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背后的历史

合集下载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1. 班门弄斧东汉时期,梁鸿是当时著名的木匠,他非常擅长制作木器。

有一天,他来到孔融家中,孔融请他展示一下他的手艺,于是梁鸿在孔融的家中制作了一枝箭。

孔融看完后,自信的拿出一把雕刻好的斧子,说:“公看这斧子,能不能与箭相比?”梁鸿看了一眼,对孔融说:“这把斧子很好,但是它不够锋利,已经快被使用得磨钝了。

”孔融听了这话,大为惭愧。

后来,人们用“班门弄斧”来形容无意义的自夸,或者在本领不如别人的地方自大,自不量力的谈论别人的工作或技能。

2. 画龙点睛三国时期,曹操欲要杀害诸葛亮,但是前来劝阻的草庐中的黄老师,用一把羽扇在地上画了一只龙,然后点了一下龙的眼睛,龙就转头望向草庐外,曹操看了龙的眼睛后,觉得非常神奇,忘了杀诸葛亮。

后来,人们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作品中别出心裁地加入一些点睛之笔,能够起到画龙效果的一种技巧。

3. 胸有成竹唐代末年,有一个名叫张旭的文学家,他神情自若地走到对面的小溪边,然后拈花一笑,开始耐心地等待。

不一会儿,一只大雁飞了过来,但它并没有落下,而是紧紧悬停在张旭的头顶上方。

张旭毫不慌张地从腰间抽出长笛吹奏起来,那只大雁竟然被吸引住落在了张旭肩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有一种叫做“胸有成竹”的自信,能够让我们更加自在、从容,获得自己期待的结果。

4. 见缝插针这个成语起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子囊曾经向鲁国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旦无人可以回答,鲁国便必须认为楚国的军事实力高于自己,因此子囊让鲁人先回答他一个问题。

子囊将假面饰物中的珍珠串成了链子,然后问鲁国人请问如何将这串珍珠插进一块布里没有缝隙的洞里面。

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谁知道,一个名叫乡会的奴隶却说,他能够将白色的珍珠推入黑色的布中,然后乡会便插入布里,证明自己的答案正确。

后来,人们用“见缝插针”来形容在困境中能够安然度过的一种能力,就如同把针插在一条布中一样。

5.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古中国寓言,要说的是鲲、鹏、凤、龟以及一只毒蛇一同比赛画蛇。

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对应的成语

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对应的成语

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对应的成语
1.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将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孙膑主张引兵直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在中途大败魏军,赵国之围遂解。

3. 图穷匕见: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惊,猛地挣脱。

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4. 四面楚歌: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

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这些成语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50个成语典故背后对应的历史人物

小学语文50个成语典故背后对应的历史人物

小学语文50个成语典故背后对应的历史人物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关于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故事四字成语是中文语言中最常用的成语形式之一。

这些短小精悍的成语,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极具内涵的哲理和道理,也经常涵盖一些历史典故。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与历史典故相关的四字成语,并探讨这些成语的故事和背后的历史背景。

1.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是一个著名的四字成语,传闻说,古代有一个叫精卫的鸟,它可以在空中飞行得非常高。

有一次,精卫看到海洋上有若干山峰,就不满足于这些高山止于水平面上,于是它决心填海造陆。

然而,它遭受了失败,并最终跌入海洋深处,因此它的名字也因此而闻名。

精卫填海的故事旨在告诉人类,人要有志向和雄心,但也要有自知之明和放弃时机的判断力。

这个故事也提醒着我们,我们应该关注环境保护,不能轻视自然之力,也不要过于贪心,否则我们只会在大自然的面前显得更加渺小。

2. 称王称霸“称王称霸”是一个四字成语,表示一个人渴望成为国王或领袖,并统治和支配他的国家或地区。

此成语的故事背景是中国历史中的战国时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分裂成了七个大国。

其中,一个叫做韩国的国家,由于弱小,它的领导人可以被人轻易地把持,从而无法得到相应的权力和地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出现了许多有雄心和野心的人,他们听从自己的私心,意图称王称霸,然而,可悲的是,这些人都最终失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权力与荣誉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获得的。

我们也应该明白,人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慢慢发展与进步,也才是成为真正的王者的秘诀。

