∠MNA=_______度,AN:NC=_____________.15.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且∠ABC=∠AED。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4.8图形的相似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4.8图形的相似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4.8 图形的相似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8节“图形的相似”是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性质、相交线、平行线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探究图形之间的关系。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图形的性质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深,难以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相似图形的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黑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

2.探究相似图形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相似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相似图形的性质。

3.学习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讨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总结出判定相似图形的方法。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及相似图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及相似图形的性质

图形的相似及相似图形的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及有关性质,明确相似比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运算求值;2、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能通过观察直观地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以及相似图形的性质.【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图形1.定义: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要点进阶:(1) 相似图形对应线段的比叫相似比;(2) 相似图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要点二、比例线段1.两条线段的比:在使用同一长度单位的情况下,表示两条线段长度的数值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2.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a:b=c:d,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b c,a d=那么ad=bc.要点进阶:(1)a,b,c,d叫做这个比例的项,a,b叫做比例外项,b,c叫做比例内项. (2)若a:b=b:c,则b2=ac(b称为a,c的比例中项)4.比例的性质:(1)合分比性质:如果a c,b d=那么a b c db d±±=;(2)等比性质:如果a c m......b d n===(b+d+……+n≠0),那么a c......m a.b d......n b+++=+++【典型例题】类型一、比例线段例1. 下列四组线段中,成比例线段的有( )A.3cm、4cm、5cm、6cm B.4cm、8cm、3cm、5cm C.5cm、15cm、2cm、6cm D.8cm、4cm、1cm、3cm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4,b=6,c=5,d=10;(2)a=2,b=,c=,d=.例2.已知线段a、b、c满足a:b:c=3:2:6,且a+2b+c=26.(1)求a、b、c的值;(2)若线段x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求x的值.例3.已知=,则=.举一反三:【变式】已知xyz≠0且x y z x y zz y x+++===k,求k的值.类型二、相似图形例4.指出下列各组图中,哪组肯定是相似形__________:(1)两个腰长不等的等腰三角形(2)两个半径不等的圆(3)两个面积不等的矩形(4)两个边长不等的正方形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左边是一个横放的长方形,右边的图形是把左边的长方形各边放大两倍,并竖立起来以后得到的,这两个图形是相似的吗?类型三、相似多边形例5.如图,点E是菱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E为边作一个菱形AEFG,且菱形AEFG∽菱形ABCD,连接EB,GD.(1)求证:EB=GD;(2)若∠DAB=60°,AB=2,AG=,求GD的长.【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在比例尺为1︰1 000 000的地图上,相距3cm的两地,它们的实际距离为()A.3kmB.30kmC.300kmD.3 000km2. 下列四条线段中,不能成比例的是()A.a=2,b=4,c=3,d=6B.a=,b=,c=1,d=C.a=6,b=4,c=10,d=5D.a=,b=2,c=,d=23.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B.所有的菱形都相似C.所有的矩形都相似D.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4. 某学习小组在讨论“变化的鱼”时,知道大鱼与小鱼是相似图形,如图所示,则小鱼上的点(a,b)对应大鱼上的点( )A.(-2a,-2b) B.(-a,-2b) C.(-2b,-2a) D.(-2a,-b)5.若a:b=2: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式子是()A.2a=3b B.3a=2b C.D.6.对一个图形进行放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B.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会改变C.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角的大小可以改变D.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可以改变、角的大小保持不变二. 填空题7. (2016•常州)在比例尺为1:40000的地图上,某条道路的长为7cm,则该道路的实际长度是km.8. 若,则________9.已知若-3=,=____;4x y x y y则若5-4=0,x y 则x :y =___.10.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地,它的一条边长为25m .在图纸上,这条边的长为5cm ,其他两条边的长都为4cm ,则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都是 m .11. 用一个放大镜看一个四边形ABCD ,若四边形的边长被放大为原来的10倍,下列结论①放大后的∠B 是原来∠B 的10倍;②两个四边形的对应边相等;③两个四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则正确的有 .12. 如图:梯形ADFE 相似于梯形EFCB,若AD=3,BC=4,则______.AE BE=三 综合题13.如果a b c d k b c d a c d a b d a b c====++++++++,一次函数y kx m =+经过点(-1,2), 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14.一个矩形ABCD的较短边长为2.(1)如图①,若沿长边对折后得到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求它的另一边长;(2)如图②,已知矩形ABCD的另一边长为4,剪去一个矩形ABEF后,余下的矩形EFDC与原矩形相似,求余下矩形EFDC的面积.15.如图:矩形ABCD的长AB=30,宽BC=20.(1)如图(1)若沿矩形ABCD四周有宽为1的环形区域,图中所形成的两个矩形ABCD与A′B′C′D′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2),x为多少时,图中的两个矩形ABCD与A′B′C′D′相似?。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8图形的位似说课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8图形的位似说课课件
教学难点:对位似图形性质的探究。
教学目标设计:
1
2
理解 位 似
多边形的有关 概念, 能 利 用 位似将一个图 形放大或缩小
经历通过
位似将图形放 大或缩小过程 ,发展演绎推 理能力。
3
体验数学来 源于生活又服 务于生活,体 会类似图形的 美,提高学生 的审美乐趣。
教法学法设计: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动手实 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的 教学模式,视察、分析、谈论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启示”、“媒体演示”、 “组织合作”、“设置练习”等教学方法。从 而加快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应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单纯地 依赖模仿与记忆,展开“独立思考”“动手操 作”“合作交流”“巩固练习”,等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不得不采用测量长度的方法来验证。而 给出这一条件后,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对这 一性质加以证明。教学实践中应利用这一 变化加强数学教学的逻辑严谨性。 而利用 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者 缩小,本质上是位似图形性质的应用,它 是一个集动手与动脑一体的活动,也是本 课的技能目标。
教学重点:位似多边形的相关定义、性质的理解,绘制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能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一:课前准备的图片
问题2:视察下列图形有怎样地特点?
预设学生答案:1,两图形类似。2,对应边平行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2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已学 知识和肉眼视察得易于发现的结论,给学生以自信。
创设情境 揭示定义
活动二:动手画一画,解决以下问题:
第四章 图形的类似
第8节 图形的位似(1)
说课流程:

2018---2019年新九年级中考数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2019年新九年级中考数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2019年新九年级中考数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2016的绝对值是()A.﹣2016 B.2016 C.﹣D.【考点】绝对值.【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求出答案.【解答】解:﹣2016的绝对值是:2016.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正确把握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第一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中间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主视图.3.下列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 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结合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4.我区5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33,30,30,32,3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32,32 B.32,33 C.30,31 D.30,32【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分析】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可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0,30,32,33,35,最中间的数是32,则中位数是32;平均数是:(33+30+30+32+35)÷5=3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掌握中位数的定义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5.某科研小组,为了考查某水库野生鱼的数量,从中捕捞100条,作上标记后,放回水库,经过一段时间,再从中捕捞300条,发现有标记的鱼有15条,则估计该水库中有野生鱼()A.8000条B.4000条C.2000条D.1000条【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捕捞300条鱼,发现其中15条有标记,即在样本中,有标记的占到,而在总体中,有标记的共有100条,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估计该水库中有野生鱼100÷=2000(条),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体现了统计思想.6.下列多边形中,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两倍的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列方程求出边数,从而得解.【解答】解:设多边形边数为n,由题意得,(n﹣2)•180°=2×360°,解得n=6,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熟记公式并列方程求出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6B.