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与行的通境中寻找方向_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行”与“知”教育理念之思考

“行”与“知”教育理念之思考

“行”与“知”教育理念之思考作者:王亚楠陈梦龄来源:《学园》2013年第17期【摘要】教育理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影响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把握学习的规律性。

“行”与“知”是学习过程中涉及的两个重要方面,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知识的获取和实践至关重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行”与“知”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认识、理解和思考这种变化,并建立新的“行知”教育理念势在必行。

【关键词】行知教育理念体验【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24-02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对于“行”与“知”的认识截然不同。

传统教学方式是“先知而后行”;现代教育方式是“先行而后知”,这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言,“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在西方,传统教育是工业社会与文明的产物,更多的是为了培养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化大生产为目的,所以注重“行”;在中国,传统教育依赖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自身的“传经授道”式的教育方式,更注重知与不知。

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是“知然后行”;现代教育理念中是“行然后知”。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大学时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故取名为“知行”。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核心教育理念。

1934年,他43岁时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又改名为“行知”。

关于“行”与“知”的关系,陶行知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一“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始”表明了学习过程中行与知的先后顺序,实践活动是认知的开始。

因为当你在实践活动中时,会有许多的体验,这些不同的体验会帮助你理解各种因果关系,从而最终达到“知”的目的,而且印象会深刻,记忆也相对牢固。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有过对“行为与理性(理论)”的论述:人类的知识可分为经验(行为)、理性(理论)。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也逐渐显露出了不足之处。

面对这一挑战,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当务之急。

而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则在于知识的自我建构。

知识的自我建构,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从经验、信息和观察中构建和理解知识的过程。

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主动思考和构建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知识的自我建构恰恰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对于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而现今,要培养出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知识的自我建构之路。

知识的自我建构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新闻传播行业,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地解读信息和事件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后含义。

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新闻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自我建构要求教育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不仅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引入行业实践和项目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验和建构知识。

教育机构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实习机会和研究课题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好地建构知识。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在于知识的自我建构。

知识的自我建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建构知识。

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教育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近年来,新闻传播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新闻媒体正在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任务。

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闻传播实践?这是当前新闻传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知识自我建构成为一个重要的起点。

知识自我建构理论是由斯滕伯格和布鲁纳提出的,他们认为知识不是由外部输入的信息直接建构而成,而是在主体的认知结构中自发地建构而成的。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知识自我建构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主、主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知识自我建构理论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通过知识自我建构的理论指导,教师可以采用更加开放的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来。

知识自我建构理论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通过知识自我建构的理论指导,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自我建构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究表明,知识自我建构理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效果的提高。

换句话说,通过自主地构建知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要将知识自我建构理论应用到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

学校需要给予教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培训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等。

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才能够主动参与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

从知情意角度探讨新闻教育改革之方向

从知情意角度探讨新闻教育改革之方向

重 ( 新华 网稿件 ) . 3 媒体称事业单 位养 有人说 ,我们已经进 入一个图解时 活的新闻稿件。 】 老金改革 已无果而终 ( 网稿件 )。这 代 ,不论你 同意此观点与否 ,有一点毋 舜 由于网络快捷 的特 点 ,很 多新 闻突
样 ,一篇有关事业单位改革 的稿件就非 庸置疑 ,那就是 ,图片如今越来越受到 发事件报道 中,网络都 已经成为第一媒 常全 面地呈现在 了受众 面前 ,真正体现 人们欢迎 。在为稿件插入 图片时 ,一定 体 ,这得益于广大 网友 的参与 ,往往是 出网络媒体海量信息 的优势。 要选取合理位置 ,不能 因为 图片而使文 网友将 自己亲身经历 ,亲 眼看到 、亲耳 络编辑有足够 的敏锐洞察力 ,就可 以跟 有关 资 料显 示 , 目前 ,我 国拥 有
心理学家沃尔夫将人的心理官能分 的认 识 ,然 后 才 进 入 到 新 闻 写 作 过 化多端的新 闻报 道工作 的需求 。 我国 目前新闻教育普遍存在过分突 为认 知官 能和欲求 官能两大类 。提斯顿 程 。如 果 没有 对新 闻事件 的认 知 ,就 窄”化现象,课程体系以 则将情感 当作 独立 的官能与之并列 ,正 无 法进 行 报道 ,如果 没 有对 新 闻事 件 出专业知识的 “
【 关键词 1 知情 意;新 闻教育改革


