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分子BSR_2的预测与鉴定

合集下载

布鲁氏杆菌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布鲁氏杆菌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布鲁氏杆菌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包小雅杨宇昊翟景波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22年第01期摘要:布鲁氏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现阶段针对布鲁氏杆菌病主要从细菌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几方面进行检测。

该文对布鲁氏杆菌及检测方法加以介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图分类号:R516.7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1.001Research Progress in Brucella and Detection MethodsBAO Xiaoya1,YANG Yuhao2,ZHAI Jingbo1(Medical School,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China;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China)Abstract:Brucellosis is mainly detected from bacteriology,serology,molecular biolog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Brucella and its detection methods ar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Keywords:brucella,serological detection,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0引言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型传染病。

布鲁氏菌实验室检验

布鲁氏菌实验室检验

效果最好
SAT滴度与培养阳性的符合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 40 80 160 320 640 1280 符合率
BSL-2:实验室设施 (二级屏障)
人间布病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1、流行病学接触史: 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畜产品、 布鲁氏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 2、临床症状和体征:应排除其他疑似疾病。 3、实验检查:病原分离 试管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 参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2、染



涂片染色检查多为单个排列,少见成对 短链排列。 布鲁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革兰染色阴性; 柯兹罗夫斯基提出用 0.5% 沙黄水溶液染 色,加热出现气泡,水洗后用 0.5% 孔雀 绿或 1% 美兰复染,布鲁氏菌呈红色,其 它细菌呈绿色和兰色。
布鲁氏菌:
革兰阴性, 长约0.6-1.5μm, 宽约0.3-0.6μm, 用柯氏染色染成红 色,无鞭毛、不形成 芽胞和荚膜。
腐败脏器 人工胃液
120
死亡 20—50
(1)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物理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物理因子 湿热56℃ 湿热63℃ 湿热80℃ 湿热90℃ 湿热100℃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30分钟以上 10分钟以上 半分钟死亡 物理因子 干热80℃ 干热90℃ 干热100℃ 直射阳光 散射阳光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7分钟以上 1~4小时 7~ 8天
(4) 细菌变异


布氏菌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异; 即从光滑型(S)变为非光滑型——粗糙(R) 或粘液(M)状。 变异菌落常比光滑型稍长,表面有颗粒。 菌落颜色为灰白色或褐色,

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细菌,可以引起布鲁氏病,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鲁氏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因此,对布鲁氏菌进行实验室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1.细菌培养:2.形态特性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出来的菌落形态特征,如形状、色素、大小、透明度等。

布鲁氏菌菌落呈灰白色或乳白色,呈球形或卵圆形。

3.血清学方法:由于布鲁氏菌引起的感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可以通过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

包括流行病学调查、血球沉降反应(Widal试验)等。

Widal试验是通过实验室诊断布鲁氏菌感染的常规试验方法之一4.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目前检测布鲁氏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PCR、核酸杂交、扩增酶联反应(LAMP)等。

PCR是一种特异、灵敏、高效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扩增目标序列进行检测。

核酸杂交可以使用特异性探针与目标序列进行杂交,然后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标记物进行检测。

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和酶在等温条件下扩增目标序列,可以快速检测布鲁氏菌。

5.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流式细胞术等。

ELISA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异抗体来诊断布鲁氏菌感染。

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来分析布鲁氏菌感染的免疫反应。

6.细胞培养方法:布鲁氏菌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感染和繁殖宿主细胞,在细胞培养方法中利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细胞内布鲁氏菌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对于布鲁氏菌的生物学及宿主细胞的代谢和免疫反应研究非常有用。

综上所述,布鲁氏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形态特性鉴定、血清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布鲁氏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BSR1526和BSR1955在布鲁氏菌毒力中的作用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研究

BSR1526和BSR1955在布鲁氏菌毒力中的作用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研究

BSR1526和BSR1955在布鲁氏菌毒力中的作用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研究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人主要通过与患病家畜及其产品的密切接触而感染。

通常通过刀伤、擦伤、口腔粘膜、鼻腔、眼结膜、生殖道,甚至未损伤的皮肤而感染。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动物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数的剧增,加大了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风险。

布鲁氏菌病迄今仍是国际、国内广受关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研究仍不够透彻,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防疫的实际需要。

布鲁氏菌是公认的细胞内寄生菌,是胞内细菌感染研究的重要模式菌。

大量研究表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是致病的关键环节,对于胞内生存过程中的适应力研究,有助于了解其致病机制。

布鲁氏菌可引起天然宿主网状内皮系统持续性感染,当前对该病防控的主要措施还是对动物的普查和淘汰。

本文侧重探索了 2种布鲁氏菌sRNA对其胞内生存和毒力的作用,调查了局部地区疫病防控状况,评估了羊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监测与净化效果,以期为布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1.非编码sRNA BSR1526对布鲁氏菌适应胞内生存和毒力的作用根据16MRNA的特异性单链测序,预测出1个新的sRNA,即BSR1526。

采用Northern blot验证了 sRNABSR1526在布鲁氏菌中存在转录。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用RT-PCR检测sRNABSR1526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总RNA中BSR1526存在转录,且在酸性刺激条件下的转录水平较高。

采用融合PCR构建并用RT-PCR验证16M-ΔBSR1526(BSR1526缺失株),利用多拷贝质粒pBBRl-MCS获得过表达载体MCS4-BSR1526,电转入16M感受态细胞,构建过表达株16M-BSR1526;比较BSR1526缺失株和过表达株。

结果表明,BSR1526不仅对布鲁氏菌的生长能力有影响,也对胞内环境适应力有影响。

广西黑山羊羊种布鲁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广西黑山羊羊种布鲁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光滑 、 圆形 、 兰 氏染 革 6%。 现场 调查 和 实验室 检 测 , 实 该群 黑 山羊感 染 提 取 试剂 盒 提取 培 养基 上 湿润 、 0 经 证
色 为 阴性 小杆 菌 的细 菌基 因组D NA, 陈泽 祥等 建 立 按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 料 . 111 病料 . .
剂 盒  ̄ DNA胶 回收 试 剂 盒购 于 天根 生 化 科 技 ( 京 ) 体 阳性反 应 。 D 北
. 有 限公 司 。 C a x DN Mak r 购 白天 根生 化 2 3 细 菌 分离 培 养 P R T qMi、 A re 2
基 金项 目 : 益性 行 业 ( 业 ) 公 农 科研 专 项 ( 0 8 3 2 , 西 2 0 0 0 6) 广 科 技 成 果转 化 资金 项 目( 0 0 0 7 8) 广 西科 技 攻 关项 目 1 1 0 1- , ( 0 0 0 44 , 西水产 畜牧 兽 医局 项 目( 110 1.)广 桂渔牧 财[0 15 2 112 号) 资助 通讯作者 : 陈泽祥