(﹣m2)3=﹣m6C.b6÷b3=b2D.3a+3b=6ab【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值数相加,故A错误;B、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B正确;C、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C错误;D、不是同类相不能合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2 B.x<5 C.x<2 D.﹣2<x<5【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选项.【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能灵活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9.直线y=﹣x+2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4,0) B.(0,4) C.(2,0) D.(0,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平移规律,上加下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直线y=﹣x+2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平移后直线解析式为:y=﹣x+4,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x+4,解得:x=4.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平移变换,正确记忆一次函数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10.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F,E分别以相同的速度从D,C两点同时出发向C和B运动(任何一个点到达即停止),过点P作PM∥CD交BC于M点,PN∥BC交CD 于N点,连接MN,在运动过程中,则下列结论:①△ABE≌△BCF;②AE=BF;③AE⊥BF;④CF2=PE•BF;⑤线段MN的最小值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及条件可判断出①△ABE≌△BCF,即可判断出②AE=BF,∠BAE=∠CBF,再根据∠BAE+∠BEA=90°,可得∠CBF+∠BEA=90°,可得出∠APB=90°,即可判断③,由△BPE∽△BC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CF=BE可判断④;然后根据点P在运动中保持∠APB=90°,可得点P的路径是一段以AB为直径的弧,设AB的中点为G,连接CG交弧于点P,此时CP的长度最小,最后在Rt△BCG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G的长度,再求出PG的长度,即可求出线段CP的最小值,可判断⑤.【解答】解:如图,∵动点F,E的速度相同,∴DF=CE,又∵CD=BC,∴CF=BE,在△ABE和△BCF中,∴△ABE≌△BCF(SAS),故①正确;∴∠BAE=∠CBF,AE=BF,故②正确;∵∠BAE+∠BEA=90°,∴∠CBF+∠BEA=90°,∴∠APB=90°,故③正确;在△BPE和△BCF中,∵∠BPE=∠BCF,∠PBE=∠CBF,∴△BPE∽△BCF,∴=,∴CF•BE=PE•BF,∵CF=BE,∴CF2=PE•BF,故④正确;∵点P在运动中保持∠APB=90°,∴点P的路径是一段以AB为直径的弧,设AB的中点为G,连接CG交弧于点P,此时CP的长度最小,在Rt△BCG中,CG===,∵PG=AB=,∴CP=CG﹣PG=﹣=,即线段CP的最小值为,故⑤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有5个,故选D.【点评】本题为四边形的综合应用,涉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证明△ABE≌△BCF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写出一个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1 , 1 ).【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解答.【解答】解:(﹣1,1)为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故答案为:﹣1,1(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2.想了解某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情况,适合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解答】解:想了解某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情况,适合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3.计算: = x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进行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最后要注意将结果化为最简分式.【解答】解: ===x.故答案为x.【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题目比较容易.14.分解因式:3a2﹣6a+3= 3(a﹣1)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3,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3(a2﹣2a+1)=3(a﹣1)2.故答案为:3(a﹣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15.已知圆锥的侧面积为15π,底面半径为3,则圆锥的高为 4 .【考点】圆锥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得到•2π•3•l=15π,然后求出l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圆锥的高.【解答】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根据题意得•2π•3•l=15π,解得l=5,所以圆锥的高==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16.如图,已知点A是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斜边做等腰直角△ABC,点C在第四象限.随着点A的运动,点C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但点C始终在双曲线y=(k<0)上运动,则k的值是﹣2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连结OC,作CD⊥x轴于D,AE⊥x轴于E,设A点坐标为(a,),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OA=OB,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OC=OA,OC⊥OA,然后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DCO=∠AOE,则根据“AAS”可判断△COD≌△OAE,所以OD=AE=,CD=OE=a,于是C点坐标为(,a),最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C点所在的函数图象解析式.【解答】解:连结OC,作CD⊥x轴于D,AE⊥x轴于E,如图,设A点坐标为(a,),∵A点、B点是正比例函数图象与双曲线y=的交点,∴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OA=OB∵△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OA,OC⊥OA,∴∠DOC+∠AOE=90°,∵∠DOC+∠DC O=90°,∴∠DCO=∠AOE,在△COD和△OAE中,∵,∴△COD≌△OAE(AAS),∴OD=AE=,CD=OE=a,∴C点坐标为(,﹣a),∵﹣a•=﹣2,∴点C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17.计算:×(﹣2)2﹣2tan45°+(﹣2016)0.【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实数.【分析】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乘方的意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4﹣2×1+1=8﹣2+1=7.【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先化简下列的代数式,再求值:[(2x+y)2+y(x﹣y)]÷x,其中x=1,y=1.【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先算括号内的乘法,再合并同类项,算除法,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2x+y)2+y(x﹣y)]÷x=(4x2+4xy+y2+xy﹣y2)÷x=(4x2+5xy)÷x=4x2÷x+5xy÷x=4x+5y,当x=1,y=1时,原式=4×1+5×1=9.【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19.解分式方程: =.【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式方程及应用.【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x﹣1),得2(2x﹣1)=3x,解得:x=2,检验:当x=2时,x(2x﹣1)≠0,则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2.【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0.如图,AB⊥BD于点B,ED⊥BD于点D,AE交BD于点C,且BC=DC.求证:AB=E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专题】证明题.【分析】首先根据垂直可得∠ABC=∠D=90°,再有条件∠ACB=∠DCE,CB=CD,可以用ASA 证明△ABC≌△ED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结论AB=DE.【解答】证明:∵AB⊥BD,ED⊥BD,∴∠ABC=∠D=90°,在△ABC和△EDC中,∴△ABC≌△EDC(ASA)∴AB=D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能使△ABC≌△EDC的条件.21.2016年为更好地宣传“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驾车理念,某市一家报社设计了如图的调查问卷(单选).在随机调查了某市全部10000名司机中的部分司机后,统计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m= 20 ;(2)该市支持选项C的司机大约有多少人?(3)若要从该市支持选项C的司机中随机选择200名,给他们签订“永不酒驾”的保证书,则支持该选项的司机小李被选中的概率是多少?【考点】概率公式;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条形图B的人数,和扇形图B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然后减去其他4组的人数,求出C的人数,用A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m的值.(2)全市所以司机的人数×支持选项C的人数的百分比可求出结果.(3)根据(2)算出的支持C的人数,以及随机选择200名,给他们发放“请勿酒驾”的提醒标志,则可算出支持该选项的司机小李被选中的概率是多少【解答】解:(1)∵69÷23%﹣60﹣69﹣36﹣45=90(人).∴C选项的频数为90,补全图形如下:.∵m%=60÷(69÷23%)=20%.∴m=20,故答案为:20;(2)支持选项C的人数大约为:90÷300=30%,10000×30%=3000(人).答:该市支持选项C的司机大约有3000人.(3)∵该市支持选项C的司机总人数=10000×30%=3000人,∴小李被选中的概率是,答:支持该选项的司机小李被选中的概率是.【点评】本题考查认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能力,条形统计图告诉每组里面的具体数据,扇形统计图告诉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以及概率等概念从而可求出解.22.如图,CD为⊙O的直径,点B在⊙O上,连接BC、BD,过点B的切线AE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A,OE∥BD,交BC于点F,交AE于点E.(1)求证:△BEF∽△DBC.;(2)若⊙O的半径为3,∠C=32°,求BE的长.(精确到0.01)【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分析】(1)连接OB,由切线的性质得出OB⊥AE,故可得出∠OBE=∠EBF+∠CBO=90°.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CBD=∠CBO+∠OBD=90°,故∠EBF=∠OB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BD=∠CDB,故∠EBF=∠CDB,进而可得出结论;(2)由(1)可知△BEF∽△DBC,所以∠OBE=90°,∠E=∠C.在Rt△BOE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连接OB.∵过点B的切线AE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A,∴OB⊥AE,∴∠OBE=∠EBF+∠CBO=90°.∵CD为⊙O的直径∴∠CBD=∠CBO+∠OBD=90°,∴∠EBF=∠OBD.∵OB、OD是⊙O的半径,∴OB=OD,∴∠OBD=∠CDB,∴∠EBF=∠CDB.∵OE∥BD,∴∠EFB=∠CBD∴△BEF∽△DBC.(2)解:∵由(1)可知△BEF∽△DBC∴∠OBE=90°,∴∠E=∠C.∵∠C=32°,∴∠E=∠C=32°.∵⊙O的半径为3,∴OB=3.在Rt△BOE中,∠OBE=90°,∠E=32°,OB=3,∴tanE=,即tan32°=,∴BE=≈4.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 2016年春季,建阳区某服装商店分两次从批发市场购进同一款服装,数量之比是2:3,且第一、二次进货价分别为每件50元、40元,总共付了4400元的货款.(1)求第一、二次购进服装的数量分别是多少件?(2)由于该款服装刚推出时,很受欢迎,按每件70元销售了x件;后来,由于该服装滞销,为了及时处理库存,缓解资金压力,其剩余部分的按每件30元全部售完.当x的值至少为多少时,该服装商店才不会亏本.【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应用.