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长方体

合集下载

《长方体》大班教案(精选17篇)

《长方体》大班教案(精选17篇)

《长方体》大班教案《长方体》大班教案(精选1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方体》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方体》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整体观察和剖析,指导长方体的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能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喜欢探索操作,发现生活中长方体的应用。

活动准备:1、物质材料:正方体长方体教具,人手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方体剖面;2、知识经验:认识正方体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指导语:哪个小朋友能说一下正方体的特征?小结:正方体有6个一样大的面,12条一样长的棱,8个顶角。

二、基本活动(一)认识长方体,观察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

指导语: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形体,它的名字叫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小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角。

(二)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点。

指导语:长方体和正方体除了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小结:正方体的每个面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条棱一样长。

长方体,相对应的两个面一样大,相对应的'棱一样长。

(三)幼儿操作,出示长方体包装盒,引导幼儿探索观察长方体的空间,知道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语:请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包装盒,盒子打开后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做什么?小结:长方体纸盒打开后,里面因为占用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叫它体,可以用来盛东西。

三、延伸活动幼儿制作长方体,在制作中感受形体的特征。

指导语,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长方体剖面图,请你制作一个长方体,并把长方体的对应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或画上相同的图案。

《长方体》大班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与长方形的比较,了解形与体的异同2.探索与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8个角,12条边,知道正方体是最特殊的长方体。

3.学习有效点数的多种方法。

认识图形: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教学改进篇

认识图形: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教学改进篇

认识图形: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教学改进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幼儿园大班已掌握的形状知识,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及特点,通过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普通长方形的不同,从而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

3.让幼儿能够初步理解长方体的大小与体积的关系,以及能够合理地利用长方体进行组合搭建与拼图游戏。

二、教学内容1.上课前环节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可以让孩子在课桌上摆放一些由之前学习的各种形状构成的拼图玩具,然后带领孩子一起观察、感知。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轻松调整自己的状态,提高对本节课的兴趣。

2.教学主题本节课主题为“认识图形:长方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认识长方体在保证孩子们已经掌握长方形的基础上,引入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普通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不同之处,从而初步理解含蓄的立体概念。

(2).玩转长方体通过一些搭建、拼图游戏,引导幼儿根据实际长度、宽度和高度将长方体搭建起来,使其明白长方体的体积变化与其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变化相互关系。

(3).综合应用在进一步加深孩子对长方体的理解、掌握程度的基础上,给孩子们出一些更具复杂性质的题目,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理顺思路和推断结果。

三、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在活动中逐步引导孩子们,将独立的活动融合为合作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彼此借鉴,协同完成任务。

2.情境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特点,运用真实的情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启发幼儿的认知。

3.案例分析法对于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孩子,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例题,引导孩子总结归纳、思考规律,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四、学习策略1.活动创设利用各种有趣的,有趣而快乐的游戏,提高幼儿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自觉地学习。

2.实践操作在讲解中让幼儿进行操作,让孩子们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活化教学内容,培养出他们行动的能力。

3.综合考察在每个阶段学习后进行知识点输出,检测学习效果和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一、活动背景长方体是大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提升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的1.了解长方体的形状特征。

2.掌握长方体的基本属性,如边长、面积和体积。

3.培养学生对长方体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提前准备好多个长方体模型,可以使用教具或纸箱等材料制作。

•准备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和计算。

2. 活动步骤步骤一:认识长方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体的形状特征,如有六个面,每个面有四个边。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点:所有面都是矩形,相邻面相等且平行。

•提示学生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物、书桌等。

步骤二:测量长方体的边长•给学生提供几个长方体模型,让他们使用尺子测量各边的长度。

•引导学生整理测量结果,并观察是否有边长相等的长方体。

步骤三:计算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引导学生使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正确使用。

步骤四:长方体拼图游戏•将一些长方体拆开,打乱放在桌面上。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边长和面积,尝试拼出长方体。

•鼓励学生合作,通过团队讨论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步骤五:长方体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盒子、柜子等。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在观察长方体的形状特征和测量边长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体的认识。