4 6
中国动物检疫 2 1 年 第 2 02 9卷第 8 期
目主 持人 :王伟涛
w叭3 9 。m icm 6 @h t al。 .
广西黑 山羊羊种布鲁 氏菌 的分离和鉴定
李 常挺 李 , 军 , 覃俊江 杨 , 威 , 陈泽 祥 , 赵 武 5 00 ; 301 (. 西隆安县 动物 疫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1 广 广西 隆安 520 ;. 西兽 医研 究所 , 西 南宁 37 02广 广
自美 国T emo 司 , 鲁 氏菌虎 红凝 集抗 原 和凝 集 试 对 这 1 份 黑 山羊血 清进 行 布 鲁 氏菌 试管 凝 集试 验 , hr 公 布 0 结 管抗 原购 自中 国兽 药 监 察所 , 菌基 因组 D 细 NA提 取 试 果 有8 山羊血清 ( 头 公 羊和 7 母 羊 ) 布鲁 氏菌抗 份 1 头 呈

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PCR-RFLP鉴定方法的建立

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PCR-RFLP鉴定方法的建立

2018年第35卷第 7 期羊种布鲁氏菌(Brucella melitensis)是引起绵羊和山羊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的重要病原,导致母羊不孕及流产,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同时也可导致人感染,对人类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羊种布鲁氏菌仍然是我国的主要流行菌株[2]。

羊种布鲁氏菌共有3种生物型(生物型1、2和3),均能感染绵羊和山羊,但在不同地区,存在优势生物型差异。

疫苗免疫是防控布病的重要手段。

在布病流行地区进行全群免疫是控制该病最适合的方式[3]。

国际上普遍认为,羊种布鲁氏菌弱毒Rev.1活疫苗是预防绵羊和山羊布病的最佳疫苗。

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广泛使用该疫苗,用于绵羊及山羊的布病防控[4]。

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Rev.1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PCR-RFLP鉴定方法的建立马晓菁,钟 旗,叶 锋,谷文喜,刘丽娅,马俊杰,薛 晶,易新萍(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为建立一种羊种布鲁氏菌Rev.1疫苗株PCR-RFLP鉴定方法,利用羊种布鲁氏菌Rev.1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特性,选取与链霉素抗性相关编码核糖体蛋白S12的rpsL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将产物进行NciI酶切,发现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Rev.1出现约500 bp条带,而不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羊种布鲁氏菌株16M则出现384 bp条带。

结果表明,PCR-RFLP方法能够用于羊种布鲁氏菌Rev.1疫苗株的鉴定,这为今后区分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Rev.1免疫与野株感染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Rev.1;PCR-RFLP;rpsL基因中图分类号:S85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44X(2018)07-0091-04DOI:10.3969/j.issn.1005-944X.2018.07.024Development of a PCR-RFLP Methodfor Identification of Brucella melitensis Vaccine Strain Rev.1Ma Xiaojing,Zhong Qi,Ye Feng,Gu Wenxi,Liu Liya,Ma Junjie,Xue Jing,Yi Xinping,(Institute of Veterinary Medicine,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Xinjiang 8300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develop a PCR-RFLP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brucella melitensis vaccine strain Rev.1,given that the Rev.1 strain was resistant to streptomycin and the rpsL gene was related to the streptomycin resistance,a pair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rpsL gene in GenBank. After PCR amplification,the PCR products were digested with NciI. Results showed that,a 500 bp band was got in the enzyme-digested products of the vaccine strain Rev.1,while a 384 bp band was got in the enzyme-digested products of wild strain 16M. As a conclusion,the PCR-RFLP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in identification of the brucella melitensis vaccine strain Rev.1,which would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ifferentiating brucella melitensis vaccine strain Rev.1 and other wild strains in the future.Key words:brucella melitensis;Rev.1;PCR-RFLP;rpsL gene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721)通信作者:易新萍是由Elberg等[5]1957年将Brucella melitensis强毒株6056通过两步筛选获得的,具有链霉素抗性。

羊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羊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羊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作者:马新才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5期1实验方法与材料1.1实验材料选取实验动物选择青海省兴海县一养殖场提供的健康羊100只,在实验之前,对实验动物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氏杆菌均为阴性。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两个疫苗,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生产企业,S2疫苗和M5疫苗的生产批号分别为1112007、2011002,全部为冻干和菌疫苗,均在有效期内。

羊布鲁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试剂为标准羊布鲁氏杆菌抗原、布鲁氏杆菌标准血清、布鲁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

上述材料均购自于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2实验方法本次研究共设计5组实验,每组20只羊,分别采用不同疫苗、不同免疫方法、不同免疫次数,就羊体内抗体转阳率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疫苗接种方案,确保免疫效果,为制定更加合理的羊布鲁氏杆菌免疫方案提供相应数据参考。

[1]在免疫的第15d、第30d、第60d、第90d、第120d、第145d分别对各实验组羊群采集新鲜血液,并及时分离血清,测定免疫抗体转阳率。

抗体检测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操作。

2实验结果2.1不同疫苗对羊布鲁氏杆菌病免疫抗体转阳率的影响分别使用S2疫苗和M5疫苗,对实验1组羊群进行疫苗免疫,每种疫苗免疫羊10只,免疫30d后再进行1次强化免疫,按照疫苗免疫使用说明书的相关免疫方法操作,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液制备血清,检测抗体转阳率。

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种疫苗分别进行免疫和强化免疫以后羊群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抗体水平,免疫第15d到第145d,抗体转阳率始终维持在100%。

2.2同种疫苗不同免疫次数对比实验用S2疫苗对实验2组羊群进行疫苗免疫免疫,30d后对同组的10只羊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并按照疫苗免疫使用说明书指定的免疫方法进行免疫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清检测抗体转阳率。

通过表1数据可以发现,羊群免疫15d内身体内快速产生免疫应答抗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并在30d内持保持在较高抗体水平。

羊布病S2疫苗抗体消长试验

羊布病S2疫苗抗体消长试验
(2)本底检测:颈静脉采血,虎红平板,试管凝集试验检 测,均为布病阴性。
(3)甲羊场20只设为注射组,编号1~20。乙羊场24只设为 灌喂组,编号21~44。
(4)颈部肌肉注射S2疫苗,50亿/CFU每只。舌部灌喂S2疫 苗,100亿/CFU每只。
(5)在免疫后的第3周、7周、17周、21周、25周颈静脉采 血,5ml注射器,采集3ml全血,将针头加套后的注射器朝上放 置,并带回实验室。将样本离心取上清,血清在-20℃保存备用

