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Ⅱ第1—13课。
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1到图2反映了()A.铁农具的推广B.犁耕技术的改进C.畜牧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形成3.“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A. 自耕农经营B. 田庄式经营C. 租佃制经营D. 官民合营4.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5. 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A.国有土地 B.君主私有土地 C.地主私有土地 D.自耕农私有土地6. 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
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3)
厦门二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段历史科期中考试卷班级班级座号姓名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注意ABCD顺序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它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瑰宝……为川西平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里的“它”是指A.郑国渠B.井渠C.都江堰D.灵渠4.文思院是宋代规模最庞大的一个生产机构,主要生产供宫廷使用的普通日用品和精美的装饰品。
由此可见,文思院的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5.安徽省六安战国墓发掘出一把精美的宝剑。
据统计,北墓葬外藏室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
下列物品肯定不会在墓中出现的有①青花瓷②棉布衣服③青铜器④纸币“交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A.丝织品B.棉纺织品C.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7.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一课时,某同学展示了图1,该图应是A.唐代草市分布图B.唐都城长安坊市布局图C.北宋东京城示意图D.清代北京商业区分布图8.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抑商政策的松动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9.明嘉靖四十七年(1456年),福建巡抚谭纶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不得食。
安溪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范围:必修二1~12课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32小题,共48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2.出土于商朝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4.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古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5.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
其原因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6.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
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的规定最重要的意义是A.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B.打破了井田制中“公田”和“私田”的界限C.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7.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word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读右图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2.右图可以用来说明(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传统农业精耕细作C.中国农业独立发展D.生产工具不断创新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4.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
”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筒车 B.桔槔 C.水排 D.翻车5.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能够体现的是( )①小农经济②土地私有③精耕细作④男耕女织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③④6. 王安石与朋友的书信中说:“昨日以早事奏报.言今早者皆贫民,有司不得己,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
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
这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影响民生 B.百姓赋役负担太过沉重C.土地因过度开发而贫瘠D.政府不断强化经济干预7. 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
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
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
”这说明汉代( )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春为岁首”,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
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原始自然崇拜2.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3.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
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
”这反映了自耕农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5.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作者评论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7.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1.doc
长春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理科)试卷出题人:沈小雯审题人: 王微郑海坤一、单选题(共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农经济适应的生产力状况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D.间作、套作等复种技术2.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B.牛耕逐步普及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D.家庭观念加强3.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4. 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A.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C.私营手工业主要供自己消费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5.“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
”这主要说明了唐朝: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C.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D.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6.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C.劳力缺乏 D.资金短缺7.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明清时期该政策最主要的影响是:A.促进农业经济繁荣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D.导致科学技术的落后8.清代雍正皇帝的命令中最能体现其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C.“留心劝导”D.“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9.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目的之一是:A.掠夺黄金B.开辟海外市场C.掠夺原料D.让异教徒皈依天主教10.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斧),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器制造业发达B.农业耕作技术提高C.畜牧业十分发达D.铁制农具的使用2.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3.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5.据《耒耜经》记载,右图所示农具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4.doc
康杰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2015.4(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卷页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 下列图片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①牛耕②花楼机③翻车A. ①④B.②③C.③④2.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句话反映了A.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B.C.古代妇女地位的提高D.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商品经济的发达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
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
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C. 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D. 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4.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请将这些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曲辕犁;②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③灌钢法;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
A. ③①②④B. ②①④③C. ③②①④D. ②③①④④水排D.①②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5.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
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A. 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6.2012年6月象山小白礁I号沉船打捞出水了“盛源合记”玉印(古代商号商帮的印章)、西班牙银币、精美青花瓷、铜器、锡砚台等773件器物。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蓝溪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一周测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周文综测试历史试题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店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E.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颛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L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
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B林则徐C.洪秀全D.严复17.李大钊在《史学要沦》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代同行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和于这份海报的是A.“超越时空的梦想”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比萨斜塔一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蓝溪中学2015年春季高二年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公元前594年,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力图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即()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2. 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3.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这段话体现了他在改革中坚持()A.民主原则B.法治原则C.财产原则D.中庸原则4.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A.铁器牛耕的使用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C.各诸侯国的变法D.宗法分封制解体5.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变法改革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B.“履亩而税”C.“尽地力之教”D.“平籴法”6.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7.“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因循守旧思想8.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①宗主督护制②赋税负担沉重③民族关系的合理调整④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碰撞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 民族融合的需要B. 汉族地主的建议C. 巩固统治的需要D. 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10.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11.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包括()①冗官、冗兵导致冗费,出现严重财政危机②北宋中期军队数量有所减少③北宋军队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④北宋大力削弱武将军权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12.“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溪蓝溪中学2015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公元前5世纪后期,也就是约当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前期,在地中海希腊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希腊城邦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封建贵族民主政治C、平民民主政治D、奴隶主民主政治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①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②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③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④各国进行改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D、北方经济的发展4.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C.成立五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5.右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 )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D.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6.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D.“为田开阡陌封疆”7.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C.否定了科举制度D.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8.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88年的“光荣革命”C.16世纪的宗教改革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9、欧洲宗教改革最大的功绩是A、天主教会受到沉重的打击B、推动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C、提高了封建君主的地位D、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10. 穆罕默德·阿里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金钥匙。
