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2023安徽省语文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3安徽省语文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____________,”(《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____________,”(《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人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12分)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 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ɡ,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节选自《西游记》)(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云duān()八旬.()竹zhànɡ()抖擞.()(2)小伟同学收藏有三枚《西游记》邮票如下图),其中与选文内容相关的一枚邮票是______(填写字母);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三枚邮票应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大学阅读鉴赏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阅读鉴赏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有一片美丽的森林,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它们和谐相处,共同维护着这片森林的和平。
有一天,一只狡猾的狐狸来到了森林,它利用自己的机智,欺骗了其他动物,让它们相互猜疑,森林的和平被打破了。
”问题:狐狸来到森林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森林的和平被打破了。
2.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玛丽是一个勤奋的学生,她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她的同学们却开始嫉妒她,甚至有些人开始散布关于她的不实谣言。
”问题:玛丽的同学们为什么会对她产生嫉妒?答案:因为玛丽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3.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能源。
这种能源不仅环保,而且几乎无穷无尽。
这一发现有望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使用方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问题:这种新发现的能源有什么特点?答案:环保且几乎无穷无尽。
4.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这种便利性让许多人越来越依赖网络购物。
”问题: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答案: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
5.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公司的CEO宣布了一项新的计划。
这个计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CEO强调,创新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
”问题:CEO宣布的新计划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二、鉴赏分析(每题5分,共30分)1. 阅读以下诗句,回答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问题:诗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宇宙浩瀚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2. 阅读以下小说片段,回答问题:“他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大雪,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渠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2022-2023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初二年级组织了以“和”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同学们探“和”、说“和”、用“和”。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研学日,京华探“和”1.同学们走进故宫,探究“和”文化。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幅《丰盈和乐图》扇面,创作于清雍正年间。
当时吏治清明,国库充盈。
请欣赏并完成(1)(2)小题。
(共3分)(1)扇面上的文字以楷书写就,给人______________(A.端庄秀雅 B.方正刚直)之感。
(1分)(2)此扇面所画内容表现的是“丰盈和乐”的主题。
下列对这幅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图画以象征笔法,用沉甸甸的麦穗、欢快立于麦秆上的双鸟,寓意年丰人和。
【乙】图画突破过去以花鸟表达个人情感的传统,颂扬了当朝政治清明、百姓和乐。
【丙】图画中的两只鸟儿一仰一俯,姿态优美,活泼灵动,表现出超凡脱俗之意趣。
2.同学们在乡村文化墙上也探寻到了“和”元素。
根据左面这幅墙画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其宣传标语的一项是(2分)A.家庭和美万事兴B.随声附和人心齐C.邻里和睦似一家D.人景相和美如画汇报课,学子说“和”3.班级举行了汇报交流活动。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准备的发言稿片段,阅读后完成(1)(2)小题。
(共4分)中国“和”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首先,中国古人“【甲】”的哲学观,倡导人们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生命而和谐共生。
其次,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了“【乙】”的思想。
另外,中国人的社会观主张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以达到【丙】的目标。
2023-2024学年亳州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亳州市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宇宙是什么?天与地的形状是怎样的?古埃及人设想宇宙像一个箱子,稍凹的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其形状有人说是圆的,有人说是方的。
古巴比伦人认为天像个圆罩,地是个圆形平面。
天空之上、地面之下全都被水包围着。
天空上有一个天窗,天窗打开,就会下雨。
太阳每日沿着天穹东升西落,然后又在夜里通过地下管道再回到东边,而天穹本身是不动的。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也对天地的形状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这些看法是观测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在中国古代各种宇宙理论中,盖天说最早始于周代,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人们看到头顶上的天很高,而四周的天都在远方同大地接触,很像一个圆盖。
为什么要设想地是方的呢?这是因为古人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人们活动的范围,从根本上说是个二维平面,所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比上下两个方向有更重要的意义。
《尸子》说“四方上下曰宇”,把四方与上下加以区分,就是这种实际状况的反映。
盖天说认为大地不动,天穹旋转,日月星辰则在天穹之上,随天穹旋转。
天穹绕本身的一个极点旋转,就像车轱辘绕轴旋转一样。
起初人们以为天顶就是天的中心,后来发现北斗星绕不动的北极星旋转,就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
实际上天穹上这个极是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所以成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不动的极。
中国最早的盖天说实质上是天拱地平说、天曲地直说。