计算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拼图游戏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锻炼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此外,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对长方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的特点和形状;2.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平面图模型:准备长方体的平面图模型,以便让学生观察和探索;2.实物模型:准备一些长方体的实物模型,以便让学生实际操作和感知;3.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橡皮擦等教学工具;4.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游戏和活动,如卡片配对游戏、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 1. 老师拿着一个长方体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解释长方体的特点和形状。

2.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不同面、边和顶点,并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属性。

Step 2: 探索 1. 老师将一张长方体的平面图模型展示给学生观察。

2.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平面图模型,观察长方体的不同面和边的关系,并发现长方体的规律。

3.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用纸板或折纸的方式制作一个长方体。

4. 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和比较自己制作的长方体,讨论长方体的特点和形状。

Step 3: 计算表面积和体积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解释计算方法。

2. 老师给出一些具体的长方体,让学生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学生可以使用公式或者图形分析的方式进行计算。

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比较。

Step 4: 游戏活动 1. 老师组织学生参与卡片配对游戏,卡片上分别印有长方体的平面图模型、实物模型和对应的表面积和体积。

2.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找出相匹配的卡片,并解释自己的选择。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入长方体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操作和计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长方体的特点和形状,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同时,卡片配对游戏的设计能够巩固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并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方体》教案(优秀6篇)

《长方体》教案(优秀6篇)

《长方体》教案(优秀6篇)《认识长方体》教案篇一活动目的: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活动过程: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长方体教案篇二学习内容:P58~59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我巩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活动,我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案。

3、通过活动,我具备了分工合作的能力,以及统筹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我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独学检测小组展示在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如果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呢?(1)教室的长、宽、高教室5个面的面积(2)门的长、宽2个门的面积(3)黑板的`长、宽2个黑板的面积(4)窗户的长、宽4个窗户的面积2、为什么要调查这些数据?我们要粉刷的面积是哪些?3、根据上面的数据算出要粉刷的面积。

4、到底要买多少涂料?怎样购买呢?5、算一算粉刷教室需要多少涂料?花多少钱吗?6、汇报计算方法。

长方体教案篇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一张纸。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索,认识长方体的形状特征和基本属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模型、图形卡片、彩色纸、剪刀、胶水。

2.材料:学生的作品展示板、教学反思表格。

三、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长方体的定义和形状特征,鼓励学生用手指触摸长方体的边、角、面。

步骤2:展示长方体模型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长方体的特点,并提问学生长方体的面有哪些、边有多少条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3:制作长方体图形卡片教师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指导学生按照给定的尺寸剪切和折叠,制作长方体图形卡片。

步骤4:合作认识长方体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分配一些长方体图形卡片,要求学生合作观察、比较卡片的形状和特点,并尝试拼出一个长方体。

步骤5: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拼好的长方体,并讨论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步骤6:认知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长方体的形状特征和基本属性,通过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尺寸和颜色的长方体图形卡片,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多样性。

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找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长方体物体。

3.学生可以用彩色纸和胶水制作更复杂的几何体模型,如立体拼图等。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学反思经过本次数学活动,学生对长方体的形状特征和基本属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合作和制作长方体图形卡片的过程,提高了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困惑。

有些学生容易将长方体和其他立体图形混淆,没有能够准确地描述长方体的特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堂课中加强对长方体的巩固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对长方体有更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另外,本次活动中的小组合作非常有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识别和命名长方体和正方体。

2. 帮助幼儿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如边、角和面的数量。

3. 提高幼儿的空间观念和形状辨别能力。

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和材质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模型。

2. 图片或卡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种角度和形态。

3. 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用于制作简单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或者实物展示,引发幼儿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兴趣。

2. 讲解:教师逐一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并数出边、角和面的数量。

3. 实践:分组活动,让幼儿亲手触摸和操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其特征。

4. 创作:指导幼儿用彩色纸制作自己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增强其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5. 比较:组织幼儿讨论和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提升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例,加深幼儿对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 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挑战,比如拼图、堆积等,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和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形状辨别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程度。

2. 通过问答、小测试或者作品评价等方式,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

3.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长方体玩具让孩子轻松学习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

长方体玩具让孩子轻松学习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

关于长方体玩具让孩子轻松学习——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在家中玩电子产品,而忽视了那些传统的益智玩具,比如长方体玩具,这一类的玩具不仅可帮助孩子们培养数学视觉触觉感觉和想象力,同时也可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加强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长方体玩具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认识长方体,并进行相关游戏活动。