【分析】(1)设第一、二次购进服装的数量分别为a件与b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a与b的值,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设第一、二次购进服装的数量分别是a件和b件,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第一、二次购进服装的数量分别是40件和60件;(2)根据题意得:70x+30(40+60﹣x)﹣4400≥0,解得:x≥35;答:当x的值至少为35时,商店才不会亏本.【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24.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1,0),B(5,0)两点,直线y=﹣x+3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点P是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F⊥x轴于点F,交直线CD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E=5EF,求m的值;(3)若点E′是点E关于直线PC的对称点,是否存在点P,使点E′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含m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PE、EF,然后列方程求解;(3)解题关键是识别出当四边形PECE′是菱形,然后根据PE=CE的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当四边形PECE′是菱形不存在时,P点y轴上,即可得到点P坐标.【解答】方法一:解:(1)将点A 、B 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4x+5.(2)∵点P 的横坐标为m ,∴P (m ,﹣m 2+4m+5),E (m ,﹣ m+3),F (m ,0).∴PE=|y P ﹣y E |=|(﹣m 2+4m+5)﹣(﹣m+3)|=|﹣m 2+m+2|,EF=|y E ﹣y F |=|(﹣m+3)﹣0|=|﹣m+3|.由题意,PE=5EF ,即:|﹣m 2+m+2|=5|﹣m+3|=|m+15|①若﹣m 2+m+2=m+15,整理得:2m 2﹣17m+26=0,解得:m=2或m=;②若﹣m 2+m+2=﹣(m+15),整理得:m 2﹣m ﹣17=0,解得:m=或m=.由题意,m 的取值范围为:﹣1<m <5,故m=、m=这两个解均舍去. ∴m=2或m=.(3)假设存在.作出示意图如下:∵点E 、E′关于直线PC 对称,∴∠1=∠2,CE=CE′,PE=PE′.∵PE 平行于y 轴,∴∠1=∠3,∴∠2=∠3,∴PE=CE ,∴PE=CE=PE′=CE′,即四边形PECE′是菱形.当四边形PECE′是菱形存在时,由直线CD 解析式y=﹣x+3,可得OD=4,OC=3,由勾股定理得CD=5.过点E 作EM ∥x 轴,交y 轴于点M ,易得△CEM ∽△CDO ,∴,即,解得CE=|m|,∴PE=CE=|m|,又由(2)可知:PE=|﹣m 2+m+2|∴|﹣m 2+m+2|=|m|.①若﹣m 2+m+2=m ,整理得:2m 2﹣7m ﹣4=0,解得m=4或m=﹣;②若﹣m 2+m+2=﹣m ,整理得:m 2﹣6m ﹣2=0,解得m 1=3+,m 2=3﹣.由题意,m 的取值范围为:﹣1<m <5,故m=3+这个解舍去.当四边形PECE′是菱形这一条件不存在时, 此时P 点横坐标为0,E ,C ,E'三点重合与y 轴上,也符合题意,∴P (0,5)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可求得点P 坐标为(0,5),(﹣,),(4,5),(3﹣,2﹣3) 方法二:(1)略.(2)略.(3)若E (不与C 重合时)关于直线PC 的对称点E′在y 轴上,则直线CD 与直线CE′关于PC 轴对称.∴点D 关于直线PC 的对称点D′也在y 轴上,∴DD′⊥CP ,∵y=﹣x+3,∴D (4,0),CD=5,∵OC=3,∴OD′=8或OD′=2,①当OD′=8时,D′(0,8),设P(t,﹣t2+4t+5),D(4,0),C(0,3),∵PC⊥DD′,∴KPC ×KDD′=﹣1,∴,∴2t2﹣7t﹣4=0,∴t1=4,t2=﹣,②当OD′=2时,D′(0,﹣2),设P(t,﹣t2+4t+5),∵PC⊥DD′,∴KPC ×KDD′=﹣1,∴=﹣1,∴t1=3+,t2=3﹣,∵点P是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t<5,∴点P的坐标为(﹣,),(4,5),(3﹣,2﹣3).若点E与C重合时,P(0,5)也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可求得点P坐标为(0,5),(﹣,),(4,5),(3﹣,2﹣3)【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压轴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菱形、相似三角形等多个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与方程思想的灵活运用.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漏解,表示线段长度的代数式均含有绝对值,解方程时需要分类讨论、分别计算.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BCD=90°,∠B=60°,AB=6,AD=9,点E是CD上的一个动点(E不与D重合),过点E作EF∥AC,交AD于点F(当E运动到C时,EF与AC重合),把△DEF沿着EF对折,点D的对应点是点G.设DE=x,△GEF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1)求CD的长及∠1的度数;(2)若点G恰好在BC上,求此时x的值;(3)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如图1,作辅助线AH⊥BC,AH的长就是CD的长,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特殊三角函数值可以求AH的长,即CD=AH=3,在直角△ACD中,求∠CAD=30°,由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可以得∠1=∠CAD=30°;(2)如图2,由对折得:Rt△FGE≌Rt△FDE,则GE=DE=x,∠FEG=∠FED=60°,从而求得直角△GEC中,EC=x,根据DE+EC=CD 列式可求得x的值;(3)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当时,如图3,△GEF完全在四边形内部分,重叠部分面积就是△GEF的面积;第二种情形:当<x≤时,如图4,重叠部分是△GEF的面积﹣△MNG的面积,所以要根据特殊的三角函数值求MG、NG的长,代入面积公式即可.再根据两种情形的最大值作对比得出结果.【解答】解:(1)如图1,过点A作AH⊥BC于点H,∵在Rt △AHB 中,AB=6,∠B=60°,∴AH=AB •sinB=6×=,∵∠D=∠BCD=90°,∴四边形AHCD 为矩形,∴CD=AH=,∵, ∴∠CAD=30°,∵EF ∥AC ,∴∠1=∠CAD=30°;(2)若点G 恰好在BC 上,如图2,由对折的对称性可知Rt △FGE ≌Rt △FDE ,∴GE=DE=x ,∠FEG=∠FED=60°,∴∠GEC=60°,∵△CEG 是直角三角形,∴∠EGC=30°,∴在Rt △CEG 中,EC=EG=x ,由DE+EC=CD 得,∴x=; (3)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当时,如图3,在Rt △DEF 中,tan ∠1=tan30°=,∴DF=x ÷=x ,∴y=S △EGF =S △EDF ===,∵>0,对称轴为y 轴,∴当,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 最大值=×=;第二种情形:当<x ≤时,如图4,设FG ,EG 分别交BC 于点M 、N ,(法一)∵DE=x ,∴EC=,NE=2,∴NG=GE ﹣NE==,又∵∠MNG=∠ENC=30°,∠G=90°,∴MG=NG •tan30°=,∴=∴y=S △EGF ﹣S △MNG ==∵,对称轴为直线,∴当<x ≤时,y 有最大值,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时, =,综合两种情形:由于<;∴当时,y 的值最大,y 的最大值为.【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及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性质,对于求重叠部分的面积,要先把特殊位置对应的x的值求出来,再分情况进行讨论,本题难度适中.。

下关区七中九年级数学上册 单元清五检测内容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北师大版

下关区七中九年级数学上册 单元清五检测内容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北师大版

检测内容: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不是相似图形的是( A ),A),B) ,C),D)2.已知b a =513,则a -ba +b 的值是( D )A.23B.32C.94D.493.如图,五边形ABCDE 与五边形A ′B ′C ′D ′E ′是位似图形,点O 为位似中心,若OD =12OD ′,则A ′B ′∶AB 为( D )A .2∶3B .3∶2C .1∶2D .2∶1,第3题图) ,第4题图),第5题图) ,第6题图)4.如图,P 是△ABC 的AC 边上一点,连接BP ,以下条件中不能判定△ABP ∽△ACB 的是( B )A .AB 2=AP ·AC B .AC ·BC =AB ·BP C .∠ABP =∠C D .∠APB =∠ABC5.如图,在△ABC 中,DE ∥BC ,AD AB =35,则S △ADES 梯形DBCE的值是( B )A.35B.916C.53D.16256.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的岸边选定一个目标记为点A ,再在河的这一边选两点点B 和点C ,使得AB ⊥BC ,然后再在河岸上选一点E ,使得EC ⊥BC ,设BC 与AE 交于点D ,如图所示,测得BD =120米,DC =60米,EC =50米,那么这条河的大致宽度是( C )A .75米B .25米C .100米D .120米7.如图,已知△ABC 和△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D 在BC 上,DE 与AC 相交于点F ,AB =9,BD =3,则CF 等于( B )A .1B .2C .3D .4,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8.如图,在△ABC 中,∠A =36°,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OD 交AB 于点O ,交AC 于点D ,连接BD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A .∠C =2∠AB .AD 2=DC ·AB C .△BCD ∽△ABD D .BD =AD =BC9.如图,点E ,F 分别在菱形ABCD 的边AB ,AD 上,且AE =DF ,BF 交DE 于点G ,延长BF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H ,若AF DF =2,则HFBG的值为( B )A.23B.712C.12D.51210.(2018·梧州)如图,AG ∶GD =4∶1,BD ∶DC =2∶3,则AE ∶EC 的值是( D ) A .3∶2 B .4∶3 C .6∶5 D .8∶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ABC 中,AB =8,AC =6,在△DEF 中,DE =4,DF =3,要使△ABC 与△DEF 相似,则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 =∠D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12.如图,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O ,OA =4,OB =6,OD =6,则OC =9.,第12题图) ,第13题图),第14题图) ,第15题图)13.如图,在▱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连接AE ,BE ,BD ,且AE ,BD 交于点F ,已知S △DEF ∶S △ABF =4∶25,则DE ∶EC =2∶3.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4),B(-4,-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把△ABO 缩小,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1,2) .15.(2018·上海)如图,已知正方形DEFG 的顶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顶点G ,F 分别在边AB ,AC 上.如果BC =4,△ABC 的面积是6,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6.如图是一山谷的横断面的示意图,宽AA ′为15 m ,用曲尺(两直尺相交成直角)从山谷两侧测量出OA =5 m ,OB =10 m ,O ′A ′=3 m ,O ′B ′=12 m(A ,O ,O ′,A ′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则该山谷的深h 为20 m.,第16题图) ,第17题图),第18题图)17.如图,n 个全等三角形排列在一条直线BC 上,P n 为A n C n 的中点,若BP n 交A 1C 1于Q ,则C 1Q 与A 1Q 的等量关系为A 1Q =(2n -1)C 1Q.18.在Rt △ABC 中,BC =3,AC =4,点D ,E 分别是线段AB ,AC 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点A ,B ,C 重合).沿DE 翻折△ADE ,使得点A 的对应点F 恰好落在直线BC 上,当DF 与Rt △ABC 的一条边垂直时,线段AD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7分)如图,△ABC 在方格中.(1)请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使A(2,3),C(6,2),并写出点B 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ABC 放大,画出放大后的△A ′B ′C ′.解:(1)B (2,1) (2)画图略20.(8分)如图,矩形ABCD 为台球桌面,AD =260 cm ,AB =130 cm ,球目前在E 点位置,AE =60 cm ,如果小丁瞄准BC 边上的点F 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 点位置.(1)求证:△BEF ∽△CDF ; (2)求CF 的长.解:(1)证明:由对称性可知∠EFG =∠DFG ,又∵GF ⊥BC ,∴∠EFB =∠DFC.又∵在矩形ABCD 中,∠B =∠C =90°,∴△BEF ∽△CDF(2)由(1)可知△BEF ∽△CDF ,∴BE CD =BF CF ,∴70130=260-CFCF,∴CF =169 cm21.