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
积极心理学融入课堂教学
意志品质和人格品质。将积极心理学 的个 体 ,而 不 是 教 育 与被 教 育 的对 立 维 护 和调 控 作用 。
的理 念 广 泛 融 人 课 堂 教 学 的 全 过 程 , 关 系 ,教 师 要 以 积极 的心 理 看 待 发 展
再 次 ,通 过 多种 途 径 和 形 式 在 课
、
积 极 心理 学 对 课 堂 教 学 的 积 教 育 工作 中教 育 者 与 学 生 之 间 的关 系 样 的氛 围 中 ,教 师 自身 的 积极 品质 也
极 作 用
1 养学 生 的积 极 心理 品质 . 培
积 极 心 理 品 质 是积 极 心 理 学 的 培 理学认 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教 生 、生 生关 系能 带 来 和 谐 、积 极 的课 养 目标 ,包 括 认 知 品质 、情 绪 品质 、 师 和学 生 一 样 都 是 成 长 中 的 、发 展 中 堂 氛 围 ,并 对 学 生 的学 习 起 到 激 励 、
将 有 助 于 培养 学 生 的 积 极 心 理 品质 , 中 的学 生 ,重视 学 生 个 体 自我 成 长 的 堂教 学 中融入 积 极 心 理 学 思 想 。教 无
包 括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思 维 力 、 自信 经验 ,在课 堂 中发 展 和利 用 自己的 积 定法 ,课 堂 教 学 的 模式 也 并 非 固定 和
二 、积 极 心 理 学 融入 课 堂教 学 的 用 情 境 创 设 、分 享 讨 论 、 问题 辨 析 、
现改 变 ,使 教 师 在 课 堂 中发 挥 更 有 效 途 径
角 色 扮 演 等 多种 形 式 增 强 师 生 、生 生
首先 ,教 师要 重视 课 堂教 学 中的 互 动 ,扭转 单 向传 授 的不 足 ,从 而营
积极心理学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看, 积极 心 理 学 强 调研 究 人 性 积极 的 一 面 。 具 其 体研 究 内容 主要 有 三个 方面 : 一是 积极 情 感体 第
验, 主要 研究 各 种积 极 情感体 验 的作 用及 其 产生
的机 制 。第 二是 积极 人 格 。 主要 研究 各 种 积极 人
主席 的一 大任 务 时 , 积极 心 理学 才 开始 正式 受 到
积极 心 理学 (oiv scooy思 想 早 已有 psiepyhl ) t g
之 . 马斯洛 到贾 霍达都 曾提 出过 这种设 想 或 思 从 想 。但是 直到 1 9 9 8年 , 国心理协 会 ( P 前 主 美 A A) 席 S l m n先 生 在 1 9 ei a g 9 8年 的 A A 年 度 大 会 上 P 明确提 出把建 立 积 极 心理 学 作 为 自己任 职 A A P
济学等 多个社会领域。本 文主要 关注积极 心理 学对课 堂教 学的积极作 用 。 即积极心理 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
情 绪 、 决教 师 的职 业 倦 怠 问题 和 建立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解 关 键词 : 极 心 理 学 : 堂教 学 ; 用 积 课 应 中 图分 类 号 :4 1 G 4
人 , 是 用一 种更 加开 放 、 赏 性 的眼光 去 看 待 它 欣 和理解 人类 的潜 能 、 动机 和能力 。
在研究 方 法上 , 与传 统 主流 心理 学 没有 实质
性 的 区别 。 主要 借助 主流 心理 学在 其 发展 过 程 中
所 积 累 的一 些 方法 , 如调 查研 究法 、 比较 法 、 实验
南 昌高 专 学 报 2 0 o 8年 第 5期 ( 总第 7 8期 ) 2 0 0 8年 1 O月 出 版 JunlfN n hn ol e o ra oc agC lg N . S m 7) o e o u 8 5( O t2 0 c 08 .
