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角•能够用物体和手势模拟角•能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能够初步辨认角的大小二、教学重点•角的概念•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实际应用四、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具:角模型、橡皮泥等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投影仪五、教学过程1. 角的初步认识1.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角:角是由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和起点到终点的线段所组成的。

2.让学生用手和物体模拟简单的角,并向他们解释角的概念。

3.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例如窗户的角、桌子的角等,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特点。

2. 角的大小比较1.让学生观察不同大小的角,并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用大、小、相等等词语描述角的大小关系。

3.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大、小、相等的角。

3. 角的实际应用1.让学生观察道路上的转角、车头的角等实际物体中的角。

2.让学生尝试用角来描述这些物体,加深对角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行收集生活中有关角的图片或事例,与同学分享。

2.提出更多关于角的问题,例如如何测量角的大小等,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

七、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能辨认不同大小的角,并掌握了角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认识角(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认识角(含解析)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认识角
任务内容
温故
知新
写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
预习新知知识点1 认识角.
预习课本第39页例1.完成下面的题.
(1)想一想.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②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且两条边都是直的.
归纳总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
知识点2 认识角的大小.
(2)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①固定角的一边.拉动它的另一边.可以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角.
②把一张纸对折两次、三次、四次.可以折成大小不同的角.
归纳总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
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知识点3 画角.
(3)预习课本第3页例2.想一想.怎样才能画成一个角?
①定顶点:先画一个点作为().确定顶点的位置.
②画角的一条边:从这个点起.借助尺子向任意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确定一条边.
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预习新知:2 顶点 线 线
预习检验:1.① ④ ⑥ 2.略
每日口算:64 50 44 54 75 49 94 30 90 60
③画角的另一条边:再从这个点起.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 ).确定另一条边.
归纳总结: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借助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
预习
检验
1.下面图形中.( )是角. 2.用给出的线或点画角.
每日
口算
70-6= 45+5= 52-8= 26+28= 35+40= 58-9= 54+40= 90-60= 75+15= 75-15=。

二年级数学角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角初步认识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学习内容: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学习重难点:学习课时:3 课时第一课时:角的认识学习内容:教科书 P38学习目标: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看法,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1、学会用直尺画角,经过制作角领悟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看法,领悟身边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角,知道角各局部的名称难点:角的大小和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习准备:学具:每小组两条绳子、一些不规那么纸片、两条塑料条;每人一把尺子。

教具:授课课件、三角板、一些工具。

学习过程:一、创立情境导入新课1、回忆秋游的情况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小朋友那甜甜的微笑让太阳公公忍不住都想多看你们一眼。

上个星期五也是这样的晴日气,还记得我们干嘛去了?请学生看秋游的照片。

牡丹亭柱子和房梁,会形成这样的图形。

在我们孔雀园的栅栏也能找到它,在同学们下的象棋棋盘上也藏着它。

课件演示逐个出现“角〞的图形。

2、导入你们认识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它交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板书课题:角二、研究新知1、联系实质、初步感知“角〞。

①找角这角和我们捉起了迷藏,在这幅图中你还能够找到角这个图形吗?指名汇报。

不但在照片中能找到角,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和多物体上都能找到角这个图形。

这样吧,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比一比,谁找的又对有快又多。

②报告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①说角生活中的角常常穿着美丽的外衣。

让我们脱去它美丽的外衣,看看数学中的角。

〔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仔细观察,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角有什么特点?报告小朋友们提到的尖尖的头,也就在两条线订交的这一点,我们把它成为角的极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图文讲解+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图文讲解+练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

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0页图例)。

画角时应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课本44页第7题以及给出顶点和一条边,把角补充完整。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三角尺都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7、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

)8、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怎样在一张不规则的纸中得到一个直角?答:拿一张不规则的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10、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11、拼角:一直(角)加一锐( 角)就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12、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同步练习一、填空1.一个角有()个顶点,( )条边。

2.比直角大的角叫()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

3.拿一张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4.角的大小与()无关,与()有关。

5.在钟面上,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角;7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角;8时半时针和分针组成()角。

二、选择1.一条红领巾有()个角,其中有()个锐角,有()个钝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物体,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顶点、边、角的度数。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画法:用量角器画角。

4. 角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角的画法,角的度数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剪刀、钟表、墙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角(1)让学生观察一些角,说出角的组成,引导学生发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角,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物体。

3. 角的分类(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大小不同,引出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

(2)让学生举例说明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 角的画法(1)教师示范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角。

(2)让学生练习画角,巩固角的画法。

5. 角的大小比较(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大小不同,引出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让学生练习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角的认识。

(2)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交流能力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分类及度量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3.角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及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角的分类及度量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吗?角有哪些表示方法呢?2.角的定义(2)讲解角的定义:由一个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角的表示方法(2)讲解角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角的顶点用符号“•”表示。