3.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是一个古老的四字成语。

传说有个人乘船过河,遗失了他的剑,为了取回他的剑,他在船上开始雕刻木头,以便在返回此处之时能够找到他的剑。

然而,他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剑已经随着水流离开了原地。

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人们应该根据新的情况和环境作出决策,而不是坚固某种旧有的观念和思想惯性,因为它们已经过时或无用。

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行为重心放在改变困境和不断创新上,而不把时间和努力浪费在被证明并不合适或无作用的方向上。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物》。

“晋景公问政于管仲,管仲对曰:‘臣之所以能者,以吾狂也。

狂者,天下之达道者也;故凡达人之所为,皆是一狂字。

’景公曰:‘何谓狂也?’管仲曰:‘手不释卷,口不能言,形容枯槁,几至于死者,谓之狂。

夫至人之达道也,犹且如是,而况其不达者邪?’”据此,可知“画龙点睛”的意思就是为完整的作品点缀上某样精彩,让整个作品更为完美。

2. 马到成功“马到成功”的典故出自股市术语。

其出处为古代传说中,刘备闻曹操攻荆州,甚为担忧,赵云乘马千里来投奔,救下熙熙攘攘的人民。

赵云文武全才,空前绝后,以至被称为“赵子龙”。

历史上,赵云曾于战争中指挥士兵、打败强敌,成为一个战斗天才。

因此,“马到成功”一词通常用于形容能够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达到事半功倍的境地。

3. 水落石出“水落石出”的成语来源于古代一个故事,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蒙恬率领大军攻打匈奴,行军时遭遇暴雨,天空浓云密布,营帐内外水深齐膝。

蒙恬唯有下令修筑大坝、并改变治水方向。

水流被引到坝前,随着水位的下降,暴露在外的石头和石块与“淤泥一体”的沙石渐渐分离出来。

自此,这个成语便被用来形容万事开头难,随着情况的展开一切变得清晰明了,轮廓清晰。

4. 画饼充饥“画饼充饥”的成语出自《列子·汤问》:“汤问曰:‘巫医、栾涂、佗躬,使民以术数服气,鲍叔牙、太公望、乐毅、夫差,以武力服民’。

列子曰:‘然。

有画地为牢,带河为疆者,谁为之先?夫画地为牢,带河为疆者,只是画之者称为有而已。

画牛而不成,以笔杀人,于国利,徒为虚说。

’”从这个典故中可知,“画饼充饥”是指用虚假的承诺安慰疲惫的人。

5.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篇》。

其中描述了一位聪明的盗贼,决定偷一只大铃铛。

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到一个村庄,找到了一家人家的大门,由于大铃铛很大,他无法取下。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他的外衣包住大铃铛,然后用夹在耳朵里的双手来捂住耳朵,把自己耳朵瞎掉,然后大声地喊叫,想骗人们以为是警察来了。

语文课了解中华成语的来源

语文课了解中华成语的来源

语文课了解中华成语的来源中华成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在语文课上,了解中华成语的来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成语的含义,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本文将通过举例等方式,介绍几个经典的中华成语的来源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爱屋及乌成语“爱屋及乌”起源于《战国策·魏策四十一》记载的一则故事。

故事中,战国时期的魏国相国田文,特别爱惜自己的房屋,每次修缮都下大力气。

有一次,他家的屋顶有只乌鸦停在上面。

田文虽然非常讨厌乌鸦,但是出于对房屋的爱护,他不忍心把乌鸦赶走。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某个对象的喜爱,同时也渗透着一种爱护之情。

二、画蛇添足成语“画蛇添足”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

故事中,齐国人有一个善画蛇的人,他画得非常逼真。

有一天,他看到一条真蛇正在草地上爬行,他觉得这条蛇还是不够完美,于是他用画笔给蛇画上了腿。

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了用来形容做一些多余而无益的事情。

三、对牛弹琴成语“对牛弹琴”的故事源于魏晋时期。

故事中,曹操有一次在家里弹琴,当时家里只有牛听见了,于是曹操就对牛弹琴,但是对面的人都以为他疯了。

这个故事用来形容对于没有智慧和领悟能力的人讲解深奥的道理,是毫无意义的。

四、亡羊补牢成语“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一则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农夫发现自己的一只羊赶丢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将羊圈重新修补好。