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特点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模式
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特点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模式作者:潘红艳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2期潘红艳(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将积极心理学的能动作用,运用于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积极打造基于积极心理学特点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模式,对提升高职院校数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课堂模式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164-01当前正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党的18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拥有精湛技能的人才,更重要是打造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
高职数学虽然不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但却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能否学好高职数学直接影响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终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怎样上好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如何使学生明白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了。
积极心理学强调充分调动受教者的积极性,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应用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革新,提升教学效果。
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主要观点1.1 概念进入19世纪,心理学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重要学科之一。
对社会和大众来说,心理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慰藉。
随着社会的极大发展繁荣,积极心理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流派,积极心理成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共同需要,积极心理学号称为心理学的“第四次浪潮”。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心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运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理念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运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将积极心理学落地在高职心理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与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等维度进行探索和运用,并提出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课堂的运用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心理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45-0162-0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心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运用尹嫦春,高茹,倪啸旻(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0216)一、问题背景及理论基础《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要将发展性和预防性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清华大学心理系是我国研究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权威机构,引领着我国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并且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实践和运用,研发出了“六大模块、两大系统”的积极教育模型,积极教育的六大模块包括了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积极成就,两大系统包含的是身心调节系统以及品格优势培养系统。
参照该理论模型,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提升高职学生自我接纳、自尊、自信以及自爱的积极心态。
二、课程内容围绕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教育的六大模块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一)积极自我积极自我模块包含“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悦纳自我”三个单元。
通过“认识自我”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概念,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自评、他评、心理测评等方式),提升全面认识自我的能力(周哈里窗);在“接纳自我”的这个过程中不断觉察对自我的负面评价,帮助学生对自我的负面评价进行正面转化,进一步提升接纳自我和自我关爱的能力,建立和提升自尊;“悦纳自我”是在前面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发掘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理解优势发展理念对自身成长的帮助,提升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特质和优点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拥有更加积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和应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健
康和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课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
的教育和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和对学习的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成功故事和积极能量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挫
折和困难,如果他们缺乏积极心理的支持和指导,很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
而学
校和老师在课堂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
挫折的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积极思考、放松训练
和情绪管理等,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和心理健
康水平。
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方法和策略来提升人际交往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合作学习和团队建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有效的沟通和冲突解决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
决问题。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学生可以学会运用一些积极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来建立和
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效果。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前言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学科,其研究的是人类正向品质和体验的本质,尤其关注人类幸福和满足感,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小学教学的指导意义。
积极心理学简介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等人发起的一门独立的心理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人们的快乐,幸福感,满足感和成长,以及个体潜力最大程度的发挥。
它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和情感管理方面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小学课堂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小学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其应用。
积极思维方式的培养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自主思维能力,通过培养积极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的知识内容。
积极思维方式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自我激励、逆境应对和成功经验的复盘等。
通过这些方式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和自我管理能力。
情感管理与自我认知的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丰富,教师应该通过培养情感管理能力,让小学生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学会应对困难。
同时,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和潜能,建立自信和自尊心,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学科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的应用,而积极心理学强调“学以致用”的概念,即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结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代表性学科之一,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成长,促进他们的成功。
教师应该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优势和资源,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品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可以增强他们对自我的认同和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肯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在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形式的压力和挑战,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和心理健康。
