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_以汉与匈奴的关系为例
七年级历史 西汉的民族关系
七年级历史西汉的民族关系
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涉及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的关系。
以下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一些关键点:
1. 汉族的形成与特征:在西汉时期,汉族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共同语言文字、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居住区域和共同心理状态的人口众多的民族。
2. 与匈奴的关系:西汉初年,冒顿单于登位,是匈奴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由于匈奴的骚扰,西汉初年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即汉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每年送去大量财物。
然而,即使采取了这种政策,匈奴的骚扰并未停止。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了北方的威胁。
3. 与西域各族的关系: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
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
4. 民族关系的总体趋势:尽管西汉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发生过战争,但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导致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各族社会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特点,既有冲突和战争,也有和平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北方的匈奴、乌桓、鲜卑,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西南夷和西域各族。
它们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加强了。
一、两汉与匈奴的关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1、汉初:关系:匈奴攻汉,被迫“和亲”,贸易往来原因:汉国力有限,社会贫困;匈奴强盛史实:前200年白登之围(刘邦)2、汉武帝:政策:军事打击原因:国力强盛,兵多粮足,中央集权巩固史实和结果:三次战役:前127、前121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收回河南地、河西走廊,匈奴受重创,迁徙漠北3、汉元帝关系:匈奴归附汉,自愿和亲,互市,文化往来原因: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汉相对强盛史实:昭君出塞意义:A密切汉匈关系,四十多年和睦相处; B 有利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二、两汉与西域的关系1 、张骞通西域目的:联合大月氏,反击匈奴;加强同西域的联系时间:前138; 前119两次出使意义:①交通:A“凿空”,打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B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关系的发展②交流联系:天山南北与内地连成一体;中原同西域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西域社会进步(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法、造纸术);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③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贡献;使世界几大文明汇合,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2、西域归属中央政权标志: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职能: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意义:A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3 、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明帝时)背景: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意义: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加强。
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概念:西域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三、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概念:西南地区数十个少数民族,如夜郎等,统称“西南夷”。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表现: 的问世、 表现: 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 》的问世、天文 的发明、 和医学的成就。原因: 和医学的成就。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其产生的 基础。 基础。 (4)气势恢弘 原因:秦汉大一统的帝国的影响。表现:万里长城、 原因:秦汉大一统的帝国的影响。表现:万里长城、 史学辉煌巨著《史记》 秦陵兵马俑、史学辉煌巨著《史记》。
(2)与日本的交往。秦汉时期, (2)与日本的交往。秦汉时期,不少中国人渡海去 与日本的交往 日本。汉武帝时, 日本。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 与汉通使。 国王“ 半岛 与汉通使。东汉光武帝赐 倭奴国国王“汉委 奴国王”金印。 奴国王”金印。 2.两汉与中亚、南亚、 2.两汉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国家的交往 两汉与中亚 (1)便利的交通条件:西汉时有从长安出发,经河 (1)便利的交通条件:西汉时有从长安出发, 便利的交通条件 玉门关或阳关、西域、葱岭, 西走廊、玉门关或阳关、西域、葱岭,通往大月 氏、安息 、大秦的陆上要道“丝绸之路”。汉武 大秦的陆上要道“ 帝以后,还开辟了“ 帝以后,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5讲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 系和秦汉时期的文化 基础落实