天圆地方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宇宙模型,能对某些现象作出某种解释,又符合天尊地卑、天动地静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由于最初的盖天说不能解释实际问题,所以天圆地方说就逐步演化为“天地双拱”的学说。
新的盖天说主张:“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天穹犹如一个斗笠,大地像一个底朝天倒放着的盘子。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和” 强调和谐、协调、平衡,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和” 体现为一种包容、宽厚的态度。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差异,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这种“和而不同” 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避免冲突和对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 则意味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强调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 的理念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往往追求“政通人和” 的理想境界,通过推行仁政、德治等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现代社会,“和” 的理念也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和” 理念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体现了“和” 的理念。
D.“和” 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和” 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和谐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和谐阅读题阅读附答案【问题】1.给方括号中的字注音。
【屹】立( ) 真【谛】( ) 【凛】冽( ) 耽【搁】( )2.第②段“珠峰复测中最重要的冲顶丈量行为的过程的确其实不顺利”中“不顺利”指的是什么?3.末尾一段中为何说“这一刻,所有的艰难都再也不是艰难”?4.“面对着变化无常的天气,没有人会说‘人定胜天’”,为何?5.与课文中的中国登山队员王福洲等登山的意义相比,本次登山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yi4 di4 lin3 ge12.因为天气卑劣,珠峰丈量行为中最重要的冲顶行为的日期一推再推。
3.珠峰复测任务马上要成功完成,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4.如果违抗自然规律去做,会造成无谓的牺牲。
5.本次登山是为了复测珠穆朗玛峰的准确海拔高度,从而更好地认识自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文】和谐①2005年5月22日清晨,珠峰锥形的峰顶在朦胧的夜色中若隐若现。
在通向峰顶的东北山脊上,一队中国人正顶着满天的星光和咆哮的寒风,一步一步缓缓前行。
他们是珠峰丈量队第一批冲顶队员,他们此行携带了先进的丈量装备,他们此行曾阅历了种种魔难,他们此行要向珠峰发起最新的追问。
②挑战的道路历来不会风平浪静。
应了这句话,珠峰复测中最重要的冲顶丈量行为的过程的确其实不顺利。
⑧因为天气卑劣,珠峰丈量行为中最重要的冲顶行为的日期一推再推,从5月5日摆布推延到10日摆布,又推延到15日摆布,再推延到18日摆布,终究则被推延到22日和23日。
④“这可能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冲顶周期了!”一名登山专家告知记者,“依照往年的经验,过了25日,天气就会呈现大的变化,雨季就会到来。
直到9月,珠峰都会在云雨雾中难见踪影。
”他还补充说,“珠峰地区的风雪现在还如斯密集,这些年来很少见到。
可能是偶合,现在恰是藏历的闫六月,依照藏族的传统,这个月是多灾多难的。
”⑤站在珠峰大本营,面对着宏伟【耸立】的珠峰,面对着变化无常的天气,没有人会说“人定胜天”。
【语文】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含答案) - 百度文库
【语文】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含答案) - 百度文库一、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正要níng shì他们时,zhóu rán一惊,睁开眼,云jǐn也已皱蹙(zú cù),凌乱,仿佛有谁zhì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dǒu rán起立,将整篇的影(yǐng yěng)子撕成片片了。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jījǐ)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mí ní)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pāo pōu)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常)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根据拼音把词语写在横线上。
níng shìzhóu rán jǐn zhìdǒu rán________________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皱蹙________(zú cù)影________(yǐng yěng)子几________(jījǐ)乎虹霓________(mí ní)色抛________(pāo pōu)了何________(尝常)(3)“昏沉的夜”指的是什么?(4)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练习(含答案)北京人说:“春脖子短。
”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到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思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
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在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①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色香味俱全。
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柳丝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滋润。
这才草、花、鸟,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到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我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
背阴的岩下,积雪冷森森。
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会…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原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了吧;是碗口粗的病枝乱折了吧。
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嘎吧嘎吧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拱苞了。
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背心,用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梯田。
春风呼啦呼啦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得喜欢得不行时,连捎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
要不,猜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积雪?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__ 辛劳——________(2)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3)文段中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感情或行动上一致;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
辛劳—辛苦劳作。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和谐、辛苦(2)①傍晚乡下人家吃饭的情景。
②月夜听眠曲。