三、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成为人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积极心理学通过培养个体的社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促进学生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和团队合作。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强调通过培养积极情绪和满足基本心理需求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教师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提供有益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支持和引导。
通过关心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认同,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厅[ 2 0 1 1 1 5 号) , 文件 要 求 高 校 把 心理 健 康 教 育 课程 开设 为必 时 的快 感 和 长 久 的欣 慰 两 类 ;与 将 来 有 关 的积 极 情 绪 , 包
修 课 。 以 积 极 心 理 学 的 理 念 为 基 础 来 建 设 高 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课 程 , 对 增 强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实 效 性 ,提 高 大 学 生 整 体
积 极 心 理 学 主 张 从 正 向 的 积 极 的 角 度 来 研 究 与探 讨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问 题 , 这 已成 为 当 前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研 究 的 新 取 使 命 , 那 就 是 如 何 促 进 个 人 与 社 会 的 发 展 ,帮 助 人 们 走 向
向 。 积 极 心 理 学 的理 念 不 仅 丰 富 了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内涵 , 论 依 据 。 课 堂 教 学 是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主 渠 道 , 具 有 覆 盖 面 广 、 影 响 大 、效 果 显 著 的 特 点 ,用 积 极 心 理 学 的 理 念 来 构 建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课 程 ,必 将 进 一 步 推 动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的 发 展 。2 0 1 1 年5 月 教 育 部 办 公 厅发 布 了 《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学 生 心 理健 康 教 育 课 程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 ( 教 思 政
论坛 I F O R U M建设
文/ 刘 小玲
摘
要 : 积极 心 理 学为 高校 心理 健 康教 育课 程 建 设展 示 了一 个 全 新 的视 角 ,对 于 高校 的 心理 健 康 教 育课 程 建 设有 着重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析
普及 心理健 康知识 , 但 将传 统 的病 理性 心 理学 和 消极 心理 学作 为 主 要 指 导 思 想 , 将重点放在 “ 心理问题” 上 。其 次 , 教学形 式较 为传 统 。教学 方 式 仍然 以讲 授
为主 , 案例为辅 , 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授过多, 课题互动 教育部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和学生体验性活动不足。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提 出, 各高校应根据学生 心理健 ( 三) 教 师数 量不足 , 专业化 水平和 程度 不够 康教育的需要 , 结合本校实际, 制订科学 、 系统的教学 实 际工 作 中 ,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教 师 队伍 数 量 少 、 素
[ 基金项 目】2 0 l 1年湖南省普通 高等 学校 教 学改革研 究 项 目“ 积极 心理 学视野 下的 大 学生一 理 健康 课程 建 设” ( 项 目编 号 :
2 6 8 ) 。
[ 作者简介 ]戴吉( 1 9 7 6一 ) , 女, 湖南商学 院学 生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中心讲 师 , 博士 , 研 究方向为心理健 康与心理 咨询 。
出现普及化的趋势 , 但是课程定位不够清晰 , 课程设 的影响, 但 某些授课教师存在着个性缺陷, 甚至 自身 置不 系统 , 表现 在 以下方 面 : 第一 , 部 分高 校 开设 了 心理状态不够健康 , 影 响了教学效果。第三 , 继续教 理健康 教 育相关 课程 , 但 未设 为必 修 课 程 。主要 表 现 育 开展不 足 。很 多 高 校 对 于 授 课 教 师 的继 续 教 育 不
验、 教 授他们 积极 应对 方式 、 促进 学 生在 情 感 、 行 为 以 教师 , 使其 具 有 心 理健 康 教 育 的基 本知 识 和 技 能 , 并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堂的定位与特质
素质 的形 成 , 终 是 多 数一 线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工作 者 始
的 目标 与 追 求 。 近 年 来 , 别 于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 区 心 理 学 普 遍 以人 类 心 理 问 题 的 发 现 与 修 复 作 为 出 发
点与 归宿 的消 极 心 理 学 的主 流研 究 形 态 , 极 心理 积
作者简介 : 尹秋 云( 9 3 , , 1 7 一) 女 广西桂 林人 , 师, 讲 主要从 事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 咨询研 究。
收 稿 日期 : 0 l 2 1 2 1 —O — 2
自 19 9 9年 《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中 全面 推进 素质 教 育 的决 定 》 明确 提 出针 对 新形 势 中 下青 少年 成长 的 特点 , 强学 生 心理 健 康教 育 工作 , 加 把 学 生 良 好 心 理 素 质 的 培 养 纳 入 素 质 教 育 的 轨 道 以 来 , 为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主 阵 地 — — 心 理 健 康 课 堂 作 教学 的改 革就 从 未 间断 , 始 至 终 都 是 心 理 健康 教 自 育工 作者 的 研 究 热 点[。 因 此 , 据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1 ] 根 目标 , 鉴 不 断 发 展 的 心 理 学 理 论 的 有 益 元 素 , 构 借 建 有效 的心 理健 康 课 堂 教 学 方 式 , 进 学 生 良好 心理 促
2 1 年 6月第 6 01 期
高 教论 坛
J n2 1 . . u . 0 1 No 6
Hih r d ct nF r m g e u ai ou E o
积极心理 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堂的定 位与特质
尹 秋 云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和探讨人类积极品质的,对人的精神、灵魂、认知和思想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应对人的潜能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它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更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积极心理学,师生都将是幸福愉悦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潮;消极心理学;潜能;发掘;幸福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目前它还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一股潮流,是人类在探索自身向内的原动力的一股力量。
积极心理学就是去研究和探讨人类这种积极品质的,因为我们大都是健康的人,而不是患上某种心理疾病的极少数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那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我的课堂呢?如何让我的学生成为“幸福”的学生?研究证明,学生年级越低,向师性越强。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个性成长乃至一个班集体的班风,都跟班主任有直接关系。
我们经常会说,这个班的孩子跟他们老师真像!这就是影响,你看不见,但是这种影响却无时不在。
那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更多呢?首先我们来聊聊班主任的情绪。
因为情绪的产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如果你的情绪是饱满的热情的,那你传递给学生的就是积极的,有力量的。
反之,就是有攻击和伤害的。
那消极情绪的产生又跟我们的固有的思考模式和对事物的认知有关。
现在我就分享一个出现在我的心理学课堂上的小案例。
记得在给一个班级上心理课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男孩子始终不在状态,游戏环节其他的孩子都兴奋的不得了,课堂一片沸腾,即使这样也没能吸引他们的加入,他们一直游离于我的课堂,我试图几次去干预,但是效果都不明显,虽然没有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但是却让我对他们格外关注。
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积极的个体和群体特点以及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班级活动和家校合作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班级中建设积极的文化。
一、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设立适当的课堂规则和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行为。
2. 创建互动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鼓励多元化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4. 积极反馈和肯定: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积极行为和成绩给予及时的赞扬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1. 建立信任: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始终保持诚信和责任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并相应地给予他们信任。
2. 关心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3. 提供支持和指导:教师应该用鼓励和积极的语言支持学生,引导他们化解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教师应该表达对学生的关怀和理解,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困难,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开展以下班级活动:1. 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课外活动:组织户外实践、亲子活动、运动会等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机会,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究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究【摘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心理学课程建设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增多,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发重要,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问题。