之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失过。

这个故事用来形容事情出了问题或失误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五、守株待兔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来自《孟子·公孙丑上》。

故事中,孟子告诉人们一个农夫偶然发现,他在田地边修树时,有只兔子从他眼前跑过,而自己旁边的一根树树枝刺破了兔子的一只脚。

农夫以为只要他守在这里,兔子会再次经过树旁以致抓住。

这个故事寓意人们只注重于运气而缺乏实际努力。

以上介绍了几个中华成语的来源及故事背后的寓意,这些成语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画蛇添足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画家受人委托画了一幅生动的蛇。

画完后,他觉得自己的画虽然精美绝伦,但还是不够完美。

于是,他自作聪明地在蛇的四条腿上画上了四只鸟爪。

结果,这幅画变成了一只怪物,失去了原来的美感和神韵。

寓意:不该做过多无益之事,否则只会雪上加霜,画蛇添足。

2. 杞人忧天故事:古时候,有个杞国人总是忧心忡忡,日夜担心着天空会倒下来。

有一天,他去了邻国,发现那里天空依旧高悬,于是他深受启发,终于理解了“杞人忧天”的故事寓意。

寓意:不要过分担忧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免影响内心平静与工作效率。

3. 一石二鸟故事:有个人想要猎杀一对鸟儿,于是他想了一个聪明的主意,将一块石头扔到树上,结果鸟儿因受惊而飞了起来,不幸被他抓住。

这个人得到了两只鸟儿,实现了一石二鸟的目标。

寓意:善于想象和创造,运用一些聪明的技巧,即可达成目的。

4. 掩耳盗铃故事:据传,古希腊有个人名叫修昔底德,他在大街上偷了一个铃铛,但不想别人听到自己的行踪,便手捂耳朵。

结果,人们看到他盗铃的举动,嘲笑他为掩耳盗铃。

寓意:逃避现实,掩盖真相是不可行的。

5. 三顾茅庐故事:古时候,刘备三番请诸葛亮入川草庐,最后才拜他为军师,取得了几次胜利。

此事也因此流传至今。

寓意:只要经过三思而后行,最终可以得到成功。

尤其是在选择人才上,要经过细心推敲和多次考量,而不是随意决定。

6. 守株待兔故事:秦朝时期,有个农夫在一棵树下打盹,他梦到有一只肥美的兔子撞死在了一根树桩上,因此他决定将这个树桩周围清理干净,每天坐在这里等待兔子的到来。

可是兔子并没有来,农夫成了笑柄。

寓意:不要依靠侥幸心理,而要认真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7. 画龙点睛故事:据说,中国著名诗人苏轼曾在为一幅龙画作书法点题时:“兽状虽倚仗风云,不意龙威出泥尘”。

由此可见,点睛之笔可以让画作更加形象生动。

寓意:微小的一笔可以影响整个作品,说明要细心、谨慎且专注于细节。

成语故事揭开成语的历史渊源

成语故事揭开成语的历史渊源

成语故事揭开成语的历史渊源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凭借精炼的语言形式和鲜明的形象感,深受人们喜爱。

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揭开几个常用的成语故事,带您了解成语的背后历史渊源。

一、卧薪尝胆卧薪尝胆是出自《史记》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楚国将领曹参在秦朝攻伐楚国时,楚国大败,他为了不忘记国家的屈辱,决心封闭自己,连续三年苦修,让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达到最强状态。

最终,他在公元前202年的项羽攻占垓下之战中成为楚国的重要辅佐,并帮助楚国重振旗鼓。

二、画饼充饥画饼充饥的故事与唐朝玄宗皇帝有关。

当时,宫廷财政危机,玄宗欲通过减少食物的供给来解决,使得宫廷的妃子们常常感到饥饿。

有一天,玄宗允诺给妃子们画一幅美味的糕饼图,以缓解她们的饥饿,结果妃子们只能看到美味的糕饼但无法食用,反而增加了她们的饥饿感。

这个成语后来就用来比喻拿不到实际的东西来应付眼前的需求。

三、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故事来源于《列子·汤问》。

故事中,有个农夫辛辛苦苦种了一片皮草,但没有听到过任何兔子叫声,于是决定坐在树下等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他等来了一只兔子,但因为庄稼田里的收获而错失了机会。

