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饲料养殖台湾泥鳅高产试验
稻田常用农药对台湾泥鳅的急性毒性比较试验
稻田常用农药对台湾泥鳅的急性毒性比较试验作者:刘羽清王俊鹏姜川蓝成慧中张龙岗杨玲来源:《河北渔业》2021年第06期摘要:在水温为(25.3±2.4)℃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进行了四种稻田常用农药(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对体质量为(16.2±0.6)g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pp.)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显示:四种试验药物对台湾泥鳅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虱螨脲(712.7 mg/L,168.7 mg/L)、甲维盐(39.4 mg/L,12.3 mg/L)、氰氟草酯(26.1 mg/L,11.0 mg/L)、五氟磺草胺(25.2mg/L,9.3 mg/L)。
四种试验药物毒性大小依次为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甲維盐>虱螨脲。
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农药安全质量浓度均高于日常用量,可安全使用。
关键词: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pp.);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中图分类号:S966.4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pp.)又名台湾龙鳅、台湾鳗鳅等,是由台湾、大陆及东南亚地区的泥鳅品种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培育出的泥鳅新品种,取名为“TW-6台湾龙鳅”,属于大鳞副泥鳅的改良养殖新品种[1]。
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花鳅亚科(Cobitinae)、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具体分类地位不明确[2-3]。
近年来,随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全国范围掀起的发展热潮[4],“水稻+台湾泥鳅”的养殖模式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该模式是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或者在稻田中开挖“十”字、“井”字沟,利用稻田水系中天然饵料生物,并投喂少量的泥鳅专用配合饲料来养殖台湾泥鳅[5]。
水稻种植期间需要定期喷洒农药来除草和杀虫,农药的剂量和使用时机如有不当,将严重威胁稻田中台湾泥鳅的存活和产量。
养殖台湾大鳞副泥鳅成鱼几点经验介绍
期、 中期 、 后期 , 也不分什 么病 , 肠炎 、 肝
胆病以及其他疾病等, 拌药比较盲目。
2 . 现在防病情况 现在 , 根据 泥鳅 各期 容易患哪种疾
一
6 号 凤 城 市水 利局 凤 城 市水 产技 术 推 广站 ; 4 . 1 1 8 3 0 0 , 辽 宁省 东港 市 海监 大 队 ; 5 . 1 2 4 0 ( 0, 盘锦 市水 产技 术推 广站 )
苗才l e m, 就卖给养殖户, 而泥鳅养殖户也 空中防鸟网有的边缘与地面防敌害围网上
苗种的价格, 对于孵 化场来讲 , 简直就是 网外, 然 后跳 进泥鳅养殖区域内, 照常伤
价格高, 利润大。 大家知道, 由于泥鳅在鱼苗阶段有个 食性转化期以及生理方面的转化, 尤其是 泥鳅鱼苗在2 — 3 e a r 左 右时 , 泥鳅 鱼苗正处 于呼吸器官转化期, 由鳃呼吸转化为兼肠
进措施 , 分享给大家:
起初养殖 , 由于没有经验 , 地面敌害
本地区起初养殖台湾泥鳅时, 泥鳅孵 场有可能不懂或者也不太明白, 泥鳅鱼 疯狂抢 购泥鳅 鱼苗 , 当时l e m泥鳅 鱼苗 , 每万尾售价3 0 0 0 元, 远远超过一般水产品
鸟网, 但 是网眼一个 巴掌大小, 没想到一 般的鸟照样可以人 内伤害泥鳅 ; 而且 以前 缘未相互嵌入, 也就是说有空隙 , 鸟类虽 然从空中进不来 , 但是可以先落到地 面围
量, 另外采取灵活投喂的方法 , 每次投饵
鱼苗成活率 也将极大降低 。 这是导致泥 体规格 大小, 大体计算一 下泥鳅的投饵
紫致富柏南 2 0 1 7 — 1 9
—4 7 —
台湾大泥鳅养殖,养不钻泥的泥鳅周期短效益高[每日农经] - 养殖视频
台湾大泥鳅养殖,养不钻泥的泥鳅周期短效益高-养殖不爱钻泥大个子泥鳅随时能卖(20220331)记者:现在咱们老百姓对这个吃可是越来越高了。
有人喜欢吃绿色生态的,就有人喜欢吃稀奇古怪的,您就比如说在四川当地就喜欢吃泥鳅,不过我听说在内江有一种泥鳅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你说我们平时吃的泥鳅就手指一样粗,可您见过大四五倍的泥鳅么,您说他长这么大个,他还是泥鳅么,咱们找个地方去问问,看看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泥鳅。
说到泥鳅大家可能都见过,并不特别,可像志鹏说那么粗的泥鳅,可真少见,我们的记者真能找到这种泥鳅么,看来,还真不好说。
志鹏: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大泥鳅的养殖户王亮。
在王亮的带领下,来到泥鳅塘。
可是眼前的情景不仅让记者产生了怀疑。
记者:这是泥鳅吗王超:这是泥鳅阿。
我把它舀起来给你看。
王超:我舀给你看。
不得了啊。
你看。
这个个儿大吧。
记者:你别说这个泥鳅还真是挺活泼的还。
王超:对。
王超:不钻泥,不冬眠,捕捞比以前的泥鳅好多了。
以前的泥鳅到了冬天价格高的时候怎么捕捞都很难捕捞。
因为它就钻泥,冬眠了。
这个泥鳅到冬天也不冬眠。
这种不钻泥吧,在水里游的泥鳅叫台湾大泥鳅,在台湾比较多见,三条就可以达到一斤左右,这种大个的泥鳅在个头上就要比普通大了四五倍。
王超:这个养4个月。
你看养了4个月这么大。
记者:4个月就能长这么大。
王超:对对对。
记者:多重?王超:这一条差不多3两多。
那么为什么这种泥鳅会长这么大个呢?专家:生长快,不冬眠,一年四季都能吃食。
说到这,我们的记者志朋似乎明白些了,原来泥鳅之所以能长这么大个,是因为,这种泥鳅,不钻泥吧,长期活动在水中,没有冬眠,它四季都可以进食。
在当地,老品种的泥鳅池塘,水面波澜不惊,除了有飞鸟经过,很难用肉眼看到泥鳅,由于一般人工养殖的泥鳅西息在池塘的底泥中而且当气水温低于15度时,泥鳅就开始不进食,进入冬眼期了。
养殖户:一般都一两都达不到。
它长得很慢。
因为老品种的泥鳅爱钻泥土,也给捕捞带来因难,无法进行捕,人工捕捞全靠,地笼,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捕捞率低,严重制约了泥鳅的人工养殖发展。
台湾泥鳅山泉水池塘繁养试验
台湾泥鳅山泉水池塘繁养试验作者:吴跃平,龚泽良来源:《养殖与饲料》 2015年第2期吴跃平1 龚泽良21.湖南省安化县畜牧水产局,湖南安化413500;2.湖南省安化县海良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南安化413500收稿日期:2015-01-27吴跃平,男,1969 年生,水产工程师。
台湾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是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
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
由于泥鳅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台湾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且投资不大、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效益较高,开展台湾泥鳅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