本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些许参考。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一种萌芽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
关于积极心理学产生发展的背景可以用这个领域的积极主张者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MartinE.P.Seligman的话来表述:“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个性特征及利用积极力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幸福的方式方法。
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主观层面,主要是个体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比如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等,研究这些情绪的特征、产生的机制及积极情绪对个体的积极影响。
二是客观(整体)层面,主要是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比如个性特征的结构、个性特征的作用及个性特征单个成分对人的影响。
三是环境层面,主要是研究对人们的幸福有积极作用的组织系统及这些组织系统对人们幸福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式方法,比如学校、家庭、社区等组织系统及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如何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一)课程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三个基本维度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如何拥有积极心态,如何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学科。
它关注积极情感、积极个性特质以及积极社交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心理学可以渗透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构建积极的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强调正向思维和正向情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表达,营造支持和鼓励的氛围。
教师可以用积极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积极情感,通过分享积极的经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心态。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导向对学习成就有积极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和可达性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积极心理学还强调把学习视为一种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弹性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对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
这些技能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也会对教学产生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和情绪调节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自我反思,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情绪,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发展。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课堂教学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课堂教学【摘要】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自身的积极力量、美德和善端为研究对象,培养和发掘积极的心理品质。
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幸福、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并建立积极人格,最终达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素质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58-02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新兴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martin e. p. seligman倡导,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以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
[1]积极心理学关心人的优秀品质、美好心灵和积极的主观体验,提倡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2]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理念,学校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积极力量,战胜其自身的消极力量,从而获得更多地幸福感,真正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我认为课堂教学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的主观幸福感。
seligman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这个公式中所指的“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为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而需要发掘的力量。
[3]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客体,没有“主权”,在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意志。
学生很少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兴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总是受到种种压抑、束缚以至于变得被动消沉,丧失生气,其结果是主观幸福感极低,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因此,首先在观念上要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认识,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在其内心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阈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当今高 校课改 的不断深人 ,基于综合创新人才的培
养, 已逐 渐 成 为 当今 教 育 形 式 的 培养 方式 。 何 更 好 地 挖 掘 学 如
生的潜能 , 以及 优 秀 的 品 行 , 当今 开 放 式 课 堂 教 学 急 需 解 决 是 的 问题 。 而基 于积 极 心 理 学 视 阅 的高 校 课 堂 建 立 , 本 质 上 转 从
学 形 式 , 新 性 发 展 了教 学 的 培 养模 式 。 因 而 , 于 积 极 心 理 创 基
绪 直 接 影 响 着 学 生 的 上 课 热 情 。 师 在 上课 的环 节 中 。 教 学 教 在
语 言 上 应 该 保 持 一 定 的 积 极 性 。 教 学 的 过程 中 。 在 切忌 悲 观 或 厌 教 情 绪 的 出现 , 样 对 于 学 生 学 习 的 “ 气 ” 着 重 要 的 影 这 士 有 响 。 同 时 , 师 要 基 于 课 程 内容 , 好 每 堂 课 , 样 对 于 教 师 教 备 这
21 0 2年 8月
第 9卷 第 8 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文社会科学版) 人
Au.02 g 1 2
V0 . No8 1 . 9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阈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杨 继全
( 同大 学 , 大 山西 大 同 0 7 0 ) 3 0 9
摘 要 : 于积 极 心 理 学 的教 学视 阚 , 基 已逐 渐 成 为 当今 教 育 改 革 的 重 点 尤其 是 积 极 心 理 学 有 效 地 改善 了教 学 中 的师 生 关 系, 高 了传 统课 堂 教 学 的 教 学 效 果 , 提 同时 创 新性 发 展 了教 学模 式 本 文 主 要 基 于积 极 心 理 学展 开 论 述 进 而 基 于积 极 心 理 学对 有 效 教 学策 略 进 行 详 细 的 阐 述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路径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路径作者:王崇宝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24期摘要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激发个体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要确定积极导向的课程目标,选择积极品质的课程内容,坚持积极原则的课程实施,探索积极取向的课程评价路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品质作者简介王崇宝,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
其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一个中心,以积极的情绪、人格特质和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基本点。
自积极心理学引入我国以来,在专家学者的带领、推动下,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非常紧密,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期。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重要的专门途径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它承担着在校园内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和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它以课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心理品质,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进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有的学校应用积极导向引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课程理念上的积极化;有的学校将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重组,筛选与积极心理品质有关的资源,实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积极化;有的学校引入带有积极色彩的心理活动,实现班级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积极化。