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形容目光短浅,只见眼前不见更大的机会。

四、杯弓蛇影杯弓蛇影的故事源于一位楚国的将军。

这位将军曾经与人共饮,后来受到惊吓,他杯中的弓矢倒映出了杯底的蛇影,他错以为蛇已经又出现了,立即拔刀借光。

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因为过于敏感而产生的多余疑虑。

五、开门见山开门见山的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

故事中,有位晋国的贵族被请到卫国去参加一场盛大的仪式。

他乘坐马车,但马车经过一座山头时突然打翻,晋国贵族赶紧打开车门,却意外地发现仪式的场所就在山脚下,于是他率先下车,迅速走到山脚下,开门见山成为后来形容直截了当地阐述问题的成语。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成语故事,它们背后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通过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含义。

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自历史典故,这些成语既是文化的精髓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一种重要的传统知识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介绍几个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一、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最初来自于古代战国时期,故事发生在邯郸城内。

有一个画蛇的人,画得十分惟妙惟肖,但是他却在勾勒蛇的腰部时,突然发现蛇已经完整,他为了增加画的难度,竟然在蛇的脚上添加了一些图案。

结果,这幅画虽然十分精美,但是却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不必要的努力,或者自讨苦吃的行为。

二、落井下石这个成语也来自战国时期,故事发生在秦襄王即位之后不久。

当时,一个名叫邓析的小官员被流放远方,在路上他偶然发现一只蛤蟆掉到了井里,邓析心思机灵,特地将一块石头扔进井里,结果将蛤蟆打了死。

邓析这样的行为是出于报复心理,他曾经替反对秦襄王的官员说话,结果被秦朝专政,这次他趁机报复。

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恶意攻击,趁人不备,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

三、弄巧成拙这个成语的故事来自于《庄子》的《逍遥游》中。

故事讲述了墨子和庄子一起去垂钓,而其中墨子为了防止鱼跑掉,动了一些心思。

他采用细绳绕钩的方法,结果鱼咬上勾后,墨子拉得太紧,细绳绕钩使鱼脊椎折断,无法再利用,得不偿失。

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在处理事物时,过于追求巧妙而导致事与愿违,最终害了自己。

四、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鲁国的乐师仅有三个人,但是参加宴会的时候必须配备五个乐师。

于是官方通过招揽一些素质相对较差的人,来满足凑够五个的规定。

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的音乐才华,他们只是学习了一些表面功夫,因此在演奏时,他们往往会弹的很差,影响了其他演奏者。

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靠人数来凑数,而非靠才华博得青睐的做法。

五、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出自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楚汉战争。

当时楚国被汉国包围,四面都是敌军,楚国的军队被迫在艰苦的环境下奋勇抗击。

成语的历史

成语的历史

成语的历史成语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语,那么成语的来源你知道有几种吗?一是源自于古代神话,我国很多的古代神话传说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比如:开天辟地、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

二是源自于历史事件,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事件,后人把他们凝结成四个字的成语,比如:完璧归赵、投笔从戎、卧薪尝胆、负荆请罪等。

三是源自于前人的故事,比如:胸有成竹、满城风雨、抱薪救火、门可罗雀等。

四是源自于古书里面的寓言传说,比如:杞人忧天、邯郸学步、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五是源自于古人原句不做改动的,比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一笑千金、一鸣惊人等。

六是截取古人的语句,或者略加改动然后使用,比如:舍生取义、一曝十寒、一毛不拔、近水楼台、一丘之貉等。

七是来源于群众的口语、谚语和俗语,这类是在成语里占比比较大的,只是有些已经找不到原始的出处了,这类成语大部分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比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大刀阔斧等。

八是源于外来的成语,咱们中华的成语也有来自于国外的,比如来自佛经里的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等;也有来自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夕阳著作里面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等。

九是来源于改造的成语,为了表达上或者行文上的需要,更改其中一两个字加以使用,比如:一举三得、一举多得、一箭双雕、一箭多雕、知难而进等。

十是来源于生活的成语,不是来自于历史传承,而是近几十年兴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被多次使用,比如:多快好省、分秒必争、力争上游、百花齐放、上山下乡、化废为宝等。

成语的历史典故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

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

这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闲聊几句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样?”马绍良不知道这是皇上的诗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诗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声色地问。