一、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1.与匈奴的关系 1.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鉴于国力有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 并进行贸易往来。 限,汉政府与匈奴“ 和亲 ”,并进行贸易往来。 汉政府与匈奴“ 北击匈奴, (2)汉武帝时,派 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匈奴 汉武帝时, 迁徙漠北。 迁徙漠北。 作为公主, (3)汉元帝时,将宫女 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 呼 汉元帝时, 单于。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 韩邪 单于。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四十多 年间双方和睦相处。 年间双方和睦相处。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汉武帝时期: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汉武帝时期: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充溢露积于外, 至腐败不可食。 至腐败不可食。 汉高祖时期: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汉高祖时期: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一、汉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社会状况 、 2、与西汉的关系 、 和亲” ①汉高祖——“和亲”政策 汉高祖 和亲 战争(军事反击 ②汉武帝——战争 军事反击 汉武帝 战争 军事反击) 原因:国力强盛 原因 国力强盛 政权巩固, 政权巩固,无后顾之忧 强大的骑兵队伍 卫青、 卫青、霍去病的军事才能
二、张骞出使西域
1、西域的含义 、 2、张骞通西域 、 时间:公元前 时间:公元前138年 年 目的: 目的: 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意义: 意义: 3、西域都护的设置 、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标志-- 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
一、汉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社会状况 、 2、与西汉的关系 、 和亲” ①汉高祖——“和亲”政策 汉高祖 和亲 战争(军事反击 ②汉武帝——战争 军事反击 汉武帝 战争 军事反击) ③汉元帝——和亲 汉元帝 和亲 3、与东汉的关系 、
匈
匈奴的兴起
奴
1、和战交替, 、和战交替, 以和为主; 以和为主; 2、和战受汉 、 政权强弱影 响 3、匈奴政权 、 内部不稳
奴
夫余 乌桓
西
域
一、汉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社会状况 、 以畜牧业为主, ①以畜牧业为主,从事农业生产 世纪, ②公元前3世纪,铁器的广泛使用 公元前 世纪 匈奴——奴隶制国家 ③匈奴 奴隶制国家
匈奴的生活状况: 匈奴的生活状况: 逐水草,习涉猎, 逐水草,习涉猎, 忘君臣,略婚宦, 忘君臣,略婚宦, 驰突无垣
归纳秦汉时期, 归纳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自战国以来,中国北方边疆大漠南北散居这一个部落众多的匈奴族。
该族以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有些兼营少量的农业生产,并逐渐进入阶级社会。
自秦将蒙括率兵北击匈奴,迫使他们北迁七十余里,从此匈奴不敢南下骚扰,北部边境曾一度安宁。
秦汉之际,匈奴乘中原内乱之机,又南下河套地区。
尤其冒顿单于杀父自立以后,匈奴实力空前强大,对汉朝的骚扰更是变本加厉。
西汉王朝建立伊始,所面临的就是这样强悍的对手,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刘邦令韩王信徙封太原以北,都于晋阳,以防御匈奴南下侵扰。
这年秋,冒顿单于率兵南下,围攻马邑。
韩王信几次去匈奴,要求撤兵,以便求得和平的解决。
汉王朝闻讯,以免发兵救援,一面怀疑韩王信有二心,曾派人责备他。
韩王信恐遭杀身之祸,于同年九月投降匈奴。
冒顿乘胜引兵南下,越过句注山,向太原郡进军,直攻下晋阳为止。
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刘邦得知韩王信投降,亲自率兵征讨,大破韩军,斩杀韩将王喜,韩王信逃往匈奴。
韩将曼丘臣、王黄共立赵立为王,收韩军散兵,并与韩王信及匈奴合谋攻汉。
联合军在晋阳发生激战,汉军连获大胜。
汉军乘胜北击,娄敬发现匈奴情况异常,要刘邦担心匈奴埋伏奇兵,劝他收兵回师。
但刘邦一意孤行,陷于汉军主力到达平城,冒顿单于预设精兵埋伏,终于以四十万骑将刘邦包围在白登山。
汉军被围七天,粮饷供应断绝,情况十分危急。
刘邦只好采用陈平的计策,派人厚贿冒顿阏氏(匈奴妻妾的称号),阏氏乃劝说冒顿撤兵。
冒顿也怀疑王黄和赵立与汉有夹击匈奴之谋,不敢轻举妄动,便听从阏氏之言,刘邦才得以解围。
平成一役大败,刘邦撤兵南归,匈奴对于边地的侵扰也更加肆无忌惮。
刘邦采用娄敬的建议,高祖九年(前198年),刘邦以“家人子”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派娄敬与匈奴定下和亲之约。
这种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军事冲突,使汉王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对汉初的经济发展和搞好民族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但终究不能有效地阻止匈奴的南侵。
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的关系
参考内容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财政改革的重要阶段。本次演 示将介绍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影响,以深入了解这一时期 财政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一、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目的 和必要性
汉武帝时期,国家面临着财政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以及经济衰败等问题。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 农民负担、促进经济发展。这些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汉匈贸易
尽管战争不断,但汉匈两族之间的贸易活动并未完全停止。在长城沿线设立关 口,允许汉匈两族进行贸易活动。这些贸易活动满足了双方的需求,促进了经 济和文化交流。此外,汉朝还通过征收匈奴人民的税收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五、结论
综上所述,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表现为战争与和平并存。虽然战争给 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 在这一时期,汉朝通过积极调整政策、采取进攻态势并实行和亲政策等手段维 护了边境安全和稳定了两国关系。汉匈贸易等经济文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满 足了双方的需求。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现代国际关系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促进经济发展
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由于财政收入的不足以及农民负担 的沉重,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支撑。因此,推行财政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措施。
二、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具体 内容
1、税制改革
