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放声歌唱(远程教育作业)

合集下载

《可爱的小鸟》阅读题答案(优秀5篇)

《可爱的小鸟》阅读题答案(优秀5篇)

《可爱的小鸟》阅读题答案(优秀5篇)可爱的小鸟教案篇一《可爱的小鸟》教案设计理念《可爱的小鸟》这篇课文,讲述在一次远航中,水手与小鸟之间发生的故事。

事例通俗易懂,但本文的特点是借物抒情,真正体会出借小鸟的思乡之情表达人的思乡之情,却有一定难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

”因此,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本,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设计特色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空间的主人。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学习借物抒情的方法,理解指定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都喜欢它们的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鸟与水手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可爱的小鸟[谈话中,小鸟那活泼,可爱的样子,鲜活的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生字、新词,不懂的地方查字典或联系上文理解。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水手与小鸟之间发生的事情。

[自学生字、新词与朗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

]三、重点理解,读中感悟1、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说一说:文章的开头连续用了四个“没有”和一个“只有”,从这个简洁的句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②学生答后,教师板书:没有……没有……没有……没有……远航孤独寂寞只有……③你能用这种句式说出一段话吗?2、(过渡)主题是可爱的小鸟,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它的可爱?请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①学生自读2--4自然段,找出相关词句。

②交流汇报,教师趁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加以归纳:小鸟美姿喝淡水喂鱼肉人鸟情深放歌喉献青春③重点体会:出示句子,体会并指导感情朗读。

关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思考

关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思考

讨论 , 这样 , 不但 培养 了学 生 的学 习能力 , 而且 可 以创 设 良好 的课堂教学氛围 , 进一 步融 洽师生关系 。 “ 先学后教 、 以学定教 、 当堂训练 ” 的教学模式 已经 得到广泛 的认 同和推广 , 但很 多时候 , 师不敢把课堂 教 完全放手交给学生 ,一方面是怕课堂 上的时 间不好把 握, 担心活动 的时间多 了便影 响了整 堂课 的容量 , 响 影 了课堂 的有效 教学。另一方面 ,担心 小组学 习成为形 式 , 以在教学过程 中多半 都是 由老师 引导 , 所 学生 回答 来进行教学 。 在今后 的教学 中, 多渗透合作学 习的教学 理念 , 小组合作学 习 、 学生 自己探究 的学习模 式一定要 多开展 , 逐步引导学生 自主学 习形式 能活而实 , 从而真 正培养学 自主学习的 良好 习惯 。大胆地 放手 , 巧妙地组
( 下转 1 9 ) 6页
”— 一 一-— 一-— -— — —’ + ・ 十一一— -— 十一 +一-+
-+
一十
r・
- —
_ —一 - 一- + -— 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一 ・ —一 — + —一
差的学生往往觉得松 了一 口气 , 现出思想松 弛 、 表 纪律 松 散的现象。体育教师长期带领体 育考生艰苦训 练和 专 业考试的严酷检验 以后 ,抓住 文化科学 习的最 后阶 段的工作不能放松 。应协 同班 主任 一起对体育考 生进 行管理。体育教 师应多 到教室 中靠班听课 , 检查和监督 学生的课堂表现 , 发现瞌睡 、 思想不集 中的考生及 时提 醒 ,提高冲刺阶段 的学习效率 。并 及时找 问题学 生谈 话 , 时解决学生思想上和学习 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及 六、 科学有效地填报志愿 , 提高普提考生的升学率 两年的勤学苦练倾注 了师生 的共 同心血 ,在 高考 分数 出来后 ,学生 面临着决定 自己前途命 运 的志愿选 择 , 育教师必须为考生 当好最后的参谋 s 体 首先要研究 各体 育高校近三年的录取情况 ,确定 虚拟 的文化课 录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浅见: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灵魂。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将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我大胆地实行了尝试,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发现,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我理解到一个聋哑人,他喜爱画鱼,画技高超,画出的鱼就像真的一样等内容)。

学到这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此时,我便相机引导:“同学们读懂了这第么多内容,很不错,但是用心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出问题来,你们能吗?”我这样一提,学生就明白的我的意思,马上又拿起书读了起来,很快又提出了:“为什么聋哑人他的画技高土超?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题目是什么意思?题目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不是学生容易解决的,于是,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

在探究中,学生很快抓住了文中的重点句,如:“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鱼游到纸上,先游到心里”等。

学生从这些重点句子中体会到聋哑青年观察金鱼时入神着迷;画鱼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他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这也正是聋哑青年之所以画技高超的原因:专注和勤奋。