与历史故事有关的成语

与历史故事有关的成语

与历史故事有关的成语
历史故事与成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流传已久的成语中囊括了许多典型的历史故事。

1. 水落石出:出自《论语·雍也》,形容隐藏的真相最终会露出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大夫“雍也”,在给越王勾践的信中说“水深而不能遮蔽物,故谓之水落石出”,意思是深渊之水最终会流干,而蕴藏的秘密也会暴露出来。

2. 三十六计:出自《孙子兵法》,是由公元前三世纪的军事家孙武所撰写的一部著作,收录了三十六种战争应对策略。

孙武将三十六种战争策略总结成一句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是说应该先行逃跑,以躲避敌人的进攻。

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荀子·劝学》,比喻要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从小事做起,此语出自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思想家荀子,他认为要想成功完成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故有此成语。

成语故事成语的背后故事

成语故事成语的背后故事

成语故事成语的背后故事成语故事:成语的背后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固定搭配词汇。

它们来源于历史、文化、传说等各个方面,常常包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很多人对于成语的由来并不了解,只是机械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些常见成语背后的故事,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一、山不转水转:一个故事讲述了唐朝时期,有一座山挡住了一条河流的前进方向,河流急流勇退,但山却毫不动摇地站在原地。

于是,大家对山怀有敬意。

后来,有一场大雨,山上的土壤被水冲刷,大量的泥土流入河中,结果山消失了,河流的方向却转向了另一边。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山虽然不能随意移动,但水却能改变流向。

比喻困境时应灵活变通。

二、画蛇添足:传说战国时期,有个人画了一条非常逼真的蛇,他的朋友却出主意在蛇的画上再画一只脚,结果把本来已经很好的画搞砸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量,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三、亡羊补牢:据说春秋时期,有个农民的羊逃了出去,他没有追赶。

到了晚上,他才突然想到该去修补围栏,但恐怕已经为时已晚。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回来了,因为它受了伤。

于是他便细心照顾起它来,直到它痊愈。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要及早采取行动,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四、杯弓蛇影:据说战国时期,有一个人住在荒山野岭,经常有蛇从岭下游过。

他每次看到蛇的投射的倒影,都以为是蛇要袭击他,结果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因为一点虚假的影像就想入非非,杯弓蛇影指无中生有的疑惑。

五、鹤立鸡群:传说古代有一位鹤,它自命清高,常常独自站在一群鸡中央。

这个成语形容他人超群出众,与众不同。

鹤立鸡群告诉人们,要有自信,追求卓越,不要墨守成规,保持个人独特性。

六、不吐不快: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说的是晋国时期,晋国君主问国内有关朝政的事情,大臣都不敢直言,只有一个名叫子良的大臣直率地说出真相。

素材积累:30个成语出处和历史人物,你懂几个-

素材积累:30个成语出处和历史人物,你懂几个-

素材积累:30个成语出处和历史人物,你懂几个?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鼓作气、东山再起、孺子可教、老当益壮、纸上谈兵......你知道这些我们熟悉的成语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它们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吗?3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快来学习一下吧~1、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典故: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后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2、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

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

两人结为知己。

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墨守成规(墨子)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典故: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

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

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

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后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4、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典故: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

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则佳。

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

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后指能够给别人纠正一个错别字或者指出哪一个字在文章语句中欠佳的老师。

关于中华历史的10个成语典故

关于中华历史的10个成语典故

关于中华历史的10个成语典故1、太公钓鱼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

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

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

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

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

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

”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

”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

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

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

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

历史成语典故

历史成语典故

历史成语典故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成语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通过这些典故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背景,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几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的成语典故。

一、「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傅玄传》中的典故。

傅玄是一位风雅辈出的文学家,有一次他在路上感到口渴,眼见路旁有一棵梅树,心想梅子多汁清凉,便无限向往,但实际上这只是一棵梅花树,没有结梅果实。

后来,傅玄明白了这一点,领悟到了心境的重要性,于是用望梅止渴来比喻消除不必要的羡慕和欲望,从而培养出一种平和心态。

二、「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五·杞人忧蛇》,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杞人画了一幅精美的蛇的画,为了使蛇看起来更加栩栩如生,他贪图其美,不顾实际情况在画蛇的蛇尾处又加上了一只脚。