(9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E 在边BC 上移动(点E 不与点B ,C 重合),满足∠DEF =∠B ,且点D ,F 分别在边AB ,AC 上.(1)求证:△BDE ∽△CEF ;(2)当点E 移动到BC 的中点时,求证:FE 平分∠DFC.证明:(1)∵AB =AC ,∴∠B =∠C.又∵∠BDE =180°-∠B -∠DEB ,∠CEF =180°-∠DEF -∠DEB ,且∠DEF =∠B ,∴∠BDE =∠CEF ,∴△BDE ∽△CEF(2)由(1)知△BDE ∽△CEF ,∴BE CF =DE EF .又∵点E 是BC 的中点,∴BE =CE ,∴CE CF =DEEF.又∵∠DEF =∠B =∠C ,∴△DEF ∽△ECF ,∴∠DFE =∠CFE ,∴FE 平分∠DFC22.(9分)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BC 和AC 边上,点G 是BE 上的一点,且∠BAD =∠BGD =∠C ,连接AD ,AG ,DG.求证:(1)BD ·BC =BG ·BE ; (2)∠BGA =∠BAC.证明:(1)∵∠BGD =∠C ,∠GBD =∠CBE ,∴△BDG ∽△BEC ,∴BD BE =BGBC,∴BD ·BC =BG ·BE(2)∵∠BAD =∠C ,∠ABD =∠CBA ,∴△ABD ∽△CBA ,∴BD AB =AB BC,∴AB 2=BD ·BC.又由(1)知BD ·BC =BG ·BE ,∴AB 2=BG ·BE ,∴BG AB =ABBE.又∵∠GBA =∠ABE ,∴△GBA ∽△ABE ,∴∠BGA =∠BAC23.(9分)如图,为测量山峰AB 的高度,在相距50 m 的D 处和F 处分别竖立高均为2 m 的标杆DC 和FE ,且AB ,CD 和EF 在同一平面内,从标杆DC 退后2 m 到G 处可以看到山峰A 和标杆顶点C 在同一直线上,从标杆FE 退后4 m 到H 处可以看到山峰A 和标杆顶点E 在同一直线上,求山峰AB 的高度及山峰与标杆CD 之间的水平距离BD 的长.解:∵AB ⊥BH ,CD ⊥BH ,EF ⊥BH ,∴AB ∥CD ∥EF ,∴△CDG ∽△ABG ,△EFH ∽△ABH ,∴CD AB =DG DG +BD ,EF AB =FH FH +DF +BD .又∵CD =DG =EF =2 m ,DF =50 m ,FH = 4 m ,∴2AB =22+BD ,2AB =450+4+BD ,∴22+BD =44+50+BD ,解得BD =50 m ,∴2AB =22+50,解得AB =52 m24.(11分)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完美分割线”.(1)在△ABC 中,∠A =48°,CD 是△ABC 的“完美分割线”,且△ACD 为等腰三角形,求∠ACB 的度数;(2)如图②,△ABC 中,AC =2,BC =2,CD 是△ABC 的“完美分割线”,且△ACD 是以CD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完美分割线”CD 的长.解:(1)∵△BDC ∽△BCA ,∴∠BCD =∠A =48°.①当AD =CD 时,∠ACD =∠A =48°,∴∠ACB =∠ACD +∠BCD =96°;②当AD =AC 时,∠ACD =∠ADC =180°-48°2=66°,∴∠ACB =∠ACD +∠BCD =114°;③当AC =CD 时,∠ADC =∠A =48°=∠BCD ,这与∠ADC =∠BCD +∠B 相矛盾,舍去.∴∠ACB =96°或114°(2)由已知可知AC =AD =2,∵△BCD ∽△BAC ,∴BC BA =BD BC =CD AC .设BD =x ,∴(2)2=x (x+2),解得x =3-1或x =-3-1(舍去).∴CD AC =3-12,∴CD =3-12×2=6-225.(13分)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为AB 边上的一点,点F 为对角线BD 上的一点,且EF ⊥AB.(1)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①如图①,请直接写出AE 与DF 之间的数量关系:DF =2AE ;②将△EBF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连接AE ,DF ,猜想AE 与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③,若四边形ABCD 为矩形,BC =mAB ,其他条件都不变,将△E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E ′BF ′,连接AE ′,DF ′,请在图③中画出草图,并直接写出AE ′与DF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1)①点拨:∵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 =2AB. ∵EF ⊥AB ,∴△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 =2BE ,∴BD -BF =2AB -2BE , 即DF =2AE ,故答案为DF =2AE②DF =2AE ,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ABE =∠DBF ,∵BF BE =2,BD AB =2,∴BF BE =BDAB,∴△ABE ∽△DBF ,∴DF AE =BFBE =2,故DF =2AE(2)如图③,∵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BC =mAB ,∴BD =AB 2+AD 2=1+m 2AB.∵EF ⊥AB ,∴EF ∥AD ,∴△BEF ∽△BAD ,∴BE BA =BF BD ,∴BF BE =BD BA=1+m 2.∵△E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E ′BF ′,∴∠ABE ′=∠DBF ′,BE ′=BE ,BF ′=BF ,∴BF′BE′=BD BA =1+m 2,∴△ABE ′∽△DBF ′,∴DF′AE′=BD BA=1+m 2,即DF ′=1+m 2AE ′单元清五1.A 2.D 3.D 4.B 5.B 6.C 7.B 8.C 9.B 10.D 11.∠A =∠D(答案不唯一) 12.9 13.2∶314.(-1,2)或(1,-2) 15.127 16.20 m17.A 1Q =(2n -1)C 1Q 18.209或 20719.解:(1)B(2,1) (2)画图略20.解:(1)证明:由对称性可知∠EFG =∠DFG ,又∵GF ⊥BC ,故∠EFB =∠DFC.又∵在矩形ABCD 中,∠B =∠C =90°,∴△BEF ∽△CDF(2)由(1)可知△BEF ∽△CDF ,∴BE CD =BF CF ,∴70130=260-CFCF,∴CF =169 cm21.证明:(1)∵AB =AC ,∴∠B =∠C.又∵∠BDE =180°-∠B -∠DEB ,∠CEF =180°-∠DEF -∠DEB ,且∠DEF =∠B ,∴∠BDE =∠CEF ,∴△BDE ∽△CEF(2)由(1)知△BDE ∽△CEF ,∴BE CF =DE EF .又∵点E 是BC 的中点,∴BE =CE ,∴CE CF =DEEF.又∵∠DEF =∠B =∠C ,∴△DEF ∽△ECF ,∴∠DFE =∠CFE ,∴FE 平分∠DFC22.证明:(1)∵∠BGD =∠C ,∠GBD =∠CBE ,∴△BDG ∽△BEC ,∴BD BE =BGBC,∴BD ·BC=BG ·BE(2)∵∠BAD =∠C ,∠ABD =∠CBA ,∴△ABD ∽△CBA ,∴BD AB =AB BC,∴AB 2=BD ·BC.又由(1)知BD ·BC =BG ·BE ,∴AB 2=BG ·BE ,∴BG AB =AB BE.又∵∠GBA =∠ABE ,∴△GBA ∽△ABE ,∴∠BGA =∠BAC23.解:∵AB ⊥BH ,CD ⊥BH ,EF ⊥BH ,∴AB ∥CD ∥EF ,∴△CDG ∽△ABG ,△EFH ∽△ABH ,∴CD AB =DG DG +BD ,EF AB =FH FH +DF +BD .又∵CD =DG =EF =2 m ,DF =50 m ,FH = 4 m ,∴2AB =22+BD ,2AB =450+4+BD ,∴22+BD =44+50+BD ,解得BD =50 m ,∴2AB =22+50,解得AB =52 m24.解:(1)∵△BDC ∽△BCA ,∴∠BCD =∠A =48°.①当AD =CD 时,∠ACD =∠A =48°,∴∠ACB =∠ACD +∠BCD =96°;②当AD =AC 时,∠ACD =∠ADC =180°-48°2=66°,∴∠ACB =∠ACD +∠BCD =114°;③当AC =CD 时,∠ADC =∠A =48°=∠BCD ,这与∠ADC =∠BCD +∠B 相矛盾,舍弃.∴∠ACB =96°或114°(2)由已知可知AC =AD =2,∵△BCD ∽△BAC ,∴BC BA =BD BC =CD AC .设BD =x ,∴(2)2=x(x+2),解得x =3-1或x =-3-1(舍去).∴CD AC =3-12,∴CD =3-12×2=6- 225.解:(1)①DF =2AE 点拨:∵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 =2AB.∵EF ⊥AB ,∴△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 =2BE ,∴BD -BF =2AB -2BE ,即DF =2AE ,故答案为DF =2AE②DF =2AE ,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ABE =∠DBF ,∵BF BE =2,BD AB =2,∴BF BE =BDAB,∴△ABE ∽△DBF ,∴DF AE =BFBE=2,故DF =2AE(2)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BC =mAB ,∴BD =AB 2+AD 2=1+m 2AB.∵EF⊥AB ,∴EF ∥AD ,∴△BEF ∽△BAD ,∴BE BA =BF BD ,∴BF BE =BD BA=1+m 2.∵△E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E ′BF ′,∴∠ABE ′=∠DBF ′,BE ′=BE ,BF ′=BF ,∴BF′BE′=BD BA =1+m 2,∴△ABE ′∽△DBF ′,∴DF′AE′=BD BA =1+m 2,即DF ′=1+m 2AE ′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1.锐角的三角函数第2课时正弦与余弦【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锐角正弦、余弦的定义2.会求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正弦、余弦定义,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锐角正弦、余弦的定义;会求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教学难点】求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你想知道小明是怎样算出的吗?【教学说明】通过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盲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Rt△AB1C1和Rt△AB2C2有什么关系?(2)A的对边斜边和111B CAB有什么关系?(3)如果改变B1C1所在的位置(如B2C2),BCAB和222B CAB有什么关系?(4)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归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5)在上图中,ACAB和11ACAB有什么关系?【归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锐角A的正切、正弦、余弦都叫做锐角A的三角函数.【教学说明】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115例2、例3.2.在Rt△ABC中,∠C=90°,BC=6,sinA=3/5,求cosA和tanB的值.解:∵sinA=BCAB,∴AB=BCsinA=6×5/3=10.4.在Rt△ABC中,∠C=90°,sinA和cosB有什么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sinA=cosB【归纳结论】在同一直角三角形中,一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另一锐角的余弦值.5.已知: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高,求证:BC2=AB·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即:BC2=AB·BD.【教学说明】对于前三题,比较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而后面两题,可以适当地加以提示,补充.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P116“练习题”.本节课,通过探究,将学生引向知识深处,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给予每个学生以发展平台,这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的.第21章检测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盐城)若x-2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A.x≥2 B.x≥-2 C.x>2 D.x>-22.(2019·河南)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D )A.2a+3a=6a B.(-3a)2=6a2C.(x-y)2=x2-y2D.3 2 - 2 =2 23.设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2+|a+b|的结果是( D )A.-2a+b B.2a+b C.-b D.b4.(聊城中考)计算(515-245 )÷(- 5 )的结果为( A )A.5 B.-5 C.7 D.-75.在根式①a2+b2;②x5;③x2-xy ;④27abc 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C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6.已知n是一个正整数,180n 是整数,则n的最小值是( B )A.3 B.5 C.15 D.257.当1<a<2时,代数式(a-2)2+|1-a|的值是( B )A.-1 B.1 C.2a-3 D.3-2a8.已知实数x,y满足|x-4|+y-8 =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B )A.20或16 B.20 C.16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9.若(x-4)(5-x)=x-4 ·5-x ,则x可取的整数值有( B )A.1个B.2个C.3个D.4个10.(2019·随州)“分母有理化”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化简的方法,如:2+32-3=(2+3)(2+3)(2-3)(2+3)=7+4 3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平方之后再开方的方式来化简一些有特点的无理数,如:对于3+ 5 -3- 5 ,设x=3+ 5 -3- 5 ,易知3+ 5 >3- 5 ,故x>0,由x2=(3+ 5 -3- 5 )2=3+ 5 +3- 5 -2(3+5)(3-5)=2,解得x= 2 ,即3+ 5 -3- 5 = 2 ,根据以上方法,化简3-23+2+6-3 3 -6+3 3 后的结果为( D )A.5+3 6 B.5+ 6 C.5- 6 D.5-3 6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15分)11.