而且也是他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

这样通过让学生实行探究,教师点拨,使学生达到了共识:聋哑青年的专注和勤奋,才练就了高超的画技(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执著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

学习了课文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你平时做事情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指导生活。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篇1[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能学会吗?”“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

“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

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书心得10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书心得10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比较多,所以之前担忧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通过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在书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弱势群体的课堂学习效果。

书中指出的主要原因在:1.教师指导不到位2.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3.缺少小组合作学习激励机制4.弱势群体自身不足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在调动学困生参与兴趣方面应该做到: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环境轻松、学习主动、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小组评价、各尽所能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有效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适当地应用表扬与批评。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表扬的激发效果远大于批评的刺激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评价,并用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困生,使他们富有自信心,感到“我能行”。

回答问题时,当他们思维出现障碍,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回答不准确的地方,而要耐心地启发,引导。

这样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受到鼓舞,从而努力学习。

3.把学困生已有的动机和兴趣转化为新的动机和兴趣。

学困生一般心理负担过重,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心理,总认为“我很笨”,对学习灰心丧气,没有学习兴趣,但这些学困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要了解他们的这些特长,并与数学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4.强化辅导,因村施教。

学生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就能产生兴趣,而学困生往往知识欠帐太多,学习很吃力,没有胜任感。

因此,数学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可以这样做:(1)课堂提问,要多给学困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2)课堂上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尽量使学困学生能回答其中的某些问题;(3)作业安排要有弹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生本高效课堂之我思我行

把课堂还给学生——生本高效课堂之我思我行

、卷 首 语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提到:教育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充分地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也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在“高效课堂”的路上不断探寻着,逐步有了些许感悟,下面便与大家交流分享:一、服务是本真郭思乐教授说:“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 我曾经对这句话不以为然,但当我教学了《画家乡》一课时,我突然之间有了深刻的体悟。

学生在汇报最喜欢谁的家乡时,有一组学生说他们最喜欢涛涛的家乡,因为涛涛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我问:“你觉得美在哪里?你在句子中发现了什么?”有个学生眼睛一亮说:“他用到了两个那么,这个句子很美。

”于是,我紧追不放,“是啊,他画的海又蓝又宽,这是大海的两个特点,用两个那么连起来,这个句子就很美了,你真了不起。

”“你们想想,还有哪些事物有这样两个特点,也可以用上‘那么……那么……’来试试看?”马上就有学生想到了:“太阳那么大,那么红!”“苹果那么香那么甜!”……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就这样被打开了。

课后,我在总结和反思中发现:原来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是如此的简单、重要、精彩。

因此,当发现学生需要“引路”时,我就站到队伍的前面去当“向导”;当学生需要“穿针引线”时,我就插到队伍的中间去当“联络员”;当学生需要“力量”时,我就站到队伍的后面去当“助推器”。

当然,当服务者不只是转变角色,变革观念,我们更要在课堂中不断地探索、总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学生是主宰郭教授指出:“教育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不在于教,而在于鼓励学和帮助学。

”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像把土地还给农民一样,让学生有自主“经营”的权力。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我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后,我提议:“谁想当小老师来领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领读,并且享受成就感。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课堂还给学生》心得体会1“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是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

无疑“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部分,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

下面我以我校数学老师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为例,发掘丁老师的课堂还给了学生什么?(1)还学生时间,尤其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交流的时间。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二三十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的讲述,或口惹悬河的阐发,学生全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手;新课改后,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

要求教师营造出浓郁的课堂人文气氛,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丁老师上的一节《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复习课在基本训练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画:3盘桃,每盘6个)教师没有越俎代庖,没有进行琐碎的提问:譬如有几盘桃?每盘几个?一共有几个?怎样连起来编出用乘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看图说话,自由发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宽松思维环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很快找出了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并顺利编出了三道分别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且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或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有感_读后感_模板最好的课堂——读《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有感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王克梅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

偶然,我在本真教育的公众号里看到徐洁老师出新书了,正当我想着如何得到一本签名本的时候,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准备了一本,真是心想事就成。

徐洁老师是齐鲁师范学院副教授,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本真教育研究发起人和倡导者,是一位勇敢的课堂探索者,更是构建理想课堂的推动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是徐洁老师在2017年九月的新书,里面共有九章,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基于评价的逆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网+”时代变革课堂,一章章,一节节,一段段,一句句,一字字,无不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于是,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

在既平凡又繁琐的生活的每一天,是学生生命的每一天,更是我们生命的每一天。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它需要教师精巧的预设。

如在教授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学习《四季》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想象说话,创作成诗。

于是,我先让学生读全诗,说说诗歌的第一、二小节和第三、四小节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朗读后,明确了:第一、二小节是什么对什么说;第三、四小节是什么怎么样地说。