2018年7月下 用药指南
羊布病S2疫苗抗体消长试验
孟庆更 刘宝华 王天坤
(南口防疫站,北京 102202)
摘 要: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疫区遍布全球,包括 中东,亚洲,非洲,南美洲。在10~100个感染剂量内,造成经 济风险的几率仅次于炭疽热和兔热病。虽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有 关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在许多国家仍然在人和动物 中反复持续发作,人类的感染不但降低了生产力,治疗的费用使 得成本增加,家畜的感染使得生产能力低,这种人畜共患病造成 了世界范围的经济损失,每年约有50万人受到感染,我国将其列 为35种“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二类动物疫病之首。目 前已发现的布鲁氏菌种类有10种,牛种、羊种、犬种、猪种、绵 羊附睾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人典型菌株BO1和不典型菌株 BO2、鲸种、鳍种、田鼠种。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也 有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近10 种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多个弱毒活疫苗在使用,其中使用 最为广泛的有光滑型牛种S19株、粗糙型牛种RB51株、猪种S2株 等。不同疫苗各有其优缺点,各类新型疫苗也在不断研发中。目 前为止在北京市范围内对于羊布病强制免疫方案也已得到实施。 通过本次试验,了解昌平区羊布鲁氏菌病的整体态势和风险程 度,对羊S2疫苗免疫的免疫方式和检测方法进行筛选,对免疫后 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从而为昌平区乃至北京市施行的羊布 鲁氏菌病控制与净化方案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S2疫苗;免疫

羊布鲁氏菌Omp25、VjbR与小鼠巨噬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

羊布鲁氏菌Omp25、VjbR与小鼠巨噬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

羊布鲁氏菌Omp25、VjbR与小鼠巨噬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目前,人畜布病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2000年以后,我国人畜布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布病难以防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致病机制、胞内寄生机制不清楚是主要原因。

布鲁氏菌能够感染专职巨噬细胞和非专职巨噬细胞,并能在其中生存复制,其中巨噬细胞是布鲁氏菌的主要感染对象。

布鲁氏菌之所以能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推测是细菌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前,布鲁氏菌蛋白和巨噬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

Omp25属于布鲁氏菌第3组外膜蛋白Omp25/Omp31家族中的一员,研究发现缺失Omp25基因的羊布鲁氏菌突变株不会引起宿主流产,且能够在宿主体内增殖,与其亲本株相比毒力减弱且激发体液免疫的能力也减弱,说明Omp25既是毒力因子又是免疫原性蛋白。

VjbR是密度感应系统(Qurum sensing,QS)LuxR蛋白家族的一个转录激活因子,能够影响IV型分泌系统(T4SS)和鞭毛基因表达,并且它在布鲁氏菌毒力和胞内寄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羊布鲁氏菌16M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cDNA文库,并以Omp25、VjbR为诱饵蛋白从该文库中筛选鉴定互作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的分子致病机制和胞内寄生机制奠定基础。

首先,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对羊布鲁氏菌16M株Omp25、VjbR进行克隆、测序,将其连接到pSos载体上,构建诱饵载体,并检测诱饵载体毒性、自激活性以及膜定位。

其次,建立羊布鲁氏菌16M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模型,提取总RNA,分离、提纯mRNA,构建羊布鲁氏菌16M株感染后的小鼠巨噬细胞cDNA文库,将文库连接到pMyr猎物载体上。

然后,将诱饵质粒和pMyr-cDNA文库质粒共转化cdc25H 酵母感受态细胞进行互作蛋白筛选,并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验证。

羊种布鲁氏菌对巨噬细胞MHC II表达和递呈的影响

羊种布鲁氏菌对巨噬细胞MHC II表达和递呈的影响

羊种布鲁氏菌对巨噬细胞MHC II表达和递呈的影响布鲁氏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人和动物的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布鲁氏菌感染是一种全球性重要的传染病,它能够侵入宿主的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吞噬和递呈抗原的功能,从而影响免疫应答。

本文将探讨。

MHC II(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是巨噬细胞表面的一种抗原递呈分子。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吞噬的抗原分子呈递给T细胞,从而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摄取被布鲁氏菌感染的细胞,并通过递呈布鲁氏菌相关抗原,引发免疫反应。

因此,了解羊种布鲁氏菌对巨噬细胞MHC II表达的影响对于理解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羊种布鲁氏菌感染后,巨噬细胞的MHC II表达能力受到显著抑制。

一项研究利用羊种胃岛细胞(primary macrophages)模拟巨噬细胞,将其感染布鲁氏菌,发现布鲁氏菌感染显著降低了MHC II mRNA的表达水平。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羊种布鲁氏菌通过干扰转录因子STAT1的激活来抑制MHC II基因的转录,从而降低MHC II表达。

此外,羊种布鲁氏菌还能影响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

研究发现,布鲁氏菌感染后,巨噬细胞递呈的抗原数量减少,表明抗原递呈能力受到了抑制。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羊种布鲁氏菌能够降低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途径中的相关分子表达,如HLA-DM和HLA-DO。

这些分子参与了MHC II分子的抗原递呈过程,其降低表达可能是导致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羊种布鲁氏菌对巨噬细胞MHC II表达和递呈能力具有抑制作用。

布鲁氏菌通过抑制MHC II基因的转录以及降低抗原递呈途径中的相关分子表达来实现其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可能是布鲁氏菌逃避宿主免疫应答、在宿主体内持续存活和复制的策略之一。

了解布鲁氏菌对巨噬细胞MHC II表达和递呈的影响,对于研究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相关的免疫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4651392_羊种布鲁氏菌dhbC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651392_羊种布鲁氏菌dhbC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
中!国!畜!牧!兽!医
)) 卷 !
?-":C#=@,?6>';L>C>@B6=@@L#U>"=L?=-",! 7>->U?@,6#->"U$=L=L>6>-7=L#T%&1*H<!?-" <C#=>$->V<C>@@$#-U?@>V<C>@@>"';L>>V<C>@@>"TB@$#-<C#=>$-U?@?H#B=)/.B!?-"U?@A?$-6I $-=L>T#CA#T$-,6B@$#-H#"I';L>A#6>,B6?CU>$7L=#T=L>"LH9<C#=>$- U?@9%2((O01(248))D8(0 X%8!=L>A#6>,B6?CA?@@U?@)0)1('*B!=L>=L>#C>=$,?6$@#>6>,=C$,<#$-="<K#U?@8'2%!=L>>V! =$-,=$#-,#>TT$,$>-=U?@**2*8!=L>$-@=?H$6$=I,#>TT$,$>-=U?@*('/(!=L>LI"C#<L#H$,$-">V U?@ 2('%1!=L>=#=?6?W>C?7>LI"C#<L#H$,$=I "Q35ca#U?@ b&'0%8';L>L?6T!6$T>#TC>=$,B6#,I=>@$A?AA?6@U?@<C>"$,=>"=# H>*& L!?-"=L>@>,#-"?CI @=CB,=BC> U?@ "#A$-?=>" HI 1!L>6$V ")%'1)\#?-"C?-"#A,#$6"*%')(\#' C,4D23>:$>.*52((%'2(#32$+#+&-",!7>->&,6#-$-7&<C#.?CI#=$,>V<C>@@$#-&H$#$-T#CA?=$,@?-?6I@$@