(3)中心句、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2025届盐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盐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每一个伟大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裕,或在社会的重要典礼,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表达这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
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律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式,乃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
吾人借此返于“失去了的和谐,埋没了的节奏”,重新获得生命的中心,乃得真自由、真生命。
美术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此。
②中国的瓦木建筑易于毁灭,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古代封建礼乐生活之形式美也早已破灭。
民族的天才乃借笔墨的飞舞,写胸中的逸气(逸气即是自由的超脱的心灵节奏)。
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
所以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其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③西洋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在中国则人体圆雕远不及希腊发达,亦未臻最高的纯雕刻风味的境界。
晋、唐以来塑像反受画境影响,具有画风,不似希腊的立体雕刻成为西洋后来画家的范本。
而商、周钟鼎敦尊等彝器则形态沉重浑穆、典雅和美,其表现中国宇宙情绪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中国的画境、画风与画法的特点当在此种钟鼎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及汉代壁画中求之。
④在这些花纹中人物、禽兽、虫鱼、龙凤等飞动的形相,跳跃宛转,活泼异常。
但它们完全溶化浑合于全幅图案的流动花纹线条里面。
物象融于花纹,花纹亦即原本于物象形线的蜕化、僵化。
每一个动物形象是一组飞动线纹之节奏的交织,而融合在全幅花纹的交响曲中。
它们个个生动,而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之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2020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阅读题及答案
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阅读题及答案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6分)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②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
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
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
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③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
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④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
”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⑤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
阅读短文考试题及答案
阅读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20分,每题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1-5题。
短文: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小村庄,村民们生活得非常和谐。
村子里有一个传说,说村子的中心有一棵神奇的树,它能够实现人们的愿望。
然而,这棵树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因为它只有在每年的春天才会显现出来。
1. 根据短文,村民们生活得怎样?A. 非常和谐B. 非常混乱C. 非常贫穷D. 非常富裕2. 村子中心的树有什么特点?A. 它能够实现人们的愿望B. 它每年都会开花C. 它非常古老D. 它非常巨大3. 神奇的树在什么季节显现?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4. 为什么说这棵树不容易找到?A. 因为它在地下B. 因为它会移动C. 因为它只有在春天显现D. 因为它被隐藏起来了5. 短文提到了哪些与树有关的信息?A. 树的位置和季节B. 树的年龄和大小C. 树的传说和特性D. 树的果实和花朵答案:1. A2. A3. A4. C5. C二、完形填空(共10分,每题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填入空白处。
短文:在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他非常勇敢。
一天,他决定去寻找那棵神奇的树。
他________(6)了村子,走进了森林。
6. A. 离开了B. 到达了C. 路过了D. 回到了7. 他在森林里走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有找到树。
他________(7),但他没有放弃。
A. 感到失望B. 感到高兴C. 感到害怕D. 感到好奇8. 最后,他________(8)了春天的到来,终于找到了那棵树。
A. 错过了B. 忘记了C. 等待了D. 忽略了9. 他站在树前,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________(9)村子的和平。
A. 保护B. 破坏C. 改变D. 离开10. 愿望实现了,村子变得更加________(10),年轻人也成了英雄。
A. 贫穷B. 和谐C. 混乱D. 富裕答案:6. A7. A8. C9. A10. B三、短文改错(共10分,每题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找出其中的5处错误,将正确的单词写在括号内。
高中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5题。
阅读材料: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阿斯兰的国度,那里的人们生活和谐,与自然和谐共处。
阿斯兰的国王是一位智慧而仁慈的统治者,他的名字叫做艾尔登。
艾尔登国王深知,要维持国家的繁荣,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
因此,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禁止滥砍滥伐,保护野生动物,并且鼓励人们种植树木,以保持生态平衡。
1. 阿斯兰国度的人们生活如何?
A. 与自然和谐共处
B. 经常发生冲突
C. 忽视环境保护
D. 只注重经济发展
2. 艾尔登国王颁布法令的目的是什么?
A. 增加税收
B. 维持国家的繁荣
C. 减少人口
D. 扩大领土
3. 艾尔登国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A. 鼓励种植树木
B. 禁止滥砍滥伐
C. 保护野生动物
D. 所有选项
4. 阿斯兰国度的国王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A. 以武力征服
B. 以智慧和仁慈
C. 以恐惧统治
D. 以金钱诱惑
5. 根据短文,阿斯兰国度的环境政策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A. 破坏了生态平衡
B. 维持了生态平衡
C. 导致资源枯竭
D. 没有影响
答案:
1. A
2. B
3. D
4. B
5. B。
2025届湖北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湖北省百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简称ERV)是数百万年前远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遗迹——“古病毒化石”。
这些被宿主细胞俘获的ERV遗传信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突变、缺失等变异,逐渐演化成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之一,并作为重要的基因记忆被保留下来,占据了整个人类基因组序列的8%左右。
因此,在生命的孕育及演化过程中,远古病毒呈现出一种貌似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景象。
这种古病毒和衰老有什么关系呢?衰老是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的衰退过程,是许多人类慢性疾病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