(2019·黄冈)计算( 3 )2+1的结果是__4__.12.(2019·菏泽)已知x = 6 + 2 ,那么x 2-2 2 x 的值是__4__. 13.我们赋予“※”一个实际含义,规定a※b= a · b +ab,计算3※5=__6515 __. 14.(2019·枣庄)观察下列各式:1+112+122 =1+11×2 =1+(1-12 ), 1+122+132 =1+12×3 =1+(12 -13 ), 1+132+142 =1+13×4 =1+(13 -14 ), ……请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1+112+122 +1+122+132 +1+132+142 +…+1+120182+120192 其结果为__201820182019__.15.(莱芜中考)如图,正三角形和矩形具有一条公共边,矩形内有一个正方形,其四个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 3 和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2__.三、用心做一做(共75分) 16.(8分)计算:(1) 2 ( 2 +12)-18-82; (2) (大连中考)( 3 +2)2-48 +2-2. 解:2 解:29417.(9分)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化简:(a -b -c )2-|b -c -a|+(c -a -b )2. 解:-a +3b -c18.(9分)已知a =23-b +3b -9 +2,求ab -1a +b÷ a · b 的值. 解:∵⎩⎪⎨⎪⎧3-b≥0,3b -9≥0, ∴b =3,∴a =2,∴ab =6,a +b =5,∴原式=55÷ 2 × 3 =12619.(9分)(2019·襄阳)先化简,再求值:(x x -1 -1)÷x 2+2x +1x 2-1 ,其中x = 2 -1.解:原式=(x x -1 -x -1x -1 )÷x 2+2x +1x 2-1 =1x -1 ×(x +1)(x -1)(x +1)2=1x +1 ,当x = 2 -1时,原式=12-1+1=2220.(9分)已知矩形的长a =12 32 ,宽b =1318 .(1)求矩形的周长;(2)求与矩形等面积的正方形的周长,并比较与矩形周长的大小关系.解:(1)矩形周长=2(a +b)=6 2(2)设正方形边长为x ,由x 2=12 32 ×13 18 ,得x =2,∴正方形的周长=8<6 2 ,∴正方形的周长小于矩形的周长21.(10分)已知a = 2 -1,b = 2 +1.求:(1)a 2b +ab 2的值;(2)b a +a b的值.解:∵ab =1,a +b =2 2 ,∴(1)a 2b +ab 2=ab(a +b)=2 2 (2)b a +a b =(a +b )2ab-2=(2 2 )2-2=622.(10分)已知9+11 与9-11 的小数部分分别为a,b,求ab-3a+4b-7的值.解:∵3<11 <4,∴9+11 的小数部分为11 -3,即a=11 -3,9-11 的小数部分为4-11 ,即b=4-11 ,∴ab-3a+4b-7=(11 -3)(4-11 )-3(11 -3)+4(4-11 )-7=-523.(11分)在进行二次根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35,23,23+1一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3 5=3×55×5=355 ;(一)23=2×33×3=63;(二)23+1=2×(3-1)(3+1)(3-1)=2(3-1)(3)2-12= 3 -1;(三)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23+1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23+1=3-13+1=(3)2-123+1=(3+1)(3-1)3+1= 3 -1.(四)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25+3.(1)①参照(三)式得25+3=__________;②参照(四)式得25+3=__________;(2)化简:13+1+15+3+17+5+…+12n+1+2n-1.解:(1)①2(5-3)(5+3)(5-3)=2(5-3)(5)2-(3)2= 5 - 3 ②5-35+3=(5)2-(3)25+3=(5+3)(5-3)5+3= 5 - 3 (2)原式=3-12+5-3 2+…+2n+1-2n-12=3-1+5-3+…+2n+1-2n-12=-1+2n+12。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8图形的位似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与画法教材分析素材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8图形的位似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与画法教材分析素材北师大版

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与画法教材分析《相似》是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位似》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图形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的.《位似》就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相似,是对相似的纵深挖掘与提升,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本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从而归纳出位似图形的概念和简单特性,体现了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对于图形的概念学习,尤其要注重概念的生成过程和基本含义,并且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位似图形的概念,位似图形的作图,以及位似与相似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位似图形的准确作图,动手能力的落实.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知识点归纳及例题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知识点归纳及例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学习目标】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理解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探索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4、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位似变换后点的坐标变化;5、结合相似图形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探索和证明,进一步培养推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点网络】【知识点梳理】要点一、相似图形及比例线段1.相似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similar figures). 知识点诠释:(1) 相似图形就是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2) “全等”是“相似”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时,两个图形全等; 2.相似多边形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我们就说它们是相似多形. 知识点诠释:(1)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既是判定方法,又是它的性质. (2)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3. 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a :b =c :d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知识点诠释:(1)若a :b =c :d ,则ad=bc ;(d 也叫第四比例项) (2)若a :b=b :c ,则 =ac (b 称为a 、c 的比例中项).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知识点二、相似三角形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方法(一):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二):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知识点诠释: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即可,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若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方法(三):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b知识点诠释: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判定方法(四):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知识点诠释: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3)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8 图形的位似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堂堂练(含答案)

4.8 图形的位似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堂堂练(含答案)

4.8图形的位似—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堂堂练1.如图,与位似,点O是它们的位似中心,其中,则与的面积之比是( )A. B. C. D.2.如图是由边长为 1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 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 若和为位似图形, 且顶点都在格点上, 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为( )A. B. C. D.3.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图形,则位似中心是( )A.点B.点C.点D.点4.如图,右边的“E”与左边的“E”是位似图形,A是位似中心,位似比为.若,则GH的长为( )A.15B.30C.45D.605.如图, 在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 的顶点和其他各点均在格点 (网格线的交点) 上. 甲说: “以点M为位似中心, 的位似图形是. ”乙说: “以点N 为位似中心, 的位似图形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人的说法都对B.两人的说法都错C.甲的说法对, 乙的说法错D.甲的说法错, 乙的说法对6.如图,已知矩形OABC与矩形ODEF是位似图形,P是位似中心,若点B的坐标为,点E的坐标为,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O.若点,点,则与周长的比值是_____.8.已知:如图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1)画出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的;(2)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使与位似,且与的位似比为,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与位似,,,,,与的面积之比是,故选D.2.答案:C解析:两个位似图形对应顶点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这个点就是位似中心.如图, 设直线,交于点P, 则点P即为位似中心.易知点P的坐标为.3.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 可知两个三角形的位似中心是点.4.答案:C解析:右边的“E”与左边的“E”是位似图形,A是位似中心,位似比为,,,即,.故选C.5.答案:D解析:如图, 以点M为位似中心, 的位似图形是, 以点 N为位似中心, 的位似图形是.6.答案:解析:点B的坐标为,点E的坐标为,,,矩形OABC与矩形ODEF是位似图形,P是位似中心,,,P点坐标为,故答案为:.7.答案:解析:与位似,位似中心是坐标原点O,点,点.,,与的位似比为:,与周长的比值为:,故答案为:.8.(1)解析:如图所示:,即为所求;(2)解析:如图所示,即为所求;坐标.。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秋季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秋季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秋季九年级上册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笞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空题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在比例尺是1:8000的地图上,中山路的长度约为25cm,该路段实际长度约为()A.3200m B.3000m C.2400m D.2000m2.如图,用放大镜将贺兰山旅游图标放大,这两个图形之间属于以下哪种图形变换()A.相似B.平移C.轴对称D.旋转3.已知=,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b=c2:d2B.a:d=c:bC.a:b=(a+c):(b+d)D.a:b=(a﹣d):(b﹣d)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等边三角形都相似B.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C.矩形都相似D.正八边形都相似5.以下四组线段中,成比例的是()A.3,4,6,8B.2,3,4,5C.1,2,3,4D.5,6,7,8 6.