羊种布鲁氏菌野毒株和疫苗株的HOOF-Prints技术鉴别

羊种布鲁氏菌野毒株和疫苗株的HOOF-Prints技术鉴别
分别将 B.melitensisvaccineM5、B.melitensisM43的 8个 位点重复序列与参考株 B.melitensis16M、B.suis1330、B.abor tus2308、B.ovis对应序列用生物学软件 DNAMAN进行序列分 析表明:B.melitensisvaccineM58个 位 点 的 重 复 序 列 与 B. melitensisM43对应序列相比,一致性较好,B.melitensisvaccine M5的 Locu3、Locu7、Locu8都与 B.melitensisM43的重复次数相 一致。 讨论
B.ovis
11π 2πor5π
2π 1π 0 5π 14π 6π
π—序列 AGGGCAGT;Δ—序 列 GGGGCAGT;ω—序 列 AAGGCAGT;—已 在 NCBI发 表 的 序 列,序 列 号 为 EF221600,EU232128,EU232129, EF221601;EU212130;EU255807,EU255808,EU265671,EU255809,EU265672,EU255811,EU255810,EU255806。
基 金 项 目:新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青 年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2物通过上海生工合成。 1.2.3 HOOF-Prints的 PCR反应体系与条件
10×TaqReactionBuffer2.5μL,dNTP(2.5mm)0.8μL上 游引物 (20μM)0.3μL下游引物(20μM)0.3μL,DNA模板 (疫苗株 M5)1μL(约 50ng/μL),去离子水 19.7μL,TaqDNA 聚合酶(2.5U/μL)0.4μL。95℃预变性 3min,94℃变性 1.5 min,53℃退火 50sec,72℃ 延伸 60sec,35个循环,72℃ 延伸 15 min,4℃保存。进行 1.2%琼脂糖电泳观察。 结果

广西羊源布鲁氏菌的种型鉴定

广西羊源布鲁氏菌的种型鉴定

广西羊源布鲁氏菌的种型鉴定陈泽祥;马晓菁;李军;李金平;刘丽娅;李常挺;陶立;杨威【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3)012【摘要】为了对广西山羊体内分离的布鲁氏菌进行种型鉴定,选取广西隆安县和南宁市流产的山羊胎儿体内分离出的布鲁氏菌各1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发现,分离株与布鲁氏菌的同源性高达98.6%~100%,表明分离菌株为布鲁氏菌.采用MOS-PCR和生物学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均为羊种生物Ⅱ型布鲁氏菌.动物攻毒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均为强毒菌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总页数】4页(P152-155)【作者】陈泽祥;马晓菁;李军;李金平;刘丽娅;李常挺;陶立;杨威【作者单位】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新疆兽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新疆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7;新疆兽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隆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隆安532700;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畜禽疫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相关文献】1.广西黑山羊羊种布鲁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J], 李常挺;李军;覃俊江;杨威;陈泽祥;赵武2.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的分离和鉴定 [J], 王远志;陈创夫;崔步云;张辉;盛金良;曹旭东;李有文;杨冬梅3.羊种布鲁氏菌M5-90疫苗株铁应答调控因子irr和rir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 [J], 赵晓丽; 曹旭东; 王奔奔; 张欢; 杨亚军; 杨宁宁; 王震; 杨琴; 王勇; 陈创夫4.羊种布鲁氏菌Wad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 [J], 孙浩杰;徐磊;孙佳丽;丁家波;毛开荣;蔡亚南;王楠5.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研究——Ⅱ.牛、羊、猪三种布鲁氏菌光滑型菌株外膜蛋白SDS-PAGE图谱的比较 [J], 武素怀;姜淑贤;尚德秋;李兰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 RNA-Seq 的羊种布鲁氏菌新转录本与非编码 RNA 鉴定

基于 RNA-Seq 的羊种布鲁氏菌新转录本与非编码 RNA 鉴定

基于 RNA-Seq 的羊种布鲁氏菌新转录本与非编码 RNA 鉴定郭英飞;陈泽良;王玉飞;龚春丽;杨明娟;袁久云;庄妤冰;柯跃华;杜昕颖;汪舟佳【摘要】目的:对羊种布鲁氏菌的转录本进行测序,鉴定基因组中新的转录本和非编码RN A。

方法提取羊布鲁氏菌的总RNA ,去除rRNA后连接接头逆转录成cDNA ,PCR扩增后进行测序,以羊布鲁氏菌16M的基因组序列为参照对测序得到的reads进行比对作图,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新转录本和非编码RN A的鉴定。

结果测序数据分析显示,reads在基因组上覆盖度较好。

与现有注释基因相比,有773个基因的5′或3′端在基因组的原有位置基础上发生了延伸,并发现了16个新的转录本。

根据测序结果,共鉴定出241条候选的非编码RNA (sRNA ),进一步的RT‐PCR验证结果显示,预测的sRNA在体外条件下有表达。

结论布鲁氏菌基因组中存在除了预测以外的新的转录本,布鲁氏菌中存在非编码RN A且在不同条件下有差异表达。

%To identify novel transcripts and sRNA in genome of B .melitensis by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otal RNA were extracted from B .melitensis culture and rRNA were remov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adaptor ,RNA was reversely transcribed into cDNA ,which were then subjected to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The generated reads were mapped to genome se‐quence of B .melitensis strain16M .With the mapping results ,novel transcripts and sRNA were identified by bioinformatics methods .Sequencing results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ome sequence was covered with the reads with good quality .A total of 773 genes were extended in their 5′and/or 3′ends of their original locations .Sixteen novel transcripts and 241 sRNAs candi‐dates wereidentified .RT‐PCR showed that some of the sRNA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under stress conditions .In B . melitensis genome ,there is novel transcript which is not predicted .The sRNA does exist in B .melitensis and were express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6页(P216-221)【关键词】布鲁氏菌;RNA-Seq;转录组;sRNA【作者】郭英飞;陈泽良;王玉飞;龚春丽;杨明娟;袁久云;庄妤冰;柯跃华;杜昕颖;汪舟佳【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0071; 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北京100843;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0071;武警总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69;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5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危害严重,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流行,该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利用Solexa测序技术鉴定策勒黑羊microRNA

利用Solexa测序技术鉴定策勒黑羊microRNA

利用Solexa测序技术鉴定策勒黑羊microRNA曾献存;贾斌;史洪才;申红;张永生;陈韩英【摘要】试验旨在挖掘、分析策勒黑羊卵巢组织microRNA (miRNA),为进一步研究特定miRNA参与策勒黑羊卵泡发育及激素分泌等相关生殖活动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从策勒黑羊卵巢组织中提取总RNA,分离、构建小片段RNA文库,进行Solex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9 527 311条干净序列读数,小RNA序列长度主要分布在21~23 nt;共鉴定出434个策勒黑羊卵巢组织表达的保守miRNA,其中表达量在100以上有167个;鉴定出57个候选miRNA,其中表达量在100以上有8个.测序成功获取了策勒黑羊卵巢组织miRNA序列及表达谱,卵巢组织miRNA表达丰富且表达量各异.【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01【总页数】6页(P204-209)【关键词】miRNA;Solexa;卵巢;策勒黑羊【作者】曾献存;贾斌;史洪才;申红;张永生;陈韩英【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3;新疆畜牧科学院农业部家畜繁育重点开发实验室,乌鲁木齐83200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药学院,石河子83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属于非编码调控RNA家族[1]。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miRNA广泛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凋亡、代谢及免疫反应等一系列生理过程[2-5]。