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及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表观遗传的程序化改变被认为是决定细胞衰老进程的关键因素。
人类基因组中潜藏着诸多“老化信号”,这些信息流通常受到表观遗传的严密调控而处于沉默状态。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老化信号”会因表观遗传失序而逃离管控,进而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衰老程序。
而占据人类基因组序列较大比例、如“死火山”般沉寂的ERV古病毒元件,是否会挣脱“封印”再次苏醒,并参与衰老的程序化调控?这仍未可知。
因此,深入解析ERV在细胞衰老中的变化、作用和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衰老、评估衰老、干预衰老,进而为有效防治衰老相关疾病,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思路。
我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人类早衰症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研究模型,以模拟儿童早衰症和成年早衰症。
基于上述模型,通过绘制多维表观基因组及转录组图谱,我们发现细胞衰老过程中表观基因组的“熵增”会伴随着一系列基因的异常表达,其中,以ERV的激活最引人注目。
借助单分子RNA(核糖核酸)荧光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及电镜实验,我们在这些衰老细胞中检测到了ERV 转录本、蛋白及病毒样颗粒的显著增加。
和谐明善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和谐明善①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
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
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②道理是自明的。
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
唯有善字当头,善优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③和谐明善,要义在扬善。
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从古到今,人们对善都是倍加推崇、竭尽赞美、奋力追随、屡加发扬的。
先人们如孟子就认为“好善优于天下”,如班固就认为“治远自近始,习善在左右”,如欧阳修就认为“为善最乐”,如景颐就认为“与人为善乃公也”。
及至现当代,人们更是把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否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作为判断善恶的客观标准。
④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
为善无大小、无远近、无厚薄、无你我。
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社会,就会使明善和谐见,花含春意无限艳。
⑤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
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
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出任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
贵了不娇,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工作求和气。
和气生和睦,和气“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⑥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
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
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鸟儿颤抖,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书更绿,花更红,草更青。
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
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
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问题】
1.给方括号中的字注音。
【屹】立( ) 真【谛】( ) 【凛】冽( ) 耽【搁】( )
2.第②段“珠峰复测中最重要的冲顶测量行动的进程的确并不顺利”中“不顺利”指的是什么?
3.末尾一段中为什么说“这一刻,所有的艰苦都不再是艰苦”?
4.“面对着变化无常的天气,没有人会说‘人定胜天’”,为什么?
5.与课文中的中国登山队员王福洲等登山的意义相比,本次登山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yi4 di4 lin3 ge1
2.由于天气恶劣,珠峰测量行动中最重要的冲顶行动的日期一推再推。
3.珠峰复测任务马上要胜利完成,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4.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会造成无谓的牺牲。
5.本次登山是为了复测珠穆朗玛峰的准确海拔高度,从而更好地认识自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文】
和谐
①2005年5月22日凌晨,珠峰锥形的峰顶在朦胧的夜色中若隐若现。
在通向峰顶的东北山脊上,一队中国人正顶着满天的星光和呼啸的寒风,一步一步缓缓前行。
他们是珠峰测量队第一批冲顶队员,他们此行携带了先进的测量设备,他们此行曾经历了种种磨难,他们此行要向珠峰发起最新的追问。
②挑战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应了这句话,珠峰复测中最重要的冲顶测量行动的进程的确并不顺利。
⑧由于天气恶劣,珠峰测量行动中最重要的冲顶行动的日期一推再推,从5月5日左右推迟到10日左右,又推迟到15日左右,再推迟到18日左右,最终则被推迟到22日和23日。
④“这可能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冲顶周期了!”一位登山专家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经验,过了25日,天气就会出现大的变化,雨季就会到来。
直到9月,珠峰都会在云雨雾中难见踪迹。
”他还补充说,“珠峰地区的风雪现在还如此密集,这些年来很少见到。
可能是巧合,现在正是藏历的闫六月,按照藏族的传统,这个月是多灾多难的。
”
⑤站在珠峰大本营,面对着雄伟【屹立】的珠峰,面对着变化无常的天气,没有人会说“人定胜天”。
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征服”这个词的确不应出现在人类的字典中。
对于登山活动而言,大自然允许你上,就可以上;大自然不允许你上,就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做无谓的牺牲。
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已经超越了过去“要去征服自然”的阶段,从长远看,人类和自然最终能够达到和谐相处或许才是文明社会的【真谛】,也是登山测量活动的真谛。
⑦“登山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
处。
”有了这层认识,虽然天气多次发生突然变化,虽然测量计划被多次推迟,虽然长时间的坚持开始让身体吃不消,但是测量队员们依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
⑧在经过多次推迟之后,冲顶队员终于在5月11日与12日分批前往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展开最后的冲顸行动。
但是在队员们到达前进营地之后,好天气周期却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如期开始,北风依然【凛冽】。
各项运输和修路计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耽搁】,但是依然在进行当中。
⑨一周以后,耐心的等待终于获得了回报,好天气周期如约在21日到了。
冲顶队员们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凌晨3时30分,他们离开了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一米一米,一步一步,凭着意志向顶峰冲击。
⑩上午11时8分,当他们在峰顶竖起觇标的刹那,早已守候在东绒布、西绒布、中绒布等6个交会测量点的测量队员们同时打开经纬仪和GPS,展开了联机观测。
这一刻,所有的艰苦都不再是艰苦,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随着各种数据无声地装进测量仪器,一曲无声的珠峰测量交响曲在每个测量队员的心中响起。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