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长方体的定义、特征和基本图形,2.培养幼儿数学视觉触觉感觉和想象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提高幼儿的耐心性和观察能力,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更好的理解、记忆、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学准备1.长方体玩具:不同大小、颜色的长方体玩具若干,2.填充物:如沙子、棉花球、小珠子等,3.图案卡:24张长方体的图案卡,4.班内设备:若干小桶、两个大桶。

三、教学方法1.自主发现法:让幼儿自己利用长方体玩具通过自己所感知的颜色和大小特征将它们分组。

2.实验法:通过使用长方体玩具并向学生介绍长、宽、高等与长方体有关的概念,以达到幼儿认识长方体的目的。

3.游戏法:通过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提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用具和材料。

2.导入:老师可自己动手拼几个长方体,然后把这几个长方体称作“卡方体”(这是长方体的玩具名,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让孩子们观察、探索、发现。

3.自由探索:让孩子们随意发挥,将卡方体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组合,将孩子们对长方体的认识先激发出来,随后老师再引导孩子们进入主体探究。

4.主要教学:教师可通过让大家看图说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先让孩子们充分想象一下,然后在班内展示今天要教的长方体相关的24个图案卡片。

然后老师让孩子们研究这些图案卡片,慢慢的引导大家认识长方体,随着引导,让孩子们探索、体验、发现、揣测。

5.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分组,参与比赛,每组拿到若干个卡方体,根据卡片上的图案在规定时间内用卡方体拼出相应的图案,最后评出比赛结果。

长方体一教案5篇

长方体一教案5篇

长方体一教案5篇教案可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一个成功的教案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长方体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长方体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一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立体图形的识图。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三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零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让谁先吃好呢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一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索的兴趣。

准备: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过程:1.介绍自己的纸盒,引出课题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纸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听的话说说你的纸盒是什么样的?2.认识长方体的面(1)用一支笔数一数它的脸(面),用数字写在中间,要有顺序的数。

(2)汇报自己数的情况,让幼儿介绍数的方法(怎样数不会漏掉?)(3)每个盒子都有6个面,6个面它们都一样吗?(4)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小结。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1)除了这些面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2)给顶点用一点点油泥做一顶小帽子,一边戴帽子,一边数一数有几个顶点(幼儿不知道是顶点时不要直接说顶点)?(3)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顶点8个。

3.认识长方体的棱(1)除了这些面和顶点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2)用记号笔画棱,一边画一边数棱有几条(幼儿不知道是棱时不要直接说棱)?(3)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

(4)教师小结这种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叫立体的。

4.了解长方体的体积(1)摘掉帽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什么?(2)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明显的盒子问,如果里面装满东西,哪个盒子装的多?(3)我们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教师用米进行演示)5.延伸我们用牙签把盒子打开,看看有什么变化?(面、顶点、棱还在吗?)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零二活动目标:了解零的含义,知道“没有”可用“0”表示。

活动准备:提供0------10的数字卡片、花生、小筐等。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

猜一猜教师先后将藏有花生和没有藏花生的手握成拳,让幼儿猜一猜哪只手里有花生,然后张开五指进行验证。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活动简介该活动旨在使幼儿园大班儿童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学会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形状。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基础的几何概念。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2.能够准确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和形状;3.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

教学内容1.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2.在实践操作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

教学准备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图形卡片);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3.应用场景图片(如建筑、家具、玩具等);4.色彩、胶水、剪刀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问幼儿们认不认识这是什么?2.引导幼儿们回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应用场景?可以说说看。

3.通过让幼儿们回答问题,激发他们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

二、学习环节(20分钟)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简单地介绍这两种几何体的定义和特点,比如长方体有六个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是矩形,四个面是正方形。

2.操作模型:老师发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幼儿们自己动手操作,相互观察和比较。

3.由浅入深:根据幼儿们掌握程度,逐渐深入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如每个面的形状和长、宽、高等方面的概念。

4.题目练习:出示几个具有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图片,问幼儿们这是否是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幼儿们理解这两种几何体的特点。

三、实践环节(30分钟)1.观察实物: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如鞋盒、立方体玩具等),让幼儿们观察、比较、描述它们的特点。