安化县是山区,山泉水资源十分丰富,为了积累山泉水池塘泥鳅高产养殖的经验,笔者于2013 年12 月-2014 年11 月在安化县马路镇严庄村进行了山泉水池塘泥鳅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每666.67 m2净产泥鳅1 020 kg 的成绩,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泥鳅的人工繁育1)亲本来源。
所有210 kg、2 100组亲本来自广东,于2014 年2 月运入池塘,3 月份开始亲本的强化培育。
2)亲本选择与雌雄鉴别。
选择2 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健康无伤的亲鱼。
雌鱼体长18 cm、体重30 g以上,成熟时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鱼体长12 cm、体重15 g以上,胸鳍上有明显的追星。
同龄成熟个体雌鳅明显大于雄鳅,雌体胸鳍宽短、末端钝圆呈扇形,腹部明显突出,身体呈圆柱形,生殖孔外翻且呈红色;雄鱼胸鳍狭长、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基部有一个骨质薄片,鳍条上有追星。
3)人工催产。
台湾泥鳅人工催产时间要比自然繁殖稍晚,要求水温稳定在20 ℃以上。
催产药物一般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鲤脑垂体以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每尾雌鳅用HCG300~400 IU,或鲤脑垂体1 个,或LRH-A 5~10μg,雄鳅剂量减半;背部肌肉或体腔注射,雌鳅注射剂量为0.2 mL,雄鳅减半,注射深度为2 mm。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的试验报告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的试验报告“水稻-泥鳅”共作模式示范的泥鳅为台湾泥鳅,是20年开始在我省养殖的名特优鱼类品种,具有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质鲜嫩的特点,且售价高、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继201年4稻田养殖地产野生泥鳅试验成功后,又于201年5在省内首次开展了稻田养殖台湾泥鳅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
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稻田的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勃利县九龙鱼种场(长兴乡中鲜村)。
试验田面积:10亩0。
水源:系上游桃山水库水,由倭肯河灌渠流经试验稻田边,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能保证随时灌溉。
电力交通:长兴乡中鲜村位于勃利县与七台河市中心地带,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九龙鱼种场电力设施齐全,三相电贯通全场,且架设到试验田边。
1.2田间工程所选择的试验稻田,部分由鱼池改建而成,部分由沼泽地建设而成,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鱼沟鱼坑式养殖模式。
多数田块,或在中央或在田角,无需建设,自然形成鱼坑,只需开挖鱼沟,确保台湾泥鳅由鱼坑自由通往田块各处即可。
鱼沟的开挖,可根据鱼坑所处位置的不同,挖成不同形状。
挖成口字形或十字形,有的以鱼坑为中心,挖成辐射状。
鱼沟宽〜,沟深一般〜。
鱼沟距田埂应在以上。
田埂加高加宽加固。
内埂高、埂顶宽、m底宽外埂比内埂加高加宽左右。
开挖鱼沟时间在泡田整地后。
1.3设置防逃墙台湾泥鳅顶水或顺水逃跑能力很强,加之所投放台鳅规格较小,因此要设置密眼防逃墙。
在田埂内侧埋置聚乙烯网布,高左右,下方埋入土中深度左右,并用木桩加以固定,木桩间距左右为宜。
1.4水稻种植水稻种植品种为北稻号。
插秧时间:月日〜日。
插秧方式:用小型水稻插秧机插秧。
行距9寸、株距4寸。
稻秧插完后,再清理修整鱼沟损坏部位。
1.5鳅苗放养放养时间:月日。
投放规格:平均体长为左右大夏花。
投放密度:每亩尾。
总计投放万尾。
放苗时,注意调节水温,待运输鳅苗器具内水温与稻田水温一致时,缓慢倒入鱼坑中。
台湾泥鳅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试验
台湾泥鳅苗种培育高产技术试验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22期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2000年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起捕率高,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泥鳅养殖品种,但其养殖面积仍然较少。
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目前台湾泥鳅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
2018年,我们在成都崇州市骏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开展台湾泥鳅苗种培育高产试验,采用土工膜池塘加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苗种成活率高、规格整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总结出台湾泥鳅苗种培育要点,以期与广大泥鳅养殖者共同探讨与提高。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苗种池位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骏景泥鳅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内,苗种池8口,为东西向、长方形标准池,池塘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0~1.2m,水质符合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年平均水温17.8℃,溶解氧6.2mg/L,pH值7.4~7.7。
2.试验设置本试验采用牲畜禽粪便常规肥水与生物制剂肥水、土池塘培育与土工膜池塘培育四种模式进行台湾泥鳅苗种培育对比试验。
编号1#、2#、3#、4#为土池塘,5#、6#、7#、8#为土工膜全塘铺设池塘,施肥培水常规法采用牲畜禽粪便+NPK肥进行施肥培水,生物法采用复合芽孢杆菌、乳酸菌生物制剂合剂+氨基酸肥(含NPK肥)施肥培水。
其中1#、2#池塘为对照组,土池常规施肥培水,3#、4#为土池生物肥组,5#、6#为土工膜池常规施肥组,7#、8#为土工膜池生物肥组。
3月26日,按100万尾/亩密度投放水花苗种,各池塘苗种投放情况见表1。
3.苗种来源投放的台湾泥鳅水花苗全部来自本基地人工繁殖的泥鳅水花苗。
4.放养前准备休渔期各池塘曝晒消毒,水花苗下池前10天,将各试验池塘注水到10cm左右水深,采用150kg/亩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彻底杀灭有害病菌和敌害生物。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
台湾泥鳅成鱼养殖试验总结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21期覃栋明朱瑜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