在生殖方面,miRNA在卵泡发生及发育、颗粒细胞功能、精子生成、黄体发育、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着床等生殖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9]。

卵巢是一个重要的生殖器官,对卵巢组织miRNA的鉴定挖掘及其功能探索已成为动物繁殖方面的研究热点[10]。

布鲁氏菌分子诊断与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分子诊断与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布鲁氏菌分子诊断与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张雪健;吴向未;谢松松;李颜玲;任中业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卷),期】2022(38)6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全球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布鲁氏菌病大多是由羊种布鲁菌感染所致,其次是牛种和猪种。

在过去的20年里,人类和动物布病的防控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

然而,由于其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控制和根除布病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已被国内外用来迅速检测研究布鲁氏菌,同时由于全球数据共享的数据库的建立,使得全球对于布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总页数】6页(P533-538)
【作者】张雪健;吴向未;谢松松;李颜玲;任中业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5
【相关文献】
1.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2.布鲁氏菌的分离、鉴定与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3.基于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的肿瘤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4.花生杂种分子鉴定和ahFAD2基因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5.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分子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的分离和鉴定_王远志

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的分离和鉴定_王远志

表 1 所用菌株的常规鉴定方法和结果 Table 1 Conven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results of used Brucella strains
( 1. 石 河 子 大 学 新 疆 地 方 与 民 族 高 发 病 省 部 共 建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石 河 子 大 学 动 物 科 技 学 院 , 新 疆 石 河 子 832003 ; 2. 中 国 疾 病 预 防 与 控 制 中 心 传 染 病 预 防 控 制 所 , 北 京 100050)
2结果
2.1 细 菌 培 养 培 养 82 h 后 , 部 分 菌 落 大 小 约 0.5 mm, 边 缘 整 齐 , 呈 露 滴 状 、 折 光 较 明 亮 , 符 合 布鲁氏菌的菌落形态。 2.2 omp22 PCR 鉴 定 对 培 养 82 h 后 长 出 的 42 个 疑 似 布 鲁 氏 菌 菌 落 进 行 PCR 鉴 定 , 并 用 热 灭 活 的 大 肠 杆 菌 DH5α 和 绵 羊 种 布 鲁 氏 菌 63/290 作 为 阴 性 对 照 ( NC) 和 阳 性 对 照 ( PC) , 20 个 菌 落 PCR 为 阳 性 结 果 ( 图 1) 。 2.3 染 色 鉴 定 对 20 个 PCR 鉴 定 为 阳 性 的 菌 落 进 行 改 良 萋 - 尼 氏 染 色 [3], 结 果 镜 下 有 12 个 菌 落 为 单 一的红色球杆菌, 而其他 8 个菌落虽被染成红色, 但有部分呈现蓝色, 说明菌落受到污染。 2.4 RFLP-PCR 鉴 定 PCR 扩 增 电 泳 图 ( 图 2) 显 示 , 阳 性 对 照 P 泳 道 和 1~9 泳 道 中 分 离 的 野 毒 株
图 3 布 鲁 氏 菌 omp2b 基 因 PCR 产 物 EcoRⅠ 酶 切 结 果 Fig.3 EcoRⅠ digestion of Brucella omp2b PCR product

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免疫效果实验及防控建议

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免疫效果实验及防控建议

127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免疫效果实验及防控建议李艳军/内蒙古开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28400摘 要:本文通过对S 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免疫效果实验及防控建议进行了阐述,发现采用正常剂量和加强剂量免疫羊血清抗体的阳转率明显低于加倍剂量免疫羊的血清抗体的阳转率。

为此在免疫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S 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免疫结果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在布病防控中,各部门加强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个人防护,对患病人员积极治疗,最大限度的减轻农牧民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S 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效果实验;防控建议为掌握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对羊群的免疫效果,我市在开鲁县他拉干水库牧铺试验点(存栏羊187只)进行免疫效果试验,设定试验时间为2012年9月25日至2013年3月25日。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 猪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批号1207003),购置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每瓶含布鲁氏菌活菌8000亿CFU ,用凉水稀释疫苗,每只羊灌服剂量100亿CFU 。

1.2 试剂 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批号201204;布病试管凝集抗原:批号201201;标准阴阳性血清批号201101,2009-1均购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3 试验方法 免疫前采血,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剔除阳性畜。

选择100只阴性羊分三组免疫,A 组1-35号(每头灌服100亿CFU );B 组36-70号(每头灌服200亿CFU );C 组71-100号(每头灌服100亿CFU ),于免疫21天时追加免疫100亿CFU 。