但整体来说,这些尚处于课程化的探索初期,尚未形成明确、完整的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要从课程论的角度,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有的积极化取向,片面、单一地谈理念引领、活动设计、课程内容选择都不符合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积极态度。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陈甜甜,钱玉莹,许颖(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041)作者简介:陈甜甜(1987—),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教育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其积极的理念对我国课堂管理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个人和社会能够积极发展的元素和品质。
从积极的心理学信念中汲取一些基本思想,并将其应用于课堂管理中,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了实际应用的措施。
实践统计表明,这一应用可以改善课堂管理,帮助我们获得专业知识,培养成功和幸福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课堂管理;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32-0157-04一、引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心理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不可否认是“积极心理学”,一个有趣的、广泛的早期的运动,寻求恢复“积极”的人性特征,如幸福、美德、个人力量和利他主义。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积极心理学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还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
课堂课程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文化敏感性,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促进成功和幸福。
课堂管理,通常被称为课堂纪律,多年来一直是教师的优先事项,或者说对教育优先事项进行了意见调查,他们特别指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发展与学生之间的关爱和支持关系。
(2)以优化学生学习机会的方式组织和实施教学。
(3)使用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任务的团体管理方法。
(4)促进学生社交技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5)使用适当的干预措施帮助有行为问题的学生。
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在课堂管理中的一些应用,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思路,以期对课堂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下:引言部分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和课堂管理的概念;然后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三部分列出了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路;第四和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了应用程序和统计结果;最后给出了应用程序的一些结论。
应用积极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应用积极心理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作者:石运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23年第06期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师生共同的不懈追求。
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积极情绪、全情投入、人际关系、学习意义和成就感等要素调控,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力引领,提供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良好情绪,构建融洽的课堂主体关系,助力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积极心理学作者简介:石运,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小学。
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的。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积极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不仅保持思维的活跃性,还增强学习热情,创造性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小学英语学习旨在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轻松情境轻松自由的课堂情境,可以缓解学生的内心压力,是学生敢于表达的前提,也是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的必要条件。
对于熟悉的事物、直观的图景,可以拉近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调动小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信息,促使学生联系生活经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自觉的完成心理状态的调控,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做好学习准备。
(一)借助直观图景,创设有利情境轻松的课堂学习情境是学生产生积极心理的有利条件,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原因。
直观图景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吸引力。
教師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时,需要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考虑,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形象直观的图景,呈现英语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沉浸在轻松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引发主动学习行为。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这一单元时,联系“The Spring Festival”部分的内容,教师选择了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红包图景,“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do the children do?”,学生看到图片,联想过年收红包的场景,注意力被吸引,心理上也放松下来,“They receive some redpack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For us,redpacks are our favourites.”,进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奠定高效学习的基础。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作者:韩娣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1期摘要: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小学作为学生阶段的初期,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不言而喻。
所以很多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意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那么,如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实行有效的心理学教育就成为小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针对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研究一、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就是使用心理学由开始到现在已较为完备和可靠的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手段,来探究人们的品德、潜能等积极的品质的一股心理学热潮。
积极心理学开始于20世纪末的美国,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所表现在以下内容: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消极心理的改进;提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应该限定在心理的积极方面;强调对心理问题的解释也应该从它积极的方面入手,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内在品质中积极的那一面,积极心理学深深地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者都强调人内在的潜力,相信人内在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动力。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重点应该是从人的向上的力量和人的生活出发,倡导用一种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负面的时间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就像人本主义的积极关注一样,这样就有利于发现人内在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人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力量,就可以为他们面对困难时提供力量,也可以让人们在最大范围内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由此而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
同样,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也是帮助学生强化心理能量,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内在潜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3月·
A 版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
领域。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
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
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
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
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
的研究。
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
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积极
心理学中的“积极”既是指通过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
面,实现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
学的反动,也是指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做出适
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
面:在主观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即幸福
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包
