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省教研室)
语文初一下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一下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①。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②,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③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④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若带露花,则房敛⑤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⑥也。
(选自《正午牡丹》)【注】①精粗:精良和粗劣。
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②姻家:儿女亲家。
③披哆(chǐ):文中指花朵完全开放、花瓣散开。
④黑睛:瞳孔。
⑤房敛:花冠收拢。
⑥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转转不已________②如是再啮________③尝得一古画________④善求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B.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C.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D.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②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4)从“老河兵找到石兽”“丞相吴公一眼看出画面上是正午牡丹”两件事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文言文选择题(含答案)
七下文言文阅读理解选择题一、《孙权劝学》选择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吕蒙无可推托。
B. “鲁肃大惊”,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长进令人惊叹。
C. 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寥寥数语,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三人当时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鲁肃最后和吕蒙成为好友并拜见吕蒙的母亲,是因为吕蒙的真性情和好学吸引了他。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B.自.以为大有所益屠自.后断其股C.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睨之久而不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二、《卖油翁》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下列对于《卖油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本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丰满:陈康肃公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
D.文中故事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三、《陋室铭》选择题。
1.下列语句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无丝竹之乱.耳乱:使……扰乱B.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D.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陋室是为了表达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王学御①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③,三易④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⑦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注】①御:驾车。
②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
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④易:更换。
⑤调:协调。
⑥诱:引诱。
⑦所以:……的原因。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见往事耳(了解)B. 即更刮目相待(另外)C.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向)D. 未尽也(尽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________,【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4)从【甲】【乙】两文中你各获得了哪些启发?【答案】(1)D(2)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这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3)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①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②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在句子意思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辨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刘羽冲,沧州人。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②于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列说]到处劝说。
③[沟洫(xù)]沟渠。
(1)根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
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
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
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
(填序号)(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卷一)【乙】三上欧阳修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亦笃学如此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④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噬好。
(4)阅读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中通过卖油翁的言行,作者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②【乙】文中作者与其他二人的事例,给我们有什么启发?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①牵牛来责蹊田②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本文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字退之,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2)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骈死(________)②食马者(________)③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④执策而临之(________)(3)伯乐对千里马至关重要,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呢?(4)文章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文中的“执策”者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如果将来你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吸取他的教训,将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怎样的条件?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而益精/香远益清B.木兰乃易男装/ 移风易俗C.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愿驰千里足D.数建奇功/ 棹数小舟(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3)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3.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完成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题班级:姓名:教材目录:第4课《孙权劝学》第8课《木兰诗》第12课《卖油翁》第16课《陋室铭》第16课《爱莲说》第24课《河中石兽》《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4.肃遂.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耳()()..() 7.见.往事8.卿言多务,孰若..孤() 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对2.卿今当涂掌事....:当权;管理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4.肃遂.拜蒙母:于是5.孤岂欲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了解;指历史..:粗略地阅读 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孰若..孤:谁;比得上9.蒙乃.始就学:于是,就10.及.鲁肃过.寻阳:到……的时候;到 11.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13.大兄..之晚乎: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何见事【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古文)检测题习题 带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检测题(带答案)目录:(一)部编本七年级下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二)部编本七年级下第8课《木兰诗》检测题(三)部编本七年级下第12课《卖油翁》检测题(四)部编本七年级下第16课《陋室铭》检测题(五)部编本七年级下第16课《爱莲说》检测题(六)部编本七年级下第24课《河中石兽》检测题(一)部编本七年级下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
2、【当涂】。
3、【辞】。
4、【务】。
5、【孤】。
6、【治经】。
经,。
7、【博士】。
8、【邪】。
9、【但】。
10、【涉猎】。
11、【见往事】。
见,。
往事,。
12、【及】。
13、【过】。
14、【今者】。
15、【才略】。
16、【非复】。
17、【更】。
18、【刮目相待】。
刮,。
19、【大兄】。
20、【见事】。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三、重点知识积累:1、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有:2、解释下列句中“以”的用法:○1以蒙辞以.军中多务:○2自以.为大有所益: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
:4、文学常识:这篇文章的作者,字,政治家、史学家。
《》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
5、分析孙权、吕蒙、鲁肃的性格。
孙权:吕蒙:鲁肃: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语文初一下册文言文试卷含解析1
语文初一下册文言文试卷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①。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②也。
”________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③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吾子矣。
”________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________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选自刘向《列女传》)【注】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②处子:安顿儿子。
③贾(gǔ)人:商贩。
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乃/遂/卒B.乃/卒/遂C.遂/乃/卒(2)选文讲述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多次搬家,努力为孟子选择良好的成长环境,后来孟子成为“大儒”的故事。
下面的语言材料,与本文主旨不相关的一项是()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文言文阅读窃符救赵初魏公子无忌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人。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色愈和;乃谢客就车,至公子家。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资治通鉴·周纪·窃符救赵》(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限断两处)初魏公子无忌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人。
(2)解释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七年级下文言文选择题精品练习(部编版带答案分析)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选择题练习班级:姓名:说明:自己整理印刷使用的材料,可以直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用,不需要重新排版,也可以重新编辑排版使用。
本册古文篇目:《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
1、选择下面选项中“而”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D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B、学而时习之C、结友而别D、康肃笑而遣之分析:A、B、C承接;D、修饰。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D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沿河求之D.然则天下之事分析:A、B、C、是代词;D、结构助词,“的”。
3、选择下面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B )A、蒙辞以军中多务务:事务B、见往事耳见:看见C、卿今者才略今者:如今,现在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知晓事情分析:B、见:了解。
4、选择下面选项中加线词的文言现象不同类的一项(D )A、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 、但当涉猎C、见往事耳D、但当涉猎分析:ABC是古今异义;D、不是古今同义,没有文言现象。
5、选择下面选项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B )A、无丝竹之乱耳B、何陋之有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无案牍之劳形分析:ACD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宾语前置的标志。
6、选择下面句子的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B )A、何陋之有?B、是非木杮C、当求之于上流D、果得于数里外分析:ACD是倒装句;B是判断句。