近年台湾泥鳅鱼苗在国内已能批量人工繁殖,商品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较好,笔者根据养殖试验,现将台湾泥鳅成鱼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的环境条件养殖台湾泥鳅,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
要求池深2.5~3.0m,水深1.5~2.0m。
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
池底要求平坦,或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于干池捕鱼。
进排水方便。
土质对泥鳅质量有较大影响。
池塘的底质以壤土为好,壤土的保水力和保肥力适中,池水不致太浑,底泥不会过深,饵料生物生长好,又便于操作管理。
在壤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体色黄,肌肉厚,骨骼软,味道鲜。
塘底淤泥过多,易造成缺氧和藏污纳垢,易发生鱼病。
池塘的淤泥深度以5~10cm为宜。
养殖用水以含氧量高,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温泉水等为好。
一些水源紧张的地区,也可使用井水作为养鱼池的水源,但要经过曝晒,以升温和增氧;一些工厂(如电厂、平板玻璃厂等)排放的无污染的废水,也可养殖台湾泥鳅。
池塘内安装1~2台叶轮式增氧机或射流式增氧机。
最好在离池塘四周池壁30~50cm处安装围网(围网一般与池堤等高),使台湾泥鳅不靠近池壁,以此来预防老鼠和蛇的残食;在池塘上方搭建聚乙烯网或尼龙网,防止鸟类对泥鳅的攻击。
(二)池塘清整与消毒放养鱼种前,彻底清除池塘周边的杂草和池塘内的杂物,堵塞池壁的漏洞,维修进排水口,做好防洪、防逃准备工作。
池内留水10cm,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
(三)进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用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后第2~3天,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猪粪或鸡粪)培育饵料生物(培育枝角类等为主),每亩用量为100~150kg,同时向池塘注水80~100cm。
水温在25~32℃,在正常情况下,施肥后7天左右饵料生物就会培养起来,池塘水色以黄绿色、茶色为好,施肥后每天要注意观察水色,以确定是否需要追肥,要求在枝角类高峰期(大的枝角类肉眼可见)时放鱼种下塘。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的五个关键步骤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的五个关键步骤近年来,台湾地区的泥鳅养殖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成为了农业产业的热门投资项目。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泥鳅养殖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影响了养殖效益和生产水平,因此十分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下面是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的五个关键步骤:一、选址泥鳅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水质清澈、富含氧气,水温保持在20℃~30℃之间。
一般来说,适宜养殖泥鳅的场地应当选择离河流较近的山区、丘陵地带,距离大城市和重工业污染区较远,环境较为清洁。
为了保障生产的安全和高效性,应当考虑选址周边的交通、电力、通讯设施配套完善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二、水质管理水是泥鳅生长的基础,因此水质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水质管理可以增加泥鳅的养殖密度和养殖效益。
应当测定水源的水质,掌握水域的水位、水温、酸碱度、溶氧量等基本指标。
针对水质数据,采取合适的预处理和处理方法,进行一定的化学调节、生物调节和物理调节。
定期检查和调节养殖池水的水质指标,保持水质稳定。
三、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影响泥鳅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泥鳅的生产效率,应当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
应当对泥鳅的生活习性和食性进行了解,合理配饵,增加泥鳅食欲,促进其生长发育。
要保持养殖池的水质稳定,及时清除池底残渣,定期更换饲料,避免饵料污染。
还要注重饲料的营养均衡,适度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增强泥鳅的免疫力。
四、防疫管理防疫管理是农业养殖业的重要环节之一。
泥鳅养殖业也不例外。
良好的防疫管理方案可以预防和减少泥鳅疾病的发生,保障生产效益。
应当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处理,清除病源和病虫害,及时发现和处理被感染的泥鳅,避免疾病传播。
定期进行泥鳅身体检查,观察泥鳅生长和繁殖的状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疾病扩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五、生产销售相对于养殖环节,生产销售环节则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
生产方面,泥鳅养殖场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养殖计数、分级和清池。
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个大好养TW-6台湾龙鳅是由品种选育、人工繁育、人工养殖第一人,台湾农业部渔业署淡水所首席工程师林森庄先生耗四十二年心血,将台湾、大陆及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诸国的泥鳅品种进行种间杂交、选育而成,是全球水产界唯一公认的人工选育品种。
最明显的特征是个大、生长速度快。
2012年被湖北蓝海春公司从台湾直接引进,由该公司技术总负责人樊启学教授实现其本土化,确保台湾龙鳅在不同的地域均可有很理想的表现,在生长速度、个体大小、免疫力、商品品质、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上均能与原种保持一致。
目录:生活习性龙鳅的食性营养价值品种优势养殖模式生活习性:一、不钻泥本土泥鳅在水温过高或过低、受惊扰等情况下,会钻泥。
在市场价格特别理想的冬季,本土泥鳅的这一特性让许多养殖户头疼不已。
不钻泥是台湾龙鳅的明显特性,冬天很好捕捞。
二、喜温性台湾龙鳅的适温范围为15-30℃,最适为25-27℃。
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或上升到34℃以上,食欲减迟,生长缓慢。
三、耐低氧台湾龙鳅比一般的鱼类更耐低氧,龙鳅除了能够用鳃呼吸外,还能用皮肤和肠辅助呼吸。
肠呼吸是龙鳅特有的生理现象。
龙鳅的食性:台湾龙鳅属杂食性鱼类,对食物的要求并不挑剔,水中的泥沙、腐殖质、有机碎屑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
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等。
台湾龙鳅处于寸片到二寸片阶段时(3~5厘米),喜食腐殖质,其次是小型甲克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