我 国新 闻教育 从上 个 世纪 9 年 代 在 《 0 环球 时报 》 专栏撰文 《 中国新 闻教 度 ,透 析 我 国新 闻人 才培 养存 在 的 问 开始进 入高速发 展阶段。不足三十年时 育失败 的根 源 》,质疑 “ 为什 么大多数 题 ,并尝试 提出可行 建议 。 间 ,我 国已有近4 O O 所高等 院校建立 了 优 秀 的新 闻都 出 自于 那些 非新 闻科班 知情意三分法

知行合一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知行合一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取o”
业微 博品牌榜 中 , 阿里成 为最大 赢家 , 位居 6月 品牌榜第 一 名。其 中在前 五名中 , 手 机行业 占了四名 , 魅族排名 第二 , 小
雷军 排 名 第 二 。企 业 把 更 多 的精 力 和 资 金 投 入 到 新 媒体 平 台
( 二) 传统媒体从 业人员 的离职转 型


的 内容 , 原 有 的盈 利模式 被颠覆 , 传统 媒体 的广告 收入大 幅 和营销 , 很多企业 的自媒体 已经拥有 了不小 的影响力。 下降 , 新媒体越来越 受到广告主的青 睐。今 天大量 的调查 数 微博作 为新媒体 营销 最重要 的阵地 ,拥有 3 . 1 2亿 +的
黼l



' 1 7i i 键j 鞠
D ON GN AN C HU ANB O传 播 视 域 — — 教 育 传 播
知行合一 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饶 伟
(安徽 大学新 闻传播 学院 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
摘 要 : 随着互联 网的普及 , 媒介 形 态与传播环境 正在发 生 巨大的 变革 , 新 闻
定 的制约 。但随着互联 网的发展 , 新媒体逐渐 兴起 , 任何人都 这 对 传 统 媒 体 来 说 也 是 极 其 不 利 的。 可 以借助 互联 网这个平 台进 行内容的发布 , 传统媒体 人也不
例外 。这些媒体从业者往往擅 长内容的生产 , 改革与探 索 面对 当前新 闻传播实践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 , 以及媒体环
据 业 已表 明 , 手 机 已经 成 为 人们 获 取 信 息 的 “ 第 一 媒体 ”。换 月 活 跃 用 户 数 , 1亿 +的 日均 活 跃 用 户 数 , 4 8 0 0万 +的 支 付 言之 , 以手机为代表 的移 动终端 已经成 为人 与外部世界 建立 用 户 数 。 类 似 的新 媒体 平 台 为 企 业 营销 提 供 了无 限 的 可 能 ,

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性探索和前沿思考——评《三思新闻教育》

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性探索和前沿思考——评《三思新闻教育》

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性探索和前沿思考——评《三思新闻教育》作者:褚玉晶来源:《传媒》 2019年第2期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介系统发展的前景,同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面对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为了有效适应新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相关教育主体必须及时转变理念,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深入推进新闻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新闻教育的作用。

由张昆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思新闻教育》一书,无疑很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该书作为文集,广泛收录了作者有关传媒教育的论文、报告、专访和讲话稿数十篇,内容涉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等相关领域,其中不仅有经验总结,而且有理性思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建设性,对新闻教育界、传媒界和学术界具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该书结构清晰,共分为上、中、下三编,包括人才培养论、教学改革论和学科建设论,每个主题下面都有关联性非常强的论述,其中有许多创新点,同时也构成了该书的三大重点。

第一,该书就“培养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进行了系统探讨,其中既有专业技能层面的分析,又有职业素养层面的分析,同时还有社会建设层面的分析,宏观思考中有着微观的把握。

最为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明确指出了人才培养转型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如《转型时代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问题》《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与困惑》《传媒教育要满足业界需求,更要顺应社会期待》等。

第二,该书就“如何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进行了系统阐述,从学校、教师、教材、学术研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入手,详细地指出了当前新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路径。

其中既包括对教学法的探究,也包括对国外成功经验的总结梳理,还有真实个案的剖析思考,如《媒介转型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一流大学传媒教育定位之思考》等,这些论述不仅丰富了全书的内容,加深了对新时代新闻教育的研究,而且拓展了读者的知识视野,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2024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

2024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

2024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观看了2024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整个讲堂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新闻传播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和思考新闻传播的窗口。