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2,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A.2:1B.1:4C.1:D.1:27.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图中△ABC相似的是()A.B.C.D.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点A,B,E在x轴上.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则点F坐标为()A.(8,6)B.(9,6)C.D.(10,6)9.如图,在▱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则S△AEG:S平行四边形ABCD的值为()A.B.C.D.10.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在BC、CD上运动(不与端点重合),连接BF、AE,交于点P,且满足.连接CP,若AB=4,BC=6,则CP的最小值为()A.2﹣3B.2﹣2C.5D.3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1.若,则=.12.如图,已知AC∥EF∥BD,如果AE:EB=2:3,CD=6,那么DF的长等于.13.如图,在▱ABCD中,AD=16,∠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若S△EDF:S四边形FBCD=9:55,则AB=.14.若,则k=.15.如图,△ABC∽△CBD,AB=9,BD=25,则BC=.16.如图,矩形ABCD中,AB=3,BC=10,点P是AD上的一个动点,若以A,P,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DC相似,则AP=.第II卷第四章图形的相似单元测试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秋季九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345678910题号答案二、填空题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已知,求的值.18.如图,AB∥CD∥EF,BF=20.(1)若AC=3,CE=5,求DF的长;(2)若AC:CE=2:3,求DF的长.19.在△ABC中,∠BAC=90°,AB=AC,点D是BC边上一点,过点D作∠ADE=45°,DE交AC于点E,求证:△ABD∽△DCE.20.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点E在边AC上,且AD2=AE•AB,连接DE.(1)求证:△ABD∽△ADE;(2)若CD=3,CE=2,求AE的长.21.如图,△ABC中,D、E两点分别在BC、AD上,且AD为∠BAC的角平分线,若∠ABE=∠C,=.(1)求证:△AEB∽△ADC.(2)求△BDE与△ABC的面积比.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AD上,过点D作DK⊥BE于K,且DK=.(1)若AE=ED,求正方形ABCD的周长;(2)若∠EDK=22.5°,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23.如图,AB=4,CD=6,F在BD上,BC、AD相交于点E,且AB∥CD∥EF.(1)若AE=3,求ED的长.(2)求EF的长.24.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DC=∠ACB=90°,E为AB的中点.(1)求证:AC2=AB•AD;(2)求证:CE∥AD;(3)若AD=8,AB=12.求的值.25.问题1:如图①,在△ABC中,AB=4,D是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DE∥BC,交AC于点E,连接CD.设△ABC的面积为S,△DEC的面积为S′.(1)当AD=3时,=;(2)设AD=m,请你用含字母m的代数式表示.问题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4,AD∥BC,AD=BC,E是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EF∥BC,交CD于点F,连接CE.设AE=n,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EFC的面积为S′.请你利用问题1的解法或结论,用含字母n的代数式表示.。

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测试题新版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测试题新版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测试题新版附答案一、选择题(共4小题)1.小明在测量楼高时,先测出楼房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A 为15米(如图),然后在A 处树立一根高2米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长AC 为3米,则楼高为()A.10米B.12米C.15米D.22.5米2.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C,D,使得AB ⊥BC,CD⊥BC,点E 在BC 上,并且点A,E,D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BE=20m,CE=10m,CD=20m,则河的宽度AB 等于()A.60m B.40m C.30m D.20m3.如图,正方形ABCD 是一块绿化带,其中阴影部分EOFB,GHMN 都是正方形的花圃.已知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在花圃上的概率为()A.B.C.D.4.如图,以点O 为支点的杠杆,在A 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起,当杠杆OA 水平时,拉力为F;当杠杆被拉至OA 1时,拉力为F 1,过点B 1作B 1C⊥OA,过点A 1作A 1D ⊥OA,垂足分别为点C、D.①△OB 1C∽△OA 1D;②OA•OC=OB•OD;③OC•G=OD•F 1;④F=F 1.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14小题)5.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用手电筒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测得AB=2米,BP=3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CD是米.6.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都匀南沙州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米(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7.如图,李明打网球时,球恰好打过网,且落在离网4m的位置上,则网球的击球的高度h 为.8.如图,为了测量一水塔的高度,小强用2米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水塔的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米,与水塔相距32米,则水塔的高度为米.9.如图,放映幻灯时,通过光源,把幻灯片上的图形放大到屏幕上,若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为20cm,到屏幕的距离为60cm,且幻灯片中的图形的高度为6cm,则屏幕上图形的高度为cm.10.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1.8m的竹竿的影长为3m,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25m,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度为m.11.在同一时刻两根木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竿AB=2m,它的影子BC=1.6m,木竿PQ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了墙上,PM=1.2m,MN=0.8m,则木竿PQ的长度为m.12.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4米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为.13.如图,小明用长为3m的竹竿CD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与旗杆的距离DB=12m,则旗杆AB的高为m.14.如图,路灯距离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站在距离灯的底部(点O)20米的A处,则小明的影子AM长为米.15.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标杆BE高1.5m,测得AB=2m,BC=14cm,则楼高CD为m.16.“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开中门,出东门一十五里有木,问: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这段话摘自《九章算术》,意思是说:如图,矩形城池ABCD,东边城墙AB长9里,南边城墙AD长7里,东门点E、南门点F分别是AB,AD的中点,EG⊥AB,FH⊥AD,EG=15里,HG经过A点,则FH=里.17.如图,某水平地面上建筑物的高度为AB,在点D和点F处分别竖立高是2米的标杆CD 和EF,两标杆相隔52米,并且建筑物AB、标杆CD和EF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CD后退2米到点G处,在G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C在同一条直线上;从标杆FE后退4米到点H处,在H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建筑物的高是米.18.同一时刻,物体的高与影子的长成比例,某一时刻,高1.6m的人影长为1.2m,一电线杆影长为9m,则电线杆的高为m.三、解答题(共12小题)19.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米,EF=0.25米,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米,求旗杆的高度.20.晚饭后,小聪和小军在社区广场散步,小聪问小军:“你有多高?”小军一时语塞.小聪思考片刻,提议用广场照明灯下的影长及地砖长来测量小军的身高.于是,两人在灯下沿直线NQ移动,如图,当小聪正好站在广场的A点(距N点5块地砖长)时,其影长AD恰好为1块地砖长;当小军正好站在广场的B点(距N点9块地砖长)时,其影长BF恰好为2块地砖长.已知广场地面由边长为0.8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成,小聪的身高AC为1.6米,MN ⊥NQ,AC⊥NQ,BE⊥NQ.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小军身高BE的长.(结果精确到0.01米)21.如图,在一面与地面垂直的围墙的同侧有一根高10米的旗杆AB和一根高度未知的电线杆CD,它们都与地面垂直,为了测得电线杆的高度,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某一时刻,在太阳光照射下,旗杆落在围墙上的影子EF的长度为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子BF 的长为10米,而电线杆落在围墙上的影子GH的长度为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子DH的长为5米,依据这些数据,该小组的同学计算出了电线杆的高度.(1)该小组的同学在这里利用的是平行投影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的;(2)试计算出电线杆的高度,并写出计算的过程.22.(1)如图,M、N为山两侧的两个村庄,为了两村交通方便,根据国家的惠民政策,政府决定打一直线涵洞.工程人员为了计算工程量,必须计算M、N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选择测量点A、B、C,点B、C分别在AM、AN上,现测得AM=1千米、AN=1.8千米,AB=54米、BC=45米、AC=30米,求M、N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2015年的5月20日是第1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我市某校社会实践小组在这天开展活动,调查快餐营养情况.他们从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获取了一份快餐的信息(如表).信息1、快餐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其他2、快餐总质量为400克3、碳水化合物质量是蛋白质质量的4倍若这份快餐中所含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质量之和不高于这份快餐总质量的70%,求这份快餐最多含有多少克的蛋白质?23.一块材料的形状是锐角三角形ABC,边BC=120mm,高AD=80mm,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如图1,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1)求证:△AEF∽△ABC;(2)求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3)如果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如图2,问这个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24.某一天,小明和小亮来到一河边,想用遮阳帽和皮尺测量这条河的大致宽度,两人在确保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先在河岸边选择了一点B(点B与河对岸岸边上的一棵树的底部点D所确定的直线垂直于河岸).①小明在B点面向树的方向站好,调整帽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树的底部点D处,如图所示,这时小亮测得小明眼睛距地面的距离AB=1.7米;②小明站在原地转动180°后蹲下,并保持原来的观察姿态(除身体重心下移外,其他姿态均不变),这时视线通过帽檐落在了DB延长线上的点E处,此时小亮测得BE=9.6米,小明的眼睛距地面的距离CB=1.2米.根据以上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请你求出河宽BD是多少米?25.一天晚上,李明和张龙利用灯光下的影子长来测量一路灯CD的高度.如图,当李明走到点A处时,张龙测得李明直立时身高AM与影子长AE正好相等;接着李明沿AC方向继续向前走,走到点B处时,李明直立时身高BN的影子恰好是线段AB,并测得AB=1.25m,已知李明直立时的身高为1.75m,求路灯的高CD的长.(结果精确到0.1m).26.如图,是一个照相机成像的示意图.