1.4 疫苗免疫效果测定 口服疫苗后21d 、60d 、90d 、120d 、150d 采血检测免疫抗体的长效动态。

依据GB/T18646-2002标准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2 结果2.1 疫苗的安全性 三组羊群接种疫苗后,均未观察到疫苗接种反应,表明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按照试验设计方法口服接种后是安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 1007-7626CN 11-3870/Q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10年10月26(10):923 929收稿日期:2010-06-07;接受日期:2010-07-22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No.2008ZX1004-0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No.2009CB522602)*联系人Tel :86-10-66948434;E-mail :yufeiwang21@ (王玉飞)Tel :86-431-87836161;E-mail :bo_liu@ (刘波)Received :June 7,2010;Accepted :July 22,2010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Program for Infectious Disease of China (No.2008ZX10004-015)and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973Program ,No.2009CB522602)*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86-10-66948434;E-mail :yufeiwang21@ (Wang Yu-Fei )Tel :86-431-87836161;E-mail :bo_liu@ (Liu Bo )羊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 分子BSR-2的预测与鉴定王同坤1),2),王立贵2),陈泽良2),杜昕颖2),汪舟佳2),黄留玉2),刘波1)*,王玉飞2)*(1)吉林大学畜牧医学院,长春130062;2)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0071)摘要利用RT-PCR 和RACE 等方法对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羊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 (small non-coding RNA ,sRNA )BSR-2进行了实验鉴定,并通过分析BSR-2在胞内生存缺陷株中的转录情况以及预测BSR-2的靶标基因对BSR-2的功能进行初步探讨.RT-PCR 结果表明,BSR-2在羊布鲁氏菌的总RNA 中存在转录本,而且在不同的应激条件下转录水平不同.RACE 结果表明,BSR-2长224nt ,位于Ⅱ号染色体的BMEII0742和BMEII0743之间的基因间区.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BSR-2可能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能力相关.关键词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 ;胞内生存;靶基因中图分类号Q933Predi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Non-coding RNA BSR-2in Brucella melitensisWANG Tong-Kun 1),2),WANG Li-Gui 2),CHEN Ze-Liang 2),DU Xin-Ying 2),WANG Zhou-Jia 2),HUANG Liu-Yu 2),LIU Bo 1)*,WANG Yu-Fei 2)*(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62,China ;2)Institute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 ,Beijing100071,China )Abstract The small non-coding RNA (sRNA )BSR-2in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B.melitensis was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approach.The expression of BSR-2was examined under different stressconditions (acid shock ,limited nutri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simulating the intracellular environmentof macrophage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 ),and the precise start and endpoint of BSR-2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5ᶄand 3ᶄ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experiments.The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BSR-2in B.melitensis strain deficient for intracellular survival were analyzed.The mRNA targets of BSR-2were predicted by TargetRNA.RT-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BSR-2-encodestranscripts were detected under TSB4.0(acid shock ),GEM7.0(limited nutrition ),and H 2O 2(oxidative stress )in B.melitensis ,verifying the presence of BSR-2.The 5ᶄand 3ᶄends of BSR-2weremapped by RAC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BSR-2was 224nt.Sequence analyses of BSR-2indicatedthat BSR-2was located on the intergenic regions between BMEII0742and BMEII0743,transcribedindependently of the flanking ORFs ,and highly conserved in Brucella species.The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BSR-2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mutation of virB and vjbR ,which played important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第26卷role in the Brucella intracellular survival.And BSR-2was predicted to have three mRNA targets,including th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AraC involved in virulence gene control in B.melitensis.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mall non-coding RNA BSR-2was located on the chromosomeⅡof B. melitensis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acellular survival of B.melitensis.Key words Brucella;small non-coding RNA;intracellular survival;target gene细菌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是近年来在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RNA调控子.它们不编码蛋白质,通常位于基因间区,长度在50 500个核苷酸之间,广泛参与体内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1].细菌sRNA是细菌代谢、毒力和适应环境压力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应对环境变化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2,3].sRNA主要通过碱基配对与靶标mRNA结合来发挥生物调控作用,而且sRNA与靶标mRNA的配对大多需要RNA 伴侣分子Hfq蛋白的参与[4].迄今为止,大部分细菌sRNA的研究集中在大肠杆菌等模式生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转向致病菌,如:霍乱弧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沙门氏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这些病原菌中,已经证实s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并在毒力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3,5 8].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不仅给我国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生活,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布鲁氏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它们主要寄生于机体的单核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内,胞内存活和复制是布鲁氏菌致病的关键,而适应胞内的环境又是布鲁氏菌实现胞内生存的关键[9].因此,了解布鲁氏菌如何适应胞内的恶劣环境并在其中生存对于理解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至关重要.由于sRNA是细菌适应环境压力的重要调节因子,我们推测,sRNA在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识别布鲁氏菌的sRNA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已有研究表明,布鲁氏菌内有sRNA的分子伴侣Hfq蛋白,而且Hfq与布鲁氏菌对高氧、酸等胞内环境的适应和毒力有关[10].但至今为止,在布鲁氏菌中还未见有sRNA的报道.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布鲁氏菌的sRNA进行了预测,共得到21个候选的sRNA分子,对其中的BSR-2进行了实验鉴定,并初步探讨了BSR-2的功能.