而全长在5~8厘米的泥鳅喜食水中浮游动物、丝蚯蚓等,偶尔也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槽的嫩叶与芽。
当泥鳅长到8~10厘米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
生活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泥鳅,其食物有所不同,但通过食物组成可以认定龙鳅时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
两种体色台湾泥鳅生长性能比较
图 1) 。 为了比较“ 赣红 1 号” 和正常体色台湾泥
鳅的生长性能,本文以“ 赣红 1 号” 选育群体( 以
下简称“ 赣红 1 号” ) 和正常体色台湾泥鳅( 以下
简称台湾泥鳅) 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养殖对
比试验,以期为台湾泥鳅新品系选育提供参考。
0. 264 ) cm, 分 别 略 低 于 台 湾 泥 鳅 的 体 质 量
除残饲和排泄物,并用已曝气消毒的自来水补充
持水温在 25 ℃ ~ 27 ℃ 、pH 为 7. 6 ~ 8. 4、氨氮≤
差异不显著( P>0. 05) ( 见表 1) 。
0. 2 mg / L、亚硝酸盐≤0. 03 mg / L。 每天察看试验
对其苗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但是泥鳅的良种
保持和选育体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苗种场亲本
选育不严,多代近亲交配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泥
鳅出现性早熟、生长慢、抗病差等种质退化现象,
因此,开展泥鳅的定向培育和遗传改良成为我国
泥鳅产业研究者的长期工作重点之一。
笔者项目团队自 2012 年起一直从事大鳞副
泥鳅相关的生产、科研工作。 团队在实践中发现,
水平为 0. 05。
符合正态分布后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设显著性
试验分为台湾泥鳅组( A 组) 、“ 赣红 1 号” 组
内水深为 30 cm,顶部覆盖网布以防止泥鳅跳出。
2 结果
将各组泥鳅分别置于试验条件下暂养 7 d,使
其逐渐适应养殖环境,正式试验周期为 49 d。
2. 1 生长性能比较
试验期间每天于 9:00、17:00 各投喂全价浮
清热解毒等功效
台湾泥鳅养殖经验总结
台湾泥鳅养殖经验总结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8期近年来重庆市梁平等区县引进台湾泥鳅品种养殖,获得了大面积推广成功,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台湾泥鳅作为特色效益渔业主推养殖品种,特别适合“稻鳅双千”项目养殖,能有效促进渔业增收、农民增效、弥补市场泥鳅供应不足,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工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台湾泥鳅有其独特的养殖技术和方式方法。
一、台湾泥鳅的特点台湾泥鳅与传统养殖的本地泥鳅相比,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耐高温、抗病力强、经济价值更高等优点。
台湾泥鳅相比本地泥鳅适应环境能力更强,在我国南北地区都可以大面积养殖。
从水花到成品鳅,养殖5个月即可上市,且平均个体重可达100g/条左右,最重的可达到250g/条以上,其个体重量是本地鳅的数倍。
台湾泥鳅池塘专养一般亩产2000kg以上,最高亩产可达5000kg。
台湾泥鳅营养价值高,含有40多种氨基酸,对提高人体的肠胃代谢功能和提高免疫力都有显著的作用,同时对美容养颜、延缓衰老、延长青春期等健康保健方面也有明显功效,深受女士青睐。
台湾泥鳅适宜多种方式烹调,肉质爽脆嫩滑,口感稍粉,没有本地泥鳅绵软和有嚼劲,比大鳞副泥鳅容易脱骨,作为滋补佳品早已摆上家庭、酒店的餐桌,在国内外具有非常大的消费潜力,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二、台湾泥鳅的养殖条件泥鳅养殖应选择水源可靠、水质清新且无污染、进水与排水方便的池塘,土质应为中性、微酸性的粘质土壤,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确保用电。
养殖池多为长条形,单口面积3~4亩,池深0.8~1m,水深可保持在0.5~0.7m,并夯实池壁泥土。
沿池塘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下埋至硬土中,上端高出水面20cm,可有效防止泥鳅逃逸和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
池内铺放厚约15cm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
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出水管设置在池塘底部,平时封住,进水口和排水口均用密网布包裹。
台湾泥鳅对环境要求不高,适应性广,可以在池塘、稻田等水域进行专养或者套养,适宜中性偏酸水质,水温在15~38℃都能正常生长繁育。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
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作者:秦佰利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7年第6期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
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
泥鳅肉质细嫩,清香鲜美,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18.43%,脂肪2.69%。
泥鳅还具有食疗价值,味甘性平,暖中益气,滋补壮阳,消渴利尿,主治皮肤瘙痒、水肿、黄疸、痔疮下坠等。
因此,近年来泥鳅不断受到市场追捧,销路好,售价高,还是出口的水产品之一。
台湾泥鳅,又称“台湾鳗鳅”或“台湾龙鳅”,是普通泥鳅的改良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不钻泥、雌雄个体大小基本无差异、抗逆性强、饵料系数低等特点。
在养殖模式上,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
1.池塘条件一般能养殖常规鱼类的池塘都能养台湾泥鳅。
池塘面积以5~15亩为宜,池深2米以上即可。
池塘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
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宜超过20厘米。
2.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药物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但碱性池塘不宜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用漂白粉或其它药物清塘消毒。
(2)注水施肥清塘消毒后,池塘注水50~60厘米深。
鱼种放养前一周,新池塘亩施腐熟发酵的粪肥300公斤,同时施生物渔肥3~4kg/亩。
老池塘不用施粪肥,只施生物渔肥,施肥量与新池塘相同。
(3)防鸟线(网)附近水鸟多的池塘一般需要设防鸟线。
在相对应的两边池埂上各打一排木桩,木桩间距2米,根据池埂长度确定打桩的数量,桩高50厘米,入土15厘米。
每排木桩顶部各固定一条与池埂等长的粗绳,再在池埂两边相对应的粗绳上,每隔30~50厘米拴一根横跨池塘的细线绳或0.2毫米的胶丝线,拴牢、绷直,在池塘上形成一排排平行线。
除防鸟线外,还可在池塘上方设置覆盖全池的防鸟网(网目30厘米),用木桩固定。
冬季台湾泥鳅要怎么养殖?