汉武帝推行了“算缗”和“告缗”政策。“算缗”是对商人、手工业者和拥有 田产的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告缗”则是鼓励人们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官 员和商人,并对告发者进行奖励。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 入,而且打击了贪污腐败现象。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4、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原因-结果-- 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
束缚和奴役,西域和内 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投笔从戎
三、西南夷和百越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汉和朝鲜、 1、汉和朝鲜的 友好交往 铸铜、制漆技 术铁制生产工具 传到朝鲜 檀弓、果下马输 入中国
2、汉和日本的友好 交往 铸铜、冶铁技术、 丝帛传到日本
联络大月氏东 原因- 西夹击匈奴
路线- 结果-
结果: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 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1、获得西域的资料,传播了西汉的声威 获得西域的资料, 2、开通了与西域的交通,称为“凿空”,促进了西域 开通了与西域的交通,称为“凿空” 的进步 3、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频繁往来,促进当时世界上几 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频繁往来, 大文明的汇聚 4、中原与西域关系日益密切
3、汉和越南的友好交往 铁犁牛耕和水利技术传到越南 象牙、犀牛、 象牙、犀牛、珍珠不断输入中国
五、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 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
概念: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 从长安往西, 概念 :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 , 从长安往西 , 经 过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运到西亚, 过河西走廊 , 今新疆境内 , 运到西亚 , 再由 西亚转运到欧洲, 西亚转运到欧洲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 之路。 之路。 意义: 意义: 1、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进行了频繁的经 、中国与中亚、西亚、 济文化交流。 济文化交流。 2、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 、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 造纸术传出。佛教传入。 造纸术传出。佛教传入。
一、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概况 、 2、西汉初年 、 3、汉武帝时 、 4、汉元帝时 、 5、东汉时期 、
汉族与匈奴的关系
汉族与匈奴关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民族共同体。
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朝代和民族,中国境内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并以这一文化为纽带,使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
虽然经历过历史上多次的大动荡、大分化,也发生过民族间的相互战争和摩擦,但它们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仍然把中华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尤其是在和匈奴的关系上……一、秦汉与匈奴战国末年,古老而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在大漠南北崛起了。
尧舜时称它为荤鬻,自称黄帝的后代,与夏朝密切的交往。
在商朝和西周是侵扰北方,掠财、害民。
后来,生产力大大提高,产品有了剩余,集体化游牧转变为个体化,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
随着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出现,以及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积累了大量财富和奴隶,加强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后来又加强和完善组织机构,增设等级森严的各级官职,把匈奴分为左右中三大部,中央设单于庭,统领全国军政,左贤王庭在东部、右贤王庭在西部,分管各自的军政事务。
为了维护匈奴奴隶主的统治秩序,冒顿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组织,发展了军队。
“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
“匈奴驱驰于楼烦之下”,不断南下侵扰燕,赵,秦北方边境,给三国以很大的威胁,迫使燕秦赵三国修筑长城以御之。
前325-前299年,赵武灵王攻破楼烦、林胡,修筑外长城,与匈奴隔长城相望。
前265年赵孝成王派李牧守代、雁门郡,以资防备,结果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给匈奴以很大打击,迫使匈奴十数年不敢侵扰赵国的边城。
二、西汉与匈奴西汉初期,中原几经战乱,社会经济残破,劳力不足,物资匮乏,国力极度空虚,社会秩序极不稳定。
刚建立的汉朝面临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秩序的巨大任务,加上地方“异姓诸王”的存在,中央集权尚未确立,无力抗拒匈奴的不断侵扰,只能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
1、和亲政策刘邦死后,子刘盈(惠帝)即位。
前192年,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为阏氏,另送千金财物,结和亲之约。
两汉与匈奴关系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20213133班47号袁馨自古以来,我国的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两汉与匈奴的关系更是其中的典型。
一匈奴起源要了解两汉与匈奴的关系,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匈奴的起源。
中国局部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或者是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死后,其子与父亲的妻妾,向北迁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秦朝之前的鬼方、混夷、戎、狄、胡等等,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匈奴〞原义,为“人〞,义为“天帝之子〞,源于原始时期对天神的信仰。
据王国维考证,“匈奴〞二字急读为“胡〞。
而“胡〞一词在匈奴人心目中,也以为即“天之骄子也〞。
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还有人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同,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战国末期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部。