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菌株和质粒羊布鲁氏菌(Brucella melitensis,16M)是布鲁氏菌强毒株,为本室保存;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为本室保存;ΔvirB 和ΔvjbR为本室构建的羊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缺陷株;pMD19-T Simple Vector购自TaKaRa公司.1.1.2引物从NCBI中下载B.melitensis16M (AE008918)的序列,使用Primer Premier5(PREMIER Biosoft International,Palo Alto)软件进行引物设计,设计的引物由北京奥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5ᶄ和3ᶄRACE Outer/Inner Primer序列来自TaKaRa公司的5ᶄFull RACE Kit和3ᶄFull RACE Core set说明书.Table1为引物序列.Table1Primer sequence used in this studyPrimer Sequence(5ᶄ→3ᶄ)Sequence No.of AE008918 BSR-2-F GCAACAGAATCGCCTACAATC781718-781698BSR-2-R CGGCTTTTCGCTGTCATTC781611-78162916sRNA-F CACTGGACCATTACTGACGC190440-19045916sRNA-R ACTAAGGGCGAGGGTTGC190831-1908145ᶄRACE Outer CATGGCTACATGCTGACAGCCTA5ᶄRACE Inner CGCGGATCCACAGCCTACTGATGATCAGTCGATG3ᶄRACE Outer TACCGTCGTTCCACTAGTGATTT3ᶄRACE Inner CGCGGATCCTCCACTAGTGATTTCACTATAGG1.1.3试剂大豆胰蛋白胨肉汤(TSB)购自OXOID公司,用于布鲁氏菌的培养;质粒提取试剂盒、随机引物、DNaseⅠ、核糖核酸酶抑制剂RNasin 和逆转录酶M-MLV购自Promega公司;Trizol购自429第10期王同坤等:羊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分子BSR-2的预测与鉴定lnvitrogen公司;PolyA聚合酶和ATP购自NEB公司;dNTP、rTaq酶、Premix Ex Taq TM(Perfect RealTime)试剂盒、5ᶄFull RACE Kit和3ᶄFull RACECore set购自TaKaRa公司.1.2BSR-2的生物信息学预测从NCBI(ftp:///genomes/Bacteria/)下载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16M的染色体序列(NC_003317.1和NC_003318.1两条染色体,Ⅰ和Ⅱ),提取基因间区片段.在基因间区用pftools2.3(http://www.isrec.isb-sib.ch/ftp-server/pftools/)寻找启动子(cut-off值取255),用RNAMotif寻找终止子,其中的motif descriptor来自(http:///sackler/waldorlab/sRNAPredict/),然后再在去冗余基础上预测出具有完整转录单元的基因间区,去除含有tRNA和rRNA的序列.最后,通过与相近的基因组比对,找出保守的基因间区作为候选的sRNA序列.1.3RNA、DNA的操作和序列分析RNA的提取采用Trizol法,为了去除DNA的污染,用DNA酶对抽提的RNA进行处理.质粒DNA提取采用Promega试剂盒.DNA序列分析采用的软件为Artemis和BLAST.RNA二级结果预测采用MFOLD软件(http:///applications/mfold/).1.4BSR-2的RT-PCR鉴定将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A600=1.6)的16M菌液离心,PBS漂洗3遍.将菌体重悬到等量的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应激刺激处理.酸刺激是将菌体重悬到TSB培养基(pH4.0)中,37ħ作用20min;营养缺乏刺激是将菌体重悬到GEM培养基[11](pH7.0)中,37ħ作用20min;高氧刺激是将菌体重悬到含有1.5mmol/L H2O2的TSB培养基(pH7.0)中,37ħ作用20min;同时将菌体重悬于pH7.0的TSB培养基中,37ħ作用20min.刺激处理后用Trizol抽提RNA,Nanodrop1000核酸蛋白微量定量仪测定浓度后,以随机引物为逆转录引物,用M-MLV逆转录酶将其逆转录成cDNA.以不同刺激条件下的16M cDNA为模板,分析预测的BSR-2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转录情况,同时以转录相对保守的16S rRNA 作为内参.1.5RACE5ᶄRACE使用Takara Biochemical的5ᶄFull RACE Kit.具体操作见相关说明书.进行3ᶄRACE 实验时,首先利用poly A聚合酶在提取的总RNA的3ᶄ端加上poly A尾,然后以poly(A)-RNA为模板,使用3ᶄRACE Adaptor引物进行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首先用BSR-2-F和3ᶄRACE Outer Primer进行Outer PCR反应,再用BSR-2-F和3ᶄRACE Inner Primer进行Inner PCR反应.5ᶄ和3ᶄRACE的PCR产物与pMD19-T Simple Vector相连,转入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涂布氨苄抗性平板.对抗性平板长出的克隆进行PCR鉴定.首先用BSR-2特异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为阳性的再进一步用5ᶄRACE inner primer与BSR-2-R(或用BSR-2-F和3ᶄRACE Inner Primer)扩增,阳性克隆送往北京奥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与B.melitensis16M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确定BSR-2的5ᶄ和3ᶄ端.1.6荧光定量RT-PCR检测BSR-2在ΔvirB和ΔvjbR中的转录将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A600=1.6)的16M、ΔvirB和ΔvjbR菌液离心,PBS漂洗3遍,将菌体重悬到TSB培养基(pH4.0)中,37ħ作用20min后提取菌体的RNA,DNase I处理后,逆转录成cDNA.以不同菌株的cDNA为模板,分析预测的BSR-2在不同菌株中的转录情况.BSR-2的定量PCR测定采用Bio-Rad IQ5荧光定量PCR仪.定量PCR反应体系:Premix Ex Taq TM(2ˑ)12.5μL,引物(20μmol/L)各0.5μL,cDNA模板1μL,dd H20加至终体积25μL.反应条件:预变性95ħ15s;扩增95ħ30s,60ħ30s,72ħ30s,50个循环,60ħ单点收集荧光;熔解曲线60ħ30s.每次试验均包括无菌水对照.PCR完成后,根据扩增曲线,确定Ct值,在Excel 软件上进行相对定量研究和统计处理.以16S rRNA 为阳性内对照基因,校正cDNA模板的拷贝数.相对定量采用2-ΔΔCt方法计算,即ΔCt目标基因=Ct(目标基因)-Ct(同一样本16S rRNA);ΔΔCt目标基因=实验组ΔCt目标基因-对照组ΔCt目标基因,而相对倍数(实验组/对照组)=2-ΔΔCt.实验重复3次.以野生株16M作为对照组,ΔvirB和ΔvjbR作为实验组.1.7BSR-2靶标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利用TargetRNA预测BSR-2靶标基因. TargetRNA主要是利用动态规划算法,在特定的基因组中寻找与sRNA存在潜在碱基配对的mRNA分子.在进行靶标预测时,首先根据情况选择一种模型对候选的sRNA和mRNA序列进行打分,并假定分数遵从极值分布,于是每1个候选靶标得到1个P529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第26卷值,P 值越小,相应的mRNA 越可能是靶标.TargetRNA 可从网上免费获取(http :// /targetRNA ).2结果2.1BSR-2的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在布鲁氏菌B.melitensis16M 的两条染色体上共预测了21个候选的sRNA 分子.将预测的sRNA 分子命名为BSR (Brucella small RNA ),BSR-2即为我们预测的sRNA 分子之一.BSR-2的预测转录起点为781743,转录终点781583,位于Ⅱ号染色体上.2.2BSR-2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转录情况通常细菌sRNA 的表达与应激条件有关.因此,我们利用RT-PCR 对预测的BSR-2在酸、营养缺乏、氧化应激等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的不同应激条件下的转录情况进行了检测.从Fig.1中可以看出,BSR-2在布鲁氏菌的标准培养基TSB7.0中不能转录,在酸(TSB4.0)、营养缺乏(GEM7.0)和氧化应激条件(H 2O 2)等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的应激条件下可以转录.实验结果表明,BSR-2在总RNA 中存在转录本,而且仅在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的应激条件下转录,提示BSR-2可能与布鲁氏菌适应巨噬细胞内环境有关.Fig.1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of BSR-2underdifferent conditionsB.melitensis 16M was culturedin TSB to logarithmic phase (A 600=1.6)and subjected to different stresses.Total RNA was isolated and relative transcription of BSR-2was quantified by normalization with 16S rRNA.BSR-2was transcribed under TSB4.0(acid shock ),GEM7.0(limited nutrition ),and H 2O 2(oxidative stress ),but could not transcribed under TSB7.0(normal laboratory conditions )2.3BSR-2的序列分析通过RACE 获得BSR-2的5ᶄ端为781806,3ᶄ端为781583,长224nt ,其编码基因位于 B.melitensis 16M 的BMEII0742和BMEII0743之间的基因间区(Fig.2A ).由于BSR-2的转录方向与两侧的ORF 均相反,证实BSR-2肯定是单独转录的,符合sRNA 的特征.BLAST 比对结果表明,BSR-2在布鲁氏菌种间的同源性达到100%(Fig.2B ),说明BSR-2具有高度保守性,这也符合sRNA 的特征.利用MFOLD 软件分析BSR-2折叠后的二级结构,见Fig.2C.2.4BSR-2在ΔvirB 和ΔvjbR 中的转录BSR-2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转录分析结果提示,BSR-2与布鲁氏菌适应巨噬细胞内环境有关,因此有可能影响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能力.为了进一步分析BSR-2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的关系,我们比较了BSR-2在野生株16M 和胞内生存缺陷株ΔvirB 和ΔvjbR 中的表达情况.由virB 操纵子编码的Ⅳ型分泌系统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密切相关,ΔvirB 突变株在巨噬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减弱,在小鼠体内很快被清除[11].VjbR是布鲁氏菌密度感应系统的LuxR 转录激活子,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能力和毒力相关[12].从Fig.3可以看出,BSR-2在ΔvirB 和ΔvjbR 突变株中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荧光定量RT-PCR 结果再次提示,BSR-2可能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相关.2.5BSR-2靶基因的预测利用TargetRNA 对BSR-2的靶标基因进行了预测,翻译起始区的取值范围从起始密码子上游-30nt 到下游20nt ,核心匹配片段的长度为9nt ,预测结果见Fig. 4.BSR-2的靶基因有3个,BMEII0588(formatedehydrogenaseaccessoryprotein )、BMEII1098(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araC family )、BMEII0502(carbonic anhydrase ).