下面是我对大讲堂的观后感的____字总结。

首先,这次大讲堂集结了众多业内专家和学者,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前沿的观点。

这些专家针对新闻报道、媒体融合、公共传播等方面做了深入解析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崛起和舆论引导方面,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这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其次,大讲堂中所探讨的中国新闻传播现状让人深思。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新闻传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媒体的专业性、舆论的自由度等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大讲堂中展示的一些优秀案例让我受益匪浅。

这些案例不仅是传媒行业的成功典范,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好榜样。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新闻传播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如何将创意、内容和传播渠道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传播效果。

同时,这些案例也向我们展示了创新的力量和意义,鼓励我们在实践中勇于尝试、不断创新,为新闻传播事业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另外,大讲堂中关于新媒体的探讨和研究使我对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数字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信息监控和管理机制,以防止不实信息的传播和负面影响的产生。

最后,大讲堂中强调的公共传播的重要性让我对社会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不仅要追求商业利益,更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传播和引导。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新闻传播学院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更加适应学生需要的教育方式。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是知识自我建构。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直接传授知识来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他们已经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

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成为了学生知识建构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团队合作,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知识自我建构的具体实践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考试成绩和讲座为主要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被激发起来。

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强调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真实的新闻传播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访谈等方式获取实际的新闻传播经验,并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注重学生的反思和总结。

知识的自我建构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促使他们从经验中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新闻传播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知识的自我建构不仅仅是对现有知识的获取和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创新和创造,形成新的知识。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新闻对教育的启示心得体会

新闻对教育的启示心得体会

新闻对教育的启示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时常关注着新闻热点,同时也不停
地学习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新闻对于教育的
启示作用,让我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受益匪浅。

首先,新闻教育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闻中,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各种社会问题的报道。

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
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直接察觉到的。

而新闻媒体通过广泛的
采访和深入的调查,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影响。

这种启示
教育,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现实中的困境,从而促使我们思考
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次,新闻教育我们获取信息和提高素养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
背景下,获取信息将成为我们的生存本领。

新闻不仅提供了实时、权威的信息,还能传递文化知识和社会文化价值观。

通过阅读新闻,我们不仅可以获取到各种信息,还能拓展视野和增强认知能力。

最后,新闻教育我们关注社会和学会承担责任的能力。

新闻是
反映社会现实的窗口,不仅让我们看到各种问题和困境,更加激
发了我们的爱心和担当。

面对社会现实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社
会变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这种精神
和使命,对于我们的成长和未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新闻对教育的启示中,我们获取了知识,提高了素质,承担了责任。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教育的启示作用,我们需要关
注新闻动态,关爱社会现实,引领正确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义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中成长,发扬光大
自己的价值,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知识自我建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和目标。

知识自我建构,即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主动构建和探索知识。

知识自我建构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和消化知识。

而在知识自我建构的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和学习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自我建构的起点还在于提供适宜的实践环境和资源支持。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课堂为主要的教学场所和方式,学生的实践活动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在知识自我建构的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践案例、实地考察等方式,扩大学生的实践范围和机会,提供更加实际和真实的学习环境。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料和参考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整合。

知识自我建构的起点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孤立的,缺乏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而在知识自我建构的模式中,学生将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分享者,他们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团队作业等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友好和信任,还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建构知识。

知识自我建构的起点还在于注重实践和反思的结合。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往往只是简单地去做一次实验或者完成一项任务,缺乏对于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而在知识自我建构的模式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反思和巩固知识的机会。

通过实践和反思的结合,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教学主要以师生知识传输为主,讲解理论知识、解析案例,缺乏真正的互动和思辨。

而现实社会所需的新闻传播人才更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在于知识的自我建构。

知识自我建构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学习内容,从而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动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教师应该进行引导和反思,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探究的动机。

例如,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让学生参与到新闻选题的确定和采访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新闻生产的酸甜苦辣,并由此产生自己的思考。

二、借助社交平台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受到限制。

而借助互联网及社交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线上交流、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沟通交流、讨论分享来改善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案例教学促进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和参与来获得知识。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出规律、总结出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四、学生主导式的项目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团队,担任项目的主导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自行组织开展,还能够负责实施和总结报告。

这样的实践能够使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去。

总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是知识自我建构,其实践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动的引导、社交平台交流、体验式学习和学生主导式项目实践等方面。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对他们的实践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师生关系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

这种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难以培养他们对于新闻传播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新闻传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是知识自我建构。

知识自我建构是指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和实践经验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解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是新闻传播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参观工作场所、实习等方式来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增加对于新闻传播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掌握一些技巧和经验,更好地适应新闻传播工作的需要。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知识自我建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来完成的。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学生能够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增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