上述看法并未统一,这也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
二平城之围平城之围又称白登之围公元前201年秋,匈奴冒顿单于攻马邑,刘邦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忧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
随后韩王信与匈奴出兵,进入雁门关,攻下太原郡。
第二年冬,汉高祖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并镇压韩王信叛乱。
汉军连连取胜,使韩王信军队遭到重大伤亡,其部下亦被汉军杀死,韩王信逃奔匈奴。
韩王信的一些将领拥立赵国后代赵利为王,聚集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准备再次与匈奴合谋攻汉。
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在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离石,楼烦西北均被汉军部队击溃。
汉军节节胜利,已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
刘邦听说匈奴驻兵于代谷派使臣出使匈奴,而匈奴成心将老弱病残列于阵前以迷惑刘邦。
刘邦派刘敬〔娄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认为匈奴不可击。
刘邦不听劝告,大骂刘敬并将刘敬囚禁在广武城。
刘邦率骑兵先到平城,而步兵还未完全赶到。
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着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就被围困在白登山。
汉代匈奴与汉族的关系演变
汉代匈奴与汉族的关系演变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多次变化和演变。
这种关系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对双方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汉代初期的汉匈关系主要是以战争为主的。
当时的汉朝刚刚建立,而匈奴势力强大。
匈奴经常侵扰中原,对汉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匈奴的挑战,汉朝实行了比较强硬的对外政策,进行了多次的征战。
其中,著名的汉武帝时期的匈奴战争可以说是整个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汉朝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武力镇压匈奴是无法长久解决问题的。
于是,汉朝开始采取一系列政治、外交手段,试图通过外交和文化渗透来稳定匈奴的局势。
汉朝内部也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以满足匈奴的一些合理需求,增加了两族之间的互信。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汉匈双方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与汉族人民的接触,匈奴人逐渐了解并接受了汉朝的文化和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族之间的和谐。
同时,汉朝也积极吸纳匈奴的一些优秀文化和技术,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然而,尽管双方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但冲突和争斗并没有完全消除。
特别是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匈奴与汉族之间的利益矛盾仍然存在。
匈奴人对中原的贸易和资源有着需求,而汉族王朝也不希望匈奴重新崛起。
这种利益冲突使得双方难以达成真正的和解。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这种汉匈关系的演变并没有停止。
随着汉朝逐渐衰落,匈奴人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建立了北方的匈奴政权。
这一过程既反映了匈奴人民的野心和抱负,也反映了汉朝政治权力的失衡和混乱。
综上所述,汉代匈奴与汉族的关系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从最初的战争冲突,到后来的外交和文化交流,再到最后的争斗和冲突,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变数。
这种关系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对两族的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演变过程
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演变过程
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演变过程,始于秦朝时期,秦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秦朝认为匈奴是一个威胁,于是秦朝对匈奴采取了军事行动,并在匈奴领土上建立了一些据点。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策,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也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在前后汉武帝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武帝实行“安史之乱”政策,将匈奴纳入汉朝领土,使匈奴成为汉朝的一部分,从而改变了这一关系。
随后汉朝不断加强对匈奴的管理,规定了匈奴人民要遵守汉朝的法律,并将匈奴定为“外族”。
然而,随着汉朝的衰落,匈奴逐渐反抗汉朝的统治,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
汉朝也不得不加强对匈奴的控制,兴修许多防御工事,派遣高级官员前往匈奴地区,督促匈奴遵守汉朝的法令,但是汉朝最终也无法完全控制匈奴。
此外,汉朝也试图与匈奴建立友好关系,在多次外交谈判中,汉朝派出使者前往匈奴,向匈奴提供礼物,以拉拢他们,并请他们支持汉朝。
汉朝甚至提出“定胡”政策,即以婚姻结盟的方式来维系汉朝与匈奴的关系。
另外,汉朝还采取了贸易的方式来吸引匈奴,汉朝派出商人前往匈奴,用金属、珠宝、羊毛、马鞍等商品进行贸易,以求获得匈奴的友好。
总之,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历经多次变化,从最初的敌对关系到友好联盟,再到最后的敌对关系,汉朝一直在尝试着控制和影响匈奴,但最终也未能完全控制匈奴,这也是汉朝最终衰落的原因之一。
《2024年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范文
《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篇一一、引言匈奴与西汉的关系史,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段重要的篇章。
两者之间的互动、冲突与融合,不仅塑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匈奴与西汉的关系史,探讨两者之间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影响后世的历史意义。
二、匈奴与西汉的历史渊源匈奴,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的西汉王朝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历史渊源。