然后出示了桃花和蜜蜂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话训练,在师生的共同思考中,一节小诗应运而生:桃花朵朵,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

”然后我又引领观察图片和想象,学生就创作了这样的一节小诗:蜜蜂嗡嗡,他开心地说:”我是春天。

”就这样,一幅图片,两种不同的语言训练就大功告成。

最后,我播放了自己制作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的微视频,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就创作了很多成功的小诗,生成了课堂的精彩。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1这学期,我们学校发了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建构理想课堂》的书,看到还给学生这几个大字让我想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话,他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他强调“自读自悟”。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面对着各种考试,如何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呢?在语文上,我想要从最基础的习惯抓起。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好的习惯,办事容易办好,学习也能得益。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是很难提高的。

也就是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我是这样做的:(1)、要求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阅读。

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草草而过。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我要求学生“情绪要稳、读音要准、边读边想,弄懂词句”。

(2)、主动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

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3)、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也就是读书时,要圈住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

再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或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并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启发讨论。

这样学生读一次,画一次,动手做一次,越读的多,理解越接近中心,学生的体会也就越深等等。

(4)、提倡学生多读、反复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让学生动起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动起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学习是个动态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过程性目标的动词。

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捕捉灵感,发挥教育机智,追求灵性飞扬的课堂,注重策略更新,注重经历过程,注重探索实践,注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巧设妙导,让学生“活”起来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这一情境要有用、有趣、有挑战性。

低年级数学教材上都是通过学生熟知的卡通人物、水果、动植物等一些具体形象来展示数学问题。

在这赏心悦目的图片之中,教师要善于编导情境用语,可以是童话故事,可以是游戏或竞赛、也可以是简洁的谈话等。

总之,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入迷,有兴趣去学习。

如教学《假日小队》,可以采用谈话式导入:“我们已经开展了假日小队活动,你喜欢吗,你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们畅所欲言,无话不说,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春蕾小学也开展了假日小队活动,我们一起去参观,高兴吗,”“好~”“行~”“走吧。

”简洁的语言一下激活了学生,学生们立即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如教学《统计》一课,利用多媒体演示大象爷爷生日到来时的具体情况,无疑学生”起来的情景中提问:刚才看了也唱了,那你们想会欢快地随着情境唱生日歌。

教者在这“活知道些什么,生一:“我想知道来了那些小动物,”生二:“我想知道小猴家来了几只,”生三:“我想知道小狗家来了几只,”生四:“我想知道小猪家来了几只,”师:“这张图上,客人排得比较乱,你能想一个好办法,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三种小动物各来了几只吗,”生:“可以把他们一样的排在一起。

”师:“对~也就是可以把他们分类排一排。

”熟悉的生活情景、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悦耳的音乐,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浅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

浅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

浅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深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现在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也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原则。

所以我们要弄清楚:还什么,——时间、空间、主动权;怎样还,这才是关系到课堂生命力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因素。

因为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场所。

为了使学生的自主性的精神、健全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因此必须而要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体验的历程。

【关键词】课堂;改革;还;学生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127-01学生是什么?学生是生命,但他是不成熟的、还没有完全社会化的生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他是还做不了主,做不好主的主人。

学生的生命激情需要释放、需要飞扬,但同样需要控制,需要改造。

学生需要主动学习,自我学习,但不能盲目学习,完全自由的学习。

学生需要老师,正如花需要园丁一样,不要园丁,花将非花。

学生需要老师,正如花在努力生长的同时需要园丁的劳动一样。

在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学会飞翔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规程进行基本的训练和初步的实践,进而再通过自己的新的认知时间来循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就要从学生的身上去考虑怎么个“还”法。

我就此浅谈几点个人的想法:1、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时间,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自练自改的时间。

坦率地说,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对时间的控制较多,一节课二三十分钟都唱主角,或眉飞色舞的讲述,或口惹悬河的阐发,学生全成了听众,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经过多年的教学改进后,情形与以前有所不同,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发表个人见解,互相讨论。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文课堂教学就象一个舞台,它使“剧本”在老师和学生的“表演中”得以适时的演绎。

在这一“舞台”上,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使得教师形成了满堂灌、满堂问的的现象,教师霸占课堂,即是“导演”,又是“主演”,置学生处于听众、观众的位置上,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使得学生思维长期处在禁锢的状态,学生的思想得不到解放,智慧的火花更无从闪亮,更甚者,这种状态的长期作用,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处事态度,这也是我国教育的弊病所在。

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摆脱“教师中心论”的阴影,扮演起新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变革。