建立互动平台。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将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与老师的深入交流和互动。

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则将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一、知识自我建构的理论基础知识自我建构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学习不是 passively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经验的积累来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和发展。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知识自我建构是指学生通过参与新闻报道、采访、编辑等实践活动,通过自我思考和总结,不断地建构和完善自己的新闻传播知识体系。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新闻报道实践、邀请专业媒体人士来校分享经验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

2. 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教师在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和资料供学生参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如何进行采访和编辑等实践操作,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个别指导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思考和总结。

3. 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在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所接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客观地对待新闻信息,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知识自我建构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的教学实践方式:1. 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实践课程中,可以通过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新闻报道实践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采访、撰写、编辑等环节,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传播的具体操作和流程,进一步建构自己的新闻传播知识。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

“知”与“行”在中学教学中的联动关系“知”和“行”是教学中常常提到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在中学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具备知识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行动。

因此,如何建立知与行之间的联动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知与行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知识是行动的基础,而行动则是知识的体现。

在中学教学中,只有将知识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授课效果。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升语言输出和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其次,知与行相互促进。

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行动的合理实施,而行动的实践又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并充分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物理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并让学生掌握实验中的操作技能,从而达到知识和行动的相互促进和互相协调。

第三,知与行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在中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与行动的引领者,而学生则是知识与行动的主体。

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和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与行动的深度融合,同时要从教材和教学方法上落实知行合一的理念。

而对于学生而言,要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氛围,积极参与学习,深入思考学习内容,不断探究并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中。

最后,知与行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

中学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知和行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在不断调整和评估中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提高知与行的融合度和效果。

总之,在中学教学中,知与行之间的联动关系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学科学习成绩,更涉及到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面对这一现状,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知识自我建构理论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起点。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即知识自我建构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借助知识自我建构理论来推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知识自我建构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纽、爱德华·托比·伯瑞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我思考、实践、体验、反思等方式从环境中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一理论提出了学习者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观点,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中,知识自我建构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自我建构理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很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知识自我建构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和反思来构建知识。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调研、采访、撰写等活动来建构自己关于新闻传播的认知,而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知识自我建构理论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

在知识自我建构理论中,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实现的。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新闻报道、编辑、制作等工作。

这种团队合作有助于学生从他人那里学习到不同的观点、经验和技能,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构建知识,共同提高。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1. 引言1.1 引言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过于固化、缺乏灵活性、缺乏创新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知识自我建构这一理论概念应运而生,它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知识自我建构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具体措施和评估总结,探讨如何推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作者:XXX】2. 正文2.1 传统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传统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教学方式呆板,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力,无法带领学生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和平台,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和技能培训。

传统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

只有通过适应时代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2000字】2.2 知识自我建构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知识自我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自主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在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中,知识自我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知识自我建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往往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通过知识自我建构,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建立起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深入理解。

知识自我建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知识自我建构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新闻传播学科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其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训练,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新闻传播学科需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知识自我建构是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起点。

它强调学生实践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自我建构还强调学生的合作和互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探究问题。

一、课程设置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立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接触和使用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互动式的教学关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项目实践,提供合适的指导和反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和创新,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式,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并与组员互换经验和交流心得。

四、教学内容需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从而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五、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行业规范和专业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总之,实行知识自我建构是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知识自我建构也需要各方的鼓励和支持,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和企业,共同营造一个更加自由、拥抱变革的教育生态。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

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上〕——专家意见测量与变革路径分析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意见测量变革路径[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前途。

作者以李克特量表和访谈为工具,通过专家意见测量,评断新闻传播教育的运行系统在教育界被认同的程度,进而讨论所预设的22个命题的现实意涵,以及变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可能路径。

测量及讨论说明:新闻教育在办学条件、办学思想、教学规程等诸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系统性危机,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系统化改进的种种可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困境,其源头是教育管理思想的落伍,其病灶那么是学科内局部界的混乱。

因此,本文对新闻传播教育的任务多重性作了详细辨析,并就从一级学科到三级学科的分界与功能,设计了与本文全部讨论结果相洽的策略提案。

从传统上看,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事业与新闻教育的关系,远比一般的行业与其专业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

而新闻业〔也包括局部更为广义的传播业〕,究其社会公器的本质而言,也确乎关乎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步以及公共领域的建设。

因此,与其说新闻传播教育是在培养某种专业人才,不如说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在上层建筑和社会建设这两个层面上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筚路蓝缕,为近30年的中国新闻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其成绩有目共睹。