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层面上,
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即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
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
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
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层面
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
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
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
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
往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其自我概念的形成还不
够完善,因此教师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担当“传道、授业、
解惑”者的角色,同时还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自身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
着每一个学生。
因此,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十分
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担当
好这个引导者的角色,不仅要考虑如何把知识更好地
传授给学生,还要考虑在课堂中的言语和非言语给学
生带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
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中找到一些有利于教师课堂教
学的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并强调教育并不
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
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进行
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
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
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
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和控制。
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培养到一
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而这一理想状态并不是一
个统一的客观标准,而是依每个人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
1.营造和谐优美的物质课堂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
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
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
理学所说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
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等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
造和谐的课堂物质环境是进行积极课堂教学的前提,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人们在凌
乱肮脏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或者工作,是很难有好情
绪的,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提醒学生保持教室
环境的整洁,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地板、整齐的课桌、
美观实用的板报等,使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积极的环境
之中,从而提高积极课堂教学的质量。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积极心理学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个体积极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
张倩倩田良臣
心理健康教育
44
2011
年
3
月
·A 版格,体验幸福。
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是
开发学生潜能的良方。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
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觉到自己是
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就是说,教师应当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分析
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真正有效的
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占有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接受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的知识是最为牢固的,也是最不容易忘记的。
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热情,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
教师应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潜能,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相信学生。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研究是关于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的。
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的是培养出的而非与生俱来的才能。
由此看来,创造性有其特定的生理激活特点,创造力是需要被激发的,而课堂就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媒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创造的潜能,教师才能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意识自觉地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其次,教师需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再次,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仅根据考试成绩就对学生作出优差的评价。
此外,教师要营造民主、宽容的课堂教育环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等,这些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3.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
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 提出了“拓展—构建”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例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
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
积极情绪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众多积极情绪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
教师保持着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有利于教师轻松的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情绪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目光、肢体等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学生可以从教师肢体语言的变化中窥见教师的心境,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教师的表情,如果教师的面孔冷漠,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从而妨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给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与之相反,如果教师的表情温和、亲切、平易近人,师生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样不仅打开了师生间的感情通道,学生的思维之门也为之敞开。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肢体语言,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而且教师有保持学生情绪的义务。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非言语对学生的情绪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样,教师的言语对学生也有着深刻影响。
教
师的课堂言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提问和评价两个方面。
教师的课堂提问和评价都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吴康宁先生的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优生之间的交往明显多于同其他学生,而在同学困生的交往时,要求的强硬程度、评价的感情色彩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答得不好,教师怒目相向,甚至加以嘲讽,那么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遇到问题再也不敢回答了,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学生。
教师越是鼓励表扬,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越浓。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和肯定,少批评和讽刺。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而且能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更多
成功体验的机会。
在课堂上,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
教师不仅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以免消极的情绪影响到学生,而且还要注意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语和一些肢体语言,这对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这种理念对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
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
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心理健康教育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