2.色彩剪切:老师发放色彩纸、胶水、剪刀等教具,让幼儿们自己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老师可以提供配套的图形卡片供幼儿们参考。

3.应用场景:通过图片等教具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桌椅、书柜、电视机、玩具等等。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和特征;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分辨方法;3.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4.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2.相应课件和教学PPT;3.工具箱、量角器、尺子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新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举起一本书,通过询问学生,引导他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和特征。

2.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引入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通过模型将二者的形状和特征展示给学生。

比如,让学生用手触摸确实感受一下:长方体的六个面是矩形、有三对相等的边,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四个顶点和八条棱长度相等,都是六个正方形组成。

同时,也可以通过PPT上展示它们的图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知。

3. 分辨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学生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形状和特征之后,接下来就可以通过PPT 上展示不同长宽高的长方体(偏瘦的与偏胖的)和正方体,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例如说,在这样的长方体当中,哪里的宽、哪里的高、哪里的长?以此来深化区分。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测量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区别。

4.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区分过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之处,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不同形状的物体,概念上的差异,同时也可通过探讨一些简单的运用场景等启发学生思考。

作业布置1.画出自己家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物品的图像,并注明尺寸和描述内容。

(以小本子形式提交);2.请在下一节数学课上向班级分享自己心目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分类依据,附上图像和说明。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他们也学习到了使用测量工具计算尺寸,以及一些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认得长方体的概念,知道长方体的几何形状。

2. 能够辨认长方体,感知长宽高的大小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3. 能够画出长方体的打开图,并依据打开图还原出长方体。

教学内容:1. 介绍长方体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 通过察看长方体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认得长方体的形状,并辨认长方体。

3. 进行长宽高的量化比较,加深幼儿的认知。

4. 给幼儿供应长方体的打开图,引导幼儿还原出长方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老师问幼儿:“小伙伴们,你们上次学啦什么新的图形呀?”(幼儿回答)2. 老师再问:“那你们想不想再学一个新的图形呢?”(幼儿回答)3. 老师出示长方体模型,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4. 老师解释:“这是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能否举个例子说说坐车时,长宽高分别代表什么?”(幼儿回答)5. 老师总结:“好的,长方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得长方体吧。

”二、认得长方体(10分钟)1. 老师出示长方体图片,引导幼儿认得长方体的形状。

2. 老师问:“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幼儿回答)3. 老师指着长方体的每一个面,让幼儿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

4. 老师引导幼儿用手指摸长方体,学会依据触摸得到的信息辨认长方体。

5. 老师让幼儿拿出本身的文具盒(或其他长方体的物品)比较,加深幼儿对长宽高的认知。

三、画打开图(20分钟)1. 老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和打开图,引导幼儿认得长方体的打开图,并解释打开图的作用。

2. 老师让幼儿在沙盘中尽可能多的摆放长方体,并给每个幼儿一个纸箱。

3. 引导幼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毛笔分别将沙盘上的长方体在纸箱内背面涂上不同颜色。

4. 老师让幼儿将纸箱在底部剪断一部分,打开即是长方体的打开图。

5. 老师激励幼儿依据打开图还原长方体,再检查一遍成果。

四、反思(5分钟)本次教学中,我发觉幼儿们对形状的感知比较困难,为了加强幼儿的认知,我可以在下次教学中加添幼儿共同制作长方体立体构建的环节,渐渐加深幼儿对长方体的认得。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这一几何图形;2.掌握长方体的基本属性及分类;3.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能力;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长方体模型;2.玩具积木模型;3.彩笔、画纸;4.幼儿自制的长方体;5.PPT。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自我介绍教师进行自我介绍,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缩短教师与孩子的距离。

1.2 知识以游戏的形式介绍教师通过长方体拼图游戏,让幼儿们认识到长方体的形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和感知的能力。

2. 操作环节2.1 制作长方体幼儿用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自制长方体。

让幼儿们亲手制作长方体,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幼儿思考长方体的形状和结构。

2.2 绘制长方体让幼儿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学习到的长方体的模样。

在绘制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长方体的不同结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讨论环节3.1 模型展示和分类教师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长方体拼图等多种几何模型,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到不同类型的长方体。