高一级学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高一年级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正确答案请填在答题栏里)1、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它的特点是()①刀耕火种②集体耕种③男耕女织④自给自足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3、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山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这种情况说明了()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B.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D.有严格经营时间的限制6、电视剧《大清徽商》以大篇幅、大视角、大容量、大手笔,全方位地展示了在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下,一代徽商的人生命运。
下列有关徽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B.徽商属于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徽商是明清时期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 D.清乾隆年间徽商开始兴办票号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一项()①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②唐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8、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9、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评估测试高一历史试题2015.05(考试范围:必修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写在选择答案表格中.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3.《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D.土地转让的停滞4.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
由此分析错误的是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5.“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泉州市安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期中考历史试卷 2015.5(范围:必修二;选修一、二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解析】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提到魏墓出土的铁器65件中有农具58件,其中包括了一整套铁农具,铁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一整套则能说明当时农业的精耕细作程度较高,但不能说明A、C、D选项,故本题选B选项。
2.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答案】D【解析】考点: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政策。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较之前代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根据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可知宋代土地兼并激烈,且只要存在土地私有,兼并就会出现,不抑制兼并只能导致更加激烈,排除C;B项是土地兼并的结果之一,材料无法体现。
宋代“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的对象,判断D项正确。
3.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解析】考点:均田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掌握。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3.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4、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勤劳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6、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7、“??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8、2006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安溪八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第二学期模块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初期形成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内容。
这三大政治制度包括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生产资料公有制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
这一事件明确A.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B.中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C.海峡两岸“三通〞变成现实D.在中国国土上彻底完毕了外国的占领3.1972年,中美某某《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4.20 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如此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如下事件中,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6.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
与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两岸“三通〞的实现D.“九二共识〞的达成7、如果写一篇关于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论文,如下题目中最适宜的是A.论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B.由对抗到结盟一中美关系新走向C.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D.由盟友变对手一美苏关系新变化8.、它诞生于1961年,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如此,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它〞是指A.不结盟运动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9.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利于我国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外交孤立、封锁,打开生存与开展的国际空间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如此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0.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包括①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②亚非拉开展中国家的支持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如下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山东是产粮大省。
远古时代,山东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A、小麦和水稻B、小麦和粟C、玉米和水稻D、玉米和甘薯【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
远古时代,中国北方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麦,南方种植水稻;玉米和甘薯原产美洲,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故A、C、D均可排除,选B。
2、考古发现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其时代为春秋。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字子耕。
这些现象反映A.春秋时期牛作为重要畜力用于耕作 B.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C.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 D.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材料信息考古发现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鼻环”说明牛已经被用于牵引耕作,“司马牛,字子耕”表明牛耕的出现;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C 项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 D项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与材料无密切联系。
故此题应选A项3.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漕渠C. 都江堰D.白渠【答案】B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蜀守是指秦国时期的蜀守,冰凿离碓是指李冰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
所以,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C项都江堰。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突出表现在①铁工具得到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②兴建大型水利工程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④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主要表现在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小农经济产生,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的修建。
④职业商人和货币在商朝已经出现,故排除含④的选项,选A。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蓝溪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一周测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周文综测试历史试题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店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E.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颛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L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
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B林则徐C.洪秀全D.严复17.李大钊在《史学要沦》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代同行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和于这份海报的是A.“超越时空的梦想”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比萨斜塔一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在答题卡上)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3.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4、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勤劳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6、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7、“??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8、2006年,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皇粮国税”。
从历史上征收农业税至今,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A、近一千年B、一千五百多年C、近二千年D、二千多年9、“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反映的生产关系是()A. 租佃关系B. 自给自足C. 互助关系D. 雇佣关系10、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按照这种划分,当时的都城属于哪一经济区域( )A.山东B.山西C.江南D.龙门碣石以北11、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 )A.南朝时期B.唐朝前期C.唐朝后期D.北宋时期.12、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13、关于官私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14.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A .夏朝B .商朝C .春秋D .战国15、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B.“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清雍正帝)16、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B.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D.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17、明清江南五府地区市镇大量兴起的原因,不包括()A交通便利B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C靠近政治中心D经济重心所在18、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③闭关锁国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20、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A.对黄金、香料的狂热追求B.《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C.原来的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D.工业革命需要大量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22、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A.海盗劫掠B.组建商业公司C.贩卖黑人D.发展种植园23、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24、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25、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
”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26、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是A﹑殖民扩张B、市场的需求C、科技推动D、生活享受27、约翰。
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
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28、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
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
“以上现象说明了A、英国资源很匮乏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D、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30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31、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32、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他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33、“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初期34、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3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讯第二卷选择题: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平准书》(1)材料一、二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2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一材料二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得摘抄原文)(4分)(2)我国古代这一最早始于何时?(2分)是谁首倡的?(2分)我国历代统治者推行这一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分)37、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使世界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请回答:①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实现环球航行的是谁?我们可以从这些航海家的身上学习到什么?②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③工业革命促使那两个时代的到来?④世界市场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