早在战国时期,匈奴就已经与中原各国产生了交往。
秦朝统一六国后,匈奴的势力逐渐壮大,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边患。
西汉时期,匈奴与西汉的关系更是成为了当时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议题。
三、匈奴与西汉的冲突与战争在匈奴与西汉的关系中,冲突与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汉初,由于国力较弱,西汉王朝采取了和亲政策,与匈奴和睦相处。
然而,随着汉朝国力的逐渐恢复与增强,匈奴与西汉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发动了多次战争,试图消除边患。
在这些战争中,匈奴与西汉的胜负互有,但总体上,西汉逐渐占据了上风。
四、匈奴与西汉的和亲与交流除了冲突与战争,匈奴与西汉之间也存在着和亲与交流。
在汉初的和亲政策下,匈奴与西汉的贸易、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汉朝的丝绸、瓷器、铁器等物品通过贸易传入匈奴地区,而匈奴的马匹、毛皮等物品也进入了汉地。
此外,匈奴与西汉之间的和亲婚姻也时有发生,这种政治联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矛盾。
五、匈奴与西汉的融合与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与西汉之间的关系逐渐从冲突与战争转向了融合与发展。
在政治上,匈奴与西汉的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得两者之间的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逐渐交融。
在文化上,匈奴的游牧文化与汉地的农耕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中原-北方文化圈。
在经济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匈奴与西汉之间的经济繁荣,也使得匈奴地区的生产方式逐渐向农耕化转变。
在社会上,匈奴与西汉的融合也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后世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2024年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范文
《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篇一一、引言匈奴,一个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游牧民族,其与西汉的复杂关系成为了历史学研究的热点。
自战国晚期至汉朝的数百年间,匈奴与西汉的互动频繁而复杂,这一段历史为我们理解中国多民族文化和古代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匈奴与西汉之间的历史关系,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二、匈奴与西汉的初期关系在战国晚期,匈奴与西汉的接触逐渐增多。
初期,由于实力较弱,匈奴常向西汉寻求援助和贸易。
此时,西汉对匈奴采取的是安抚和拉拢的政策,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维护边境的稳定。
然而,随着匈奴的逐渐强大,双方的关系开始出现紧张。
三、匈奴与西汉的冲突阶段随着匈奴势力的不断扩张,其与西汉的冲突日益激烈。
汉武帝时期,为遏制匈奴的威胁,西汉发起了对匈奴的军事行动。
在这一阶段,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军事较量,彼此间的领土争端、民族矛盾愈发严重。
此外,还有贸易摩擦、文化冲突等诸多因素影响着两国关系。
四、匈奴与西汉的和亲政策为缓解边境紧张局势,西汉开始采取和亲政策,通过联姻、贸易等手段与匈奴建立友好关系。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紧张关系,为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和亲政策并非一劳永逸之计,匈奴内部的权力更迭、部落争斗等因素仍对两国关系产生影响。
五、匈奴与西汉的最终走向随着历史的发展,匈奴最终被中原政权所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虽然匈奴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减弱,但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族和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逐步实现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为现代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结语总的来说,匈奴与西汉的关系经历了由初期和睦到冲突对抗再到最终走向统一的过程。
这一过程既包含了战争和矛盾的冲突面,也包含了和平与合作的积极面。
通过对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古代国家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这一研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以汉与匈奴的关系为例
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以汉与匈奴的关系为例
马晓丽
【期刊名称】《齐鲁学刊》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汉武帝在考虑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及解决现实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民族关系思想.在汉武帝的理论思维中,"中国一统"既是民族关系的最佳状态,也是他本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对如何实现"中国一统",汉武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念.
【总页数】6页(P47-52)
【作者】马晓丽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4.1
【相关文献】
1.雍正民族关系思想演变刍议——以雍正两征厄鲁特为例 [J], 佟宝锁;王哲义
2.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以吐蕃与唐朝关系为例 [J], 崔明德;马晓丽
3.从经部目录的流变看经学思想的演变——以《汉志》《隋志》《总目》为例 [J], 雷斌慧
4.雍正民族关系思想演变刍议——以雍正两征厄鲁特为例 [J], 佟宝锁
5.司马迁民族大一统思想探究--以秦汉之际的民族关系为例 [J], 黄明明;严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_以汉与匈奴的关系为例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马晓丽( —),女,甘肃陇西人,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JA )。
年第 期总第 期 齐鲁学刊Q I LU JO U RNAL No .General No .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以汉与匈奴的关系为例马晓丽(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山东烟台 ) 摘 要:汉武帝在考虑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及解决现实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民族关系思想。