冬季台湾泥鳅要怎么养殖?自2013年以来,每年的农历7月份,都是江门地区冬季反季节养殖泥鳅的放苗高峰期。
但由于近年来病害多、饵料系数高、价格低迷等因素,使得泥鳅养殖的效益越来越低。
冬季台湾泥鳅要怎么养殖?本文通过一则成功案例的分享,来为大家解开这一难题。
一、案例概况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九子沙村冯老板有一土塘,水面面积7.5亩,水深1.5米,2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1台水车式增氧机。
2016年10月11日,放养泥鳅苗60万尾,规格1000尾/斤。
2020年3月2日,出鱼11300斤,规格18尾/斤,7.3元/斤。
3月25日,出鱼21000斤,规格15尾/斤,8.1元/斤。
4月3日,清塘6900斤(不含塘底剩鱼),7.5元/斤。
养殖周期5.5个月,全程投喂1350包料,40斤/包。
鱼苗成活率高达9.5成,饵料系数1.38左右,盈利7.5万余元。
二、日常管理前期投喂加料足,每多投喂10包料时,每餐增加5斤,直到加至每餐投喂4包料,每天4餐。
养殖3个多月时,因鱼价较差,每餐投喂2包料,每天4餐。
第一次出鱼后,每餐投喂4包,每天4餐,鱼吃料快,整体受气候影响不大。
前期开增氧机较少,当每餐投喂4包料时,白天开足2台叶轮式增氧机,晚上加开水车式增氧机。
天气差、总投喂量达700包后全天开3台增氧机。
养殖过程中换水量少,杀虫、消毒次数少,定期内服“出败康”、“三黄散”、“代金康”等防治肠炎。
养殖中后期,氨氮等指标升高,及时解毒(“碧水安”、“速解安”),减料,加强改底(“底居安”、“福地安”)等,指标很快恢复正常。
三、成功原因分析1、放苗密度高(7-10万尾/亩),且前期投喂充足,成活率高;后期控料,饵料系数低。
2、养殖过程中少杀虫、少消毒,避免破坏池塘生态平衡,引起泥鳅死亡。
泥鳅死亡主要以细菌病为主,当死亡量大时,加强内服(“出败康”、“代金康”、“三黄散”等),此时切忌杀虫、杀藻、消毒等,避免刺激加重死亡。
台湾泥鳅自然繁殖与鳅苗培育
台湾泥鳅自然繁殖与鳅苗培育台湾泥鳅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水产资源,它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泥鳅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为了保护和发展泥鳅资源,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泥鳅的自然繁殖和鳅苗培育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台湾泥鳅自然繁殖与鳅苗培育的相关情况。
泥鳅自然繁殖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泥鳅的生态习性和繁殖规律,从而为泥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台湾,有很多科研机构和大学对泥鳅的自然繁殖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泥鳅的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到夏季,雌性泥鳅会在泥底或石块下产卵,并由雄性泥鳅来进行受精。
科研人员会定期前往河流和湖泊采集泥鳅的卵和鱼苗,然后进行实验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从而了解泥鳅的繁殖特点和生长规律。
除了自然繁殖,科研人员还开展了泥鳅鳅苗培育的工作。
鳅苗是泥鳅的幼鱼阶段,它们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应环境能力强,是泥鳅养殖的重要种苗资源。
在鳅苗培育工作中,科研人员会利用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通过控制水质、饲料、温度等因素,促进泥鳅鳅苗的健康生长。
一些养殖基地还会使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泥鳅鳅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台湾泥鳅的自然繁殖和鳅苗培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水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和利用泥鳅资源。
与此台湾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泥鳅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例如规定泥鳅的捕捞数量和尺寸,禁止使用毒鱼、电鱼等不合法的捕捞方式,保护泥鳅的天然繁殖环境等。
这些举措为泥鳅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泥鳅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还面临一些挑战。
泥鳅的自然繁殖受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泥鳅的繁殖能力下降。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捕捞和销售的方式,破坏了泥鳅资源的正常秩序,给泥鳅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些养殖基地存在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导致泥鳅鳅苗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市场的信誉和泥鳅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台湾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台湾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 台湾泥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淡水鱼类,逐渐受到养殖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台湾泥鳅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养殖环境、饲料选择、水质管理等方面,希望能对泥鳅养殖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正文:引言台湾泥鳅,又称“油泥鳅”,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以其鲜美的肉质广受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台湾泥鳅养殖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介绍台湾泥鳅的养殖方法和需注意的事项,帮助泥鳅养殖者实现高产高质。
养殖环境台湾泥鳅适宜生活在水温适中、水质清洁的环境中。
养殖池塘或水槽需要保持稳定的水温,最适合的温度范围为20-25摄氏度。
对于泥鳅的养殖环境,光照条件也非常重要。
合适的日照时间可促进泥鳅的生长和活动。
养殖设施选择适当的养殖设施是成功养殖台湾泥鳅的关键。
池塘或水槽的选择应考虑到充足的空间、合理的深度和合理的形态结构。