(1)如果像高MN是35mm,焦距是50mm,拍摄的景物高度AB是4.9m,拍摄点离景物有多远?(2)如果要完整的拍摄高度是2m的景物,拍摄点离景物有4m,像高不变,则相机的焦距应调整为多少?27.某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如图,A,B两地相距12米,小明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匀速前进,2秒后到达点D,此时他(CD)在某一灯光下的影长为AD,继续按原速行走2秒到达点F,此时他在同一灯光下的影子仍落在其身后,并测得这个影长为1.2米,然后他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再行走2秒到达点H,此时他(GH)在同一灯光下的影长为BH(点C,E,G在一条直线上).(1)请在图中画出光源O点的位置,并画出他位于点F时在这个灯光下的影长FM(不写画法);(2)求小明原来的速度.28.如图,矩形ABCD为台球桌面,AD=260cm,AB=130cm,球目前在E点位置,AE=60cm.如果小丁瞄准BC边上的点F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点位置.(1)求证:△BEF∽△CDF;(2)求CF的长.29.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请你计算.(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30.为了测量旗杆AB的高度.甲同学画出了示意图1,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如下,BA⊥EA于A,DC⊥EA于C,CD=a,CA=b,CE=c;乙同学画出了示意图2,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如下,DE ⊥AE于E,BA⊥AE于A,BA⊥CD于C,DE=m,AE=n,∠BDC=α.(1)请你帮助甲同学计算旗杆AB的高度(用含a、b、c的式子表示);(2)请你帮助乙同学计算旗杆AB的高度(用含m、n、α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小题)1.小明在测量楼高时,先测出楼房落在地面上的影长BA为15米(如图),然后在A处树立一根高2米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长AC为3米,则楼高为()A.10米B.12米C.15米D.22.5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在同一时刻物高和影长成正比,即在同一时刻的两个物体,影子,经过物体顶部的太阳光线三者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求解.【解答】解:∵=即=,∴楼高=10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在测量高度时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2.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C,D,使得AB ⊥BC,CD⊥BC,点E在BC上,并且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BE=20m,CE=10m,CD=20m,则河的宽度AB等于()A.60m B.40m C.30m D.20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由两角对应相等可得△BAE∽△CDE,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得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解答】解:∵AB⊥BC,CD⊥BC,∴△BAE∽△CDE,∴∵BE=20m,CE=10m,CD=20m,∴解得:AB=40,故选B.【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3.如图,正方形ABCD 是一块绿化带,其中阴影部分EOFB,GHMN 都是正方形的花圃.已知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在花圃上的概率为()A.B.C.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几何概率.【专题】压轴题.【分析】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的比即可求得小鸟在花圃上的概率;【解答】解:设正方形的ABCD 的边长为a,则BF=BC=,AN=NM=MC=a,∴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a)2=a 2,∴小鸟在花圃上的概率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及几何概率,关键是表示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从而表示出两个阴影正方形的边长,最后表示出面积.4.如图,以点O 为支点的杠杆,在A 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起,当杠杆OA 水平时,拉力为F;当杠杆被拉至OA 1时,拉力为F 1,过点B 1作B 1C⊥OA,过点A 1作A 1D ⊥OA,垂足分别为点C、D.①△OB 1C∽△OA 1D;②OA•OC=OB•OD;③OC•G=OD•F 1;④F=F 1.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跨学科.【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判断出B 1C∥A 1D,然后求出△OB 1C∽△OA 1D,判断出①正确;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得到②正确;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列式判断出③正确;求出F 的大小不变,判断出④正确.【解答】解:∵B 1C⊥OA,A 1D⊥OA,∴B 1C∥A 1D,∴△OB 1C∽△OA 1D,故①正确;∴=,由旋转的性质得,OB=OB 1,OA=OA 1,∴OA•OC=OB•OD,故②正确;由杠杆平衡原理,OC•G=OD•F 1,故③正确;∴===是定值,∴F 1的大小不变,∴F=F 1,故④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杠杆平衡原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4小题)5.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用手电筒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BD,CD⊥BD,测得AB=2米,BP=3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CD 是8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首先证明△ABP∽△CDP,可得=,再代入相应数据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PE=∠CPE,∴∠APB=∠CPD,∵AB⊥BD,CD⊥BD,∴∠ABP=∠CDP=90°,∴△ABP∽△CDP,∴=,∵AB=2米,BP=3米,PD=12米,∴=,CD=8米,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6.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都匀南沙州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 ⊥BD,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8米(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由已知得△ABP∽△CD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知:光线AP与光线PC,∠APB=∠CPD,∴Rt△ABP∽Rt△CDP,∴,∴CD==8(米).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面镜反射和相似形的知识,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分析.7.如图,李明打网球时,球恰好打过网,且落在离网4m的位置上,则网球的击球的高度h 为 1.4.【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判断出△ABC和△AED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DE∥BC,所以,△ABC∽△AED,所以,=,即=,解得h=1.4m.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熟记性质并列出比例式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为了测量一水塔的高度,小强用2米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水塔的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米,与水塔相距32米,则水塔的高度为10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由已知可得BC∥DE,因此△ABC∽△AD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水塔的高度.【解答】解:∵BC⊥AD,ED⊥AD,∴BC∥DE,∴△ABC∽△ADE,∴,即,∴DE=10,即水塔的高度是10米.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比例式求解线段长.9.如图,放映幻灯时,通过光源,把幻灯片上的图形放大到屏幕上,若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为20cm,到屏幕的距离为60cm,且幻灯片中的图形的高度为6cm,则屏幕上图形的高度为18c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画出图形,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解答.【解答】解:∵DE∥BC,∴△AED∽△ABC∴=设屏幕上的小树高是x,则=解得x=18cm.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10.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1.8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25m,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度为15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同时同地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旗杆高度为x 米,由题意得,=,解得x=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同时同地物高与影长成正比,需熟记.11.在同一时刻两根木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竿AB=2m,它的影子BC=1.6m,木竿PQ 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了墙上,PM=1.2m,MN=0.8m,则木竿PQ 的长度为 2.3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先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求出QD 的影长,再根据此影长列出比例式即可.【解答】解:过N 点作ND⊥PQ 于D,∴,又∵AB=2,BC=1.6,PM=1.2,NM=0.8,∴QD==1.5,∴PQ=QD+DP=QD+NM=1.5+0.8=2.3(m).故答案为:2.3.【点评】在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然后列出相关数据的比例关系式,从而求出结论.12.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4米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为 1.5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球网和击球时球拍的垂直线段平行即DE∥BC可知,△ADE∽△ACB,根据其相似比即可求解.【解答】解:∵DE∥BC,∴△ADE∽△ACB,即=,则=,∴h=1.5m.故答案为:1.5米.【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在测量高度时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13.如图,小明用长为3m的竹竿CD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与旗杆的距离DB=12m,则旗杆AB的高为9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OCD和△OAB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CD∥AB,∴△OCD∽△OAB,∴=,即=,解得AB=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是基础题,熟记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路灯距离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站在距离灯的底部(点O)20米的A处,则小明的影子AM长为5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易得:△ABM∽△OC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可得出小明的影长.【解答】解:根据题意,易得△MBA∽△MCO,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即=,解得AM=5m.则小明的影长为5米.【点评】本题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可得出小明的影长.15.如图,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标杆BE高1.5m,测得AB=2m,BC=14cm,则楼高CD为12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BE∽△AC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CD的值.【解答】解:∵EB⊥AC,DC⊥AC,∴EB∥DC,∴△ABE∽△ACD,∴=,∵BE=1.5,AB=2,BC=14,∴AC=16,∴=,∴CD=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开中门,出东门一十五里有木,问: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这段话摘自《九章算术》,意思是说:如图,矩形城池ABCD,东边城墙AB 长9里,南边城墙AD 长7里,东门点E、南门点F 分别是AB,AD 的中点,EG⊥AB,FH⊥AD,EG=15里,HG 经过A 点,则FH= 1.05里.