但是,危机也早已隐现:1、专业适用性方面,即使是著名新闻院系的毕业生,近年来对口分配的比例也直线下降;2、市场评价方面,颇多用人单位对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的实用性提出质疑;3、教学对象评价方面,时闻来自学生阶层的批评意见,反映师资、教材、教学体系的缺乏。

[1]1998—2000年,俞旭、朱立曾对我国大陆5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负责人和资深教授做过一个调查,这些调查对象对大陆新闻教育状况的看法为:〔1〕对新闻传播教育不满意的占76.67%;〔2〕认为师资短缺的占63.33%;〔3〕认为需要提高师资素质的占53.33%;〔4〕认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占40.00%;〔5〕认为教学方法滞后的占5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第1期2011年3月三江学院学报Journal of Sanjiang UniversityVol.7,No.1Mar.,2011收稿日期:2011 03 20作者简介:石 坚(1951 ),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发展战略、新闻采编实务。

周必勇(1977 ),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新闻理论、媒体经营管理。

在知与行的通境中寻找方向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考石 坚,周必勇(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0012)摘 要:瞄准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复合新闻人才,是当今新闻教育改革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高校与媒介合作办学,既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的灌输变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探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同时,媒体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 第二课堂 平台,为学生提供采写、编辑、经营等环节的实战锻炼。

并以横向项目合作的形式,把教师带入媒体进行合作,也可以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到媒体中任职。

关健词:新闻传播教育;新闻技能;实践性教学;应用型人才;校媒联盟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JS S265(2011)01 0025 005一个良好的记者不是生成的,而是作成的。

美国著名的报人普利策说过,一个人生来所具有的不过白痴而已;做一个成功的记者,必须预定目标,从艰苦训练中而成,他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事业以及水灾、火灾、战争等种种痛苦经验中逐渐成长。

从普利策所言中我们感悟到,一个优秀的记者,他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当然,学校新闻教育,是一个记者人生实践的起点。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我国高校新闻与传播类的专业,近年来以超常规的速度在发展,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矛盾日趋突出;另一方面,一些媒体却在感叹找不到适合需求的毕业生。

由此可见,瞄准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复合新闻人才,是当今新闻教育改革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技能缺乏是当今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下,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着诸多缺失,其中尤以技能训练缺乏、不读新闻文本为甚,这是当今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采、写、编、评、摄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专业技能训练不足,已成为新闻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新闻专业课讲多练少。

在新闻工作25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主要是一种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锻炼。

从教学的角度看,所谓实践锻炼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练习性的,一是实习性的。

前者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完成,后者在媒体专业实习中体现。

由于专业师资紧缺,加上教学工作的考核是以学时为计量单位的,专业课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压力下只好 放水 ,将本应有的练习性的实践环节减少到最少限度。

其次,时下民办高校新闻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如师生比不合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师比例失调,教师年龄层次分布不合理等。

新闻专业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深入浅出是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当下高校的新闻师资队伍却很难担当起这一重任。

再次,实验设备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太少。

最后,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

在民办学院创办初期,其教学任务大多由公办大学教师或退休教师来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也大多沿用普通高校的现有模式。

但随着办学进程的深入,这种 拿来主义 弊端渐显,我们自己的教学特色丧失贻尽,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此外,不少高校以注意安全、成本太高等为借口,缺乏媒体实习。

即使设置媒体实习的高校,指导不力也是实习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闻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弱、后劲不足,近年来已成为媒介的普遍评价。

原因固然很多,但在新闻教学中,没有让学生系统 研读 新闻文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闻文本包括新闻作品、新闻栏目、报纸版面等,不读新闻文本,就失去了系统学习中外新闻发展史上代表性文本的机会。

从受教育的角度看,最好的学习是模仿,不读新闻文本就失去了揣摩新闻精品的机会,难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自己学习与借鉴的新闻范本。

大力加强新闻文本的研读,途径有二:一是开设专门的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 读报评报 之类的课程;二是专业实习,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报纸版面、新闻栏目等。

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新闻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探索(一)增设实践性课程,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新体系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多维度的课程体系。

1.增加了大量新闻实务课程。

包括 报纸编辑 、 电子报刊编辑 、 新闻评论 、 新闻摄影 、 网络新闻 、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 新闻传播法学 , 媒介运营管理 等新闻专业课程,并将原来的 新闻采访写作 一课分为 新闻采访 、 新闻写作 两门课。