养殖者可使用塑料池塘或混凝土池塘来充当泥鳅养殖场。
另外,为了保持水质清洁,还需要设置好过滤装置和通风设备。
饲料选择台湾泥鳅对饲料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泥鳅的生长速度和肉质的好坏。
在养殖台湾泥鳅时,可以选择使用一些常见的饲料,如水生植物、动物饲料和人工饲料等。
同时,合理的喂食量也是确保泥鳅良好生长的关键因素。
饲料应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科学调配,尽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喂养。
水质管理泥鳅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者需根据泥鳅的生长习性和适宜生存条件来管理养殖水质。
保持水质清洁是确保泥鳅健康生长的关键,养殖池塘或水槽需要定期更换或过滤水源。
定期检测养殖水的PH值、氨氮含量和溶解氧浓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水质,以保证泥鳅的生活环境。
疾病防治在养殖泥鳅的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养殖者需要定期观察泥鳅的行为习性和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常见的泥鳅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等。
养殖者应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力求快速、安全地控制疾病蔓延。
养殖特大特长台湾泥鳅
养殖特大特长台湾泥鳅特大特长台湾泥鳅目录目录特大特长台湾泥鳅,原产地为台湾,为台湾传统养殖品种,从80年代起在台湾地区养殖,至今已有30年。
2019年开始被国内极少数养殖单位引进试养成功,2019年试养试养孵化成功,由广州市养殖场蒙传基,大量孵化繁殖并推向市场,在珠三角已有一定养殖规模。
特大特长台湾泥鳅体大生长快,一般经5个月养殖即可达到每斤8条的大规格上市标准,经半年养殖可每斤5条的标准。
不要增氧机可亩产2000斤1季,1年可产3季。
目前特大特长台湾泥鳅对国内群众来说依然是陌生品种,包括很多科研单位在内,连什么是特大特长台湾泥鳅都没搞懂就乱发表相关文章,导致特大特长台湾泥鳅这一品种被更多人错误认识。
导至很多养殖户购错品种,养过后大呼上当受骗,有1种是只大不长的台湾泥鳅(小心高产肯定受影响的)。
目录1生活习性1生活习性特大特长台湾泥鳅为成熟养殖品种,可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
其大部分习性与大陆本地泥鳅类似,最佳养殖水温为28度,不好钻泥,容易捕捉。
成鳅体重50克以上,部分可达300克,目前已知最大的台湾泥鳅重达600克。
体型略扁,尾宽,头小,口下位,马蹄形。
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
鼻孔靠近眼。
眼下无刺。
鳃孔小。
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
侧线完全。
须5对。
眼被皮膜覆盖。
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
尾柄长与高约相等。
尾鳍圆形。
肛门近臀鳍起点。
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
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
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人工繁殖1、自然产卵繁殖。
在泥鳅产卵前一周,将产卵池(土池或水泥池)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
待药性消失后,将泥鳅亲鱼按雌雄1:3或1:2的比例放入池中。
每亩放入量不超过200公斤。
水温应在18℃以上。
把棕片、杨树须、水草等扎在竹竿上作为鱼巢,浸入产卵池的水中。
泥鳅一般喜欢在晴天的早晨产卵,上午10点左右结束,应立即把粘有卵子的鱼巢取出,放入孵化容器中孵化。
2、人工催产繁殖。
强势新型品种———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科普惠农【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 A N GZ H I J I S H U 一、行情与规划近几年,泥鳅养殖发展较为迅速,养殖面积逐年增加,成鱼价格也呈下降趋势,但1-5月份的鱼价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
因此,在广东地区养殖泥鳅以秋冬和早春季节为首选。
目前市场对40~60元/k g 的成品鱼需求较大,为了获得比较高的产量,可考虑将放养密度适当提高,建议6~8万尾/667m 2较为适宜。
二、投喂管理(一)饲料选择蛋白含量在36%~39%为好。
低温期投喂高蛋白,高温期适当降低蛋白;前期高蛋白,后期适当降低蛋白。
建议前期喂对虾料(0#、1#),中后期喂沉水泥鳅料(2#、3#)。
400条前喂0#;200~400条喂1#;80~200条喂1.2颗粒;80条以后转1.6颗粒。
(二)投喂方式全塘沿边投喂或是喂半塘(“7字型”),基本原则是放苗密度越大,要求喂料区越大。
(三)投喂控制水温24~30℃时,料缯(两个放在池塘不同区域)控制在1h左右吃完为宜,每天投喂3~4餐,可以通过刮底来辅助判断。
由于泥鳅贪食,且经常在料缯附近成群觅食,导致测料不准,建议结合投喂率进行控制:100条前日投喂率7-8%;50~100条日投喂率5%~6%;20~50条后日投喂率3%~4%;20条以下2%~3%。
低温期适当降低投喂率,并延长投喂时间。
三、水质调控(一)前期水质调控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早期常以水蛛、水蚯蚓、藻类、悬浮有机颗粒为食,逐渐驯化后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摄食天然饵料可以帮助苗种增强体质和提高存活率。
因此,在养殖前期可以使用发酵饲料培水。
(二)中后期水质管理泥鳅食量大,中后期水质管理主要以换水为主,当水质黏稠,泡沫多时,一次性换水20c m ,低温情况下后期一周左右换水一次。
水源状况差的情况下,建议控制放养密度和定期(7~10d 1次)进行改底、调水。
(三)溶氧管理泥鳅腮、皮肤、肠道均具有呼吸功能,可耐受0.1m g /L 的极低溶氧,基本不会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但当水体溶氧低时,肠道呼吸的比例会提高,对摄食和消化会造成一定影响,使得肠胀气强势新型品种———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周德勇. All Rights Reserved.科普惠农【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 A N GZ H I J I S H U 的出现机会增加,建议溶氧保持2m g /L 以上。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回复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回复
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发展相对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1. 池塘养殖:泥鳅适宜在泥质底质、淡水流动或停滞的水域进行养殖。