7、选择下面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 D )A、阅余岁阅:经过,经历B、不更颠乎颠:颠倒、错乱C、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流:逆流D、竟不可得竟:竟然分析:D、竟:终了,最后。
8、选择下面选项中加线词与其它几项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A、无丝竹之乱耳 B 、渐激渐深C、尔辈不能究物理D、不蔓不枝分析:ABD是词类活用;C是古今异义。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谈笑有鸿.(大)儒.(旧指读书人)B.可以调.(调弄)素.(不加修饰)琴C.亭亭净.(洁净)植.(种植)D.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听说)。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
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
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
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
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②乃以束帛________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④言毕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
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
“足”:值得。
“但”:只是。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留侯论(节选)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②,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古文观止》)【注】①挟持:内心怀有。
②弊:疲弊。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必有过人之节及鲁肃过寻阳B. 匹夫见辱见往事耳C. 而轻用其锋尔安敢轻吾射D.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择其善者而从之(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结合文意,说说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观点。
【答案】(1)D(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①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
②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4)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匹夫和大勇者、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忍耐。
【解析】【分析】(1)A项的“过”解释为:超过/经过;B项的“见”解释为:被/了解;C项的“轻”解释为:随随便便/轻视;D项的“其”解释为:其中的,指示代词。
选D。
(2)翻译为: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故可断句为: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本题重点字词:“卒然”突然;“加”,侮辱;“欲”,想要;“词色”,言语和神色,(4)结合“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 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C. 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D. 但微颔之——颔:指人的下巴(2)与“徐以杓酌油沥之”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C. 何陋之有?D. 康肃笑而遣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大道理用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B. 文章虽短小,但还是有记叙,详写了康肃射箭,略写了卖油翁酌油。
C. 文章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D. 文章对人物神态、语言的描写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
如:卖油翁“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
(4)从《卖油翁》中知道了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1)D(2)D(3)B(4)孰能生巧的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谦虚,不能骄傲,要知错就改。
【解析】【分析】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鸿儒________②劳形________③甚蕃________④鲜有闻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4)两篇文章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案】(1)大;使……劳累;多;少(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3)《陋室铭》: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
(4)【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析】【分析】(1)本题中古今异义词,鸿:大。
蕃:多。
鲜(xiǎn):少。
词类活用词,劳:使……劳累。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惟:只。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可:只能。
而:表示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但是”。
亵: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戏弄。
(3)《陋室铭》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④遂往诣蒙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
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揶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可据理/臆断/欤(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②棹数小舟________③是非木柿________④盖石性坚重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
①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阅读本文后,你有何启示?【答案】(1)C(2)崩塌,倒塌;划船;此,这;原来(是)(3)①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怎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呢?(4)启示我们: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人太多了,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
【解析】【分析】(1)C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的正确句读是: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故答案为C。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④遂往诣蒙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
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吕蒙无可推托。
B. “鲁肃大惊”,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长进令人惊叹。
C. 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寥寥数语,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三人当时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鲁肃最后和吕蒙成为好友并拜见吕蒙的母亲,是因为吕蒙的真性情和好学吸引了他。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B.自.以为大有所益屠自.后断其股C.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睨之久而不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二、《卖油翁》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下列对于《卖油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丰满:陈康肃公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
D.文中故事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三、《陋室铭》选择题。
1.下列语句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乱:使……扰乱B.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D.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陋室是为了表达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后文的对陋室的赞美埋下了伏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以主人德高而显名。
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
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跌宕起伏,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意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四、《爱莲说》选择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闻.之于宋君B.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濯清涟而不.妖/尊君在不.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
B.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先描写后记叙,第二段先抒情后议论。
C.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D.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蕃:繁多 B. 不蔓不枝.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植:种植 D. 陶后鲜.有闻鲜:少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 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 D.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8.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五、《河中石兽》选择题。
1.下列语句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非木杮/斯是.陋室B.渐沉渐深耳./无丝竹之乱耳.C.乃.石性坚重/乃.取一葫芦置于地D.然则天下之.事/花之.君子者也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的角度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的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吕蒙无可推托。
B. “鲁肃大惊”,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长进令人惊叹。
C. 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寥寥数语,使读者形象的感受到三人当时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D.鲁肃最后和吕蒙成为好友并拜见吕蒙的母亲,是因为吕蒙的真性情和好学吸引了他。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B.自.以为大有所益屠自.后断其股C.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D.睨之久而不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二、《卖油翁》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以.我酌油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下列对于《卖油翁》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本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丰满:陈康肃公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
D.文中故事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三、《陋室铭》选择题。
1.下列语句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无丝竹之乱.耳乱:使……扰乱B.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D.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
B.陋室是为了表达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后文的对陋室的赞美埋下了伏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以主人德高而显名。
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B.“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
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跌宕起伏,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意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
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四、《爱莲说》选择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陶后鲜有闻./闻.之于宋君B.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濯清涟而不.妖/尊君在不.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作者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
B.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先描写后记叙,第二段先抒情后议论。
C.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D.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可爱者甚蕃.蕃:繁多 B. 不蔓不枝.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植:种植 D. 陶后鲜.有闻鲜:少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 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 D.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8.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