前一段,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试验一种学生当主角的方式,值得鼓励。

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或课前,首先让学生将组织的知识在老师和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唱一回“主角”,学生领先生,还有一种好的副产品,就是课堂上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争论和辩论。

我曾经听过好屡次学生上的课,真的相当不错,感觉不仅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辩论的能力和展现的功夫,而且,通过学生在课下组织材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取舍材料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的学生写的“教案”竟然有参考材料引用的出处、作者,还有教后记。

这使我深受启发,就拿那引用“参考资料”的要求来说,我首次知道,已经是我在大学快毕业时写论文时候了。

无独有偶,今日看到一篇文字,讲的是,一个姓包的农民,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

当记者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绝招呢?”他笑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让孩子教自己——一句话道破了玄机,他说:“是呀,我小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那只能是笑话,但我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

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方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再去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弄不懂的就找他们问,他们弄不懂的就找老师问,这样他们又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不知有多大,哪怕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也不动心。

最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新年文档

最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新年文档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新年文档------------------------------------------作者xxxx------------------------------------------日期xxxx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1.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转变观念,说起来是老生常谈.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转变与角色转换并非易事,教师的思维模式中已经形成了主动给予知识的"灌输模式",而学生一直以来也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

要打破这种模式,我们就得颠覆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已经渗透骨头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教师必须要有釜底抽薪,背水一战的勇气与决心,也就是要放下权威的架子,把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给学生。

1。

1 把文本的研读权还给学生。

语文课堂的基本学习行为应该是学生研读课本,当教师的"讲"取代了学生的研读时,我们不是"生本教育”,而是"师本教育"。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

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1.2 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

学生的”自学"与"训练”要有时间保障,教师要敢于大方又大胆地给学生研读的时间。

课堂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表面上看,我们叫学生相互讨论,自主研读,但问题才刚刚提出,学生还刚进入思考的情镜,我们就急着问,思考的怎么样了?差不多了吧?只要有个别同学勉强地说好了,我们就心安理得的开始把学生强扯进自己的教学设定里,开始了自己课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又不知不觉地被老师拉进了预设的框框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1.3 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通常教学总是教师设疑,学生解疑。

我们可以把文本解读的权力完全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疑,自己解疑。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谈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摘要:叶澜教授在“新教育基础改革”的“四个还给”内容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课堂就是教师教学的阵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一直扮演者法官,审判长,演讲家,主持着整个课堂,把持着整个教学,但惟独忘了考虑学生的感受。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会倾听鼓励表扬尊重培养叶澜教授在“新教育基础改革”的“四个还给”内容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课堂就是教师教学的阵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一直扮演者法官,审判长,演讲家,主持着整个课堂,把持着整个教学,但惟独忘了考虑学生的感受。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本质性的特征,那课改就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那我们的课堂就更谈不上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

那如何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呢?笔者以一堂一年级下册语文杞老师的《棉花姑娘》课堂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节课里老师叽里呱啦的讲个不停,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课堂仿佛成了老师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克制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在教师适时、适量的引导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例如杞老师的课堂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笔者耳目一新。

整堂课她都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参与学生的讨论,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课一开始,杞老师就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在课堂上弄懂的问题。

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书心得7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书心得7

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有感《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是徐洁老师在2017年九月的新书,里面共有九章,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基于评价的逆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网+”时代变革课堂,一章章,一节节,一段段,一句句,一字字,无不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于是,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

下面浅谈一下感触最深的第三章---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方法,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这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实际能力的挑战。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讲究教学方法。

我认为,当前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游戏教学法。

这是一种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最多、效果也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由于游戏教学法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所以大部分教师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不仅是一种先进的和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是教师致力的一个方向。

它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和“乐”的严格界定――教,必须是各科教材中的内容,不能脱离原有的教育材料,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乐,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 1 -密联系,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注重教学效果,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情境教学法。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下,学习汉语对于我们来说是简单、自然的。

而英语是外来语种,我们目前并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学习它,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只有在课堂内形成一种语言环境,才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帮助。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一、简介《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一部由当代教育专家李镇西所著的教育教学随笔,围绕“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主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主题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我的看法和理解在我看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具有以下优点:1. 实践性强:作者李镇西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这一理论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2. 思考深入:作者在书中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角度。

3. 启示性强:书中所提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作者传递的信息和思想主要包括:1. 学生主体性是教育的核心:作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只有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2. 教师角色的转变:作者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也强调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伙伴。

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关键,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4. 个性化教育的倡导:书中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如何适用于当今社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创新驱动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新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倾向。

让学生自读课本,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由于学生自身水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仍在原有水平上徘徊,导致课堂无效或低效。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由此可看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