4.练习表示角(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个角,并用表示方法标注。

(2)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时角的分类1.导入新课(1)复习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角有哪些分类吗?2.角的分类(2)讲解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3.练习判断角的分类(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个角,并判断其分类。

(2)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判断结果。

第三课时角的度量方法1.导入新课(1)复习角的定义、分类。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度量角的大小吗?2.角的度量方法(1)展示量角器,讲解其使用方法。

(2)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两边分别与角的两边重合,读出度数。

3.练习度量角(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个角,并使用量角器度量其大小。

(2)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度量结果。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2.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工作。

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角的分类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避免混淆。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第1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第1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新课标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角的初步认识一、口算。

28+19=62+29=45+38=37+37=78+17=53+39=45-36=63-26=64-37=73-37=82-35=51-34=73+18=54+28=43+34=72+19=二、填空。

1.一个角有()顶点,()条边。

2.有里有()个角,共有()条边。

3.我们用的黑板平面上有()个角,书面有()个角,三角板面有()个角。

4.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的方向画(),就画成一个角。

三、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是的打“√”不是的打“×”()()()()四、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就在()里填几。

()个()个()个()个()个五、画一画。

1.从指定的一点起,画一个角。

2.在给定的顶点和边上画一个角。

3.任意画出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4.画两个一样大的角。

六,解决问题。

1.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在○里填上“<”、“>”、“=”。

○2.你周围哪些物体上有角?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比小军高25厘米,小红比小军高12厘米,小东比小红高多少厘米?4.幼儿园买来84件玩具,分给小班28件,分给大班36件,还剩多少件玩具。

七,能力提高。

1.○+○+△+△=28○+○+△+△+△=36△=()、○=()2.○+△+△+△=53○+△=33△=()、○=()3.○+△+△=42○+○+△+△+△=68○=()、△=()4.△=5,○=3,□=4,☆=7△○-□△=?☆○-△□=?。

4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角的组成、角的大小、画角

4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角的组成、角的大小、画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组成、角的大小、画角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 曾广慧
复习
长方形
五角星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圆说没说有哪角些,平其面他图图形形有都角有?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寻找角 这些都是角
三角尺
摸一摸三角尺上的角吧!
角的组成

顶点

1个角有 1个顶点 2条直的边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
判断:
⑴ 边越长,角就越大。
( ×)
⑵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⑶ 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
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个角?
4
4
5
4
3
1
课堂练习
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个角?
4个
3个
10个
课堂练习
剪剪看,看谁的手巧? 要求:剪一刀,分别剪出5个角、4个角、3个角。



×




×
×
角的大小
在两个三角尺上各选一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比的时候要注意 两个角顶点对齐, 一条边也对齐。
角的大小 两条边延长,角的大小 有变化吗?
一点变化也 没有!
角的大小
想随一着想开,口怎的样变让化角,变角 小的呢大?小有什么变化?
变大了!
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与开口有关。
一个顶点两条边, 两条边直顶点尖。 动手画角要注意, 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看开口, 只看开口不看边。
课堂练习
指一指哪里有角,并说说角各部分的名称
课堂练习
填空: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的主题图和39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两道题和练习八的1、2 题。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一定的表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3、学会用尺子画角。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现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平面图形就叫做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1、找角同学们, 今天的这位新朋友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想找找这位害羞的新朋友, 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

(出示课件第38 页主题图)师:不仅这里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生生互动)2、摸角师:谁愿意说说你们找到的角?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的角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图形(点)。

想想怎样才能把你们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呢?(点、边、边)老师发现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这个点,还指了这两条直直的线。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解读)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解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角的度量、比较和应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物体上的角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角的实际应用。这部分的成果分享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沉默,我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中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在课后认真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中学有所获,为后续的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中,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角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角的应用。然而,我也观察到在重点难点解析时,部分学生在角的度量上遇到了难题。这让我意识到,除了课堂讲解,还需要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提高他们对量角器的使用熟练度。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角度大小的直观感受。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这说明在小组活动中,我需要提供更明确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2.发展学生量感和空间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和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运用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角的和差、倍数关系等概念。
4.增强学生几何图形构造能力,学会使用工具绘制和构造不同度数的角,提高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初步认识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析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角第1课时一、本课教学内容生活中的角认识角。

例1、例2二、学生本课的预备知识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认真分析教材之后,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课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4、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及知识点的难度控制程度1、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

2、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3、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

4、控制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先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景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这些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

例1是认识一般的角,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能够辨别生活中的角,并能够正确地画出一个角。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角的性质和应用的欲望。

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其中一个端点为顶点,另一端点分别在两条射线上。

2. 角的画法:画一个角时,先画一个点作为顶点,然后从顶点出发画两条射线,使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