在汉武帝的理论思维中,“中国一统”既是民族关系的最佳状态,也是他本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对如何实现“中国一统”,汉武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念。
关键词:汉武帝;民族思想;和亲;匈奴中图分类号:K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X ( ) 汉武帝在位时,北方有强大的匈奴,西北有车师、乌孙、大宛和大月氏等少数民族政权,东部地区有东瓯等政权,东南有闽越等政权,西南有南越、昆明夷、夜郎等少数民族政权,东北有朝鲜等政权。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中绝大部分都曾与西汉王朝有过较量,有的甚至还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
匈奴就是如此。
面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汉武帝不能不对西汉前期的民族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总结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寻找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方式;也不能不对现实的民族关系进行新的理论探讨,以建立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支柱。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形成了“中国一统”、“四海宁谧”及“以其故俗治”的思想。
作为具有雄才大略和强烈使命感的政治家,汉武帝对其即位后汉朝未能完全“一统”的现实极其忧心,发誓要担当起“中国一统”的历史重任。
元朔六年(前 )六月,汉武帝在其所颁布的诏书中说:“朕闻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所繇殊路而建德一也。
盖孔子对定公以徕远,哀公以论臣,景公以节用,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
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朕甚悼之。
”[ ](P )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对“中国一统”的迫切心情。
那么,“中国一统”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或者说汉武帝所追求的“中国一统”的目标是什么呢?《泰山刻石文》中的一段话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汉武帝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时教案总第13时题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教学目标(目的)识记秦汉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分析秦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匈奴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新引入: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须以适当的民族政策和谐民族关系,才能稳固统治,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在学习了解秦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们学习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两汉时期边疆各族主要有:北方匈奴、乌桓和鲜卑,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西南夷,西北的西域各族。
他们与中原以不同形式交往和联系。
二.匈奴的兴衰1.战国时的匈奴:匈奴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发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战国时期匈奴日益强大。
匈奴单于带兵占据河套地区,还经常到秦、赵、燕三国掠夺骚扰,所以战国时北方三国各自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
2.秦统一后对匈奴的措施:(1)北拒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建城设县,迁民居住。
(2)大规模修筑长城。
3.匈奴社会发展状况:(1)经济:以畜牧为主,少数农耕,铁器深入各领域。
(2)政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鸣镝杀父)。
4.西汉与匈奴的关系:(1)西汉初期被动“和亲”①原因:西汉初期国力有限,匈奴不断南下进攻(前200年,白登之围,匈强汉弱)。
②内容:西汉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和食物等,双方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并进行贸易往。
③作用:暂时缓和了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减少了匈奴贵族野蛮的军事掠夺,避免了汉匈双方大规模的战争。
但匈奴对边境地区的攻掠从未停止。
(治标不治本)西汉初年的”和亲”(1)原因:①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②外因——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薄弱(休养生息)。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考试报(历史版)》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高三年级组秦友刚 063103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边疆各民族发展较快,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各民族之间虽然有激烈的战争,但长时期内主要是和平和友好关系。
两汉与匈奴关系初战失利:秦汉之际,匈奴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
而西汉却刚刚建国,社会经济贫困,军队战斗力不强,商不具备对敌战争的条件。
公元前201年(汉六年),匈奴单于冒顿发兵围攻马邑,韩王信投降,次年又攻晋阳(山西太原市)。
汉高祖闻讯,亲率三十万大军迎战,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山西大同东南)。
后来用陈平计,向单于阏氏行贿,才得脱险。
史称“平城之围”。
和亲权宜之计:公元前200年,与匈奴战争失败的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
“和亲”是民族之间停止战争,捐弃仇怨,从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
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
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
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反击匈奴:汉武帝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军队也得到了训练。