3.2 长方体的属性教师通过多媒体PPT向幼儿展示长方体的各种属性:长、宽、高、体积、表面积等,并鼓励幼儿归纳总结不同的属性,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长方体。

4. 总结环节教师让幼儿回忆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并提醒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加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长方体模型制作和绘制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对长方体的基本属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但我也发现,幼儿在某些时候缺乏耐心和专注力,他们不太容易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下一次如果再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我会更注重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长方体》教学目标1.能认识长方体的形状和特征。

2.能够用模型或图形说明长方体的概念。

3.能用简单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内容1.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

2.长方体的结构和组成。

3.长方体的用途。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导入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长得像长方体的东西?2.说明本节课教授的知识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形状——长方体了。

第二步:教学内容1. 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1.教师出示长方体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然后询问学生诸如边长相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长方体的三个要素:“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介绍长方体的属性:六个面是长方形,其中相邻面的长度和宽度相等,而对面的长和宽也相等。

2. 长方体的结构和组成1.教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或实物,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并运用手推车、小方块等小工具,操作模型经行观察分析,并辅以问答,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长方体有相同的纹理,学生能够明确长方体是由四个矩形和两个正方形组成。

2.教师指出长方体内部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拼图、拼乐高等活动,了解长方体内的三维空间是如何组成。

3. 长方体的用途1.列出生活中能够看见或使用到的长方体事物列表,如教室的书柜、冰箱、电视机、饭盒等,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认知长方体。

2.构建复杂模型,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提供更多想法和想象空间,从而了解长方体在建设和创造中的应用。

第三步:综合活动1.让学生四个为一组,使用纸张进行制作,互相比较实物和模型的差异、设计长方体的时要注意哪些因素、学生的收获、完成制作的展示等方面展开讨论。

2.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如视频、图像色块、漫画等来进行理性引导。

课后反思1.教案的设置不合理,导致进度掌控不稳,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了疲态。

课内课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如拆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环节,让课堂的重点不在掌握形状的概念,而改变方式成为更具有实现意义的物体。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并知道长方体的定义;2.能够分别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3.能够区分长方体和立方体,并知道它们的特点区别;4.能够解决涉及长方体的问题。

教学准备1.长方体模型;2.视频或图片资料;3.黑板、白板、彩色笔、粉笔;4.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长方体。

听一下这个词,长方体,我们应该都很陌生吧。

那么你们见过长方形吗?它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长方形和四个矩形组成的一个图形。

那么如果我们把它沿着其中一个长方形竖直拉长的话,我们得到了什么图形呢?在空间中,它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长方体。

”Step 2 认识长方体1.展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摸索;2.让学生说出长方体的定义;3.在黑板或白板上写出“长方体”二字,并画出相应的图形模型;4.讲解长方体的特点、组成和形式特征。

Step 3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2.让学生自己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 $V=a\\timesb\\times c$;3.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Step 4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2.讲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即S=2(ab+bc+ac);3.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Step 5 区分长方体和立方体1.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图形,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形式特征;2.帮助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Step 6 解决涉及长方体的问题1.向学生提出若干涉及长方体的问题;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次长方体的教学,我认为做得还不错。

首先,在引入环节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引导,让他们对长方体有了基本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如展示模型、自主推导公式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长方体》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长方体》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长方体》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2.能够区分长方体和其他几何体;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几何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长方体模型、图形卡片、多媒体教学工具;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阅读材料、学生工作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请一名学生来描述长方体的特点和形状。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提醒。

接着,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让学生根据形状进行分类,明确长方体与其他几何体的区别。

2. 讲解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方体的定义,并讲解长方体的特点,如有六个面,且都是矩形等等。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图形和实际物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学生思考与交流学生们在学生工作纸上绘制长方体的图形,同时写下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学生们分组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4. 综合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与长方体相关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定义和特点判断,是否为长方体,并给出理由。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5. 拓展应用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实际应用,并讨论其特点和用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与其他几何体的区别,以及长方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分类几何体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

有些学生对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理解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中的抽象概念理解较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具体实例和生活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的概念。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下一节课中,我计划引导学生通过绘制长方体的截面图来巩固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同时让其发展几何思维和探索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体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长方体的定义,认识长方体的例子;2.能够掌握长方体的特点,如底面、侧面、棱、面、角等;3.能够练习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4.能够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长方体的认知和理解;5.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长方体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1.长方体模型或图片;2.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3.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4.游戏道具:骰子、积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了解长方体的定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长方体的认识和看法。