3. 生活中的角: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生活中的角,如墙角、书本的角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各种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2. 学生找出角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角的特点:由两条射线组成,有一个顶点。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

2. 教师示范角的画法,让学生跟随画出角。

3.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角。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教师让学生画一些角,并检查他们的画法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画法。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角的定义和画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生活中找角的情况,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性质,如角的分类、角度的测量等。

2. 让学生尝试用角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制作模型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和画法。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对角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课件


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顶点 边
2. 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认识角
3.画角 先画一个点,再以这个点为顶 点,借助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 两条笔直的线,就画出一个角。 先画顶点再画边。
3 角的初步认识
看角的变化
小组讨论:角的两边叉开越大,角怎样变化?
看角的变化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 大 ),角就越( 大 )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 小 ),角就越( 小 )。
举手发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两次、三次、四次可 以折成大小不同的角。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4
8
辨析:当两个角“挨”在一起时,必存在一
个“合成”的角。
3 角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 角的大小、画角
练习
知识点 1 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
1.看图填一填。

不变
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 有)关,与两 条边的长短( 无)关。(填“有”或“无”)
知识点 2 角的画法
2.用直尺画出3 个不同的角。
可以采用叠合 法比较大小。 举手发言:第一个角 大于 第二个角
画角
你知道使用什么工具画角吗? 使用直尺或三角尺画角。
画角要记住: 先画顶点再画边。
画角展示:
巧学妙记: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你周围物体的表面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中有角吗?
草稿(gǎo)本
3 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
上体育啦,下面一起看看体育课都用到了 哪些运动器材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对角的概念、分类、性质和画法的初步介绍。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建立起角的直观形象,并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角,如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

2. 使学生能够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命名。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角,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角的性质,如角的和为180度。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抽象,需要借助具体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分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练习来加强。

3. 角的性质理解和应用,特别是角的和为180度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角的定义和分类。

2. 角度模型或量角器,用于演示角的度量。

3. 练习题和小游戏,用于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角(如书本的角落、墙角等),引起学生对角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通过模型或图示讲解角的组成。

3. 角的分类:通过具体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4. 角的性质:通过实践活动,如拼图游戏,让学生体验角的和为180度。

5. 应用练习: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应用角。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包括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相关的示例和练习题。

作业设计设计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绘制不同类型的角、完成角的分类练习题等,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和理解。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应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初步认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39例1、例2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用纸创造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见过“角”,但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样图形是“角”。

因此教学时要结合生活情景及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板、直尺、活动角、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平台。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板、长方形纸片、活动角模型、剪刀。

教学预设:
一、引入角,了解起点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角)
2、了解起点关于角你知道了什么?
方案一如果学生说的是人民币的单位,就从生活中的角引入,建立角的概念。

方案二如果学生已经能从生活中例举出角或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角是怎么样的,哪就让学生用纸把所知道的角折出来。

二、探究新知
1、找角的原型
刚才小朋友说的角是人民币的单位,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角,它是一种平面图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校园的一角。

(做操的小朋友改为在旁边观看球赛的小朋友,并且其中有一个小朋友手中拿着饮料在喝)
你能从这里找到角吗?请在学习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学习伙伴看。

2)、出示三角板:你能找出角吗?
3)、用纸折出你找到的任意一个角,展示所折的角并评价 (分别摸一摸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点;同时注意让学生感受角是边与边围成的那一部
分;并掌握正确指角的方法。

)
4)、现在请你想一想,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呢?
2、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尖尖的一点叫顶点。

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这就是数学中的角。

3、闭上眼睛,把角记在脑中。

4、折角、指角(展示----比划(这里着重关注比划角的方法)------判断)
5、练习八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6、找生活中的角。

三、画角
1、介绍正确的画角方法
2、自己画角,指出顶点、边。

(同桌互评,选学生的若干作品展示)
四、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
1、做一个活动角(拉动角的一边,另一边不动,形成一个角。

)
2、玩一玩:角的两边拉开、合拢,你想说什么?
五、创造角——用长方形创造角
如果用剪刀剪一刀,猜测一下,长方形角的个数会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七、机动
用小棒摆角
八、课后作业
观察你周围物体的表面是否有角,并把它画下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利用学生熟悉的三角尺、红领巾、钟面等生活中的材料,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充满数学思考的情境,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这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习的积极情感。

经历在生活中找角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喜欢数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在图形中找角,学生把头脑中形成的角的表象与角的图形对应起来,并通过辨认作出判断,从而
强化了形成的表象,培养了分析、判断能力。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贯穿数学过程的始终。

设计了指角、摸角、画角、表示角、读角、找角、做角、比较角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探究、交流、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