通常可以选择池塘作为养殖场所,搭建起合适的养殖设施。
2. 合理布局:在池塘中设置水道、滤池等设施,以确保水体流通,维持泥鳅的生活环境。
3. 饲料管理:泥鳅适宜以活饵或人工饲料为食,常用的饲料有鱼饲料、蚯蚓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泥鳅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4.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水质检测,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减少疾病的发生。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合适的防疫药物进行疾病防治。
5. 科学养殖管理:注意控制养殖密度,及时清理和更换池塘底质,保持水质清洁。
同时,定期观察泥鳅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养方式和管理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具体的养殖技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Billard R. Changes in structure and fertilizing ability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fish spermatozoa diluted in media of various salinities [J]. Aquaculture, 1978, 14(3):187-198[5]Rurangwa E, Kime D E, Ollevier F,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sperm motilityand factors affecting sperm quality in cultured fish [J]. Aquaculture, 2004,234:1-28[6]丁淑荃,万全,刘磊,等。
不同温度下精子保存液对黄颡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J].水利渔业,2007, 27(1):10-12[7]连晋,雷普勋. 精子保存液方法在大银鱼人工繁殖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养鱼[J].2001, (1): 3-4[8]徐敏,杨建,姜海峰,等.NaCl盐度和NaHCO3 碱度对鲤、鲫和大鳞鲃的精子活力及其受精率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4,21(4):720-728[9]吴景贵. 鲤鱼精子的寿命观察报告[J]. 动物学杂志.1955,10:462-465[10]彭俊,王辉,强俊,等. 温度和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受精率和孵化率的联合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1,18(4):847-856[11]严安生,王其和,李诗模. 渗透压和钾对鲤、团头鲂精子活力的影响[J].淡水渔业,1993,23(3)19-21[12]邓岳松,林浩然. 鱼类精子活力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 1999, 3(4):271-278[13]丁辰龙,王宣朋,李康,等.NaCl,KCl和葡萄糖对大鳞鲃精子活力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6):32-35[14]Krasznai Z, Mariani T, Izumi H, et al. Membrane hyperpolarization removes in activivation of Ca2+ channeles leading to Ca2+ influx and initiatin of sperm motility inthecommoncarp[J].Biophysics,2000,97:2052-2057[15]Stoss J. Fish gametep preservation and spermatozoan physiology[A]. Hoar W S, Randall D J, Donaldson E M. Fish Physiology[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 305-350[16]严安生,宋贵文,闫拥军.鲤团头鲂精子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Ⅲ.单糖和渗透压对精子活力的影响[J].淡水渔业,1995, 25(2):3-5膨化饲料养殖台湾泥鳅高产试验张廷军(绥化市北林区水产总站 黑龙江 绥化 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西长发镇和平村鑫胜养鱼专业合作社平立贤,自2015年引进台湾泥鳅养殖,先从一口3亩池塘放养9万尾台湾泥鳅养殖开始,经过90天养殖,规格达到40g,当年销售价格达到40元/kg,亩获利2万多元。
为了带领更多的合作社会员养殖台湾泥鳅赚到钱,半月的养殖,亩产台湾泥鳅1500kg,亩效益达12000元以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及生产准备(1)池塘及设备池塘面积15亩,水源为地下井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池塘最高水位时可达2米,注排水方便。
池塘底部淤泥较少。
池塘配备一台自动投饵机,三台3kW叶轮式增氧机。
苗种入池前15天,用生石灰清塘,用量为150kg/亩。
药效消失后用肥水素肥水,保持生物饵料高峰期适时下塘。
(2)辅助设施主要设置好防逃、防鸟设施。
在清塘前建设好池塘防逃设施,防止蛙类等苗种敌害进入池塘产卵和捕食泥鳅苗种。
鳅种入池后,在池塘上架设防鸟网和彩带,用于驱赶鸟类。
(3)选择优质饲料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台湾泥鳅的生长速度,本试验选用膨化饲料,因为膨化饲料经过高温、高压制粒后,使饲料中的淀粉熟化,脂肪转化成小分子脂肪颗粒,并破坏和软化了植物纤维结构和细胞壁,破坏了棉籽中的棉酚以及大豆中的抗议蛋白酶等有害物质,从而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
饲料吸收好、转化率高,对水质污染小,全程饲料粒径随着台湾泥鳅个体的增长不断的调整口径,全程使用饲料粒径1.0~1.5mm。
2.苗种放养苗种来源于在广州合作的生产基地,为了保证苗种的纯度和规格,自己选购优良亲鱼进行孵化,在当地培育成夏花鱼种后,用液态氧活鱼车运回本地后放养,亩放养台湾泥鳅夏花鱼种80000尾,套养花鲢夏花鱼种600尾,白鲢夏花鱼种200尾。
3.饲料投喂(1)驯化台湾泥鳅夏花鱼苗放养后第二天就可以驯化,每次投喂前敲击一下声音,再向食台投饵,食台周围用塑料管围成一个3~5m宽的边框,围住饲料不被风吹走,便于形成定点吃食的习性,日投喂3次,每次时间为30分钟,一般经过7天左右,台湾泥鳅就可以浮到水面吃食了,这时就可以撤掉料台四周的边框了,改用投饵机投喂。
(2)正常投饲根据水温和鱼体规格确定投饵率,在进入7月份后,水温升高,进入速长期,每天白天喂四次,8月份后改为每天白天喂3次。