2. 认识长方体(20分钟)1.明确长方体的定义:长方体是一种几何图形,有六个面,分别是底面、顶面和四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是一个矩形。

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物体,如房子、纸箱等。

2.分析长方体结构:底面是两个相等的矩形,侧面是四个相等的矩形,棱是八个,每两个棱之间是一个直角,角是直角或锐角或钝角。

3. 思维游戏(30分钟)1.教师分组安排学生,每组1-2人。

2.每组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体模型,要求模型四边不倾斜。

3.游戏开始。

每组掷骰子,骰子点数代表能放置的长方体表面上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等),学生根据掷出的点数摆放相应的几何图形。

4.摆放成功后,学生计算模型的表面积和体积,并向全班汇报。

5.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游戏过程中的操作方法、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表现和不足之处。

4.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0分钟)1.教师出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讲解每个符号的含义和作用。

2.教师给学生出几道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例题,指导学生用公式计算并核对答案。

3.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因材施教,分层辅导。

5. 教学反思(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2.教师以“学生们最享受和受益的活动是什么?为什么?”为题,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搜集意见和建议。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什么是长方体长方体是一种立体几何体,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形状。

它的特点是在三维空间中有六个面,其中相邻两个面是矩形,而其它四个面则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面长方体有六个面,分别是顶面、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是两个平行且相等的矩形,它们所对应的边相互平行且相等。

•前面和后面:前面和后面是两个平行且相等的矩形,它们所对应的边相互平行且相等。

•左面和右面: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平行且相等的矩形,它们所对应的边相互平行且相等。

边长方体有12条边,每条边所对应的边都是平行且相等的。

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是三条边的交汇点。

对角线长方体有4条对角线,每条对角线连接长方体中的两个顶点。

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计算,公式为体积 = 长 × 宽 × 高。

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长方体的所有面的总面积之和。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表面积 = 2 × (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长方体的应用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家具制作:例如我们常见的书柜、衣柜等家具,往往是由长方体构成的。

•邮政包裹箱:邮政包裹箱往往是长方体的形状,便于包裹的装运和检查。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长方体是很常见的形状,例如大楼的设计。

•篮球场:篮球场的球篮常常是长方体的形状。

练习题1.一个长方体的长为6 cm,宽为4 cm,高为3 cm,求其体积和表面积。

2.如果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为54 cm³,宽度为3 cm,高度为2 cm,求其长度。

3.某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96 cm²,宽为3 cm,高为4 cm,求其长度。

小结长方体是一种立体几何体,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和八个顶点。

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设计、家具制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活动:《长方体》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能区别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之
间的不同。

2、在生活中,幼儿能正确辨识长方体物品。

3、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长方体展开图;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长方形;正方形;白板;篮筐;地标;实物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打接电话引起幼儿想要加入“救援队”的兴趣,教师提问:“只有一把钥匙,却有两个钥匙孔,该怎么办?”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长方体钥匙。

“雄鹰是用的什么钥匙,长方体是什么样的?”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引出游戏一。

二、游戏论证
游戏一:变形金刚
1.、教师告知救援队又来任务了,出示正方体机器人和长方体机器人的展开图。

引导幼儿去维修长方体机器人。

2、幼儿依照教师的要求把长方体展开图粘好,自己感受长方体的特征,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3、教师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一起。

引导幼儿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和相同,让幼儿发现并用语言描述,长方体分别有6个面,至少有4个面都是长方形,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

游戏二:地震啦!
1、教师事先在4张桌子上放置些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物品。

2、教师把幼儿分成4组,分别寻找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

教师说
“开始”,每组幼儿开始在规定的“家庭”里拿取物品,然后每组把找到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哪组在规定的时间找得又多又正确就获胜。

3、接着救援行动继续进行,幼儿在“家庭”里找属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照
片,然后贴到相应的白板上。

最后大家一起来发现,长方体的物品找对没,正方体的物品找对没。

找对了给及表扬,没找对及时纠正。

4、结束活动:拿着我们抢救回来的东西去给灾区的朋友修房子去咯!自然结束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