其中AraC 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调控因子,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能力和毒力相关[13,14].因此,我们推测BSR-2可能通过毒力调控子AraC 来调控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能力.3讨论细菌sRNA 最初于上世纪60年代被发现,早期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只有10几种编码sRNA 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被发现,而且大多是由于其高丰度而偶然被发现.近几年,随着各种创新性的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实验方法的发展,才真正开始对细菌sRNA 进行系统研究[15,16].布鲁氏菌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使得采用系统搜寻的方法在基因组中寻找sRNA 的编码基因629第10期王同坤等:羊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 分子BSR-2的预测与鉴定Fig.2Sequence and structure of BSR-2(A )The location of BSR-2on the chromosome of B.melitensis ;(B )Sequencealignment of BSR-2in Brucella ;(C )Predicted secondary structure of BSR-2in B.melitensis at 37ħusing the MFOLDprogramFig.3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of BSR-2in ΔvirB andΔvjbRRelative transcription of BSR-2in 16M ,ΔvirB and ΔvjbR.B.melitensis were cultured in TSB tologarithmic phase and transferred into TSB4.0for 20min at 37ħ.RNA was isolated and relative transcription of BSR-2was quantified by RT-PCR成为可能.我们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布鲁氏菌16M 的全基因组进行sRNA 预测,主要是通过在基因间区寻找具有转录子和终止子的完整转录单元来预测sRNA.BSR-2就是我们预测得到的sRNA 之一.计算机预测的方法虽然具有快速、低成本等优点,但预测的结果常存在假阳性,所以计算机预测所得到的sRNA 需要进行实验确认.由于细菌sRNA 的表达通常与应激压力相关.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RT-PCR 对预测的BSR-2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转录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BSR-2在布鲁氏菌的总RNA 中存在转录本.接着,我们又通过5ᶄ和3ᶄRACE 来获取BSR-2的准确转录起点及终点,并对BSR-2的序列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SR-2的转录方向与两侧的ORF 均相反,是单独转录的,为729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第26卷Fig.4Prediction of mRNA targets of BSR-2The mRNA targets of BSR-2 were predicted by TargetRNA(http:///targetRNA)反式非编码小RNA;此外,BSR-2在布鲁氏菌种间还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这些均符合sRNA的特征,也再次确定了BSR-2作为sRNA存在的真实性.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胞内生存是布鲁氏菌致病的关键环节,而适应胞内环境则是布鲁氏菌实现胞内生存的关键.目前认为,大部分的sRNA 在应对环境变化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有些还与细菌的毒力有关.因此,我们在试验中也初步探讨了BSR-2与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的关系.RT-PCR结果表明,BSR-2仅在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的应激条件下转录,而在实验室培养条件TSB7.0中不能转录,提示BSR-2可能与布鲁氏菌适应巨噬细胞内环境有关.此外,BSR-2在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缺陷株ΔvirB和ΔvjbR中转录水平降低,表明BSR-2可能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相关.靶基因预测结果表明,BSR-2有3个靶基因,其中AraC 是布鲁氏菌的重要毒力调控因子,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能力和毒力相关.因此,我们认为sRNA可能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相关,在应对环境变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本研究,我们在布鲁氏菌中证实了sRNA 分子的存在,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下一步我们准备一方面对其它预测的sRNA分子进行鉴定,另一方面开展BSR-2对araC的调控作用研究,深入探讨BSR-2在布鲁氏菌胞内生存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和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并为防治布鲁氏菌感染提供新的疫苗作用靶标.参考文献(References)[1]Gottesman S.Micros for microbes:non-coding regulatory RNAs in bacteria[J].Trends Genet,2005,21(7):399-404[2]Toledo-Arana A,Repoila F,Cossart P.Small non-coding RNAs controlling pathogenesis[J].Curr Opin Microbiol,2007,10(2):182-188[3]Vogel J.A rough guide to the non-coding RNA world of Salmonella[J].Mol Microbiol,2009,71(1):1-11[4]Valentin-Hansen P,Eriksen M,Udesen C,et al.The bacterial Sm-like protein Hfq:a key player in RNA transactions[J].MolMicrobiol,2004,51(6):1525-1533[5]Sittka A,Lucchini S,Papenfort K,et al.Deep sequencing analysis of small noncoding RNA and mRNA targets of the global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Hfq[J].PLoS Genet,2008,4(8):e1000163[6]Arnvig K B,Young D B.Identification of small RNAs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Mol Microbiol,2009,73(3):397-408[7]Christiansen J K,Nielsen J S,Ebersbach T,et al.Identification of small Hfq-binding RNAs in Listeria monocytogenes[J].RNA,2006,12(12):1383-1396[8]Tsui H C T,Mukherjee D,Ray V A,et al.Identification and829第10期王同坤等:羊布鲁氏菌非编码小RNA分子BSR-2的预测与鉴定characterization of noncoding small RNAs in Streptococcuspneumoniae serotype2strain D39[J].J Bacteriol,2010,192(1):264-279[9]Celli J.Survivng inside a macrophage:The many ways of Brucella[J].Res Microbiol,2006,157(2):93-98[10]Robertson G T,Roop R M Jr.The Brucella abortus host factor I (HF-I)protein contributes to stress resistance during stationaryphase and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virulence in mice[J].MolMicrobiol,1999,34(4):690-700[11]Wang Y,Chen Z,Qiao F,et parative proteomics analyses reveal the virB of B.melitensis affects expression ofintracellular survival related proteins[J].PLoS ONE,2009,4(4):e5368[12]付思美,白耀霞,曲勍,等.布鲁氏菌vjbR突变株的构建及其毒力表型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Fu Si-Mei,Bai Yao-Xia,Qu Qing,et al.Construction of the vjbR mutant strain andanalysis of its virulence phenotypes[J].Microbiology),2010,37(8):1188-1193[13]Anderson E S,Paulley J T,Roop R M2nd.The AraC-lik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DhbR is required for maximum expressionof the2,3-dihydroxybenzoic acid biosynthesis genes in Brucellaabortus2308in response to iron deprivation[J].J Bacteriol,2008,190(5):1838-1842[14]Haine V,Sinon A,Steen F V,et al.Systematic targeted mutagenesis of Brucella melitensis16M reveals a major role forGntR regulators in the control of virulence[J].Infect Immun,2005,73(9):5578-5586[15]Livny J,Waldor M K.Identification of small RNAs in diverse bacterial species[J].Curr Opin Microbiol,2007,10(2):96-101[16]程汝滨,苗翠翠,宫倩红,等.细菌非编码小RNA分子RyhB的结构与功能[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eng Ru-Bin,Miao Cui-Cui,Gong Qian-Hong,et al.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acterial small noncoding RNA RyhB[J].Chin J Biochem Mol Biol),2009,25(7):590-5969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