另外,还需夜晚补食,自然条件下台湾泥鳅喜欢在傍晚和夜间觅食,但通过人工驯养的养殖条件下。
通过驯化也在白天摄食。
为了促进台湾泥鳅的快速生长,当年达到上市规格,在晚上9时补食一次,饲料利用率更高,养殖效果会更好。
4.日常管理(1)做好养殖三项记录记录好每天的水温、溶解氧、投喂量记录,根据天气情况和氧量状况及时调节投喂量。
(2)定期调节水质坚持每7~10天补注一次新水,每次20~30cm,定期检测好水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适时使用EM菌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3)坚持巡塘(4)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坚持每天开动增氧机,确保全天16小时以上池塘水体氧量在5mg/L以上,保证台湾泥鳅有旺盛的食欲,高溶氧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
二、出池结果1.产量经过105天的饲养,共出鱼24000kg,平均亩产1600kg,其中台湾泥鳅亩产1500kg,鲢鳙鱼鱼种亩产100kg。
2.效益总支出233500元,其中苗种费68000元、饲料费157500元、水电费5000元,预防性药物3000元。
总收入417000元,其中台湾泥鳅收入405000元、鲢鳙鱼12000元,总盈利183500元,亩盈利12233元。
三、小结与讨论本试验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优质鱼类、确保苗种质量试验养殖的台湾泥鳅是从广东省国家级原良种场选育的纯种台湾泥鳅亲鱼培育的苗种,具有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其次是合作社派业务员在广东基地驻守、负责监督管理,确保台湾泥鳅苗种培育到夏花规格后再运输回本地继续养殖,避免了台湾泥鳅夏花鱼种前期食性转换阶段培育过程中易出现高死亡率问题和培育过程中幼苗自相残食的问题出现,提高了成秋养殖的成活率。
2.合理使用调水产品、促使池塘水体藻菌动态平衡鱼苗苗种入池后,水温达到15℃以上就开始使用生物菌,坚持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使用一次,坚持投喂3天,将生物菌(主要是乳酸菌和芽孢杆菌)拌料定期进行投喂,提高了台湾泥鳅鱼的免疫力和饲料利用率,养殖过程中使用台湾泥鳅膨化专用饲料喂养,到秋季出塘饲料系数在1.1以内;根据水色变化,适时加入新水、使用藻类(主要是小球藻等调藻产品)调控水质,保持了水质肥、活、嫩、爽,一年使用调水产品每亩达到200元以上。
由于水质得到很好地控制,鱼类在优良的环境下生活,很少有疾病发生,除春季池塘消毒时使用药物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鱼类没有发病,几乎不需要使用药物。
由于长年坚持使用藻菌控制水质,均衡增氧,使底层水温、含氧量提高,鱼类排泄的粪便和池塘有机物及时得到分解,始终保持水质良好,整个养殖期间没发生缺氧死鱼现象。
3.科学管理、精细投喂该试验从苗种培育、池塘消毒、苗种投放、饲料投喂、增氧机使用、藻菌调控水质、防控疾病等环节都层层落实到位,有专人负责,尤其是在苗种培育期间,当年水花鱼苗在南方培育成夏花鱼种后,再运回黑龙江省养殖,比北方发塘提前半个月时间,使当年繁育的苗种在北方养殖达到商品规格适时上市;在喂养上采取“四定、三看原则”选择易消化的膨化饲料、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防止一次喂得过饱,导致肠炎。
也不能因饥饿导致台湾泥鳅误食气泡,富集在肠壁上,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易得气泡病,在生产上要根据台湾泥鳅日饵率要求合理制定投喂计划。
4.拓展养殖渠道、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利用稻田养殖台湾泥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稻田养殖台湾泥鳅敌害较多,要特别注意防控。
稻田养殖台湾泥鳅不仅可以增加水稻产量,还能提升水稻品质,是发展绿色水稻种植和有机水稻种植,实现农业“三减一增”目标较好的的优势品种,不仅体现自身的经济价值,还发挥着更大的生态效益。
全省渔业统计、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学科研讨培训班在哈尔滨举办为提高黑龙江省渔业生产管理人员和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增强渔业科技服务能力,增进水产养殖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成员间的技术交流,以适应当前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于2018年12月13~14日在哈尔滨市举办了全省渔业统计、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学科研讨培训班。
全省有关各市(地)、县(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水产养殖大户及水产经营企业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12月13日,培训研讨班开班仪式前一天,举办了“政产学研推”座谈会。
参加座谈会的主要有辽宁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东一行、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文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周晓兵、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邹民及副站长张旭彬、黑龙江省水产系统及企业的相关领导、技术人员等40余人,就黑龙江省河蟹产业现状、养殖技术、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
期间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代表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本着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就河蟹在黑龙江省的推广与发展达成框架协议,此举必将促进黑龙江省河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2月14日,首先举行了培训研讨班开班仪式,在仪式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孙文志副厅长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农业农村部于康震副部长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张锋站长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交流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简要的传达,并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学习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