所以,课堂上“导”和“学”的关系要处理好,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在课堂开始阶段,让学生自学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自学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2、在学生探究阶段,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适时给予提醒。

3、在学生展示时,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进行指正,易错点要重点强调,切实让学生在展示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而不能仅仅为了展示而展示。

4、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如华师大版数学课本“因式分解”的教学,课本只给出了公因式的概念和提公因式法,但如何找出公因式课本没给出,学生自己很难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帮学生总结归纳。

总之,“导”和“学”在教学中应相辅相成,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导”和“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会学。

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求知的一片沃土

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求知的一片沃土

新纪实 2020年第12期 教育大视野125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求知的一片沃土李文科(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七营镇中心小学 宁夏中卫 755221)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作为长期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在课程改革指引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应积极创设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呼吸、积极求知,不断成长。

关键词:朗读会;讨论会;欣赏会;游戏会1 让课堂成为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朗读训练中,笔者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对荷叶有了初步认识,接着让学生产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于是笔者先范读一遍全文,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笔者没有设定统一的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相互朗读并交流体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学习的价值,增强成为学习翁的意识。

在扫清了生字障碍之后,笔者开始本课的教学重点——品读感悟。

此时笔者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朗读的乐趣。

便有了以下的对话:师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小水珠、小蜻蜓等几个小伙伴,你最喜欢哪一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说:你喜欢哪一个小伙伴,就读那段课文。

读完后再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这个小伙伴。

学生1: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学英语继教作业

小学英语继教作业

我在教学活动中很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动态生存”方式进行外语教学,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探究。

常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融汇其中。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guessing game, role play, chant, songs and rhymes, missing game ,TPR 等不同类型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爱上、乐上英语课,促进学生学好英语。

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目标性、多样性、主体性、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等基本原则。

下面是六年级下册第25课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语篇课。

目标是通过学习有关词汇及句型,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并对常见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进行简单描述。

本课分为warming up, pre-reading, while-reading及post-reading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落实词汇、认读语句到运用相关语言进行交流,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Ⅰ.Warming up1.Look and listen2.Ask and answer【设计意图】通过收听、观看英文歌曲We are the world.让学生融入英语课堂,感悟本节课的主题。

通过讲解歌词,提问学生,点明环保主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另外,通过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形成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Ⅱ.Pre-reading1. Look, listen and mark.2.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3. Game: Say out quickly.【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看、听、读、学、练”等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初解决有关词汇及句型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材料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课堂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放声歌唱
涡阳县职教中心王朝凤
过去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知识讲得越细,多重复讲几遍,学生学得就越容易,知识掌握的越牢固,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如果教师讲得少,就是对学生不负责。

所以在课堂上我一直喜欢一个人滔滔不绝讲知识点,唯恐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

但是我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接受,不愿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

为什么教师不把课堂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欢唱?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

每一节课,老师需要讲5—10分钟的内容,其余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学、探究。

实践证明: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出来,调动了学生的动脑思考问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三大铁律”——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温故而知新是很有效的法则,但要真正能运用它们来指导实际教学可能需要花费更大的气力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现在我用这三大铁律来谈谈它们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中的运用。

首先,我在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结合学生家庭成员及所熟悉的人平常的消费现象,收集资料并在家庭作业本上列出四大消费心理的具体例子(教材上的除外),并分组让学生讨论总结每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并尝试分析他们的利与弊。

这是学生能够认知和理解的知识部分,所以我应采取了“先学后教”。

其次,我在课堂上我预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先让学生进行课本基础知识的预习。

让学生在预习梳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归纳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和合理的消费原则等知识点,我并进行分组检查、评比,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的“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知识做好铺垫,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最后,我再谈“先教后学”在本课中的应用。

在学生对四种消费心理特点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分析,归纳后,由老师辩证地对四种消费心理点睛之笔的分析,并做出归纳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

对消费观中的“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理解“适度消费”是与个人收入、家庭需求、国家经济政策相适应,反对房奴、车奴的超前消费、守财奴似的不消费和挥金如土的铺张浪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做出合理地消费计划。

“理性消费”是指优化消费结构—温饱物质消费与精神食粮消费要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习惯,不跟风、不盲从、不奢靡。

在讲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和勤俭
节约艰苦奋斗”时。

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基础上,自己结合现在的环境保护事件和独生子女的消费现状,合作探究去寻找答案,并谈谈自己的感想,写出一篇心得体会。

总之,我觉得在灵活运用三大铁律的基础上,把课堂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放声歌唱,让学生当演员,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教师也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精心筹备,发挥主导作用,备好每一个学生,备好每一节课,多思,少说,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理解起来,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