2.重点发展办报实践课 办报实践流程 这一校内实训环节。

组织学生按报社的实际工作流程模拟办报,使学生全面经历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主要新闻业务环节,并形成可见成果,每学期自办出版报纸7-8期,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讲解和作品点评。

学生在一次次的类似真实办报的工作流程中,不断接受锻炼和打磨,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媒体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3.坚持抓好 读写练 ,将其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强化文字基础,做到精读要籍100部、背诵名篇80篇、撰写文章100篇,并针对新闻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精读各类新闻作品200篇,并写出点评文章,使学生做到 读通、想通、写通 。

(二)打造 双师型 教学团队,推出实践性强的新教材和专著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建设了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 双师型 教师队伍。

26第1期三江学院学报第7卷1.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引进新闻行业的领军人物、本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师资。

与在宁著名高校和重要媒体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聘请著名学者、优秀教师或资深新闻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博采众长,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等方面的结构。

2009年12月,学校和省内15家重要媒体合作共建,成立了由省记协主席周世康为主任,省广电总台台长周莉、新华日报总编周跃敏为副主任,省、市一些重要媒体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江学院新闻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

2.充分发挥学校与新闻媒体建立的 新闻人才培养联盟 的作用,建立相应制度和有效机制,一方面选请联盟媒体的相关专家、行家来校兼课、讲学、开设讲座,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和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安排本专业的专任教师定期深入联盟媒体交流学习和调查研究,参与新闻采编制作,切实建成一支适应新闻实务人才培养需要的 双师型 教师队伍。

仅2009年下半学期邀请各新闻单位媒体专家举办6次系列讲座。

3.针对原有部分教材过于陈旧、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强的缺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计划组织编写一批实用性突出、更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适用教材,目前,首批5部专著已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签订合同,将于年内出版。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全体老师中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通过专家指导、学术论坛、讲稿展评等手段,全面提高各类课程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建设校媒联盟,加强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新闻实务人才,保证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一线经受锻炼,2009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全省15家新闻媒体签约成立了 校媒联盟 人才培养与实习基地,覆盖苏北、苏中、苏南各地区和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加强学生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胆探索和实施学校与媒体联手培养新闻人才的新路子。

2010年暑假,学院07级120名新闻类专业学生赴省内15家媒体、省外22家媒体进行专业实习,共发表新闻作品1112篇,获得圆满成功。

2010年7月,学院和媒体合作共建的 校媒联盟 被省教育厅评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最近,学院在校媒联盟的基础上,深化发展,又推出合作办学的举措,与现代快报社合作共建现代新闻传播学院,并以 现代快报强化班 名称单列招生计划。

强化班采用 2+1. 5+0.5 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学生毕业论文多元化,发表一篇5000字左右的深度报道或100篇新闻报道均可视为毕业论文。

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作品和论文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内奖项。

近年来累计有11项学生作品和论文在省级以上评比和竞赛活动中获奖,其中获全国性奖励有4项。

学生的社会评价显著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新闻类各专业毕业生的总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就业比例、就业质量以及在毕业论文(设计)获奖或公开发表成果等方面,在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四)升级硬件设施,加强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建设为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完成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实验室等硬件基础建设。

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学校投入300余万元,建成了影视传播实验中心,包括视频编辑室、小演播厅、大演播厅、视听美学教室4个实验室和1个影视节目资料库,成为录播与直播两种方式兼备、前后期设备配套齐全、套数适应教学需要的电视节目制作实验中心。

27第1期石 坚,周必勇:在知与行的通境中寻找方向第7卷三、关于培养新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一)改革新闻教育必须理念先行欲在新闻教育改革上大有作为,首先要大胆突破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对现有的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

媒体与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尝试。

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深感传统教育观念之根深蒂固和改革之艰难。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建设创新型大学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光荣使命,成为新时代全国大学比拼竞争的基点,成为中国大学与世界大学比拼竞争的基点,实质上也就成为世界各国家民族比拼竞争的基点。

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库和智能库的大学,必须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量和驱动力量,建设创新型大学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支撑。

在这个重新确定大学的功能和定位的根本性变革中,教学无疑是最中心的环节。

作为民办大学,不能按照公办大学的教学路子走下去,理由有二:一是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与公办大学培养方向不尽相同:二是民办大学要实行错位竞争,也只有在实践性教学这条路上寻找突破口,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不破不立,民办大学要想取得突破性大发展,唯有勇于打破现状,才能创新教育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