后来这幅画展示给了真正懂得蛇形体的人看,他们认为画中的蛇因为多了一只脚而显得奇怪,完全不符合蛇的形态。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度,过度追求完美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三、「李代桃僵」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战国策·郑策一·昆阳胜金陵》。

春秋时期,晋国和齐国在昆阳交战,晋国军队被困,齐军已经攻陷金陵城,进军晋国。

当时晋国大夫李克带兵回援,于是刘向就用李克代替金陵的刘卬,以昭示立场:愿以李代桃,实则立此人以为金陵夷命也。

这个成语的寓意是用一个人取代另一个人的位置,具有一种化解危机的智慧。

四、「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据说有一个农夫种了一株豆荚,他坐在树旁,等待兔子自投罗网,误以为兔子会从树下奔跑,最终却等到一只急着躲避猎人的兔子不慎蹿进了罗网。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盲目等待机会,而是要主动出击,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上面这几个历史成语的典故,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道理,更可以从中学到做人处世的智慧和技巧。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出自东汉时期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做顾恺之的画家,他访问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看到那里的人们吃不饱饭。

于是他用一个板块画了一幅美丽的饼画,然后拿给当地的人看,并告诉他们可以吃这个画出来的饼,等他们饿得极其难受的时候。

人们刚开始并不相信,但是当他们实在等不下去时,就一起砸开了那幅画,发现里面竟然填满了好吃的食物。

2. 杀鸡儆猴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明朝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鲁迅的地主。

他的家里有一只很厉害的鸡,它会打毒蛇。

有一天,鲁迅的仆人在饲养它的时候不小心错杀了一只鸡,鲁迅就把这个仆人公开处罚。

这个故事传开后,就演变成了“杀鸡儆猴”的寓言,用来警示人们不要想着捉弄别人。

3.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韩非子》,讲的是狐狸冒充老虎的故事。

一只狐狸看到了一只老虎的食物,于是它就开始冒充老虎,以配合自己抢食。

其他动物因为害怕老虎,就被狐狸骗过去了。

但是当一只老虎出现后,狐狸就变得很怯懦,然后就被揭穿了。

4. 大开眼界这个成语来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

故事讲的是孙悟空和牛魔王比斗的情景。

在比斗的时候,孙悟空和牛魔王施展了许多厉害的招式,吓得旁观的人们瞪大了眼睛。

这个故事被套用到其他场合中,意味着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5.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则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专门偷铃铛的小偷。

他偷到了一串铃铛后,为了不让别人听到声音,就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但是当别人指出他这样做毫无意义时,他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的干扰没有任何用处。

6.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来源于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

一位老人的马蹦蹦跳跳地跑走了,他的邻居们都表示同情。

但是很快,这匹马却跑回来了,并且带回了一头美丽的骏马。

这时,邻居们都表示祝贺。

但是当老人试图骑这匹骏马时,他摔断了腿。

邻居们都又表示同情,但是很快来了一场战争,因为老人的儿子没有参军,所以老人和儿子都没有被连累。

成语故事历史背景与意义

成语故事历史背景与意义

成语故事历史背景与意义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植根于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

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与意义,通过了解其渊源与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成语。

以下是一些著名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一、卧薪尝胆卧薪尝胆,是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的故事背景。

齐国国君高湛为齐桓公所排挤,遭到严重侮辱,于是发誓要报仇雪恨。

为了实现复仇的誓言,他不顾曾经为之效力过的晋国的封地,长期卧薪受饿,苦痛折磨。

最终,齐国因此壮大起来,击败了晋国。

卧薪尝胆意味着能够忍受痛苦和折磨,付出艰辛努力,以期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个成语的意义不仅体现了人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也告诫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决心。

二、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是出自《战国策·齐策五》的故事背景。

故事讲述了齐国的一位画家被请来为齐桓公画一幅美丽的蛇。

画家画好后,齐桓公却因为觉得画中的蛇缺少足部而不满意。

他的幕僚向他解释,蛇本来没有足,所以画中没有画。

齐桓公才恍然大悟。

画蛇添足意味着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破坏了原来的完美或是增加了无用的东西。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告诫人们在做事时要避免多此一举或徒劳无功,要懂得恰到好处,保持事事简洁高效的原则。