【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得到△GEA∽△AFH,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EG⊥AB,FH⊥AD,HG 经过A 点,∴FA∥EG,EA∥FH,∴∠HFA=∠AEG=90°,∠FHA=∠EAG,∴△GEA∽△AFH,∴.∵AB=9里,DA=7里,EG=15里,∴FA=3.5里,EA=4.5里,∴,解得:FH=1.05里.故答案为:1.05.【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相似三角形,难度不大.17.如图,某水平地面上建筑物的高度为AB,在点D 和点F 处分别竖立高是2米的标杆CD 和EF,两标杆相隔52米,并且建筑物AB、标杆CD 和EF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CD 后退2米到点G 处,在G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和标杆顶端C 在同一条直线上;从标杆FE 后退4米到点H 处,在H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和标杆顶端E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建筑物的高是54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CDG∽△ABG,△EFH∽△ABH,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BH,CD⊥BH,EF⊥BH,∴AB∥CD∥EF,∴△CDG∽△ABG,△EFH∽△ABH,∴=,=,∵CD=DG=EF=2m,DF=52m,FH=4m,∴=,=,∴=,解得BD=52m,∴=,解得AB=54m.故答案为:5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同一时刻,物体的高与影子的长成比例,某一时刻,高1.6m的人影长为1.2m,一电线杆影长为9m,则电线杆的高为12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在同一地点,物体的实际高度与它的影子的长度的比值一定,由此判断物体的实际高度与它的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列出比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这根电线杆的高度是x米,1.6:1.2=x:9,解得:x=12.故答案为:12.【点评】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三、解答题(共12小题)19.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米,EF=0.25米,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米,求旗杆的高度.【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得:△DEF∽△DCA,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DEF∽△DCA,则=,∵DE=0.5米,EF=0.25米,DG=1.5m,DC=20m,∴=,解得:AC=10,故AB=AC+BC=10+1.5=11.5(m),答:旗杆的高度为11.5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得出△DEF∽△DCA是解题关键.20.晚饭后,小聪和小军在社区广场散步,小聪问小军:“你有多高?”小军一时语塞.小聪思考片刻,提议用广场照明灯下的影长及地砖长来测量小军的身高.于是,两人在灯下沿直线NQ移动,如图,当小聪正好站在广场的A点(距N点5块地砖长)时,其影长AD恰好为1块地砖长;当小军正好站在广场的B点(距N点9块地砖长)时,其影长BF恰好为2块地砖长.已知广场地面由边长为0.8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成,小聪的身高AC为1.6米,MN ⊥NQ,AC⊥NQ,BE⊥NQ.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小军身高BE的长.(结果精确到0.01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先证明△CAD~△MN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MN=9.6,再证明△EFB~△MFN,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CAD=∠MND=90°,∠CDA=∠MDN,∴△CAD~△MND,∴,∴,∴MN=9.6,又∵∠EBF=∠MNF=90°,∠EFB=∠MFN,∴△EFB~△MFN,∴,∴∴EB≈1.75,∴小军身高约为1.75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1.如图,在一面与地面垂直的围墙的同侧有一根高10米的旗杆AB和一根高度未知的电线杆CD,它们都与地面垂直,为了测得电线杆的高度,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某一时刻,在太阳光照射下,旗杆落在围墙上的影子EF的长度为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子BF 的长为10米,而电线杆落在围墙上的影子GH的长度为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子DH的长为5米,依据这些数据,该小组的同学计算出了电线杆的高度.(1)该小组的同学在这里利用的是平行投影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的;(2)试计算出电线杆的高度,并写出计算的过程.【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平行投影.【分析】(1)这是利用了平行投影的有关知识;(2)过点E作EM⊥AB于M,过点G作GN⊥CD于N.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平行投影的知识可以得到比例式:=,即=,由此求得CD即电线杆的高度即可.【解答】解:(1)该小组的同学在这里利用的是平行投影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的;故答案是:平行;(2)过点E作EM⊥AB于M,过点G作GN⊥CD于N.则MB=EF=2,ND=GH=3,ME=BF=10,NG=DH=5.所以AM=10﹣2=8,由平行投影可知,=,即=,解得CD=7,即电线杆的高度为7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相似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4:9,周长和是20 cm ,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 )
A 、8cm 和12cm
B 、 7cm 和13cm
C 、9cm 和11cm
D 、4cm 和16cm
2、如图 1,已知 DE//BC ,且DB AD 3
2=,那么∆ADE 与∆ABC 的面积比ABC AD E S S ∆∆:等于( ) A 、2:5 B 、2:3 C 、4:9 D 、4:25
3、如图2,∆ABC ∽∆ADB ,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A 、∠ADB=∠AC
B B 、∠ADB=∠AB
C C 、∠CDB=∠CAB
D 、∠ABC=∠BDC
4、如图3,∆ABC ∽∆ACD 相似比为2,则面积之比D AC BDC S S ∆∆:为( )
A 、4:1
B 、3:1
C 、2:1
D 、1:1
5、如图4,已知∆ABC 中,DE//FG//BC ,且AD :DF :FB=1:2:3,则
FBCG D FG E AD E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等于
( )A 、1:9:36 B 、1:4:9 C 、1:8:27 D 、1:8:36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B 、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C 、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D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7、如图5,在∆ABC 中,DE//BC ,AD=3,BD=2,EC=1,那么AE 等于( )A 、3
B 、2
C 、1.5
D 、1
8、如图6,090=∠C ,CD ⊥AB 于D ,DE ⊥BC 于E ,则与Rt ∆CDE 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共有( ) A 、4个 B 、3个 C 、 2个 D 、1个
9、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对应角的平分线之比为( )
A 、32
B 、23
C 、36
D 、2
6 10、在∆ABC 和∆C B A '''中,已知AB=9cm ,BC=8cm ,CA=5cm ,B A ''=3cm ,3
5=''C B ,,cm A C 3
8='',那么( ). A 、A A '∠=∠ B 、C A '∠=∠ C 、B A '∠=∠ D 、B C '∠=∠
11、用一个3倍放大镜照一个∆ABC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C 放大后,∠A 是原来的3倍
B 、∆AB
C 放大后,周长是原来的3倍
C 、∆ABC 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3倍
D 、 以上都不对
12、如图7,在∆ABC 中,090=∠BAC ,D 是BC 的中点,AE ⊥AD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则结论正确的是( )
A 、∆AED ∽∆AC
B B 、∆AEB ∽∆ACD
C 、∆BAE ∽∆ACE
D 、∆AEC ∽∆DAC
13、可以判定西∆ABC ∽∆C B A '''的条件是( )
A 、C A AC
B A AB ''='':: B 、
C A C A B A AC AB ∠=∠''''=,::
C 、B B C A AC B A AB '∠=∠''='',::
D 、以上都不对
14、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被平行于一边的直线分成等积的两部分,则截得的梯形一底长为a ,另一底长为( ) A 、a B 、a 2 C 、a 2
2 D 、32
15、如图8,∆ABC 中,BD 、CE 是高,且BD 、CE 交于F 点,则图中与∆AEC 相似(不包括其本身)的三角形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二、判断题
16、有一对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
17、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 )
18、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
19、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
20、边数不同的多边形一定不相似.( )
21、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
22、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一定相似.( )
23、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菱形一定相似.( )
24、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梯形一定相似.( )
25、有一组邻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一定相似.( )
三、填空题,
26、已知5
922=-+b a b a ,则._____=b a :
27、同一时刻,一竿高为2 m ,影长为 1.2 m ,某塔的影长为 18 m____,则塔高为_____.
28、在比例尺为1:4 00O 的平面图上,量得某学校的校园的周长是cm 60,则此学校校园的实际周长是_____米.
29、在ABC 中,090=∠C ,AB CD ⊥于D ,如果AD=9,BD=16,那么CD=_____.
30、一个多边形的边长依次为l 、2、3、4、5、6,与它相似的另一个多边形的最大边长为8,那么另一个多边形的周长是_____.
3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2,它们的面积和为10,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_____.
32、如图9,梯形ABCD 中,DC//EF//AB ,AC 交EF 于G .若AE=2ED ,
CF=2cm ,AG=5cm ,则BC=_____cm ,CG=_____ cm.
33、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2AB ,再延长BA 到D ,使AD=2
1AB , 则AB :AC=____,CD :BD=____
34、若三角形的三边7:3:8::=c b a ,且32=--b a c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
35、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且AC :BC =3:4,则
AD :BD=_____.
四、解答题(共36分)
36、(7分)如图,∆ABC 中.AB=AC=4,BD=BC=3.求AD .
37、(7分)已知:如图,∆ABC 中,AC=6,AB=9.问:边AB 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ADC ∽∆ACB ?如果存在,请算出AD 的长.
38、(7分)已知:∆ABC ∆C B A ''',它们的周长分别为60cm 和72cm ,且AB=15cm ,
cm C B 24=''求:BC 、AC 、C A B A ''''、.
39、(7分)要做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的长分别为4、5、
6,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一边长为2,怎样选料可使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0、(8分)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BC ,AB=DC=3,P 是BC 上的一点,PE//AB
交AC 于E ,PE//CD 交BD 于F .设PE 、PF 的长为n m x n m +=,、.那么当P 点在BC 边上移动时,x 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求出x 的取值范围;若不变,求出x 值,并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