为了维护北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对匈奴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役。
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给匈奴贵族以致命的打击,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保障了边境地区人民的安居生产。
昭君出塞: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
汉元帝将宫女王嫱嫁给他。
婚后,王昭君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
王昭君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换取北部边疆60多年的和平和安宁;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战之苦,加强了汉族同匈奴之间的民族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马晓丽( —),女,甘肃陇西人,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JA )。
年第 期总第 期 齐鲁学刊Q I LU JO U RNAL No .General No .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演变———以汉与匈奴的关系为例马晓丽(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山东烟台 ) 摘 要:汉武帝在考虑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及解决现实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民族关系思想。
在汉武帝的理论思维中,“中国一统”既是民族关系的最佳状态,也是他本人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对如何实现“中国一统”,汉武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念。
关键词:汉武帝;民族思想;和亲;匈奴中图分类号:K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X ( ) 汉武帝在位时,北方有强大的匈奴,西北有车师、乌孙、大宛和大月氏等少数民族政权,东部地区有东瓯等政权,东南有闽越等政权,西南有南越、昆明夷、夜郎等少数民族政权,东北有朝鲜等政权。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中绝大部分都曾与西汉王朝有过较量,有的甚至还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
匈奴就是如此。
面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汉武帝不能不对西汉前期的民族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总结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寻找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方式;也不能不对现实的民族关系进行新的理论探讨,以建立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支柱。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形成了“中国一统”、“四海宁谧”及“以其故俗治”的思想。
作为具有雄才大略和强烈使命感的政治家,汉武帝对其即位后汉朝未能完全“一统”的现实极其忧心,发誓要担当起“中国一统”的历史重任。
元朔六年(前 )六月,汉武帝在其所颁布的诏书中说:“朕闻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所繇殊路而建德一也。
盖孔子对定公以徕远,哀公以论臣,景公以节用,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
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朕甚悼之。
”[ ](P )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对“中国一统”的迫切心情。
那么,“中国一统”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或者说汉武帝所追求的“中国一统”的目标是什么呢?《泰山刻石文》中的一段话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汉武帝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
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
”[ ](P )太初四年(前 ),汉武帝所创作的《西极天马之歌》,把天马来临视为外国归降、四夷臣服的标志,非常形象地展示了他处理民族关系的理想蓝图:“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 ](P )太始四年(前 ),汉武帝在《泰山鼎文》中又说:“四海宁谧,神鼎传芳。
”[ ](P )在汉武帝看来,历史上任何一个大有作为的帝王,不仅都想“建德”,而且他们的治国方略都有重点,有的重视“徕远”,有的突出选拔贤能,有的强调节俭,而汉武帝本人则想突出“一统”,希望汉朝“四海宁谧”,长治久安,所有少数民族都来朝贡,心悦诚服地认同汉王朝的统治地位。
如何实现“中国一统”的目标?在不同时期,汉武帝有不同的理念。
下面仅根据他的有关言论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具体考察其思想的演变过程。
一、由和亲向“图制匈奴”的思想转变匈奴人最初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后来逐步移居漠北。
公元前 世纪末期,匈奴乘七国争雄之机,向南发展,其骑兵时常驰骋于楼烦之下。
其后,匈奴又不断推进,将势力扩展到秦、赵、燕边境,并对燕、赵、秦三国构74成了严重威胁。
秦二世元年(前 ),冒顿杀父自立,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统一各部,统治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攻略,汉朝基本采取了消极的防御政策。
汉高祖刘邦在“平城之围”后,“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P ),汉惠帝刘盈完全承袭了汉高祖的和亲政策,吕后也强忍匈奴的侮辱继续和亲。
汉文帝即位后,虽曾与大臣们讨论过出击匈奴的问题,但还是沿袭和亲政策,前元十四年(前 )曾大规模地调动步骑兵出击匈奴,但并没有解决问题,匈奴每年仍侵扰汉朝边境,最后只好再次和亲。
汉景帝即位后,“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单于,遣翁主如故约”[ ](P )。
汉武帝刚即位时,因受汉朝前几位皇帝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仍然奉行和亲政策,“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
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P )。
时过六年即建元六年(前 ),尽管汉武帝仍然认为和亲是当时处理汉匈关系的最佳模式,继续与匈奴和亲[ ](P ),但其思想已经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之后,汉武帝便对和亲的功能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元光二年(前 )春,汉武帝对公卿们说:“朕饰子女以配单于,币帛文锦,赂之甚厚。
单于待命加嫚,侵盗无已,边竟数惊,朕甚闵之。