三、狼狈为奸狼狈为奸,是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的故事背景。

春秋时期,齐国使者被晋国囚禁,齐国请来了楚国将领薛尾救援。

薛尾见到晋国使者后,装作宾客礼遇他,却趁机释放了齐国的使者,成功救出了使者。

狼狈为奸意味着两个坏人勾结在一起,共同做坏事。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指坏人们互相勾结,以达到共同目的,告诫人们在面对坏人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四、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最早出自《三国演义》。

故事中,孔明和刘备一起进行军事演习,孔明在纸上布置了一套完美的战术,结果却被曹操识破,陷入被动局面。

纸上谈兵意味着只空谈理论,缺乏实践经验。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指在没有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只凭纸上的计划、理论去推演结果,是一种空洞无物的行为。

成语里的中国历史

成语里的中国历史

成语里的中国历史
1. 烽火戏诸侯:这个成语来源于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

周幽王为了取悦美人褒姒,命人点燃烽火戏弄各地的诸侯,导致诸侯不再相信烽火示警,最终外敌入侵,西周灭亡。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轻率、不负责任的行为。

2. 鸿门宴:这是指楚汉相争初期,项羽在鸿门设宴,意图杀掉刘邦的一次事件。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险恶的陷阱。

3. 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一项政策,他下令焚烧除秦记以外的所有书籍,坑杀术士。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毁灭文明、迫害知识分子的行为。

4. 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晋和前秦的淝水之战。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把风吹草动都当作敌人的迹象。

5.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孙权和刘备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的军队。

这个成语有时用来形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

历史故事的成语课

历史故事的成语课

历史故事的成语课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

许多成语的来历与历史故事息息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历史故事有关的常见成语及其故事:1. 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出自《战国策》。

代表唇齿相依的普遍现象。

战国时期,楚国征战齐国不利,被齐国围困。

齐国乘机攻击楚国,楚王烧了宫殿以示忍饥耐寒,但又丢雷打不中齐将。

最终,楚国与齐国相互依赖而得以摆脱困境。

2. 杀鸡取卵(shā jī qǔ luǎn):出自《庄子》。

比喻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了长远的前景。

故事中,一位人贩子看到一只能每天下一个金蛋的鸡,于是杀鸡取卵,结果失去了后续的收益。

3. 千夫所指(qiān fū suǒ zhǐ):出自《史记》。

形容众人公开指责、谴责某人。

故事中,鲁国公子纠结于两个美女,被大臣谏言后,他放弃了其中一个。

公子的两个妃子闻讯后,公开指责公子轻浮的行为。

4.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出自《庄子》。

比喻只冥想过去的经验,不积极努力。

故事中,一个农夫发现一只兔子不小心撞死在树根上,他以为每天准能发现兔子撞死在树上,于是停止了劳动,专心等待。

5.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出自《三国演义》。

形容对某人非常推崇,不遗余力地邀请。

故事中,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但亮相貌丑陋,不肯应邀。

刘备三次上山拜访,最终说服亮出山。

这些成语通过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示了其含义,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成语故事,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成语,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背后的历史
一.成语后的历史
1. 退避三舍(重耳)
出处是《左传·僖公》与《史记·晋世家》。

是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询问他如果得到君位,如何报达楚国。

重耳说今后如果在战场相见,他先主动撤退三舍(九十里)。

前632年,晋楚交战,晋文公(重耳)、先轸等率军先撤退三舍,楚国将领成得臣追击,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临濮集)决战,就是城濮之战。

2. 焚书坑儒(秦始皇)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焚毁五经、活埋儒士的事件。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术音述,术士,即述士;述士即儒士(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3. 穷图匕见(荆轲)
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丹的命令,以燕国的地图作为礼物献给秦王,匕首就藏在地图卷里,试图伺机刺杀秦王,但最后失败。

《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4. 四面楚歌(项羽)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

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出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史记·项羽本纪》
5. 孺子可教(张良)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节选: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6. 墨守成规(墨子)
墨守成规,亦作“墨守成法”。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

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清王韬《瓮牖馀谈·犹太古历说》:“而至今,中法每不如西法之密,何哉?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四章二:“你也是一个军佐吧,如果破格把他介绍进来做同志,就会更加有利,不能墨守成规。

”二.总结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中国汉字风韵十足,中国成语背后的历史令人叹为观止,可见中国汉字的魅力令人折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