今欲举兵攻之,何如?”[ ](P )说明汉武帝在处理与匈奴的关系问题上,他的思想已开始发生变化,即从和亲与交战的摇摆中开始向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方向上转化。
元光六年(前 )春,匈奴进入上谷,杀掠吏民,以及骁骑将军李广和骑将军公孙敖“失师而还”的事实,促使汉武帝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即由怀疑和亲彻底转向征伐。
他为此颁布诏书说:“夷狄无义,所从来久。
间者匈奴数寇边境,故遣将抚师。
……朕闵众庶陷害,欲刷耻改行,复奉正义,厥路亡繇。
”[ ](P )同时,汉武帝非常欣赏《司马法》中的“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是以名声暴于夷貊,威稜憺乎邻国”这段话,所以,他在元朔二年(前 )对李广说:“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P )此后,汉武帝便开始了“图制匈奴”[ ](P )的军事行动。
元朔五年(前 ),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卫尉苏建、左内史李沮、太仆公孙贺、代相李蔡、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等带领十万人出击匈奴右贤王,俘获“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 ](P )。
次年二月,汉武帝派卫青等将军再次出兵,取得了斩首数千级的战绩;同年四月,卫青出定襄,斩杀匈奴一万余人。
元狩二年(前 )春,汉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万名骑兵出击匈奴,取得辉煌战绩。
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封赏,“益封去病二千户”[ ](P )。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封赏,实际上是对他自己“图制匈奴”理论和实践成效的自我欣赏与肯定。
不久,汉武帝又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合骑侯公孙敖、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分别从陇西、北地、右北平出击匈奴。
霍去病深入匈奴,于焉支山、居延、祁连等地与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相遇,大败其众,擒获酋涂王、稽沮王、单于阏氏、王母、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 人,俘斩官兵三万余人[ ](P )。
元狩四年(前 ),汉武帝对各位将军说:“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
”[ ](P )随后,令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北越沙漠,主动出击匈奴。
卫青出塞千余里,与严阵以待的单于相遇。
汉军以武刚车环阵结营,纵兵五千人冲击匈奴。
时值日落时分,飞沙扬尘,汉军从两翼包围单于。
单于冲出包围圈向西北逃去。
汉军追杀二百余里,杀获匈奴一万余人,并焚烧了匈奴储备在赵信城中的军粮[ ](P )。
霍去病则从代郡出塞,驰骋二千余里,进入沙漠,与左贤王接战,斩获七万余人,取得大捷。
总之,从公元前 年汉武帝宣布“遣将抚师”、“欲刷耻改行”到公元前 年,汉朝与匈奴多次交战,其中大战就有三次。
第一次大战汉朝完全收复了河套以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战役,使河西匈奴损失惨重;第三次战役,“匈奴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 ](P )。
汉武帝的思想在此时发生重大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下几点对其影响最为明显:第一,董仲舒等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只要我们简单考察一下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建元年间(前 前 )汉朝主流思想的演变,就可以看出汉武帝思想演变的轨迹。
我们知道,刘邦建立汉朝后,儒学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但当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汉文帝在位时,因他“本好刑名之言”,所以“稍用文学之士居位”[ ](P );到汉景帝执政时,因其母亲窦太后“好皇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皇帝》、《老子》,尊其术”[ ] (P ),儒学之士受到了空前的压抑,结果“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P )。
汉武帝即位后,魏84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等人都“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 ](P ),这些人或遭到迫害,或被冷落。
汉武帝因受窦婴等人的影响,对儒学颇感兴趣,遂广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于是以治《春秋》而闻名的董仲舒、胡毋生等人受到重用。
建元六年(前 )五月丁亥,窦太后病死,田蚡出任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P )。
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转变与黄老之学向儒学转变完全一致,并非偶然的巧合,正好说明董仲舒等人的“大一统”思想对汉武帝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建元元年(前 ),汉武帝极其称赞董仲舒在对策中所提出的“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P ),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们知道,黄老思想的突出特征就是无为而治,而董仲舒则强调“大一统”,非常适合汉武帝的口味。
①《资治通鉴》卷 高帝七年引应劭说。
此外,《汉书》卷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载:“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乃开其围一角。
”②《汉书》卷 上《严助传》记为建元二年(前 年),此从《汉书》卷 《南粤传》所载时间。
第二,复仇心理。
在汉与匈奴的关系中,有两件事情对汉武帝产生过极其强烈的震撼,一直滋长着他的复仇心理。
一是“平城之围”,二是冒顿单于侮辱吕后的书信。
汉高祖七年(前 ),刘邦亲自率领 万大军出击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围困达七天七夜,史称“平城之围”或曰“白登之围”。
刘邦最后采用了陈平的“秘计”才得以解围。
那么,陈平的“秘计”究竟是什么内容?宋朝史学家司马光认为,因“其失中国之体,故秘而不传”[ ](P )。
司马光所谓有失国体,无非是陈平向女人求情以及建议向匈奴送女人而已。
据《桓子新论》记载,汉高祖被围七天,陈平前去劝说匈奴阏氏:“汉有好丽美女,为道其貌天下无有,今困急,已弛使归迎取,欲进单于。
单于见此人必大好爱好,爱则阏氏日益疏远,不如及其未到,令汉得脱去,去亦不持女来矣。
阏氏妇女有妒媔之性,必憎恶而剚去之。
”《资治通鉴》卷 “高帝七年”载:“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
”据应劭说,陈平让画工画一美女,送给冒顿阏氏,并对她说,汉帝被围十分焦急,想把如此之美女送给冒顿单于。
阏氏怕汉女夺其宠爱,便劝说冒顿单于离开白登①。
此外还有雕木之工“状佳人之美云云”[ ](P )。
这些记载虽文意略有差异,但有一共同之处,即陈平是用美人计使刘邦解了围。
在汉武帝看来,尽管汉高祖解了“平城之围”,但解围方式对汉朝来说是一种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